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背

  • 一蒂双叶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
    对简单,而指腹、指背同时缺损,且缺损为两个单独创面,治疗修复相对棘手,过往大多数选择患指短缩残端处置、腹部带蒂、游离皮瓣转移等方法进行治疗[2-5]。残端修整术后患指短缩、带蒂皮瓣臃肿,感觉差,游离皮瓣转移风险较大、坏死率较高,且造成供区新的创伤[6],患者接受度较低。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骨外科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治疗12例外伤导致的拇指指腹、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以一条指掌侧总动脉为蒂,携带相邻两指指动脉岛状瓣,皮瓣内附带指背神经,通过拇

    海南医学 2022年24期2023-01-11

  • 游离带肌腱的尺动脉腕上穿支皮瓣修复在中小面积指背皮肤软组织复合伸指肌腱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术修复是临床治疗指背皮肤软组织复合伸指肌腱缺损的主要方式,其中绝大多数指背皮肤软组织复合伸指肌腱缺损患者需要皮肤移植修复,但不同的修复方式修复效果有所差异。 传统的复合皮瓣修复手术需要选取掌长肌腱、 掌骨背岛状皮瓣、邻指皮瓣等多块组织进行伸指肌腱与指背皮肤软组织的修复,供区过多可能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 采用游离带肌腱的尺动脉腕上掌侧穿支皮瓣进行修复则能够有效减少供区数量,通过1 个供区则可完成伸指肌腱与指背皮肤软组织的修复,有效减轻手术导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26期2022-10-20

  • 指腹缺损患者应用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的临床研究
    皮瓣、带蒂皮瓣、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游离皮瓣等[4-5]。其中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是当前应用比较多的皮瓣,具有操作简单、创面覆盖良好、外形修复逼真、成功率高等特点,能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但是修复过程必须以损伤一条指固有动脉为代价,导致很多患者术后指体耐受寒冷程度降低[6-7]。皮神经在深筋膜下由伴行血管的分支营养,营养来自神经外膜及其周围的神经旁血管,在深筋膜走行于皮下组织[8-9]。皮肤组织与皮神经有共同的血供来源,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指携带皮神经

    吉林医学 2022年8期2022-08-22

  • 指背多级推进皮瓣的解剖学研究
    指掌侧创面,由于指背推进皮瓣的推进距离小限制了其在手指背侧创面修复的应用。为此我们设计指背多级推进皮瓣,通过将指背皮肤的延展性、皮下浅筋膜的滑动性、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的角位移与指固有动脉的弹性这4 个因素的叠加作用来增加指背皮瓣的推进距离。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新鲜成人手标本11 侧,示指6 指、中指9 指、环指10 指、小指9 指。用红色乳胶经动脉灌注标本,将标本放入-30 ℃的冰箱放置3~4 d,待乳胶完全凝固后化冻解剖。1.2 多级推进的原理指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2年2期2022-04-22

  • 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与指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节指腹缺损的疗效比较
    动脉掌浅支皮瓣与指背岛状皮瓣[2],据相关学者研究,两种方式在修复手指末节指腹缺损方面,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关于两种手术方式的比较,仍缺乏系统的研究[3-4]。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2017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42例46指指末节指腹缺损患者病例资料,其中采用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19例19指,采用指背岛状皮瓣修复23例27指。通过对术后手指功能、皮瓣成活情况、指腹感觉等比较分析,以期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1年3期2021-09-25

  • 分叶指背五边形皮瓣在并指分指术中的应用
    的手术治疗中应用指背五边形皮瓣移植术重建指蹼,皮瓣设计为正五边形,避免了指蹼以及指根区域植皮[1-4]。之后高伟阳等对该皮瓣进行了改良,将皮瓣设计为不规则五边形,避免了指蹼的皱褶和扭曲,提高了指蹼的美学形态,同时避免了皮瓣旋转导致的长度浪费,使皮瓣的可修复范围达到近侧指间关节(proximal interphalangeal point,PIP)水平,降低PIP关节及以近区域植皮的概率,减少因植皮引发的指蹼爬移和挛缩[5]。2018年我们再次将指背五边形皮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1年2期2021-03-19

