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出发:初中道德与法治跨学科主题作业设计

2024-03-13 09:11福建省福州江南水都中学
家长 2024年1期
关键词:共筑跨学科法治

□福建省福州江南水都中学 林 芝

作业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升华情感、培育核心素养的有力教学工具。“双减”背景下,思政教师须紧跟“时与势”,更新作业观念,提升作业质量,让教学有效发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本质上是一门跨学科课程,这就要求其作业从“新”出发,开展跨学科主题作业设计以实现“减负、提质、增效”的目标。本文以“赓续航天精神共筑中国梦”跨学科主题作业为例,探索“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跨学科主题作业设计。

“双减”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其强调“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而跨学科主题作业有助于减轻学生作业压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设计高质量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跨学科主题作业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应有之义,也是保障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减负增效的有力举措。本文对“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跨学科主题作业设计进行大胆探索,以期实现作业育人价值。

一、“新”目标,瞄准素养培育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学生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逐步形成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等核心素养。因此,道德与法治跨学科主题作业设计应以终为始,以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和归宿,选取恰当的跨学科主题,明晰跨学科主题作业育人目标,才能使跨学科主题作业设计有据可依。

(一)定主题

跨学科主题应紧扣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切合社会热点、生活焦点、认知难点、行为盲点。中国航天事业捷报频传,航天追梦、筑梦到圆梦之旅无疑给思政教师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提供了丰厚素材与广阔空间。从“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再到“六名航天员太空会师”,逐梦苍穹的飞天壮举彰显了中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助于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育学生“政治认同”“道德修养”。航天事业的伟大实践铸就了“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几代航天人的感人事迹鼓舞着青少年们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中国,有助于增强学生担当精神,培育学生“责任意识”。同时系列实践性活动丰富学生体验,从做中学,从学中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培育学生“健全人格”。因此,我们以“赓续航天精神共筑中国梦”为主题开展跨学科主题作业设计,挖掘其育人价值,落实素养培育。

(二)析学情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跨学科主题作业设计应立足于充分的学情分析,以学生发展为本设计作业。课前通过网络问卷、现场调查,不难发现学生对于中国梦的认识狭隘,不能深刻领悟中国梦的本质。对于“如何共筑中国梦”,学生搬用套话,表明我们的教育效果仅是入耳,未实现入脑、入心。因此,在跨学科主题作业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基础知识性作业,也要通过丰富有趣的作业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合一。

(三)明目标

既然是跨学科主题作业,其作业目标不能局限于单一学科,应立足本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融合关联学科核心素养,明晰作业“新”目标,由目标驱动学生主动学习。“赓续航天精神共筑中国梦”跨学科主题作业目标:1.通过基础知识性作业、综合运用性作业,理解中国梦的本质,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培育历史学科的家国情怀,深化政治认同、道德修养。2.通过“我是金牌讲解员”“我是最佳辩手”等探究拓展性作业,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主动获取、筛选信息、分析问题,提升学生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创作多样的汇报形式,加强审美感知能力,培育学生创意实践;在小组合作完成跨学科作业过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四个自信”,培育学生健全人格。3.通过“一封跨越时空的书信”实践活动性作业,以文字、绘画、音频、视频等方式鼓励学生致敬航天英雄,培育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激发学生实现中国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学生责任意识。

二、“新”设计,助力真实学习

跨学科主题作业设计打破了传统作业的学科界限,引导学生在真情境中解决真问题。因此道德与法治跨学科主题作业应尝试进行“新”设计,综合运用各个学科知识与能力解决复杂真实问题,让真实学习有效发生。

(一)从“守”处着眼,坚守学科本质

跨学科主题作业设计要求学科融合并非学科拼盘。比如,航天任务推出的“天宫课堂”与道德与法治相结合,可考察梦想、学习、教育、创新、中国梦等;其与物理相结合,可考察摩擦力、凸透镜成像原理等;其与化学相结合,可考察化学反应、酸碱指示剂等。如果将其简单拼凑在一份作业中,表面上既跨学科又有特定主题,但不是一份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主题作业。因此道德与法治跨学科主题作业设计要坚持“守正铸魂”,立足于课程标准和本学科教材又主动跨界,最终回归到道德与法治学科本身,坚守学科本质,坚持学科政治性和思想性。

(二)从“大”处入手,实现作业内容大融合

1.推动“小框题与大单元”融合。

“赓续航天精神共筑中国梦”这一跨学科主题内容在部编版教材《少年有梦》《建设美好祖国》《凝聚价值追求》《中国人中国梦》中有所涉及。因此在基础性和综合运用性作业中,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考查教材中的某一小框题知识,而应该“左顾右盼、上挂下连”,围绕大单元教学设计大作业。

