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空间

  • 三生空间”相互作用视域下的南京市溧水区乡村宜居性评价
    11]基于“三生空间”视角对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进行定量分析,但研究仅考虑了“三生空间”内部功能属性。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对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别,相邻“三生空间”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可忽视。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相邻空间之间的物质、能量以及信息交流日益紧密[12],尤其在快速城镇化地区人口聚集且生产活动频繁的乡村中,“三生空间”相互作用尤为明显。因此,乡村宜居性评价中需要考虑“三生空间”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乡村宜居性的影响。据此,本研究以南京市

    农业工程学报 2023年16期2023-11-26

  • 资源型城市“三生空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风险和价值研究
    生态空间(“三生空间”)[1]。资源型城市与其他类型城市相比,受到城镇化发展与资源开采的双重压力,生态空间被生活和生产空间挤压的时段更长,“三生空间”冲突更为强烈[2]。并且,由于土地功能不断变更,土地利用敏感度增加,景观格局剧烈变化,面临的生态安全问题也更为复杂与紧迫[3]。因此,科学提升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是促进土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资源型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建设中最富变化的区域,不仅涉及城乡之间的过渡,矿区与非矿区之间的矛盾也尤为突出[4],需给予重点关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3年5期2023-11-03

  • 三生空间”视域下近40 年长江经济带景观生态安全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布局优化是取得景观生态安全稳态的必要条件,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生空间发展目标[3],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以生态优先为主,构建高质量发展与优势互补的国土空间体系。因此高度重视三生空间视角下的景观生态安全时空演变对防范生态风险与推进我国生态治理现代化意义重大。景观生态安全与人类福祉息息相关,对生态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土地利用方式及强度的变化会对景观生态安全产生深远影响,于是成为了许多学者关注的问题。为了优化与协调国土空间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3年10期2023-10-25

  • 基于“三生空间”的玉州区国土空间优化方法探索
    战略目标,“三生空间”相关研究逐渐成熟。而“多规合一”目标下的国土空间规划正处于尝试阶段,广西区内仅在贺州市开通试点。如何采用“三生空间”研究成果来指导“多规合一”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是本次研究内容。李广东等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定量识别了“三生空间”主导功能[1];黄金川等对“三生空间”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提出“三生空间”研究的框架体系[2];徐磊等统筹国土空间均衡发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对国土空间发展格局进行重构[3]。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3年25期2023-09-13

  • 基于未来土地利用模拟模型的郑州市“三生空间”模拟及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空间(简称“三生空间”)的概念缘于党的十八大会议,此次会议明确提出了“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目标[1]。十九大中也提出了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性基本农田和城市发展边界,以协调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发展,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状态下,城乡建设用地不断扩张,使得农业、生态空间受到挤压,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3]。以“三生空间”格局变化为切入点,分析其所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成为当前学术

    生态学报 2023年15期2023-08-24

  • 基于“三生空间”的乡村公共空间重构研究
    此,文章以“三生空间”为基底,寻求乡村公共空间拓展和转型的新路径。将乡村公共空间置于“三生空间”的框架下加以考察,以南京市高淳区和睦涧村、下坝村、东风村及河南村为例,通过ArcGIS可视化分析,整合研究对象简况及其三生空间、公共空间的现状,进而得出研究对象三生空间及公共空间存在以下问题:在三生空间方面,存在生产空间协同性不强、村民生活空间特色不明显、生态空间整合度不足三个问题;在公共空间方面,存在公共空间边界固化、服务人群单一、功能滞后三个问题。针对这些问

    艺术科技 2023年16期2023-08-10

  • 三生空间理念下太行山生态观光旅游发展路径探索
    游的发展处于三生空间之中,受其空间制约和影响,旅游業的发展反过来也促进三生空间质量提升和结构更新。阐述三生空间理念与发展生态观光旅游的逻辑关系,有利于推动太行山生态观光旅游可持续发展。利用扎根理论系统分析游客对三生环节的需求表达,挖掘游客在太行山生态观光旅游与生态保护、生产效率、生活质量协调发展中所关注的问题,研究发现:(1)三生空间在多因素影响下贯彻生态观光旅游全过程;(2)游客对空间环境的感知大于对人的交流体验感知;(3)对出现次数最多的主题进行排序,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23年2期2023-07-10