  • 改良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指端缺损
    于中指或环指近节指背;受伤距手术时间1~5 h,平均2.5 h,皮瓣切取范围约1.5 cm×1.0 cm~2.5 cm×2.0 cm。1.2 手术方法1.2.1 手术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气压止血带下进行。患指常规清创,外露骨质予以锉平,量取皮瓣样布,并在显微镜下寻找、标记指固有动脉、神经及皮下静脉。1.2.2 皮瓣设计 根据样布于中指或环指近节侧方设计皮瓣,皮瓣关键点:指固有动脉背侧皮支发出点,即近节指固有动脉体表投影中远1/3处,作为皮瓣的蒂部,由此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1年1期2021-03-01

  • 指背神经筋膜蒂皮瓣供区应用掌指背V-Y推进皮瓣修复的临床研究
    临床上对患者进行指背神经筋膜蒂皮瓣修复治疗,效果良好。在传统治疗方式下,皮瓣切取之后,供应区多采用全厚、中厚皮片进行植皮治疗,多数状况下疗效较好,但供皮位置则会出现组织凹陷以及瘢痕增生,严重时甚至出现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手部正常功能。有学者提出应用掌指背V-Y推进皮瓣修复可有效避免此类问题[1]。为提升治疗效果,现选取我院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指背神经筋膜蒂皮瓣供区运用掌指背V-Y推进皮瓣修复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

    微创医学 2020年1期2020-12-29

  • 指背逆行筋膜蒂皮瓣与逆行指动脉皮瓣修复创面的比较
    在这样的情况下,指背逆行筋膜蒂皮瓣治疗的方法与逆行指动脉皮瓣治疗的方法,开始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是因为,上述两种皮瓣治疗的方法,实际上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手指末节缺损修复方法,而对于两种方法的预后情况,则一直都为医学界关注的重大课题[1]。基于此,本次实验将围绕着指背筋膜蒂皮瓣与指动脉皮瓣修复创面的比较进行数据的遴选分析,实验设计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20年3月手指末节缺损患者共50例,通过数字表法,将该病患者分为两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6期2020-05-13

  • 拇指桡侧逆行筋膜皮瓣修复示指指端缺损40例临床观察
    皮瓣、邻指皮瓣、指背筋膜皮瓣、游离足趾皮瓣等方法修复指端缺损,各有其优缺点。2014年8月至2018年5月,我院针对40例示指指端缺损患者,应用拇指桡侧逆行筋膜瓣进行修复,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40指,男27例,女13例,年龄21~59岁,平均33.8岁。左手15例,右手25例。致伤原因:钝器砸伤17例,皮带绞伤10例,锐器割伤9例,交通事故伤4例。指端缺损范围:1.2×1.6cm~2.0×3.2cm,见表1。表1 4

    河北医学 2020年3期2020-03-26

  • 拇指桡背侧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拇指末节皮肤组织及甲床缺损的作用分析
    基础上逆行拇桡侧指背动脉筋膜蒂掌骨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缺损,可在切去局部皮瓣的同时带入有血运的骨瓣,解决骨与皮肤软组织的缺损。本次研究中,回顾性分析20例拇指末节皮肤组织及甲床缺损患者行拇指桡背侧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20例拇指末节皮肤组织及甲床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22~60 岁,平均年龄(45.23±8.61)岁。患者均为拇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2期2020-01-10

  • 指背筋膜蒂皮瓣逆行修复多个指间关节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
    2 月,我院应用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多手指指间关节背侧软组织缺损13 例34 指,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 13 例 34 指,男 10 例,女 3 例,年龄 18~55 岁;其中,伤及 2 指 6 例,伤及 3 指 6 例,伤及 4 指1 例;伤及1 指病例不在本组统计之中。皮肤缺损伴指伸肌腱挫伤或断裂缺损,均采用近节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1.2 手术方法采用局部麻醉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彻底清创,缝合损伤肌腱,如有肌腱缺损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9年4期2020-01-02

