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

  • 相同意象 别样情怀
    以更加深刻地了解杜牧和苏轼借“赤壁”想要表达的不同情感,更加清晰直观地看出文赋和词两种文体在表达上的差异,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增加学生审美体验,提升诗词鉴赏能力。关键词:赤壁;赤壁赋;苏轼;杜牧;比较阅读近年来在新课标理念下,学习任务群、单元教学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主流。在学习任务群的体系下,比较阅读是阅读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选择有价值的文本和角度进行比较阅读,才能让阅读教学发挥最大的价值。本文将杜牧的《赤壁》和苏轼的《赤壁赋》这两篇具有相同意象特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3年8期2023-09-01

  • 《清明》一诗作者归属再探
    在三种观点:一是杜牧所作;二是许浑所作;三是出自宋人之手。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本文将在前人众多成果的基础上,从文献记载、诗歌影响、文本内证、文化人类学等角度重新进行阐释,旨在更加清晰地说明问题产生的缘由以及作者当是杜牧的原因。关键词:杜牧;《清明》;争议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3)01-0084-04一、《清明》一诗作者争议缘起当下学术界有关《清明》一诗作者的问题,主要有三种看法:一是杜牧所作;二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1期2023-05-30

  • 听弦外之音 悟才子之思
    丁营著名诗人杜牧,有经邦济世之才、建功立业之心、矢志报国之意,但生逢晚唐,壮志难酬。杜牧的诗思想深刻、立意高远。他的咏史诗别出心裁,往往从寻常之事和平凡之物中品味社会历史问题,把深刻的哲理思想与形象的高度概括融为一体,读之耐人寻味。听靡靡之音 发忧国之慨六朝金粉地,十里秦淮河。被后世誉为“中国第一历史名河”的秦淮河,因杜牧的《泊秦淮》而名扬天下。泊 秦 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200多年前的一个夜晚,浩渺寒江之上

    初中生学习指导·提升版 2023年1期2023-05-28

  • 杜牧:大唐最后的风流
    二十四桥上那个叫杜牧的青衫公子。他是大唐最后的风流,一人一座城,他是属于扬州的。喜老庄道学,诗、赋、古文都堪称名家,少年作《阿房宫赋》而名动天下,入仕后却辗转多地并不如意。他做了一场梦,让整个扬州都是梦境。二十四桥仍在,唯独那个青衫公子只能站在历史深处,在张望中惆怅,在惆怅中遗忘。成名在少年杜牧出生在一个典型的官宦世家,在杜牧出生后不久,其祖父杜佑(735—812年)在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拜检校司空、同平章事,成为宰相,杜家认为这是小杜牧给家族带来

    中关村 2022年12期2023-01-12

  • 杜牧之体”的初探
    姜铭铭摘要:杜牧是晚唐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杜牧的诗歌凭借其独特的风格,自成一体,《沧浪诗话》的《诗体》篇将杜牧的诗歌列为“杜牧之体”。从创作风格上来看,其诗歌爽朗拗峭、风骨刚正,古体诗、近体诗兼有颇多佳作,语言俊美凝练、风骨拗折;从思想内容上来看,杜牧诗作大体可分为咏史诗、政治诗、写景抒情诗和生活交际诗。通过探究杜牧诗歌的诗体特征,分析杜牧的为文主张,可以窥探“杜牧之体”的艺术价值。关键词:杜牧 杜牧之体 拗峭 晚唐诗人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杜牧

    南腔北调 2022年6期2022-06-27

  • 在故宅辞世的杜牧及其诸多房产
    周岩壁杜牧是杜佑的孙子。杜佑在812年去世时,杜牧已经十来岁了。《旧唐书》卷147记载:杜佑曾坐镇扬州,“家财巨万,甲第在安仁里,杜城有别墅。亭馆林池,为城南之最”。所以,杜牧对昔日的繁华是经历过,也记得的。但杜牧的父亲是杜佑的幼子从郁,去世较早;杜牧的伯父式方,但未必是杜佑的长子,在822年去世。史言:季弟从郁,少多疾病,式方每躬自煎调,药膳水饮,非经式方之手,不入于口。及从郁夭丧,终年号泣,殆不胜情。又言杜佑有三子,杜佑身后,“子师损嗣,位终司农少卿”

