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批评

  • 生态批评视野下白族作家赵敏的散文创作
    们的笔端。在生态批评的视野下,白族作家赵敏在其创作中,表达了他对自然原乡的怀念,在多重文化冲突中的选择,以及对理想的生态和谐家园的建构与思考,他关注人与自然,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为人们构筑一个美好圆满的诗意栖居家园。【关键词】白族;作家文学;赵敏;生态批评;生态文学【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47-0060-03【DOI】10.20024/j.cnki.

    今古文创 2023年47期2023-12-26

  • 生态批评视角下《乞力马扎罗的雪》的解读
    反思。本文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出发,以文本细读为研究方法,剖析文本中所包含的自然生态、精神生态和社会生态思想,意在找到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法,增强人们的生态危机意识。【关键词】《乞力马扎罗的雪》;生态批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39-0019-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9.005欧

    今古文创 2023年39期2023-10-30

  • 农事诗与田园诗关系考辨
    甚至没有得到生态批评家的重视,他们自一开始就把兴趣放在田园诗传统上。耐人寻味的是,一直在探索农事与田园之关系的是一批研究18世纪农事诗的学者,如大卫·法里尔和胡安·克里斯丁·佩里塞尔,他们指出二者既有区分亦存在重叠。我们需要以崭新的框架看待田园-农事传统,深入挖掘作品,此类文本必不会简单地将理想与担当、审美与实践、休闲与劳作、闲暇与事务进行两分化处理。吉福德在文中阐述道:农事与田园在某种形式上的融合所生发的后田园视角,能够超越单一形式的局限,而这一观点的具

    鄱阳湖学刊 2023年4期2023-09-20

  • 如何理解“人类纪”?
    起点和推动“生态批评”展开的契机多有相似,即对作为“双面神”的“现代性”的质疑。“人类纪”包含两个组成部分,其一是社会学领域的资本主义批判,其二是立足生态学视域的对人类行为后果的审视及反思,它所关注的议题则是传统“现代性”范畴内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一直以来被“现代性”遮蔽的个人精神世界。“人类纪”这个概念如果是有意义的,它就势必要作为一种批判性的解释,起到对以往“现代性”解释程序加以纠正、对当前生态危机构成回应、唤醒人类危机意识和“精神圈”活力的作用。关键词

    艺术广角 2023年3期2023-08-10

  • 论爱德华·摩根·福斯特小说中的生态思想
    愿。关键词:生态批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和谐;生态思想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22)03-0053-05一、引言英国作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1879—1970)是二十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小说家、批评家和散文家之一。他是一位长寿的作家,却不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他一生总共创作并流传后世的长篇小说只有区区六部,另外还有一部杂文集《阿宾哲收获集》、两部短篇小说集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11-07

  • 论华兹华斯的生态道德意识
    ;回归自然;生态批评【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28-0029-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8.009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艾略特诗歌精神整合功能研究(项目编号:Y201942985)。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需要一定的自然资源基础,而人们面对发展与生态之间的关系时,往往容易陷

    今古文创 2022年28期2022-07-24

  • 甘德《南部弗吉尼亚野外指南》中的生态思想
    生命共同体;生态批评DOI:10.16397/j.cnki.1671-1165.20220307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国内生态批评始于20世纪末,经过20余年的发展,如今正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在中国知网(CNKI)主题栏输入“生态批评”进行检索,从1997年的1篇到2015年的484篇再到2020年的290篇,尽管数量有所起伏,但毫无疑问生态批评正在成为新世纪国内学术界不容忽视的研究领域。过去20年间,国内生态批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07-13

  • 生态批评视角下的虹影小说分析
    价值观念。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看,虹影的这部小说通过不同的发展观念、人生态度、生态思想的互辩互动,在形而上的层面上凸显了中国生态思想所追求的大和谐观念;通过自然生态下人与自然的关系、精神生态下人与自我关系的书写,社会生态下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描述,强化了作家主体精神、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之间和谐共融的生态审美观。关键词:生态批评;《孔雀的叫喊》;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77(2022)3-00

    华文文学 2022年3期2022-06-30

  • 生态美学视域下美国文学中的“荒野”内涵新诠
    叶至今,随着生态批评的兴起,“荒野”的精神价值和美学价值日益凸显。“荒野”并非文明的对立面,它在数度流变后逐渐成为文明的一种形式,并呈现出生态美的意蕴。生态美视自然生态为有机整体,强调人与“荒野”的共生,原属于美学范畴内的体验“荒野”因而也具备了生态伦理学上的意义。关键词:荒野;生态美学;生态伦理;生态批评“荒野”概念在美国文化的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从祛魅走向复魅,其意义始终与文明纠缠着。如今,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人类文明需要反思应以何种态度对待荒野

