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服饰演变中审美思想概述

2024-04-03 22:32罗丽娜
西部皮革 2024年3期
关键词:胡服服饰时期

罗丽娜

(青海警官职业学院公共基础教研部,青海 西宁 810000)

0 引言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的需要,中国历代服饰文化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通过中国历代不同政治、经济、技术水平等因素,探寻中国传统服饰中蕴含的审美思想及文化价值,促进中国服饰产业永续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 审美及相关概念

审美亦称“审美活动”“审美实践”,指人类针对意向世界感知、欣赏、评判美和创造美的实践、心理活动。审美思想是指在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客体(意向世界)形成的观点或见解。本文谈论的服饰审美与其它审美活动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一般审美客体而言,人可以将其作为审美对象进行审美活动,人自然就成为审美活动的主体。但当服饰作为审美客体,在整个审美过程中,人要凭借服饰来展现自身的美,从而人与服饰均成为审美对象[1]。

2 历代服饰演变中的审美思想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我国传统服饰形式多样,放到具体朝代中,每个时期的服饰都各具特色,展现出不同审美风尚,蕴含不同审美思想[2]。

2.1 夏商周时期服饰

夏商周时期,当时中原华夏民族的服饰以上衣下裳为主,发饰上束发右衽。据《释名·释衣服》载:“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避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上衣下裳的穿法最初是在生产力水平有限的前提下,人们为了避寒遮羞,所使用的服饰。这个时期的服饰已有区别阶层划分的作用,奴隶、平民的服饰多考虑劳作时的便利性,而奴隶主和贵族在服饰上追求材质华美,用于彰显身份。其中“右衽”是指上衣的前襟向右掩,这个时期以右为尊,这种穿法异于当时少数民族服饰,彰显华夏风习审美。这种服饰异化现象,是当时社会生活真实写照,从某种程度上展现了真实的社会美。

2.2 春秋战国时期服饰

春秋战国时期,深衣得到广泛流行。深衣是上衣和下裳相连接的一种服饰,它对身体有很好的包裹性,着其显得深藏不露、雍容典雅,女子着深衣,行走受到约束,增添含蓄温婉韵味。另外,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战争频发,宽衣博带、长裙长袍不适合战备行动,因而胡服逐渐进入中原着装体系。如赵武灵王为提高军队战斗力,下令效仿胡服穿着,便于作战。胡服在使人运动灵活的基础上更能衬托出人体身形的线条美。这是中国服饰史上第一次改革,胡服从此风行。引进胡服是社会需要,胡服盛行是社会发展的结果,换言之,胡服盛行是社会史实的记录,展现着社会美。

2.3 汉代服饰

汉代时期深衣仍十分盛行,汉代是我国传统冠服制度确立时期。汉代下身着裤,裤,古称绔。许慎《说文解字》:“绔,胫衣也。”《释名·释衣服》:“绔,跨也,两股各跨别也。”由此可知,当时的“绔”是开裆的,后开裆裤在传统服饰中长期存在,为便于生活,上身外罩以裳或深衣。此时深衣在审美上不仅有材质和剪裁要求,还有层次美感的追求,如马王堆出土的素纱单衣,缥缈如雾般轻盈,晶莹如水般剔透,把它罩在华丽的棉袍上,绣袍华丽的纹饰若隐若现透露出来,层次感和朦胧感互相映衬,叠加的美感独具一格。广义的深衣还包括曲裾,如马王堆出土的彩绘俑上有红、黑二色的纹饰,曲裾的袍缘是黑底红花织锦,袍面上有彩绘云纹,曲裾向右后方包裹转到左前方,然后以朱带拦腰系住,以女性肩、颈、腰、臀作为支点,造成视觉干扰,错觉形成完美形体,显得女性身材欣长纤细、挺拔卓立,展现出中国服饰的形式美。

2.4 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传统服饰史上又出现一次大转变。各少数民族政权建国稳定后服饰逐渐汉化,样式上趋于汉民族的峨冠博带。如北魏孝文帝政权稳定后,为实现民族统一,颁发改革政令,后北朝历代“群臣皆服汉魏衣冠”。正因历代统治者对传统的重视和保护,传统的冠冕服制才被保存下来,并一直延续至明朝,最终成为中国古代祭或重大朝会时确立的专用服饰。以东晋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为例,图中的中心人物是曹植,他的服饰是在褒博的衣物外围了蔽膝,袖式拖沓夸张,为追求飘逸之美,袖端不仅不收口,甚至刻意增加衣袖下臂的布幅,使袖口呈现出宽大的喇叭状,衣物的装饰性常常大于实用性,这种衣袖也被称为“广袖”。宽松华丽的形制和红、黄为主的色调凸显了贵族的雍容华贵。

