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母

  • 论袁昌英话剧《孔雀东南飞》中的人物矛盾
    不渝的爱情,仅把焦母当成代表封建恶势力的符号,并没有进行细致刻画,也没有交代其驱逐刘兰芝的原因。袁昌英曾留学英法专攻戏剧,是第一位获得英国硕士学位的中国女性,也是中国第一位研究和介绍莎剧的女学者。她的作品深受莎士比亚的影响,悲剧作品呈现出鲜明的内在化倾向,突出主人公内部灵魂之间的冲突。袁昌英对焦刘爱情悲剧的成因进行了思考,她曾在该剧的序言中写道:“我一向读《孔雀东南飞》就爱这首绝妙的好诗……那夜梦中惊觉,不由得想到这诗上面去,不由得自问焦母遣退兰芝到底是什

    戏剧之家 2022年32期2022-12-08

  • 悲剧在隔膜中生成
    ,反而仓促地去向焦母质问“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正是这“我自向南君自北”的交流隔膜使得婆媳之间的矛盾激化,从而造成兰芝的悲惨结局。仲卿和兰芝之间的隔膜,更是对封建家长制的妥协。焦刘二人在兰芝被休归家初时曾暗许誓言,说明他们对未来依然抱有希望。而仲卿听闻兰芝被迫再嫁的消息也黯然落泪,“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2年11期2022-12-03

  • “两焦母”之悲歌 ——以袁昌英《孔雀东南飞》和曹禺《原野》为例
    赴死、专断蛮横的焦母,《原野》中同样有着一位瞎了眼睛却能“直勾勾盯着人”的焦母。袁昌英与曹禺将同为寡母的二人塑造得有血有肉、丰满立体。这两位“焦母”身上,一方面,呈现出寡母身上共有的可怜可叹之处;另一方面,透过剧作家不同风格的笔触,我们捕捉到了“母爱”非比寻常的状态。对两位“焦母”形象的异同分析,也给予我们一定的创作启发。一、相同点——父权的替代与畸形的母爱在塑造“焦母”这一人物形象时,袁昌英与曹禺都赋予了焦母相似的家庭困境,且在人物内心情绪展露方面,也采

    戏剧之家 2022年15期2022-11-12

  • 对“爱”的多方位诠释
    现得非常充分。当焦母认为刘兰芝“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时,焦仲卿却认为“女行无偏斜”;当焦母下命令“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时,焦仲卿却以“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相威胁。焦仲卿对刘兰芝的爱是真诚的,可以从他最终为爱付出了生命这一事实体现出来。当焦仲卿听到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时,他便选择了“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上述诗句足以证明焦仲卿对刘兰芝的爱是真心的。然而,仅有真心是不够的,爱还需要勇气。细读作品我们会发现焦仲卿对刘兰芝的爱仍有遗憾之

    语文教学之友 2022年5期2022-06-10

  • 曹禺《原野》中的焦母人物形象描绘
    思雨 内容摘要:焦母是《原野》中的戏剧人物,是曹禺笔下的悲剧女性之一,也是他所描绘的“恶母”形象之一。提及焦母,习惯性被读者们称为是“恶”的化身,给这一角色贴上标签。人物都是具多面性的,焦母也无例外,细化而言,在她身上并非仅有恶,焦母是多方矛盾和特殊环境影响下的牺牲者,她的结局是悲惨的,也是令人深感同情的。文章从多方面对焦母这一角色进行分析,以便于演员在塑造角色时对人物有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进而更准确的完成角色。 关键词:曹禺 《原野》 焦母 戏剧人物

    文学教育 2022年4期2022-04-27

  • 《孔雀东南飞》的悲剧原因与主题探究
    谋。但是事实上,焦母的横加阻拦和暗里动作,只不过是这场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书中可以看到,焦母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传统女性,在指责刘兰芝的过程中,她给出的具体原因并没有追溯到刘兰芝与焦仲卿的婚姻生活,而是强调了焦母个人对刘兰芝的形象。如: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1]事实上,虽然全书对于焦母评论刘兰芝的细节屈指可数,但是联系上下文,能够

    南方论刊 2022年9期2022-02-02

  • 三重面具 ——《原野》中焦母命运倒错的三重隐喻
    400000)焦母,作为曹禺戏剧《原野》中的重要人物,其性格特征耐人寻味。与她的同名前辈,《孔雀东南飞》中的焦母一样,都充当了“恶婆婆”的角色。但是,相比于“封建家长”,《原野》中焦母的形象则更加复杂,她戴的面具更多、更为隐匿、更令人毛骨悚然。除去其对儿子焦大星和孙子小黑子所显示出的少有的母性因素外,她的恶魔性因素在全剧占压倒性地位。焦母的命运因果关系是倒错的,文本虽然显示为其一步步迫害仇虎、金子,又一步步走向疯狂的极点,但在文本之下,焦母在出场以前就已

    戏剧之家 2021年5期2021-11-12

  • 可恨焦母亦有可怜之处
    孔雀东南飞》中的焦母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焦刘爱情悲剧的制造者之一,她因为看不惯儿媳就处心积虑地要把儿媳赶走,儿子的苦苦哀求丝毫不能打动她,在她身上,封建家长违反人性的一面暴露无遗;焦母之所以有如此病态的表现,其实也是深受封建礼教和特殊环境毒害的,至此笔者也才意识到为万千读者所深恶痛绝的焦母本身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关键词:焦母;封建礼教;年轻守寡;晚景凄凉;悲剧性在教授《孔雀東南飞》这首诗时,总是习惯性地把批判的矛头指向焦母,但有学生提出:其实焦母既是悲剧的制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34期2021-09-26

