小学汉字书写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2024-03-13 09:11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城关第一小学柯桂珠
家长 2024年1期
关键词:偏误笔画书写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城关第一小学 柯桂珠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友好团结、互帮互助,而汉字的推广与宣传是促进社会交流、加强民族交往的重要方式。所以在此背景下,从小学阶段就规范学生的汉字书写便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语文教师需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力量,从汉字的规范性和美观性两方面进行思考,以汉字的笔画顺序、偏旁部首等为切入点,教会学生正确的汉字书写步骤,从小学时期抓起,规范学生的汉字书写,并对学生展开近距离观察,了解学生在汉字书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汉字书写习惯。

一、小学生汉字书写存在的问题

(一)笔形偏误

通过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发现学生出现“笔形偏误”类错误较多,统计发现,“点”写成“捺”的偏误频次最高,“弯钩”写成“竖钩”,“横”写成“撇”,“竖弯”写成“竖折”,“点”写成“竖”,“提”写成“横”的偏误频次都比较高。总体来说,有笔形变形的笔画容易出现笔形偏误,如汉字“因”中“大”的最后一笔“捺”变形为“点”;带有“弯”“钩”笔形的笔画偏误频次较高,如“横折弯”写成“横折折”,“弯钩”写成“竖钩”,平“捺”写成“横”,等等。

(二)笔际关系偏误

学生在汉字书写时还会出现笔画“相接位置不准确”“相离变相接”“相接变相离”“相接变相交”“相交变相接”的偏误现象。统计发现,“相离变相接”的偏误类型出现频次最高,主要是汉字楷体中的短横大多存在“接左不接右”(如“月”“真”“身”)“与右边邻近笔画分离”(如“当”“雪”)的组合关系,部分学生并未注意到。总体来看,学生们在汉字书写时,比较明显的笔画组合偏误较少,主要是楷书中一些细微的笔画组合关系尚未关注到,如“横接左不接右”,“撇”是否出头,笔画相接的准确位置等。

(三)笔画增减偏误

笔画增减偏误分为笔画增加和笔画减少,笔画增减偏误是汉字书写中的常见偏误类型,相比笔形偏误及笔际关系偏误,笔画增减偏误频次较少,可能跟本次测试的形式有关,本测试采用“给出例字进行抄写”的方式进行考查,大大减少了学生默写汉字时可能出现的因对字形记忆模糊而增减笔画的现象。但即使给出例字,学生由于对汉字的结构、笔画认知不清晰,仍出现笔画增减偏误。

(四)部件偏误

一年级汉字以独体字为主,在测试中出现的部件偏误较少,出现部件偏误的主要原因是某些汉字部件十分相似,字形相近的部件容易发生混淆,尤其低年级段学生初期接触大量汉字,但是对汉字熟悉度并不高的情况下,极易发生混淆。

二、小学汉字书写教学的问题

(一)缺乏专门的指导教师及书法课程

汉字由笔画构成。在汉字书写时,需要学生对汉字的长度、角度、弯度、力度等进行了解,在对其合理掌控的基础上,写出具有美感的汉字。但在实际的汉字书写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偏爱用“描红”方式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学习书法,没有对汉字的形体书写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如“口”这个最简单好写的汉字,最容易记住的形象字体,按照正确的笔画顺序应该先写竖然后再写横折,最后写出横三笔完成。但是很多学生通常都会为了省事选择两笔完成,而教师也没有及时地对他们这个错误的书写顺序进行纠正。

同时,在实际汉字教学中,由于学生缺乏对书写过程中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等概念的学习,许多外国留学生就会简单把汉字当作一种图画加以描绘。再加上学生未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如许多学生偷懒,趴着写字或者歪着身子写字,如果不能得到专业教师的指导,学生的书写水平并不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小学汉字书写教学的质量不高,除了与教师的指导不足,还与学校并未设置专门的书写课程有关。素质教育背景下,虽然学校也重视书写教学,但这种重视仅停留在口头方面,并没有上升至书写能力的培养以及增加书写训练的高度,甚至部分学校还未增设书写课程。

(二)课堂教学弱化了书写演示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白板等教学工具的逐渐普及,触摸笔取代了粉笔,利用PPT呈现知识点取代了传统的手写板书,在这样的转变中,越来越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设施涌入课堂,电子白板减少了教师板书的频率,也相应地降低了学生对汉字书写的重视程度。且随着电子工具进入教育领域,许多课程弱化了对学生书写作业的需要,教师也不能及时对学生书写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指正与面对面演示正确的书写方法。所以,教师进行汉字书写的演示十分重要。

