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柔性对物流企业新产品开发优势的影响研究

2024-03-22 11:23方山杉
全国流通经济 2024年1期
关键词:柔性专利优势

方山杉

(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 300200)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广泛应用,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产生了技术革命性变化且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形成了一系列新服务、新技术、新组织、新方式,极大推动了传统物流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加快了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逐步构建起知识技术资本高度密集、高效运行的现代物流体系。然而,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持续增强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和知识经济的进一步融合将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和动态性、技术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商业模式的多元性和难以模仿性、知识资源的分散性和泛在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给物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提高新产品开发优势成为现在物流企业维持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目前,技术的交叉复杂,产品生命周期的逐渐缩短与新产品难以获得新的市场领域等多重因素都在限制物流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活动,如何打破惯性与惰性约束,在识别与分析外部环境变化的同时重构流程,也成为物流企业提升新产品开发优势的关键所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战略柔性作为突破核心刚性束缚,应对市场动荡的有效工具,能够帮助物流企业重新配置整合资源、调整资金流向、转变技术模式、重建管理结构以及变革响应市场的速度与灵敏度,对提升新产品开发优势具有重要作用[1]。而物流企业如何发挥自身的战略柔性以实现在不确定环境中提升新产品开发优势,也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共同关注的重要研究议题。

一、物流企业获取新产品开发优势的必要性

伴随经济发展、消费升级与物流需求结构的调整,我国物流实力得到快速提升,物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智能化赋能加持行业适应调整能力增强,物流转型升级步伐稳健。国家发改委、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22 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显示,2022 年社会物流总额超过347 万亿元,同比增长3.4%[2],物流需求规模再上新台阶,实现稳定增长;物流业总收入超过12 万亿元,保持恢复性增长;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快递业务量等位居世界前列,物流市场规模持续保持全球第一。以上数据表明,尽管经受了新冠疫情等多种超预期因素冲击,我国物流行业仍然展现出了较强韧性,物流业已经成为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

2022 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明确物流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在技术进步、经济全球化、资源环境条件变化、制度与政策调整等因素的推动下,物流产业创新活动日益频繁,发展的主线也从规模扩张转向转型升级,进入了一个盘活存量、优化增量的深度调整期,即盘活现有资源并优化新增资源的阶段。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22]17 号)中强调新一轮科技革命要加快现代物流技术创新与业态升级,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新型智慧装备,深入推进现代产业体系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加快现代物流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赋能,打造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智慧物流新模式[3]。在此背景下,技术与物流业的融合发展成为了主流趋势,尤其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与传统物流的深度融合,为现代物流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然而,尽管物流行业发展前景整体向好,行业内部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数字经济的萌芽与迅猛发展,引发了生产和消费领域业态的更新换代,使得传统物流业的粗放式扩张难以为继,行业的深层创新能力不足问题逐渐显现。另一方面,物流企业所呈现的“爆炸式”增长态势,也彰显了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已有研究表明,在数字化转型深入拓展和多样化需求迭代升级的市场环境中,物流企业必须持续不断地开发出满足顾客需要的新产品才能确保自身的生存。

新产品开发是指企业着眼于市场需要,由研发部门开展的开发全新产品或创立全新品牌的过程,具体包括升级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更新产品的生产技术或外部包装甚至改进与换代老产品。新产品开发体现了组织的综合实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潜在来源,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须”而非“可选”。企业唯有不断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才能保持市场竞争地位并领先竞争对手,进而实现长远发展。一方面,新产品开发速度帮助企业抓住市场机遇,实现市场突进、获取先发优势。另一方面,新产品创新性以满足客户的潜在需求为目标,开拓新市场以建立新的竞争优势,引领行业发展、实现长期利益的获得。因此,提升新产品开发优势是物流企业保持市场领先地位的重要战略工具。