  •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和焦仲卿婚姻悲剧的原因探析
    孔雀东南飞》中,焦母是封建大家长的代表。《礼记·本命》中记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刘兰芝犯的是第一条,即触碰了焦母封建大家长的权威,所以,焦母看不惯她,要将她赶出家门。《孔雀东南飞》中有两处直接记述了焦仲卿和焦母的对话,这两处都表明了焦母是一个顽固、强硬的大家长。第一次对话发生在刘兰芝自请遣归时,焦仲卿为刘兰芝说情,字字句句都在维护她,说她贤惠能干,自己并不是高官显贵,而刘兰芝却对自己忠贞不二,日常行为也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1年10期2021-02-22

  • 何谓“深刻”?
    试举一例,南薇为焦母专门设计了一句口头禅——“我有什么不知的?”当一个人总是把“这世界上还能有我不知道的事?”这句话挂在嘴边,那这个人一定极其浅薄粗鄙无知,油盐不进,非常在意自己的“权威性”,一种粗鄙的大家长专横作风呼之欲出。焦母对邻居河东大娘的态度,当着邻居面教训自己的儿媳妇。家丑不外扬,她这种“展示权威”的方法搞得邻居都尴尬坏了,只能急匆匆地告辞而去。一个人对外人都到了这个程度,就可以想象对自己的儿媳妇是什么样的霸道了。引入河东大娘的戏份,来完善焦母

    新民周刊 2020年38期2020-10-23

  • 利己归因偏向心理下缺位家庭的社会悲剧
    结构,这更容易让焦母产生“失去”感、“被剥夺”感,由此产生焦虑、嫉妒情绪,进而转化为对刘兰芝的不满。其次,焦家婆媳间缺乏矛盾缓冲。这个缓冲介质可以是人(焦仲卿或他與刘兰芝的孩子),也可以是距离等,但这些焦家都不具备。先说空间距离,其实这有点以现代观念臆想古代问题,因为古代侍奉公婆是对媳妇最基本的伦理要求。《礼记·内则》中说:“妇事舅姑,如事父母。”此舅姑即指公婆,而且对如何侍奉都有很具体的规定,所以正常情况下刘兰芝也不应当也不可能例外。再说孩子,如果有孩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0年3期2020-05-09

  • 从三个“自专”剖析刘兰芝爱情悲剧
    外乎“家庭说”(焦母拆散)、“礼教说”(参考书)、“无子说”(伦理学)、“仕途说”“恋子说”等,还有学生认为是“性格说”,真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实,分析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需要从文本出发,那种习惯于在文本表面“滑行”,缺少“教学文本意识”,将专家学者的作品分析照单全收的做法,不利于对文本的理解。所谓“欲求至乎其域,则务通乎其微”,因此,要深挖文本所蕴含的真意,而不必到文本外面去“搬救兵”。[1]于是,笔者运用陈日亮“参照语境,以文解文”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2期2020-02-25

  •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隐性语义的深度挖掘 ——细读《孔雀东南飞》中人物的语言,探究主要人物之间的矛盾
    0)一、刘兰芝和焦母之间的矛盾婆媳矛盾历来是中国市井生活的永恒话题,也是家庭中较普遍存在且不可回避的生活常态。在《孔雀东南飞》这首诗中表现得更加尖锐。这首诗中在展示婆媳矛盾时,首先以刘兰芝的“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为发端。她的语言中“故”字恰恰表达了自己对焦母指责勤劳能干的自己的不解。可见婆媳二人平时交流不算太多,更谈不上深入交流,从而刘兰芝“君家妇难为”的抱怨和愤慨之情油然而生。然而焦仲卿的语言则为婆媳之间矛盾的激化起到了“催化剂”作用。焦仲卿的语言展

    课外语文 2020年33期2020-01-09

  • 挟礼教之公器以夺私爱
    深厚,但却遭到了焦母的虐待乃至驱逐,最后不得不与仲卿双双殉情。焦母驱逐兰芝的原因是什么?造成焦刘婚姻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1.“三从四德”说。原因在于兰芝没有遵从封建礼教的妇德要求,“本自无教训”,“举动自专由”,平日的言行,超越了封建礼教的规范,因而为焦母所不容。2.“无后为大”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原因在于兰芝多年不生育,焦母为传宗接代考虑,找借口驱逐兰芝。3.“门第观念”说。原因在于焦刘两家贵贱悬殊,门第不对。焦母见异思迁,为娶进罗

    大众科学·中旬 2019年11期2019-10-21

  • 孔雀于飞,其情可伤
    。在诗歌中是通过焦母的语言及个别动作来展现这个人物形象的。文中主要有两处来表现焦母与刘兰芝的矛盾冲突。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这两段诗至少可以提供给我们这样的信息:第一,焦母是爱自己儿子的;第二,焦母对刘兰芝怀恨已久;第三,焦母是焦仲卿遣妻的原因。可以说,焦母

