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

  • 散文三题
    李晓光小崆峒之美在陇之东,平凉的崆峒山乃一旅游景点,凡陇上爱神游大自然之美的人,可能都已有所耳闻有所目睹。然而,在翻越山山水水,过平凉后,进入广袤无垠的董志塬,谁又会知道,不善依靠大自然之美而取胜的塬上人,正用夜以继日在田间劳作的茧手,在塬上建造一座以楼台亭榭为主的小崆峒山。小崆峒山,言其小,委实很小,小得就像是从塬上伸出的一条枝桠,瘦而略显长,日出月落,影子也能落到对面的塬上。孩提时,每逢大人们笑谈小崆峒山之美之小时,总会有一些莫名的遗憾和无奈涌上心头,

    连云港文学 2023年6期2024-01-26

  • 泾河干流径流变化分析研究
    本文选取泾河干流崆峒峡、平凉、泾川、杨家坪4个水文站,采用过程线及线性拟合线法、Theil-Sen Median 法、距平累积曲线法、Mann-Kendall 法、Morlet 小波函数法和径流还原的方法,对1957 年~2016 年泾河干流家坪水文站断面以上水文关键要素径流变化进行分析研究。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2.1 简介泾河属黄河二级支流,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泾河源乡老龙潭以上山坡,河源处海拔约2850 m,河流由西南流向东北,于甘肃省平凉市崆

    陕西水利 2023年10期2023-10-30

  • 甘肃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策略研究 ——以平凉崆峒武术为例
    745000平凉崆峒武术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进行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平凉作为崆峒武术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崆峒武术文化传播最快、最广,效率最高的地方,要充分利用平凉这块阵地高效率、广范围的宣传,最大化地传播崆峒武术文化。审视崆峒武术文化现阶段发展状况,探究崆峒武术文化的创新传承发展策略。加强崆峒武术理论与实践教育,提升平凉崆峒武术传统文化的普及率与生活化,丰富传统体育文化内涵,逐步提高甘肃传统文化的认同,才能更好地诠释甘肃民族传

    武术研究 2023年2期2023-04-05

  • 中国武术流派称谓与渊源考述
    出了“昆仑派”“崆峒派”称谓,且浓墨重彩地描述了“昆仑派”与“崆峒派”之间的恩怨情仇,在丰富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的同时征服了读者的遐想和质疑,使人们相信这些侠客的存在,以及他们的各拥山头自创门派。从1928年至1931年,风靡近四年的18集系列电影《火烧红莲寺》(取材于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带动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武侠热潮,电影的成功又进一步刺激小说的热销,小说和电影相辅相成,将“昆仑派”与“崆峒派”深深镌刻在读者和观众的脑海里。茅盾对通俗文艺并不看好,在

    武术研究 2022年4期2022-11-05

  • 深度挖掘崆峒道源文化内涵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
    一,就是深度挖掘崆峒道源文化内涵,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应该说,《建议》中关于“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某些工作部署与平凉市“十四五”时期确定的一些重点工作,是高度契合的。如何抓住这些政策红利和重大利好,深度挖掘崆峒道源文化内涵,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提出以下发展建议。一 崆峒道源文化的内涵崆峒道源文化是指以平凉崆峒山为中心,以黄帝问道广成子的故事为依据,以秦皇汉武追寻黄帝仙迹而西行崆峒的事迹为接续,历经唐宋以降的尊崇和建设,所形成的源

    当代旅游 2022年12期2022-11-03

  • 放歌山水的心襟(外二首)
    我在雨中游崆峒崆峒笼罩在热雨中云雾缥缈,裹藏着一个俏丽的山影美轮美奂是我故乡的山水一阵阵云雾从雷声峰前飘过又一层大雾遮住了磨针观的巉岩伫立隍城之上,俯瞰着巍巍东台晨曦里的凌空塔披着霞光的彩衣崆峒的云,擦拭一片片栎树叶崆峒的雨,打湿每位游人的足迹烟雨蒙蒙云而飞大朵云群与玄鹤的翅膀一起舞动弹筝峡里的神女含笑回眸桃红柳绿的胭脂河在香山脚下流淌崆峒的云高,崆峒的雨灵飞升在高山之巅的彩云当空飘洒在幽谷中的细雨柔情迷醉了我放歌山水的心襟胭脂河畔桃红柳绿春风十里,风百里

