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骨

  • 颅底扁平肥厚型脑膜瘤影像学表现
    病理类型,好发于蝶骨大翼旁,围绕蝶骨向周围生长,易累及眼眶、外直肌及视神经。由于MEP 发病率较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影像学上又表现颅底弥漫型骨质增生硬化及破坏伴周围软组织肿块,故易被误诊为恶性肿瘤。本文回顾性分析6 例颅底扁平肥厚性脑膜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以提高MEP 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12 年7 月至2021 年7 月经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的MEP 患者6 例。男2 例,性4 例;年龄37~60 岁;病程1~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9期2023-10-25

  • 翼点入路手术切除蝶骨嵴扁平肥厚型脑膜瘤的疗效
    脑膜瘤,主要位于蝶骨嵴,易累及眼眶,常伴有眼球突出表现,占脑膜瘤的2%~9%。此类脑膜瘤通常伴有广泛的骨侵犯,邻近解剖结构复杂,完全切除存在困难,术后复发率高,术后常需辅助放疗或放射外科治疗。由于肿瘤邻近视神经及其他重要结构,因此放疗存在相当大的并发症风险。2012年6月至2020年5月翼点入路手术切除蝶骨嵴扁平肥厚型脑膜瘤27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7 例中,男4 例,女23 例;年龄22~76岁,中位年龄48 岁。左侧18 例,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7期2022-11-14

  • 经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切除蝶眶脑膜瘤12例
    窦4例。7例伴有蝶骨肥大。球型肿瘤5例,斑块型肿瘤7例。1.3 手术方法 全麻下,取仰卧位。眼睑做切口2.5 cm,暴露皮肤-轮匝肌后,解剖上外侧轮匝肌,抬高皮肤-肌肉瓣,避免损伤下方的眶隔和提上睑肌。确定眼眶边缘后,切开骨膜,暴露眶上下裂。根据肿瘤的外侧范围决定是否切除眶外侧缘。在神经导航引导下,暴露肿瘤并切除。术中根据需要进一步钻开蝶骨小翼、前床突和颅中窝底。1.4 术后评估 术后1 周内复查MRI,评估肿瘤切除程度[4]。2 结果2.1 手术结果 肿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9期2022-10-25

  • 蝶骨嵴内侧脑膜瘤显微手术切除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张 娟 侯江磊蝶骨嵴内侧脑膜瘤源于前床突出和蝶骨小翼中一半部分脑膜瘤,病变位置深,患者可存在突眼、复视、记忆力降低等状况,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2]。近年来,显微手术在治疗该病方面取得较多进展,治疗效果较佳,在最大程度保留脑组织功能下切除肿瘤,而科学的肿瘤切除评估对提升肿瘤切除率存在极为重要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我院蝶骨嵴内侧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患者86例,分析与切除程度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10期2022-10-17

  • 蝶骨电极脑电图在精神运动性癫痫中诊断价值及影响因素分析
    在局限性[4]。蝶骨电极脑电图为脑电图检查中一种描记技术,相较于常规脑电图,其多出两个电极,能够增大描记范围,提升癫痫波检出率[5]。但蝶骨电极脑电图对部分异常放电的敏感性较低,诊断期间仍存在一定漏诊的风险。本研究分析比较蝶骨电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对精神运动性癫痫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 年1 月9-2020 年10 月秦皇岛军工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3例精神运动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9 例,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3期2022-03-31

  • 标准化开颅技术在额颞切口开颅中的应用
    ,垂体腺瘤8例,蝶骨嵴脑膜瘤6例,颅咽管瘤6例,额颞叶胶质瘤2例,额叶转移瘤2例,鞍区畸胎瘤1 例,视神经胶质瘤1 例,下丘脑错构瘤1 例。额外侧入路13例,翼点入路23例。1.2 手术操作①切口:采用额颞发际线内弧形切口,减少对颞浅动脉的影响及无效暴露(图1a、1 f)。额外侧入路切口起自颧弓上3 cm(平眶上缘),止于中线;翼点入路切口起于耳前1 cm,平颧弓上缘,止于中线外2 cm。②摆体位:平卧位,同侧肩垫高,头转向对侧,依据病变位置旋转15°~6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3期2021-12-02

  • 高原地区基层医院显微手术治疗蝶骨嵴脑膜瘤1例
    起源于硬膜,位于蝶骨嵴中部,与骨内板粘连紧密,供血丰富。悬吊硬膜,先电凝肿瘤起源的硬脑膜减少血供,在前、外侧、后界沿肿瘤起源的硬脑膜外界2.0 cm锐性剪开硬脑膜,见肿瘤呈灰红色,质韧,血供丰富,与左额叶脑皮层组织粘紧密。显微镜下,沿肿瘤与脑的间隙逐渐分离,保护侧裂静脉避免电凝和骚扰部位,电凝颅骨外侧壁,最后连同部分将肿瘤彻底剪除。肿瘤大小约4.0 cm×3.5 cm×2.0 cm,创面止血彻底,电凝周边硬膜,人工硬脑膜修补间断缝合硬膜,骨窗内板无破坏,修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6期2021-11-29