    美与时代·下 2022年6期2022-05-30

  • 生态批评视角下的《云中记》
    鉴。关键词:生态批评 阿来 《云中记》阿来2019年面世的长篇小说《云中记》,被评论者誉为“一部绝处逢生的杰作”①。小说以一个四川藏族村落“云中村”于地震后搬迁到安全地方为背景,详细叙写了村里的祭师阿巴回到地震中废弃的村落进行祭祀招魂前后的所见所谓、所思所感以及最后和“云中村”一起沉没江中的故事。该小说面世后便得到了角度不同、切人点各异的解读及批评,有的从生命体验的角度切入,有的从叙事的角度剖析,有的从灾难书写的视角审视,有的从废墟美学的层面拔升。当然,也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4期2022-05-13

  • 《老人与海》之生态批评解读
    亚哥 大海 生态批评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优秀的作品。人们大多关注其中感人的硬汉形象,较少从生态批评角度来对它进行分析。海明威一生与自然紧密相连,热爱大自然的传统,关注生态环境,是一位非常具有生态意识的作家。小说主人公圣地亚哥在海上与大马林鱼和鲨鱼三天二夜搏斗时与人类社会隔绝,除了鱼和其他海洋生物,不与任何人联系,所以人与环境的关系变得更加纯粹。海明威在这部小说中探索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共存关系,希望唤起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一.敬重自然界生命 生态批评

    文学教育 2022年3期2022-04-01

  • 生态批评视角解读《极地恶灵》
    思考。本文从生态批评视角探究小说中的生态叙述,揭示《极地恶灵》的生态意义。 关键词:《极地恶灵》 生态批评 北极探险 人与生态关系《极地恶灵》讲述了19世纪英国皇家海军寻找传奇的西北航道的探险故事。自从15世纪地理大发现以来,人类进入了大航海时代,早期资本主义国家开启了海外的贸易和殖民掠夺。而传统航线由葡萄牙、西班牙等传统老牌强国所垄断,新兴帝国主义国家,例如英国,便积极寻求开辟去往东方的新航线。19世纪40年代,约翰·富兰克林爵士率领两艘世界上最先进的蒸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2期2022-02-28

  • 生态批评的视角下解析《白鲸》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提高,促使了生态批评理论的兴起与发展。近年来,学者们开始从生态批评视角分析文学作品中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白鲸》是19 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麦尔维尔的代表作品,也是西方文明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此小说引起了人们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深的思考。《白鯨》是一部关于航海历险的小说,这部作品主要讲述亚哈船长在一次出海中,被一头名为莫比·迪克的鲸咬碎了一条腿,为了找那头白鲸复仇而带领整条船上的水手下海捕鲸的故事。最终,船上的水手仅剩一名,而白鲸也在挣扎的过程中痛苦死去。

    今古文创 2022年8期2022-02-26

  • 生态批评视角下的《白鲸》
    成果。本文以生态批评视角来研究《白鲸》。本文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介绍作家和小说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介绍生态批评理论;第三部分挖掘作品中描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环境恶化、生态思想等内容;第四部分总结对《白鲸》进行生态批评研究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意识的形成。【关键词】《白鲸》;生态批评;人与自然【中图分类号】I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5-0010-02本文从生态

    今古文创 2021年45期2021-11-24

  • 迟子建小说的生态批评解读
    本中的感情为生态批评提供了广泛的解读空间。小说对自然破坏的书写凸显了她无声的抗议,在彰显对自然热爱的同时,也隐约可见她的生态观念。迟子建对朴素自然观念的强调,是她在现代背景下对传统自然观念的驻足,也是对现代人类生存状态的静默反观。她对动物意象的书写和人与动物关系的展现,是她生态观念和人与自然之间理想相处状态的具象化呈现。关键词:迟子建 生态批评 生态文学 在当代中国文坛上,迟子建的作品别具一番特色。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执笔至今,她笔下文字时而化成皑皑白雪

    百家评论 2021年4期2021-10-23

  • 福岛核泄漏事件后德语核文学创作概述
    学;核文学;生态批评一、引言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的里氏9级强震曾一度引发海啸,并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发生。该事故共造成15790人死亡以及4056人失踪。①日本不仅经济由此遭受重创,而且海洋和土地遭受严重污染,核电站附近数以万计的居民不得不迁出,民众的食品和饮用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据专家估测,废弃核电站后续清理工作需持续30—40年之久。这一事件发生后,欧盟对核安全隐患问题高度重视,要求27个成员国在2012年4月底之前须对本国所