三、小学汉字书写的优化对策

(一)“抓”规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规范

每节语文课上,语文教师都要留十分钟左右的书写时间,在书写生字之前,首先强调学生们摆正桌椅,调整桌椅的距离。然后臀部坐到椅子的三分之二处,教师一定要亲自给每个学生示范,让他们清楚明白地看到怎样坐姿势才正确。学生坐着舒适了,身体摆正了,然后才能拿起笔。但是学生在握笔时也要做重点强调,也许有人会问:握笔不是在刚入学时都教给孩子们了吗?对,教了。但是不能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做到。原因是有好多孩子在入学前就开始使用笔了,家长没有及时教孩子正确握笔的方法。上绘画班时教师没有教孩子怎样握笔,造成孩子随心所欲地握笔,习惯一旦养成后很难改变。所以,握笔也很关键。每次在练习书写生字之前,语文教师把写字姿势的要领“头正、身直、臂开、足平”八个字和“一尺、一拳、一寸”三个词写在PPT上,然后亲自示范。要做到书本离眼睛一尺,只要人坐直就可以了;而笔尖到卷笔刀削过的最上边差不多刚好是一寸,手拿到卷笔刀削过的边缘,“手指离笔尖一寸”的问题也就解决了。还要注意握笔不要让铅笔卧到虎口处,因为虎口处是一团软肉,没有支撑点,要握到虎口前方的一块关节硬骨头处,写字就有了支撑点。学生写起字来就有劲。有了这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正确的书写姿势。同时保证每节课要给学生10分钟的写字时间,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基本完成写字任务。

(二)“趣”引导,培养学生汉字书写兴趣

“兴趣”是学生们参与一切学习活动的首要推动力量,学生们能否积极、主动地进行汉字的书写,“兴趣”的浓郁程度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有效养成学生们的汉字书写兴趣,语文教师则可以立足新课标,以趣味化的方式进行教导,让学生们在更为轻松、欢乐的氛围中,逐步引动汉字书写的主观能动性,进而焕发汉字书写的新活力。

例如,教师开展汉字书写课程前,可以将导入工作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与“汉字演变”相关的动画科普视频,借由学生们喜爱的动漫形象,来点燃他们对课程知识的探索热情;第二阶段,教师需要展示一些象形文字,比如水、火、人、山等,让学生们细细观察,汉字与实物之间存在哪些联系,汉字中的偏旁部首、各个结构又分别对应着实物的哪一部分;第三阶段,教师可以予以学生们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试着去书写这些汉字,并在全员完成书写后,以评比的方式,选出最为方正、最为漂亮的作品。进而,在趣味化的汉字书写引导中,切实强化学生们对汉字书写乐趣的感受,助力学生浓厚汉字书写兴趣的养成。

(三)“多”赏析,完善学生汉字书写思维

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在根本上增强学生们的汉字书写素养,不仅要对课程的导入、教导、演练三环节做出优化,还要为学生们提供更多与汉字“紧密接触”的机会,由此来增加学生们汉字学习的有效时长。为了将之落到实处,教师则可以立足新课标的角度,以多样化、多次数的拓展赏析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储备,并在这一过程当中,逐步完善学生们的汉字书写思维。

例如,教师开展汉字书写主题的拓展赏析课程时,可以将不同的课外素材带到语文课堂上。首先,教师可以带入一些与“汉字书写”有关的文章、书籍,让学生们通过阅读的方式来提高对“中华汉字”的认识,让他们可以透过书本所描绘的内容,真正感悟出“汉字”对于中华文明延续、发展的重要性。其次,教师可以带入一些与“书法文化”有关的视频,让学生们在观看过程中了解汉字的不同书写方法,并对“书法”这一传统文化产生更具高度的见识。最后,教师则可以让学生们结合书文中、视频中所示的内容,进行汉字或书法的临摹,模仿素材中的书写方式进行汉字的写作练习。进而,在多视角的汉字书写赏析中,切实拓宽学生们的汉字、语文学习面积,切实健全学生汉字书写以及书法书写的思维。

(四)“常”练习,养成学生汉字书写习惯

学生的每日时间大多分为两个部分,其一为校园学习,其二则为家庭生活。教师想要提升学生汉字书写的质量,不仅要对校园学习板块的教学工作做出优化,还要立足新课标角度,以常练习的形式来改革学生们的家庭生活板块,让学生们在日常的练习中,逐步养成良好且持久的汉字书写习惯。