  • 三生空间”发展水平优化研究
    成了城市的“三生空间”,其空间的优化与发展是城市接续发展的要务。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镇化率的提升,国土空间的优化被摆在了城市发展的中心地位。襄阳市地处国家“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区”和湖北省“一芯两带三区”布局的汉江经济带工业版图战略布局,其城市发展对打造汉孝随襄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采用熵权法,建立“三生空间”功能评价体系,对襄阳市“三生空间”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期望能够促进襄阳市的“三生空间”优化发展,推动经济、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9期2023-04-27

  • 基于POI数据的城市“三生空间”识别及格局分析 ——以杭州市主要城区为例
    10018“三生空间”“是新时代我国国土空间优化开发的重要指向,通过梳理已有文献,发现可以从“三生空间”和“三生功能”的对应关系的角度来界定“三生空间”的概念[1]。在微观尺度下,土地使用功能较单一,“三生空间”即承载三类功能的用地空间。生产空间是具备工农业和服务业产品生产功能的用地,生活空间是具有提供承载和保障人居功能的用地,生态空间是具有调节、维持和保障生态安全并提供生态产品和服务功能的用地[2]。在中微观尺度的“三生空间”识别中,通过使用土地利用数据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3年4期2023-02-18

  • 荒漠绿洲区“三生空间”用地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变化
    出统筹调整“三生空间”及十九大提出完成划定生态保护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线的工作。优化土地空间格局、努力保护生态系统是现阶段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最重要的任务之一[1]。生态系统保护应开始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s values,ESV),ESV是指生态环境因其特性、结构等带来的各类功能效益如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等[2]。ESV评估是制定生态补偿决策、生态分区、环境评估与保护的必要条件。研究“三生空间”与ESV的关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1期2023-02-13

  • 三生空间”视角下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宝,王成城“三生空间”视角下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以安徽省为例白传宝,王成城(安徽大学 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基于“三生空间”理念,从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3个方面构建了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安徽省各城市的“三生空间”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测算,并引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因子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2015—2019年间,安徽省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发展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层级分化严重,各城市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明显。安徽省各城市经

    衡水学院学报 2023年1期2023-02-10

  • 乡村振兴背景下“三生空间”协同发展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农村牧区为例
    (以下简称“三生空间”)等方面都要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条件,营造出“三生融合”的乡村环境[1]。目前,国内对于“三生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生空间”的基本内涵、功能识别、划定管控、空间优化等方面[2],但对于“三生空间”协同路径的研究较为欠缺,对环境与“三生空间”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也不够全面[3]。内蒙古农村牧区是以草原为依托发展农牧业的地区,因此草原生态环境对内蒙古农村牧区的乡村振兴具有重要影响,但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内蒙古草原生态遭到

    南方农机 2023年1期2023-01-22

  • 广东省“三生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分析
    0663)“三生空间”根据土地利用功能划分,其中生产空间是进行农业、工业和商业活动获取产品和供给功能的用地范围,生活空间是提供承载和保障人居功能的用地范围,而生态空间主要以调节、维持和保障生态安全功能为主[1]。目前的研究主要关注“三生空间”的概念辨析与分类、空间格局优化等方面[2]。研究方法诸如:基于“三生空间”的内涵对其功能进行定性评价或定量测度[3-5]、通过综合指标的构建对“三生空间”环境质量或适宜性进行评价[6-8]、基于“三生空间”分类体系进行

    地理空间信息 2022年12期2023-01-03

  • 海口市“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转型及生态服务功能演变
    0228)“三生空间”是指生产、生活及生态功能空间,是由土地资源的自然本底、社会经济系统与人文需求协同耦合的产物[1]。自追求“三生空间”格局优化与协调的发展目标提出以来,表明由重视生产空间,以经济建设为导向的传统国土空间利用模式,逐步过渡为关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平衡协调的新时代发展方式[2]。但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带来如资源约束趋紧、生态质量弱化、城乡发展失衡等问题也日渐突出[3]。面对发展难题,如何实现“三生空间优组”,是优化

    上海国土资源 2022年4期2022-12-27

  • 乡村振兴中“三生空间”的绿色发展研究 ——以浙江省兰溪市洋港村的乡村振兴为例
    乡村振兴中“三生空间”的绿色发展,首先是乡村中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在地域特征、本土化方面的特色体现;其次是乡村中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叠加和交互融合;再次是乡村中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这“三生空间”格局的发展与均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提出“打造集约高效生产空间,营造宜居适度生活空间,保护山清水秀生态空间,延续人和自然有机融合的乡村空间关系”,为构建乡村振兴“三生空间”新格局指明了方向。乡村振兴中生产空间的绿