  • 显微手术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临床效果
    窗,切开硬膜,沿蝶骨嵴将硬膜逐步剥离,将蝶骨嵴磨除,电凝止血硬膜血管,将囊内组织切除并进行减压处理;随后,试验组以显微镜进行引导,对照组则不使用显微镜进行引导,将囊壁、神经血管间的粘连全部剥离,剥离过程中,需注意避免损伤视神经;若肿瘤较大,可采取大部切除术,并将瘤壁分离;待彻底止血后,对蛛网膜下腔进行反复冲洗,术毕,缝合切口,术后给予抗感染、解痉、脱水等治疗。1.3 临床评价对比两组治疗后的Simpson分级、并发症发生率、致残率、病死率。Simpson分

    医疗装备 2021年18期2021-10-15

  • 眶上裂区临床应用解剖研究进展*
    003)眶上裂是蝶骨大翼与小翼之间的缝隙,为连接眼眶与颅中窝的通道,其内有重要的神经、血管穿行,周围结构紧密、复杂,与视神经管、颈内动脉、海绵窦等关系密切。在眶上裂区的显微以及内镜手术中,要求术者熟练掌握眶上裂及其内神经、血管的解剖关系。近年来对于眶上裂区的解剖研究主要为显微解剖,集中在眶上裂的形态、眶上裂内穿行的结构以及眶上裂周围的毗邻关系。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眶上裂区的内镜解剖研究逐渐成为热点。现就眶上裂区的临床应用解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眶上裂的解

    解剖学杂志 2021年4期2021-09-17

  • 表面蝶骨电极在儿童长程视频脑电图中的应用
    215025)蝶骨电极脑电图是在常规电极脑电图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检测方法,可记录大脑底部、颞叶前部、下部的脑电活动,能够更加准确地捕捉到痫性放电,更好地反映出患者的脑电活动情况,从而有效提高痫性放电的检出率,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因儿童耐受性差,且表面蝶骨电极在检出痫样放电敏感性仅稍逊于毫针蝶骨电极[1],故本研究采用表面蝶骨电极检查,对30 例复杂部分性发作患儿同时行常规脑电图及表面蝶骨电极脑电图检查,以探讨表面蝶骨电极在儿童长程视频脑电图中的应用。1 资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20年4期2020-05-29

  • CT平扫结合MRI扫描诊断左侧蝶骨嵴脑膜瘤的临床表现及特点分析
    次研究中所涉及的蝶骨嵴脑膜瘤是指人体内蝶骨大翼与小翼上的脑膜瘤,该类肿瘤位于前床突外抵翼点,一般情况下为良性。蝶骨嵴脑膜瘤最初按照位置进行划分,有内、中、外三个位置,后来则按照其定位进行简化,分为内侧型与外侧型。蝶骨嵴脑膜瘤在人体内一般呈球型,可向各方向生长。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在前床灾开始生长,一般向眼眶内或眶上裂方向生长,但其中也有少部分生长方向为前颅窝底,所引起的临床症状也会有所差异。外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早期无明显特征,不易察觉,而且其起源于蛛网膜内皮细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6期2020-05-20

  •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荐读:断颧弓扩大翼点入路切除蝶骨嵴大型脑膜瘤疗效分析
    蝶骨嵴内侧大型脑膜瘤由于毗邻重要的血管、神经以及海绵窦,血供丰富,随着肿瘤的进一步生长,蛛网膜间隙逐渐消失,肿瘤推挤、包裹、侵蚀神经及血管,手术难度大。该部位手术多采用翼点入路或改良翼点入路,但由于该入路对肿瘤暴露范围的限制,肿瘤全切率低,并发症发生率高,也有部分研究对蝶骨嵴内侧脑膜瘤尝试采用额眶颧入路,但因创伤较大,费时较长等缺点未能推广,《中国肿瘤临床》2018年第45卷第16期“术式交流”栏目,来自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的治疗团队,在总结现有入路

    中国肿瘤临床 2020年6期2020-01-11

  •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荐读:断颧弓扩大翼点入路切除蝶骨嵴大型脑膜瘤疗效分析
    蝶骨嵴内侧大型脑膜瘤由于毗邻重要的血管、神经以及海绵窦,血供丰富,随着肿瘤的进一步生长,蛛网膜间隙逐渐消失,肿瘤推挤、包裹、侵蚀神经及血管,手术难度大。该部位手术多采用翼点入路或改良翼点入路,但由于该入路对肿瘤暴露范围的限制,肿瘤全切率低,并发症发生率高,也有部分研究对蝶骨嵴内侧脑膜瘤尝试采用额眶颧入路,但因创伤较大,费时较长等缺点未能推广,《中国肿瘤临床》2018年第45卷第16期“术式交流”栏目,来自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的治疗团队,在总结现有入路

