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陶瓷造型在当代陶艺中的再现研究

2024-05-17 03:45赵彬
天工 2024年7期
关键词:文化传承

[摘 要]对古代陶瓷造型的再现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致敬,也是现代陶艺家表达个性和文化认同的一种方式。传统与现代技术的融合,推动了陶瓷艺术的发展,促进了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当代陶艺在再现古代陶瓷造型时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技术难度、市场需求与审美趋势的变化等。思考如何在尊重传统的同时,更好地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以实现古代陶瓷造型在当代陶艺中的创新性再现。

[关键词]中国古代陶瓷;造型美学;当代陶艺;再现;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4)7-0021-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赵彬.中国古代陶瓷造型在当代陶艺中的再现研究[J].天工,2024(7):21-23.

中国古代陶瓷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技术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原始社会的粗陶到唐宋时期的瓷器,再到明清两代的精美彩瓷,中国古代陶瓷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造型艺术。这些陶瓷造型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在全球化和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古代陶瓷造型的再现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桥梁。研究中国古代陶瓷造型在当代陶艺中的再现方式,不仅有助于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也为现代陶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创意源泉。

一、中国古代陶瓷造型概述

中国陶瓷艺术源远流长,其发展历程与中国文明的进程紧密相连。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就出现了最早的陶器,如仰韶文化的彩陶和龙山文化的黑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汉代的硬陶和唐代的白瓷标志着中国陶瓷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黄金时期,著名的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皆在此时期诞生。明清时期,随着景德镇成为瓷器生产的中心,中国陶瓷艺术达到了顶峰,青花瓷、斗彩瓷、粉彩瓷等多种瓷器类型相继问世,其造型、装饰和烧造技术均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每个朝代的陶瓷造型都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例如,唐代的瓷器造型饱满,线条流畅;宋代的瓷器则注重形态的简洁和比例的协调,追求自然之美;元代的瓷器造型大胆创新,形式多样;明清时期的瓷器则更加注重装饰性和技艺的展示,造型复杂而精致。这些不同的造型风格不仅反映了各个时期的技术水平和审美趋向,也映射出社会文化的变迁。

中国古代陶瓷造型的审美特征是多元且丰富的。一方面,它们遵循着对称、均衡等形式美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对自然的崇尚。古代陶瓷造型常常模拟自然物的形态,如瓜果、花卉、动物等,这不仅赋予了陶瓷生命力和动感,也富含了各种寓意和文化内涵。此外,古代陶瓷造型还注重实用性与美观性的结合,反映了古人对美的追求和实践。

二、当代陶艺的发展概况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跨学科研究的深入,当代陶艺在技术和材料方面经历了显著的革新。新型陶瓷材料的开发,如精细陶瓷、超导陶瓷等,为陶艺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传统的烧制技术得到了改进,低温烧成、无光烧成等新技术的出现,使得陶瓷的质感和视觉效果更加多样化。此外,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如三维打印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也在陶艺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使得复杂的造型和精细的装饰成为可能。这些技术革新不仅推动了陶艺的发展,也为艺术家提供了新的表达手段。

当代陶艺的市场环境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消费意识的增强,陶艺作品逐渐从实用品向艺术品转变,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国际交流的加深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陶艺作品得以广泛传播,为陶艺家提供了更多的作品展示平台和交流机会。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陶艺家不仅要关注作品的艺术性和创新性,还要考虑其市场定位和传播的策略。

面对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的双重影响,当代陶艺家在创作理念上展现出多样性。一些陶艺家致力于探索传统陶瓷造型语言的现代表达,将古代陶瓷的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造出既有历史底蕴又符合现代审美的作品;另一些陶艺家则更加注重个人风格的塑造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实验性应用,力求在陶艺领域中开辟新的艺术路径。无论是对传统的继承还是对创新的追求,当代陶艺家的创作实践都体现了对陶艺文化价值的深刻理解和对艺术表现形式的不断探索。

