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冶长

  • 幸福的人不是命好,而是明智
    集中在《论语·公冶长篇》: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在古代,缧绁是很重的罪。公冶长因为能听懂鸟叫,为自己惹来大祸,被关进大牢。但是孔子很了解公冶长的人品,所以尽管他获罪被关进大牢,仍然不会改变对他的评价和信任,甚至把女儿嫁给他。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不废”就是被重用着,说明南容这个人在国家有道时被重用;国家无道处于乱局时,能够独善其身,不被时风裹挟,能够免于刑戮。孔子很看好南容,于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3年3期2023-04-10

  • 民间启蒙与平民成士:平民成才的难点与优势 ——兼论《公冶长》的逻辑结构
    方案,这正是《公冶长》的逻辑路径。二、平民成士:民间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公冶长》的开篇(1)5.1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文中《公冶长》章节序号依杨伯竣《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58年版。指出本篇的主旨是平民成士,在“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身份社会之中,“缧绁”(监狱)是平民的专利,对于贵族并不适用。但民间社会的评价标准(以其子妻之)与贵族世俗的“缧绁”标准完全相异,公冶长被世俗贵族标准否定,而在民间社会中,却作为

    学术探索 2023年1期2023-03-22

  • 不耻下问
    出处】《论语·公冶长》【成语释义】不把向学问、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做可耻的事。形容谦虚、好学。孔子初次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祀祖先的典礼,因为对许多礼仪不明白,所以不停地问身边明白的人。这是什么礼仪?表示什么意思?下一步该做什么?很多人在背后嘲笑他:“还给别人当先生呢?連这些礼仪都不懂,什么都要问,真是不以为耻。”孔子听了这些议论后,坦然地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对于自己不懂、不明白的事情,一定要问个明白,弄清楚,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方法。”孔子不但重视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2年7期2022-05-30

  • 识鸟音
    鸟语,此人名叫公冶长。一天,公冶长坐在破败的山庙里,对着牖,牖外面是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大雪把大树小树山岩全盖了。突然间,公冶长听见有鸟音,像是叫他。公冶长把头探出牖外,牖外的一块雪地上有很多鸟,鸟们摆出觅食的姿态。公冶长环顾左右,见瓦灶边的缶,公冶长在缶中取粮,缶中唯底壁而已,公冶长有饥肠辘辘之感。俄顷,公冶长又听见有声音叫他,公冶长复把头探出牖外,四周全是白得灿烂的雪和在雪中觅食的鸟。公冶长很纳闷,他怀疑这鸟音与饥肠辘辘有关。公冶长把头缩进牖时,又听得

    海燕 2022年5期2022-05-06

  • 用阅读与命运拔河
    是母亲给我讲了公冶长会鸟语的故事,让我领略了历史和传说的魅力?是小学语文老师的表扬和那双会微笑的眼睛背后的鼓励?是姐姐高中毕业后打包吊在堂屋梁上的课本,在冬天阳光下充满诱惑的晃荡?……似乎都是,又似乎都不是。我对书的热爱,仿佛是与生俱来的。少年时,我曾为了买书,偷拿了四舅讨账要回的钱。最后被四舅发现,钱还了,父母虽没太多责怪,但书是买不成了。还有一次,我软磨硬泡借了朋友的一本小说,结果给弄丢了。因为没钱买了去还,我几度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好在最后朋友大度,原

    东方少年·阅读与作文 2022年4期2022-04-23

  • 孔子如何骂人?
    别嫁给他的学生公冶长和南宫适。公冶长厚道,南宫适谨慎,孔子的女儿、侄女可托付终身。孔子曾指着南宫适的背影说:“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意思是说这人是君子啊,这人品格高尚啊!公冶长碰见一位老奶奶找儿子,而他在溪水边看见了尸体,告诉了老奶奶,结果沦为嫌犯,类似今天搀扶摔倒老人被诬。但孔子对学生有信心,坚决将女儿嫁给他。孔子不歧视妇女,也不势利眼。颜回是多么贫困,孔子没有因为他收入低而怀疑他素质同样低,却被“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所感动。素质系礼仪和教养、德行的