    鄱阳湖学刊 2021年4期2021-10-09

  • 日本里山的环境伦理及其生态批评意义
    ”理念运用于生态批评中,既可以克服人类中心主义,也可以避免自然中心主义。[关键词]里山;环境伦理;森林哲学;生态批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的生态批评逐步从对欧美作品的译介转向本土化研究。日本学者曾提出“交感”“表象”“风景论”“他者”等生态批评关键词,但这些概念多源自欧美。具有日本本土特色的“里山”理念运用于生态批评中,或可為学界提供研究人与自然之关系的新视角。一、“里山”概念的缘起及其含义“里山”(satoyama)概念出自日文,意指生态系统受到人

    鄱阳湖学刊 2021年4期2021-10-09

  • 浅谈英美文学中的生态批评认识
    的大前提下,生态批评文学逐渐诞生。在文学领域通过作品创作及文学研究来探讨人与自然生态关系,是文学批评理论的一种。通过文学研究与生态保护意识有机结合,开创了文学研究中的绿色化的新视角。本文重点对英美文学中的生态批评认识进行细致剖析,从而深入解析生态批评在文学批评理论中的主要特征、表现形式以及社会意义。【关键词】生态批评;英美文学;文学理论【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

    今古文创 2021年33期2021-09-22

  • 生态批评视域下《海蒂与爷爷》的精神生态主题
    蒂和爷爷》;生态批评;精神生态;失衡;和谐共生【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1-0025-02一、引言德国温情电影《海蒂和爷爷》改编自约翰娜·斯比丽著的同名长篇生态小说《海蒂和爷爷》。该影片于2019年在我国上映后,便在严肃的电影评论界和大众电影市场获得广泛好评。该片以温情动人的手法描绘了海蒂和爷爷在阿尔卑斯山脚田园牧歌般的生活,勾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同时,

    今古文创 2021年31期2021-09-10

  • 生态批评视域下对《野性的呼唤》的解读
    勤【摘要】 生态批评理论从文学批判的角度,基于生态中心主义和生态系统的理论,思考文学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本文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对《野性的呼唤》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野性的呼唤》以家犬巴克为主人公,以非人的视角展开故事,巴克恢复野性的过程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表达了作品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其次,巴克从被奴役的雪橇犬变成了向人类复仇的野狼,被奴役的自然也会反噬“自然界的主宰者”人类,表达了作品对生态中心主义的呼唤;最后,淘金者哈尔一家与约翰·

    今古文创 2021年31期2021-09-10

  • 从《远离尘嚣》读解哈代的生态自然观
    是提高人们的生态批评意识。通过生态批评重新审视这一部作品,可以唤醒和提高人类的生态保护意识。本文以《远离尘嚣》为例,主要从生态批评理论的视角探讨哈代作品中的生态自然观。【关键词】生态自然;生态批评;《远离尘嚣》一、引言 《远离尘嚣》通过奥克、博尔伍德、特洛伊三位男士与芭丝谢芭的爱情纠葛,反映了威塞克斯农村地区人们的生活状况。小说的结局是青年牧羊人奥克经过挫折与磨难,终于与美丽的芭丝谢芭结了婚。作品的这个圆满结局,显示出哈代相信来自民间的、与大自然接近的劳

    客联 2021年1期2021-09-10

  • 《一千英亩》的生态空间批评解构
    一千英亩; 生态批评; 空间批评; 文学地图; 时空体; 女性主义; 叙事中图分类号:I71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10-106-002近年来,在文学批评与文化研究领域内“空间”作为一个研究术语成为人文社科研究的重要文化议题。尤其是自20世纪后半叶起,西方学术界自地理学学科内部开始经历了一场“空间转向”(spatial turn),研究者们逐渐将批评兴趣转至“空间”本身,并将之看作一种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10期2021-09-03

  • 生态批评视角下对安房直子作品的研究
    一。本文拟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对安房直子的童话作品中所包含的生态观进行分析,有利于从生态视角解读安房直子的作品特色。关键词:生态批评; 童话; 日本文学; 人与自然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10-073-002一、生态批评及相关作品研究王诺(2009)将生态批评定义为:“在生态主义,尤其是生态整体主义下对文学和自然关系进行探讨的文学批评。”这里的生态批评并不仅仅局限于与自然相关的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10期2021-09-03

  • 生态批评视阈下《摩西, 山之人》之解读
    启示。本文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对小说中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及精神生态三方面进行解读,分析《摩西》中表达的敬畏自然、回归自然和融入自然的生态自然观及此小说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关键词】生态批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摩西,山之人》【中图分类号】I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0-0024-04佐拉·尼尔·赫斯顿(Zora Neale Hurston, 1

