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研究

2024-03-29 02:58杨娇青岛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中心
财会学习 2024年7期
关键词:科学合理绩效评价行政

杨娇 青岛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中心

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是一个引人关注的领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行政事业单位的日益增多,预算绩效管理在提升组织绩效和效率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目前对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研究尚不完善,急需深入探讨其重要性和研究的意义。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希望能为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其进一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效能。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概况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基本定义和理论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是指通过制定、执行和评估预算,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实现既定目标并提高绩效的管理方法。预算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预算管理理论、绩效管理理论和公共管理理论。

预算管理理论提供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基本原则。预算管理理论强调预算的编制、执行和控制,使预算成为管理行为的指导和约束。预算编制时应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目标和任务确定预算的收入和支出,并制定绩效指标来衡量绩效的实现情况。预算执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预算执行情况,及时调整预算支出,确保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和经济性。预算控制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保证绩效目标的实现。

绩效管理理论强调以绩效为导向,通过设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和绩效评估体系,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水平。绩效目标应与行政事业单位的使命和战略目标相一致,具有可量化和可操作性。绩效评估体系应包括绩效指标、评估方法和评估程序等要素,以科学、客观、公正的方式评估绩效。绩效评估结果可作为绩效奖励和绩效考核的依据,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改进和提高。

公共管理理论提供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组织和管理原则。公共管理理论强调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性和服务性质,要求行政事业单位遵循公共利益原则,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在预算绩效管理中,公共管理理论要求行政事业单位根据社会需求和资源条件,合理分配预算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绩效效益。同时,公共管理理论还强调行政事业单位的透明度和公开性,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及时向社会公开预算信息和绩效评估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现状

行政事业单位是国家机关机构以及其他依法设立的具有行政管理职能、行政管理权限的法人单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预算绩效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目标和指标设置不够科学合理。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往往存在着多样化的业务和职能,因此,在设置绩效目标和指标时需要考虑到各个部门的特点和需求。然而,现实中往往存在着指标设置过于简单化、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的情况。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较低。信息化是现代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质量。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往往存在着信息化程度不高、数据收集和分析困难的问题。这就导致了管理者难以及时获取准确的信息,影响了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包括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等。现实中往往存在着考核评价指标不明确、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导致了绩效管理的效果不佳。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改进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首先,应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目标和指标的科学设置,确保其科学性和针对性。其次,应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力度,提高信息化水平,便于管理者及时获取准确的信息。此外,还应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体制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

(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问题与挑战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是当前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其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的问题之一是目标设定的不准确与模糊。在制定预算绩效管理目标时,往往存在目标设定不明确、不具体的情况。这导致了绩效评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增加,无法准确反映单位的绩效水平。由于目标设定模糊,无法明确绩效评价的标准和指标,给绩效管理带来了困扰。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的问题还表现为绩效评价的主体权责不清。在实际操作中,绩效评价的主体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和人员,但其权责划分模糊不清。这导致了绩效评价结果的不公正和不客观性,无法准确反映单位的绩效情况。绩效评价主体的责任界定不清,也使得绩效管理缺乏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的问题还体现为绩效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难以保障。由于绩效数据的采集过程中存在着人为因素和主观性,使得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这不仅影响了绩效评价的准确性,也降低了绩效管理的可信度和科学性。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还面临着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的挑战。传统的绩效考核模式往往只注重绩效结果的评价,忽视了绩效过程的管理和监控。这导致了绩效考核结果的片面性和不全面性,使得薪酬激励机制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机制,成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的一大挑战。[1]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面临着目标设定不准确与模糊、绩效评价的主体权责不清、绩效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难以保障,以及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的挑战等问题和挑战。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明确目标设定和绩效评价的标准和指标,完善绩效评价的主体权责划分,加强绩效数据的采集和监控,以及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水平,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发展。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影响因素

(一)内部管理构造对预算绩效管理的影响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旨在提高组织的效率和绩效。内部管理构造是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和结果产生着重要影响。

内部管理构造包括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人员配置等方面。组织结构的合理设置能够使预算绩效管理的各项职责和任务分工明确,协调高效。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对于预算绩效管理的顺利进行起到了保障作用。一个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能够为预算绩效管理提供明确的指导和规范的操作流程。合理配置人员资源也对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产生重要影响。只有适当分配人员,确保其专业能力和经验的匹配性,才能更好地推动预算绩效管理的进行。