    博览群书 2022年6期2022-05-30

  • 文献辨伪的歧路与杜牧 《清明》的追踪认证
    明时节雨纷纷”的杜牧《清明》,由于精准描述了中国大部分地区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以及“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江南情景而万口传诵。晚近以来,本诗逐渐被怀疑是出于宋人之手的“伪唐诗”。本文引入友邻学科的学术资源,构拟新的辨伪观念和标准,揭示以往学界步入此诗辨伪歧路的误判原因;借鉴李商隐“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的描述,探索“杜牧式江南话语”的内涵、风格,确证《清明》为杜牧“杏花时节在江南”的“伤春”之作;通过侦

    江汉论坛 2022年3期2022-03-11

  • 用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看《阿房宫赋》
    空间理论来对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进行分析,认为他通过建构一个真实与想象的阿房宫第三空间,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并对当朝的君王提出警示。 关键词:《阿房宫赋》 第三空间 索亚 杜牧 爱德华·索亚(Edward W. Soja)是美国著名学者,同时也是西方学界“空间转向”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第三空间理论不仅是对空间本体论与认识论的重构,同时也为学者们创造了一个具有开放性的崭新空间视角,为文学批评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思考模式与批判角度。 一

    文学教育 2022年1期2022-02-19

  • 杜牧诗歌的音乐意象性
    要素相关的统称。杜牧诗歌的音乐意象包括乐器、乐曲和其他意象等。这些音乐意象在出现表现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对杜牧诗歌中音乐意象的分析,可以看出杜牧诗歌音乐意象它们具有批评性、虚幻缥缈、失度性、善用音乐典故的特点,从而进一步了解诗人对音乐的态度和评价,揭示唐诗和音乐的关联性。关键词:杜牧;诗歌;音乐意象有关杜牧诗歌意象研究,目前仅有赵宁红的《浅析杜牧诗歌中女性意象的深层寓意》剑南文学(经典教苑)、曾艳红的《唐诗丝绸物事及其意象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31期2021-09-22

  • 先祖和祖父对杜甫和杜牧的诗歌风格的影响
    本文根据杜甫和杜牧历史诗歌的不同侧重,论述两者“史笔”的不同,追溯艺术创作和作品精神的渊源在两位先生的祖父和先祖,论述先祖杜预对两位杜家后人的影响和杜甫和杜牧的祖父对其文学风格和生活风气的影响。在人生观上,作者认为祖父杜佑的浮靡生活是杜牧浮华放浪的诗歌和生活的源头,杜审言的豪爽之气让杜甫早期的诗风有豪放的色彩。关键词: 家族   杜甫   杜牧   杜预一、杜预子嗣“以诗注经”和“以史注时”杜预是魏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作为一个军事家,三陈平

    文教资料 2021年7期2021-06-25

  • 杜牧与扬州”典故及后世评判
    张敬辰内容摘要:杜牧是晚唐著名诗人,在其三十一岁时,由宣州来到扬州,度过了三年时光,写下了《遣怀》等著名诗歌。“杜牧与扬州”的典故,在后世的诗歌、词作和戏曲中时常出现。在其不断传播的过程中,杜牧的形象由多元变得单一。“杜郎俊赏”变得越来越边缘化,而其“风流浪子”的形象却被后世文人所接受。关键词:杜牧 杜牧与扬州 后世评判杜牧字牧之,晚唐杰出诗人。他的诗歌英发俊爽,多经世之用,在盛唐繁华过后,仍然独树一帜。他的一生既放浪形骸,也博古通今,有经世报国之志。后世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3期2021-04-12