    阳光 2022年5期2022-04-29

  • 崆峒武术的理论架构与问题突破 ——解析《崆峒武术探微》
    阳 745000崆峒武术作为中国五大武术流派之一,起源并形成于泾河和渭河流域,其中心之地在平凉崆峒山,我国古老的典籍《尔雅》记载有“空桐之人武”“北戴斗极为空桐”,[1]说明崆峒武术形成久矣。崆峒武术不仅是泾河和渭河流域文化的分支,而且是陕甘古有的特色体育项目。从远古至当代,它经历了从人与兽斗到人与人斗的漫长萌芽过程,也经历了古代战争的洗礼,使其不断地从形成走向完善,而西北战争与和平的不断交替,使崆峒武术几经磨难而又死灰复燃,不断壮大,它就是在这种波浪式前

    武术研究 2021年8期2021-11-22

  • 崆峒山秋色天下秀
    古代武侠小说里的崆峒派,相信不少人都不陌生;不过,要问这崆峒到底在哪里,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与少林、武当、峨嵋、昆仑并称为我国著名五大武术流派的崆峒派可谓源远流长。《庄子》《尔雅》《史记》中都有记载:“崆峒之人武。”“诗仙”李白留有“世传崆峒勇,气激金风壮”的诗句,杜甫也曾发出“防身一长剑,将欲倚崆峒”的赞叹。崆峒武术创始于崆峒山,是道教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实,崆峒山本身就是道教名山,相传是古代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处。笔者最近采风有幸走进这座“中国道教第一名山

    百科知识 2021年20期2021-10-30

  • 崆峒武术动漫开发对陇东乡村振兴的文化阐释
    率发展模式。1 崆峒武术动漫开发的文化内涵及价值机理1.1 崆峒武术动漫开发的文化内涵崆峒武术是起源并形成于经河和渭河流域的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武术。[3]它源于远古,兴盛于明清,与《黄帝内经》源于同地,道家理论为其原始理论基础,中医理论为其指导,几千年来形成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为新时代地域文化的挖掘、传承、利用、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宝贵资源。动漫作为一种艺术形态,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和人们乐于接受的受众群体,迎合了时代对新型文化形态的多元化诉求,也是乡村发展与

    武术研究 2021年7期2021-09-15

  • 甘肃:春运保畅 六步“到位”
    省平凉高速公路处崆峒高速公路收费所(以下简称“崆峒收费所”)便已做好周密部署、科学安排、精准施策,提出六步“到位”的防疫防控模式,打响了2021年春运安全保卫战。积极部署 思想到位根据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公安厅,平凉高速公路处关于春运期间的工作要求,崆峒收费所及时召开“春运”安全保畅工作部署会,结合历年春运保畅与2020年疫情防控工作经验,以及辖区各收费站有可能出现的车流高峰及疏堵保畅难点,就应对突发事件及相关工作制定详实工作方案,确保保畅工作有据可循。积极

    中国公路 2021年6期2021-04-02

  • “养生·崆峒”城市形象提升的文化符号叙事与品牌构建*
    资。二、“养生·崆峒”城市形象提升的路径甘肃省平凉市在历史上被誉为“陇上旱码头”,著名的古丝绸之路必经商贸重镇和区域式中心城市,由大将军苻坚平定凉国置平凉郡而得名。近10 年来,平凉市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和区域协作发展,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重要节点城市,全市积极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深入挖掘崆峒道源文化、泾川大云寺禅修、灵台皇甫谧中医针灸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是西北地区重要的旅游“打卡”之地和古都长安的“后花园”[1]。系列形