另一方面,魏晋南北朝政权更迭频繁,时有战争,百姓面对天灾、饥荒、疫病等困境,迫使大量人民离乡背井,出现大规模迁徙现象,这个过程中产生了民族融合与文化交融,胡服流行于民间,甚至将胡服设计元素,如窄袖紧身、圆领、开衩等,融入原有的服饰中,也会着窄袖短衣、蹀躞腰带及长靴皮靴等胡服。无论少数民族政权集团改革自身服饰确定传统冠服制度,还是汉民族吸收胡服元素,均是社会需求使然,服饰样式、颜色、搭配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审美风尚。

2.5 隋唐时期服饰

隋唐时期,由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宽松的社会环境使得这个时期的服饰能够追溯到源头,并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这一时期被认为是我国传统服饰制度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在唐朝,男子通常头戴幞头,身穿窄袖、圆领、右衽的袍衫,脚穿长靿靴。此外,还有襕袍衫和缺胯袍衫等不同款式。这些袍衫的窄袖、圆领等特点主要受到胡服的影响,同时又考虑到了汉族的生活习惯和礼仪要求,从而形成了这个时期独特的袍衫风格。如在敦煌壁画《乐庭瓌等礼佛图》有男子官员的公服样式,唐代官员在处理公务时可以只穿公服而不穿朝服,朝服去掉罩在外面的袍服和蔽膝直接穿裙襦就是公服。图中石窟前面一人是朝议大夫使持节都督,晋昌郡太守乐庭瓌,身后是其儿子和下属官员,他头戴软角幞头,标志武官身份,身着袍服襕衫,窄袖、领袖裾无缘边,便于生活,且服饰对身材有很好的包容性,服色为碧色,取自然中天空之色,脚穿乌皮靴,近似于自然中土地颜色,上轻下重的色彩搭配既包含了唐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天人合一”思想,也巧妙使用自然景色增加了男性的沉着稳重[3]。

2.6 宋代服饰

宋代的服饰大体沿袭唐制,区别在于服装式样和名称,缺胯袍衫式样上分广袖大身和窄袖紧身两种,日常服饰还有褙子、半臂,但都不能作为正式场合的礼服使用。服饰的发展也受政治思想影响,宋代是儒学大发展期,受儒家思想影响,这个时期服饰式样比较拘谨保守,色彩追求质朴、洁净、淡雅的美感,服饰观注重礼仪。服饰的颜色和礼服的选用代表着深刻的秩序、等级和礼仪,展现了特定历史背景下政治伦理意识对礼仪规范的重要影响,因此也属于社会美的范畴。

2.7 辽金元时期服饰

辽、金、元时期的服饰观大致相通,既沿袭中国传统礼服制度,又融合本民族服饰元素。以元代服饰为代表,元朝并没有完整的冠服制度,蒙古人入主中原后仍保持其生活习俗,但同时又受汉族的影响,服饰日趋华丽。元代男子的服饰包括汉族的圆领、交领袍,以及本民族的质孙服。质孙服与深衣类似,上衣长至膝下,衣袖窄瘦,下裳较短,腰间设计有无数褶裥。加大了身体的活动范围,尤其使上下马方便。服色以白、蓝、赭为主,白、蓝两色来源于蒙古族人对草原蓝天白云的喜爱,赭是红色的一种,能填补北方冬天的单调,激发人的热情,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此外,由于北方气候和游牧民族狩猎习俗,服饰还有动物皮毛作为装饰,既能达到保暖的作用,又展现出草原儿女热爱自然的审美思想。