  • 指动脉终末指背支逆行岛状瓣修复指端缺损的感觉功能评价
    。以指固有动脉的指背支为蒂的逆行岛状瓣,因方法相对简单、不损伤手指主要血管,临床应用日渐广泛[6-11]。其中,以指动脉的终末指背支(Distal dorsal branch,DDB)为蒂的岛状瓣,通常位于中节指背,皮瓣可通过吻合神经分支来恢复指端感觉功能。然而,某些创面是无法行神经吻合的,如指端创面碾挫严重,难以寻找指神经断端;末节指背创面无神经受区可寻;供区中节指背皮肤寻找不到合适神经分支等。我们观察到部分未吻合神经的DDB 皮瓣随访显示亦可获满意的感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9年5期2019-12-30

  • 游离带肌腱的尺动脉腕上掌侧穿支皮瓣修复指背复合组织缺损临床研究
    呈上升趋势,导致指背皮肤软组织合并伸指肌腱的复合缺损发生率较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干预,将会增加骨外露发生率[1]。目前,临床上对于指背复合组织缺损以单纯取掌长肌腱等肌腱移植修复为主,利用近节指背、掌骨背岛状皮瓣等转为修复为主。虽然能满足临床治疗需要,但是供区尚需要腹部或上臂端层皮片游离移植,需要3个供区完成修复,增加了患者手术创伤,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2]。研究表明[3~4]:将游离带肌腱的尺动脉腕上掌侧穿支皮瓣用于指背复合组织缺损中仅需要一个供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10期2019-10-18

  • 以近节指动脉弓为旋转点的指背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
    动脉弓为旋转点的指背筋膜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16例,皮瓣全部成活,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8~48岁,平均30岁。受伤原因:机器挤轧伤8例,绞轧伤5例,打磨机伤3例。损伤手指:拇指3例、示指4例、中指6例、环指2例、小指1例。损伤部位:拇指为远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示、中、环、小指均为中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缺损面积:1.2 cm×2.0 cm~2.0 cm×2.5 cm,均伴有骨、肌腱外露。所有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9年2期2019-08-20

  • 静脉转位在复杂断指再植中的临床应用
    缺损长度,于临近指背设计需要转位静脉长度(可根据肉眼设计体表静脉走形),根据离断指体背侧所需要吻合静脉端,设计转位静脉吻合口(2-4个吻合口)。(2)静脉切取:于临近指背贴近受区侧沿浅筋膜层切开,充分暴露整个指背静脉网,选取适当长度,受区所需要吻合静脉吻合口,挑选粗大静脉游离,细小给予结扎,可连同深筋膜一并切取,避免血管痉挛,近端可游离至掌背静脉,以保证所需要长度,指蹼可沿生理形态做弧形切开,也可做皮下通道,转位供区静脉,与受区行端端吻合。(3)供区处理:

    辽宁医学杂志 2019年1期2019-04-01

  • 手指末节断指再植术后的临床护理
    优势侧动脉及两根指背静脉保证回流,但手指末节尤其是甲根以远水平的解剖特点决定了再植术中并无可供吻合的指背静脉。因此,在保证动脉显微吻合质量的前提下,术后常采取拔甲放血或指侧方皮肤划痕放血等治疗,治疗中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保证血液回流顺畅、再植指成活至关重要。2016年1月-2018年5月,我院对58例65 指末节离断进行再植术,经过术后有效的临床护理,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8例65 指,年龄15~53 岁;男43例49指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9年1期2019-02-09

  • 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指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指端组织缺损手术的60例的恢复情况,状况良好。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患者均满足指端组织缺损的诊断指标,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9月经本院收治的指端组织缺损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0人,女性11人,男性19人,年龄17~55岁,平均年龄(38±2.8)岁;研究组30人,女性10人,男性20人,年龄18~57岁,平均年龄(37±2.3)岁。排除标准:(1)患者伴有创伤、感染以及精神系统疾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12期2018-12-04