从企业实践来看,菜鸟、顺丰和京东物流等均开展了一系列新产品开发探索活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例如,菜鸟致力于加速探索数智化应用,于2019 年推出了的“智能供应链大脑”系统,该产品能够融合各个品牌商在多个平台的数据信息,辅助企业利用大数据及算法优化供应链决策,为品牌打造了“看得见的供应链”[4],菜鸟还聚焦于优化芯片与识别算法,最大限度提高RFID 精准识别技术的准确率,进一步推动物流供应链数字化的战略升级。顺丰多年来主动谋求业务转型升级,在持续提升服务质量的战略背景下,依托物流丰富的作业场景,整合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技术、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等前沿技术,推出“慧眼神瞳”、“皓目慧检”等系列产品,形成覆盖全网的实时业务动态数据,为企业提供独特的定制采集和智能处理产品服务形式。京东物流着力攻克技术难关,锚定分拣入库系统的研发,上线了全球首套机器视觉批量入库系统,实现了作业效率的大幅度提升。显然,多数物流企业已经意识到持续推进创新进程,尤其是寻求新产品开发优势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物流企业唯有高频率、高质量地开发出具有竞争优势的新产品,创造新需求新市场,才能有效应对动荡变化的内外部环境,谋求长远发展。因此,获取新产品开发优势是物流企业破解现实困境、实现快速成长的根本途径。

二、战略柔性成为物流企业提升新产品开发优势的重要前提

对于战略柔性的研究最早可溯源到20 世纪60 时代,Ansoff(1965)在研究中率先提出“战略柔性”一词,将其定义为组织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以及主动对外部环境变化做出反应的一种能力,他进一步指出战略柔性是针对“突变管理”的最佳方法[5]。之后,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视角,对这一概念展开了深入研究和解释,核心观点均认为战略柔性是企业在快速识别外部环境变化的同时,通过战略决策调整、组织结构优化,以及资源柔性重组等方式实现内外部因素互动,进而快速将资源投入于新方案,以克服路径依赖的能力[6]。

在技术高速更迭且用户需求多变的产品市场中,依靠原有的物流设备、经营网络等运作模式来支撑物流企业自身发展的空间已被大大压缩,加之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和非规则性等特征,企业意识到有必要提升驾驭复杂商业环境的能力,才能维持竞争优势而不被市场所淘汰。战略柔性正是一种提高企业在不稳定市场中获取竞争优势的高阶能力,促使企业资源的重新整合以满足企业战略需求,巩固企业实力;为企业提供有利于吸收及利用新资源、新信息的内部环境,确保企业拥有开展创新活动所必须的吸收能力;克服组织惰性,打破僵化的技术程序,促使企业开发性能更健全的新产品以替代原有产品。既往研究表明,企业经营环境的多变性、动态性,将促使企业在战略上采取更加“柔性”的举措[7]。就一般情况而言,企业通过提升战略柔性除了有利于探索和实现新的市场,在创新进程和开发新产品等方面也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例如,沈奥等(2019)认为战略柔性有助于企业开展新产品创新并获得新产品绩效,特别是在高度动态的环境中[8];李卫宁等(2019)指出战略柔性通过获取不同的资源并提高资源利用率来强化企业竞争优势,进而影响企业经营绩效[9];牟娟等(2022)经研究证明了战略柔性是影响企业绩效的重要前因变量,通过培育和提升战略柔性,能够帮助企业提升配置与利用现有资源的能力,进而有效提升企业绩效水平,使企业赢得持续竞争优势[10]。多数学者已经证实战略柔性对企业的创新效应,本研究对战略柔性在提升企业新产品开发优势的具体方面扮演着何种角色进行深入探讨。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剧了行业竞争强度,缩短了产品生命周期,提高了企业新产品开发的成本与难度。例如,因畏惧或反对新产品所导致的变化,企业内部会形成阻力,妨碍新产品开发的进度。战略柔性通过有效提高企业的适应性,促使企业创建战略选项组合来应对客户偏好、竞争对手行动和其他不可预测的市场变化,以降低新产品开发过程中所面临的阻力,进而解决企业瓶颈问题并提供新的方案,同时推动诸多关键要素“重新整合”以及与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再匹配”,以确保企业克服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技术资源限制。具体而言,战略柔性对企业新产品开发优势的作用机制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企业需要获取更多的生产资料以支撑自身创新行动,这就要求物流企业必须在短时间内对资源进行重新的配置并且迅速调整原有战略。二是伴随各地区实体经济萎缩,物流企业原有的优势在随时间的发展而逐渐削减,长期形成的惯性也在持续削弱企业应对外部动态环境的适应力,造成原有核心战略优势严重阻碍企业自身发展的结果,最终在新产品开发上陷入落后局面。因此,本研究认为物流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活动需要战略柔性。