    山西青年 2020年4期2020-12-07

  • 崆峒山诗歌及其旅游价值开发研究
    摘要:古代崆峒山诗歌创作内容丰富、数量众多,其中不乏著名诗人,这些妙篇华章是崆峒山旅游开发的重要宝藏。崆峒山旅游开发要以诗歌为平台,强化诗意崆峒山旅游形象,打造崆峒山诗意旅游产品,创新崆峒山诗意旅游服务,提升景区知名度和吸引力。关键词:崆峒山;古代诗歌;旅游价值开发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2-0062-03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公里处,面积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5米,层

    西部学刊 2020年2期2020-04-22

  • 崆峒山色天下
    秀海滨崆峒山秋季美景如画。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崆峒山风景区面积达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3米,景区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誉。笔者最近采风有幸走进这座山,美丽的山峦,满山的红叶,云海翻腾等景象,犹如身临人间仙境,让人流连忘返。中国道教名山崆峒山,以其峰林耸峙,危崖突兀,幽壑纵横,涵洞遍布,怪石嶙峋,蓊岭郁葱,既有北国之雄

    新青年 2020年12期2020-03-22

  • 浅谈崆峒文化对职业院校培育民族情感的作用
    744000)崆峒文化是在数千年文化衍进、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极具民主、团结、和谐精神的中华文化。它讲差异,但不讲优劣,既保留不同文化的独立性,又体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融合,对探讨华夏文明的起源和中华历史的发展过程具有重大意义。其内涵也与职业院校的办学特点相切合。一、崆峒文化有助于职业院校对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推广、繁荣中华文化也是职业院校的职责和使命。崆峒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包容性和崇高唯美及向

    科学咨询 2020年41期2020-01-08

  • 唐人笔下的崆峒山 ——浅析唐诗中的“崆峒”意象
    刘 薇崆峒山既有北国的雄壮,又兼南国的秀美,被称为“西镇奇观”,以“五岳推为伯”“势压玉关雄”的气势吸引着历代人们登临揽胜,传说黄帝、秦始皇、汉武帝都曾登临过崆峒,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也曾“尝西登崆峒”。唐代著名的诗人李白、杜甫、孟郊、刘禹锡的笔下都曾有关于崆峒的佳作留世,这些诗作传达了诗人对崆峒雄秀风光的赞美、对美好传说的神往,引发了人们悠悠思古之情,成为崆峒文化的诗意存在。这些诗歌是崆峒山诗歌的萌芽,从初唐到盛唐,再到中唐,几位大诗人不约而同以他们的生花

    文化学刊 2020年12期2020-01-02

  • 一代职业农民新的群体形象
    王韶华长篇小说《崆峒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出版发行)展开了从新中国到改革开放的社会变化画卷,突出刻画了职业农民这个新的形象。所写的崆峒人,生活在城乡结合部,处于不同工作岗位和职业,但相互关联,彼此影响,形成了改变农村穷困落后的现状和农民命运的新群体。这区别于以往以血脉、亲情、宗族为纽带的联系,其生活、生产关系属于现代社会的状态、层面,着力叙写既保持乡土风貌又城市化的崆峒村,深入发展农林产业和进行文化建设,改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勾勒现代化农民的

    文学教育 2019年22期2019-11-26

  • 崆峒武术及其文化发展的SWOT分析
    。地处我国西北的崆峒武术及其文化,随着西北地区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经济高速发展、社会面貌急剧变化,其存在的空间被不断挤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武术及其文化,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地域性武术及其文化是当地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成果的一部分。保护和利用好我国地域性武术及其文化,对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2 SWOT分析法应用思路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

    武术研究 2019年10期2019-10-26

  • 崆峒武术 威峙西陲
    祥地之一,境内的崆峒山以“道教第一山”之誉名扬海内外,自古以来就有“崆峒人武”(《尔雅》)、“世传崆峒勇”(李白诗句)的说法。崆峒派武术根源于道教文化。最初,它只是崆峒山道士们活动筋脉、修身养性的一套形体动作,后来随着佛、道、儒三教文化在崆峒的融合,其内涵也逐步得以发展充实。唐初,崆峒武术修炼者飞虹子游历敦煌后,将飞天舞姿与崆峒武术糅合在一起,创编了“花架拳”,使崆峒武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套路体系,成为中华武术中一个独立的门派,开宗明义曰“崆峒派武术”并跻身