    中国肿瘤临床 2020年2期2020-01-11

  • 脑电图诊断颞叶癫痫的价值探讨
    况进行准确反映。蝶骨电极能对颞叶内侧及底部脑电活动进行显示,且能促使颞叶癫痫诊断准确率得到提升。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02—2016-02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颞叶癫痫患者的一般资料,探讨脑电图在颞叶癫痫诊断中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许昌市中心医院2015-02—2016-02收治的78例颞叶癫痫患者。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确诊为颞叶癫痫。男48例,女30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60岁,平均30.2岁;病程最短2 a,最长10 a,平均5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6期2019-09-24

  • 右侧蝶骨嵴旁恶性孤立性纤维瘤1例
    02)图1 右侧蝶骨嵴旁恶性SFT A、B.MR平扫T1WI(A)、T2WI(B)示肿块呈等T1稍短T2信号,周围见环形环绕长T1长T2信号; C.增强扫描示肿块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内见结节样强化,边缘光滑; D.病理图(HE,×200)患者女,38岁,因“头昏、头痛1个月”入院。查体:左侧肢体肌力减弱。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MRI:平扫示右侧颞部见团块状等T1稍短T2信号,约50 mm×44 mm×40 mm,内可见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周围环绕长T1长T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9年7期2019-08-01

  • 颞骨腱鞘巨细胞瘤1例
    左侧颧弓、颞骨、蝶骨多发骨皮质膨胀性骨质破坏,周围不均匀强化软组织密度影,左侧中耳部分骨质缺如; B.MR T1WI示左颞部软组织肿胀,信号混杂; C.增强T1WI示病灶呈不均匀强化 图2 病理图 胞浆丰富大细胞,大量色素沉积(HE,×200)患者女,33岁,因“左侧面部隆起、颞颌关节疼痛2年,左侧外耳道肿胀10天”入院。CT:左侧颞骨、蝶骨及颧弓呈膨胀性骨质破坏,内见软组织密度影(图1A),呈明显不均匀环形及片状强化,周围见纡曲血管影。MRI:左侧中颅窝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9年4期2019-04-19

  • 术前蝶骨电极检查与长程视频脑电图偶极子分析在颞叶癫痫致痫灶定位诊断中的联合应用观察
    局限性[4]。而蝶骨电极检查作为一种安全、方便的检查手段,能提高颞叶内侧及底部痫灶的检出率[5],但无法实现对于痫灶的准确定位[6]。偶极子分析不同于REEG中依靠头皮电极位置的编排方法,其通过长时间采集多导联高品质脑电信号,把每个电极的位置进行数字化重建,并将结果融合于核磁共振影像,是目前极有价值的癫痫灶定位方法,对临床诊治有重要参考价值。由于运用电场理论和计算机技术,偶极子分析可推算出脑电活动的电流偶极子,从而实现癫痫患者术前致痫区的准确定位[7]。目

    山东医药 2019年3期2019-02-13

  •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荐读:3D打印技术在蝶骨嵴脑膜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蝶骨嵴脑膜瘤为良性肿瘤,但由于肿瘤位置深,周围解剖复杂,且与颅神经、海绵窦、颈内动脉及其分支关系密切,其手术风险较大,并发症较多,致死率、致残率均较高。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与3D打印技术的发展,术前制作出患者蝶骨嵴脑膜瘤区域的颅脑三维虚拟模型及等比例的实体解剖模型成为可能。《中国肿瘤临床》2017年第22期“术式交流”栏目,来自福建省立医院的团队,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蝶骨嵴脑膜瘤的三维虚拟模型及其实体解剖模型,应用于术前规划及术中参考,效果良好。3D

    中国肿瘤临床 2019年4期2019-01-06

  •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荐读:断颧弓扩大翼点入路切除蝶骨嵴大型脑膜瘤疗效分析
    蝶骨嵴内侧大型脑膜瘤由于毗邻重要的血管、神经以及海绵窦,血供丰富,随着肿瘤的进一步生长,蛛网膜间隙逐渐消失,肿瘤推挤、包裹、侵蚀神经及血管,手术难度大。一直以来该部位手术多采用翼点入路或改良翼点入路,但由于该入路对肿瘤暴露范围的限制,肿瘤全切率低,并发症发生率高,也有部分研究对蝶骨嵴内侧脑膜瘤尝试采用额眶颧入路,但因创伤较大,费时较长等缺点未能推广,《中国肿瘤临床》2018年第45卷第16期“术式交流”栏目,来自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的治疗团队,在总结

    中国肿瘤临床 2019年9期2019-01-06

  • 严重前颅底骨折的外科处理
    底由额骨、筛骨和蝶骨组成,分为内侧部和外侧部;内侧部由前方筛骨的筛板和后方蝶骨平台构成,前界为额窦后壁;外侧部覆盖眼眶和视神经管,由额骨和蝶骨小翼构成,后者与前床突融合。前颅底骨折可能合并损伤的重要结构包括颅内和颅外部分,颅内部分有脑、脑膜、嗅神经、垂体、视丘下部、脑干、血管,颅外部分有眶及其内容物、副鼻窦(额窦、筛窦、蝶窦)、颅外血管。前颅底骨折触诊和查体需评估头皮血肿、头皮撕裂伤、“熊猫眼”,并评估脑脊液鼻漏,弯腰状态下的鼻漏是否更明显,β2转铁蛋白有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9年2期2019-01-02

