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学视角下乡村教师韧性发展的现实困境及应对策略*

2024-04-08 12:16彭旭
教书育人 2024年1期
关键词:韧性身份发展

彭旭

(湖州师范学院)

乡村教育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兜底工程”。乡村教师承担着振兴乡村教育的使命,而高质量的乡村教师队伍是建设高质量乡村教育体系的重要依托。2023 年,为了进一步强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3 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明确在全国招聘“特岗计划”教师52300 名,以便为乡村教育注入新势能。但当前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依然存在。有研究显示,目前我国仅有24.4%的教师“愿意继续留在乡村学校任教”,54.2%的教师都有转行意愿。在此背景下,如何激励教师投身于乡村教育,并促使其坚守乡村教育事业是亟待研究和思考的重要问题。已有对乡村教师的研究多关注对乡村教师的选拔与培养、乡村教育政策制定与实施等议题,鲜有研究从乡村教师自身视角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如为什么在同样的乡村地区,有些教师“留不住”“教不好”,而有些教师却“留得住”且“教得好”?教师韧性(teacher resilience)是近年国内外教师教育研究的新议题,是指教师合理运用个人与环境资源去应对挑战或压力的能力。一方面,有韧性的乡村教师能够抵抗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保持专业发展热情与动力,提升幸福感,促进自身留任;另一方面,有韧性的乡村教师会对学生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更会对乡村教育品质提供强大动能。有韧性的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核心要件,实现乡村教育振兴离不开有韧性的教师。

一、教育生态学视角下乡村教师韧性发展的现实困境

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是寻找到有效对策的前提,以教育生态学视角观之,影响教师韧性发展的主要原因包括教师身份意识淡薄、缺乏人文关怀、专业发展受限等。

(一)局限于“花盆效应”,身份意识淡薄

“花盆效应”又称“局部生态环境效应”,从“花盆效应”内涵来分析,乡村学校就是“花盆”,在花盆里每位教师表面上看起来发展得很好,但实际却很脆弱。乡村教师的身份意识淡薄是影响教师身份认同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教师应对不利环境时容易被打倒,教师韧性的发展也局限于“花盆中”,无法获得良好的伸展。

乡村教师出现身份认同危机归根结底源于教师“局内人”的身份意识淡薄,缺乏乡土教育情怀,在面对教学环境中的挑战和压力时无所适从,进而对自己的教师身份产生怀疑。一方面,乡村教师既是社会中的知识分子,也是普通公民,在市场经济洪流中的撕裂感更加强烈,意识逐渐向城市倾斜,致使乡村教师少有意愿继续接受乡土文化的浸润。另一方面,目前乡村地区的教学主要依靠师范院校毕业生,其中不少人都来自城市,对于乡村接触甚少,缺乏乡土情怀和乡村教育知识。加之乡村教师在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较差的教学条件、较少的公共设施、长时间与家人分离等问题时会感到失落和不适应,久而久之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逐渐衰退,出现身份认同危机。

(二)违反“生态位原理”,人文关怀匮乏

“生态位”是指在生态系统及其群落中,每个物种都有在其中所占据的独特的、不同于其他物种的位置。生态位中任何一种物种的变化都会通过生态网络关系而影响到其他物种的变化。在乡村教师发展的生态系统中,缺乏人文关怀是导致教师幸福感低的关键原因,而幸福感低又制约着教师韧性的发展。

乡村教师缺乏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部分政策支持背离教师的内在需要与学校管理漠视教师生存状态两个方面。一方面为解决乡村教师“留不住”的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专门的政策,但政策多是基于全体乡村教师的整体情况来制定的,未能充分考虑到不同乡村教师的个体差异及内在需求,导致政策支持与真实需求匹配度不高。另一方面现在的乡村学校管理由于受管理机制未理顺、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者能力待提升等制约而难以高效运行,加上乡村学校因师资有限,事务繁杂而缺少完整的规章建制,仅停留在人管人、事对事的粗放状态。这种不科学不健全的学校管理制度会致使学校无法及时关注到教师精神状态,未能及时给予教师人文关怀,再加上教师内部发展需求与外部支持脱节,逐渐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缺乏幸福感与归属感,严重的会使教师无法自我统整,对教师韧性的发展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三)背离“限制因子定律”,专业发展受限