  • Fruit of the South
    Du Mu (杜牧) in the Tang dynasty (618 – 907), satirizing Emperor Xuanzongs reckless indulgence of his favorite concubine, Yang Guifei.Yet even if one believes all the (dubious) claims about Yangs extravagance, she was unfairly blam

    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 2021年1期2021-02-22

  • 杜牧:才华惹来的小烦恼
    邱俊霖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今西安市)人。爺爷杜佑曾官至宰相,其父杜从郁也长期为官。出身于官宦之家的杜牧可不是无忧无虑的,他有属于自己的小烦恼,其中一个烦恼就是外号太多。当杜牧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在家族中排行第十三,于是人们给他取了个外号,叫作“杜十三”。从少年时代开始,杜牧便发奋读书。后来在学术上成就颇高,成为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咏史抒怀为主。他的作品文辞清丽、情韵跌宕,和他同时代的李商隐的诗也富于文采、情致婉曲,于是人们将他们并称为“小李杜”。拆

    小星星·作文100分 2020年10期2020-11-16

  • 如果多情是病 我已病入膏肓
    唐朝有位大叔,叫杜牧。除了喜欢作诗,忧国忧民,他还风流、多情。01杜牧曾在扬州为官三年,公务之余,常赴宴作乐,流连于花街柳巷。难得的是,他的顶头上司,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对此完全支持,经常派人暗中保护。杜牧每次跟人争风吃醋,总会莫名其妙地胜出。他还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才华过人,气场过硬。却不知,若非牛大人安排周全,十个杜牧也玩儿完。其迷恋风月,钟情声色,由此可见一斑。02唐文宗大和二年,杜牧进士及第,同年闰三月,又被制科录取,一年中两度折桂,春风得意,踌躇满志。

    阅读时代 2020年10期2020-09-10

  • 杜牧与李商隐的咏史诗探微
    肖尊烨摘  要:杜牧和李商隐,是晚唐咏史诗创作高峰上两颗光彩夺目、不可忽略的明珠,是晚唐众多咏史诗人中最杰出的两位代表,两人也因此并称为“小李杜”。在咏史诗的创作方面,二者既有共鸣之处,同时又各有千秋。晚唐咏史诗的发展是应时之势,是反映时代变迁的作品,作为晚唐咏史诗创作的引领者,杜牧和李商隐由种种因素导致的创作核心的不同,使得两人的创作目的、创作思想也有所不同。关键词:杜牧;李商隐;咏史诗;创作一、晚唐咏史诗创作的时代背景(一)社会背景咏史诗起于东汉,至晚

    青年文学家 2020年11期2020-06-08

  • 杜牧与李商隐的咏史诗探微
    肖尊烨摘  要:杜牧和李商隐,是晚唐咏史诗创作高峰上两颗光彩夺目、不可忽略的明珠,是晚唐众多咏史诗人中最杰出的两位代表,两人也因此并称为“小李杜”。在咏史诗的创作方面,二者既有共鸣之处,同时又各有千秋。晚唐咏史诗的发展是应时之势,是反映时代变迁的作品,作为晚唐咏史诗创作的引领者,杜牧和李商隐由种种因素导致的创作核心的不同,使得两人的创作目的、创作思想也有所不同。关键词:杜牧;李商隐;咏史诗;创作一、晚唐咏史诗创作的时代背景(一)社会背景咏史诗起于东汉,至晚

    青年文学家 2020年15期2020-05-13

  • 被误解的风流才子
    袁凯杜牧诗人、散文家科举“走后门”才当了第五以掷骰子的方式与张祜争夺歌姬爱恋权时,两人作起了诗,然后把歌姬的事情忘了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大杜”杜甫是他亲戚东都放榜日,少年得意时大和二年,东都洛阳。三年前,一篇《阿房宫赋》让杜牧在读书人中名声大振,一时洛阳纸贵。三年后,在洛阳等待科举开考的杜牧正忙着整理自己前几年注解《孙子》的手稿,希望能在考试中用上。就在这个当口,几条街外的酒楼上,主持科举考试的各位工作人员正在为主考官崔郾接风洗尘。接风是一方面,大