    高考·中 2019年5期2019-09-10

  • 袁昌英《孔雀东南飞》中的女性意识分析
    改编过程中,对于焦母为何休弃兰芝,袁昌英另辟蹊径从“心理”的角度出发,将原因归结为“一种心理作用的背景”,即焦母作为女性,对于生命中仅剩的男人“被一个毫不相干的女子占去”而产生的“吃醋”。认为她“心理总有点愤愤不平。年纪大了或是性情恬淡的人,把这种痛苦默然地吞下了。假使遇着年纪还轻,性情剧烈而又不幸又是寡妇的,这仲卿与兰芝的悲剧就不免发生了”。以一个“年轻的”“性情剧烈”的寡妇的心理作为切入点,整个剧本内容新颖、不落俗套。(一)对寡妇情爱的剥夺封建礼教把“

    名作欣赏 2019年36期2019-07-13

  • 思辨性阅读要从打破成见开始 ——以“刘兰芝被遣归之原因”的探讨为例
    ③门第差距说;④焦母恋子情结说;⑤太守阴谋夺妻说。笔者在教授这一课时,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特地将上述五个观点作为思辨性阅读的“标靶”提供给学生。具体做法是将全班学生分为五组,每组分配一个观点,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各小组对分到的观点进行质疑和论证。现将学生的研讨成果小结如下。[小组1]持“不顺公婆说”观点的论者往往举《大戴礼记·本命》中“妇有七去”为证:“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就刘兰芝“不顺公婆”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19年4期2019-01-10

  • 从性别批评解读刘兰芝形象
    卿的要求,甘心被焦母休掉,之后痴痴等着丈夫来接自己。然而刘兰芝却说“勿复重纷纭”意思是不必麻烦了,之后也不必再接她回来,两人就此分散。刘兰芝接着又向焦仲卿澄清自己的所作所为,实际上是在反驳焦母的诽谤。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刘兰芝性格的刚硬与独立之处,绝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献身型女性。2.清纯型女性。清纯型女性则不谙世事,柔弱天真,无力应付男权社会强加给她们的苦难。而刘兰芝并不是一个柔弱天真的女性,面对焦母强加给她的苦难,她做出了有力的回应,她自请离开焦家,不给焦母

    文学教育 2018年22期2018-11-28

  •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设计
    而“故”字既写出焦母挑剔刁难,也表现了刘兰芝洞察世情的聪颖。“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自请遣归,一则因不堪焦母虐待,再则因深知遣归之势不能挽回。这样的行动可以看出刘兰芝怎样的性格特点?主动请“休”,对于刘兰芝来说,是需要巨大的勇气的。所以刘兰芝的这个举动着实表现出她的刚强果敢、自尊不屈的性格,表明兰芝不是甘愿逆来顺受的弱女子,而是外柔内刚的坚强女性。(三)合作学习:1.给学生三分钟时间,以合作小组为单位,运用点评式读书法阅读“兰芝严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42期2018-11-04

  • 读《孔雀东南飞》有感
    剧的罪魁祸首就是焦母,正是因为她的无理蛮横,才破坏了两人美好的爱情。可是,悲剧往往不是一个人所造成的,这个爱情悲剧,焦仲卿和刘兰芝也难辞其咎。今天我想站在一个理性的角度,浅谈一下是什么造成了《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我个人认为:焦仲卿性格上的缺点是最大的原因。首先,先讲一讲焦母这一形象。说实话,第一次读这首诗,最让我感动的,还是焦母那惊心动魄的一哭,那一刻的她作为母亲,该多么的惊慌,多么的绝望,纵然诗里的她以一个强悍专横的形象出现,但她也不乏作为母亲的闪光点,

    赢未来 2018年9期2018-09-25

  • 读《孔雀东南飞》有感1
    剧的罪魁祸首就是焦母,正是因为她的无理蛮横,才破坏了两人美好的爱情。可是,悲剧往往不是一个人所造成的,这个爱情悲剧,焦仲卿和刘兰芝也难辞其咎。今天我想站在一个理性的角度,浅谈一下是什么造成了《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我个人认为:焦仲卿性格上的缺点是最大的原因。首先,先讲一讲焦母这一形象。说实话,第一次读这首诗,最让我感动的,还是焦母那惊心动魄的一哭,那一刻的她作为母亲,该多么的惊慌,多么的绝望,纵然诗里的她以一个强悍专横的形象出现,但她也不乏作为母亲的闪光点,

    赢未来 2018年9期2018-09-25

  • 《孔雀东南飞》刘兰芝、焦仲卿人物形象以及焦母厌恶刘兰芝的原因
    。后面当刘兰芝被焦母遣回刘家时,刘母也说了类似的话,这说明刘兰芝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女子。古代的女子,要讲究“四德”,即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妇功”一般指妇女纺纱、刺绣、缝纫、织布等能力,并没有要求女子精通“箜篌”“诗书”,而刘兰芝除了掌握其他女子应有的技能之外,还能熟练地弹奏箜篌,诵读诗书,可见她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女子。(二)美丽的女子诗中描写刘兰芝美貌的诗句很多,比如“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由此可