例如,教师在设计家庭生活的汉字书写练习项目时,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教师可以对课后作业的设计做出优化,适度布置“汉字书写”形式的作业,以相对强制的方式,让学生们进行课后的写练;第二步,教师则可以布置兴趣任务,让学生们观看完每日热播的动画片后,以标准的汉字书写法将片中登场人物的名字尽数抄写到作业本上。进而在不同形式的生活练习中,切实加速学生汉字书写习惯的养成。

(五)“烘”氛围,激发学生书写兴致

在以往的书写汉字课堂中,通常是由教师占主导位置,教师在课堂中进行讲解,学生机械式进行学习,很容易形成沉闷的课堂氛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对此,语文教师需要融入创新教学思想,体现学生的主导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力争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书写主动性。随着科技的持续发展,教师可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汉字的演变过程,从而使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汉字文化,提高学生对汉字文化的探索欲,以此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例如,在学习《彩色的梦》一课时,为了活跃课堂氛围,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识字儿歌,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随后,教师应用多媒体播放本课的生字,并依照字的结构与形态拓展小故事,学生在生动的学习课堂中,不仅激发了书写兴致,还加深了对本课字词的理解。

(六)“总”规律,帮助学生掌握书写技巧

要想提高汉字教学的整体效果,语文教师需要向学生讲解更多的书写技巧。语文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要善于分析与总结,引领学生发现汉字之间的规律,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降低学生的书写难度,活跃学生的语文思维。在实践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从整体进行汉字教学,将具备共同特性的汉字筛选出来,引领学生发散思维,帮助学生提高书写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的汉字结合意识。

例如,在学习《小马过河》一课时,如“棚”这个字是左右结构,且学生对“朋”很熟悉,因此,教师让学生相互交流有关“朋”声旁的汉字,并将“绷、崩”二字代入,丰富了学生的认知视野。随后,教师安排学生思考有关“木”形旁的文字,学生联想到“枝”“桃”“松”“村”等汉字。通过总结汉字书写规律,学生活跃了脑力思维,强化了书写能力。

(七)“设”比赛,增强学生书写自信

学生受年龄的影响,他们有极强的好胜欲。对此,为了提高学生的书写参与积极性,端正学生的写字姿势,使学生意识到写一手漂亮字的重要性,教师可在班级中组织学生进行书写比赛,从而检验学生的握笔书写效果,引领学生将汉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美观。此外,教师要科学设定打分标准,公平、公正地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待比赛结束后,评选出书写优秀的前五名同学,对书写进步的学生提出表扬,对书写水平尚待提高的学生进行鼓励,以此增强学生的书写自信。

例如,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开展了“书写美丽汉字”的比赛。学生在赛前摆放好稿纸和文具,做好了比赛准备。随后,教师发出开始的指令,学生都竭尽所能表现出最佳水平,认真做好每个细节,在书写的环节中,学生尤其注意到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注意起笔、运笔和收笔,合理安排汉字的结构。经过20 分钟的紧张比赛,教师依据学生的坐姿、握笔姿势、书写作品进行综合评定,选出了书写最佳的前几名学生。通过开展书写比赛,提高学生书写汉字的积极性,还在班级内掀起了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热潮。

(八)“巧”评价,激励学生书写不断进步

在汉字书写上,语文教师要注重多对学生书写姿势作评价。姿势正确的学生,不但在课堂上会受到教师的表扬,而且在课后还能得到一颗小星星作为奖励。每十颗小星星就能兑换一张表扬信。每三张表扬信就能兑换一张书写小能手的奖状。三张奖状就能评为书写明星并把照片张贴在荣誉栏里。其次,就是每次的作业评比。书写认真工整的作业可得优加五角星印章,攒够10个印章的学生能兑换“小小书法家”奖状一张。当然,这样一来,学生的观念也悄悄地发生了改变,对书写姿势的正确与否也越来越重视了。

四、结语

总之,在学生汉字书写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耐心、细心地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写字技巧和运笔技巧,并不断探索,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规范书写汉字的能力。

猜你喜欢
偏误笔画书写
Unwritten 尚未书写
用什么书写呢?
笔画相同 长短各异
——识记“己”“已”“巳”
有趣的一笔画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找不同
“一……就……”句式偏误研究
一笔画
新HSK六级缩写常见偏误及对策
书写春天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