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理论的岳阳教会学校建筑设计文化研究

2024-05-17 05:08黄志红李秀梅白佳文
天工 2024年7期

黄志红 李秀梅 白佳文

[摘 要]结合相关背景,对岳阳教会学校建筑群进行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的广泛收集,运用文化符号学、建筑语言学、建筑符号学、历史学等多种学科交叉的方法,分析岳阳教会学校建筑符号图式的种类、组合逻辑、文化文本含义与价值的动态变化。岳阳教会学校建筑主要糅合了中西方建筑风格,以及民俗建筑与湖南岳阳本土建筑的符号图式,极具矛盾性和复杂性。因此,借助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对岳阳教会学校建筑历史文化进行研究有更强的针对性和优势。

[关键词]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理论;岳阳教会学校;符号域;设计文化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4)7-0033-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黄志红,李秀梅,白佳文.基于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理论的岳阳教会学校建筑设计文化研究[J].天工,2024(7):33-3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湖南省岳阳市湖南理工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基于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理论的岳阳教会学校建筑设计文化研究”(立项编号:YCX2023A27)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理论

尤里·米哈伊洛维奇·洛特曼(1922—1993)是享有国际声誉的符号学家、文艺理论家和文化学家,是塔尔图-莫斯科符号学派的代表人物、文化符号学的首创者之一。洛特曼本人“在西方的声誉,非但不亚于巴赫金、普罗普等人,甚至有人把他誉为文艺研究中的哥白尼”①。

“文化符号学”在 20 世纪成了俄罗斯符号学研究范式的代表性术语,这不仅彰显了其深厚的学理底蕴和学术成就,更意味着它是一个相对完备的理论体系。洛特曼在建构文化符号学理论时,首先从语言学的角度切入。受到语言学的启发,他将艺术文本视为第二性语言,既遵循自然语言的规律,也遵循艺术语言的规律。

根据建筑文本的特点,我们把最小的符号定位为砖、石,它们就像英文字母,只有当它组合或是放在一个语境中时,才具有意义。因此,对于建筑文本的分析,本文从篇—章—词与句的结构依次展开。词是指具有文化意义的最小建筑符号,如门、窗、柱子、装饰等建筑结构;句是指由诸多最小建筑符号组合而成的一个结构,如屋顶、墙体等;章则指一个完整的单体建筑;篇是指建筑聚落。篇—章—词与句的分析能够清晰描述建筑文本的符号结构情况。同时,建筑文本的文化属性主要是通过这些符号体现出来。

二、岳阳教会学校建筑设计文化的主要符号语言

岳阳教会学校建于 1901 年,坐落于湖南省岳阳市,于2013年3月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篇:建筑聚合

岳阳教会学校建筑群位于山地上,山顶地势较平坦,西面是广阔的洞庭湖,形成了以哥特式教堂为中心、主体建筑由北向南沿着山脊线依次排列的整体布局。从建筑群的整体布局图可以发现以下特点。

1.特色选址

首先,地址选择为丘陵山地,依山而建,充分结合地形、地貌建造,如校长楼和外籍教师楼都采用了下沉式场地处理,使建筑与山地坡度完美结合。其次,设计者给体验者提供了最佳的观赏洞庭美景的视域,学校位于城郊,远离市中心,隐匿于山林之中,注重建筑体与整体环境紧密结合。

2.功能区分明确

在建筑的规划上,可以发现设计者对建筑群进行了明确的功能区分,办公区主要位于北面的外籍教师楼、校长楼和教师楼,生活区主要分布于南面的学生宿舍楼和员工宿舍楼,每个功能分区既独立又相互联系,构成了建筑群的布局特色。

3.西式特点与本土化

建筑群总体上沿用了以教堂為中心的规划布局,又紧密结合湖南地区低缓丘陵地带的特点,与以往外国建筑师在中国规划建造的校园不一样。北面有大片体育教学场所,重视学生健康运动的教育理念,建筑群内部功能分区明确,明显带有欧美社区布局特色。