    中国勘察设计 2022年12期2022-12-22

  • 哈尔滨市“三生空间”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目标,使得“三生空间”概念由此产生[7]。当前,国内学者从不同视角对“三生空间”分类进行了诠释,例如李广东等[8]基于城市尺度从土地功能、生态系统服务和景观功能综合的视角构建城市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功能分类体系,刘继来等[9]基于国家尺度,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建立了中国三生空间分类与评价体系。国际上,Zhou等[10]提出了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的新概念指标体系,并分析了土地利用各子功能之间的关系;Wei等[11]构建了生产-生活-生态(PLE)功

    山西建筑 2022年24期2022-12-16

  • 乡村地域“三生空间”功能演化与耦合协调度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
    ,乡村地域“三生空间”功能研究逐渐成为当前乡村地域研究的热点。当前乡村地域“三生空间”功能主要研究对象包括山区[12-13]、少数民族聚集区[14]、传统村落[15]、大城市周边地区[16-17]等。黑龙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量大省,探索其用地功能结构性提升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考察2009—2018年黑龙江省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功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耦合协调

    中国土地科学 2022年9期2022-11-05

  • 成渝城市群“三生空间”时空格局与耦合协调分析
    生活空间(“三生空间”)研究既是区域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学术前沿问题,也是国土空间规划亟需解决的核心实践问题[2-3]。近年来,相关学者围绕“三生空间”进行了大量研究[4]。在“三生空间”功能识别方面,建立了指标体系量化测算[5]、土地利用归并分类[6]和土地利用分级赋分[7]等3种主流方法。在“三生空间”结构、格局方面,开展了涵盖国家、省、市、县、乡镇、村落等不同尺度、不同时间阶段的研究[8-13]。在“三生空间”优化调控方面,基于适宜性评价、“多规合一”等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22年5期2022-11-02

  • 黄河流域山东段“三生空间”分类及其时空格局变化分析
    (山东段)“三生空间”格局,成果可为国土空间优化提供借鉴意义。我国学者对于“三生空间”做了相关研究。江曼琦等[3]通过总结“三生”空间内涵界定的视角,讨论“三生”空间范围界定的争议,提出“三生”空间范围划定的方法;刘继来等[4]探究三生空间理论内涵,建立了三生空间分类与评价体系,揭示了1990年—2010年20年间中国三生空间的时空格局及特征;孔冬艳等[5]对中国“生产-生活-生态”结构转型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研究;李科等[6]研究了2005年—2020年湘

    山东国土资源 2022年10期2022-10-31

  • 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效应及驱动力分析—以苏州市为例
    已初步形成“三生空间”模式,国土空间格局由以生产用地为主导,逐步转变为以生活用地为主体,生产、生活、生态用地共同发展的模式。近年来苏州市水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但城镇和农村生活用地侵占农业生产用地与生态用地的现象仍存在,虽然退耕还林、还湖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但侵占量高于退耕还湖、还林量,故苏州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来说有所下降。未来苏州市应从全局出发,统筹优化配置苏州市三生空间,有利于苏州市国土的合理开发,对保证苏州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22年5期2022-09-27

  • 黄河上游地区(陕甘宁青)“三生空间”功能的演变特征及耦合协调分析
    国提出了促进三生空间耦合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并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作为有效推进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金星星等,2018)。在此背景下,分析三生功能的演变特征,探索区域三生功能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国外学术界没有明确界定三生功能的概念,而与之相关的是土地多功能的研究,主要是从土地多功能的概念(Wiggering et al,2006)、体系划分(Fagioli et al,2017)、土地多功能格局变化(Rallin

    地球环境学报 2022年4期2022-09-27

  • 城镇化进程中洞庭湖区“三生空间”格局演变与驱动机制
    时也带来了“三生空间”(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冲突矛盾的加剧[1—3]。加快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三生空间”土地利用新格局,已成为城镇化进程下优化国土空间资源配置与推进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4—7]。西方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起便开始通过优化“三生空间”格局、加强环境治理效率等措施应对生态空间的城镇化蚕食[8]。我国正处于“三生空间”格局由生产空间主导向“三生空间”协调永续发展方向转变的重要转型期[9],