  • 长期输液老年患者采用指背静脉穿刺的护理效果评定
    脉穿刺难度大,而指背静脉穿刺因其特殊特点,在穿刺上成功率明显提高,但仍需做好相关穿刺护理工作,掌握娴熟的固定技巧,以减轻患者痛苦和提高患者满意度。本研究纳入2016 年2月-2017年5月90例长期输液老年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分析了长期输液老年患者采用指背静脉穿刺的护理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2016 年2月-2017年5月90例长期输液老年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63-79岁,平均(67.67±2.72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31期2018-10-17

  • 接合指背皮神经的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指腹缺损
    月,我院采用接合指背皮神经的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指腹缺损12例,疗效肯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0~54岁,平均37岁。损伤原因:电刨伤5例,刀割伤4例,挤轧伤1例,其他伤2例。损伤指别:示指5例,中指3例,环指2例,小指1例,拇指1例。均为单侧指腹缺损伤,缺损面积1.5 cm×2.0 cm~2.5 cm×3.0 cm。手术时机:急诊手术11例,亚急诊手术1例。1.2 手术方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后,常规消毒铺巾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年3期2018-10-10

  • 游离腓肠外侧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指背软组织缺损
    710065)指背软组织缺损一般伴有肌腱、骨质外露,尽早修复创面、恢复手的良好功能是对外科医生的一项挑战。近年来,国内外对腓肠外侧皮神经及腓肠外侧浅动脉的解剖报道较多[1-3],但是应用腓肠外侧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指背软组织缺损的报道较少。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科利用腓肠外侧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背部软组织缺损14例,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4例14指,男10例,女4例;示指4例,中指6例,环指4例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年3期2018-10-10

  • 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
    为研究对象,探讨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56例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并知情同意。将5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28例患者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18-60岁,平均(33.6±3.0)岁;致伤原因:3例热压伤,12例挤压伤,13例切割伤。实验组28例患者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18-

    智慧健康 2018年21期2018-09-07

  • 中节指背终末背侧支筋膜蒂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
    月,我科应用中节指背终末背侧支筋膜蒂皮瓣修复手外伤后指端指腹软组织缺损创面20例,获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12例,女8例。机械绞伤16例,切割伤4例;平均受伤时间1~6 h,末节指腹指端缺损达末节1/2以上,无法进行再植,多合并末节指骨骨折缺损及骨端外露。其中示指末节缺损8例,中指末节缺损4例,环指末节缺损5例,小指末节缺损3例;合并末节指骨粉碎性骨折14例,缺损面积大于 1.5 cm×2.0 cm。1.2 手术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年3期2018-01-29

  • 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的临床研究
    背侧支为血管蒂的指背筋膜皮瓣修复指端皮肤创伤,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指端皮肤缺损患者186例(210指)。其中,男110例(126指)、女76例(84指);年龄21~52岁,平均(32.21±9.64)岁;伤后至到院就诊时间间隔为1 h~7 d;挤压伤95例(106指)、切割伤60例(68指)、其他31例(36指);受累手指示指86例、中指68例、环指41、小指15例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8年2期2018-01-20

  • 指背筋膜蒂皮瓣在手指皮肤软组织缺失修复中的应用价值
    莞 523400指背筋膜蒂皮瓣在手指皮肤软组织缺失修复中的应用价值钟松杰 尹静仪 尹金华广东省东莞市寮步医院手外科,广东东莞 523400目的探讨指背筋膜蒂皮瓣在手指皮肤软组织缺失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110例手指皮肤软组织缺失修复患者作为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有55例。常规组采用传统的皮肤创面常规植皮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则采用指背筋膜蒂皮瓣进行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手指皮肤软组织缺失修复总有效率;手指感觉评分、外形美观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1期2018-01-11