“限制因子”决定着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当生物体的生存和发展主要受某一因子的限制时,这个因素便称为限制因子。背离“限制因子定律”会使个体更易受到伤害而产生不良发展结果,教育生态系统立足于教师与多因子之间的协同进化过程,各因子对教师韧性的限制不同,因此需要谨慎看待每一种限制因子,把握好临界值。乡村教师发展的生态环境中主要的限制因子是工作负担,这是造成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受限和教师内生动能不足的主要原因。

乡村教师过重的工作负担主要表现为工作总量大、工作时间长、工作时间分配结构不合理等。打破限制因子的“临界值”使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受阻,弱化了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动能。首先,在适度的范围内,必要的工作负担是一名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但一旦超过了这个限度便会阻碍教师韧性的发展以及破坏乡村学校的教育生态。据调查显示,乡村教师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长为8.91 小时,有29.26%的教师每天工作超过10 小时,甚至非工作时间还要处理其他的非教学性事务。其次,教师工作本就是需要付出繁重的体力脑力劳动。在长期高负荷的情况下,必然会对教师的心理和生理产生不利影响,当教师在高强度工作下感到身心俱疲时,就会减少相应的学习时间,使专业提升缓慢,教师韧性发展自然会深受其害。最后,乡村教师的内生动能是促进教师韧性发展的重要保证。乡村教师的工作负担过重会打破各因子之间平衡与和谐的关系,阻碍内生动能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生态系统平衡。

总之,乡村教师的工作超过限制因子的临界值必然会影响教师韧性发展,虽然“双减”政策落实后在客观上减轻了乡村教师的工作负担,但要切实做到为乡村教师减负依然道阻且长,故在这样日复一日繁重的工作压力下乡村教师要想“教得好”尤其需要韧性。

二、教育生态学视角下乡村教师韧性发展的应对策略

提升乡村教师的韧性,确保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是教师韧性研究的最终目的,本研究结合教育生态学理论视角,基于现有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树立生态型韧性发展观,以期推动乡村教师韧性的发展并指导实践。

(一)根据“生态链法则”,重塑“新乡贤”身份

“生态链法则”指在关系将环境中的各种生物联系起来形成的一个完整的链环,其中的每一环都不可或缺。乡村教师韧性的发展也是由各种因素联系在一起而形成的完整链环,教师的身份认同是其中的关键一环,想要挖掘和提升教师韧性首要的是帮助乡村教师重塑“新乡贤”身份,坚定乡村教育信仰。

“新乡贤”是指具备承担家国使命、服务乡里意愿、彰显乡土属性、掌握现代知识、引领先进文化等特征的乡村教师。教育信仰是教育者相信教育活动的文明本质和自身具有建构更好教育的“信仰”状态,也是教师责任感与效献力的源泉。一方面,要想重塑“新乡贤”教师身份,首先可以利用大众媒介进行宣传,将乡村教师视为“道之代表、礼之化身、徳之典范”,打造乡村教师正面形象,提升乡村教师社会地位。其次,可以帮助乡村教师融入和参与到乡村生活中,让教师承担乡村政治宣传解读工作,多向乡村教师征集发展意见和建议,支持乡村教师对乡村特色文化进行宣传和保护等。这样既增加了教师的自我价值感,也强化了乡村教师对乡土文化的内在价值认同。有了强烈的身份认同后教师才能更从容地应对挑战,教师韧性的发展也会坐收其利,这样自然能培养出“下得去”的优秀乡村教师。另一方面,重塑教师新身份离不开坚定的教育信仰。教师首先可以多阅读人文经典,提升自我修养,最终确立并坚定自身教育信仰;其次可以从优秀教师身上吸取经验,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探询,总结教育经验,形成教育信仰;最后可以改变自己的认知习惯和思维方式,认识到教育信仰是一种缄默的、行动性和实践性的知识,通过建立教育信仰不断深化自我,增强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感。