    生态学报 2022年17期2022-09-26

  • 三生空间”视角下长治市综合承载力与耦合协调度分析
    强等。3 “三生空间”视角下长治市综合承载力与耦合协调度实证分析3.1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三生空间”是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及生态空间的简称。本研究依据影响各承载力的因素选取指标。文章选取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城市数据库》《中国城乡建设数据库》《山西县市统计数据库》及《中国区域经济数据库》,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生产空间承载力与生活空间承载力指标选取了2010—2019 年之间的数据,而生态空间承载力指标选取了2009—2018年的数据。具体指标选取见表1。表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2年14期2022-09-23

  • 基于土地功能的乡村“三生空间”分类评价体系研究 ——以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为例
    生态功能。“三生空间”(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是从使用功能出发,反映不同人类活动在空间上的体现,其功能属性大过空间属性。同时“三生”功能具备尺度依赖性、功能复合性、时序演变性等特征,不同尺度“三生”功能并存,主次地位有异,并体现出一定的时空分布特征[4-6]。地域实体不具有重叠性,但位于地域实体上的“三生”功能存在一定的重叠。土地利用“三生”功能分类体系可有效衔接国土“三生”空间规划和区域转型发展战略制定,已成为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综合效益研究的新视角[7]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15期2022-09-22

  • 贵州喀斯特山区“三生空间”格局变化特征分析
    012)。“三生空间”作为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主体,已成为当今学者研究热点。起初,“三生空间”研究主要侧重概念与内涵(江曼琦 等,2020,武占云,2014)、用地分类体系(李广东 等,2016,张红旗 等,2017)、以及格局优化(刘鹏 等,2017,王成 等,2018)等方面。随着GIS快速发展,研究方法由定性向定量分析转变,研究尺度由小尺度向大尺度转变(党杰,2018,李欣 等,2019)。然而,大多数研究集中于流域(柳冬青 等,2018)、山区(Ge

    贵州地质 2022年2期2022-07-26

  • 2000—2020年北京市“三生空间”格局变化特征分析
    的首要举措。三生空间是指按照国土利用空间的主要功能划分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总称。生产空间是以提供工业品、农产品和服务产品为主导功能的区域; 生活空间是以提供人类居住、消费、休闲和娱乐等为主导功能的区域; 生态空间是以提供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为主导功能的区域[4]。目前, 关于三生空间的研究重点主要放在辨别其概念内涵和分类方法[5-7]、“三生空间”的格局优化[8-10]等方面,研究方法由定性评价向定量测度转变,研究尺度由单尺度向多尺度复合研究发展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22年1期2022-07-09

  • 基于“三生空间”的重庆市碳排放增长机理及趋势预测*
    在此背景下“三生空间”的概念应运而生。“三生空间”即生活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如何通过“三生空间”的合理规划实现区域减碳目标,是广大学者日益关注的课题。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是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依据,关系到减排政策的制定和实施[1]。SHI[2]采用STIRPAT模型研究碳排放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人口因素是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SHAHBAZ等[3]研究发现城市化是影响马来西亚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黄蕊等[4]应用STIRPAT模型分析江苏省能源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22年6期2022-07-08

  • 郑州市“三生空间”用地转型及其生态效应
    ]。 基于“三生空间”视角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将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空间规划等社会经济发展政策紧密结合起来,进而促使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 基于“三生空间”用地转型展开相关研究,可有效与区域转型发展保持衔接,同时是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开展土地利用研究的

    人民黄河 2022年7期2022-07-07

  • 三生空间”视角下宜昌市景观生态安全评价及其耦合特征分析
    同时普遍将“三生空间”研究对象作为孤立的整体来研究,而基于“三生空间”空间耦合协调特征,对湖北省山地丘陵地区开展长时间序列景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尚较缺乏。宜昌市位于湖北省江汉平原西部,东邻荆州市、荆门市,南抵湖南石门县,西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靠神农架林区和襄樊市。海拔整体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主要农作物类型以水稻、棉花和油菜为主。著名的长江三峡工程就位于宜昌境内,由于受三峡库区丰枯水期水位线变化影响,使得宜昌市成为湖北省重要的生态脆弱带,加上近年

    水土保持研究 2022年4期2022-07-03

  • 吉林省西部农牧交错区“三生空间”时空演变
    [10]。“三生空间”(production-living-ecological space,PLES)的概念着眼于土地利用功能视角提出,指具有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用地的总称,是自然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耦合的产物[11],其中:生产空间是指以提供工、农业产品为主,涵盖了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为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服务的地域空间;生活空间是指人们日常生活活动所使用的场所,为人们的居住和公共活动提供必要的空间条件;生态空间是指具有生态防护作用,能提供生态产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06-22

