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教师素养的理论阐释及厚植路径*

2024-03-21 11:32刘海涛张月梅
教书育人 2024年3期
关键词:政治课情怀马克思主义

刘海涛 张月梅

(佳木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校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它起到的是“铸魂育人”的功能,对学生进行道德的塑造、价值的导向以及精神的引领。如何把准其功能定位的脉搏,实现预期的教育效果,关键在于思想政治课教师。“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1]教师队伍建设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是国家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证,思想政治教师的素养和能力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效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思想政治课教师素养的概念及构成

(一)思想政治课的功能定位

思想政治课“在兼顾思想性与学理性的同时,更加凸显鲜明的政治性。政治性是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且特殊地位和功能决定的”[2]。思想政治课,无疑是进行思想引导和提升政治境界的双重教育。

1.“思想”与“政治”的关系辩证

思想政治课涉及“思想”和“政治”两方面,是二者的辩证统一体。按照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思想政治课主要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让正确的“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思想和行动的统一。然而,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识形态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在意识形态属性内,思想政治教育重在“政治”,“思想”则更多的是强调“政治思想”。“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3]生活在一定社会形态中的人,与政治天生就无法分割。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关系,物质关系和政治关系制约着其他一切关系,政治是建立在物质之上的有形的上层建筑,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的思想政治教育则属于思想的无形的上层建筑。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单纯的思想教育,而是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的思想教育。思想政治课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首先,思想政治课教育的过程就是将国家的政治要求和政治思想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的过程,是将党的政治主张、思想理论、宗旨和原则逐步让受教育者接受和掌握的过程。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是双重主体的教育实践活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体,教育的过程也是相互影响的过程,同时影响和制约社会关系的形成和走向。在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政治关系是根本关系,政治性所体现的政治关系决定思想关系,成为思想的物质因素”。[4]再次,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其他专业知识教育,目的是让受教育者深刻理解和领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把握思想政治理论中“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政治性功能。

2.思想政治课教师素养的概念分析

何为教师的素养?教师在国家培养人才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教师的素养一般要求具有:职业道德素养,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职业,做到爱护学生和传授知识,担得起“为人师表”四个字;文化与知识素养,能够有足够的专业知识,虽不一定做到学富五车,也要做到“给学生一碗水,自己拥有一桶水”的水平;能力素养,能够承担教育教学的全部任务,清晰有逻辑的语言表达,基本的教学技能和方法等;心理素养,教师应该心理健康,阳光乐观,充满正能量。

何为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素养?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承载特殊任务的课程,除了基本的教师素养外,还具有思想政治课的特殊要求。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教师的政治境界、理论基础、人生格局与情怀息息相关。在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课教师担负着光荣而艰巨的育人使命,自身应该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深厚且与时俱进的理论基础、高尚的人格和对国家与人民积极关照的人文情怀与家国情怀,具有这样素养的教师,才能引导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认同,并能够由价值认同积极转化为实践行动。

(二)思想政治课教师素养的构成

1.政治素养:思想政治课教师“政治境界要高”

“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5]思想政治课的鲜明政治性体现着“为谁培养人”的时代大任,按照不同的学龄段,循序渐进灌输和引导学生要有鲜明的政治方向性,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政治素养尤为重要,具有深厚的政治底蕴是对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硬性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思想政治课建设,在讲话中指出“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这一提法如醍醐灌顶,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专业知识教育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培养专业人才需要专业基础深厚、学识渊博的老师。“为谁培养人”则是明确信仰和方向,培养的人才是否具有坚定的信仰、是否拥护社会主义道路、是否忠于党和人民,这是需要有高度政治素养的老师才能承担的历史和时代大任。教师是有坚定信仰的人,在思想政治课的课堂上才能起到典范作用,让自己坚定的信仰引导学生真信、真懂、真践行,让信仰的种子在学生心中扎根、开花、结果。

2.学理素养:思想政治课教师“理论基础要厚”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6]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彻底的理论,是改变世界的理论。它是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理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参天大树的根本,万里长河之源泉。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想政治课教授的最基本理论,教师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最基本的前提。只有教师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深入理解、通透明了,才能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因为只有信才有仰。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应掌握它的政治性、人民性和革命性。关于政治性,前面已经深入论述了,这里主要探讨一下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人民性和革命性。