三、中国古代陶瓷造型在当代陶艺中的再现

中国古代陶瓷造型在当代陶艺中得到了新的诠释和再创造。当代陶艺家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对古代陶瓷造型元素的重新解读和创新应用,使其在现代陶艺作品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种现代诠释不仅体现在对古代陶瓷形态的直接应用,更体现在对其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蕴的深层次挖掘。

在当代陶艺作品中,古代陶瓷造型的应用实例非常多样。一些陶艺家通过对古代陶瓷器型的模仿和变化,创作出既有古典韵味又不失现代感的作品。另外,也有艺术家将古代陶瓷的造型元素与现代艺术理念相结合,创作出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陶艺作品。例如,将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造型融入现代抽象艺术中,或是将唐三彩的色彩运用于当代雕塑创作等。这些实例不仅展示了古代陶瓷造型在现代陶艺中的广泛应用,也反映了当代艺术家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创新精神。

古代陶瓷造型在当代陶艺中的再现,不仅是对传统艺术形式的一种传承,更是对中华文化深层价值的一种弘扬。这种再现使得古代的艺术精华得以在现代社会中继续流传和发展,也为现代陶艺创作提供了创新灵感。此外,通过对古代陶瓷造型的研究和应用,可以增进公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促进文化交流和文化自信的建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古代陶瓷造型的再现也有助于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软实力。

四、在当代陶艺作品中应用古代陶瓷造型的践行者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的教师吴昊宇,凭借其独特的陶艺创作在国际上广受关注。他的作品深受东方审美趣味的影響,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和意境。不仅体现在形态上,也体现在作品的精神内核中。他的作品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通过现代陶艺手法的传承与创新,使作品不仅给人视觉上的享受,更弘扬了传统文化。在创作过程中,他追求物象之外的生命本质,让作品与时空对话,表达出万物合一的哲学思想。这种深层次的思考使得作品具有了更加深远的意义。吴昊宇的作品展现了他对陶艺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他的匠心独运不仅体现在精湛的工艺上,更体现在对材质、形态和空间的探索与创新上。如他的《新石器》系列作品在2015年首次亮相国际舞台时便大获好评,并受邀在美国、韩国等国家进行展览。他认为艺术是发现美的过程,艺术创作中漫长的构思与哲理的升华是许多作品的共性,从有形到无形的转变,最后呈现的形可以说是有意安排、无意得到。在创作《新石器》系列作品时,他利用联想、拼贴的方式,结合不同的元素去呈现时间与空间的穿越。

何炳钦的陶瓷作品在泥条构造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技术功底,他的作品《泥条构造》(见图1)独具匠心。他专门制作并挑选绞泥的泥片,将泥片纹理做成花瓣、山脊等图案。这种技法使得作品中的花纹细如发丝,弧度自然,达到了手工描画无法比拟的效果。在绞泥的过程中,何炳钦掌握了恰到好处的技巧,既不过度混合以至于失去纹理的细腻,也不搂得过少而显得粗糙。通过多次切割和重叠,创造出连续而丰富的图案,展现了其高超的技艺。何炳钦的创作特征之一是利用高温颜色釉作为介体,通过窑变产生主题画面所需的形态、肌理和色彩,充分展示了陶瓷材料特有的物性之美。何炳钦的作品不仅追求技术上的完美,更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思想。他的作品在追求美感的同时,也传达了对人的关怀和对自然的尊重。何炳钦的陶瓷作品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追求和技术成就,其作品不仅是陶瓷艺术的展示,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陶瓷艺术家刘志钧的作品以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他的陶瓷镂空作品《云卷》(见图2)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件作品充分展示了他在陶瓷艺术上的创新和探索。从形式上看,《云卷》采用了镂空的设计,这是陶瓷艺術中的一种创新手法。传统的陶瓷作品通常是实心的,而刘志钧却大胆地在作品中加入了空间元素,使得作品具有了更强的立体感和空间感。这种设计不仅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性,也提高了其观赏性。从内容上看,《云卷》以云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云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元素之一,它既象征着变化无常,又寓意着无限可能。刘志钧通过描绘云的形状和动态,成功地传达了他的思想和情感。从技术上讲,《云卷》的制作工艺复杂。刘志钧采用了镂空、浮雕、线刻等多种陶瓷艺术手法,使得作品既有细腻的线条,又有丰富的层次。此外,他还巧妙地利用了陶瓷的半透明性,使得作品在不同光线下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云卷》是一件集形式、内容和技术于一体的艺术品,它充分展示了刘志钧在陶瓷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和高超技艺。在保留传统镂空技艺的基础上,注入新的设计元素和创意思维,简洁的线条、抽象的图案和大胆的色彩搭配,使作品不仅具有传统的韵味,还展现出现代审美和实用性。