    杂文月刊 2021年6期2021-07-09

  • 诸子之妻
    子们。《论语·公冶长》有两条材料专记孔门弟子公冶长、南容的婚姻情况: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论语·先进》又说:“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这几条其实以婚配来衬托公冶长、南容的品行,也可看到孔子对弟子的了解:公冶長坐过牢,但孔子认为并非其罪,还把女儿嫁给他;南容的才干和操守使其在不同的政治环境下都能保全自身,孔子就把哥哥的女儿嫁给他。相对于公冶长,南容的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21年4期2021-05-07

  • 解读《论语》
    了。”《论语》公冶长公冶长篇的内容以谈论仁德为主。这里,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从各个侧面探讨仁德的特征。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译文】孔子评论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被关在牢狱里,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呀。”于是,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评析】在这里,孔子对公冶长作了较高评价,但并未说明究竟公冶长做了哪些突出的事情,不过从本篇所谈的中心内容看,作为公冶长的老师,孔子对他有全面了解。孔子能把女儿嫁给他,那么公冶

    文化产业 2021年17期2021-03-08

  • 张竹坡对联赏读
    绁羁东鲁之儒,公冶长非其罪也;甘棠布南国之故,真明宰庶乎近焉。上联用公冶长因通鸟语被官家治罪入狱的故事,言明作者入狱的罪名,与其如出一辙:莫须有的罪名。缧绁,古时捆绑犯人的绳索。引申为监狱。公冶长(公元前五一九——公元前四七〇),又称公冶氏,名苌,字子长、子芝。春秋时齐国人(一说为鲁国人),相传通鸟语,并因此无辜获罪。孔子出于对诸侯开政的不满,又因对公冶长身陷囹圄而痛惜,便说:『公冶长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见《论语·公治长》)下联以家乡多有生长的棠梨

    对联 2020年2期2020-03-29

  • 《鸟语》教学设计
    ,古时候有个叫公冶长的人,他就是位通晓鸟语的专家。有一次,他从燕子的叫声中听出:“公冶长公冶长,南山顶上有只大肥羊。快快去背来,你吃肉,我吃肠……”他爬上南山,果然背回一只摔死的大肥羊。听了这个故事,你心中有什么奇思异想呢?(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把鲜明生动的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面对热闹非凡的畫面,学生也像鸟儿一样情不自禁地叽叽喳喳议论,这正是他们内心的主观需求,也是他们对内心思想感情的真实表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5期2019-10-21

  • 杀手(外一篇)
    实实杀猪好了。公冶长我小时候顶佩服的一个人是公冶长。佩服他不是因为他是孔子的学生,也不是孔子把女儿嫁给他,而是因为他通晓鸟语。自从听说了他那些神奇的故事,我特别希望自己也能听懂鸟语。这样万一有什么灾祸,可以提前从鸟那里知道,及早告知大家。这与其说是杞人忧天,不如说是一种英雄情结。那时我们刘姓同学,多以刘胡兰这个本家为荣。但每逢秋天,看到村里摆出明晃晃的铡刀(用来切碎玉米秸),我还是暗暗怀疑,若是换了自己,是否有勇气在敌人面前,呼出一阵激昂的口号,然后坦然躺

    星火·中短篇小说 2019年3期2019-10-21

  • 杀 手(外一篇)
    实实杀猪好了。公冶长我小时候顶佩服的一个人是公冶长。佩服他不是因为他是孔子的学生,也不是孔子把女儿嫁给他,而是因为他通晓鸟语。自从听说了他那些神奇的故事,我特别希望自己也能听懂鸟语。这样万一有什么灾祸,可以提前从鸟那里知道,及早告知大家。这与其说是杞人忧天,不如说是一种英雄情结。那时我们刘姓同学,多以刘胡兰这个本家为荣。但每逢秋天,看到村里摆出明晃晃的铡刀(用来切碎玉米秸),我还是暗暗怀疑,若是换了自己,是否有勇气在敌人面前,呼出一阵激昂的口号,然后坦然躺

    星火 2019年3期2019-07-17

  • 变量背后的逻辑
    子把女儿嫁给了公冶长公冶长在此地结庐隐居,孔子是过来看望女儿女婿的。这两棵树不论是否真的是孔子手植,这个传说都为古树增添了“仙气”。两棵树的树干和树枝上缠满了红布条,那是周围的人们过来祈愿时留下的。两棵银杏树的东侧有一座公冶长书院,相传是公冶长读书之处。然而公冶长书院最早是什么时候修建的?《论语》中只有一句话提到过公冶长,史上真有其人?我问当地人,但没有人能告诉我确凿的答案。淳朴的山民笑着摇摇头,热情地请我品尝刚刚摘下来的栗子。我们对历史的熟悉程度还不如