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民性。马克思、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创始人,他们最关注的从来就不是外部的物质世界,而是关注整个人类的解放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鲜明的特性。从微观的视角分析马克思原著,对人的关注始终是他的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向。早年的《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开始关注物质利益,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分析物质利益对于国家、法律等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剖析异化问题,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的异化导致人的全面异化,探索未来扬弃异化的路径;《共产党宣言》宣布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系统全面地分析了实现共产主义,获得全人类解放的道路;《哥达纲领批判》再一次全面阐述共产主义学说;直到晚年,马克思的通信和笔记依然在探索东方社会的解放道路,分析东西方的历史和社会特征,找出东方社会跨越的可能性,从而避开资本主义 “卡夫丁峡谷”的痛苦而实现人类的解放。从宏观视野来分析马克思的原著,能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人类解放的学说。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就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打开了解资本主义生产大门的钥匙。通过分析商品的两重性,发现了劳动的两重性,进而揭开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的真相,为未来美好社会的到来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唯物史观论证了人类社会发展从低级到高级的规律,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政治经济学就是对资本主义这个特定的社会形态进行深刻剖析,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自身的矛盾无法化解,彻底解决矛盾的方法唯有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扬弃劳动的异化,实现人的真正解放的共产主义。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关注的是人本身,人民性才是它的鲜明的特征。

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革命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绝不是单纯的理论体系,而是要实现社会变革的武器。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7]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作为辩证唯物主义,它不崇拜任何事物,因为任何事物内部都蕴含着新事物的基因,这种代表新生事物的基因在现存事物的胚胎里不断成长,当它成熟的时刻就是旧事物灭亡的时刻。这是辩证法的核心和要义,是理解世界是运动的最根本方法。同样,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是不断运动变化的,未来美好社会形态一定会取代现存的社会形态。这是我们有力反击西方国家鼓吹“历史终结”“资本主义是最后的一种社会形态”的最有效的武器,也是理解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的理论武器。当今时代社会形态的力量对比仍然是资强社弱,社会主义的整体实力还很弱,但是一定要坚信社会主义必然会战胜资本主义,因为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新旧两种生产关系在持续的斗争,当旧的生产关系无法容纳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时候,新的更好的生产关系必然要代替它。对于这种现状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有清醒的认识才能在课堂上说服学生。

3.人格素养:思想政治课教师“人格要正”

“人格”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其中包括政治素养、思想品质和道德要求、个人内在的修养、处世方式、行为能力和性格气质等诸多方面的总和。教师的人格感召是一种无声的力量,它能够以教师自身的信仰、品格、道德、才情、语言表达说服人、感化人。

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自古以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只有首先在思政课教师心中扎下根,才能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8]教师的品德在教学和育人的过程中都是至关重要的。“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9]教师的个人品质符合社会的道德规则的要求,以此规训自己并影响他人。道德品质表现为很多方面,自古以来,我国传统文化对个人道德的要求就非常严格,留下了这方面的文化遗产。比如公正无私、诚信重诺、勤劳勇敢、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等。思想政治课教师具备这样的道德素质,必定能够无形中散发出无限的人格魅力,像一个散发正能量的小太阳一样让人亲近、给人温暖。

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教师的个人修养在学生中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具有良好个人修养的教师必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相反,个人修养较差的教师一定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个人修养是多方面构成的综合素养,包括文化水平、心理素质和精神面貌等。文化素质不等于学历,学历高的人不都是素质高的人。文化素质表现在个人的举手投足、知识面范围、语言表达、礼貌程度等。心理素质是考察教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最低标准是心理要健康,用积极向上的情绪影响感召学生,带领学生要自信、对待一件事情能够持之以恒。精神面貌是教师的最直观的展示,教师都被要求仪表和穿着打扮,要大方得体,太暴露不雅观,过于保守又缺乏活力,尽量做到仪表堂堂、精神焕发,给人一种正向的力量。