(二)章:单体建筑

岳阳教会学校现存单体建筑13栋,以教师楼和学生宿舍楼为主。建筑群呈南北带状分布,教师楼坐东朝西,是两层砖木结构,平面呈曲尺形,设走廊,不对称布局,南北长约17米,东西宽约16米,总面积410平方米。首层地面架空,二层设置了一个悬挑阳台,采用了钢筋混凝土预制件,周围是水泥栏杆。

学生宿舍楼位于建筑群南边,是建筑群中体量最大的建筑个体,平面呈长方形,对称性布局,南北长约36米,东西宽约19米,总面积为1 389平方米,为上下两层砖木券廊式结构。主入口位于建筑东面,四周有半封闭式回廊,四周都有出入口,每一层有12间宿舍,中间由走廊区分成东西两面宿舍,四周围廊和走廊位置设置巧妙,提高了空间的流动性和灵活性。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岳阳教会学校建筑单体,也就是建筑符号语言中的“章”以矩形为主,内部空间布局有不对称布局和对称布局两种方式,空间灵活多变,使用功能上又各具特色,建筑设计风格主要以券廊式、移植式和中西合璧式三种风格为主。

(三)词与句:建筑局部及装饰符号

1.屋顶

岳阳教会学校建筑屋顶主要采用中式风格。在我国,屋顶是古建筑造型艺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符号,极具特色,历史悠久。考古学家在西周时期的建筑遗址中发现了排列整齐有序的柱子,据此可以推断出当时已经存在固定的屋顶样式。在古建筑中,屋顶代表着一定的等级,重檐庑殿顶和重檐歇山顶的级别最高,其次是单檐庑殿顶和单檐歇山顶,再次是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卷棚顶和半坡顶。

通过调查可知,在岳阳教会学校中,主要的坡屋顶建筑有六栋,分别是牧师楼、外籍教师楼、校长楼、员工住宅楼、学生宿舍楼和教堂,且每一栋的坡屋顶样式都不一样。牧师楼的屋顶采用了悬山顶的形式(见图1);外籍教师楼的屋顶则采用了歇山顶的形式;校长楼采用的是悬山顶的屋顶结构样式(见图2);员工住宅楼的屋顶采用九脊歇山的形式,上半部分是悬山顶或硬山顶的样式,下半部分则是庑殿顶的样式(见图3)。

从消失的“大教室”建筑图片可以看出,岳阳教会学校建筑中大教室楼屋顶采用的是歇山顶的样式和盔顶样式,盔顶式屋顶多用于亭、台、阁,其特征是没有正脊,各垂脊交会于屋顶正中,即宝顶,屋顶曲线流畅,陡而复翘,宛如古代武士的头盔,在岳阳教会学校建筑中的大教室教学楼正门前的亭台阁就是使用了盔顶屋顶,同样岳阳楼使用的也是盔顶(见图4)。

岳阳教会学校建筑中教堂屋顶采用了歇山顶的样式和四角攒尖顶,四角攒尖顶用于亭、塔、阁等,多用于面积不太大的建筑垂脊和斜面,多向内凹或呈平面,故宫的中和殿为四角攒尖(见图5),攒尖顶有单檐、重檐之分,岳阳教会学校建筑中教堂的四角攒尖顶为重檐样式。

在中式屋顶结构中,檐口又称屋檐,是屋面与外墙墙身的交接部位。作用是方便排除屋面上的雨水和保护墙身。常见的有挑檐和包檐两种形式,岳阳教会学校中坡屋顶的檐口都为挑檐样式,采用的是象牙飞椽装饰。岳阳教会学校建筑中的脊饰稍有不同,脊部的处理,类似本地做法,仅将正背上的吻兽、戗脊上的戗兽换成西式灰塑造型,实现了西式建筑风格与传统中式建筑风格的有机结合,开了岳阳现代建筑“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先河。