    财经国家周刊 2019年2期2019-01-31

  • 核心素养视野下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绘声绘色地讲述公冶长的故事,使鸟儿的魅力倍增。“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啊!”此时也成为孩子们的心声。“鸟儿”真能表白?我们能否听懂?他们带着问题、带着猜想、带着向往走进文本,进行自主、有效的对话。三、读中感悟,启发性灵——懂鸟小孩子天生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他们对课文中的人、事、物都会产生自己独有的感受和想法。我创设让他们表现的空间,即:听后可把自己的收获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在这种“有我之境”中,让孩子们尽情地渲染着,多角色、多层面地触摸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3期2018-07-11

  • 汪曾祺,一道温爱的目光
    曾祺另写一篇《公冶长》。说这个人懂鸟语,乌鸦对他说:“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个虎拖羊。你吃肉,我吃肠。”他试着到南山一看,果然。不过,他把肉弄回家吃了,却什么也没有给乌鸦留下。过了几天,乌鸦又喊了一遍。经验告诉公冶长,好事眼看着就来了。到了南山,只见了一具死尸。正准备抽身离开之时,走出几个差人,一顿暴打。这个事说不清楚,民不告、官不理,就不了了之,公冶长生猛地吃了个哑巴亏。这回公冶长不再承认自己有这个绝活,“人话我都听不懂,懂得什么鸟语”,尽管不乏激愤,但

    美文 2018年3期2018-03-01

  • 何晏《论语集解》孔安国训诂体例和术语研究
    的观境为训。《公冶长》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注:“赋,兵赋。”赋既可以指赋税,兵赋,也可以指一种文体,结合这里的语境,解释为兵赋正是用了观境为训的训诂方法。c.声训,也就是因声求义,即通过语音探求语义。简单地说,就是从词语的语音着眼,利用语音和语义的关系,推求它的词义。用来解释的词与被解释的词或音同,或音近,或音转,现举两例:(1)子曰:“君子贞而不谅。”注:“贞,正。谅,信也。君子之人,正其道耳。言不必小信。”(2)《颜渊》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6期2018-02-25

  • 我和孔子是一家
    “七十二贤”,公冶长便是这七十二大贤人之一。公冶长复姓公冶,传说他吃了蛇胆,能听得懂百鸟之言。跟英语、德语、法语、日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相比,鸟语学起来肯定更难吧?懂鸟语让公冶长变得与众不同,虽然他排名第二十,但他还是受到了孔子的赏识,并成为孔子的女婿。跟“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相比,我们身边复姓的人真的很少。我看了看,我们班姓李的和姓王的最多,看来老李家和老王家都是大户。看电视的时候,我知道中央电视台有位主持人叫欧阳夏丹,这个欧阳就是复姓。常见的复姓还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小学版 2017年7期2018-01-25

  • 《鸟语》课堂实录及评析
    文,教师指导“公冶长”的读法)师:公冶长可是一个神奇的人物,我们先卖个关子,一会儿再聊。听完这么美妙的朗读,你来找一找,这一小节的课文中有一个特别长的句子,你能找到吗?生:“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师:找得很准,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生:我读的声音很响亮,但是还不够流畅,语气也不到位。师:老师给你个机会,你再试一次,看看能不能读得更好。(生再一次朗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8年12期2018-01-05

  • 《论语·公冶长》“我不欲人之加诸我”章的两种诠释
    孟兵强《论语·公冶长》“我不欲人之加诸我”章的两种诠释□孟兵强《论语·公冶长》“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这一章历来注家多有所看法。对于这个问题,张靖人在《〈论语〉“我不欲人之加诸我”章阐释史述评》中,有所辨析,但作者认为程朱是强分仁恕,并且将朱熹的观点认作是为专制服务的,忽略了程朱解释《论语》的积极意义(见《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另外,杨逢彬先生认为,“加”字中没有“陵”的含义。(杨逢