  • 掌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背皮肤缺损54例
    复与腹部皮瓣修复指背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指背皮肤缺损患者108例,根据是皮瓣修复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4例,患指56根)和实验组(54例,患指55根);对照组行腹部皮瓣修复,实验组行掌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费用以及住院天数;随访6个月后,比较两组术后效果。 结果 手术情况:实验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中国医药导报 2017年8期2017-05-11

  • 邻指皮瓣与指背筋膜瓣修复手指末节缺损比较
    沈飞邻指皮瓣与指背筋膜瓣修复手指末节缺损比较秦伟 沈飞目的 总结手指末节缺损患者行指背筋膜瓣修复方案、邻指皮瓣修复方案的效果。方法 从2013年8月~2016年10月因手指末节缺损进入我院的患者中,选取72例进行分组研究,A组38例接受邻指皮瓣方案,B组34例则接受指背筋膜瓣方案,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A组有效率73.68%,B组97.06%,且两组皮瓣组织触觉相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手指末节缺损患者,选择指背筋膜瓣方案效果更突出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33期2016-12-13

  • 简易指背支具治疗闭合性腱性锤状指的疗效观察
    月,我们采用简易指背支具治疗闭合性腱性锤状指58例,临床疗效满意。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8例,男36例,女22例;年龄19~61岁,平均32岁;均为单手指闭合性损伤。受伤部位:左食指5例,左中指4例,左环指6例,左小指14例,右食指6例,右中指8例,右环指5例,右小指10例。受伤时间为伤后3h~7d,不伴伸肌腱止点撕脱骨折。1.2 固定方法向患者说明其受伤的机制和长时间固定的必要性,使其配合治疗。固定材料采用低温热塑材料,根据患指的大小现场制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6年2期2016-07-11

  • 拇指桡背侧窄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复方法很多,有食指背皮瓣、邻指皮瓣、神经血管岛状皮瓣、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大鱼际逆行岛状皮瓣、游离组织瓣、拇指桡侧指动脉关节皮支为蒂岛状皮瓣等,每种方法都有不同的适应证和优缺点[2-7]。1992年,Bertelli首先报道以桡神经浅支及伴行血管为蒂逆行皮瓣修复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8]。之后类似皮瓣如指背动脉皮瓣、指动脉背侧支皮瓣等报道很多,应用广泛。2008年9月-2012年12月,我们采用拇指桡背侧窄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取得了比较满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6年1期2016-06-15

  • 拇指尺背侧皮瓣修复拇指指端软组织缺损30例
    血运主要来自拇指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属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主要用于局部转移修复拇指指端软组织缺损。2014年7月-2015年2月,我科对30例拇指指端软组织缺损的病例采用拇指尺背侧皮瓣修复,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18~55岁,平均34岁。受伤原因:切割伤8例,挤轧伤12例,碾挫伤10例。急诊修复28例,择期修复2例。皮瓣面积:1.5 cm×2.5 cm~2.0 cm×3.0 cm。1.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6年3期2016-04-05

  • 指掌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指背软组织缺损
    膜蒂皮瓣修复手指指背软组织缺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26例,男19例,女7例;年龄16~56岁,平均26.5岁。受伤原因:机器冲轧伤9例,电刨伤7例,切割伤7例,热压伤3例;其中伴骨折8例,骨外露9例,深部肌腱外露11例。缺损面积:1.0 cm×1.5 cm~1.6 cm×3.8 cm。入院前均未行治疗。入院至手术时间为2~5 h。1.2 手术方法受区处理: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上臂上气囊止血带。创面彻底清创,清除严重污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6年1期2016-04-04

  • 指背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的临床研究
    孙冬生 殷为华指背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的临床研究胡玺1孙冬生2殷为华1目的 研究指背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的临床表现,围绕现实病案资料,分析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某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8例指端皮肤缺损患者,采用指背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缺损创面,根据修复效果及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判断分析该修复治疗法的应用价值。结果 28例患者中,坏死1例,3例出现不良反应,水泡1例、皮瓣瘀血2例,成活率为96.43%,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29期2015-12-27