2.8 明代服饰

明代的服饰大体上沿袭前代。以官服为例,窥其审美:明代官服来源于对唐宋官服的继承和发展。唐武则天时期,皇帝为奖赏臣下,将肯定态度绣制于绣袍上,图样有禽兽和文字,文字绣制于袍服背面,回文排列。早期,服饰上的图案主要承担着装饰作用,对于具体的要求和希望并未有明确的表达。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服饰上的纹样逐渐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成为一种身份的标识。这种变化在中国传统服饰史上尤为突出,成为一种职位符号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明朝官服在形式上借鉴了唐绣袍的特点,同时将原先绣于袍上的纹饰图案改为了可以缝补于袍上的补子。这一变革不仅区分了官员的官阶品级,也融入了皇帝对各级官员的期望和要求。明朝官服上的补子,以其上绣的飞禽走兽为象征,进一步强调了官阶和任职要求。这些不同的图案标志不仅体现了朝廷对官员的任职要求,同时也实现了对官员品级的精细管理。例如,雁的行列有序被用来象征官员应有的威仪和处事不乱的性格。而满鹈,由于其天性喜欢捕食短脚狐狸,因此被赋予了逐害的意义,这象征着官员应当承担起为民除害的责任。补子的出现一方面是皇帝对臣下寄托的美好寓意,另一方面也是社会以“衣冠”区分地位的象征。在整个封建社会中,区分地位的象征一直延续,而皇帝寄托的美好寓意臣下并没有很好遵从。如“衣冠禽兽”一词的词意演变,“衣冠禽兽”一词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上的补子,可代指当朝官员,开始是个褒义词,后来语义演变成为贬义词,是因为明代中晚期朝政混乱,某些官员不行为官之道,词义就成贬义了,后来“衣冠禽兽”常用来指道德败坏的人。总之,明朝创造性地将“补子”作为一个新的元素增补在服饰上,不用改变传统样式而增加服饰含义的做法十分巧妙,使得服饰的审美思想更加丰富多彩、博大精深。

2.9 清代服饰

清代服饰对近现代服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男子的服饰为例,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华夏传统服饰、满族民族服饰以及外来西洋服饰。其中,华夏传统服饰中的袍服具有独特的特色,其式样是在传统服饰的基础上融入了满族民族服饰的元素。这种融合使得袍服成为清代最具代表性的服饰之一,并对近现代服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清朝是在马背上得到的天下,崇尚骑射,因此服饰袖子一般比较窄瘦,便于行动,礼服袖口是箭袖,又称马蹄袖,袍身通体用纽扣系结,方便穿脱,衣襟采用右衽大襟,领口采用传统圆形。以清乾隆蓝色缂丝云龙纹单朝袍为例,此朝袍以蓝色缂丝为底,用二色圆金线缂织金龙纹如制,五彩丝线织祥云、八宝平水及海水江崖等纹饰,衣身列十二章。朝袍缂工细密,正反两面缂织均平齐匀整,不露线头。颜色以红、深绿、浅绿、深蓝、浅蓝、淡紫、香色等色为主,色彩丰富,层次分明。其中服饰的颜色均来源于满族在日常狩猎、生活时眼见的自然美景,绣制在服饰上,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与统一,产生了多元化的美学效果[4]。

2.10 近代及后期服饰

清末辛亥革命后,封建社会政权逐渐崩坏,民主、自由思想逐渐传入中国,这时西洋服饰传入,我国的服饰才起了重大变化,进入了近现代服饰发展阶段。经过中西结合,出现了男性服饰中山装和女性服饰旗袍。到了20 世纪50、60 年代,年轻人将追求美的热情融于革命建设中,军服成为新的审美体现。

改革开放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人们又一次开始注重色彩和剪裁对身体的修饰,服饰审美思想逐渐多元化。再到20世纪90 年代,世界名牌涌入中国,人们在服饰的审美思想中包含了品牌意识。直到21 世纪,中国的服饰业发展迅猛,更有了自己的个性和品牌,加之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具有中国特色的服饰引得外国友人纷纷侧目。

3 结语

如今,走在中国的大街小巷,服饰琳琅满目,经过几千年的沉淀,我们保留了服饰最初驱寒遮羞的功用,而舍弃了其区分身份高低贵贱的功用。在人人平等的现今社会,特定的服饰主要用于标志职业属性,比如,熙熙攘攘的街道中交警身穿一身藏蓝,指挥交通有序行进;医院里医生一身白大褂,救死扶伤。这些服饰不为驱寒遮羞,不为修饰身材,却能展现职业的光辉,将社会责任用服饰美感展现了出来。

纵观中国历代服饰的演变过程,璀璨华美、丰富多彩,款式、面料、颜色的选用与搭配,特定场合着装的要求与习惯,均记录着当时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反映着人们的审美思想与文化底蕴[5]。服饰作为人类生活的必备元素,它的审美思想和美学价值值得受到重视。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被网络时代裹挟前进,外国的服饰和文化不断冲击着我们,一些传统的服饰理念和服饰文化逐渐被人们漠视,要想完成文化自信的时代使命,经过千年流传、积淀形成的社会美、自然美、形体美等审美思想应蕴含在现代服饰设计之中,继续涵濡人心,为中国服饰的永续发展注入灵魂。

猜你喜欢
胡服服饰时期
从出土文献看唐代仕女的着装特点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清代时期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浅谈唐诗中的胡服
胡服东来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