  •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疗效观察
    221002)蝶骨嵴脑膜瘤(sphenoid ridne meninniomas,SRMs) 是较为常见的颅内肿瘤,覆盖于蝶骨大翼和蝶骨小翼周围硬脑膜上,内起自前床突,外至翼点,发生率仅次于大脑凸面脑膜瘤与窦旁脑膜瘤,占颅内脑膜瘤的第3位[1]。内侧型SRMs具有较深的解剖位置,手术暴露困难,与颈内动脉及其分支、垂体柄、下丘脑、海绵窦及窦内各颅神经关系紧密,血供丰富[2]。目前,常规手术治疗后致残率、致死率与术后复发率都很高[3]。如何最大程度显微切除肿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8年12期2018-12-27

  •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荐读:3D打印技术在蝶骨嵴脑膜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蝶骨嵴脑膜瘤为良性肿瘤,但由于肿瘤位置深,周围解剖复杂,且与颅神经、海绵窦、颈内动脉及其分支关系密切,其手术风险较大,并发症较多,致死率、致残率均较高,一直是神经外科手术难点之一。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与3D打印技术的发展,术前制作出患者蝶骨嵴脑膜瘤区域的颅脑三维虚拟模型及等比例的实体解剖模型这一目标得以实现。《中国肿瘤临床》2017年第22期“术式交流”栏目,来自福建省立医院的团队,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蝶骨嵴脑膜瘤的三维虚拟模型及其实体解剖模型,应用

    中国肿瘤临床 2018年21期2018-12-17

  • 太阳穴真的是“死穴”吗?
    骨、顶骨、颞骨和蝶骨的汇合之处——翼点,翼点就像一个大写H形的缝,是整个颅骨最薄弱的部位,厚度仅为1~2mm,而颅骨的平均厚度是4.4mm,最厚处有1cm。除了薄,翼点的内侧面还与脑膜中动脉前分支重叠,而且周围分布着面神经、视神经、各种其他神经和血管。这样的解剖学特点,让它在暴力发生时很容易骨折,伤及动脉以及周围区域。如果将颅骨比成屋子,那暴力就代表洪水,当最薄弱的保护屏障(翼点)被侵害时,内部的家具(神经、血管等)也会因此遭殃,轻则屋内摆设被扰乱,重则会

    恋爱婚姻家庭 2018年32期2018-11-23

  • 太阳穴真的是“死穴”吗?
    骨、顶骨、颞骨和蝶骨的汇合之处——翼点,翼点就像一个大写H形的缝,是整个颅骨最薄弱的部位,厚度仅为1~2mm,而颅骨的平均厚度是4.4mm,最厚处有1cm。除了薄,翼点的内侧面还与脑膜中动脉前分支重叠,而且周圍分布着面神经、视神经、各种其他神经和血管。这样的解剖学特点,让它在暴力发生时很容易骨折,伤及动脉以及周围区域。如果将颅骨比成屋子,那暴力就代表洪水,当最薄弱的保护屏障(翼点)被侵害时,内部的家具(神经、血管等)也会因此遭殃,轻则屋内摆设被扰乱,重则会

    恋爱婚姻家庭·青春 2018年11期2018-11-17

  •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荐读:断颧弓扩大翼点入路切除蝶骨嵴大型脑膜瘤疗效分析
    蝶骨嵴内侧大型脑膜瘤由于毗邻重要的血管、神经以及海绵窦,血供丰富,随着肿瘤的进一步生长,蛛网膜间隙逐渐消失,肿瘤推挤、包裹、侵蚀神经及血管,手术难度大。一直以来该部位手术多采用翼点入路或改良翼点入路,但由于该入路对肿瘤暴露范围的限制,肿瘤全切率低,并发症发生率高,也有部分研究对蝶骨嵴内侧脑膜瘤尝试采用额眶颧入路,但因创伤较大,费时较长等缺点未能推广,《中国肿瘤临床》2018年第16期“术式交流”栏目,来自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的治疗团队,在总结现有入路

    中国肿瘤临床 2018年17期2018-10-16

  •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分析
    ,从而导致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发生率近年来发生率呈递增模式,对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但是由于手术难度高,若操作不理想就会诱发患者死亡或者残疾[1]。因此,本文针对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实施显微外科治疗,观察其临床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共17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例,女11例,年龄为33~70岁,平均年龄(57.74±2.11)岁。1.2 方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2期2018-08-09

  • 颅眶神经纤维瘤病致蝶骨翼发育不良的手术治疗
    表现[1],易致蝶骨翼发育不良,从而导致肿瘤常贯通中颅窝内外,故被称为颅眶神经纤维瘤病 (Cranio-orbital neurofibromatosis)[3]。尽管神经纤维瘤的病程多呈良性,但肿瘤的进行性生长常引起严重的容貌异常和功能障碍[4]。我科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共收治了8例该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手术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共8例患者,均为颅眶神经纤维瘤病致蝶骨翼发育不良,均依据NIH标准[5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8年3期2018-08-07