2.墙体

建筑墙体上具有文化属性的符号语言主要是门与窗。在承担建筑功能的同时,也体现了人类在历史中创造的各种风格属性。因此,对墙体的符号层描述主要以门和窗为对象。根据调研可知,在岳阳教会学校建筑群中,大部分建筑的门呈矩形,但对部分建筑的门进行了装饰,如教堂大门为方形,门上方有方形和半圆辐轮进行装饰,同时在半圆形装饰的底层加上尖三角形装饰,从视觉上模仿哥特式建筑语言的尖拱。另外,教师楼的大门采用了柱子加拱券的方式进行装饰。拱券是古罗马时期重要的建筑结构方式,有极强的支撑能力。因混凝土技术的成熟,古罗马拱券的柱式不再作为承重构件,仅作为拱券的装饰构件,拱券表面常使用石材进行装饰。岳阳教会学校教师楼的拱券整体为筒拱造型,立面墙体的装饰线脚以拱券为中心对称排列,拱券整体造型更为简洁,削弱了券脸、门框的装饰。

岳阳教会学校建筑的门与窗的形式、风格保持一致,教堂窗户为方形窗,上有半圆拱形和尖顶底饰;外籍教师楼矩形长窗上饰有券形图案,扇形几何图案依次排开,造型简洁大方,富有美感。其他几栋建筑的窗户也反映了西式的窗具有风格多样、不拘一格的特点。传统西式建筑的窗户在形式上有单窗、组合窗、漏窗。总的来看,教堂、牧师楼、教师楼的窗户为组合窗,其特征是方形窗搭配拱形窗楣,教师楼的窗户还有方形窗搭配方形窗楣,校长楼和员工住宅楼是方形窗搭配方形窗楣。在窗扇的设计中,主要包含了方形和弧形两种。

3.围廊

岳阳教会学校建筑浓郁的西式风格与建筑中大量使用柱式符号有关。在西式建筑中,柱式语言是非常重要的造型元素,也是一般人最容易解读的西式建筑语汇,西方古典柱式的范围主要涵盖了古希腊的三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以及古罗马的五柱式(希腊三柱式加上塔司干柱式、复合柱式)。其中,爱奥尼柱式和科林斯柱式在古典时期的应用最为广泛,堪称西方古典柱式的典型代表。

岳阳教会学校建筑中外籍教师楼、校长楼、学生宿舍楼、员工住宅楼都设置了外廊,外廊以柱子进行支撑。根据调研可知,岳阳教会学校建筑围廊中的柱子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外籍教师楼的柱子是圆柱形,带有明显的爱奥尼柱式风格,柱头有竖向涡卷,圆柱从下到上逐渐变小(见图6);校长楼的外廊柱子有两种形制,南侧和西侧的廊柱是圆形的,而东侧和北侧的廊柱则是方形的,采用多立克柱式或其变体,构成了券柱结构形式,廊柱与外墙之间形成了宽 2.4 米的封闭式回廊(见图7、图8)。学生宿舍楼和员工住宅楼都采用方形多立克柱来组成券柱结构形式(见图9、图10)。这些柱子都出现在建筑的门廊、外廊等处,起到支撑的作用,是建筑的结构性柱式。

总的来说,岳阳教会学校共有4栋建筑采用了西方柱式语言。尤其当这些柱子与拱券一起使用时,它们成了鉴别教会大学建筑文化属性最重要的基因符号。

三、结束语

基于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的理论基础,将岳阳教会学校建筑设计拆分为篇、章、词与句这三个部分的建筑语言进行分析,对建筑装饰细节进行分析,得出在湖南岳州开埠后的历史背景下,涌现出众多中西合璧建筑,这些建筑的表面系统依附了各种来自不同地域、民族或特殊用途建筑的符号,体现了中国近代建筑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参考文献:

[1]王立业.集思文丛(第一辑)·洛特曼学术思想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2]郑文东.文化符号域理论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3]王铭玉.语言符号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4]罗照田.东方的西方:华西大学老建筑[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

[5]王溪.岳阳教会学校的保护与利用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15.

[6]黄晓平.湖南近代教会建筑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2.

注釋:① 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2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