古代陶瓷造型在当代陶艺作品中得到了新的诠释和运用,陶艺家不仅传承了传统技艺,还融入了现代审美和创新元素。这些陶艺家通常深入研究历史文献,掌握古代陶瓷的造型、纹饰及制作工艺,同时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创造出既有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的陶瓷艺术品。他们的作品往往展示了对古代文化的尊重与理解,同时体现了个人的艺术追求和时代精神。通过这种方式,古代陶瓷艺术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使当代陶瓷艺术领域充满了内涵和活力。

五、再现古代陶瓷造型的挑战与机遇

在当代陶艺中再现古代陶瓷造型,陶艺家面临着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冲突。一方面,对传统的忠实再现要求陶艺家深入理解古代陶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另一方面,现代艺术的发展要求不断创新,追求个性化的艺术表达。这种冲突促使陶艺家在实践中寻找平衡点,既要保持对传统的尊重和传承,又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这一过程不仅考验陶艺家的创作能力,也为陶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市场需求的变化对古代陶瓷造型在当代陶艺中的再现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收藏市场的扩大和消费者审美的多元化,陶艺家需要在满足市场需求和保持艺术独立性之间找到平衡。艺术作品的商业成功往往伴随着对市场趋势的顺应,但这可能导致艺术创作的初衷和独特性的丧失。因此,如何在商业与艺术之间找到合适的定位,是当代陶艺家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文化传承是当代陶艺家在再现古代陶瓷造型时不可回避的责任。陶艺家不仅要通过作品传达古代陶瓷的艺术魅力,还要努力使这种传统艺术形式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这要求陶艺家在创作中融入现代文化元素,使古代陶瓷造型在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焕发生机。同时,陶艺家还应积极参与公共教育和文化推广活动,通过展览、讲座、工作坊等方式普及陶艺知识,增强公众对传统陶瓷艺术的认识和兴趣。这些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中国古代陶瓷造型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六、对现代陶艺的思考与展望

古代陶瓷造型在现代陶艺创作中得到了新的诠释和应用,这不仅体现了陶艺家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也展现了他们在创新实践中的探索精神。通过对不同案例的分析,揭示了古代陶瓷造型在现代陶艺中的多样化再现方式,以及这些作品在艺术价值和市场需求之间如何取得平衡。在这一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包括传统与创新的冲突、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文化传承的责任等。

未来的研究应当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古代陶瓷造型在当代陶艺中再现的理解。建议从更广泛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出发,考察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的再现实践。同时,可以探讨新技术手段,如数字化技术在传统陶瓷造型再现中的应用。此外,未来研究还应关注陶艺教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探讨如何通过教育和传承活动更好地保护和发展中国古代陶瓷造型艺术。通过这些研究,可以为中国古代陶瓷造型在当代陶艺中的再现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周汉新.陶瓷艺术设计与制作[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5.

[2]殷双喜.在雕塑与陶艺之间:吕品昌的艺术[J].中国陶艺家,2007(2):4-9.

[3]夏新花.陶瓷艺术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佛山陶瓷,2022,32(4):43-45.

[4]钟福洪.陶瓷雕刻肌理与当代陶瓷装饰的关系[J].陶瓷研究,2020,35(2):120-122.

[5]张剑南,徐帆.传统陶瓷茶器造型设计语言与艺术性特征分析[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2,2(22):98-100.

猜你喜欢
文化传承
论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
浅谈中国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
试论彝族“跳菜”的文化传承及其特殊功能
高校音乐教学在地方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研究
浅谈楚文化中漆器图形纹样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