  • 脑电图检查在颞叶癫痫中的诊断应用
    活动进行记录,而蝶骨电极脑电图可以对颞叶内侧以及颞叶底部所产生的脑电活动进行记录,可以使颞叶癫痫诊断率提高。睡眠作为诱发癫痫活动的一个有效方法,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2]。基于此,本文择取2014年6月~2017年7月云南省大理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颞叶癫痫患者,探析应用脑电图检查的临床价值,报道见下文。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择取2014年6月~2017年7月云南省大理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颞叶癫痫患者,所选患者均与国际抗癫痫联盟所制定的诊断标准相

    当代医学 2018年19期2018-07-16

  • 断颧弓扩大翼点入路切除蝶骨嵴大型脑膜瘤疗效分析
    扩大翼点入路切除蝶骨嵴大型脑膜瘤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到2017年2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中选择40例断颧弓扩大翼点入路切除蝶骨嵴大型脑膜瘤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手术实施后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并分析其最终治疗的效果。结果:40例患者手术平均出血量为(501.3±98.8)ml,患者手术平均用时为(324.1±116.8)小时,肿瘤成功切除率为95.0%,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5.0%。结论:断颧弓扩大翼点入路切除蝶骨嵴大型脑膜瘤疗效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2期2018-05-26

  •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荐读:断颧弓扩大翼点入路切除蝶骨嵴大型脑膜瘤疗效分析
    蝶骨嵴内侧大型脑膜瘤由于毗邻重要的血管、神经以及海绵窦,血供丰富,随着肿瘤的进一步生长,蛛网膜间隙逐渐消失,肿瘤推挤、包裹、侵蚀神经及血管,手术难度大。一直以来该部位手术多采用翼点入路或改良翼点入路,但由于该入路对肿瘤暴露范围的限制,肿瘤全切率低,并发症发生率高,也有部分研究对蝶骨嵴内侧脑膜瘤尝试采用额眶颧入路,但因创伤较大,费时较长等缺点未能推广,《中国肿瘤临床》2018年第16期“术式交流”栏目,来自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的治疗团队,在总结现有入路

    中国肿瘤临床 2018年5期2018-03-28

  •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73000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位置较深,与鞍区血管神经关系密切,经常包绕动脉或侵入海绵窦,导致手术难度增大,术后并发症增多。我们通过对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特点进行研究,并结合显微镜下精细操作,取得好的治疗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12例,女10例;年龄29~67(49.6±12.3)岁;病程1个月~5 a,平均40.2个月。1.2临床表现癫痫大发作6例,精神运动性发作2例,头痛8例,单侧视力进行性下降4例,体检发现2例无症状。1.3影像学检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2期2018-03-23

  •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荐读:3D打印技术在蝶骨嵴脑膜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蝶骨嵴脑膜瘤为良性肿瘤,但由于肿瘤位置深,周围解剖复杂,且与颅神经、海绵窦、颈内动脉及其分支关系密切,其手术风险较大,并发症较多,致死率、致残率均较高。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与3D打印技术的发展,术前制作出患者蝶骨嵴脑膜瘤区域的颅脑三维虚拟模型及等比例的实体解剖模型成为可能。中国肿瘤临床2017年第22期“术式交流”栏目,来自福建省立医院的团队,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蝶骨嵴脑膜瘤的三维虚拟模型及其实体解剖模型,应用于术前规划及术中参考,效果良好。3D打印

    中国肿瘤临床 2018年24期2018-01-19

  • 3D打印技术在蝶骨嵴脑膜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3D打印技术在蝶骨嵴脑膜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刘宇清①何炳蔚②黄绳跃①杨智坤②庄江惠②陈明武①陈寿②廖正俭①目的:研究3D打印技术在蝶骨嵴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福建省立医院2016年9月至2016年12月经头颅MRI及螺旋CT扫描发现的蝶骨嵴脑膜瘤患者5例,利用颅脑螺旋CT增强扫描的DICOM图像,针对颅骨、血管及肿瘤,分别进行数据信息的提取和重建,并在同一坐标系下实现装配融合,建立三维复合虚拟模型,再经3D打印技术制作出3D实体模型,于术前

    中国肿瘤临床 2017年22期2017-12-21

  • 欧洲鼻腔鼻窦解剖术语意见书(四)
    平面。33 蝶窦蝶骨划分前、中颅窝,是由蝶骨体、两翼(蝶骨大翼、蝶骨小翼)和2个板(翼外板和翼内板)组成。蝶骨体是由2个气化的蝶窦组成,2个蝶窦大小一般不对称,分隔位置也通常不居中,分隔甚至可能附于外侧壁上部,此为颈内动脉和(或)视神经结节的区域。根据气化程度,学者们提出了以下分类:1)蝶窦未发生率为0.7%。2)仅为蝶骨前部的一个小窦,发生率3)位于鞍前的蝶窦,扩展至垂体窝前壁,占11%~28%(图41)。4)剩余的为鞍区蝶窦,扩展至垂体窝后部(图42)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7年5期2017-09-26