    丝路艺术 2018年5期2018-09-16

  • 《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性解读
    与强悍专断的婆婆焦母无法和睦相处,她点燃了丈夫的怒火,而丈夫又点燃了婆母的怒火,导致婆媳矛盾激化,关系彻底破裂,进而使得她踏上了“自请遣归”之路;而维护自尊之心的刚烈,使她选择再嫁,丈夫闻讯赶来,而其言语的讽刺嘲弄,强烈刺激了刘兰芝对丈夫割舍不掉的情感和刚强自尊的心,最终走上了殉情之路。于是,一段美好的婚姻,以悲剧收场,让人为之喟叹和惋惜。焦仲卿——优柔懦弱、逆来顺受。由于从小失去父亲,焦仲卿与母亲相依为命,对母亲言听计从,使得他遇事优柔寡断,逆来顺受,不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18年6期2018-05-30

  • 双双殉情为哪般自私之爱解悬案
    度吃人的罪恶,而焦母和刘兄就是这场悲剧的制造者和帮凶。在破解“为什么如此优秀的刘兰芝却无端被遣”“刘兰芝为何要选择在婚礼结束后才自杀”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制造焦刘二人悲剧的真正原因是人性的自私、偏执,是爱自己而不爱别人的“爱”,同时还分析了刘兰芝美丽善良的外表下的狭隘与自私。[关 键 词]《孔雀东南飞》;主题;自私;悬案[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5-0008-01《孔雀東南飞》原名《古诗为焦

    名家名作 2018年5期2018-05-14

  • 悲莫悲兮生别离,兰芝被遣自有因
    生活。她无法忍受焦母的指指点点和随意驱遣,这一点可以从兰芝对丈夫的诉苦中可见一斑。她心中的不快和怨愤之色势必难免表露于言行之中,而自认为自己在家中拥有绝对权威的焦母会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威胁和挑战,心里难免会有不痛快之感,因而对兰芝更加横挑鼻子竖挑眼,如此,这对矛盾陷入恶性循环之中,直到最后兰芝在仲卿面前历数婆婆的不是,而焦母也执意要遣走兰芝。(二)自身条件非一般,举动有点“自专由”焦母说兰芝“无礼节”、“自专由”(自作主张),我们初看似乎觉得温柔贤惠的兰

    北方文学 2018年6期2018-03-31

  • 泪写《孔雀东南飞》
    兰芝的愤怒来源于焦母的无端“驱遣”。在婆婆面前表现得如此刚强,但在自己的晚辈面前,尤其是一起玩耍,有过快乐回忆的小姑面前,刚才压在眼眶里的泪水便夺眶而出了。在平日里,刘兰芝心中常年积压的“苦悲”之情只能与小姑倾诉。在孤独的日子里,小姑就是刘兰芝精神上的安慰,心灵上的朋友。所以,还未开口,便已“泪落连珠子”。而这一次眼泪,也是刘兰芝常年积压的愤怒之泪。(二)第二次流泪——怀念之泪刘兰芝不舍的内容有很多,既有对“初七及下九”嬉戏日的不舍,也有对与焦仲卿相亲相爱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18期2018-03-03

  •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命运悲剧的根源探析
    都过得极为痛苦:焦母愤怒,兰芝委屈,仲卿进退维谷。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痛苦的情况,笔者认为既有当时社会的因素,更是两个原生家庭成员间不同的家庭观念冲突的结果,笔者将从亲子关系、两性关系的角度探寻兰芝悲剧的成因。一、刘兰芝悲剧命运产生的根源笔者认为,焦母和刘兰芝不认同“举止自专由”是源于双方家庭的秩序不同,不同的家庭秩序造成了不同的亲子关系。焦家的亲子关系呈现一种私有财产的特点。这种亲子关系里父母将孩子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孩子的任何反抗都会使他们出现强烈

    新课程研究 2018年7期2018-02-26

  • 《孔雀东南飞》爱情悲剧的重新解读
    的母亲(以下简称焦母)和刘兰芝的矛盾,这是导致刘兰芝被赶回娘家的原因,也是悲剧的开端。刘兰芝与焦母的矛盾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的。1.生活习惯不同婆媳双方生活习惯不同,是双方矛盾产生的重要原因。诗歌开始,刘兰芝告诉我们她“心中常苦悲”的原因有二:一是“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即对夫妻甜蜜生活的渴望;二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即对繁重家务劳动的抱怨。现实生活中,女性感性而又浪漫。婚前渴盼甜蜜的爱情,婚后希望过上如胶似漆的恩爱生活,这也无可厚非。但是,在焦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12期2018-02-24

  • 从语言表达得体角度重新审视焦仲卿和刘兰芝
    遭遇。多数人认为焦母是罪魁祸首,刘母和刘兄是帮凶,封建家长制害人匪浅。焦仲卿懦弱,刘兰芝美丽温顺,有情人“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如今重读文本,却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诗从兰芝对仲卿的一番倾诉开始。兰芝觉得自己在焦家生活很是悲苦,原因有三:一是常守空房,相见日稀;二是辛苦劳作,不得休息;三是婆婆嫌弃,故意刁难。面对兰芝的倾诉,仲卿既没有安慰,也没有责怪,而是找母亲询问。他原本是去求情的,结果非但求情不成,反而更加激怒了母亲。细究其因,除了焦母专横易怒以外