  • 多源数据支持下广佛边界地区“三生空间”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以“白云—南海”试验区为例
    提出以优化“三生空间”为要求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划定三生空间开发管制界限。2019年《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提出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上述文件标志着国土开发方式将从以生产空间为主导转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协调(黄金川等,2017)[1]。国内不少学者曾开展“三生空间”相关研究,如“三生空间”分类及影响因素研究等(刘继来等,2017;朱琳等,2018)、“三生空间”功能识别(李广东等,2016

    华中建筑 2022年6期2022-06-18

  • 基于“三生空间”的贵阳市土地利用转型研究
    该研究基于“三生空间”视角,运用ArcGIS软件对贵阳市2010年、2015年、2020年3期的遥感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探讨贵阳市2010—2020年土地利用转型的特征。结果显示:2010—2020年贵阳市土地利用变化呈现出生活用地增加、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减少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之间的相互转移,以及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向生活用地转移。关键词:三生空间;土地利用转型;ArcGIS空间分析技术;贵阳市中图分类号 F293.2;P208 文献标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9期2022-06-14

  • 珠三角城市群“三生空间”特征演化与优化配置研究
    三角城市群“三生空间”特征演化与优化配置研究显得颇为重要。“三生空间”是指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种资源空间,是构建空间规划体系的基础[6],也是本文研究的切入点。很多学者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香农熵值、标准差椭圆、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方法开展了对城市群国土空间资源的研究分析工作。例如,从国土空间资源的数量结构、空间布局两方面分析滇中城市群国土空间资源的本底特征[7];采用“三生空间”结构指数模型分析贵州省都匀市村域“三生空间”结构的时空格局[8];利用熵值法、空间

    自然资源情报 2022年2期2022-06-08

  • 基于MSS模型的“三生空间”识别与优化
    模型对衡阳市三生空间进行识别与优化,结果表明:(1)整体而言,衡阳市中部地区比周边地区生态重要性低,南岳山区与中心城区农业适宜性相对更低,中部地区比周边地区建设适宜性高;(2)衡阳市三生空间整体呈现“中心-外围”扩散分布格局,生活空间集中分布于中心地区,农业空间主要分布于中部地区,生态空间主要分布于外围特别是北部地区。本研究可为相关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与政府决策提供一定参考建议。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三生空间;MSS模型;识别与优化;衡阳市中图分类号: F12

    国土资源导刊 2022年3期2022-05-30

  • 基于CiteSpace的“三生空间”与“三区三线”研究综述
    0070)“三生空间”作为贯彻生态文明理念、统筹安排国土资源而划定的国土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表现为生态、生产、生活3种功能类型[1]。“三生空间”相关研究集中表现为3个方面:一是针对“三生空间”自身,定量识别并分析“三生空间”功能[1-2]、“三生”用地的分类标准[3];二是面向空间规划的技术手段,面向多规合一的“三生空间”分类框架研究[4-5]、面向双评价的主体功能定位研究[6]、面向国土空间优化的“三生”功能分类[5];三是基于“三生空间”的衍生研究,“

    科技和产业 2022年5期2022-05-20

  • 基于适应性循环理论的苏州乡村“三生空间”特征评价研究
    发展。由于“三生空间”与乡村系统互为表里,一方面乡村生产、生活及生态空间作为各系统要素的物质投影,表征了乡村社会、经济及自然系统的运行情况,研究“三生空间”的发展现状有利于明晰乡村系统发展的水平与关系;另一方面,“三生空间”是承载乡村系统发展的基础,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各类功能活动的方式及资源配置的效率,塑造良好的“三生空间”品质、构建协调的空间关系与格局有利于促进乡村发展演进。因此,开展“三生空间”的评价及优化研究有利于为乡村高效发展奠定基础。乡村“三生空间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2022年1期2022-04-11

  • 2010—2017 年郑州市“三生空间”时空演化分析
    0044)“三生空间”是指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具体包括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1-3]。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不断被侵占,国土空间结构愈发失衡,特别是协调生产、生活、生态用地之间的矛盾愈发困难,导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4,5]。面对发展困境,“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三生空间”。“三生空间”的优化开发与布局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以及优化国土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5期2022-04-02