  • 指背筋膜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体会
    院 518000指背筋膜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体会廖子鸿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人民医院 518000目的:对临床采用指背筋膜皮瓣在修复指端缺损过程中的体会进行分析,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指端缺损患者40例,对所有患者实施指背筋膜皮瓣进行指端缺损修复治疗,观察患者缺损指的愈合情况与手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29例患者皮瓣皆能存活,1例患者皮瓣边缘出现小面积的坏死,手指功能有27例患者恢复良好,有13例患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12期2015-12-10

  • 浴眼击退早期白内障
    ,大拇指弯曲,以指背左右轮流轻擦上眼皮10~20下,也可用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轮流轻抹上眼皮10~20下;(2)两手食指弯曲,以食指内侧同时以相反方向轻刮眼眉10~20下;(3)同上手法以食指内侧同时以相反方向轻刮眼袋10~20下;(4)用中指分别揉按两眼内眼角睛明穴10~20下;(5)用大拇指指背揉按太阳穴,顺、逆时针方向各10~20下;(6)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双眉间鼻梁,同时用右手掌以中等力度从头顶经百会穴按摩到大椎穴10~20下;再换右手大拇指和食

    爱你 2015年8期2015-11-15

  • 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筋膜皮瓣在修复手指中末节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琦 钟佳运 马平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筋膜皮瓣在修复手指中末节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蒙永晖 黄健琦 钟佳运 马平目的 研究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手指中末节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手术方法,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50例手指中末节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筋膜皮瓣进行修复,其中20例采用急诊或延迟手术修复,30例经清创后择期(Ⅱ期)手术修复。在此过程中观察血管链是否存在变异情况。结果 术后50例皮瓣全部成活,未发现明显的血管变异。所有皮瓣术后随访4~1

    当代医学 2015年2期2015-03-24

  • 指背神经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部分组织缺损
    袁育虎指背神经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部分组织缺损袁育虎目的 研究利用指背神经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部分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指背神经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部分组织缺损46例患者(65指)。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其中8指的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经换药后逐渐自行愈合,皮瓣存活良好。随访5~11个月,平均随访8个月,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指背神经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手术操作简单,易推广,解剖部位恒定,是修复指端部分组织缺损的理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9期2015-02-01

  • 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皮支链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设计:①点:根据指背皮支血管链的走行特点,在以近、远侧指背横纹端点的连线为纵轴线附近,通过术中解剖找出1~3支皮支小动脉,可携带部分筋膜,以此为蒂部,旋转点近端可达掌指关节平面(掌指关节以近皮肤为掌背动脉供血区,其虽与指背皮支血管间有交通吻合支,但以掌背动脉皮支血管为蒂的皮瓣已超出本课题研究范围),远端逆行旋转点不宜超过远侧指间关节。②线:以近、远侧指背横纹端点的连线为皮瓣的纵轴线,此线与指掌侧固有动脉平行。③面:皮瓣设计远端可达甲根部,近端可借指背皮支血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期2015-01-25

  • 指背筋膜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软组织缺损的护理体会
    台 224200指背筋膜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软组织缺损的护理体会沈进娟 夏柱艮江苏省东台市中医院,江苏 东台 224200目的:探讨指背筋膜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采用指背筋膜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软组织缺损术后的皮瓣血液循环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出现表皮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3~6个月,皮瓣外观满意,手指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指腹正确的护理对皮瓣的成活及功能的恢复有着重要作用。皮瓣;创面;修复;软组织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期2015-01-24

  • 带指神经背侧支的指背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临床分析
    带指神经背侧支的指背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临床分析何明飞 李亮 陆蕴红目的 评价带指神经背侧支的指背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带指神经背侧支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方法修复治疗指腹缺损患者100例120指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的皮瓣成活良好, 随访3~13个月观察, 指腹的外形恢复良好, 静止两点辨别觉达3.0~6.4 mm, 依据总主动活动度(TAM)法评价手指功能情况, 均显示为优。查看供区无畸形发生, 经统计, 患者的感觉恢复、外观、手指功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1期2015-01-24