2.推动“小课堂与大课堂”融合。

“无情境不成题”“无思维不命题”,道德与法治跨学科主题作业指向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因此,跨学科主题作业内容不仅要包含“思政小课堂”的核心知识,更要融合当下“社会大课堂”的真实情境,比如,神舟系列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器命名蕴含的中国式浪漫、航天英雄的追梦故事等热点素材。借助社会热点话题,让理论知识“活”起来,提升作业的生命力与亲和力,引导学生将学习与生活、理论与实际相连,促进真实学习。

3.推动“本学科与跨学科”融合。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劳动教育、信息素养教育等主题。因此道德与法治跨学科主题作业内容可与历史、语文、美术、劳动技术等多门课程相融合,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实践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赓续航天精神共筑中国梦”跨学科主题作业设置了“探·寻梦之源”“析·追梦之旅”“行·圆梦之约”三大作业任务(见表1),基于学情,围绕主题,设计基础知识性、综合运用性、探究拓展性等作业,推动学习入耳、入脑、入心,最终实现入魂、入行。

表1 “赓续航天精神共筑中国梦”跨学科主题作业

(三)从“创”处发力,探索创新作业形式

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其跨学科主题作业设计不仅要“守正铸魂”,更要“创新聚力”。传统的作业形式单一,以书面作业巩固知识为要。但核心素养时代,作业致力于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而核心素养不是教出来的,是在复杂真实的情境中借助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培育起来的。因此跨学科主题作业形式不能局限于书面作业,应基于学情、作业目标与作业内容,探索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等丰富多样的作业形式。“赓续航天精神共筑中国梦”这一跨学科主题作业除学科基础知识作业外,还设计了探究拓展性、实践活动性作业。“我是金牌讲解员”作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明确组内分工,搜集、筛选资料后形成小组成果,确定小组汇报形式并完成相应剧本、课件、道具等素材创作。“一封跨越时空的书信”作业,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完成方式,例如,文字功底好或绘画能力突出的学生可以选择用文字、绘画等无声方式,声音条件优越或舞台表现力强的学生可选择音频、视频等有声方式。以活动激发兴趣,以兴趣探索理论,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综合运用道德与法治、历史、美术、信息科技、语文、劳动技术等学科知识和能力,助力真实学习。

三、“新”评价,赋能全面成长

评价具有诊断、激励和改善功能。跨学科主题作业内容、形式的创新意味着需要更新、完善与之相应的作业评价体系,以评促教,以评促学,赋能学生全面成长。

(一)校内+校外,评价主体多元化

1.师生同心齐参与。

“赓续航天精神共筑中国梦”跨学科主题作业设计了系列小组合作作业,因此除了学生自我评价外,可以设置组内成员互评、小组互评。学生在完成跨学科主题作业的过程中也会寻求相关教师的指导,可邀请语文、信息科技、美术、劳动技术等教师就剧本创作、课件制作、道具展示、汇报效果等内容进行客观评价。

2.家校联动共育人。

这几项作业不仅需要学生在校内利用课余时间汇聚团体的智慧,更需要在家里自主构思、搜集素材。因此除了师生评价、生生评价,还可以增加家长评价,让家长关注学生成长,形成家校育人合力。

(二)结果+过程,评价内容多维度

从“结果”看,“赓续航天精神共筑中国梦”跨学科主题作业既设计了“最佳舞台效果奖”“最佳艺术创造奖”等小组奖项,又有“最佳讲解员”“最佳编剧”“最佳表现”等个人奖项,从效果、创新、感染力等多维度评价跨学科主题作业完成情况,发挥评价引导、激励功能。作业评价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学生在此过程中的成长。从“过程”看,本次跨学科主题作业设计有自我评价、组内成员互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除了用分值量化赋分外,增加了评语部分对学生进行概括性描述和建议,关注学生过程性的量变与质变,以帮助学生提高和改进学习。通过多元化、多维度的“新”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保持成长动力,增强学生开展跨学科主题作业的自信心与成就感。

四、结语

本文对“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跨学科主题作业设计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通过新目标、新设计、新评价,助力真实学习,培育核心素养,实现全面成长。相信在不断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跨学科主题作业将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作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共筑跨学科法治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共筑“蓝碳”未来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两岸巾帼齐携手 共筑创业创新梦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