    课堂内外(初中版) 2020年2期2020-05-11

  • 杜牧的诗歌理念及其创作实践
    要:生于晚唐的杜牧门第显贵,家学渊博,既富有率真俊朗的诗人气质,更有追效李杜的壮志豪情,他敏锐地察觉到中唐奇丽、通俗手法的不足取,晚唐苦吟、艳情作风的不足效,形成了个性鲜明的诗歌理念,同时将它付诸创作实践,成就了他以情感志意为主,以性情思致当先,以俊爽畅达之气贯通之,以深厚的才学见识驾驭之的意气俊发、远神远韵的独特风格,达到了晚唐诗歌艺术的一种化境。关键词:杜牧;诗歌理念;艺术手法;创作成就“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一篇洋洋洒洒、笔力千钧的

    卷宗 2020年3期2020-03-27

  • 自己的牙齿自己找
    杜牧进京赶考,看上了一名青楼女子,并跟女子约定:等我考取功名,我就娶你!女子同意了,杜牧很激动,把自己的一颗牙敲掉,送给女子作定情信物。后来,杜牧果然考取了功名。可当杜牧满怀憧憬地回来找那名女子时,女子竟然忘記他是谁了!杜牧气得要求女子把他的那颗牙还回来,女子打开里面全是牙的抽屉,说:“你自己找吧!”

    民间故事选刊·下 2019年12期2019-12-17

  • 杜牧《张好好诗》艺术特点赏析
    诗卷》是晚唐诗人杜牧的书法名迹,亦是杜牧传世的唯一墨迹,《张好好诗卷》整体气格清健,深得六朝遗意,是极为可观的晚唐书法名迹。关键词:杜牧 《张好好诗》 ;书法一、杜牧及《张好好诗》内容简介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宰相杜佑之孙、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及第,同年又贤良方正科及第,授弘文馆校书郎。后入江西观察使沈传师幕府,转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幕。后任历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官至中书舍人。

    艺术大观 2019年25期2019-10-12

  • 杜牧女性诗歌浅析
    松 骆凡摘 要:杜牧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其诗歌中有许多女性题材诗,本文即以杜牧创作的女性题材诗歌为研究对象,结合杜牧的人生经历分析其女性题材诗歌创作背后的思想根源,从而我们可以从其文字中看出其之所以选择以女性为创作对象,是与他的生平经历相关的,可以说,杜牧的女性诗歌蕴含了作者对于时代的呐喊。关键词:杜牧;诗歌;女性杜牧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之一,人们所熟知,其与另一著名诗人被后世并称为“小李杜”。据文学史籍记载的杜牧的诗歌有六百余首。其中,女性题材的诗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2期2019-09-10

  • 杜牧《清明》的朗诵与吟诵
    诗词。本文以唐人杜牧的七绝《清明》为例,比较分析吟诵与朗诵两种诵读方式对诗歌涵义的解读。关键词:杜牧;《清明》;朗诵;吟诵在古诗词的学习展示中,诵读是一种常用的手段。通过诵读的声音,不仅可以表现出诗歌的内容,而且可以帮助读者理解诗歌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对于不同的诵读,其方式、效果皆有区别。因此,朗诵与吟诵在古典诗词学习表现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别。朗诵和吟诵在概念界定方面有区别:“朗,明也。”诵,基本字义之一是指用有高低抑扬的腔调念。朗诵也可以理解为用清晰响亮的