4.情怀素养:思想政治课教师“情怀要深”

“情怀要深”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素质要求之一。“情怀”是表达某种感情的心境,是发自内心的没有任何功利的成分。它可以小到对日常身边事物或情境的感怀,比如日常总说的“少女情怀总是诗”;也可以上升到国家、民族乃至世界的高端情感,像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我国是一个以家国情怀深厚著称的国家,浓厚的情怀成为一种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

家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爱国是人世间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10]思想政治课教师心中要时刻装着国家和民族,秉承家国大义,为我们国家和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感到骄傲,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奋斗的百年历程和取得的成就而自豪。时刻关注着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关注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话语转换,关注时代的前进脚步与人民的生活。只有这样的思想政治课教师,才能教给学生正确的思想营养,作为正能量引领学生政治思想前进的方向,成为真正的爱国者和爱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人文情怀。学习的目的是追寻真理,同样也是要实现价值,二者同等重要。教师教学生一方面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最大的难点就是突破课堂的枯燥,让课堂灵动活泼,让学生自身产生兴趣并且悟到真谛,进而明白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人文情怀,掬一份诗意,让课堂灵动活泼,将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课堂开出灿烂的花朵。同时,还要创新教学思路,让学生大胆尝试讲课,实现课堂翻转,教师给出适当的点评。这样的课堂不仅不枯燥,充满人文气息,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其自身价值的实现。

生命情怀。教育教学是一项双主体的活动,学生既作为接受知识的客体,同时也是自主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世界上没有完全同样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教育教学活动要关注每个生命的个性。思政课教学中的生命情怀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关注自然生命,即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们重视自身的身体,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多运动,远离毒品等有害物质。其次,要关注学生的社会生命,让学生多融入社会,作为社会的一员要服从社会的规律,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最后,要关注学生的精神生命,多给学生输送正能量,以宽广博大的胸怀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向上、乐观勇敢、爱国爱民的情怀。

二、思想政治课教师素养的内在逻辑

(一)政治素养是根本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的艰巨任务,应该具有鲜明的政治方向感和政治是非观,应该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如前所述,“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重于“思想”教育,因为它关系到国家道路和方向,决定着整个上层建筑是否能够长久稳固。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也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走向。

教师自身的政治素养是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凸显成效的关键。在当今世界各种思想和文化相互激烈的碰撞与交流中,各种各样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言论层出不穷,有肯定也有怀疑和诋毁,思想政治课教师面对这些言论要有自己清醒的分析和判断,分析消息的来源,更要把握这些消息或言论散布的目的。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要有坚定的信仰,面对学生的时候,要用自身的信仰影响学生、引导学生,使他们不致受不良信息的误导。2020 年初的新冠疫情,有些人利用自身的名人效应不断写一些抹黑我国防疫方面的黑料,引导不知情者对我国政府防疫的决心和能力产生怀疑,一时之间全国上下民怨沸腾。思想政治课教师这时就应该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理性分析问题,辨别言论的真伪和目的,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乃至全社会传达国家和政府为防疫所做出的各项努力和打赢这场战争的决心。经过两年的实践证明,中国在这一方面付出的最多,无论是精力还是物力财力,都体现了我国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

在思想政治课整个体系中,教师的政治素养尤为关键。首先,教师应具有鲜明的政治方向感,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坚定意志跟党走。对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最后,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有理想信念这一“精神之钙”。教师的理想和奋斗方向直接引导学生的志向,教师的“精神之钙”会直接灌输给学生,青少年是人生的“拔节抽穗期”,让学生在政治上茁壮成长。