    今古文创 2021年30期2021-08-28

  • 从泛生态视角解读电影《后天》
    程梦雯摘要:生态批评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逐步影响到文学批评和电影批评。近年来生态学的内涵也得到泛化。本文从泛生态视角解读《后天》,旨在突显其生态内涵,树立环保观念,培养忧患意识。关键词:生态批评;泛生态;《后天》;忧患意识一、引言艾默里克执导的电影《后天》体现了他的生态忧患意识,他希望通过电影中温室效应带来的灾难唤起观众对生态危机的重视和自省。从电影2004年上映至今,已有不少學者从生态视域研究《后天》,但大多局限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本文不仅从人与自然的

    锦绣·中旬刊 2021年4期2021-07-16

  • 国内“生态批评”研究述评
    由此逐渐形成生态批评这一新的文艺研究视阈。在国外思潮的影响下,国内研究者开始关注生态批评研究。自21世纪初开始,一大批研究者相继加入生态批评研究的队伍之中,他们发表数千篇论文,出版10余部专著,成功获批2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逐步成为世界生态批评研究领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本文拟统计梳理国内“生态批评”研究的论文、专著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分析总结前期研究特点的基础上,理性预测今后的研究趋势,期待能为后续研究者提供启示。一、论文成果纵览根据知网数据库的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2期2021-07-01

  • 基于“狼形象”文学研究下的生态反思
    “狼形象”是生态批评中主要的研究对象之一,无论是其本身所具有的生态意义,还是在研究过程中的生态阐释,都对当下的人文生态学科具有借鉴意义。文章从爬梳21世纪以来的“狼形象”研究入手,探析“狼性”与文学阐释过程中的“逻辑悖谬”,从生态书写中“审美”与“真实”间的“背反”关系,反思当下的生态现实。关键词:狼形象 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批评一、“狼形象”研究中的生态观照“狼”形象在中外文学经典中可谓更仆难数,文学批评进入后现代以来,在多元、开放的批评语境之下,多数研究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5期2021-06-30

  • 以诗歌的方式为现代人赎罪
    ;身体书写;生态批评在当代生态诗歌发展史中,侯良学是一个很独特的诗人。早在1992年,他就开始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并专注于生态诗歌创作。他几乎有意地屏蔽掉其他视角,心无旁骛地专注于生态视角,似乎要把所有精力聚集于生态诗歌。他是一个中学英语老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四处漫游,也缺乏足够的金钱进行野外生态考察,因此他主要是通过新闻、网络等方式来搜集生态信息,在日常生活中体味人和大自然的关联。经过近三十年的创作积累,他已经出版了两部生态诗集《让太阳成为太阳——侯良

    鄱阳湖学刊 2021年2期2021-06-20

  • 卸下枷锁,回归自然
    贝尔蒙特 生态批评 生态和谐一、引言作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为杰出的戏剧家,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无数脍炙人口的戏剧作品,这些作品都是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赢得了世界各地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文学爱好者们的青睐。《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早期一部带有讽刺意味的喜剧,相较于其他喜剧而言,該剧的情节、人物刻画及主题都更为复杂,文学价值颇高。该剧中夏洛克的犹太人形象和鲍西娅的新女性形象是研究的热门话题。Herbert Bronstein早在1969年就曾讨论过《威尼斯商人》中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4期2021-05-04

  • 莱斯利·马蒙·西尔科《典仪》的生态意蕴解析
    仪》;自然;生态批评;生态意蕴莱斯利·马蒙·西尔科(Leslie Marmon Silko,1948-)是美国当代文坛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印第安女作家,被誉为美国“印第安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曾获包括美国国家文学奖、美国印第安作家终身成就奖在内的多项大奖。其代表作有《典仪》(ceremony,1977)、《死者年鉴》(Almanac nf theDead,1991)、《沙丘花园》(Gardens in the Dunes,1999)等。《典仪》是美国土著作家所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1年1期2021-04-18

  • 近十年生态批评在中国的学术态势分析
    、旨在对当代生态批评在中国的发展态势与转向进行分析,本研究基于近十年中国知网生态批评数据,并对照前三十年(1979-2009)的生态批评数据,对我国生态批评研究现状进行量化分析,提出近十年生态批评中国学术态势的四个转向:1)深层议题转向;2)前沿热点转向;3)中国经验与话语主体意识的勃兴;4)哲学、社会学转向。本研究进而对中国生态批评的未来进行方向预测,即前沿性、社会化、中国化(传统资源回溯与意识形态性)。[关键词] 生态批评;中国;态势;转向[中图分类号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2期2021-04-09