    北方文学 2019年18期2019-07-25

  • 藏在《清明》里的诗词悬案:牧童遥指在何处
    年已四十的大诗人杜牧,来到“孤城大泽畔,人疏烟火微”的黄州(今湖北黄冈),出任黄州刺史。正是在这一年的清明时节,这首千古绝唱《清明》横空出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如今,杜牧被公认为是这首诗的作者。时至今日,我们于清明时节,在袅袅青烟中祭奠逝者的时候,仍然会不由自主地吟诵这首《清明》,可见这首诗的普及程度。然而,让人遗憾的是,这首《清明》很可能不是杜牧写的。杜牧身后,其诗文的最早结集,是由其外甥裴延翰完成的,“得诗

    意林 2019年9期2019-06-02

  • 西安杜牧墓地成菜地
    出自晚唐著名诗人杜牧。2018年11月25日,由中国唐史学会和某集团主办的“杜牧墓保护研讨会”在西安举办。当专家学者赶到杜牧墓遗址时才发现,这里只是一片低洼菜地,7米多高的墓土已被挖尽。“孤坟三尺土,谁可为培栽?”这是杜牧晚年奄奄一息之时写下的诗句,是说自己死后,有谁会给自己坟墓上培上三尺新土呢?没想到千年之后,此诗竟一语成谶,被推崇备至的一代大诗人、大散文家杜牧的墓址,竟常年与垃圾、猪圈、粪便相伴,如此破败荒凉境地,令人唏嘘不已。对此,专家建议,将杜牧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9年5期2019-03-18

  • 浅谈杜牧诗歌对后世的影响
    刘妍蘅摘 要:杜牧是我国非常著名的诗人,他与李商隐齐名,世人称他为小李杜,比较擅长写律诗与绝句。他的作品包含自己绮丽与洒脱的态度,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政治理念。因为他的一生在仕途之路上并不是很顺利,因此作品拥有一定的思想性也有文学作品的艺术感,对后世的诗人有很大的影响力。关键词:杜牧;诗歌;影响[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9-0-01一、杜牧作品的文学风格在文学作品上,杜牧的文学风格非常的多样化,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9期2018-12-15

  • 试论李商隐与杜牧咏史诗的异同
    刘秀芬【摘 要】杜牧和李商隐是晚唐咏史诗人中最杰出的代表。他们以执着的艺术追求与高超的艺术技巧,丰富了咏史诗的题材及表现手法,成为晚唐咏史诗的两座高峰。不过两人同中有异:在创作目的、创新意识及善用对比手法方面有相同之处;但在题材与内容方面各有侧重,咏史诗中蕴含的情感也有区别,表现手法各有所长,艺术风格也各有特点。【关键词】李商隐;杜牧;咏史诗;异同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7-0221-02当唐王朝的盛

    戏剧之家 2018年27期2018-12-10

  • 杜牧 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四)
    ……前文我们说到杜牧离开湖州十四年后,才终于争取到来湖州任刺史的机会。他一到任,就开始打听那对母女的下落,并很快就找到了她们,但当年的那个让他一见倾心的小姑娘,已经嫁人三载,有子二人了。杜牧不由大为感慨,还写了首诗,以解心中之失望。诗曰: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荫子满枝。是年,杜枚48岁。之后,杜牧在湖州大约只做了一年左右的刺史,就又被调回了京城,任考功郎中(唐代吏部下设四司,每司设考功郎中一人,品秩为从五品上)。不久,又被擢

    北广人物 2018年39期2018-11-14

  • 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三)
    公元835年),杜牧被提拔为监察御史。监察御史负有替皇上监察百官之责,通常作为言官,都比较注重自己的言行,毕竟打铁还须自身硬。但是杜牧在被升为监察御史以后,却依然是我行我素。其实,出身世代簪缨之家的他又何尝不知,行为放荡,对自己的升迁是很不利的。但国事已不可为,而更担心的是,自己是被牛僧孺一手提拔起来的,可他又不能与牛党走得过近,又或者说他根本就不愿意陷入到党争之中,更何况李党当时正占上风,已一连赶走了三位宰相,牛党大厦将倾。生逢乱世,恐怕也只有青楼才是最

