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索

2024-04-08 12:16钱慧
教书育人 2024年1期
关键词:整本书角度文本

钱慧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是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重要指南。实践证明,以阅读理解为切入点,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和发展需求,围绕培养高阶思维品质,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知晓整本书前后关联,是培养英语核心素养不可缺少的环节。突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阅读认知的多元分析、深入推理和综合判断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阅读认知收获,灵活表达运用,可以使整本书阅读更有意义。整本书阅读关注学生的理解广度和深度,围绕多元化、开放化的策略引导,注重积累运用,可以让学生在不断深化理解的过程中积淀深厚感思,在主动探索尝试中掌握有效积累方法,促其提升学科综合素养。

一、明确英语整本书阅读的意义

(一)汲取材料,发展语言能力

听说读写是英语课程的主心骨,也是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必然途径。核心素养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作为重要指标,要求学生透过语言表达素材,从语篇中查找与表达主题相适应的语料,找到可表达运用的切入点。教师可以结合语篇的表达内容,多引领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深入感思,使学生融入语篇,找到更多的表达运用素材,让语篇阅读更有活力与张力。

在《大卫·科波菲尔》一书的阅读指导中,针对狄更斯“希望人间充满善良正义的理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整本书表达的主题要义,从作品表达的内容出发,尝试运用多途径阅读来剖析文本内容。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运用听有声读物的方式,围绕“大卫·科波菲尔遇到哪些记忆犹新的事情?”要求学生从语篇中摘录相应的信息。教师也可让学生运用写读后感的方式,就“我和大卫·科波菲尔的对话”来畅谈自己的感想,让学生享有足够的话语表达权。

从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出发,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文本阅读中进行原汁原味的赏析,在相互交流中强化理解识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整本书的阅读素材内容,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去挖掘其中内涵和意义,打开表达视野和思维。

(二)分析推理,培养思维品质

英语核心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理性认知,即从高阶思维的角度引导学生在理性判断和比较推理分析中找到隐藏其中的本质。以分析推理为切入点,让学生始终带着问题大胆质疑,让学生在深入揣摩中找到更多可以运用的突破点。以分析推理的方式去理解整本书,学生能对整本书的表达思维进行拓展延伸。通过分析推理来强化认知,能改变学生思考方式,让学生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

在《大卫·科波菲尔》一书导读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大卫·科波菲尔的陈述,围绕“作者通过这本书想要告诉读者什么思想”这一问题,让学生运用如下的方法阅读:首先,要求学生运用笔记圈划的方式,找出自己疑惑或者自己感兴趣的词汇或者语句;其次,要求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引导学生从摩德斯通小姐、克拉拉、艾米丽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中去揣摩当时的社会问题,并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找出更多的表达运用思维发散点。最后,要求学生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主动分析文本中的相应内容,根据自己的整体认知设想去破解其中的问题,使文本更有可读性。

从整本书的艺术价值角度出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从语篇的相应内容中主动探索出与众不同的地方。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不同理解,引导他们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体构思,从整本书中找出与众不同之处。

(三)扩充信息,丰富情感体验

读出文本的情感,需要学生在不断拓展素材中找到值得关注的信息。英语核心素养从培养学生的丰富情感角度出发,要求学生在通读全文中找到触发自己灵感和共鸣的地方。以扩充信息的方式推动整本书阅读,能让学生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获得深层次认知,产生充沛的情感,能使得整本书阅读充盈浓浓人文情愫。

在整本书导读中,教师可要求学生针对主人公的内心思想情感,从作者提倡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中体味和琢磨其中的内涵意义。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作者的艺术风格,从读者与作者、人物对话的角度去深入体味,琢磨其中浓浓的人文情怀,让学生有充沛的情感。

从学生情感体验的角度挖掘整本书内容,能让学生从体验情感的角度揣摩整本书,更有温度。

二、英语整本书阅读创新的策略

(一)任务驱动,剖析写作手法

带着问题阅读,使得整本书更有可读性。任务驱动能帮助学生在由表及里的探索中形成深刻感知。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引领学生主动参与研读,可以帮助学生在深入探析写作手法中找到可以运用的切入点。任务驱动模式使得学生对整本书的写作手法以及表达技法有了可探析的线索,能在抽丝剥茧的过程中找到更多可运用的信息。

在《简·爱》的整本书阅读中,围绕英国作家萨克雷“《简·爱》是一位伟大天才的杰作”,教师可以运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讨。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针对文章中的相关内容,从“《简·爱》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架构来统领小说的?”到“作者是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来完成艺术架构的?”等问题入手要求学生通过同伴交流、小组讨论等方式探讨,让学生从文本的表达特点中去剖析作者如何运用噩梦、幻觉、预感来营造地狱的气氛,构筑寓言式的环境的。这种以任务驱动引领学生主动探知,帮助学生在深入探究的过程中找到更多可表达运用的切入点的方式,使得小说更有可读性。

围绕整本书的表达特点,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感知去深入体味其中内涵意义。在学生学习探知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互动交流,从学生的整体认知设想和需求中探寻破解的对策和方法。

(二)读写结合,阐述个性理解

运用读写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融入语篇,让学生运用书面表达的方式对自己的阅读认知予以展示。这种读写结合能让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学习策略,能使得阅读变得更有厚度。以读写结合来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个性理解,引领学生根据阅读所得尽情表达自己的认知,能使得理解更加深入和有意义。

