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

2024-04-09 04:05李干荣
金山 2024年1期
关键词:唱红打谷场书包

李干荣

每当开学季,看到学生们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去上学时,脑海里就浮现出自己小时候上学的情景。

七岁那年,我也上学了。尽管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依旧记忆犹新。那天,我背上母亲用一块蓝布亲手缝制的书包,里面放了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和一个削笔小刀,还有就是母亲希望我聪明一些、能写会算一些的一根葱和一头蒜外,再无他物,背在身上觉得轻飘飘的。因而,上学的路上,我一阵欢跑,飞也似的。

学校离家很近,就在本村。站在家门口,就可以望到学校,直径距离差不多500米,不过,去上学还是要走上十来分钟的,因为上学途中要下一个坡,还要转个弯才到学校。当时,学校只有一个老师,一间教室,分一、二两个年级,总共也就十来个本村娃。

为何学校这么小?因为老家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离中心小学有十来里山路,一、二年级的小孩根本走不了那么远。于是,就在我们村设立一个分校,让本村小孩在分校上完一、二年级后,再到中心小学去上。

我们的启蒙老师姓聂,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男老师。他是一个复转军人,听说上过朝鲜战场,每月还有8元钱的政府补贴呢。在当时,每月8元钱可不是小数目。聂老师身材魁梧,看上去方方正正的,很有威严。聂老师平时表情严肃,脸上少有笑容,每当我们十几个小孩玩得开心的时候,只要聂老师一声“上课了”,我们马上不敢嬉笑打闹,一下变得鸦雀无声,接着,我们像风一样闪进教室,找到自己的座位坐好,聆聽聂老师上课。

当时,我们主课只有语文与算术。那时的算术课现在叫数学课。由于只有一个老师,且一、二两个年级十来个学生坐在同一间教室,聂老师采取复式教学形式为我们上课。当对一年级学生进行教学时,就让二年级学生写字或做作业。反之亦然。聂老师的课上得很是顺当,不顺当的是我们这些小屁孩,我上一年级的时候,眼睛总爱瞟向二年级,看看二年级的学生在上什么课,心里总在想,我要是上二年就好了。为这,不少同学挨了聂老师的批。

当然,也有课是两个年级同时上的,比如说,唱红歌和体育课。在当时,把音乐课叫唱红歌。每每想起聂老师教我们唱红歌,我好像找到了现在自己唱歌不好听的原因。可能是聂老师当过兵的原因,他教我们唱红歌,不管是唱“雄赳赳,气昂昂”,还是唱“东方红,太阳升”,他总是让我们尽情地吼,只要唱得有气势就好。可能是当初形成了唱歌就吼的固定模式,我到现在也不会唱歌,一开唱就直吼,缺乏乐感,很是难听。

最有特色的属聂老师为我们上体育课了。聂老师对军队生活很难忘,他为我们每个小孩子做了一杆红缨枪,我们当时叫它“锚子”,也就是梭镖。聂老师用竹子削成棱形的枪头,再插在一根竹竿上,然后在枪头上系上染红了的麻绳作为红缨。平时,我们将红樱枪按编号整齐地靠放在教室的墙边,看上去还是有些威武的。不过,聂老师严厉地警告我们,平时谁也不能摆弄这些红缨枪。只有到了上体育课时,聂老师才让我们扛上红缨枪,迈着并不十分整齐的步伐,在聂老师的口哨声中直奔打谷场而去。到了打谷场,聂老师要么按照部队操枪和刺杀的动作要领带着我们反复练习;要么让我们扛着红缨枪在打谷场上练习行军走队列,且一边行走一边领着我们高声喊“一二一”的号子。尽管不是很正规很整齐,甚至还有些滑稽,但看上去还是有模有样,颇显气势的,我们也玩得特开心。

在本村上小学这两年,我们主要是认字、写字和算算术,聂老师对教学一丝不苟,记忆最深的是他教我们描红写大字,从坐姿、握笔方式到描红的轻重与距离都有具体要求,而且非常严格,一点也不含糊。我们在练写的时候,他就站在我们前面看着,谁做得不好,他就会点谁的名字,有时甚至还会用教棒在我们头上轻轻地敲一下,以示警戒。

光阴似箭,时光易逝。两年小学在不知不觉中就上完了,读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就背着书包、带上中饭到十里开外的中心小学上了。聂老师的家就在中心小学附近。每周一我们常在上学路上遇见,我们都喊“聂老师好”,此时,他总是点头示意并微微一笑,我们觉得聂老师的笑慈祥而温暖。

猜你喜欢
唱红打谷场书包
我的书包
魂牵梦绕打谷场
减负书包
齐铁法院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之“迎七一 唱红歌 诵经典”主题活动
唱红歌
浣溪沙·若有人兮
我的书包
打谷场上的春天
藏在书包里的回忆
面对空空的打谷场 (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