    北广人物 2018年38期2018-10-15

  • 试论杜牧诗歌中感伤的时代特征
    性的诗人群体中,杜牧绝对算得上是一个“特立独行之士”。他的诗气味独特,令人一闻便知,具有极其鲜明的个性特点。杜牧的诗整体上给人以“无窠臼”之感,也就是没有什么格式之类的套路,或日不拘一格。他在《献诗启》中写道:“某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关键词:杜牧;感伤;时代特征晚唐文学不同以往的最显著的内在性标志,是在向人的心灵世界的深入,以人的心灵世界为文学表现对象和内容。这种深入实际上是一种无奈与避退之举,而所深入的又是一个被

    环球市场 2018年1期2018-09-10

  • 翁方纲论杜牧
    杨戴君摘 要: 杜牧在绮靡华丽、颓废感伤的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历来为人称道。翁方纲极为推崇杜牧诗歌,在绝句方面,翁方纲认为杜牧绝句在五代、宋之后,无人能道,是极高的评价;在律诗方面,翁方纲认为杜牧不及李商隐;在古体诗方面,对杜牧古体诗充满肯定。翁氏的批评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杜牧其人其诗、清代中期学者对杜牧诗学的接受。关键词: 翁方纲 石洲诗话 杜牧清代诗学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集历代诗学大成,蔡镇楚在《中国诗话史》中提到:“清人诗话创作,早已进入诗话之体发展

    文教资料 2018年1期2018-04-09

  • 杜牧宫怨诗中的女性形象
    为晚唐代表诗人的杜牧,一生写了许多女性题材的诗歌,宫怨诗是其中的一类。杜牧的宫怨诗,不仅关注深宫女子的命运,对她们报以同情和理解,而且诗人还在其中寄托了自己政治上的失意。本文主要通过对杜牧宫怨诗中的女性形象分析来揭露古代社会封建统治阶层的荒淫无度和独断专行,批判封建社会吃人的宫女制度和惨无人道的奉陵制度。关键词:杜牧;宫怨诗;女性;悲惨命运一、杜牧宫怨诗中的普通宫女形象分析宫女,泛指被选入宫中供帝王声色享用的女子,实际上是君王独享的私人财产,她们的命运掌握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12期2018-03-19

  • 长安应该为杜牧保留一份纪念
    在唐诗的故乡,在杜牧的家乡,至今没有一处专题纪念景点。《阿房宫赋》《过华清宫》虽然选入课本,当地则难寻踪迹。对于杜牧这样一位唐诗文化中的重要人物,西安市和长安区应该给予必要的重视。杜牧是唐诗文化中值得铭记的人物。唐诗是古长安的文化坐标,诗人是这个坐标上的明星。唐代诗人灿若繁星,有大“李(白)杜(甫)”,还有小“李(商隐)杜(牧)”。杜牧是地道的长安望族,家族中官至宰相级别的有十多人。杜牧的祖父杜佑曾任中书门下平章事,与房玄龄同列朝班。杜牧23岁写出《阿房宫

    新西部 2017年11期2018-03-14

  • 开成四年,杜牧自宣州往长安
    ,正是春深时节,杜牧自宣州赴长安任官,过汉江时写下了这首感慨甚深的《汉江》。此时,家事、国事,一时缠绕心中,此起彼伏。去年冬,时任宣歙观察判官的杜牧接到诏书,升迁左补阙、史馆修撰。左补阙是他的“官”,用来定班序、计俸禄。史馆修撰是他的“职”,是由皇帝亲命的史官,“非雄文博学,辅以通识者,则无以称命”,享有皇室的特殊礼遇和待遇,“馆宇华丽,酒馔丰厚”。这一任命更显示出对他学识的认可。但杜牧这首诗表露的,更多是岁月匆迫之感,和几分对江湖退隐生活的向往。这或许是

