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锦织造技艺的传承研究

2024-05-17 09:00孟苏范雨欣
天工 2024年7期
关键词:传承

孟苏 范雨欣

[摘 要]苏州宋锦作为中国三大名锦之一,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底蕴。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以及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宋锦织造技艺的传承方式更加多样化和具有时代性。“剧本杀”作为一种基于“现实虚拟”的游戏形态,符合经济时代、文化时代、数字化传播的媒介特征。将宋锦织造技艺元素嵌入“剧本杀”游戏中进行价值传播,以“剧本杀+博物馆”“剧本杀+教育”“剧本杀+多媒体技术”“剧本杀+文创”的结合形式,打造受众喜爱的“文化IP”,传承优秀宋锦文化,推动宋锦文化产业的升级,以剧本杀形式促进宋锦织造技艺的传承,为新时代背景下苏州宋锦织造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宋锦织造技艺;剧本杀;传承

[中图分类号]J5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4)7-0051-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孟苏,范雨欣.宋锦织造技艺的传承研究:以剧本杀为例[J].天工,2024(7):51-5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一般)“文观古遗韵 宋锦织造技艺的传承——《锦福祥》剧本杀”(项目编号:202310235A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剧本杀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交游戏形式,受到广大年轻人的喜爱,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娱乐方式。在游戏中,玩家需要阅读剧本和线索卡,通过推理分析找出凶手。同时,剧本杀也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心理博弈特性,需要玩家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心理学等知识,以及较强的推理能力和心理分析能力。此外,剧本杀的社交属性也非常明显。鉴于此,尝试将剧本杀与宋锦织造技艺相结合,通过偏娱乐化的方式引导人们对宋锦织造技艺进行了解和学习,从而达到弘扬和传承宋锦文化的目的。下面从文创开发的角度,探讨剧本杀对宋锦织造传承所具有的意义。首先,剧本杀通过游戏的方式,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传统技艺的传承提供了新的平台。其次,剧本杀通过游戏的方式,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关注传统文化,从而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动力。同时,对已有的剧本杀与传统技艺融合的文创经验进行分析,提高宋锦织造技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更多人了解和关注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宋锦文化的传承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宋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一、剧本杀及宋锦织造技艺

(一)宋锦织造技艺的历史文化

宋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之一,因主要产于苏州,又被称为“苏州宋锦”,与南京云锦、四川蜀锦一起被誉为我国的三大名锦,因色泽华丽,被誉为中国“锦绣之冠”。2006年,宋锦织造技艺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苏州生产的宋锦品质高雅,具有宋代以来的鲜明特征,根据织物的结构、技艺的精粗、用料的优劣、织物的厚薄以及使用性能等分为重锦、细锦、匣锦和小锦四类。宋锦的生产工序繁复,一般要经过从缫丝、染色到上机织造等二十多道工序,用经线和纬线联合显花的组织结构,并应用彩抛换色的独特技法,使织物表面的色线和组织层次更加丰富,这个技法一直流行于当代的织锦技艺中。宋锦不仅是苏州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丝绸传统技艺的杰出代表,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2015年,“锦绣江苏——传统织绣染技艺精品展”在北京恭王府举行,展出宋锦服饰、箱包、锦画等作品,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欣赏,向游客展现了中国手工技艺的独特魅力。然而,由于经济转型,传统宋锦手工作坊现已停产,亟待采取相应措施予以保护。

(二)以历史事件为背景的定制版剧本杀更具地方特色

剧本杀是一种综合了角色扮演和逻辑推理元素的游戏形式,通过角色扮演和游戏推理,以揭示故事真相。近年来,以历史事件为背景的剧本杀已成为剧本创作的热门,这类文化传承类剧本杀的核心在于文化传承与历史背景的结合,通过线索揭示、心理变化以及能力提升等方式,引导玩家深入理解故事的主题和意义,提升玩家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历史情景类和文化遗产传承类剧本杀的出现为文旅市场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机会,各地的文旅部门正逐渐适应这种新形式,打造“剧本杀+文旅”“剧本杀+景点”的模式,融合当地文化特色,赋予剧本杀文化气息。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定制版剧本杀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

1.景点式定制版

随着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剧本杀游戏与旅游结合引起广泛关注。这种模式将传统游览转化为趣味探索,提升了游客的兴趣,有效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景区经济增长。游客参与剧本杀游戏可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和历史,加深对景区的理解,获得深刻的旅游体验,沉浸式旅游激发了游客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使其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和文化之中。因此,全国各地都相继推出了这类剧本杀活动,如2022年洛阳推出的《风起洛阳》等。