  • 从泛生态视角解读电影《后天》
    程梦雯摘要:生态批评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逐步影响到文学批评和电影批评。近年来生态学的内涵也得到泛化。本文从泛生态视角解读《后天》,旨在突显其生态内涵,树立环保观念,培养忧患意识。关键词:生态批评;泛生态;《后天》;忧患意识一、引言艾默里克执导的电影《后天》体现了他的生态忧患意识,他希望通过电影中温室效应带来的灾难唤起观众对生态危机的重视和自省。从电影2004年上映至今,已有不少学者从生态视域研究《后天》,但大多局限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本文不仅从人与自然的

    锦绣·中旬刊 2021年11期2021-03-16

  • 从冲突到和谐
    摘 要:生态批评主要通过文学批评来进行文化反思从而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最后的莫西干人》是库伯边疆小说中最出色的一部,书写了北美殖民地时期印第安人原始生活环境的变化过程,是一部极具生态价值的文学作品。本文结合美国18世纪殖民历史,从原始生态与战争破坏、自然与人的对立、土著文明与西方文明的碰撞与融合三个螺旋上升的对立面对《最后的莫西干人》进行生态解读,进而探索两种文明由冲突走向和谐的过程。关键词:生态批评 《最后的莫西干人》 冲突 和谐当今社会,人类在享受着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2期2021-02-23

  • 从精神生态学视角解读《柏林,亚历山大广场》
    路。关键词:生态批评 精神生态 城市 异化阿尔弗雷德·德布林(1878-1957)不仅是享有世界声誉的现代德语经典作家,而且凭借其对德语文学的杰出贡献,成为国际公认的语言大师和文坛巨匠。其最为著名的小说是1929年发表的《柏林,亚历山大广场》。这部小说标志着德布林文学创作的顶峰,体现了内容和形式,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是德国文学史中第一部重要的大都市长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弗兰茨毕勃科普夫从监狱释放后来到大都市柏林,他决心开始新的生活,但他最终没能战胜复

    文学教育 2021年1期2021-02-04

  • 从后殖民生态视角解读迈克尔·布莱克的《与狼共舞》
    析符合后殖民生态批评的理论表明,在殖民时期,一些西方大国的经济和文化的持续发展是以灾难性破坏印第安人为代价的。论文揭示了西方列强的不道德行为,疯狂地掠夺和破坏自然生态和印第安文化。关键词:后殖民主义;生态批评;《与狼共舞》;和谐《与狼共舞》出版于1988年,是由美国作家迈克尔·布莱克撰写的,后来这部小说被搬上银幕,他因此获得了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这部小说是根据美国内战改编的,在白人文化价值观里,白人的文明远比其他文明复杂和先进。因此,白人以开化野蛮的印第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2021-01-21

  • 建设后工业化时代的香格里拉
    元是中国本土生态批评、生态文化研究界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人类精神与地球生态交叉领域持之以恒的探索,对充实环境人文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立足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立足于中国现实社会、从后工业时代的视野对中国古代田园诗人陶渊明的研究,提供了一种东方文明的生存智慧、生态理想,为“边缘环境话语”的论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照,也为构建人类生态共同体提供了一种充满诗意的选项。鲁枢元也因此确立了他在当下中国生态批评界的学术地位。关键词:生态批评;精神生态;陶渊明;生态乌托邦中国

    当代文坛 2021年1期2021-01-03

  • 生命的归宿:世外之岛塔希提
    王洵摘 要:生态批评深刻探讨人类、自然二者之间的关系,自然不仅是人类生活栖息的场域,也为人类提供了一片心灵的净土。毛姆作品《月亮与六便士》中出现的塔希提岛正是这样一处自然之岛。大地与女性有共同的母性品质,滋养万物生命。作为塔希提当地的土著女性爱塔,滋养了斯特里克兰的生命与艺术灵魂。斯特里克兰回归塔希提与爱塔的怀抱,也正是他回归大地的表现。现代社会给他的迷茫与不安在这里得到了解答,他追求艺术的灵魂找到了最终的归属。关键词:塔希提;生态批评;自然;艺术毛姆作品

    北方文学 2020年23期2020-12-17

  • 生态批评视野下的《格林童话》
    过研究,但从生态批评角度对这部经典进行解读的尝试尚不多见。尤其是在德语文学领域,就国内外而言,生态批评都可以称得上是研究《格林童话》的新视角。通过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三个方面对这部作品进行解读,旨在激发当今社会的人们重新思考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从而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键词:《格林童话》; 生态批评; 自然生态; 社会生态; 精神生态中图分类号:I 106.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895X(2020)03-0238-06D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3期2020-12-14