  • 断颧弓扩大翼点入路切除蝶骨嵴大型脑膜瘤疗效分析
    扩大翼点入路切除蝶骨嵴大型脑膜瘤疗效分析续岭 肖顺武 张学军 犹春跃 代垠目的:研究断颧弓扩大翼点入路在蝶骨嵴大型脑膜瘤手术切除中的运用。方法:分析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蝶骨嵴内侧大型脑膜瘤患者53例,其中33例蝶骨嵴大型脑膜瘤采用断颧弓扩大翼点入路手术,20例蝶骨嵴大型脑膜瘤采用传统翼点入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切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均在显微镜下行开颅手术,断颧弓组SimponⅠ、Ⅱ级切除率为

    中国肿瘤临床 2017年16期2017-09-15

  • CT平扫结合MRI扫描在左侧蝶骨嵴脑膜瘤的诊断价值研究*
    MRI扫描在左侧蝶骨嵴脑膜瘤的诊断价值研究*山东省烟台市市直机关医院放射科(山东 烟台 264000)张朋旗 吕永斌目的探讨CT平扫结合MRI扫描在诊断左侧蝶骨嵴脑膜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3月经我治疗的36例左侧蝶骨嵴脑膜瘤患者的CT平扫+MRI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病例。结果通过CT平扫+MRI检查显示,36例患者中共检查出37个肿瘤,35例患者为单发。37个肿瘤最大径为1.4cm-6.7cm,平均(4.12±0.3)cm,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10期2017-01-20

  • 3例蝶骨嵴脑膜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分析
    16041)3例蝶骨嵴脑膜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分析王洪锋(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41)目的总结3例SRMs开颅术后迟发性血肿的发病原因,以期进一步提高肿瘤的安全切除。方法统计45例SRMs患者均行翼点开颅手术干预,术中止血彻底,分析术后3例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例等情况。结果本组蝶骨嵴脑膜瘤患者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并发症3例,分别是:巨大型(直径7.2 cm)、内侧型1例;大型(直径4.6 cm)、内侧型1例;小型(直径3.5 c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9期2017-01-15

  • Sphenoid wing meningioma presenting as cognitive impairment
    ildren'.蝶骨嵴脑膜瘤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Rahul SAHA, KiranJAKHAR, Rajneesh KUMAR脑膜瘤;认知障碍;痴呆;印度Frontal meningioma may present solely withpsychological symptoms that resemble dementia.We present the case of a 42-year-old man who initially was thought

    上海精神医学 2016年3期2016-12-09

  • CT、MRI诊断蝶骨嵴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CT、MRI诊断蝶骨嵴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王焱钧,胡 昊,许晓泉,苏国义,吴飞云,施海彬,冯 阳*(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江苏 南京 210029)目的 探讨CT和MRI对蝶骨嵴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蝶骨嵴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包括脑膜瘤16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3例、前列腺癌转移瘤1例、骨尤文肉瘤1例、骨肉瘤1例和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23例均行MRI平扫+增强检查,其中12例行CT平扫检查。观察病灶边界、占位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6年9期2016-10-14

  • 显微手术和非显微手术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对比分析
    微手术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对比分析王宇峰(鹤岗鹤矿集团总医院神经外科,黑龙江 鹤岗 154100)目的分析显微手术和非显微手术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效果对比。结果纳入本次研究中的63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其入选时间为我院2015年3月~2016年9月期间,选择显微手术的32例患者为观察组,选择非显微手术的31例患者为对照组,待两组患者治疗后比对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Simposon分级为Ⅰ级比例分别为62.5%和35.4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6年34期2016-06-28

  • 视频脑电图监测中蝶骨电极加做过度换气提高检查阳性率的护理配合
    视频脑电图监测中蝶骨电极加做过度换气提高检查阳性率的护理配合付秀军(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0)【摘要】目的 观察视频脑电图监测中蝶骨电极,加做过度换气提高检查阳性率,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使用日本光电工业株式会社生产EEG-9200K型数字化脑电图仪,同步视频记录。按国际10-20系统安置电极,电极数28个,患者取卧位,安静闭目,监测前夜常规剥夺睡眠。电极电阻≤20安培,低频滤波1 Hz,高频滤波70 Hz,50 Hz频率抑制。睁闭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期2016-01-29

  •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血管和神经的保护
    6041)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血管和神经的保护王洪锋 刘荣耀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41)目的 研究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过程中如何保护患者神经以及血管。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进行随机选取,30例患者都使用显微外科的方法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同时总结保护患者血管以及神经的方法。结果 本次研究对象没有出现死亡现象,术前19例视力异常患者有14例好转,术后轻瘫以及动眼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2期2016-01-29

  • 蝶骨嵴内侧型脑膜瘤手术后并发症原因探究*
    国栋 冯春国▲蝶骨嵴内侧型脑膜瘤手术后并发症原因探究*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西安 710038)张江红宗建海高国栋冯春国▲目的:探讨蝶骨嵴内侧型脑膜瘤(SRMs)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将43例内侧型SRM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采用显微技术,对其疗效和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显微手术组肿瘤全切除率为64%,明显高于非显微手术组(P1938年Cushing根据肿瘤的起始部位将蝶骨嵴脑膜瘤分为内侧型或床突型、中1/3或小翼型、外侧型