(二)理论素养是基础

深厚的理论知识是教师的基本素养,思想政治课教师首先应该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精通,深刻理解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但是,只掌握这些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自己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里更多、更深刻的内容,还有探索每一理论形成背后的逻辑、规律及特性。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真正懂得这是改变世界的理论,充满着革命性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思想政治课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还应该具备深厚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产生的第一次理论飞跃的成果——毛泽东思想,理解中国道路选择的必然性;还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产生的第二次理论飞跃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思想政治课必然要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道路、中国制度和中国文化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有更深厚的知识积累,才能够担得起合格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称号。首先,要能够把握好并讲解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路对不对”,这是真理层面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选择的,是诸路皆不通的最后选择,是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通往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历史的选择,符合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更是马克思晚年“跨越”理论的中国式实践。经过40 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步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的影响力。伟大成就证明了道路的正确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的。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好不好”,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用自己深厚的理论基础把握和输送给学生另一个重要问题。至于好不好,这是价值层面的问题,应该由人民来回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来自人民,人民管理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价值旨归,国家的一切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人格素养是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课教师“有人格,才有吸引力……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11]思想政治课教师担负的任务是“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重要使命,是在灵魂深处的建设工程,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思想工程,为学生种下真、善、美的种子,并且帮助其养成参天大树的工程。教师的人格就像一缕阳光一样,人格越正光亮越强,越能带给人需要的温度。

高尚人格的养成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标之一,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是具有健全的人格的人。教育者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中会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教育者自身具有人格辐射效应,在不知不觉中用自身的人格影响学生人格的养成。邓小平曾经说过,共产党人干事业,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前面已经论述过,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用真理的规律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探索真理。人格的力量是具有温度的价值引领,教师如果自身具有正确的政治观和国家观、正确的价值导向、高尚的品德、正直的为人处世方式、踏实勤奋的工作和学习态度,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和鼓舞,会在刚开始接触时容易接受,教学过程中容易深入进去,潜移默化中不自觉的学习和模仿,久而久之,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会很明显,学生在灵魂深处受到教育和改变,养成自身高尚的人格。这种如春风微雨般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才是具有温度的教育,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情怀素养是灵魂

思想政治课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精神、塑造一种灵魂。教师的情怀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会传输给学生非常重要的信号,营造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氛围。思想政治课教师不仅要求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还应该具有深厚的情怀,这是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特殊使命相关的。

思想政治课教师深厚的情怀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大局意识。教师如果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能够在教学和日常行为中给学生起到正向的榜样作用。自古以来,成大事者都胸怀大志,无论外界如何纷扰,胸中自有沟壑。革命烈士夏明翰在牺牲前给夫人的家书中写道“我一生无愁无泪无私念,你切莫悲悲凄凄泪涟涟。……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烈士史砚芬给弟弟妹妹的家书中写道:“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是光荣的,是必要的。”习近平总书记在父亲88 岁生日时给父亲的家书中也写道,学习父亲“对共产主义信仰的执着追求”、学习父亲的“赤子情怀”。正因为他们都是胸中装着家国天下,才能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才能不为个人利益得失而牵绊。思想政治课教师虽然只能守住三尺讲台,看似单调的事业也能指引学生理想的航向,以自身的深厚情怀涵养学生的大局观,让爱国的种子深植于他们心中,心中装着国家和民族,才能成就大事业。

思想政治课教师深厚的情怀能够帮助学生在责任担当中体悟生命的幸福观。课堂离不开家、国和社会,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非常多,包括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国家观、历史观等诸多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灌输给学生对自身幸福的定位,幸福来自哪里,我们要如何为了幸福生活承担自身的责任和担当。曾经有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讨论什么是幸福,很多学生都说“比别人好一点”。这种幸福观是有问题的,他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受到别人的影响,无形中形成了这样一种幸福观。有的同学说,从小到大父母总是在他面前夸赞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孩子听话、学习好、懂事,所以这个学生的目标就是超过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比他好一点”成了幸福的指标。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让他们明白自身还有更重要的使命和担当,我们要在承担起各种责任中感受人生的幸福。要承担起人生的责任、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和国家民族的责任。对个人而言,树立一种积极向上的目标,在实现目标时体验幸福;对于家庭要承担家庭的责任,对父母、长辈尊重爱戴,对小的弟妹照顾引领;对于社会公民要遵纪守法、乐于奉献;对于国家要意识到努力学习本领,将来报效国家。