在《简·爱》的整本书阅读中,围绕“What did you get from reading Jane Eyre?”可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书面表达的形式予以呈现和展示。很多学生从自己喜欢的细节入手,围绕“简·爱是一个敢恨敢爱的少女,敢于追求自由、解放和平等,从她的身上看到了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表达主题,写出自己对当时社会中男女不平等的一些想法。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挑选自己最喜欢阅读之处,尝试运用自己的语言予以介绍,以此来融入自己的个性化理解。

读写结合运用于整本书阅读,为学生提供了可以表达运用的素材和语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自己的读后感运用展览的方式予以呈现,并要求学生运用相互点评的方式找出文本中可圈可点之处,让学生从中相互学习和切磋,以此强化理解识记。

(三)过程评价,形成良好习惯

通过过程性评价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帮助他们在群策群力中探寻更有意义的切入话题,能给学生带来深刻印象。教师可以以过程评价为切入点,让学生主动认知和体味,能使学生从中获得更多有价值信息。通过过程性评价引导学生主动研读,能培养学生敏锐的认知感思,能给学生带来豁然开朗之感。

在《简·爱》的整本书阅读评价中,针对“What do you think of Jane Eyre?”学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简·爱的形象创设到表达思想,很多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对此,教师组织学生根据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的问题,以小组互评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切磋,鼓励他们针对各自的理解去深入琢磨小说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学生对简·爱的心理世界进行深入挖掘,通过大量的心理描写来感受其中的内涵意义,对更好了解简·爱的心理世界有了更多的认知参考依据。

以过程性评价指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让学生从阅读中挖掘与之对应的线索,能给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从过程性评价中找出与之相关的信息点,引领学生根据自我阅读理解的需要去深入探讨,能培养学生读思结合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英语整本书阅读的流程探析

(一)抓住节点,点燃探究动力

面对整本书的章节,学生需要根据故事的情节查找与之相关的细节,在阅读中深入切磋和交流。结合学生的整体理解需要,教师可以通过相应的节点来摸排文本中可能会出现的转机,并以节点为引导,多让学生深入研读和交流,帮助他们激活自身的探究动力。

在Oliver Twist 的第15 章节中,围绕“How did the Jewish old man and Miss Nancy like Oliver Twist?”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What did the Jewish old man think?”和“Why did Miss Nancy like Oliver Twist?”角度去梳理相应的内容。从犹太老人和南希小姐的心里想法出发结合奥立弗心里害怕的特点,可要求学生针对自己的整体理解,从文本中找出与之对应的内容。学生在阅读中对于小说情节中出现的转机,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深入理解,在把握整本书节点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构思和想法,赋予整本书更多的内涵意义。从这点出发,教师可结合整本书内容深入探讨,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深入研读,使得文本更加厚实和可读。

理清整本书章节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从相应的节点中深入研读和揣摩,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从相应的章节中揣摩整本书蕴藏的意义,能给学生提供更为开阔的视野,让学生能在深有感触中接受。

(二)主题交流,碰撞认知火花

始终将整本书的主题置于自己阅读的视野,不偏离主题阅读,是学生原汁原味解读整本书的重要前提。围绕整本书的主题,教师可以多给学生相应提示和引导,帮助学生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深入研究,让学生碰撞出耀眼的思维火花。突出主题交流,引导学生在畅所欲言中激活灵感,能使探讨交流真实、高效。

在Oliver Twist 的阅读主题交流上,围绕“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遭遇”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交流。教师可要求学生运用同伴对话的方式,针对“What tragic experiences has Oliver experienced?”主动倾诉,帮助学生从文本中找出与之相关的素材。在学生对小说的情节和内容有了一定的认知后,可要求学生结合“Why can the protagonist Oliver finally get happiness?”去 开 展小组讨论,让他们在各抒己见中明白“社会环境对少年儿童命运改变的重要影响”。上述讨论能使学生带着发散思维去认知和体味文本主题,获得更多深层次感知。

通过主题交流的方式引领学生有针对性进行讨论,让学生在多层次、多角度探知中切磋,使整本书阅读更有趣味。以此为切入点活化阅读,能为学生带来深度理解思维方法,碰撞认知思维火花。

(三)多元展示,融入班本课程

阅读是学生积淀深厚知识底蕴和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提升英语核心素养的必然渠道。从信息输入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将信息接收主动转化为输出展示,是学生生成丰富知识和灵活语技的重要基石。多为学生提供多元展示的平台,让学生不拘一格展示,促进学生成长。

在学生阅读Oliver Twist 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收获去展示自己的发现和成果。有的学生以演讲的方式,针对“Inspiration from Oliver Twist”表达内容,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去挖掘筛选与之相应的元素,以此引发社会对少年儿童的关注和帮助。有的学生以情景剧展示的方式,围绕“Oliver Twist's tragic experience in child labor”去扮演相应的角色,通过一系列表演来深化理解。有的学生以激情朗读的方式,对Oliver Twist 的内心苦闷以及悲惨的境遇淋漓尽致地予以表现,等等。这些多元化展示,让学生从被动的阅读者向主动参与的实践者转变。

运用多元展示的方式引导学生将整本书阅读变为自己探索的起点,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将多元展示作为班本课程,引导学生在轻松阅读和深入理解中找到更多突破口,增强学习主动性。

核心素养视域下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从学生整体阅读开始,加强学生语言与学习能力培养,从阅读理解中深化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的形成,为学生带来多层次、全方位的感触体验。以整本书为单位,引导学生带着激情研读,带着理性感知去感悟文本,帮助学生形成多层次和全方位的感悟体验,使阅读教学更有现实意义。结合学生理解感知深化整本书阅读,使学生在对话文本中形成多维度和深层次理性认知,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整本书角度文本
神奇的角度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角度不同
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