2.实景式定制版

实景式剧本在保持游戏基本属性和内核不变的前提下,借助专业DM和NPC团队以及实景场所,如民宿、古船、博物馆等,拓展游戏场所,增强沉浸感和玩家体验。如苏州丝绸博物馆开发的《夏至·宏庆泰》演绎剧本,以丝织业为基础,设计了游戏场景、角色和谜题等元素,深受剧本杀爱好者欢迎。

(三)剧本杀成为当代青年娱乐活动的热门之选

在信息爆炸和娱乐需求多样化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游戏方式应运而生。其中,剧本杀作为一种互动性强、具有沉浸式体验的游戏方式,逐渐成为当代青年群體最喜欢的一种娱乐方式。由此可见,剧本杀的发展前景广阔。报告显示,剧本杀超七成的消费者为30岁以下喜欢逻辑推理与角色体验的青年,统计数据显示:“在实体剧本杀的用户中,入‘坑用户的消费频次基本稳定,63.5%的用户会在两周内消费剧本杀1次及以上,超40%的用户的消费频次在一周1次以上。这一数据充分表明,剧本杀已经成功渗透在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花费时间和金钱来体验这个充满乐趣和挑战的游戏。”

二、剧本杀与宋锦织造技艺传承的契合度

(一)还原传统技艺,引发公众兴趣

剧本杀游戏的设计理念与内容主要聚焦于推理与解谜,旨在激发参与者的智力潜能,通过推理找出隐藏在复杂情境中的真相,同时也在娱乐过程中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游戏设计巧妙地将宋锦织造技艺融入游戏之中,使游戏场景及道具设计均紧密围绕这一主题,为玩家带来全新的游戏体验,从而使参与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宋锦织造技艺的独特魅力。将宋锦织造技艺与剧本杀游戏相结合,不仅能够促进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也能为玩家带来全新的游戏体验,使他们在游戏过程中深刻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和学习宋锦织造技艺的相关知识。

(二)创新游戏玩法,促进现代化传播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剧本杀游戏的创新玩法也在不断丰富。一方面,许多致力于剧本杀游戏的商家纷纷推出线上游戏平台,以便让用户在家中尽享剧本杀游戏的独特魅力;另一方面,随着短视频、直播等的崛起,剧本杀游戏逐渐融入这些平台中,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关注和参与。宋锦织造技艺剧本杀是一种将宋锦织造技艺与剧本杀相结合的创新游戏形式。该游戏旨在将宋锦传统文化与娱乐方式相结合,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欣赏宋锦织造技艺的独特魅力。

(三)增强文化认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剧本杀是一种将推理、解谜和角色扮演等元素有机融合的游戏形式,兼具娱乐性和教育性。宋锦织造技艺剧本杀将宋锦织造技艺与剧本杀相结合,使玩家在游戏过程中不仅能享受推理和解谜的乐趣,也能了解宋锦织造技艺的相关知识和历史背景。这对于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剧本杀中,参与者需要扮演不同角色,解决各种谜题和问题,并推动游戏进程。此外,游戏中还会穿插与宋锦织造技艺相关的知识点,如织物的材料和质地、不同织法所呈现的图案花纹等,通过互动的方式让参与者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一传统技艺的内涵和发展历程。除此之外,剧本杀会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如让参与者亲身体验宋锦织造技艺的操作过程,不仅能让参与者更好地理解剧本中的情节和角色,也能增强参与者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宋锦织造技艺与剧本杀相融合,不仅使人产生一种全新的游戏体验,也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文化消费形式。通过这一创新方式,不仅能够促进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也能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三、完善剧本杀以促进宋锦织造技艺的传承

(一)“剧本杀+博物馆”,打造受众喜爱的“文化IP”