  • 基于“三生空间”判别的珠三角基塘蓝绿空间体系优化研究
    塘农业景观“三生空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定性定量相结合划定基塘农业景观的“三生空间”。结果表明:1980年研究区蓝绿斑块呈镶嵌状,融合性较好;2000年起至今的沿江蓝绿空间要素逐渐割裂分离。水域、基塘、林地草地、耕地园地面积均不断减少,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面积持续增加。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改变了基塘蓝绿空间结构和功能,使得基塘系统整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渐降低。优化后的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占比分别为30.19%、35.15%、34.66%,空间融合性更强。可得到

    园林 2022年3期2022-03-17

  • 基于“三生空间”协调下易县于家庄规划研究
    ”空间解读“三生空间”是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的总称。“三生空间”概念起源于1990 年我国台湾提出“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农业构想;1991 年我国在6 a 发展计划中开始正式实施[1]。“三生空间”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关联、各种要素相互制约的地域共同体,复杂系统是其空间的本质特点[2]。简而言之,乡村地区的“三生空间”可以进行如下界定。生产空间是提供产业活动的空间,生活空间为村民进行日常活动的空间,生态空间则是维持生态平衡,具有保育作用的空间

    山西建筑 2022年6期2022-03-17

  • 太极拳文化产业“三生空间”的内涵、问题及发展对策*
    形成科学的“三生空间”结构。“三生空间”是指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2]。太极拳天人合一、内外合一、形神合一的整体观与“三生空间”强调的协调发展、融合发展、整体发展理念不谋而合。太极拳文化产业的发展与人民的生产质量、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相关。本文以“三生空间”角度分析太极拳文化产业的内涵,探索优化路径,助力太极拳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一、太极拳文化产业“三生空间”的内涵“三生空间”的融合发展观能够合理配置资源,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科学实施空间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1期2022-03-17

  • 2009~2020年拜城县土地利用与“三生空间”时空变化研究
    自此,乡村“三生空间”成为构建空间规划体系、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和各类尺度空间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基础[4]。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撑下,对拜城县土地利用类型及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土地资源利用方式与程度、土地利用类型的区域分布及总体变化趋势和各景观斑块类型的特点,剖析了土地利用类型、“三生空间”时空动态变化的原因及未来变化趋势[5]。南疆干旱区的绿洲地带是人类适宜生存的聚居地,但是这些聚居地的生态环境也往往是最脆弱的。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伴随

    江西农业学报 2022年1期2022-03-16

  • 三生空间”视角下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功能转型及其生态服务价值研究*
    究重点,对“三生空间”的多功能性质缺乏考虑。聚焦于土地利用结构、数量变化所引发的生态效应,立足于“三生空间”视角,深入分析土地利用功能转型及生态效应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土地利用功能转型为切入点,将具体的农业生产功能、水域养殖功能、生活生产功能与生态功能相联系,并着重分析生态价值较高的生态空间,探寻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土地利用功能转型产生的生态效应,为实现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城镇化水平高度协调提供一种新思路,更为直观地认识土地利用功能转型及其与生态环境效应之间的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22年2期2022-03-10

  •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背景下的乡村“三生空间”治理路径 ——以山水乡旅乡村振兴示范走廊为例
    生活、生态“三生空间”探索乡村土地综合整治方法是国土空间背景下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通过对乡村人地关系的再调整和“三生”空间的再塑造,也成为了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抓手。因此,本文在梳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三生空间”内涵及其逻辑关联的基础上,以成都市山水乡旅乡村振兴走廊为例,从“三生空间”视角剖析乡村土地、人口、空间发展等问题,基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出“三生空间”提升整治策略,促进农村土地资源有序开发利用,以期达到优化乡村空间布局、促

    四川环境 2022年1期2022-03-08

  • 三生空间”视角下西部绿洲城市土地利用功能转型的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保护视角下“三生空间”的相关研究开始显现。目前,国内学者对“三生空间”的研究具有跨多学科领域以及研究尺度广泛的特点,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理论架构、“三生空间”划定等方面[4-7]。随着国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萌芽的逐渐显现,国内部分学者将其引入[8-9]。最初国内对其概念认识都是基于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而开始[10-14]。学者龙花楼[15-16]针对土地利用转型的内涵进行更为深入的解读,在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与更替的催化下,在特定的区域和时期内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2年1期2022-02-25