    现代妇女 2019年5期2019-05-10

  • 浅谈崆峒笑谈的发展问题*
    种民间小戏——“崆峒笑谈”,剧情多以笑谑逗趣为主,以丢丑、弄怪、耍神气见长,是一种以逗乐为主的汉族民间小戏。但传统戏曲艺术主要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来进行传承,崆峒笑谈也不例外。正是由于这种传承方式,崆峒笑谈在2007年以前,几乎消失,虽然目前已做了一些保护工作,但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如何让崆峒笑谈继续传承并发展,能不能进行产业化是一个问题。一、崆峒笑谈的保护现状崆峒笑谈在2007年以前,几乎消失,2011年被列为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2年甘肃

    黄河之声 2018年17期2018-01-24

  • 崆峒文化中一道庄严瑰丽永久的光彩 ——诗圣杜甫崆峒史诗赏析
    诗篇,其中也包括崆峒山。即使是那首脍炙人口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也比不上诗人吟颂崆峒所表现出的气壮山河、顶天立地的豪壮情怀。这些诗歌具有以下一些鲜明的特点,下面举例说明:一是中华民族历史的写照和精神的反映。《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何得空里雷,殷殷寻地脉!烟氛蔼蝤崪,魍魉森惨戚。昆仑崆峒颠,回首如不隔。前轩颓反照,巉绝华岳赤。《青阳峡》昨忆逾陇坂,高秋视吴岳。东笑莲花卑,北知崆峒薄。超然侔壮观,已谓殷寥廓

    华夏文化 2018年2期2018-01-24

  • 山河岁月:崆峒诗篇
    马路明崆峒山远眺这颗巨大的星球不全是光滑的它坑坑洼洼,它粗糙,它会划破摸它的手假如——有这样的一只手这颗巨大的星球也不全是坚硬的它的有些地方,颇为柔软这颗巨大的星球也不全是温暖的它的有些地方,异常的寒冷它也不是一种色彩,不是一种质地它也不总是好脾气的它绝不比一条盘成一团的蛇脾气好多少。这颗巨大的星球适合耕种、生育,适合赞美,适合哭泣总之它适合活着也适合死去山在山之外,花在花之中鸟在鸟之外,天在人之上我倦了的目光,归来分别栖息于一只午休蝴蝶的两片嫩翅崆峒林间

    飞天 2017年9期2017-09-23

  • 道武圣地,“智”动崆峒
    武圣地,“智”动崆峒山文|刘武道 李 龙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山风景名胜区面积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米,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云朵缭绕着崆峒山,景象宛若海市蜃楼 图/陈明崆峒山位于中国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公里处,系六盘山支脉,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之美誉。又因黄帝到此向广成子问道,也被称为“道源圣地”。1994年,因自然景观奇特秀丽且深得道教文化精髓,经国务院审定,崆峒山成为了国家重点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7年9期2017-09-20

  • 平凉崆峒台井下地电阻率观测数据分析研究
    44000)平凉崆峒台井下地电阻率观测数据分析研究赵 斐,张远富,李旭升(甘肃省地震局平凉中心地震台,甘肃 平凉 744000)简要介绍甘肃平凉崆峒台井下地电阻率观测的地质构造背景、场地布设、观测方式等基本情况,通过对井下水平与垂直观测数据曲线的动态变化、观测精度等对比分析得出,井下地电阻率观测年变化与地表有较大的差别,井下观测大大削弱了年变幅度;垂直观测较水平观测数据变化平稳、年变幅度较低;井下观测系统能减少干扰,提高信噪比,缓解地电观测与经济建设的矛盾

    山西地震 2017年3期2017-09-08

  • 甘肃省崆峒山大景区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马先为了巩固崆峒山道家名山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突出道家养生这一崆峒特色养生文化,崆峒山养生旅游产品既要创新,又要紧依崆峒道家文化脉络,立足于崆峒山旅游“中华崆峒养生地”的养生主题形象宣传口号,突出道教养生文化,结合崆峒山景区的养生旅游资源,开发出崆峒生态避暑养生、运动养生、美食养生、温泉养生、民俗养生等具有道教养生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项目。崆峒山道家养生以广成子“天人合一”的传统养生理念为出发点,包含了崆峒禅修、道家养生功、道家中医学、崆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7年4期2017-05-24