  • 生态批评视域下《瓦尔登湖》超验主义新解
    :超验主义;生态批评;《瓦尔登湖》19世纪30、40年代,拉尔夫·华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论自然》(Nature)的发表将浪漫主义运动推到一个新的阶段也是它的高潮阶段—新英格兰超验主义阶段[1](5)。超验主义的核心观点是人能超越感觉,直接认识真理。20世纪90年代,兴起了一种从文化、文学、艺术等批评角度介入生态问题的新兴文学批评理论和思潮,其核心在于唤醒人们的生态责任感。生态批评探讨的是人与自然的自然生态、人与社会的社会

    鸭绿江·下半月 2020年7期2020-10-21

  • 漂泊的“苦荞花”
    ;自然之美:生态批评中图分类号:1207. 4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21-0009-02一、前言進入新时代以来,真正得到主流文坛认可且广受读者欢迎的凉山彝族汉语作家有两位,一位是被认为“很有追求,创作实力很雄厚的”冯良(彝语名:吉胡什妮),一位是从女工“蝶变”为职业作家的阿微木依萝(汉语名:卢少英)。巧的是,两位女作家都拥有混血身份,但都自我认同为彝族。60后的冯良是“彝娘汉老子”,80后的阿微木依萝是“汉娘彝老子”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7期2020-10-20

  •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的生态美学意义
    。本文主要以生态批评的视角对影片进行草原文化生态“空骨化”、自然生态“荒漠化”和社会生态“离散化”等多维生态美学解读,揭示影片在环保意识传播上特殊的人文艺术价值,为和谐构建“一带一路”领域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旅游开发提供电影人的思想视野。关键词:李睿珺;《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民族志电影;生态批评中图分类号:J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2-00-02当前,生态问题的核心与关键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但生态危机并不仅仅限于狭义的自然生

    艺术大观 2020年12期2020-10-09

  • 生态批评视角下的《苦海净土:我的水俣病》
    作。本文试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对《苦海净土:我的水俣病》进行分析,探究石牟礼道子的生态危机意识和生态思想,探寻人类自身发展过程中应与自然秉承的关系。关键词:石牟礼道子 《苦海净土:我的水俣病》 生态批评二战后,日本政府为了挽救濒临崩溃的经济,实现经济的重建,推行了优先发展重化工业经济的发展路线。然而在此过程中,却没有关注到环境污染问题,导致了一系列的公害事件的发生,水俣病事件就是其中之一。一.石牟礼道子和《苦海净土:我的水俣病》1908年,日本窒素肥料株式会社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0年9期2020-09-26

  • 揭示现代生态危机的寓言:井上靖的《圣人》解读
    词:井上靖;生态批评;《圣人》二十世纪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1907—1991)1950年以中间小说《斗牛》《猎枪》获芥川文学奖正式登上文坛,成为日本中间小说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中间小说在艺术表现手法及审美追求方面具有纯文学的文学性,在内容上往往采用大众文学的题材,如言情、恐怖、惊悚、侦探及历史等题材。在这些题材中,井上靖似乎偏爱历史题材的创作。他的历史小说不仅有取材于日本历史的,也有取材于国外的,其中以取材于中国特别是西域题材的小说最为出色。井上靖将他的小说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9期2020-09-26

  • 生态批评视角下《桃花源记》英译本解读
    要】本文运用生态批评理论,对《桃花源记》的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首先,探寻《桃花源记》的生态思想。其次,具体从“非人类中心主义”及“自然的人格化与生态审美”角度,通过仔细对比原文和译本,研究两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为读者理解译本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最后,研究发现,生态批评对翻译现象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能为典籍翻译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关键词】生态批评;《桃花源记》;生态思想【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今古文创 2020年45期2020-09-10

  • 刘先平大自然文学观探析
    大自然文学;生态批评;文学观刘先平从事大自然文学创作40余年,是中国大自然文学的开拓者。他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高度概括了大自然文学的本质和特征,体现了其对大自然文学创作的理论思考,不仅是对其自身大自然文学多年创作实践的总结,而且对中国大自然文学的理论建设也有引领和示范意义。综合刘先平的创作思考和理论探索,可以将大自然文学概括为:以大自然为题材,以探索人与自然关系为内容,以呼唤生态道德为主题,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美景。大自然文学最有特色的表达方式,是以第一人称