    华夏文化 2017年4期2017-12-28

  • 古代“睡”字无睡意
    胜数。《论语·公冶长》中的“宰予昼寝”,《论语·乡党》中的“食不语,寝不言”,还有《战国策·齐策》里的“暮寝而思之”。“寝”字都是“睡觉”的意思。包括我们现在说“寝室”也是源于此。除此以外,古代指“睡觉”的词还有“眠”“卧”等等。《后汉书·第五伦传》记载:“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论衡·订鬼》说:“暮卧则梦闻。”文中的“眠”与“卧”字都是作“睡觉”讲。“睡”字从“打盹”转化为“睡觉”,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到了唐朝,“睡觉”已开始普遍使用。杜

    养生保健指南 2017年12期2017-12-07

  • “溯”材活用·个性张扬
    (选自《论语·公冶长》)[ 运用方向]1. 人,无志不立。人生在世,不可一日无志。志,是指引人前行的启明星,是远航的风帆,是动力源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所以,志当存高远;“常立志,不如立长志”,所以,笃志以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以,好男儿志在“治国、平天下”。2. 充分尊重个性,因材施教。孔子早已做出表率,肯定人的个性化、差异化发展,就是对个体人格的尊重,但个性不是绝对的、没有条件的极端个人主义,个性还必须兼顾道德、规范。3. 人生境界。子路,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7年3期2017-03-23

  • 海南尖峰岭观鸟(外二首)
    云罗。解言左问公冶长,识树右问郭橐驼。同飞同舞怜庄蝶,相生相杀恨巴蛇。溪边应有新择枝,门前犹见旧营窠。鹧鸪乐土犹呼苦,我归霾雾奈君何?岭中珍秘尚多有,多言恐被山神呵。注:用东坡百步洪韵虞美人鸟声唤起鸡声早,残月窥人小。一溪白石寂无声,想象山洪呼啸挟雷霆。幕天席地同君醉,喜极翻流泪。欢情易逝恨难休,恰似玫瑰花落刺长留。临江仙鸟瞰惊疑青眼,花开寂寞红唇。万山深处觅前因。听风一根拐杖渐抻长,山荒孤影秋凉。人生八字看分详,算尽沧桑。卦演玄机妙理,迷歧白眼彷徨。西风

    岷峨诗稿 2016年2期2016-12-06

  • 孔子择婿
    一一排除之后,公冶长的形象便浮现在了孔子眼前。“就是他了!”孔子没有片刻的犹豫,果断地决定把女儿许配给这位弟子。消息传开,众弟子惊诧不已、面面相觑,窃窃议论道:“老师难道是疯了吗?”左邻右舍更是眼睛瞪得老大,脑袋摇得像是拨浪鼓:“这位孔先生真是奇了怪了,大户人家的公子他看不上,到头来却要把如花似玉的亲闺女嫁给那样一个人!看不懂,真是看不懂啊!”人们为何对孔子决定把女儿许配给公冶长反应如此强烈?原来,公冶长其人不仅家庭贫寒,还蹲过大牢,算是人生履历中有严重污

    走向世界 2016年2期2016-11-26

  • 孔子是如何表扬弟子的
    观其行” (《公冶长》)的经验教训;在调研方面, 他通过调研证实了自己对颜回已经做到“闻一以知十”(《公冶长》)的看法, 并由衷地发出自己不如颜回的感慨。这种誉有所试原则, 对于促进弟子的正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三)执中而行执中而行是孔子表扬原则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何谓“中” ? 我们理解孔子所执之“中”乃是“中庸” 。在《论语》中, 孔子只提到一次中庸, 即“中庸之为德也, 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朱熹对此解释曰:“中者, 不偏不倚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6年9期2016-11-10

  • 聆听鸟鸣
    语的只有一个叫公冶长的奇人,真让我羡慕啊。要是我也懂鸟语,该有多好啊!我就会有很多很多的鸟朋友。我真想变成一只小鸟,飞翔在广阔的蓝天里,看尽山川美景;我要和朋友们去四处游玩,我还要自由地歌唱!(指导老师:阮烨茜)发现生活的美小编姐姐楼下有好多树,春夏的时候,鸟儿们早早就在枝头鸣叫,声音清脆欢快。可是小编姐姐没有作者这样发现美的眼睛,只觉得它们扰了我的清梦。看来以后小编姐姐要向作者学习,这样就也能发现这鸟儿合奏的乐曲。(葵花籽)