    陕西医学杂志 2015年9期2015-10-31

  • 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疗效观察
    130021)对蝶骨嵴脑膜瘤进行仔细的分析,其起源是蝶骨大、小翼,由于始自前床突,外抵的翼点,其发病率是颅内脑膜瘤各种病症的1/8几率,仅仅低于矢状窦旁、大脑凸面脑膜瘤的发病几率[1]。对这种肿瘤和颈内动脉、海绵窦、视神经等部位都有着重要的结构方面的关系,相当的密切,在手术治疗方面难度相对较大,可这样就会使并发症不断的增多。选择患有蝶骨嵴脑膜瘤的患者50例,在对其进行显微手术中其治疗的效果相对比较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

    吉林医学 2015年2期2015-04-15

  • 头皮脑电图加用蝶骨电极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娣头皮脑电图加用蝶骨电极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李 娟 朱华青 胡迎娣目的 探讨头皮脑电图加用蝶骨电极的有效护理措施, 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42例癫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21例。两组均给予头皮动态脑电图监测, 观察组加用蝶骨电极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统计并比较两组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发现癫痫病灶者20例, 阳性率为95%, 对照组发现癫痫病灶者14例, 阳性率为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8期2015-02-01

  • 应用瘤内分块切除技术切除颅底脑膜瘤的临床研究
    脑膜瘤12例, 蝶骨嵴内1/3脑膜瘤16例, 蝶骨嵴外1/3脑膜瘤26例, 幕上型天幕脑膜瘤2例, 幕下型天幕脑膜瘤6例, 桥小脑角脑膜瘤4例。次全切除及不典型脑膜瘤者, 术后均给予放射治疗。56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未发生颅神经麻痹、脑血管痉挛、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5年, 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 颅底脑膜瘤的位置、大小、质地和血供影响手术入路、疗效和患者预后。个性化的手术入路和显露、瘤内分块切除技术和恰当的显微镜辅助可避免损伤重要的神经、血管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5期2014-04-09

  •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王雄张玉定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王雄①张玉定①目的:探究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为临床显微手术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2008-2013年收治的30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患者术前、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和对比,生活质量评分包括生活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感受、生活感受及家庭支持几个方面。结果:经手术治疗,18例患者痊愈,10例好转,2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3.33%。患者术前生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26期2014-03-15

  • 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蝶骨嵴脑膜瘤
    665100)蝶骨嵴脑膜瘤(SWM)是起源于蝶骨大、小翼上的硬脑膜,内始自前床突,外抵翼点。1938年Cushing和Eisenhardt首次将SWM分为球形脑膜瘤和扁平型脑膜瘤〔1〕,并把球形脑膜瘤分为内、中、外三型,分别起源于前床突、蝶骨小翼、蝶骨大翼,其发生频率以内、中、外依次增高。近年来,Watts建议将蝶骨嵴脑膜瘤分为两型,即内侧型和外侧型〔2〕,手术前根据蝶骨嵴脑膜瘤生长的方向、肿瘤大小及周围组织的关系、手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等决定肿瘤的切除程

    大理大学学报 2013年9期2013-03-23

  • 蝶骨电极脑电图在颞叶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检查并能接受加做蝶骨电极。其中男41例,女48例;年龄10~63岁,平均(23.2±14.1)岁。1.2检查方法全部患者均采用四川智能脑电图仪行常规脑电图检查并且加做蝶骨电极描记。常规脑电图电极安放按照国际10-20系统法放置,行常规单极导联描记,双极导联描记,并同步描记蝶骨电极记录30min以上。在清醒状态下进行常规电极脑电图检查,包括睁闭眼、过度换气。蝶骨电极部位为颧弓中点下缘乙状切迹,向后上约15°的角度进针,直抵骨膜,深度为4~5min,采用的针为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5期2013-01-26

  •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手术治疗的体会
    653100)蝶骨嵴脑膜瘤为颅内良性肿瘤,占颅内脑膜瘤的第3位[1],颅内脑膜瘤中仅次于矢状窦旁脑膜瘤和大脑凸面脑膜瘤,占颅内脑膜瘤的12%[2],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占脑膜瘤的60%[1]。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因解剖位置深在,肿瘤与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视神经、动眼神经、三叉神经、海绵窦等结构关系密切,手术切除是治疗本病首先方法。我院自2004年1月~2011年11月共收治14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均在显微镜下实行切除,无死亡病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云南医药 2012年4期2012-08-15

  • 蝶骨嵴脑膜瘤31例显微外科治疗分析
    543000)蝶骨嵴脑膜瘤31例显微外科治疗分析黄常坚,岑远光(梧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西 梧州 543000)目的 探讨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入路、切除方法、手术要点、并发症的预防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1例采用显微外科治疗的蝶骨嵴脑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按照Simpson切除标准,全切23例(SimpsonⅠ~Ⅱ级)占74.2%,8例大部分切除(SimpsonⅢ~Ⅳ级)占25.8%。并发症发生率为19.4%,无死亡病例。结论根据肿瘤的具体位置