  • 阳春·四崆洞山
    阳春崆峒岩于唐武德年间已开辟,明嘉靖列为名胜,万历丁丑建玉皇、文昌、观音、韦驮阁,原山门向西。清乾隆二十一年县令姜山辟其洞门,改山门向东,增建山门、禅房、厢房、三宝殿、金刚塔、仰山亭。据皇朝地舆图载,在河南、陕西、山东均有崆峒,故阳春崆峒题名為“第四崆峒山”。1989年7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崆峒岩摩岩石刻列为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规定崆峒山脚四周量出80米为控制保护范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2017年1期2017-03-15

  • 崆峒山,不变的你,伫立在茫茫尘世中
    一家人必定一早去崆峒岩烧香祈福,美其名曰“行大运”。初一天还未亮,妈妈便已在厨房忙碌,做糖圆子(甜汤圆),爸爸就在楼梯旁声若洪钟地叫醒我和妹妹。接过父母的利是,吃过象征着团圆甜蜜的圆子,爸爸就开车载着我们去崆峒岩了。崆峒岩平常门前冷落车马稀,但到大年初一,就特别热闹。烧香祈福的人山人海里,我们跟着父母上香,父母大概是诚心诚意吧,我与妹妹则象征式到各殿上香跪拜,其实心里已在想快点回家等吃大餐。平常爸爸很少下厨,但大年初一就会下厨,会做我喜欢的生炒骨、牛扒等等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2017年1期2017-03-15

  • 武传天下* ——崆峒派武术代表性传承人王镖访谈录
    武传天下* ——崆峒派武术代表性传承人王镖访谈录陈小蓉 崔家宝采访整理崆峒派是中国传统武术流派之一,崆峒武术创始于崆峒山,早于少林、峨嵋、武当,是道教文化的组成部分。第一代掌派人唐朝甘肃人飞虹子吸收了敦煌壁画中飞天舞伎的舞蹈,形成崆峒派重要的高深武功“花架门”。崆峒派武术集修身、养性、健体和技击于一体,讲究实打、实拿,以技击强身健体和增加功力为目的。崆峒派武术特点是“奇兵”,所用兵器以短、小、轻、柔、奇为特色,如扇、拂尘、剑、耙、枷和鞭杆等。①访谈地点:甘

    文化遗产 2017年1期2017-01-28

  • 崆峒山秋色天下秀
    文 沈安娜崆峒山秋色天下秀文 沈安娜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崆峒山风景区面积达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3米,景区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崆峒山秋季美景如画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崆峒山风景区面积达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3米,景区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崆

    青春期健康 2016年20期2016-11-29

  • 地方小戏的传承与保护
    将以地方小戏曲“崆峒笑谈”为例,探究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措施。【关键词】地方小戏曲;《崆峒笑谈》;传承与保护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041-01一、“崆峒笑谈”的前世与今生(一)从明清时代款款走来。有史料记载,崆峒笑谈大致形成于宋元时期,“水乐台,在县北,郡人能为水戏,宋太守王素建此台观之。”从《柳湖志》中可以看出“水戏”即为崆峒笑谈的雏形,并且得到了当地官员的认可和支持;而《东京梦华录》中

    戏剧之家 2016年8期2016-05-23

  • 浅谈“崆峒笑谈”表演的创新性
    小戏,被称之为“崆峒笑谈”。“崆峒笑谈”又称笑摊或者笑坛,老百姓俗称“谝干传”或“丢丑”,是一种以逗乐见长,以说白和表演为主的民间小戏。据史料记载,“崆峒笑谈”大约形成于宋元年间,成熟于明、清两代,盛行于清末和民国初年。主要流传于平凉市崆峒区北部塬区的草峰、杨庄、白庙、香莲和川区的崆峒、白水、花所等乡镇。明清时期,“笑谈”已具规模,演出活动遍及平凉城乡,公元1550年至1627年,明朝散曲作家、著名政治家赵南星在他的《笑赞题词》中写道:“书传之所记,目前之