内部管理构造对预算绩效管理的影响还体现在信息管理方面。信息管理是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及时、准确地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可以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的效果。内部管理构造通过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确保信息流畅、透明,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合理设置信息传递的途径和方式,能够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使预算绩效管理更加科学、高效。

内部管理构造对预算绩效管理的影响还体现在激励机制的建立上。激励机制是预算绩效管理中的重要推动力量,能够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内部管理构造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明确奖惩措施,为预算绩效管理提供有效的激励保障。激励机制的建立不仅能够激发人员的工作动力,还能够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推动预算绩效管理的顺利进行。[2]

(二)外部环境对预算绩效管理的影响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是指通过制定预算目标、执行预算计划、评价预算绩效,以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目标的管理过程。然而,预算绩效管理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它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外部环境的经济因素对预算绩效管理产生重要影响。经济环境的稳定与繁荣程度直接影响着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收入和支出水平。在经济不景气时,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收入可能会减少,从而影响其绩效目标的实现。另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也会导致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调整和变化,例如在经济发展快速的时期,行政事业单位可能需要加大投入,提升服务质量,以满足社会需求。

政府政策的变化也对预算绩效管理产生影响。政府颁布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具有指导性和规范性作用。政策的变化可能会导致预算绩效管理目标的调整和重置,从而影响绩效管理的实施和效果。比如,政府提出了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根据这一目标来调整预算绩效管理的内容和指标,以确保教育质量的提升。

社会需求和公众期望也对预算绩效管理产生影响。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服务机构,其预算绩效管理的目标应当与社会需求和公众期望相一致。社会需求和公众期望的变化可能会导致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目标的调整和变化。例如,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服务的需求增加,行政事业单位需要调整预算绩效管理的目标,加大对养老服务的投入。

外部环境的竞争压力也对预算绩效管理产生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在面对竞争时,需要通过提高绩效来保持竞争优势。外部环境的竞争压力可能会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和监控,以提升自身绩效水平。例如,医疗机构在面对竞争时,可能会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来吸引更多患者,这就需要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监控和评价。[3]

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提升策略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预算绩效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预算的科学合理运用和绩效的有效评价,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需要明确预算绩效的目标和指标体系。预算绩效的目标应该与行政事业单位的战略目标相一致,并且能够量化具体绩效指标。例如,绩效目标可以包括财务绩效、质量绩效、效率绩效等方面。指标体系的选择应该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特点,充分考虑各个绩效指标的可衡量性和可比性。

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需要制定评价方法和标准。评价方法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虑各个绩效指标的权重和影响因素。评价标准应该明确、具体,并且能够量化。例如,对于财务绩效指标,可以采用比较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进行评价;对于质量绩效指标,可以采用抽样调查和用户满意度调查等方法进行评价。

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需要建立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机制。数据收集应该包括定期收集和实时监测两种方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数据分析应该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如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等,发现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需要建立反馈和改进机制。通过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同时,要建立一个健全的绩效评价结果公示和监督机制,提高评价的透明度和公正性。[4]

(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透明度和公开性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透明度和公开性是当前管理改革的重要课题。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透明度和公开性,不仅可以增强财政预算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也可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本文将从信息公开、绩效评价和预算执行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透明度和公开性。

信息公开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透明度和公开性的重要手段之一。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依法主动公开预算编制、执行和绩效评价等相关信息,为社会公众提供透明、真实的财政预算信息。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加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和互动,倾听公众意见,建立预算绩效的沟通机制,使公众能够及时了解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情况。

绩效评价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透明度和公开性的重要手段之一。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将绩效评价结果公开,使社会公众能够了解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表现。绩效评价结果应作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和分配的重要依据,确保预算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加强对绩效评价的监督和评估,保证绩效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预算执行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透明度和公开性的重要环节。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的预算执行制度,确保预算的规范执行和绩效的有效实现。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审计,及时发现并纠正预算执行中的问题和不足。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将预算执行情况公开,接受社会公众和监督机构的监督,提高预算绩效的透明度和公开性。[5]

结语

本文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探讨和研究,揭示了预算绩效管理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绩效提升的关键因素和作用机制。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预算绩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优化和绩效的提升。

猜你喜欢
科学合理绩效评价行政
行政学人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薪酬管理在企业人才激励中发挥的作用
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研究
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作用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