    鄱阳湖学刊 2020年3期2020-08-19

  • 生态巡礼和生态忧思
    ;生态道德;生态批评在当代中国生态文学的版图中,刘先平是一个气势恢宏、气象万千、意蕴深厚的存在。他从1970年代中期就开始参加野生动物考察,1980年代曾经相继推出《云海探奇》《呦呦鹿鸣》《千鸟谷追踪》《大熊猫传奇》四部长篇动物探险小说,融科学性、文学性、趣味性于一体,深受青少年的喜爱。1990年代以后,他的足迹几乎遍及全国重要的生态区域,例如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怒江大峡谷、横断山脉、西沙群岛等,创作了如《从天鹅故乡到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鄱阳湖学刊 2020年3期2020-08-19

  • 生态批评视域下的刘先平大自然文学创作
    暐[摘要]从生态批评视域观照刘先平的大自然文學,首先要深入理解“大自然文学”这一概念,尤要将其与源自美国的“自然文学”进行区分。“大自然”一词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人观中敬畏自然的生态智慧,是一个更加中国化的概念,正好用以区别更具西方色彩的“自然”概念。大自然文学的中国文化内涵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天人合一”的生态观源自传统哲学的自然观;其二,倡导生态道德延续了“文以载道”的传统;其三,“自然”的审美观体现了古典审美理想的最高境界;其四,第一人称限知叙事与

    鄱阳湖学刊 2020年3期2020-08-19

  • 论梁衡的古树情结与生态意识
    ;生态文化;生态批评一、引言梁衡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作家,历任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他的散文题材涵盖自然山水、建筑石刻、历史伟人、文化名人、哲理思辨等,境界超俗、立意深远,多篇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成就斐然。梁衡是学者也是高官,是记者更是作家。独特的人生阅历使他的作品既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坚定的政治情怀,也兼具文人的忧患意识和深邃哲思。他创作的古树散文就体现出强烈的自然情怀与生态意识。他一直密切关注人与自然、树木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常不惧舟车劳顿

    鄱阳湖学刊 2020年2期2020-08-04

  • 基于生态批评视角探析国产电影《宠爱》的叙事特色
    的强化催生了生态批评视角,而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国产电影有着各自的特点。电影《宠爱》在叙事上将视角集中于人与动物,通过审视人与自然生命的关系,强调生态完整与平等主义。为深入分析影片《宠爱》的叙事特色,本文从生态批评视角出发对其进行探析。关键词:《宠爱》;生态批评;国产生态电影;叙事策略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15-00-050 引言科技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经济的日益繁荣,也导致生态危机愈演愈烈。自改革开放以来,

    艺术科技 2020年15期2020-07-16

  • 生态批评视域下阿来“山珍三部曲”解读
    :鲁枢元提出生态批评三分法,即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分别以自然界、社会以及人的精神生活为其研究对象,本文从鲁枢元生态批评三分法入手,探讨“山珍三部曲”《三只虫草》《蘑菇圈》《河上柏影》中所展现的机村生态和所折射出的阿来的生态观。关键词:生态批评;阿来;山珍三部曲“生态批评”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威廉·鲁克特于1978年首次提出,在《文学和生态学:一种生态批评试验》一文中提出,以“生态批评”概念将文学与生态学结合起来。本论文从“山珍三部曲”中所表现的自然

    北方文学 2020年9期2020-07-14

  • 劳伦斯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生态观
    注。本文将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探讨劳伦斯在这部小说中的生态观。关键词:《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劳伦斯;生态批评;生态观中图分类号:I561.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03-0041-02戴维·赫伯特·劳伦斯(D.H.Lawrence,1885—1930)是20世纪最重要和最具争议的英国作家之一。他的名气和负面评价在他最后一部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出版后达到顶峰。在文学生涯的后期,劳伦斯在作品中谴责了工业世界对自然关系的破坏

    海外文摘·学术 2020年3期2020-07-10

  • 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千与千寻》
    峰。本文将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出发,探寻这部电影中宫崎骏想要表达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此来探析现代社会人与自然的共生之道。关键词:生态批评 千与千寻 人与自然日本历来就极为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古代的日本神话故事中就提出了“万物有灵论”的概念,认为世间万物都有神灵附体,所以在对待世间万物的时候就要像对待神灵一样敬重和爱护。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不断提高,但随着而来的是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发展至今,生态问题早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而日本在20世纪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0年6期2020-07-04

  • 生态批评视野下的《白比姆黑耳朵》
    生态思想。从生态批评视角出发对这部作品进行解读,发现其在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这三个领域皆有着丰富的蕴涵。这些丰富的蕴涵在作者诗意的叙述中一一展现,这种叙述体现了诗意的自然美,为作者生态思想的传达赋予了和谐的形式。关键词:生态批评;白比姆黑耳朵;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中图分类号:I10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77(2020)21-0011-04加夫里尔·特罗耶波尔斯基是苏联农村题材的作家之一,他生于十月革命前12年,与新生的