    艺术评鉴 2016年6期2016-05-14

  •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泾渭流域崆峒武术的机遇与挑战
    区建设的东风,将崆峒武术建设成为创新区文化品牌内容,将泾渭流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持续源动力,最终破解甘肃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而社会经济发展落后的尴尬窘境,开启泾渭流域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路径与新机制是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1 崆峒武术开发与建设的优势1.1 崆峒武术是极具代表性民族体育文化品牌泾渭流域保留着大量的民族传统体育与竞技项目,如“东乡族拔棍”“保安族夺腰刀”“裕固族顶杠子”,另外还有民族式摔跤、武术、陀螺、射弩、民族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6年4期2016-02-12

  • 崆峒文化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
     朱克雄 史华丽崆峒文化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朱克雄史华丽崆峒一词在古代无山字偏旁,它本是一个氏族部落民族语言的音译,表达的是一个方位或一个区域所有部落的总概念。崆峒山最早载于中国第一部辞书《尔雅》中,形入《山海西经》,《庄子》《穆天子传》《史记》《汉书》《水经注》《淮南子》《魏书》《通典》《五经正义》《括地志》等古籍中有过“空同”、“鈃山”、“空桐”、“鸡头山”、“笄头山”、“薄落山”、“牵屯山”等异名,定名“崆峒山”,始于唐代。在数千年文化衍进、历史演

    华夏文化 2016年3期2016-02-03

  • 我该如何描绘你
    刘泓妍崆峒得泾而势愈尊,盖由凿前后峡以疏泾,而崆峒始琼出,譬犹正人君子礼义以峻其防,巍然莫屈。彼淫夫小人望之而可知其卑且陋,故凡言崆峒者,舍泾则无以见其尊。 ——赵时春《游崆峒记》 如果说云是风的起点,那平凉就是我生命的开始;如果说海是鱼的摇篮,那平凉就是我青春的背景;如果说思念是铭记的证明,那平凉就是我梦的故乡。我在它“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注视下出生、成长,可若让我写它,我却无从下笔。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我该写你的云、你的天吗? 这里

    大作文 2015年12期2015-12-31

  • 泾渭流域的远古文明 ——崆峒武术远古探源
    的远古文明 ——崆峒武术远古探源梁燕飞,刘崇辉(陇东学院 体育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崆峒武术以其独特的地域风格、民族特征和文化内涵成为中国西部特色的民族活动项目,文章运用文献资料调研、田野调查、网络检索等方法,通过区域地理、人类文化学、考古学及大区域形态的分析论证,提出崆峒武术的大区域性.远古人类在泾渭流域陇山地区的生产劳动、部落战争、宗教祭祀、娱乐活动、防身自卫、哲学养生及民族融合等促进了崆峒武术快速发展,形成丰富的文化内涵,分布于泾渭流域的广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3期2015-04-10

  • 崆峒武术课程开发与设置的相关因素研究
    梁燕飞,张 玲崆峒武术课程开发与设置的相关因素研究梁燕飞1,张 玲2崆峒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西部重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就以泾渭流域这一特殊的地理区域,形成独特的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项目。由于受地域、经济、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崆峒武术的开发还是远远不足的,还没有形成真正的规模和体系。因此,通过崆峒武术的课程的开发与设置,将崆峒武术课程引入地方学校传统项目课程中,可以丰富学校学科,发展地域传统文化,打造地域传统优势项目,保护与传承民族传统项目有着极为重要的意

    湖北体育科技 2015年1期2015-03-26

  • 崆峒山,西来第一山
    文/尹巨龙崆峒山,西来第一山文/尹巨龙云中奇塔 摄影/徐振华①胡耀邦题崆峒山碑 摄影/段小靖道教名山崆峒山,坐落于甘肃省东部古城平凉以西约12公里的峰峦之中。平凉城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重镇,史称“西出长安第一城”。崆峒山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属六盘山支脉,西依兰州,东望西安,南邻宝鸡,北抵银川,自古被冠以“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之美誉。峰峦叠嶂,绝壁万仞,怪石突兀,林海浩瀚,山石花木奇险灵秀,道观建筑古朴精巧。这里先后修建过八台九宫