  • 指背筋膜蒂皮瓣在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528415)指背筋膜蒂皮瓣在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廖梓杰 刘日新 张鸿生(广东省中山市陈星海医院骨科,广东 中山 528415)目的 研究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手术方法,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及优缺点。方法 总结2010年~2014年收治的35例(41指)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术后35例(41指)皮瓣全部成活,皮瓣伤口愈合佳。全部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5±1.1)个月,皮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3期2015-01-24

  • 指背筋膜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手指指端、指腹、指背损伤造成皮肤软组织缺损尤为多见,传统的修复方法有:邻指皮瓣、鱼际皮瓣、指动脉等。近几年兴起的以指动脉背侧支为血管蒂的指背筋膜瓣,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病人。我科2010-2013年共收治39例49指手指软组织缺损病人,使用指背筋膜皮瓣修复,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收治39例49指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末节指腹缺损21例,中节指腹缺损15例,中末节指腹缺损7例,中节指背缺损4例,末

    淮海医药 2014年5期2014-10-15

  • 指背筋膜蒂皮瓣在手指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许会敏论著·临床指背筋膜蒂皮瓣在手指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杨杰,于晓洁,王鹏,王建成,曹文宏,许会敏目的探讨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0月—2013年2月收治手指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患者33例(37指),男19例(22指),女14例(15指);受伤至入院时间1h~15 d;指腹皮肤缺损17指,甲床缺损9指,中节掌侧皮肤缺损6指,中远节掌侧皮肤缺损5指;皮瓣切取面积0.8 cm×1.0cm~1.9 cm×2.7 cm。应用大小为 1

    疑难病杂志 2014年1期2014-08-08

  • 指背静脉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方法很多,而采用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依然是目前应用较多的一种。2006年8月至2012年10月,我们应用近节带指背静脉的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取2006年8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我院手外科应用近节带指背静脉的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患者71例86指,其中男53例,女18例。年龄18~52岁,平均(28.5±3.8)岁。皮肤缺损位于近指间关节以远的中末节,其中拇指9例、食指20例,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年15期2014-03-24

  • 动脉化静脉复合皮瓣修复指背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分析
    静脉复合皮瓣修复指背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分析孙 磊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吉林 吉林 132011目的探讨动脉化静脉复合皮瓣修复指背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0例指背复合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动脉化静脉复合皮瓣修复,治疗后观察修复组织成活情况,并对患者展开时间为2年的随访,观察其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50例患者中完全成活44例,部分表皮坏死6例,脱痂后愈合;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随访,优31指,良19指。结论动脉化静脉复合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17期2014-01-29

  • 游离指背静脉皮瓣修复复杂断指再植 35例临床疗效分析
    与转化医学·游离指背静脉皮瓣修复复杂断指再植 35例临床疗效分析李向阳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152中心医院显微外科,河南 平顶山 467000)目的:探讨游离指背静脉皮瓣在修复复杂断指再植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合并皮肤及手指固有动脉受损的复杂断指利用指背静脉皮瓣行再植修复,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35例患者断指均存活,随访 3~18个月,皮瓣外观、质地正常,皮瓣及远端手指浅痛、触觉恢复良好,功能评定优良率为96.0%.结论:对复杂断指进行游离指背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4年6期2014-01-23

  • 指背筋膜岛状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同指末节皮肤缺损
    州 313009指背筋膜岛状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同指末节皮肤缺损黄益楚 章伟祥 陈孝军 都 巍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手外科湖州 313009手指;皮肤缺损;筋膜皮瓣;修复外伤致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多见,可采用多种手术方法进行修复。我科于2009年6月—2013年2月,应用指背筋膜岛状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同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57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57例,男36例,女21例,年龄11~56岁,平均39岁;损伤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7期2014-01-22