    学语文 2018年2期2018-02-24

  • 《孔雀东南飞》悲剧原因之我见
    因是焦氏与刘氏、焦母、刘母、刘兄交流的缺失[2]。黄震云、孙娟则在《〈孔雀东南飞〉悲剧原因恳谈》中对刘氏的性格、封建妇女的教育与接受提出质疑,也对刘家的教育提出了质疑,认为是刘母造成了刘氏兄妹的暴躁性格[3]。廖群的观点值得我们注意。他在《〈先令劵书〉与〈孔雀东南飞〉悲剧释疑》中通过对《先令劵书》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一是西汉中期之后直到汉末,妇女改嫁再嫁之风并未受到提倡守节的官方文化太多的影响,刘兰芝自杀确属殉情;二是根源于周代宗法制的夫死从子决定了长兄在

    新乡学院学报 2018年2期2018-02-23

  • 美,只缘错放了眼睛
    竟是什么原因招致焦母的厌弃而被休呢?刘兰芝被休的原因历来为大家众说纷纭,大致有这样几种观点:一是她“相见常日稀”的叹息与希望常相聚的愿望与焦母望子“仕宦于台阁”以振兴家族要求相违;二是多年无后,不继香火的不孝之大者;三是因为刘兰芝身高太矮,焦母觉得与儿子不配;四是刘兰芝出身卑微,与焦门不当户不对;五是刘兰芝与焦仲卿太恩爱,离间了母子关系;六说刘兰芝太完美,太能干,受到焦母的嫉妒;七说刘兰芝不够勤快,整日诵诗书、弹箜篌;甚至还有太守阴谋夺妻说……凡此种种,真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4期2017-09-28

  • 焦刘之死,皆婆婆之过?
    民的迫害。本文就焦母、刘兰芝的文中形象进行辩证解读,分析焦仲卿、刘兰芝之死是否皆为焦母之过,由此对封建制对罪恶本质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关键词:孔雀东南飞;刘兰芝;焦母;形象解读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描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凄美的爱情故事,其中焦母作为一个反面角色长期以来被人们贬低,在进行人物形象的评析和悲剧根源的探讨时,焦母总是被当做罪魁祸首来进行

    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10期2017-06-15

  • 兰芝无责 仲卿之过
    从维质摘要:焦母以刘兰芝“举动自专由”为由,休掉刘兰芝,其实这只是表面原因;真正原因,是焦母认为刘兰芝不育。我认为刘兰芝在焦家二三年没用生出孩子,是焦母和焦仲卿的造成的,刘兰芝没用任何过错。关键词: 刘兰芝 无子 焦母 焦仲卿J206刘兰芝是《孔雀东南飞》中的女主人翁。刘、焦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传颂。既然如此恩爱的夫妻,为什么会“为仲卿母所遣”?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兰芝无责,仲卿有过错。我们先分析一下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妇女被休的法律依据, 我国古代封建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7期2017-04-06

  • 《孔雀东南飞》爱情悲剧的重新解读
    的母亲(以下简称焦母)和刘兰芝的矛盾,这是导致刘兰芝被赶回娘家的原因,也是悲剧的开端。刘兰芝与焦母的矛盾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的。1.生活习惯不同婆媳双方生活习惯不同,是双方矛盾产生的重要原因。诗歌开始,刘兰芝告诉我们她“心中常苦悲”的原因有二:一是“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即对夫妻甜蜜生活的渴望;二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即对繁重家务劳动的抱怨。现实生活中,女性感性而又浪漫。婚前渴盼甜蜜的爱情,婚后希望过上如胶似漆的恩爱生活,这也无可厚非。但是,在焦

    中学语文 2017年36期2017-01-28

  • 解构主义视角下的花金子形象
    地发现,花金子与焦母的关系是非常态的,她用各种方式宣泄着她对焦母的不满,不断挑战这焦母在家中地位。不仅如此,花金子与焦大星的关系也是非常态的,她用一种非常强烈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爱恨,花金子的强势和焦大星的软弱相形之下,完全颠覆了对男女两性的传统认知。作品中,作者将花金子放在两段不合常态的家庭关系形态之中,从解构主义视角来看,花金子完全解构了传统的婆媳和男女关系,打破了这两组二元对立,为我们重新审视和改造旧的家庭观提供了一种可能。一、不听话的媳妇——对婆媳关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2016年4期2016-11-14

  • 论《孔雀东南飞》中焦母的悲剧性命运
    批判的矛头都直指焦母焦母被认为是刘兰芝悲剧命运的制造者之一,是典型的恶婆婆,也有研究者指出焦母深受封建礼教和特殊环境影响而形成了病态人格[2],对儿子充满了变态的占有欲。本文认为,年老色衰的焦母本身就是封建男权社会的悲剧性人物。在《孔雀东南飞》的字里行间,有声或无声处,均萦绕着焦母的声声叹息。一叹,中年丧夫,辛苦持家焦母年轻即守寡,这可从刘兰芝辞别婆家时推断出来。刘兰芝首先是“上堂拜阿母”,而后“却与小姑别”,唯独没有与公公告别的情景,在讲究封建礼法的南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6年4期2016-10-21

