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视域下晋东南地区传统门窗艺术研究

2024-05-17 05:08张梦典
天工 2024年7期
关键词:艺术审美

[摘 要]门窗作为古民居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物质化的表现形式展现出卓尔不凡的艺术成就和特定的文化意蕴。在具有跨学科背景的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皇城相府门窗艺术不仅体现了一种工艺,更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文化意义和生态价值,符合中国传统礼制观念和儒家思想,达到了形式与审美的有机结合,这对于保护和研究晋东南地区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皇城相府;艺术审美;礼制观念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4)7-0030-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张梦典.人类学视域下晋东南地区传统门窗艺术研究:以山西皇城相府为例[J].天工,2024(7):30-32.

建筑是人类最重要的生活、活动场所,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由于我国古代建筑大多为框架结构设计的传统木构建筑,门窗作为建筑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便成了建筑的审美中心。早期(春秋战国之前)的窗主要设在屋顶上,整体造型较为简单、功能原始,用于排气和采光;门将外面的环境即室外公共空间与住所室内私人空间划分开来,成了沟通二者的桥梁。随着我国建筑文化的逐渐发展,门窗不再局限于原始功能,其装饰花样逐渐丰富,做工也更加优良细腻,装饰效果显著,同时蕴含着在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人们的审美趣味和实践导向。山西历史悠久,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以及历史上经济、政治及军事战略要地的位置,留下了大规模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落。其中,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是康熙帝师、《康熙字典》总阅官、一代名相陈廷敬的故居,其特有的集官宅、宗祠、书院、防御为一體的“皇城”建筑风格是晋东南地区官宅建筑的典型代表。

一、基于艺术人类学视角分析皇城相府门窗艺术产生的背景

(一)悠久的历史和富庶的经济

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角度来看,皇城相府建筑群是由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其位于沁河下游,这里水源充足、土地资源丰富,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并且促进了农耕经济的发展。当时的商业经济也较为繁荣,陈氏家族经过几代人的积累,形成了丰厚的经济基础,为建筑修建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保障。人们在满足了生存和生活需求之后,日渐出现精神需求,通过建筑来传达思想,皇城相府建筑大气、规模大、规格高,是陈氏家族身份、地位和经济实力的象征。

(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

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是皇城相府精美门窗装饰产生的必要条件之一。晋东南地区地形复杂,山地居多,东倚太行山、西临太岳山,皇城相府地处晋东南的太行山腹地,形成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依山而建的建筑形式,将有限的土地充分利用,建造出了高低错落、独特山地形制、反映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建筑。晋东南地区四季分明,优越的自然环境不仅为晋东南地区人民富足的生活创造了条件,还为建筑的保存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给精美的门窗装饰提供了环境基础和物质基础。

(三)浓郁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

历史文化内涵作为社会意识反映特定的社会生活现象,晋东南地区的人民自古以来遵礼守法,注重“长幼有序”,这种等级秩序体现在建筑的整体布局和单体建筑的装饰细部,传统建筑的功能布局讲究礼仪规范,装饰内容的复杂程度体现居住者的尊卑及身份等级。从皇城相府的建筑装饰来看,正房通常会比厢房、耳房的装饰复杂些,图案也更加精美讲究,主要体现在窗棂的设计上,其复杂程度和图案的选择根据居住者的身份、地位来设置。

二、皇城相府门窗艺术的装饰艺术分析

晋东南地区建筑的门窗运用不同的工艺、材料、雕刻方法等,直观地表达出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之情,也充分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皇城相府门窗装饰的雕刻内容、技法体现了晋东南地区雕刻艺术的特点,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记载了特定时期一个家族的历史发展进程,向人们传递了古代书香门第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通过门窗装饰,可以解读其家规、家风及平安吉祥、富贵长寿、多子多福等思想,反映了居住者的美好愿景,达到循教化、求吉庆、崇礼制的目的。

(一)门窗装饰的艺术题材

门窗装饰不仅有通风、防盗的实用功能,还具有极强的装饰性,晋东南地区传统门窗装饰题材丰富多样,造型精致典雅 ,且大多取自生活中的事物、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隐含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皇城相府中的门窗装饰题材类别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几何纹样,是运用最早且运用最多的纹饰。古代工匠以卓越精致的工艺将直线、曲线、斜线进行单独、连续、重复等方式的组合连接,构成变化无穷的几何装饰纹样,经常使用的有富有节奏感和流动性的草纹,简洁大气的灯笼锦纹,表达同心协力、吉祥恒久的方胜纹,表示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的冰裂纹。第二类是祥禽瑞兽类纹样。被赋予神力的神话形象不仅可以体现屋主的身份、地位,其本身象征的祥瑞内容还可以表达美好祝愿,具有消灾辟邪和祈福的作用。皇城相府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龙纹,象征着英勇无畏、崇高神圣。第三类是花鸟竹石类纹样。人们运用托物言志的方式,采用象征、谐音等手法将自己的志趣寄托于花鸟竹石中,利用这些具象物体将居住者独特的审美意识和特殊情感表达出来,梅、兰、竹、菊“四君子”出现的频率很高,其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用来象征高尚的情操与品格,人们不仅用诗文来赞颂它们,用笔墨来再现它们,更是把它们作为装饰的题材,时刻鞭策自己学习其美好的品格。

