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 钱江晚报》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策略研究
    郝强 李政《钱江晚报》于2013年开始建设和运营同名微信公众号,在过去的9年时间中,凭借自身良好的口碑和积累的大量社会资源,《钱江晚报》抓住了时代给予的良好机遇,借助微信公众号这一平台成功进入移动互联网,逐步形成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良性互补。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钱江晚报》用一次次亮眼的数据,证明了传统媒体转型的可行性。2018年,《钱江晚报》微信公众号的订阅人数突破了93万人,全年共计133条推送文章收获10万+的阅读量,3条文章阅读量破百万。2019

    传媒 2023年1期2023-02-10

  • 从四道“加法”开始,构建新型媒体生态圈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创新实践初探
    今年2月底,钱江晚报提出了构建新型媒体生态圈的目标。新型媒体生态圈要如何打造?作为一家已有35年历史的都市主流媒体,钱江晚报这几年经历了行业的巨变,市场的捶打。在媒体深度融合、全媒体传播平台搭建、市场化产品化的道路上,从未停止过探索和实践,艰难却一直很坚定。接下来,如何在前几年实践基础上,培育新动能,站上新赛道?如何整合资源,赋能媒体的专业能力,更积极地搅动市场?一个多月来,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围绕上述目标,叠加赋能做+法,融合出圈,在双效合一的路径上,进行

    传媒评论 2022年4期2022-11-22

  • 从“西湖柳树”事件看融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与公共舆情引导
    舆情事件中,钱江晚报作为最早介入报道的省级媒体,连续几日,通过现场滚动播报、跟进城市管理部门回应等,以图、文、视频、原创绘图等多种报道形式,多平台发声,及时快速准确报道,牢牢把握舆论导向主动权,在民意和政府之间架起一座沟通桥梁,使得整个公共舆论事件朝着民心所向的方向推进,最终“柳归西湖边”,政府部门也因为善听群众呼声得到了大家的理解和肯定。梳理这次柳树报道事件,它与以往多次轰动杭城的突发事件一样,都由一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热线线索而来。何以成为公共舆情?如何

    传媒评论 2022年6期2022-07-07

  • 战疫新闻“求婚何甜甜”为什么这么甜 ——钱江晚报全媒体报道“第三次求婚”解析
    ,源于两天前钱江晚报全媒体健康中心记者细心捕捉到的一条线索——浙大二院急诊医学科护士何甜甜的男友张亦诚两次策划求婚,却接连两次都被突如其来的驰援打乱计划,因此有想法在她驰援宁波归来后进行第三次求婚。钱江晚报全媒体健康中心敏锐地感知这个线索可遇不可求,第一时间向钱江晚报编委会汇报,报社上下对这一事件的新闻价值预判高度一致,立马开始全面策划部署。秉持“从小切口入手、深度报道大事件”的原则,钱江晚报先后于1月5日、1月6日、1月7日连续3天推出全媒体报道,包括连

    传媒评论 2022年1期2022-06-22

  • 把东京奥运变成每个人的奥运立足本地化社区化,钱江晚报奥运报道的突破和创新
    得尤为重要。钱江晚报作为都市类媒体代表,在这次奥运传播中,强化本地特色、发挥平台优势,通过“一个前方记者、14个部门联动、10个全媒体平台发布、20个社群互动、10场小时奥运会落地”的方式,打造前后方协同配合、线上线下全媒体传播的模式,在奥运传播中探索一条融合创新的特色路径。一个摄影包的故事,引北京冬奥会官方点赞发挥特派记者优势,打造媒体原创IP体育报道一直是钱江晚报的特色和强项,从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始,每届夏季奥运会钱江晚报社都会派记者前往一线报

    传媒评论 2021年8期2021-06-22

  • 在关注小店的时候,我们在关注什么? ——钱江晚报小时小店策划报道浅析
    划最早来源于钱江晚报杭州新闻中心一次“看得见日常”的关注。身边的社区小店在经历疫情一年之后,总在出租,总在浮沉。作为大社会小细胞的它们,究竟活得怎么样?基于这样的初衷,从3月7日开始,钱江晚报和小时新闻客户端推出了一组亲历式的“社区小店生存启示录”,记者跟着店主去店里目睹他们的辛劳和努力,并以店主第一人称讲述的方式陆续在客户端和版面刊发。而后,又根据小店店主的建议,先后成立了3个小时小店微信群。后续陆续推出了“小时记者当店长”的亲历式报道,“10个小时直播