国内最早出现的剧本杀游戏来自一档大型室内综艺《明星大侦探》,这种创新的游戏模式迅速引起了广大青年的关注,随后,各大博物馆纷纷加入了这一潮流。2018年,故宫博物院率先推出解谜类书籍《谜宫·如意琳琅图籍》,引起了热烈反响。2019年,陕西历史博物馆则推出了解谜书籍《古董局中局:无尽藏》,同样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至此,“博物馆+剧本杀”的模式逐步得到完善和推广。因此,可以运用“剧本杀+博物馆”的创新形式,将宋锦织造技艺融入剧本杀之中。以苏州丝绸博物馆的古代厅为背景,结合古代丝绸文物复制品及明代服饰等元素,构建独特的故事情节。融合游展分离与游于展中两种模式,通过复制珍贵文物构建专属影厅,为宋锦设计独立的展示空间。在线索设置过程中,结合苏州丝绸博物馆的特点,打造专属谜题。此外,设计宋锦织造技艺体验情节和宋锦科普环节,以促进宋锦织造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二)“剧本杀+教育”,传承优秀宋锦文化

剧本杀作为一种角色扮演类游戏,本就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以剧本杀为媒介,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因剧本杀的受众人群广泛,很大程度上拓宽了思想教育和文化传播的范围,使受教育人群不会局限于学生群体。“剧本杀+教育”的模式,使受众接受思想的方式从简单的口头传递转变为沉浸式体验,将宋锦文化融入剧本杀的剧情中,以取得游戏胜利为目标,玩家能够更加深入、细致地理解剧本的故事内容,引发情感共鸣,从而理解剧本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和情感。苏州中国丝绸档案馆在第十届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上举行了《第七档案室》“追踪者的倒计时”实景解谜活动。该活动是苏州中国丝绸档案馆推出的一个创新性档案教育文化创意项目,以真实的档案历史为背景,融合档案、文献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运河等元素,旨在让参与者在体验解谜乐趣与成功喜悦的同时,深入理解世界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技艺遗产的深厚内涵,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包括宋锦文化在内的优秀的苏州丝绸文化。

(三)“剧本杀+多媒体技术”,提升沉浸式体验效果

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中,剧本杀行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借助虚拟现实技术的深度融合,运用VR、AR、XR等先进科技,进一步提升了沉浸式体验的效果。如《运河迷踪》通过VR实景设计出运河之上的不同景象,使玩家仿佛置身闹市或搭乘船只。借助多媒体技术,以全息投影的方式向玩家展现宋锦织造技艺的发展历程,通过AR实景,玩家可以沉浸式体验宋锦织造技艺的部分工艺,且操作简单、流程清晰,增强了游戏的趣味性和体验感,激发了玩家对宋锦织造技艺的兴趣,促进了宋锦织造技艺的传承以及宋锦文化的传播。

(四)“剧本杀+文创”,推动宋锦文化产业的升级

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剧本杀本身就是一件文创产品,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剧本杀作为一种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社交推理游戏,现已拓展至文化领域,成为博物馆等文化机构推广文创产品的重要途径。例如,长沙博物馆和湖南省茶叶博物馆联合推出的《法门梦影》,该游戏中涉及的茶道、香道、服装等元素均为文创产品,巧妙地将这些文创产品融入游戏中。玩家在游戏结束后,可以选择性购买自己感兴趣的文创产品。在宋锦文化产业升级的进程中,通过将宋锦元素融入剧本杀的创新方式,使玩家在游戏体验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宋锦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及其独特的艺术价值等。同时,结合剧本杀的形式,精心研发一系列宋锦文化衍生品,并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互动方式,提高宋锦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度,从而推动宋锦文化产业的升级。

四、总结

采用剧本杀的方式,深度剖析宋锦织造技艺,利用真实的历史背景和多元化的演绎方式,形成具有强烈“代入感”的游玩体验。这有助于年轻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真切地感受苏州织造技艺的魅力,深入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从而主动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新形势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已成为大势所趋,对我国的文化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剧本杀+”通过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韵味,又充满了现代科技的气息,体现了剧本杀互动性和趣味性强的特点,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满足年轻人社交需求的同時,赋予游戏情感价值,促进文化的传播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弘扬。

参考文献:

[1]谢娅明.博物馆公众活动新形式探索:“博物馆+剧本杀”[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19):93-96.

[2]曾静怡.矩阵式思维下多元主体参与档案管理模式的内容与策略[J].浙江档案,2021(10):36-39.

[3]任怡芸,宋晓霞.宋锦织造技艺和纹样风格的解析与创新应用[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1):40-46.

猜你喜欢
传承
锤子下的精彩,浅谈手工银器
中国传统招幌对当代广告设计的影响
小议“柳青文学创作精神”的传承和创新
镇沅麻洋纸的现状与对策
弋阳腔教学与传承的探索
课堂实践与赣南采茶戏的传承与发展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江西武宁打鼓歌保护和传承的路径探讨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