    中国三峡 2018年1期2018-01-29

  • 山行
    杜牧远yuǎn上shànɡ寒hán山shān石shí径jìnɡ斜xiá,白bái云yún深shēn处chù有yǒu人rén家jiā。停tínɡ車chē坐zuò爱ài枫fēnɡ林lín晚wǎn,霜shuānɡ叶yè红hónɡ于yú二èr月yuè花huā。【浅qiǎn析xī】这zhè首shǒu诗shī描miáo绘huì的de是shì秋qiū之zhī色sè,展zhǎn现xiàn出chū一yì幅fú动dònɡ人rén的de山shān林lín秋qiū色sè图tú。诗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17年11期2017-12-06

  • 浅议李商隐和杜牧的咏史怀古诗比较
    摘 要:李商隐和杜牧用他们的才华、诗篇,向人们展现了晚唐诗歌的最高成就,用不同的风格向人们展示了晚唐诗歌的独特魅力,但二人诗篇中的咏史怀古诗则为我们呈现了同为晚唐诗人的忧虑,以及不同的处世态度。关键词:李商隐 杜牧 咏史怀古诗 比较唐朝是中国诗歌成就最为璀璨的时代,著名的诗人也似天上耀眼的明星。但是过去人们对晚唐的诗歌成就评价较低,这种观点有失公允,晚唐诗歌虽比不上盛唐的绚烂夺目,可也称得上是落日的余晖,而这余晖中最亮丽的两沫彩霞正是晚唐诗人中的翘楚,文学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3期2017-09-24

  • 杜牧诗歌中的数字运用
    永晶【摘要】诗人杜牧善于数字入诗,以其卓绝地驾驭语言的才能,将数字及文字巧妙的结合,使用其诗歌取得很高的艺术成就。本文即对杜牧如何独特的运用数字入诗,数字表现功能在杜牧诗中的作用,以及数字的运用使杜牧诗歌取得怎样独特的艺术效果,加以阐述。【关键词】杜牧 数字 诗歌【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034-02一、杜牧对数字“一”的独特运用及理解杜牧善于将“一”字入诗,并运用的如火纯青,收方自如。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4期2017-03-23

  • 杜牧诗歌的议论特征探究
    谢宋峻一摘 要:杜牧是唐朝杰出的散文家和诗人,是晚唐成就很高的一名诗人,其诗歌以七言绝句为主,内容主要为咏史抒怀,具有英发俊爽的特点。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很多成就,在诗、赋以及古文方面都身趁名家,气诗歌受到韩愈和杜甫等人的影响,题材非常广泛,笔力非常峭健,诗歌主要可以分为豪迈和香艳两大类。杜牧的诗歌议论呈现出一定的特征,本文针对杜牧诗歌的议论特征进行探讨,同时分析了其艺术效果。关键词:杜牧;诗歌;议论特征杜牧的诗歌善于将叙事、议论和抒情这三种方式融为一体,是其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9期2016-12-12

  • 从张继和杜牧的诗里小析夜泊
    的失落,晚唐诗人杜牧的夜泊寄托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以此窥见当时的国家前途命运、社会背景与个人的际遇,以及从中感悟出人生道理。夜泊,就是文人一种精神境界的集中体现。【关键词】夜泊;杜牧;张继;文人之夜在没有发达的照明工具的古代,到了晚上,人们一般早早就进入梦乡。可还有这么一些人,夜间思绪阵阵袭来,在天地间寻找心灵的慰藉:望天空,思考人生际遇;看大地,担忧国家前途命运,不能安然入梦,他们就是作客他乡的夜泊者。对于清风为伴的夜泊者来说,夜深人静下,他们的内心也许并