综上所述,战略柔性不仅可以帮助物流企业再次整合、利用内外部所需的各种资源,实现对社会网络进行利用和配置,还能减少企业对动态变化的响应时间,如通过感知和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或对于法规要求或新竞争对手的出现及时作出反应,从而实现根据外部环境和市场竞争及时调整自身发展战略的目的,帮助企业提升新产品开发优势以促进物流企业转型升级。本研究认为战略柔性是物流企业在动态环境中持续发展的关键要求,是物流企业获取“双元”新产品开发优势的重要前提。

三、专利池是物流企业提升新产品开发优势的新途径

伴随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及研发成本与风险的持续提升,任何单一企业都无法垄断行业前沿技术,由于这些技术散落在不同企业之间中,且不同的企业拥有的专利相互制约和互补,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专利丛林(patent thicket)”,势必导致专利市场出现专利纠纷、“敲竹杠”行为甚至“反公共地悲剧”现象,使得专利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进而严重阻碍企业新产品开发进程。为实现技术优势互补,加强技术交流,降低交易成本,在产品市场上竞争激烈的企业往往选择在技术层面合作组建“专利池(patent pool)”,以维护企业生存、实现互利共赢。专利池最早诞生于美国,常被称作专利联盟、技术联盟、专利联营等。专利池被定义为由两个及以上的专利权人协议将各自专利进行组合以形成专利集合,池内企业能以此开展交叉创新并对外设立统一许可条件进行专利授权,也有学者指出专利池实际上是一种混合制治理结构,介于市场与合同之间[11]。

在动荡变化与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中,企业的资源很容易因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而随之失去价值,加之现代科技创新的高度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单一企业不可能掌握所有前沿技术,组建与融入专利池成为物流企业获取新产品开发优势的重要手段。研究表明,战略柔性的关键在于与组织愿景、价值观和战略相匹配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是以特定的组合方式存在的[12]。越是具备较高程度战略柔性的企业,则越能及时把握市场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有利于企业认识到自身在技术、知识和信息等资源方面的不足,促使企业及时、灵活地去寻找新的资源来满足战略需要,以更好地应对复杂动荡的商业环境。在此过程中需要企业不断提高和拓展现有技术、能力与范式,及时发现资源的新用途、构建和利用资源的新组合,通过内外部技术知识的有效重组,创新出更具综合性和稀缺性的技术知识,以此增强企业技术知识的深度与专业性,进而构建专利资源更加丰富的专利池以获取整体协同效应。

同时,在数字技术的驱动与战略柔性的构建下,专利池内企业的沟通效率得到高效提升,这也为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活动提供了资源基础。现有研究已证实专利池具有创新效应,刘辉(2013)指出企业专利一旦进入专利池,就可以利用专利池节省技术交易成本、获得高额研发回报,进而在该领域保持成本领先和技术领先优势[13]。崔哲等(2021)认为专利联盟有利于提高联盟成员创新绩效,在推动产业经济增长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14]。张运生等(2019)的研究聚焦于专利池内密集存在的企业间重复联盟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实证研究,最终发现专利池重复联盟关系与成员创新绩效之间呈倒U 形关系[15]。基于此,本研究认为专利池是企业获取新产品开发优势的重要途径。从整合机制来看,专利池能够聚合分散的专利,协助企业有效整合现有知识及融会贯通各类创新要素,为池内成员提供丰富的异质性知识来源,同时突破时空限制与外部资源加强链接,加速知识的转移应用,帮助企业实现在研发过程中技术的快速转化与新产品开发流程的持续优化;从交流机制来看,专利池能够营造沟通交流及分享知识的环境,促使企业寻求与池内企业的技术知识交流,便于池内成员开展知识学习与资源积累,并以此产生协同效应,促进技术扩散;从成本机制来看,专利池确保池内企业节约技术交易成本以及获取高额研发回报,激发企业创新意愿,同时提升池内企业间的关系资本,促进双方合作与互惠,开展高效协调,有利于企业将主要财力聚焦于技术创新,持续推进企业创新进程。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专利池的存在,有助于整合专利,促进池内企业沟通交流,降低交易成本,进而促进研发新技术、提高创新效率。因此,专利池是提升物流企业新产品开发优势的重要途经。

四、提升物流企业新产品开发优势的建议

数字经济环境下,市场竞争格局、技术环境与用户需求呈现复杂易变的动态特征,使得传统聚焦成品的产品创新思维和模式愈发难以应对新形势下的诸多挑战。企业唯有不断提高新产品开发的频率和质量,响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一席之地。本研究提出了培育与提升战略柔性、融入与构建专利池等实施策略,旨在促进新产品开发这一创新活动的产生,进而获取“双元”新产品开发优势。