  • 浅析《孔雀东南飞》中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其中还包括刘母、焦母、刘兄等几人。本文对他们的性格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关键词:《孔雀东南飞》 ;人物性格特点;刘兰芝;焦仲卿;焦母;刘母;刘兄《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汉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 讲述了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性格决定命运,本文通过对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入手,阐述了造成这个千古悲剧的原因。一、刘兰芝《孔雀东南飞》将刘兰芝塑造成了一个善良、有才、温顺、勤劳的几近完美的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7期2016-10-11

  • 焦母嫉妒心理探微
    之处亦有。姑试从焦母心理作探究,以供同仁斧正。一、焦母家庭及生活状态推析首先,焦母应是生活在一个官宦之家,早年家道殷实,后处于败落之中。《孔雀东南飞》诗中,当焦仲卿下定决心准备与兰芝共赴黄泉后,对焦母作最后的告白。焦母说过这样一句话:“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这句话充分表明,焦母其家应属官宦之家,焦母之夫,仲卿之父应有一官本职,并且官职并不在小,古代婚姻讲究门当户对,从刘兰芝的嫁妆的丰厚不难发现,刘兰芝所嫁夫家境况应属不错。刘兰芝也曾说过“生小出野里”“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6年22期2016-07-18

  • 刘兰芝被遣原因探究
    一个疑问,兰芝被焦母所遣,会不会是焦母怪她没生小孩?当时觉得问题太荒诞,不敢问老师。后来自己当了语文教师,多次讲解《孔雀东南飞》一文,读书百遍,有了些思考。中学时代我大胆假设,如今来个小心求证。我的观点是,兰芝被焦母所遣,表层原因是焦母所恶,即“我意久怀忿”,但根源有可是兰芝未能生养(全诗未提及焦刘二人有子女)。“共事二三年,始而未为久”一句,是兰芝为自己尚无生育的解释,从刘兰芝角度来看,未为久;但是,焦母没有这个耐心,从急着抱孙的婆婆的角度看来,是相当久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6年2期2016-05-30

  • 兰芝被遣只因焦母恋子
    么做却始终得不到焦母的欢心和认可,最终被焦母所遣,落个自赴清池的悲剧下场。什么原因呢?除了无子说、门第说等等以外, 我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焦母的恋子情结直接导致了兰芝的被遣,是焦母亲自制造了这场家庭悲剧。从全诗描写可看出,焦母是一位中年寡妇,因为诗中始终没有出现焦父的故事情节。生活中焦母蛮横不讲理,在家中处于权威地位,从和仲卿对话时的“槌床便大怒”的行为、两次自作主张为仲卿许诺求娶秦罗敷的行为、仲卿与母亲诀别时“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的言行和兰芝“十七为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6年20期2016-05-06

  • 交流障碍:“焦刘”婚姻悲剧的导火索 ——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解读《孔雀东南飞》
    家各成员,特别是焦母、焦仲卿和刘兰芝人际交流的严重障碍,是造成《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刘兰芝婚姻悲剧的导火索。一、刘兰芝交流“无力”十六岁之前,刘兰芝学了织素、裁衣、弹箜篌、诵诗书等,接受了当时女性所能接受的最完整的教育,为日后的婚姻生活埋下良性种子。但是,刘兰芝的婚姻最终还是悲剧收场,究其原因有很多。其中,刘兰芝在成长过程中与人交流方法单一、性格偏狭、行事过激、感情用事等,阻碍了其与焦母和焦仲卿的有效沟通,是其婚姻悲剧的最主要原因。人际交往理论认为:人际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10期2016-04-16

  • 论“五四”话剧戏剧冲突的内化——以两部《孔雀东南飞》话剧为考察对象*
    卿与刘兰芝夫妇被焦母逼迫分离而最后双双殒命的故事。在“五四”时期的中国剧坛,对这一历史题材进行改编创作的热度始终未减,其中就包括1922年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部四年级学生合编的《孔雀东南飞》(以下简称“女高师版”)、1927年杨荫深的《磐石与蒲苇》、1929年熊佛西的《兰芝与仲卿》以及1929年袁昌英的《孔雀东南飞》(以下简称“袁昌英版”)四部作品。这一历史题材之所以被不断地戏剧化,从外部看,是整个“五四”剧坛原创话剧“剧本荒”与“题材荒”现象的某种折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5期2016-04-13

  • 恋子情太重,何可容他人
    程秀全一、焦母的择媳标准是什么?《孔雀东南飞》中,焦母对刘兰芝不满,原因是“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即说刘兰芝不知礼节,一举一动全凭她自己的意思,不把别人(主要是她这个婆婆)放在眼里。焦母对儿媳妇的要求是什么呢?两个字:“贤”“艳”。她劝焦仲卿“遣”送刘兰芝回家,便许诺说:“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在焦仲卿下定决心与刘兰芝共赴黄泉时,焦母又劝儿子道:“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且以“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5年11期2015-11-23

  • 《孔雀东南飞》悲剧原由探微
    ,如诗的第四节借焦母之口说道:“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似乎说出了刘兰芝被遣的原由,然而第八诗节刘兰芝明确地说明了“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证明焦母的休媳理由的虚伪。那么,焦母为何如此志向坚决,非要休掉刘兰芝,制造这一爱情悲剧呢,当有更深层的原因在。联系中国古代的封建礼教传统,历史背景及人性心理学诸因素,就会发现焦母的口头话不足以构成其休媳的理由。焦母的休媳,我认为至少应有以下三点。其一,焦母的追求富贵权势心态,是造成焦仲卿刘兰芝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6期2015-08-15