    青春岁月 2016年5期2016-10-21

  • 大中年间杜牧诗简论
    赵爽摘  要:杜牧是晚唐的代表性诗人,他一生五十年整,历经唐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八代,经历了中晚唐最黑暗的两次政治斗争,牛李党争和文宗时期的甘露之变。大中年间的宣宗素有小太宗之称,已经年过四十的杜牧在晚唐这种比较清明的统治下,是否已经摆脱了两次政治事件带给他的阴影,他的思想发生了什么样的转变,是否对唐王朝又重新充满了希望,通过对大中时期的诗作研究,我们可以略窥一二。关键词:杜牧;宣宗;大中时期;诗作[中图分类号]:I206  [文

    青年文学家 2015年2期2016-05-09

  • 杜牧贬居黄州时期心态及诗文创作
    冈436800)杜牧贬居黄州时期心态及诗文创作方向红(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湖北黄冈436800)晚唐著名文人杜牧四十岁贬谪黄州,在黄州生活了三年多时间。这一期间杜牧创作了大量诗文,他的心态复杂、多变,他有济世救民的理想,也有理想无法实现的感慨,同时还夹杂着妄自菲薄、自我贬损之感。从杜牧黄州诗文的整体思想和他在黄州为官不错的政绩来看,妄自菲薄、自我贬损不过是他政治失意后一时的心理补偿,其主导心态是无罪贬谪后理想无法实现的抑郁不平和忧愤不安。杜牧;黄州;心态;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4期2012-08-15

  • 『清明时节雨纷纷』是伪诗
    词歌赋的对象。如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诗学界基本上肯定是一首伪诗。第一,他很可能不是杜牧写的。第二,很可能不是为清明写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施爱东博士日前指出。施爱东说,这首诗最早出现在南宋末年,过去编杜牧各种各样的集子,这首诗从来没出现过,研究杜牧的人也根本不知道有这首诗,后来突然冒出来,标了是杜牧写的。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人在清明时节找酒喝,并不是一个人去上坟,且不说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主要是他不是去上坟。写这首

    共产党员(辽宁) 2010年10期2010-08-15

  • 杜牧的仕途与诗
    位初中同学说起了杜牧,说他胸怀治国大志却最终做了诗人,实在是他人生的不幸。我笑而不答,因为在我看来,这正是杜牧的大幸啊。天地日月证明,多少王侯将相早已烟飞尘灭了,唯有那些文坛的俊杰却永生不朽。杜牧不朽,当是大幸岂是不幸呢?当然,杜牧曾几欲入仕,因为要实现他进步的政治主张。他的思想在《阿房宫赋》里已有深刻的阐述。阿房宫金碧辉煌、争奇斗巧,但结果呢,是“戎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原因十分简单,“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杜牧

    知识窗 2010年10期2010-05-14

  • 杜牧真才子自风流
    晚唐杰出诗人——杜牧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宰相杜佑之孙。杜佑不仅官荃宰相,还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大学者,这给了自幼好学的杜牧以深厚的家学功底。杜牧对自己生于诗书之家颇为自豪,曾作诗日:“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据《唐才子传》载:“后人评牧诗,如铜丸走坂,骏马注坡,谓圆快奋争也。”刘熙载在《艺概》中也称其诗“雄姿英发”,而杜牧不仅人如其诗,个性张

    百家讲坛 2008年9期2008-06-12

  • 杜牧焚诗稿
    晚唐杰出诗人杜牧,对自己写的诗要求极为严格,每写好一首诗总要字斟句酌地反复修改,即使对已经传诵出去的诗歌也不例外。唐宣宗大中六年冬,杜牧得了重病,卧床不起。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他仍以顽强的毅力修改、审查自己一生的全部诗作。为了不给后人留下一首不理想的诗,凡是他认为不太满意的诗稿统统烧掉了。他的诗本来有一千多首,经这么一烧,只剩二百多首。幸好他外甥还保存着二百多首,这样留传至今的才有四百五十多首。(王建军辑)

    中国青年 1981年3期1981-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