(二)打破“边缘效应”,树立人本管理理念

“边缘效应”是指现实存在着的薄弱的边缘和荒疏的交汇区。现有的政策支持和学校管理制度更关注的是全体乡村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等,这就导致乡村教师发展的内部需求与情感关怀处于边缘位置。要想促进乡村教师韧性的提升就需要坚持以人为本,采取具有情感性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提升乡村教师幸福感,彰显人文关怀。

政策可以着手于改变学校管理模式,实现教师韧性提升和学校发展同步。首先,政策支持上应具有情感性和人性化。可以在乡村教师的选拔、培养和发展上关注教师性格、教育情怀、学习反思能力等,有研究表明,优秀的乡村教师大都有“适教”的性格特征(如开朗、自信、乐观等)、有强烈的教学热忱、关爱学生;有深刻的教育情怀,对教师职业充满喜爱与认同;善于反思自身和教学,善于学习和钻研等。另一方面,学校管理者要树立人本管理理念。首先管理者的人本管理知识、管理技能、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关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一是管理者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开展培训、专家讲授与分享等途径学习人本管理知识;二是学校管理者要不断增强自身的思想境界,努力与教师间建立起情感沟通的桥梁纽带,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三是要在学习专业知识后在将其运用于实践中并不断改进,形成自己的、具有独特性和适配性的管理技能。其次,管理者要有敏感性,能及时关注乡村教师的生存与心理现状,尽早发现问题,积极展开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教师正确宣泄情绪,以及开展各种心理辅导活动去提升教师韧性水平,如效仿其他高校成立“教师成长关爱中心”,为教师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服务。

(三)遵循“最适度原则”,帮助教师减负增韧

“最适度原则”是指生物体都存在耐度的“低限”和“高限”,在这个范围之内就是最适度,个体能快乐地生存和发展,反之则不宜生存与发展。以教育生态学视角观之,要想提升乡村教师韧性就应遵循“最适度”原则,帮助教师“减负增韧”。

帮助教师减负的正当性在于恢复乡村教师的精神精力,提升乡村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从而能更好地发掘和提升韧性。基于此,首先应加大乡村教育的财政投资力,增加编制供给与福利待遇,吸引更多的人才留在乡村学校,共同分担教学任务。在工作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师资增多才能尽可能让乡村教师的工作总量保持在适度水平,这样教师才会有精力去反思和回顾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从中学习经验增强韧性。其次要厘清乡村教师的职责范畴,减少非教学性工作,促使乡村教师的精力重心回归到专业发展上。比如可以将一些非教学性任务外包出去,招聘生活教师去专门负责留守儿童、寄宿学生的生活管理,招聘心理教师对乡村留守儿童或“隐性”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给予关怀和正确引导等。最后是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做到提效增韧,乡村教师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教学,要想减负提质,教师的专业能力就成了关键。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负担就相对减轻,这样在遇到问题和挫折时乡村教师也能不慌不忙从容应对,提升教师韧性。

三、结语

切实提升乡村教师的韧性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以生态学视角综观之,首先强烈的身份认同与坚定的教育信仰是提升乡村教师韧性的关键一环,重塑乡村教师新身份,帮助乡村教师找回生态链中的关键一环也是培育和发展教师韧性的有效之策;其次需要管理者打破边缘效应,构建人本管理模式是重要一步,给予教师情感关怀,对教师做到“真诚、尊重、信任、理解”,帮助每一位乡村教师精准挖掘、建立和强化韧性;最后切实做到为教师减负增韧是应有之义,通过外界的大力支持与内部的持续努力,将限制教师韧性发展的因素控制在最适度范围,加强外部“硬环境”与内部“软环境”相结合,共同促进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推动我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猜你喜欢
韧性身份发展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跟踪导练(三)(5)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互换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