(二)门窗装饰的艺术特点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晋东南地区传统门窗艺术在遵循形式美的基础上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的特点和特定的地域性,注重整体与局部的和谐、对称与均衡的格律美以及空间与尺度的把握。门窗的设计必须遵循统一的原则,有特定的比例、韵律和节奏感,符合形式美法则,但是统一的原则并非简单的每一处的设计都是相同的,而是在统一的基础上重视门窗细节之处的适当改变,确保门窗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性,而不至于过于单调。皇城相府门窗就是通过曲面、斜面以及各种造型的运用,在整体的基础上将门窗的动态美展示出来。对称就是将门窗分成两个相互对应的部分,让门窗变得更加协调,达到建筑力学平衡美,给人以优雅大方之感,让房屋建筑充分体现出地域文化的格律美。门窗设置的位置、门窗的大小以及门窗装饰的简繁程度和内部的结构组织系统有关,因为要体现不同的等级制度,所以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来把握空间尺度,比如宰相府的门窗结构就比管家院更加辉煌大气,其雕刻也更加精美。

三、皇城相府门窗艺术的文化寓意

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门窗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寓意,人们选取具有特点的纹饰来装饰皇城相府的门窗,不仅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也流露出晋东南地区人们的自然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对皇城相府门窗的艺术人类学解析, 可以发现其背后蕴含的哲理、精神和寓意性表达。

(一)追求天、地、人和谐统一的自然观念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推崇顺应自然、合乎自然发展规律的审美法则,自然美成为艺术家、建筑师最高的美学追求。在建筑门窗装饰中,同样注重自然美的营造,人们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观察,经过归纳、提炼、总结,产生了各式各样的图案,来表达人们对自然万物的亲近感和敬畏、崇拜。如几何纹饰中,波浪纹样、云纹等都是对自然的描绘;铜钱纹内方外圆的造型,体现了古人对宇宙“天圆地方”的有限认识;云是天的象征,寓意着高升和吉祥,在皇城相府的门窗装饰中,云纹经常作为辅助纹饰来使用,常见于门帘架的雕刻纹饰中,起到烘托的作用,填充整个装饰空间,突出刻画主体。

(二)宣扬儒家礼制观念

中国封建社會是一个礼制社会,崇尚以礼治国,基于礼的需要而形成的建筑等级制度,是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的独特现象。晋东南地区的门窗按照传统的礼制思想布置,处处透露出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执行与遵守。在门窗的空间布局上,强调以“中” 为尊,中轴对称、规整严谨的空间形态强调了“尊卑有序”的传统礼制思想中的等级观念;在门窗装饰纹样上,常常透过图像叙事达到教化目的,宣扬君仁臣忠、兄友弟恭、父慈子孝等思想。以点翰堂和小姐院为例进行对比可以看出,点翰堂的装饰精美,色彩华丽,多采用象征统治阶层尊贵与权威的龙纹和追求高尚品格的梅、兰、竹、菊图案,彰显主人的风雅高贵和门第显赫;而小姐院(见图1)是陈氏家族女儿们居住和活动的地方,门窗装饰上大多采用最为普通的象征吉祥的万字纹。大到整体建筑风格和建筑选址,小到门窗装饰,无不体现出陈氏家族对男尊女卑礼制思想的崇尚。

(三)希冀福、禄、寿的生存观念

福、禄、寿是传统民间信仰中的三位神仙,是人们熟悉和喜爱的三位福神,分别代表了对幸福、升官、长寿三个方面的希望,它以朴素而直白的艺术语言,表达古代人对生命的关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门窗装饰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题材,常常以多种形式呈现出来。例如几何纹样中,“回纹”回旋环绕, 寓意福寿吉祥、深远绵长;植物纹样中,莲花又有芙蓉之美誉,因“芙”与“富”同音,具有祈福驱邪之意;动物纹样中,蝙蝠谐音“遍福”,寓意遍地是福,是晋东南地区门窗装饰艺术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动物纹样,且蝙蝠有夜间倒挂树枝的习惯,因此人们经常将蝙蝠形象倒置,寓意“福到了”,蝙蝠展翅飞翔的形象,取其“进福”的吉祥含义;“寿”在传统观念中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健康长寿的渴求,常以文字类纹饰出现,在植物纹饰中,灵芝、仙桃、松柏均具有延年益寿的美好寓意。

(四)期盼商运亨通的晋商民风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域和气候,不同的人文环境,孕育出了形式各异的民风民俗。山西人敬商、崇商的观念由来已久,与商业、财运相关的装饰题材在门窗装饰中比比皆是,如直接表达财源广进的器物类装饰钱币、元宝,牡丹为花中之王,表达富贵昌盛,海棠取“棠”的谐音“堂”,表达满堂富贵的主题。在皇城相府中,使用最多的便是鱼的纹样,鱼是卵生动物,繁殖能力特别强,而且其谐音“余”,有多的意思,经常被绘制为金鱼、鲤鱼,“金鱼”谐音“金玉”,“鲤”与“利”谐音,寓意生活富裕美好、财源广进、兴旺发达。

四、结束语

皇城相府建筑群作为晋东南地区建筑的典型代表,其选址、建筑特色、装饰艺术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和历史价值,其门窗装饰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晋东南地区人们独有的文化精神和审美取向,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特有的文化魅力。在皇城相府门窗装饰艺术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人生追求,还可以看到传统礼制思想中的等级观念,其丰富的意蕴等待着更多人去发现。

参考文献:

[1]王金平,李会智,徐强.山西古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张兰侠.山西皇城相府门窗装饰艺术与文化特征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4.

[3]卢醒秋.透过门窗看传统居住建筑的精神世界[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4.

[4]冯星乐,承恺,王悦童.中国古建筑门窗格心几何纹样的参数化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22(6):47-49.

[5]王建华.山西古建筑吉祥装饰寓意[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

[6]冯永荣.山西民居木雕装饰图案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艺术审美
基于能力培养的美术色彩教学研究
论钢琴教育中的艺术审美
意大利歌剧的发展
电视综艺节目主持艺术审美风格探微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浅析中国传统戏曲表演的艺术审美特征
中国戏剧评论“死水微澜”现象之我见
论心理素质在扬琴演奏中的培养
探究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