三、厚植思想政治课教师素养的路径探索

“厚植”原意就是深厚的培育。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是在不断地引导、学习和熏陶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的。厚植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素养要从基础做起、从现实做起。近年来,我国对思想政治课十分重视,对教师的入门要求也格外严格。厚植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素养应该进行全方位、多方面的探索。

(一)树立灯塔的方向——思想政治课教师政治素养的厚植路径

必须强化思想政治课教师鲜明的政治方向性。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政治方向性是保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保证国家人才培养目标坚持走正确的航向,避免偏航、迷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实现国家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求用正确的价值观做引领,而政治方向性则是所有价值维度中最集中的表现。教师在任何时候、任何事件面前都要保持清晰的政治清醒度,大是大非问题毫不犹豫、果断抉择。教师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能够以这种鲜明的政治方向感把握国家的政治需要,全面了解我们的国度和民族的发展状况及未来走向。

必须强化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树立明确的政治是非观。政治的是非观绝不是通常认识的对与错的问题,而是涉及重大是非问题时候的观点,面对大是大非能够具有明辨的能力和态度。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这方面的观点直接会传输给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思想非常简单,犹如一张白纸,老师的政治倾向会直接影响学生们的政治价值观形成。高校教师在这方面依然担负着重任,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但是思想和价值观仍然处于形成期,受到社会上各种思潮的影响,难免会有一些灰色或负面的引导力量,将一些大学生带入灰色甚至黑色地带,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掌握每一种地带的底线,用自己清晰的政治认识帮助学生明辨大是大非的问题、树立正确的政治是非观。

必须利用好各种平台和资源帮助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升政治素养。当前阶段,并不是所有思想政治课教师政治素质都过硬,面临一些大是大非的政治问题,有的老师自己都陷入混沌状态,在跟学生讲政治的时候无法做到理直气壮,归根结底,还是政治底蕴不够,缺乏明确的政治方向性和政治是非观。教师的政治底蕴和素质也是需要不断加强的,需要利用好各种平台,提供更多的资源来不断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政治素质。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课十分重视,对思想政治课教师十分关注,目前,已经搭建了各种平台,比如思想政治课教师社会实践基地,利用假期去进行现场社会实践,学习交流并接受教育。网络资源库也十分丰富,里面几乎涵盖了提升教师素质的所有资料。既然具有这样优越的条件,各高校承担思想政治课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需要利用好这些平台和资源,不断打造政治素质过硬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团队。

(二)加强理论培训——思想政治课教师学理深度的厚植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了“八个相统一”,其中政治性与学理性“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12]政治性是方向,学理性则是说服人的根本所在。思想政治课就是在政治方向明确的前提下,用深刻的理论知识说服和教育学生。思想政治课是学理性和政治性有机统一的整体,政治性是本质属性,是学理性的前提;学理性是政治性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得以实现的理论性基础。要想思想政治课生动不枯燥,思想政治课教师必然要将理论讲解透彻,要想能够讲透,首先要求教师自身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

思想政治课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掌握整体性内容。无论教授哪一门课程,思想政治课的整体性知识体系都是需要教师掌握的。教师不仅要掌握所有课程的内容,还要能够把握所有课程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张雷声教授指出,思想政治课的整体性不仅表现在每门课自身的整体性,还表现在彼此是有机统一的。[13]

思想政治课的每一门课程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容体系,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是,他们之间的整体性和内在的逻辑关系也是不能忽视的,几门课程共同涵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政治观以及方法论。掌握思想政治课的整体性,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把握的基本性问题,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应有的理论厚度。

让思想政治课教师能够更深刻、更全面地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必须要加强集中统一的培训学习和交流研讨。集中培训现在已经多渠道展开,线上线下相结合,像周末理论大讲堂这样全国性的网上学习平台开展得非常有效。还有很多不定期的名家讲座、理论研讨会给教师的理论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还有很多重要的专题辅导或讲座,比如疫情防控期间教育部组织的几所高校名家在线上进行了针对思想政治课进行的讲座,让思想政治课教师们受益匪浅。除了培训、讲座等提升教师理论素质的活动,还有很多实践性质的组织,思想政治课教师假期实践基地的建设近几年来每个假期都组织假期实践考察学习,开阔了教师的眼界,增强了实践学习能力,给教学增加了丰富的资源。