    新作文·小学低年级版 2016年1期2016-09-10

  • 公冶长听鸟语
    十二贤人之一的公冶长通晓禽语,按今天说法应为特异功能,因此后世借公冶长之口,衍生出很多寓言,或可叫段子,最著名的是大人讲给儿童的大雁小燕对话,向小孩子解读仁义礼智信,因系民间口头传播,有多个版本,本文采自民间老辈,凭记忆记录。公冶长,闲来无事到池塘,独坐凉亭,见池边落一大雁,柳树之上落一小燕。小燕认为池塘是自家主人领地,也是自己的领地,对大雁来此饮水不悦,又依仗自己叫声呢喃,身轻羽炫,自认为伶俐美貌,而大雁身圆声高,说话慢吞吞,便对大雁叽叽喳喳嘲笑,大雁回

    妇女之友 2016年4期2016-05-26

  • 以道驭器 ——《论语·公冶长》绎读
    ——《论语·公冶长》绎读曾维术《论语》的编排有其逻辑性,《公冶长》篇以公冶长为题,暗示此篇与言语科相关,更准确地说是以子贡为教育对象,试图让子贡摆脱“器”的局限,以仁(道)来驾驭外显之才(器)。而子贡这类型学生要上达仁(道),不能走自诚明之路,而只能由器入道、自明而诚。这个修行方法,对于解决今天的器物危机有重大意义。《论语》公冶长道器量子纠缠《论语》前四篇有明显的主题,第五篇《公冶长》的主题不容易见出。学者一般认为,《公冶长》泛论古今人物贤否得失,材料零

    天府新论 2016年5期2016-02-12

  • 孔子的“五不”
    极严。《论语·公冶长》中对他们有这样的描述,“不念旧恶,怨是用希”。你的内心没有对他人的怨恨,对谁最有好处?不被怨恨的人当然会得到好处,因为你不怨恨他,也就不会去伤害他。但是,最大的受益者还是你自己,因为你的内心会因此而阳光,而轻松,而干净,轻轻松松,清清爽爽。相反,如果你的内心充满了对别人的怨恨,储存着过多不良的能量,你的心灵必然是扭曲的,心理负担必然是沉重的。所以不念旧恶,不记仇,对别人有好处,对自己更有好处。要获得人生的快乐,伯夷、叔齐为我们做了个好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15年7期2015-07-18

  • “睡”字无“睡”意
    胜数。《论语·公冶长》中的“宰予昼寝”,《论语·乡党》中的“食不语,寝不言”,还有《战国策·齐策》里的“暮寝而思之”等,“寝”字都是“睡觉”的意思。包括我们现在说的“寝室”也是源于此。除此以外,古代指“睡觉”的词还有“眠”“卧”等。《后汉书·第五伦传》记载:“吾子有疾,虽不能省视,而竟夕不眠。”《论衡·订鬼》说:“暮卧则梦闻。”文中的“眠”和“卧”都是作“睡觉”讲。“睡”字从“打盹”转化为“睡觉”,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到了唐朝,“睡觉”已普遍使用。杜

    意林绘阅读 2015年4期2015-07-06

  • 想不到的名言后半句
    ”——《论语·公冶长》释义: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很多次。孔子知道后说,考虑两次就够了。(孔老先生的意思是两种角度去考虑问题就可以了,不要想太多!想来想去的还不行动,磨叽啥呢?)4.老来多健忘原文:“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白居易《偶作寄朗之》释义:这句就很好理解了吧,重点是不忘相思呀!(人家老白是想跟老婆表白浪漫一下说无论老成啥样,什么都不记得都不会忘了想你,不是说自己老了就痴呆了!你说孩子们怎么就那么不懂事呢?)5.闭门造车原文:“古语所谓‘闭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5年4期2015-05-25

  • 汉语词汇变迁趣谈
    ”出自《论语·公冶长》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什么意思呢?孔子是说:“宁武子”这个人,在政治清明的有道国家,就表现得很有才能;在政治混乱的无道国家,就表现得很愚笨。他在该表现才能的时候表现才能,别人也能做到;他在该表现愚笨的时候表现愚笨,却是别人很难做到的。【“悠哉悠哉”原本是说发愁的】“悠哉悠哉”,好悠闲啊,对吧?不对。悠哉悠哉当初可不是用来形容悠闲的。“悠哉悠哉”出自《诗经·周南·关雎》原句是“悠哉悠哉,辗转