    海外文摘·学术 2020年21期2020-06-29

  • 生态批评视野下新世纪乡土小说的新向度
    向与嬗变。从生态批评的视角来看,这些新变体现在:通过对乡村自然的返魅书写建构自然的神性;反思人的主体性,对欲望表征的人的现代性持怀疑与批判的立场;不再如过去那样将工业、科技视为催生乡村现代性的进步神话,而是重审其对乡村的破坏;在农民形象塑造上,体现出坚守生态伦理的新型人格精神。这些新变都显明地呈现出对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姿态,与以往乡土小说或全力吁求现代性,或复古牧歌式地反思现代性均有所不同。关键词:新世纪;乡土小说;生态批评;现代性反思伴随着乡村社会的发展

    中州学刊 2020年4期2020-06-19

  • 生态批评视角唤醒生态文明
    机的严重性,生态批评是对人类过度使用自然资源而导致问题的批判性回应,最早出现于西方文学界,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唤醒和加强人民的生态意识,建立和谐的生态环境。我国在2007年就开始意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并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中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本文将从生态批评视角下研究如何唤醒生态文明,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议,希望能够为国家走绿色发展道路提供一些可以参考的建议。关键词:生态批评;生态文明;人与自然随着人们意识到生态文明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4期2020-05-28

  • 信仰崩塌后的心灵探寻
    我国学者多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分析星新一的《喂——出来》,这与文本传译、权威话语的影响有关。分析梳理小说的传播过程和重点意象,有助于从人文关怀的角度理解作者的深意。关键词:星新一;《喂——出来》;生态批评一场台风摧毁了神社并留下深不可测的黑洞,人们享受着黑洞带来的便利,却无人关心后续的影响。《喂——出来》不仅承载着生态价值更蕴含着对未来的思考,这种思考起源于对社会发展的反思。一、《喂——出来》的传播与阐释星新一的《喂——出来》发表于1958年,曾入选“人教版”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3期2020-05-25

  • 生态批评作为文学活动对于人的诗意生存
    方的魅力。当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出现,从发生之初到广泛影响实际都在极大地关注着人的生存问题,并探寻人何以能诗意生存。当生态批评作为文学活动在助力,必然要成就那种“有效”及“魅力”,其方法、策略及目的性追寻,旨在助推人的活动不断地融入诗意生存。事实上,生态批评的阐释、评论、理性确证及学理基质,就是通过生态整体及诗意性的综合性体验,把控生态、生命、人与文学间的诗意关系,彰显其相互促动、相互映衬的魅力。关键词:生态批评;文学活动;诗意性;节律性;生态有机性D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2期2020-05-11

  • 德国核文学发展概述
    ;生态文学;生态批评一、引言从1938年人类发现核裂变至今,核的历史已经有82年,核能利用也先后经历了1990年代之前、后两个发展时期。在前核时代,核能主要掌握在美、苏、德、英、法等军事大国手里,虽然也用于民用发电,但更主要的还是用于军事活动,从而给全球带来很大的不安定因素。进入后核时代,除上述国家以外,更多国家如巴基斯坦、朝鲜等也拥有核武器,进一步加剧了全球不安定因素。尽管此时还存在着核武器威胁,但核能民用却占据主导地位。然而由于管理的缺失,很多核事故还

    鄱阳湖学刊 2020年1期2020-04-23

  • 电影《2012》的生态批评解读
    熊珂摘 要:生态批评是对文学和环境的研究,把所有的科学聚集在一起分析环境,为当代环境问题找出解决方案。电影《2012》是一部反映环境问题和人类工业破坏的科幻灾难片。它反映了生态批评的主题。本文试图从生态批评理论的三个方面来研究这部电影。一是对工业文明负面影响的生态批判。二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解构要求。最后是人与自然互动关系的重构。关键词:生态批评;环境保护;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批评是研究文学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Glotfelty, 1996),把所有的科学聚集

    卷宗 2020年4期2020-04-21

  • 原爆作品《长崎的钟》中的生态观探析
    。本文试借用生态批评理论,从反生态思想角度解构对长崎战后思想构建具有重要意义的《长崎的钟》。关键词:永井隆 原爆文学 生态批评所谓“原爆文学”是指以二战中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为题材进行创作的文学作品总称。[1]其中按时间顺序较著名的作品有原民喜的《夏之花》(1947)、大田洋子的《人间褴褛》(1951)、井伏鳟二的《黑雨》(1965)、林京子的《祭场》(1975)等,但作为日本国内最早的原爆记录作品[2]的《长崎的钟》、在我国的文学研究中却至今鲜有人

    文学教育 2020年3期202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