1.培育与提升战略柔性水平,促进企业新产品开发进程

随着全球经济、政治、人文环境动荡和技术竞争的加剧,企业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呈现不稳定之态,如何在这种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生存下去成为首要问题,结合关键信息做出战略上的行动而不只是寻求信息的获取与处理成为多数企业的共识。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培育与提升战略柔性水平的重要性,在制定战略决策时注重考虑内外部环境变化,加强与环境的互动,合理调配、转换人力、技术、资金,协调内外部战略活动,成为促使物流企业获取新产品开发优势的重要举措。因此,物流企业要构建有效的战略柔性形成机制与成熟的战略柔性反应机制,以更好地应对不确定的发展环境,进而谋求更好的发展。

一是构建有效的战略柔性形成机制。物流企业需要打破固有发展思维,着眼于指导企业实践,构建一个以发展为导向、与市场环境对接的柔性战略体系。通过将内部协调沟通和外部环境分析相结合,识别创新机会和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场信息和环境变化去更新战略,进而以灵活性和多样性的战略决策尽可能抓住变化中的机遇。具体而言,物流企业应成立专门的战略发展部门,吸纳了解自身业务、市场发展的专业人员和具备长远眼光的管理人员,聚焦自身战略目标、经济实力与技术底蕴,提前做好预备措施以有效应对规制抑制挑战,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二是打造成熟的战略柔性反应机制。企业需要健全动态能力,以快速响应竞争威胁的姿态应对市场变化,进而提升企业在应对突发状况时期的综合能力。具体而言,企业应进一步培育员工的环境敏感性,同时建立成熟的反应机制,针对出现的风险情况或市场需求变化时快速做出应对措施,增强企业对内外部改变的适应性,培养在复杂环境中应对突发风险的能力,以期调整或改善企业现阶段的经营状态。

2.融入与构建专利池,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专利池作为一种“一站式”的专利交易安排,解决了“专利丛林”导致的“敲竹杠”和互补问题,通过专利的集中授权进一步促进技术扩散、激发创新意愿,已经成为多数企业摆脱当前专利困局的良计。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下,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融入与构建专利池。为此,物流企业应合理利用及扩展专利资源,进一步提升企业研发及创新能力。

一是合理利用专利池,催化创新成果产出。专利池的构建促进了技术标准的形成,有助于企业快速获得外部技术资源并通过“搭便车”的方式获得技术外溢效应,激发企业技术创新活力,保障创新成果质量。对此,物流企业应意识到引用池内其他专利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习和吸收知识以促进创新发展的过程,企业要积极引用池内专利资源。一方面,企业应促进自身技术积累、更新以及技术的创新,进而高质量、高效率的开发出新产品。另一方面,企业应持续重视创新投入和专利申请,通过专利授权,降低创新成本。此外,企业要更深入的融入专利池,通过与池内企业相互交流合作,促进自身企业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进而推动新产品开发进程,以保障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扩展专利来源,形成创新协同效应。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驱动专利池获取更多资源,加之企业不能仅依赖于一成不变的资源,需要企业建立新的专利资源解决方案。一方面,企业应该发挥自身资源、能力、技术优势,持续扩展专利池的广度和深度,为企业新产品开发活动提供更多知识组合和技术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最终为企业的升级转型助力;另一方面,采取扩大合作范围等方式,如吸引大量具备技术多元化特征的必要专利权人、具有必要专利的多元化创新主体以及具有必要专利的上下游关键要素加入专利池,确保企业能够从中持续吸收其他企业的技术优势,捕捉发现专利新功能可能性,探索新发现、扩展新技术。

五、结语

经济新常态下,提升新产品开发优势已成为物流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和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路径,既能帮助企业抓住市场机遇,实现市场突进、获取先发优势,又能通过满足客户的潜在需求,开拓新市场以建立新的竞争优势,引领行业发展、实现长期利益的获得。面对新形势下的诸多挑战,物流企业要想在数字化转型深入拓展和多样化需求迭代升级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则应培育与提升战略柔性水平以促进新产品开发进程,融入与构建专利池以催化创新成果产出,以期促进新产品开发这一创新活动的产生,进而获取“双元”新产品开发优势以提升竞争力。

猜你喜欢
柔性专利优势
一种柔性抛光打磨头设计
专利
灌注式半柔性路面研究进展(1)——半柔性混合料组成设计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矮的优势
发明与专利
画与话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专利
节能——环保——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