    小天使·四年级语数英综合 2015年3期2015-04-20

  • 唐景龙四年写本《论语郑氏注》“道行,乘於海”章辨析
    郑氏注》关于《公冶长》篇“道行,乘垺于海”章的记载与传世文献存在着差异。根据写本的作者情况,以及其他相关文献的记载,结合孔子和子路的对话背景,可以推定:唐景龙四年写本《论语郑氏注》中关于《公冶长》篇“道行,乘垺于海”章的记载是有讹误的。唐景龙四年写本;《论语郑氏注》;传世文献;“道行”章一、问题的提出自西汉以后,《论语》即成为中国传统读书人必读之书。《论语》一书中所蕴含的思想、主张,薪火相继,代代传承,长久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李泽厚先生曾这样指出: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5期2015-03-20

  • 《鸟语》一课教学片段赏析
    第一板块:通过公冶长的故事把学生拉入情境;第二板块通过鸟语教对话;第三板块拓展想象“我”与鸟的不同动作、神态、心理。一、公冶长的故事究竟怎么教课文第二自然段写了公冶长与燕子对话的故事,有老师为了体现高效(一课时教完)而弃之不教。笔者认为,这部分内容犹如引子一般,使“我”对鸟语产生了浓浓的兴趣。但是,既然是引子就要教得轻巧,不能花时太多又要奏效。片段一:引读:“是呀,我是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从小就爱鸟,爱看鸟儿那美丽矫健的身姿,爱听它们的歌声和软语。”师:说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19期2015-03-01

  • 【国学赏析】
    选自】《论语·公冶长篇》【原文】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译文】 孔子说:“完了,我还没有看见过能够看到自己的错误而又能从内心责备自己的人。”【评析】 古往今来,人们往往能够一眼看到别人的错误与缺点,却看不到自己的错误。即使有人明知自己有错,也因顾及面子或其他原因而拒绝承认错误,更谈不上从内心去责备自己了。甚至有的人,自己犯了错误,不去认真检查自己,反而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这是一种十足的伪君子。孔子说他没有见过有自知之明、有错即改的人

    侨园 2015年9期2015-02-06

  • 【国学赏析】
    选自】《论语·公冶长篇》【原文】季文子(1)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2)可矣。”【注释】 (1)季文子:即季孙行父,鲁成公、鲁襄公时任正卿,“文”是他的谥号。 (2)斯:就。【译文】 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多次。孔子听到了,说:“考虑两次也就行了。”【评析】 凡事三思,一般总是利多弊少,为什么孔子听说以后,并不同意季文子的这种做法呢?有人说:“文子生平盖祸福利害之计太明,故其美恶两不相掩,皆三思之病也。其思之至三者,特以世故太深,过为谨慎;然其

    侨园 2015年7期2015-02-06

  • 【国学赏析】
    选自】《论语·公冶长篇》【原文】子曰:“巧言令色足恭(1),左丘明(2)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注释】 (1)足恭:一说是两只脚做出恭敬逢迎的姿态来讨好别人;另一说是过分恭敬。这里采用后说。(2)左丘明:姓左丘名明,鲁国人,相传是《左传》一书的作者。【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好看的脸色,摆出逢迎的姿式,低三下四地过分恭敬,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把怨恨装在心里,表面上却装出友好的样子,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

    侨园 2015年8期2015-02-06

  • 【国学赏析】
    选自】《论语·公冶长篇》【原文】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1)之墙不可杇(2)也,于予与何诛(3)!”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4)改是。”【注释】 (1)粪土:腐土、脏土。 (2)杇:音w ū,抹墙用的抹子。这里指用抹子粉刷墙壁。 (3)诛:意为责备、批评。 (4)与:语气词。【译文】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孔子说:“

    侨园 2015年4期2015-02-06

  • 《论语》“公冶长”“雍也”篇疑义章句解读
    : 《论语》“公冶长”篇、“雍也”篇有许多章句在古今众多注解中存有疑义,甚至被误读,对我们研究《论语》及领悟《论语》的思想造成障碍。本文将在质疑古今权威注解(分别基于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和杨伯峻《论语译注》)的基础上,对此两篇中的一些疑义章句重新解读,以求教于诸位同仁。关键词:公冶长;雍也;章句解读中图分类号:B22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055X(2014)05-0046-07《论语》“公冶长”篇、“雍也”篇有许多章句在古今众多注解中存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5期2014-11-27