  • 吻合神经的三种皮瓣修复指腹皮肤缺损感觉恢复疗效观察
    瓣16例16指,指背神经营养筋膜瓣18例18指,逆行指动脉皮瓣18例26指。1.2 手术方法 麻醉满意后,术区常规刷洗、消毒铺巾,气性止血带下进行。创面彻底清创,找到断裂的指固有神经断端,标志之。依据创面大小设计皮瓣。1.2.1 邻指皮瓣修复:依据受区皮肤缺损大小,在相邻手指中节背侧设计切取皮瓣,先沿设计皮瓣近端指背神经走形切开,寻及指背神经近端,在适当位置切断,在指背腱膜浅层掀起皮瓣,保留腱周组织,皮瓣内携带指背神经,翻转180°,覆盖于伤指皮肤缺损处,

    河北医药 2013年24期2013-10-10

  • 改良的逆行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
    月,通过应用逆行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12例,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12例中,男性11例,女性1例;年龄21~61岁,平均41岁。均为末节压榨伤或绞榨伤,其中食指伤6例(左侧2例,右侧4例),中指2例(右侧),环指4例(左侧1例,右侧3例)。缺损面积1.3cm×1.5cm~2.0cm×2.6cm,均有骨外露。4例甲床完整,8例甲床远端部分缺失,但甲根部完好。伴有末节指骨骨折1例。12例患指近节和中节均未受损伤。2 手术方法2.1

    创伤外科杂志 2013年3期2013-04-15

  • 游离指背静脉皮瓣在复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32011)游离指背静脉皮瓣在复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刘 凯(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手足显微外科,吉林 吉林 132011)目的 观察游离指背静脉皮瓣在修复复杂断指再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合并皮肤及动脉缺损的断指患者 21 例 25 指应用游离指背静脉皮瓣移植方法修复,术中行静脉桥接指固有动脉,同时将皮瓣的静脉与断指的近端静脉吻合,形成静脉回流。结果 21 例患者 25指术后再植指及静脉皮瓣均成活良好,所有患者随访 6 ~ 30 个月,皮瓣质地接近正常,皮瓣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期2013-01-24

  • 第一掌背动脉带蒂皮瓣治疗拇指指端缺损
    第一掌背动脉(食指背侧)带蒂皮瓣转位治疗,术后拇指的缺失组织被转位皮瓣完全覆盖;皮瓣无青紫、坏死,全部成活,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16例,女性8例; 年龄19~68岁,平均43.5岁。致伤原因:压砸伤12例,切割伤8例,电烧伤2例(图1)。合并指骨骨折17例。1.2 治疗方法20例急诊手术治疗,2例伤后40天后手术,手术在止血带下进行,但上肢不驱血,测量受区创面范围大小,标记供区切取皮肤的范围,以第二掌骨背面的掌背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0期2012-11-13

  • 指动脉背侧支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外露16例,中节指背皮肤缺损肌腱外露或断裂6例,采用指固有动脉背侧支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创面,最大皮瓣切取范围1.5 cm×3.0 cm。1.2 解剖学基础 指背动脉网由掌背动脉的终末支与指固有动脉的背侧支相互吻合构成。Bene等[1]研究发现在手指的近、中及末节两侧恒定地出现指动脉背侧支与指背动脉网相吻合,其中最粗的有4支,分别为近节指骨的中段及远节1/3段,中节指骨的中段及远节指间关节处,可以用上述任一点作指动脉筋膜蒂皮瓣旋转点,从中节或近节指背背侧切除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15期2011-08-15

  • 指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2月,作者应用带指背神经和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筋膜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65例78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65例78指,男性48例,女性17例;年龄16~58岁,平均30岁。损伤原因:冲压伤44例,撕脱伤8例,电锯伤7例,切割伤3例,其他外伤后皮肤皮下坏死3例。伤情:单纯指腹缺损23指,指腹合并侧方缺损38指,指腹合并侧方、指背缺损13指,指侧后方缺损4指。伴有骨、肌腱外露59指,合并指骨骨折21指。2 手术方法2.1 皮瓣设计 根

    创伤外科杂志 2011年5期2011-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