  • 三生空间”视角下景德镇传统瓷业遗产类型特征研究
    ,本文借鉴“三生空间”中生产、生活、生态的用地分类概念[8],探索了瓷业遗产的空间特征与时空模式。“三生空间”理念最早起源于欧盟的农业多功能分类体系[9]和生态系统功能分类方法[10]。国内的三生空间研究则是在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之后,报告中明确指出三生空间的发展要义,即“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之后学界对三生空间进行了

    世界建筑 2022年2期2022-02-22

  • 基于“三生空间”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以重庆市长寿区为例
    表现形式。“三生空间”的研究倾向于大尺度区域,随着研究的深入,县区、镇村也逐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4-6]。目前,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三生空间”的内涵、分类、演变、模拟等领域[7-11],研究方法逐渐趋于量化,如郑洋等[7]基于MCR模型对村域“三生空间”的划分、董建红等[8]在“三生”空间视角下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及驱动力分析等。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inimal cumulative resistance,MCR)能够反映各要素的空间转移趋势,目前广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02-18

  • 重点开发区域“三生空间”用地结构合理性分析 ——以山东省德城区为例
    3058)“三生空间”,即体现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国土空间,其实质是根据地域空间可为人类提供的各类产品和不同服务而划分的功能空间[1]。合理的国土空间结构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催化剂”[2]。传统的优势区导向资源配置机制在推动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同时,招商引资布局、基础设施完善等城镇生产空间建设对用地需求持续增大,部分区域盲目的竞争、开发甚至超过资源环境承载,生活、生态空间被挤压、蚕食,“三生空间”比例失衡,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面临严峻挑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6期2022-01-22

  • 协同视角下乡村“三生空间”演变轨迹与格局重构
    清水秀”的“三生空间”发展目标,十九大提出了“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乡村振兴战略”,都旨在实现乡村“三生空间”的协调发展,建设美丽宜居的新农村。在此背景下,讨论乡村“三生空间”演变与格局优化重构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三生空间”是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总称[3]。从国土利用空间的主要功能划分,生产空间是人们从事生产活动,提供产品服务的区域;生活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供人类居住、消费、休闲和娱乐的区域;生态空间是提供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的区域[4-6]。

    江西农业学报 2021年12期2022-01-21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天津市特色小镇“三生空间”融合发展路径研究——以天津市上仓镇为例
    市特色小镇“三生空间”融合发展路径研究——以天津市上仓镇为例李慧燕a,b(天津农学院 a. 经济管理学院,b. 城乡产业融合实验室,天津 300392)特色小镇建设目标在于构建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紧密融合的新型城镇。基于“三生空间”理念,天津市特色小镇归为生产型、生活型和生态型特色小镇三类,其“三生空间”融合发展还面临着产业体系不完善、生活空间吸引力不足、生态空间受冲击的困境。基于CAS理论,剖析特色小镇“三生空间”融合发展机理,并以上仓镇为例,对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1年4期2022-01-12

  • 基于“三生空间”的天津市土地利用转型与生态环境变化关系研究
    究区,并从“三生空间”视角进行土地利用主导功能的分类,分析其土地利用转型特征及生态环境效应.从研究区域的特点来看,主要集中于城市群和单个区、县,而对单体城市的土地利用转型特点和生态环境变化规律的研究则相对缺乏.天津作为北方第二发达的城市,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以天津市为例,基于“三生空间”视角定量研究2000—2018 年间天津市土地利用转型特征及其与生态环境响应关系,分析天津市19 a 间土地利用变化规律以及变化所带来的环境影响,为天津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21年5期2021-11-11

  • 北部湾城市群“三生空间”耦合协调及利用质量评价*
    生活和生态“三生空间”格局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持续均衡发展。在生态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的背景下,如何协调发展与宜居、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提升“三生空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是当前北部湾城市群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1 问题提出与文献回顾城市群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基于相关的地域范围,由一定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共同构成的城市集合体,是城市发展的最高结构组织形式。北部湾城市群是2017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的国家级城市群,规划范围包括广西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3期2021-11-04

  • 三生空间”理念下的村落空间特征与优化策略研究
    对象,引入“三生空间”理念,分析程洋冈村不同空间的构成要素与分布特征,阐明街巷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期为程洋冈村“三生空间”的保护与优化提供基础依据。關键词:传统村落;“三生空间”;构成要素;分布特征;街巷空间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乡村振兴视阈下的潮汕传统村落历史文化空间展示体系研究”(GD19CYS25)、2021年度汕头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ST21CT05)、汕头大学科研启动经费项目(STF19008)、2019年汕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1年9期2021-10-30