  • 喜爱,从体验生活开始
    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啊!”,学习“冶”的读音和字形,与“治”进行区分。师:“公冶长”是谁?你知道关于他的故事吗?学生自己说;师:谁能把小作者的这种心情读出来,注意关键词“多想”“啊”。【教学反思】在学生对鸟儿已有“好感”的基础上,学生讲述公冶长的故事,使鸟儿的魅力倍增,“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啊!”此时也成为孩子们的心声,更加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欲望。【课堂片段三】精读课文,体会鸟语。出示:分组学习讨论的要求:1、自由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7期2014-08-20

  • 李零解读《论语》(三)
    世界就安生了。公冶长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女儿是最高奖赏。谁肯把亲生闺女嫁给劳改犯?孔子。公冶长,孔门弟子,生卒年不详。“公冶”是复姓,即两个字的家族名,严格讲,其实是氏,而不是姓。他可能是以官为氏。战国工官,常以“公”字表示官营,并称负责铸造铜器或铁器的官员为“冶师”或“冶”。司马迁说他名长,字子长,名、字相同,有点儿怪。《孔子家语》略有不同,是名苌,字子长。其名,范宁引《家语》讹为芝,《释文》则字子张。他的名到底是

    国学 2014年2期2014-02-13

  • 先秦诸子论察人(六则)
    行。(《论语·公冶长》)大意:认识一个人,不仅仅要听他是怎么说的,还要看他是怎样做的。题解:这是孔子“察人”的经验之谈,在他看来,一个人真正付出行动要比仅在口头上许诺更重要。审其所好恶,则其长短可知也;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管子·权修》)大意:看看他所喜爱的和厌恶的,他的长处和短处也就可以知道了;观察他交往的朋友,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也就可以判断了。题解:管子认为观察一个人平时的爱好和他身边的朋友就可以判断出这个人的品质好坏了。藏大不诚于中者,必谨小

    月读 2013年7期2013-08-15

  • 《太平御览》引《论语》考
    8卷“《论语·公冶长》曰……,又《阳货》曰……”,为回溯到《论语》文本查检该字目节省了时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太平御览》所引大部分为《论语》正文,也有个别对文中词语的释义,这时往往以小字标出,如“包曰……”、“孔曰……”,一方面记载了包咸、孔安国等人的注,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编纂者对《论语》文本理解的思想倾向性。(二)引文体例1.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太平御览》引《论语》大部分为直接引用,即篇名下罗列原文清晰地呈现出来的,也有间接引用灵活地引录于目录之下的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1期2013-08-15

  • 正直的界限:《论语》中政治和习俗的分野*
    人,这从孔子对公冶长和南容的评价中可见,详后。不止如此,从《论语》的习惯表述来看,孔子更倾向于区分“邦有道”和“邦无道”两种情况。所以在原宪问耻的时候孔子说“邦有道,榖;邦无道,榖,耻也”(《宪问》),评价南容则是“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公冶长》)。如果是这样的话,史鱼在“邦有道”和“邦无道”的情况下皆“如矢”,即便没有蘧伯玉的对比,我们似也可断定孔子对史鱼之“直”并非毫无保留地赞赏。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对这一条经典略作分疏:第一,孔子对史鱼之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2期2013-01-22

  • “睡”字无“睡”意
    胜数。《论语·公冶长》中的“宰予昼寝”,《论语·乡党》中的“食不语,寝不言”等,“寝”字都是“睡觉”的意思。包括我们现在说的“寝室”也是源于此。除此以外,古代指“睡觉”的词还有“眠”“卧”等等。《后汉书·第五伦传》记载:“吾子有疾,虽不能省视,而竟夕不眠。”《论衡·订鬼》说:“暮卧则梦闻。”文中的“眠”和“卧”都是作“睡觉”讲。“睡”字从“打盹”转化为“睡觉”,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到了唐朝,“睡觉”已开始普遍使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有诗为证:

    意林·少年版 2012年6期2012-09-22

  • 公冶长二疑
    273165)公冶长二疑王慧敏(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曲阜273165)公冶长向来被认为是孔子弟子,《论语》公冶长篇中记载孔子以其子妻之。公冶长的生平事迹见于古文献中只有“公冶长解鸟语”的相关传说。本文针对公冶长是否真为孔子弟子,“公冶长解鸟语”是否真有其事这两个问题提出了笔者的一些简略看法。公冶长;孔子弟子;解鸟语公冶长,孔子弟子,姓公冶,名长,字子长。春秋末齐国人,一说鲁国人。唐赠莒伯,宋封高密侯。公冶长其人,古文献记载不多,《论语》公冶长篇载“子谓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3期2010-08-15

  • 论孔子的为人与大学生的素质培养
    好长辈《论语·公冶长篇第五》:“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公冶长曾蒙冤蹲过监狱,孔子没有嫌弃他,而是替他开脱,并将女儿嫁给他。《孔子家语·弟子解》说公冶长“为人能忍耻”,说明公冶长心胸宽广,不因被误投监狱而耿耿于怀。可见孔子对公冶长的为人是了解的,并认可其人品、才情,对女儿的幸福是负责任的。(二)好老师讲究学习方法。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重视学习兴趣。《论语·雍也篇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3期2010-08-15

  • 乌之哑哑
    时期,鲁国有个公冶长,懂鸟语,家道贫寒。某天有老鸦飞临他家,叫道:“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只大绵羊,你吃肉,我吃肠”。公冶长循乌鸦所述,果然得到一只绵羊,烹煮而食。后失主追踪而至,诬公冶长偷羊,讼之鲁君,鲁君不信鸟语,遂将公冶长逮捕入狱。鸦鸣兆吉。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中曾言:“乌鸣地上无好音。人临行,乌鸣而前行,多喜。此旧占所不载。”意思是说,人们只知道乌鸦叫无好事,但却没有记录人临出发时,如果有乌鸦在前呜叫导引多有喜事的兆象。同是唐朝,诗人张籍曾作《乌

    百科知识 2009年14期2009-09-03

  • 《论语》中“之”用法
    色。(《论语·公冶长2》)——令尹子文多次做令尹,没有喜悦的脸色;多次罢免了他,没有怨怒的脸色。(代词“之”作动词“已”的宾语)(2)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论语·宪问2》)——齐桓公杀公子纠,管仲不能以身殉难,反而做了他的宰相。(代词“之”直接作动词“相”的宾语)(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6》)——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他们的缺点自己则要改正。(代词“之”直接作动词“从”和“改”的宾语)以上例(1)的“之”称代人,代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2期2009-03-27

  • 孔子与弟子的故事对管理的启示
    [故事]孔子与公冶长公冶长,孔子弟子之一,相传通鸟语,并因此无辜获罪。孔子公开评论他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虽然他被关在牢狱里,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呀。”结果,孔子真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公冶长。[启示]这个故事虽然简短,但耐人寻味。据传说,公冶长获罪与他通鸟语有关。这样的传说不一定可靠,但是从孔子评价他的话(见《论语·公冶长》)来看,他坐牢之事倒十有八九是真的。而孔子居然在他坐牢时就公开宣称“可以把女儿嫁给他”,这样的信任与肯定,对身陷牢狱的公冶长来说,是多大

    中小学校长 2009年2期2009-03-25

  • 《论语》中“其”作代词的用法分析
    如:(1)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公冶长第五》(2)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八佾第三》)(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第十三》)(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里仁第四》)“其”作表领属关系的第三人称代词,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与事,如例(1)、(2)、(3)中“其”均指人,分别指“公冶

    现代语文 2009年8期2009-01-29

  • 鸟语通
    吴曙伟公冶长出生于鸟语花香的昆明,年幼丧父,随母亲改嫁来到河南省社旗县王家堡村。他是个通晓鸟语的“奇人”。春天的一个早晨,公冶长尚未起床,喜鹊就在树上“吱吱喳喳”地叫唤:“公冶长,南山背后虎拖羊,人吃肉来我吃肠。”公冶长精通鸟语,立即兴冲冲地赶到南山背后,发现地上果然躺着一只少了脑袋的山羊。公冶长高兴万分,把山羊扛回家,美美地吃了三天,却把肚肠都扔到了茅坑里。六个月后的又一个早晨,房顶上的喜鹊又“吱吱喳喳”地叫唤道:“公冶长,南山背后虎拖羊,你吃肉来我吃肠

    故事林 2006年5期2006-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