    海南医学 2012年13期2012-04-09

  • 回顾性分析我院显微外科治疗蝶骨嵴脑膜瘤的临床效果
    次于神经胶质瘤。蝶骨嵴是脑膜瘤的好发部位,约占脑膜瘤的14%[1],在脑部解剖中蝶骨嵴是颅中窝和颅前窝的分界处,且蝶骨嵴与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视神经、海绵窦等的解剖关系密切,生长于蝶骨嵴的脑膜瘤可以向不同方向发展,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蝶骨嵴脑膜瘤手术并发症多,对手术者要求较高。显微手术是治疗蝶骨嵴脑膜瘤的有效方法,为了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减少肿瘤复发率,减轻手术并发症,笔者对本院43例患者的手术方法以及术后并发症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28期2012-01-29

  • 16-MSCT对蝶骨微细骨折的价值研究
    同重建层厚对提高蝶骨微细骨折显示率的差异进行分析,探讨在少增加X线辐射剂量及医疗成本的前提下提高蝶骨微细骨折显示率的最佳方案。方 法1.一般资料200 9年8月至2010年10月在我科就诊的外伤性颅底骨折患者。纳入标准:对首次常规轴位颅底5mm层厚、5mm层距螺旋扫描确诊有蝶窦积血、蝶窦颅内侧积气及有蝶骨骨折者,于复查时采用0.625mm、1.25mm、2.5mm及5mm骨重建,采集数据完整者。排除标准:未经CT复查者,未按照要求扫描者,采集数据欠完整者,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1年2期2011-05-17

  • 蝶骨骨巨细胞瘤1例
    永平·病例报告·蝶骨骨巨细胞瘤1例魏金凤 张志茂 黄子斌 王永平*资料患者女性,46岁。因头痛不适20年余,加重1周,于2010年4月2日入住我科。受凉后易出现头痛,主要位于枕部,呈搏动性。症状严重时可伴呕吐,为非喷射性。无鼻塞、流涕,无嗅觉减退,无视野改变及视力减退,无流泪及眼球运动受限。头痛反复间断发作至今。查12对脑神经正常,鼻腔无特殊异常;CT扫描显示蝶骨体来源的边界清晰新生物(附1页图①),肿瘤向下延伸至枕骨斜坡。在鼻内镜下取活组织进行检查,术中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1年1期2011-02-10

  • 显微手术治疗蝶骨嵴脑膜瘤
    周幽心, 周 岱蝶骨嵴脑膜瘤(sphenoid ridgemeningiomas,SRMs)是指起源于蝶骨大、小翼上的脑膜瘤,内始自前床突,外抵翼点,占颅内脑膜瘤的 12%左右,手术切除仍是首选的治疗方法[1,2]。我科于 2002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经翼点及改良翼点入路对 84例蝶骨嵴脑膜瘤进行显微手术切除,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2年~2009年间收治的SRMs患者84例,年龄 30~84岁,平均为 60.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12期2010-09-20

  • 重度脑水肿蝶骨嵴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17例
    瘤的显微手术治疗蝶骨嵴脑膜瘤毗邻颅底的重要神经血管结构,与颈内动脉及其分支、下丘脑及视神经等关系密切,临床治疗较为棘手,合并重度脑水肿时,手术风险更高,难度更大。2006年 9月至 2008年 12月作者采用显微手术治疗重度脑水肿蝶骨嵴脑膜瘤 17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7例中男 7例,女 10例,年龄38~70岁,病程 6~48个月。临床表现:头痛头晕10例,视力减退、视物模糊 7例,鼻侧视野缺损 3例,失明1例;单侧肢体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年3期2010-08-15

  • 蝶骨电极监测颞叶癫痫手术30例
    用自行研制的简易蝶骨脑电监测电极常规用安尔碘消毒后,沿颞合关节垂直刺入深达蝶骨表面,另一端连接使用美国Bio-logic公司580-G2CGGDC型数字化脑电图仪和128导CEEGRAPH-xl数字化脑电图仪。同步视频由日本DT-2038N型CCD摄像机记录。头皮电极定位采用德国Zebris公司CMS20超声定位系统。脑电分析采用美国Bio-logic公司Ceegraph数字脑电分析软件,偶极子分析采用脑电源分析(BESA5)软件。在术前患者取仰卧位,安静

    实用医药杂志 2010年2期2010-04-13

  •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手术治疗及观察护理
    0000)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手术治疗及观察护理甘鸿川 田军 张欣 曹楚南 明悦(贵州省贵阳市金阳医院神经外科,贵州 贵阳 550000)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 治疗 观察及护理2006年1月~2010年5月,我院收治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25例,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手术及护理配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5例患者,男12例,女1 3例,年龄28~65岁,平均42岁。病程1月~8年。临床表现:头痛、头昏15例,行走不稳3例,嗅觉丧失

    护士进修杂志 2010年18期201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