(三)增强导向魅力——思想政治课教师“人格要正”的厚植路径

当今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只有教师做到“人格正”,发挥人格的温度去感染和温暖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有正确的国家观,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要做到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人格正”必须从国家、学校和个人三个层面的共同努力。

国家层面,对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有严格的职业要求和全方位的养成计划。首先,国家对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入职要求要严格。近年来,国家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出台很多重要文件,这些文件一方面标志着国家对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思想政治课的重视,另一方面,也看到了对思想政治课的严格要求。思想政治课一改过去大家都不重视,开课就是为了应付和完成任务,一般高校都是大班上课,人数多达三四百人,上课效果可想而知。现在按照要求,一个教学班不超过一百人,课堂效果明显好很多。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思想政治课教师原则上必须是中共党员,把政治素质放在前面作为入职的一个标准。学校层面,各高校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作为考核领导的一项重要标准。学校要真正重视思想政治课建设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发展,按照教育部要求配齐师资力量,教师充足的前提下才能保证中小班教学,保证教师不致疲劳教学,让教师在课堂上轻松愉快,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给学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学校还要给马克思主义学院提供充足的经费,只有经费充足,才能满足教师外出进行交流和考察来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另外,为了保证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整体素质,学校在引进新人的时候要严格把关,中共党员是必备的政治条件,业务素质和能力也要过硬,不能为了配齐教师的数量就降低要求。

个人层面,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首先要坚守政治立场,保持正确的“三观”,时刻注意自身的修养,并且不断提升个人的理论素质。身教往往重于言传,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在无形中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样板,身教好就要靠教师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个人修养,一举一动、言辞态度都是学生关注的重点。在各种思想激荡、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自身正,成为引领学生的一缕阳光。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任务是“铸魂育人”,育人的目的在于“铸魂”。因此思想政治课与其他课程的区别就在于除了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在于精神上的引领,教师个人的“人格正”在育人过程中尤为重要。

(四)涵养情怀底蕴——思想政治课教师情怀的厚植路径

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涵养家国情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实现了一个个百年前的梦想,完成了家国沦丧期间仁人志士的追寻的目标,中国正走在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征途上。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让中国人民感受到国家和民族在世界舞台上地位的提升,感受到中国人民重拾起近代以来磨灭的尊严,挺起脊梁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空前提升,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成了每个中国人的梦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和定型,“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4]。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让全体中国人民的家国情怀愈显浓厚,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得到空前的提升。新时代的思想政治课教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见证人和参与者,亲眼所见国家逐渐强大,人民日益幸福,这是最好的涵养家国情怀的路径。

在深厚的历史文化中涵养人文情怀。思想政治课教学离不开中国历史,更离不开中国文化。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沉淀了灿烂的文明成果。首先,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感悟和传承优秀的传统价值观。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后来经过千百年的不断演进,融合了多种文化精神,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价值内涵。“先大家后小家”的集体主义情怀、“君子坦荡荡”的做人情怀、“重情轻利”“诚信重诺”的处世情怀等等,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涵养的重要情怀。其次,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有广泛的传统文化知识,涵养深厚的知识底蕴。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曲赋、琴棋书画涵盖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容,每方面只要涉猎一些,不用精通,但至少要懂一些,在教学方面也会增强吸引力,教师宽广的视野让学生佩服甚至崇拜,思想政治课的魅力也会随之增加。

在灵动的课堂中涵养生命情怀。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最忌枯燥,教师要使课堂不枯燥,会想尽一切办法,尽量使课堂灵动活泼。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主动接受思想政治课理论知识,入脑、入心,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学方法和手段都非常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对学生灵魂深处的关怀——对生命本真的关怀。思想政治课教师每人会面向几百名学生,课下很少交流和互动,课堂才是思想政治课育人的主阵地。课堂上,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面对不同的专业群体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让课堂变得灵动起来,教师也在课堂教学中涵养生命的情怀。

猜你喜欢
政治课情怀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如何上好政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