  • 少数民族聚集区“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变及与人类活动强度关系 ——以贵州省少数民族自治州为例
    国内已有的“三生空间”研究多集中在概念的定义和内涵的界定、时空格局演变研究、分类与功能评价、耦合协调性研究、对“三生空间”的子空间进行了相关研究等。其中,黄金川等[2]对“三生空间”的概念和内涵做了详细的界定;陈钱钱等[3]对江西省三生空间结构时空格局进行了多尺度分析;高星等[4]做了基于“三生空间”的雄安新区土地利用功能转型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刘鹏飞等[5]对中国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质量水平格局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王成等[6-8]开展了重庆市乡村三生

    水土保持研究 2021年6期2021-10-11

  • 旅游型城镇三生空间功能识别与分析
    实意义。基于三生空间视角,以典型旅游型城镇二道白河镇为例,构建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基础的三生空间功能定量测度模型。结果表明,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高值区面积占比分别为2.02%、1.42%、94.34%,其中旅游生产空间价值量的高值区以长白山天池为核心形成3个旅游资源聚落;城镇生活空间价值量的高值区主要集中在二道白河镇中心城区、红丰村、铁北村;生态保育空间价值量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部分区域及保护区东部、东北部。关键词:旅游型城镇;三生

    江苏农业科学 2021年18期2021-09-28

  • 美丽乡村“三生空间”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
    、美丽乡村“三生空间”利用失衡等问题仍旧存在。鉴于此,本文以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为样本,研究打造浙江省美丽乡村“三生空间”融合发展的路径。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本文以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1 500余个特色精品村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基于GIS获取浙江省2016—2020年美丽乡村地理空间分布特征,以后生产主义视角探究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演化趋势,选择和构建评价指标进行科学评估乡村的美丽程度问题,从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融合、共赢意境探讨

    乡村科技 2021年24期2021-09-26

  • 城乡规划中的“三生空间”划定思考
    )1 引言“三生空间”即生活、生产、生态空间,生活空间很好理解就是我们生存的空间,生产空间就是开展活动所需要的场所,专业性较强,生态空间就是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人们自身的健康也由此受到相应的影响。2 “三生空间”划定2.1 城乡规划城乡规划集合了众多专业规划所形成的三生空间。规划的重点工作就在于对城镇居民点规模进行科学的确定和布局,以达到工业、交通、公用设施等领域的用地需求。在城乡规划中对“三生空间”进行划定,不仅能够有效地保证社会经

    安徽建筑 2021年8期2021-09-01

  • 都匀市村域“三生空间”结构的时空格局
    8000)“三生空间”思想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台湾省“三生农业”政策的提出[1],2006年郑百龙等借鉴台湾省“三生农业”的发展经验运用到我国新农村建设中[2]。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三生空间协调共生不仅是生态文明的内涵解析,亦成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3]。三生空间功能结构研究是国土空间优化的基础,是解决国土空间结构失衡、人地矛盾突出等问题的重要保证[4]。进入21世纪,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

    水土保持研究 2021年5期2021-08-06

  • 基于MCR模型的村庄“三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0]。随着“三生空间”理念的深入,村域“三生空间”的研究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研究方法也更倾向于定量研究[11-13],如多因子分析法[4]、空间分析法[7]、和实证研究法等[8]。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简称MCR模型)能够反映各要素的空间转移趋势[14],多应用于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分区[15-16]、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及优化[17-18]及土地适宜性评价等[19]方面。根据空间适宜性评价划定村庄“三

    水土保持研究 2021年5期2021-08-06

  • 三生空间”视角下的土地利用转型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以江西省鹰潭市为例
    全[2]、“三生空间”用途管制[3]、地区产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本文对鹰潭市的土地利用转型特征与生态环境效应进行研究,探讨其内在逻辑联系,以期为协调市域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政策的实施以及环境保护提供借鉴。【前人研究进展】国内近年对于土地利用转型的研究尺度主要集中于省[4-5]、流域[6-7]、典型地区[8-9];研究内容包括对土地利用转型的特征及驱动因素[10-11]、土地转型与社会经济发展[12]、城乡融合[13]、生态服务价值[14]、生态环境质量[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1年3期2021-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