  • 焦仲卿刘兰芝爱情悲剧成因探析
    是不是太软弱了?焦母是不是导致他们爱情悲剧的罪魁祸首?刘兰芝的哥哥让刘兰芝有个好出路有什么不好啊?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围绕着一个大问题展开的,那就是焦仲卿刘兰芝爱情悲剧的成因是什么。导致焦仲卿刘兰芝爱情悲剧的直接原因就是焦仲卿先提出来的“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一句“吾独向黄泉”也许是焦仲卿一句赌气的话,也许当时焦仲卿根本没有想到会“向黄泉”,只是一时的负气话,但是对爱情忠贞执着的刘兰芝却以死表达了

    语文天地 2015年16期2015-08-15

  • 《孔雀东南飞》悲剧原因新探
    说。观点是“由于焦母的门第观念,焦母感觉自家是仕宦于台阁的大家,而刘兰芝不过是‘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的平民家女子,所以驱遣刘兰芝。”[2]焦母用门第观念来排遣刘兰芝,认为儿媳的行为举止没有体现大家闺秀的风范,与官宦之家不相匹配。第三是恋子说。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认为“由于焦母的长期守寡导致‘性变态’,进而出现‘俄狄浦斯情结’的倒置即‘母恋子’,正是因为焦母的‘恋子情结’具有不可避免的排他性,所以驱遣了刘兰芝。”[3]上述观点对刘兰芝性格形象及其悲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1期2015-04-15

  • 细读文本,探究“兰芝遣归之谜”
    婆媳矛盾,坚定了焦母遣走兰芝的决心。关键词:《孔雀东南飞》刘兰芝遣归之谜性格冲突说兰芝被遣是焦、刘爱情悲剧的始因,但通读《孔雀东南飞》全诗,诗歌并未明确交待兰芝被遣的具体原因,于是近年来就有了“礼教迫害说”“无子说”“嫉妒说”“经济压榨说”等种种关于兰芝遣归之谜的推断[1]。这些推断,自有其道理,但笔者认为,离开了文本,任何推断都难免是主观臆断的。因此,要破解“兰芝遣归之谜”,还得回到文本,从细读文本开始。一、兰芝究竟是“被遣归家”还是“自请遣归”这是探究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7期2014-08-02

  • 《孔雀东南飞》若干问题分析
    遣去慎莫留”呢?焦母自己的说法是“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刘兰芝的理解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就是说,婆婆的指责只是一种借口而已,再能干的媳妇,也难在焦家立足。刘兰芝的感觉是对的——婆婆对儿子直言不讳地说:“吾已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阿母为汝求。”看来,焦母对儿媳的不满已经积压久矣,达到了必欲休之的地步,她甚至将下任的儿媳都物色好了。至于人家允不允婚,婚后是否称他之意,那是另一回事了。可以确定的是焦母休媳的决

    课外语文·下 2014年2期2014-03-13

  • 刘兰芝被谴原因探析
    似水的好女子,但焦母为何态度坚决的要譴之而后快呢?“吾已久怀忿”,这“忿”从何来?我们细读封建社会的一些礼法制度,尤其是在家族的继承权方面的文献,我们就不难看出,焦家的子嗣继承在刘兰芝的身上难以实现。二、“此妇无礼节”,心存积怨,被“无孝”《孔雀东南飞》中焦母怒不可遏的对焦仲卿说:“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正是出于以上的“无子”的激愤,焦母便拿出了可“出妻”的最佳理由“不孝”。焦母与刘兰芝相处一室,哪里不会给她找一些毛病呢?只要“鸡蛋里挑骨头”,就算刘兰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年12期2014-02-06

  • 焦母为何要休刘兰芝:《孔雀东南飞》教学一得
    迫儿子休她不可?焦母和刘兰芝婆媳矛盾的原因究竟为何?这是《孔雀东南飞》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对文本人物的形象分析和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一般教学参考书根据诗中焦母的“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的指斥,以及刘氏的“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的自责,认定婆媳矛盾的根本原因是刘兰芝没有遵从封建礼教的妇德要求,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是封建礼教的叛逆者。这是婆媳矛盾的原因所在吗?不妨略加分析。一、刘兰芝“举动自专由”的个性特征焦母曾明白地表示过她对刘兰芝的

    中学语文 2011年21期2011-08-15

  • 性别视角和时代精神辐射下的恶母形象 ——话剧《孔雀东南飞》和《原野》中的焦母形象比较
    《原野》中的两个焦母就是这种恶母形象的典型代表。目前学界对恶母形象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以弗洛伊德的性心理理论为依据,剖析寡母的错位心理;从外在环境出发,揭示封建伦理道德对女性的戕害;从女性作家的创作心理出发,揭示寡母形象所体现的女性意识。研究者多注重归纳这类恶母形象的共同之处,具体形象的独立价值则被忽略。本文将对袁昌英的话剧《孔雀东南飞》和曹禺的话剧《原野》中的两个恶母形象进行比较,并探究造成这种差异性的原因。一、《孔雀东南飞》和《原野》中的焦母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2期2011-04-07