    传媒评论 2021年5期2021-06-21

  • 都市报全媒体抗“疫”报道及其创新
    色。笔者以《钱江晚报》为例,分析了其在全媒体抗“疫”报道的成功经验,主要表现为以机制改革为引领,实现全面的移动端转型;注重内容品质,多部门联合打造;突出创新创意,强化IP运营等方面。这些做法中不乏一些创新性的探索,对都市报全媒体转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都市报 全媒体 抗“疫” 媒体融合 《钱江晚报》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集中暴发以来,各大新闻媒体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为坚定抗“疫”信心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做出了积极贡献。因都市报与市民的接近性、报道

    传媒 2021年4期2021-03-24

  • 一座云上的桥,为什么能得到认可 ——钱江晚报两会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的全国两会,钱江晚报从自身特色出发,在选题策划、形式设计上积极寻求创新,在报纸端、移动端同步推出融媒体专题,融合图文、短视频等呈现方式,全面覆盖传统和新兴的传播渠道,让读者更方便和高效地关注和分享两会信息。“云上同心桥”和“蓝震看两会”,把特殊时期的全国两会,做出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报道效果。赴京的末班车上,钱江晚报送上云端自1995年起,全国两会一般都在每年的一季度召开。今年受疫情影响,25年来首次推迟到二季度召开。会期缩减、人员压缩、

    传媒评论 2020年6期2020-12-08

  • 战“疫”:钱江晚报全面转型的一次大考
    点浙大一院,钱江晚报记者何黎、孙燕、杨子宸继采访李兰娟院士后,继续独家专访浙大一院梁廷波书记、感染科盛吉芳主任,采回《李兰娟:昨天建议武汉封城,今天国家行动了》《武汉来杭州开会,多位接触同事被感染发病!浙一感染科主任盛吉芳:如果你从武汉来,请一定自我隔离14天!》等多条重磅稿件。1月24日,大年三十,钱江晚报记者时刻紧盯疫情,连线首位出征武汉的浙江医生,持续采写报道。1月25日,大年初一,疫情进一步发展,浙江医疗队第一批人员出征武汉,钱江晚报调整原定的春节

    传媒评论 2020年2期2020-06-21

  • 从人工智能到AR世界:2017中国纸媒的融媒探索 ——从《钱江晚报》的改革谈起
    2月2日,《钱江晚报》在头版位置刊登了一则自我宣传的广告:接下来连续三天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特刊封面,都将是一张“会动的报纸”。就在一年前,2016年12月2日,《钱江晚报》在创刊30周年的见证大会上,宣布与微软战略合作,率全国纸媒之先引入人工智能机器人记者。一头一尾的两件事,都让《钱江晚报》成了媒体圈的“热搜”。一、优化组织架构,人人都是“新媒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媒体深度融合作出深刻阐述,强调“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要尽快从相“加”阶段

    中国记者 2018年1期2018-02-28

  • 机器人客串新闻主持人
    。”日前,《钱江晚报》“智新时代——新媒体产品发布会”现场,人工智能记者机器人“小冰”客串了一把主持人。发布会一结束,“小冰”就在新版“浙江24小时”客户端发布了活动报道。“跟着我的节奏一起去看看新闻吧。”登录升级后的《钱江晚报》客户端“浙江24小时”,可以看到首页设有“小冰”对话专栏。“小冰”自上线以来已在版面和客户端累计发稿300多篇,服务用户总数高达122万人次。(消息來源:《人民日报》)

    声屏世界 2017年10期2017-12-12

  • 从机器人小冰看《钱江晚报》人工智能+新闻的创新探索
    器人小冰看《钱江晚报》人工智能+新闻的创新探索□ 文 / 冯 怡人工智能将给媒体带来哪些冲击?哪些改变?通过考察《钱江晚报》与微软在“人工智能+新闻”领域的共同探索,作者发现人工智能对新闻行业更新的影响将通过交互方式实现改变,重塑从业者与用户、客户之间的关系和生态。人工智能 机器人写作 钱江晚报3月24日,比尔·盖茨在北大直播演讲,主题为“中国的未来:创新、慈善与全球领导力”。演讲中,除了提及互联网公司,他还出人意料地提到了传统媒体《钱江晚报》。比尔·盖茨

    中国记者 2017年6期2017-07-06

  • 钱江晚报》:让主流媒体变“年轻”的几点思考与实践
    文/丁浩宇《钱江晚报》:让主流媒体变“年轻”的几点思考与实践□ 文/沈 芸年轻人在哪里,媒体的未来就一定在哪里。纸媒如何将读者群向年轻人群体延伸?这是主流媒体的一个时代课题。将近“而立之年”的《钱江晚报》,近年来做了许多年轻化的探索,主要经验是:主动出击,拥抱变化,引领时代,寻找未来的革新之路。钱江晚报 新媒体 年轻化 创新表达一、创建平台:一报多翼,差异传播在“全面改革、全面融合、全员融合”的指导思想下,《钱江晚报》不断推进融合发展,创建多种平台,已形成