    中国西部 2015年26期2015-03-20

  • 崆峒武术起源地考证
    745000)崆峒武术的起源与武术起源具有相同的规律,但也具有其特殊性,崆峒武术作为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关于崆峒武术起源地的考证不仅是崆峒武术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是崆峒武术发展之需要。因此,从历史资料、地理气候、考古史实、神话传说、崆峒武术特点五个层面,考证崆峒武术的起源地具有重要意义。1 史料证明崆峒武术起源于一个区域在中国古代的文献资料中,崆峒不仅仅只指崆峒山,而是指一个区域,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开卷写黄帝“东至于海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2期2014-12-05

  • 崆峒武术课程开发研究
    745000)崆峒武术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民族传统运动项目之一,更是西部重要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项目,2008年6月13日甘政发[2008]43号文件已经将崆峒武术列为甘肃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因此将崆峒武术引入学校教育,无疑对崆峒武术的发展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少林武术、武当武术、峨眉武术等地方区域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竞技项目都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西部崆峒武术作为中华重要武术地域流派,应紧紧抓住时代发展之利,将崆峒武术引进学校,不仅有利于保护与传承崆峒武术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期2014-08-15

  • 浅析平凉崆峒武术中的和合文化思想
    历史的意义。平凉崆峒武术文化是在以崆峒山为中心的平凉地区内产生的一种地域文化,它是在平凉地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产物,是平凉地域内几千年来的物质精神文明的结晶。平凉在历史上长期处于中原与西域的交界地带,它西控陇干,东扼秦川,屏潘中原,连接边塞,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位十分重要,为兵家必争之要地,商贸文化交流的纽带。平凉崆峒武术以崆峒山为的发源地,以崆峒氏族在氏族部落战争中所掌握的攻防格斗之法和格斗技巧为外壳,以广成子的阴阳有藏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4年2期2014-08-15

  • 崆峒武术探微
    程据白义海兄说,崆峒武术起源甚早,《尔雅》中已云:“崆峒人武。”汉代飞将军李广,宋代抗金名将吴磷、吴阶,抗西夏高僧法淳,都是崆峒地区的武术家。而崆峒派则是唐代道人飞虹子所创,历代掌派人分别是:第一代飞虹子(唐末甘肃人)第二代飞绥子(宋朝甘肃人)第三代云离子(元朝甘肃人)第四代飞云子(黄衫客,明朝甘肃人)第五代眉姑(女,清朝四川人)第六代飞尘子(曲一洪,清朝四川人)第七代陆尘子(清朝湖南人)第八代袁一飞(清朝广东人)第九代胡飞子(胡惠民,民国广东人)第十代燕

    少林与太极 2014年4期2014-08-14

  • 秦汉时期的崆峒武术研究
    00)秦汉时期的崆峒武术研究刘崇辉,梁燕飞(陇东学院体育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崆峒武术为中华传统武术重要一支,源起西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秦汉时期的泾渭流域政治统一、经济发达、文化丰富,崆峒武术在先秦时期的基础上,得到了充分发展,形成了以李广、公孙贺、赵充国等为代表的泾渭流域崆峒武术的初始形态。崆峒武术;秦汉;泾渭流域崆峒武术三皇五帝时已见于泾渭流域,可谓源远流长。“泾渭流域是远古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通过考古发现,史前时期泾渭流域曾创造了丰富的

    晋中学院学报 2014年6期2014-04-16

  • 试论崆峒武术的远古源流
    745000)崆峒武术是中华武术的重要内容与分支,是西部地区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受经济、地域和思想方面的影响,崆峒武术的源流问题并没有引起学者们的更多关注,作为中华传统武术流派中的一员,少林、武当的源流已经清晰,峨眉武术的源流考证经过近几年学者们的努力,也渐渐清晰。唯独对西部武术流派的崆峒武术相关源流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基本没有什么有影响力的文献资料佐证。再者,西部崆峒武术文献资料十分匮乏,给研究带来了一定的

