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中餐

2024-04-09 04:05王英
金山 2024年1期
关键词:顺河面馆煎饼

王英

午餐接近尾声,那个老人又出现在泔水桶边。

此时,正是员工倾倒剩饭剩菜的时间。老人和善的目光紧盯着员工手上的餐盘,饱经沧桑的脸庞呈现极度怜惜的表情。不用说,这老人过去挨过饿,和现在很多老人一样,心疼那些剩菜剩饭呢!

我同几位技术高管捧着吃剩的饭菜,随着队列来到老人面前。老人温和地接过我手上的餐盘,并示意我身后的人和他一样,把剩饭剩菜分开,倒进餐桌上的两个大空盆里。

我对几个同事说,现在都注重养身之道,吃东西讲究营养新鲜,老人要这些剩饭剩菜干吗呢?

突然,餐厅的大门被两位保安拉开,人们一阵哗然,西装革履的总经理李小憨身后跟着几个高管,向那个衣着朴素的老人走去。只见总经理李小憨腿一軟,低了头,跪在老人的面前。后勤部经理刘向东赶紧上前扶起李小憨,李小憨挽着老人到一边坐定,轻声道:“大,孩儿做得不好……”

一时间,人们一个个都看傻了眼,没来得及倒盘子的都退了回去,有人知趣地继续往肚里装,有人坐在那里看着盘子干瞪眼。

老人对李小憨打起手语,李小憨聚精会神地看着老人的手,面部表情随着老人脸上的表情变化而变化着。老人手语结束,站起身来笑笑,给大家拱了拱手,就坐到一边喝水去了。

全场鸦雀无声,静得能听见彼此喘气的声音。总经理立起身来,对大家说:“这位老人是憨憨的总裁,是咱们憨憨集团的创始人,是我的老父亲。现在耽误大家一点时间,请大家听一段憨憨起家的故事。”

我一时满头雾水,一点也不敢相信,此时坐在我对面的这个再平常不过的老人,就是当年顺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玻璃王憨哑巴啊!

总经理说,当年顺河人家都叫他父亲哑师傅。他在顺河集镇上开了一间玻璃店,进货送货全靠他一双脚和一辆平板车。路近的客户,他送完玻璃,中午还能吃上一口热饭,路远了,他常常是中饭和晚饭一起吃。为了攒足扩大店面的本钱,他送完货时常饿得前心贴后背,可他还是舍不得买饭,只要客户路远,他就在怀里揣上煎饼和咸菜。

有一年冬天,他为新庄客户送玻璃,那天阴冷,一大早就飘起了雪花,下午气温陡降,他为客户上好玻璃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回来的路上肚子饿得咕噜咕噜叫,他拿起挂在车把上的煎饼咬了一口,煎饼被冻成了一块“铁皮”,咬不动了。他又把煎饼揣在怀里焐,拖着平板车继续往回赶。从新庄到顺河二十多里路,好不容易到了来龙,他看见小街道上,一家汤面馆的大锅里冒着热气。要是能吃上一碗热汤面那该多好!他下意识摸摸口袋,客户给的玻璃钱鼓鼓地躺在那里,除去本钱,赚了三十几块钱的利润呢!那时候,三十几块钱下馆子,一顿饭一个人是吃不完的,可他怎会舍得哦!那就买碗热汤泡煎饼吧。他不由得停下了脚步。

无缘不相识,那家面馆的店主也是个哑巴。两人在面馆里手语对话,店主说:“不好意思面卖完了。”他顺势说:“那就卖碗汤给我吧!”店主客气地打着手语说:“哎呦,汤哪能收钱呢,你把我看薄了!”店主盛了碗面汤给他,转头去收拾起桌子。收拾到他对面的一张桌子时,店主叹了一口气,对他手语道:“嗨,年轻人,花钱买了的也不吃完,倒了作孽啊!”店主向他打个手势:“坐下来把那位客人吃剩的半碗面吃了。”他当时想,世上三百六十行,行行都不容易,这不是对自己抠门,而是赚足扩大规模的资金太不易了!他从此和那面馆主人成了一对好朋友。当年的面馆老板就是后勤部经理刘向东的父亲。

大家把目光投向刘向东,刘经理面红耳赤,低头不住地擦汗,恨不得钻进地洞里。

猜你喜欢
顺河面馆煎饼
顺河:好水好酒豆香浓
管毅宏:从小面馆到上市公司
“越吃越有劲”面馆
清涧煎饼,好吃又好听
软煎饼怎么做才健康
午夜面馆
小熊当当爱吃煎饼
煎饼侠
济南顺河高架南延玉函路隧道双洞全线贯通年底通车
面馆惊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