  • 《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
    丈夫焦仲卿、婆婆焦母及小姑,娘家有母亲和兄长出场篇目:人教版必修Ⅱ教材中《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双璧”的《木兰辞》和《孔雀东南飞》描写了两种不同的“战争”形式:《木兰辞》表面上看是保家卫国的一场正义战争,实际上更像是女权主义者对男权社会的一场挑战;《孔雀东南飞》俨然就是几千年来绵延不断的婆媳大战,但在这背后是专制思想与自由意识的生死决斗。初读《孔雀东南飞》,一直搞不懂婆婆为什么要胡搅蛮缠。按理说,无论用旧时的“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的标准还是现时的择偶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09年11期2009-07-07

  • 玉碎香殒魂长留
    。”而作为婆婆的焦母却说:“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婆婆之“久忿”,言刘兰芝之“区区”、“无礼”、“专由”,这个理由实在说不过去,能说明的只是焦母的凶残与专横。说刘兰芝“区区”,意即“愚拙”,说刘兰芝“无礼节”,然而事实上的刘兰芝却是“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这哪里是什么愚拙,又哪里是什么“无礼节”?恰恰相反,透过文字,人们看到的是一个知书达礼的刘兰芝,一个聪慧过人的刘兰芝,而一个封建社会的女子,能够“自专由”,能够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09年3期2009-04-21

  • 谁在说谎
    南飞》这首诗中,焦母要休刘兰芝的理由是“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对焦母指责的罪过,刘兰芝予以了否认。她对焦仲卿说:“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焦母说刘兰芝不懂礼节,做事自作主张;而刘兰芝说她做事都是顺从婆婆的意思,并没有自作主张。到底谁在说谎?这事现在已被专家学者们定案,那就是焦母在说谎。但这桩“案子”判得公正吗?恐怕还值得商榷,大约还需重审。焦母和刘兰芝到底谁在说谎,这恐怕是一个千年悬案,难以草草定案。刘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2009年3期2009-04-13

  • 刘兰芝死因探析
    念的体现呢?先看焦母要“遣归”兰芝的理由:“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这些说法与兰芝“君家妇难为”“儿实无罪过”的自述是互相矛盾的。“无礼节”“自专由”只是焦母一个笼统而抽象的理由。诚然,焦母可能因偏执的个性对兰芝有偏见,兰芝倔强自尊的个性也不能见容于焦母。在当时的条件下,焦母的选择就是摆出封建家长的威风,将媳妇“遣归”;而刚强不屈的刘兰芝怎会示弱,被“遣归”虽是“无颜仪”,但她不但没向焦母屈膝哀告,而且不等焦母明说,就自请“遣归”

    中外教育研究 2009年2期2009-04-09

  • 翻飞在性格的掌中
    儿媳。但她的婆婆焦母却怎么也看不上这个别人眼中的好儿媳,非要逼着他的儿子将其遣归回家。其中原因历来说法不一。我认为对这个问题的分析该从人物性格入手。刘兰芝的精明,焦仲卿的懦弱,焦母的专横共同诱发了这场悲剧。刘兰芝的精明在诗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看穿了焦母的心思诗歌一开始就是刘兰芝自请遣归:“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谁也没说让她走,刘兰芝自己向丈夫提出“遣归”,她认为自己:“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个

    新课程·上旬 2009年18期2009-01-20

  • 焦母是可以理解的
    过仔细琢磨,认为焦母赶走兰芝也不无道理。在封建社会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连阿Q都懂。可是焦仲卿夫婦“共事二三年”,尚无一男半女,作为长辈能不为传宗接代的大事着急吗?我认为悲剧发生的原因在于封建思想的束缚,要是在现代社会,焦母才不会多管闲事,只要夫妻俩不闹离婚就OK了。可有人说,原作中婆婆自己讲出的理由是“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我认为这是焦母对刘兰芝口下留情。要不,焦母放出话去“刘兰芝不能生育”,那刘兰芝下半辈子岂不是再也找不到人了吗?所以焦母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06年3期2006-03-24

  • 焦母一点人文关怀
    兰芝的婚姻悲剧是焦母一手造成的,认为她是一个蛮横无理、独断专行、自私自利和冷酷无情的封建家长,是造成这个爱情悲剧的罪魁祸首,焦母也就成了众人指责的对象。我认为这个结论值得商榷,因为“中国女性在几千年的宗法制度历史中走的是一条幽暗的路,在漫长而强有力的男权文化审美机制中,母亲形象处于被言说、被叙述的被动的亚文化状态。”[3]一提起母亲,人们所想到的便是整日默默无闻、为儿女操劳、奉献自己一生的妇女形象。但作为母亲,她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女人,所以也应当有身为人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6年12期2006-02-02

  • 打破思想统治 追求个性解放等
    于只有一个儿子的焦母来说,想抱孙子的感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其对于各方面表现都比较出色的刘兰芝的抱怨又不便明说,只能以一句“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搪塞。现在看来,“共事二三年”还没有生育也属正常,焦母如因此而遣妇,未免也太心急了。焦母的专制无从施展。“兰芝礼节周全,行事有度,使她(焦母)的封建家长权威得不到施展,所以她必要想个法子逼迫儿子将其休掉了事,并不虑及他们之间的爱情。”(《汉魏六朝乐府赏析》陈友冰著)在文中,焦仲卿对其母的顺从,焦母的专横跋扈,是大家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1期2006-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