    体育科学研究 2014年1期2014-02-11

  • 六盘山引水工程对平凉崆峒水库的影响分析
    取水后将对平凉市崆峒水库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此,需分析六盘山引水工程调水后对崆峒水库的影响程度,进而提出补偿措施建议。2 崆峒水库概况崆峒水库坝址位于泾河前峡出口聚仙桥上游约1km 处。坝址以上流域面积602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24亿m3,50%频率年径流量1.11亿m3,75%频率年径流量0.78亿m3。工程于1971年10月动工兴建,1980年完工并投入使用。该工程的任务是以灌溉、防洪为主,兼有发电、旅游、养殖等综合利用。不完全年调节。坝型为砂砾石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3年2期2013-07-16

  • 平凉的“炽热”
    施列春这里是崆峒武术发源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这就是甘肃省平凉市。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在平凉南山公园录制的《乡约甘肃平凉》节目于1月5日在央视七套21:17播出。节目中,主访嘉宾——平凉市委书记陈伟如数家珍地向观众推出了平凉金果、平凉红牛、平凉旅游等“家乡名片”,崆峒派第十二代掌派人陈虎表演了崆峒派绝技七伤拳,精彩的对白与互动表演,使现场的气氛高潮不断。节目播出后好评如潮,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节目首推的第一张“家乡名片”是平凉金果。静

    祖国 2013年1期2013-03-28

  • 崆峒武术概念探析
    更多学者的关注。崆峒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武术五大门派之一,源远流长,历史影响广泛。由于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影响,崆峒武术的发展远远不如少林武术与武当武术,影响力远不及少林、武当,其文化影响力更不及少林禅武文化、武当道家文化。因此,人们对于崆峒武术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大概的印象之中。另一方面,相关崆峒武术的文献资料多散落于前人旧著、地方文献和神话传说之中,尚未有系统、全面的理论研究面世,加之相关陇东崆峒武术的历史资料、记载、实物佐证等相当散乱,给陇东崆峒

    浙江体育科学 2013年5期2013-01-30

  • 崆峒:一个门派是如何炼成的
    方式可以解决呢?崆峒派的白义海提出了三个方案:鉴定信物、同门推选和比武。“现在是和谐社会,不提倡比武,但如果真要这样我也勇于面对。”40岁出头的白义海自称深得其师傅、崆峒派第十代掌门燕飞霞的真传。他的竞争对手,一个是他的师娘、日本人甲斐睦子,一个是他的师侄陈虎。而他们所争的掌门大位,又有多大的含金量?崆峒派确实有悠久的历史还是依托小说凭空产生?这和现在掌门人之争的是非恩怨一样扑朔迷离。横空出世武侠中的崆峒派较早见于平江不肖生的小说《江湖奇侠传》,崆峒派是其

    看天下 2012年10期2012-04-08

  • 陇东神话传说探析* ——崆峒武术的本质特征
    传说探析* ——崆峒武术的本质特征贾海涛,梁燕飞,郭秋荣,田惠君,杨占明(陇东学院 体育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对陇东崆峒武术相关的神话传说进行探讨,通过对伏羲、黄帝神话传说的分析,提出了陇东崆峒武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健身养生、军事技击和生产应用的本质特征,旨在促进崆峒武术的开发研究。陇东崆峒武术;神话传说;伏羲;黄帝AbstractThe paper discusses the relevant legends of Longdong Kong

    体育教育学刊 2011年2期2011-12-07

  • 崆峒武术在平凉地区的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745000)崆峒武术在平凉地区的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田惠君 王艳红(陇东学院体育系,甘肃 西峰 745000)崆峒武术是中国武术几大流派之一,与少林与武当相比,崆峒武术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后继无人的问题。新老拳师的更替、习武人数的锐减、武术馆校的数量与规模、掌派人重对外传播等因素制约了崆峒武术的正常传承,影响了崆峒武术的发展。崆峒武术 发展现状 影响因素2005年8月5日—7日,“崆峒杯”第五届全国武术馆校武术比赛在平凉市隆重举行。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

    武术研究 2010年4期201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