    中国记者 2016年10期2016-11-27

  • 从《钱江晚报》看都市报的新媒体转型
    刘铭秋从《钱江晚报》看都市报的新媒体转型□刘铭秋摘要:对于我国各大都市报来说,新媒体转型已成为可持续发展与创新的基本共识。如何实现纸质媒体经营向多媒体经营的转型、如何探索与实践发展路径和运作模式,已成为我国都市报亟待解决的难题。《钱江晚报》作为最先尝试新媒体转型的都市报,其新媒体发展模式值得分析与思考。本文以《钱江晚报》的新媒体发展为研究对象,对都市报的新媒体转型进行研究并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关键词:纸媒;钱江晚报;新媒体;转型一、《钱江晚报》的新媒体发展

    视听 2016年6期2016-04-12

  • 如何解决纸媒转型阶段的恶性“标题党”现象 ——以《钱江晚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
    象 ——以《钱江晚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徐寒生(作者单位: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在以网络为主导的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同时,信息量爆破式地增长,而为了制造网络效应,争取用户阅读量,获得更多利润,“标题党”现象随之出现并越来越严重,这其中也包含了许多通过渲染低俗、色情标题而达到吸引眼球目的的恶性“标题党”现象。本文以《钱江晚报》为例,针对传统媒体在转型过程中,如何能够合理地使用良性“标题党”制造网络效应,从而实现成功转型展开分析。网络效应;纸媒转型;恶性“标题党”;良性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5期2016-03-05

  • 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以《钱江晚报》微信矩阵为例
    展 ——以《钱江晚报》微信矩阵为例文/张亚文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发展迅速,当QQ、微博的热劲还没退尽,微信已在2015年吸引了6亿多的用户,从“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在2015年全球互联网趋势报告公布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未来移动用户将大幅上涨,其中智能手机订户总数增长至21亿。移动互联网的异军突起让纸媒看到了生机,而微信又是纸媒进入移动互联网最佳入口,纸媒纷纷加入微信大军,既是用户又是内容的制造者。《钱江晚报》两年前就布局微信,2013年底,《钱江晚报》将各

    传媒 2015年22期2015-03-24

  • 232次夜巡汇成的基层报道——《钱江晚报》“杭城夜巡”栏目的“走转改”实践
    栏目也成为《钱江晚报》社会新闻的王牌栏目,以其强烈的现场感和贴近性,得到了读者喜爱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同。掌握一手素材 摆脱“通讯员依赖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些报社的跑线记者越来越依赖通讯员来稿,不少记者只是简单编辑一下或是追踪采访一些细节,就署上自己的名字发表了。这样做造成了第二天几乎各家媒体对同一新闻的报道千篇一律,鲜有亮点。而跑线记者也越来越缺乏深入基层的动力,缺乏发现独家新闻和深层次新闻的能力。每个周末晚上到派出所,随巡警一起去现场,是钱报公安

    中国记者 2014年9期2014-03-13

  • 都市报重大主题报道的“两个回归”
    钱江晚报》副总编辑谢晔在2012年第2期《新闻实践》刊文,介绍了《钱江晚报》以重大主题报道为重心的改版。谢晔认为,重大主题报道是在可见的未来,传统媒体得以生存发展的主要市场理由之一——在信息尘埃、思想碎片漫天飘荡的时代,向受众公布真相、辨明是非、晓以利害、讲清大局、指出趋势。《钱江晚报》在重大主题报道的改版上,继续严守舆论导向、承继人文关怀、坚持传播真理,同时心怀万家忧乐、摒弃小资腔调、追求平实叙事。在实践中,具体以“两个回归”为切入点:一是回归新闻传播

    中国记者 2012年3期2012-12-22

  • 以人为本 用现场说话—《钱江晚报》“7·23”事故报道记录
    突发事故,《钱江晚报》迅速启动突发性事件应急报道机制,第一时间投入重兵,全面、客观、深入地报道了事故进程。启动应急机制,整合全报之力事故发生后半小时内,以浙江新闻部为主,迅速成立了一支应急报道采访小分队。在温州驻地记者率先赶到现场的同时,迅速从距离温州相对较近的金华分社、宁波分社抽调记者赶赴现场,然后又从杭州总部由部门副主任率队赶赴温州,三个梯队先后抵达现场。会合后,由带队部门主任统一指挥,并与后方保持密切联系。7月23日—24日,《钱江晚报》在温州现场采

    中国记者 2011年8期201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