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段

  • 术前铁蛋白/白蛋白表达对胸段食管癌胸腔镜术后并发胃排空障碍的预测
    镜手术广泛应用于胸段食管癌患者中,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视野清晰的特点,可彻底切除病灶,且对患者肺功能影响较小[1]。但仍有部分患者于术后早期并发胃排空障碍,导致大量胃内容物潴留,出现恶心、呕吐、胸闷等症状,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延长术后恢复时间,增加经济负担。因此,寻找可预测胸段食管癌患者胸腔镜术后并发胃排空障碍的指标并及时进行干预,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具有重要意义。铁蛋白(ferritin,FERR)是维持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可溶组织蛋白,可为机体储存必需

    河南医学研究 2023年22期2024-01-08

  • 428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隆突下淋巴结转移因素分析
    结清扫的428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获取胸段食管鳞癌患者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进而为胸段食管鳞癌是否可行隆突下淋巴结选择性清扫提供建议及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于安阳市肿瘤医院胸外科行食管癌根治术,且同时进行了隆突下淋巴结清扫的428例初治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428例患者中,男性278例,女性150例;年龄41~80(65±8)岁;术前临床分期为Ⅰ~Ⅲ期;经左胸食管癌根

    食管疾病 2022年4期2023-01-17

  • 孤立性颈胸段棘突骨折的研究进展
    性无明显影响。颈胸段棘突骨折是最常见的棘突骨折,除直接撞击等会引起外,有一类特殊的人群会发生这类骨折,其被称为孤立性颈胸段棘突骨折,又名Clay shoveler骨折,常见部位有C7、T1,C6、T2[1-2]。1940年 德国Hall等首次报道13例出现棘突骨折的铲土工人,因此孤立性颈胸段棘突骨折也被称为“铲土者骨折”[3]。骨折发生后局部疼痛明显,持续时间长,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需尽快诊断并展开治疗。当前临床对孤立性颈胸段棘突骨折的研究并不多,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15期2022-12-09

  • 胸段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因素
    476100)胸段食管癌病因复杂,多为长期吸烟饮酒、亚硝胺类化合物、不良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引起,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易出现吞咽梗阻、持续性胸骨后疼痛等症状,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临床治疗胸段食管癌以手术、放化疗等综合治疗为主,其中食管癌根治术是治疗胸段食管癌的常用方式,可有效切除病灶,挽救患者生命[2]。但患者术后常并发吞咽不适、咳嗽等多种症状,对疾病治疗失去信心,生命意义感降低,影响治疗依从性。生命意义感指自我本身对生命意义、目的和价值

    河南医学研究 2022年4期2022-03-16

  • 血清DKK1、TK1水平预测老年胸段食管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研究*
    齐 830011胸段食管癌作为常见胃肠道恶性肿瘤之一,因早期无明显表现,且病情进展缓慢,患者易错失最佳治疗时机,部分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展至中晚期,不仅增加手术难度,且在术后仍伴较高的复发、转移风险,预后较差。因此,早期准确预测胸段食管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风险非常重要,这可以指导早期治疗。既往研究证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皮层肌动蛋白均可用于预测食管鳞癌患者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风险[1]。但需要注意的是,该研究在分析时并未纳入其他关键性指标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2年2期2022-02-11

  • 胸段食管癌患者胸腔镜术后生命意义感水平分析
    腔镜手术作为治疗胸段食管癌的常见术式,具有微创、美观、术后疼痛轻等优点,能有效切除病灶组织,但手术有一定创伤,患者术后仍面临复发、病死等威胁,影响患者术后康复体验,从而引起患者生命意义感水平较低[1]。生命意义感是患者对自身生命存在价值和意义的认识程度,生命意义感水平高的患者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并在疾病治疗过程中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从而利于疾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明确影响患者生命意义感水平的因素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关于胸段食管癌患者生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33期2021-12-01

  • 胸段硬膜外麻醉对机体作用的研究
    300020)胸段硬膜外麻醉(thoracic epidural anesthesia)是在胸椎1~5 段棘突间隙内穿刺,进入硬膜外腔后放置标有刻度的导管,经导管间断注射低浓度局麻药至硬膜外腔、包围神经根的结缔组织内,通过局部浸润到区域神经根,从而可逆性的阻断控制区域神经根,从而可逆性控制区域内交感神经活性的一种微创治疗方法[1]。硬膜外麻醉在提供良好的麻醉和镇痛的同时,还有许多非镇痛方面的作用[2]。本文综述胸段硬膜外麻醉对机体产生的作用,为临床围术期

    医学信息 2021年11期2021-11-30

  • 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对胸段食管鳞癌根治术病人睡眠质量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水平的影响
    分为三段,分别为胸段、颈段和腹段。目前治疗胸段食管鳞癌的理想方案是手术治疗,但术后病人疼痛、炎性反应、生活质量、病人情绪问题已成为关注的焦点[3]。诸多刺激可使病人的局部或全身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等疼痛介质大量分泌,起直接致痛作用,经第二信使作用于神经末梢,进而促使疼痛感受放大,而检测各指标表达量也可观察病人疼痛变化情况[4]。本研究探究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对胸段食管鳞癌根治术病人睡眠质量及血清 BDNF、

    安徽医药 2021年6期2021-11-12

  • 胸段食管鳞癌患者预后影响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年3月本院收治的胸段ESCC行右胸食管癌根治术患者21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阴性淋巴结数目对胸段ESCC患者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胸段ESCC行右胸食管癌根治术患者21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9例,女87例,年龄45~73岁,平均(61.38±11.92)岁。纳入标准:(1)所有胸段ESCC患者术前均经胃镜、病理活检及影像学检查加以确诊[6-7],入院后均行右胸食管癌根治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25期2021-11-03

  • 口服泛影葡胺MSCT 对非肿瘤性胸段食管破裂的诊断价值
    IS)中临床怀疑胸段食管破裂且无肿瘤病史的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3例,女25例;年龄18~82岁,中位年龄56岁。以胃镜检查发现食管破口或食管造影发现口服对比剂经食管破口外溢为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因饮酒、暴饮暴食等引起剧烈呕吐或误食异物或复合型外伤后胸腹部剧烈疼痛而临床医师疑诊为胸段食管破裂、无肿瘤病史,且行MSCT检查的患者。②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肿瘤性食管破裂、颈部食管破裂、食管术后吻合口瘘。②MSCT 图像欠清晰、影响观察及临床资料缺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1年5期2021-09-18

  • 超短波联合六字诀呼吸训练治疗颈胸段脊髓损伤伴坠积性肺炎33例
    1100笔者对颈胸段脊髓损伤并发坠积性肺炎患者应用超短波联合六字诀呼吸训练,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观察2018年1月~2019年12月入院的颈胸段脊髓损伤并发坠积性肺炎患者99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理疗组各33 例。实验组男22 例,女11 例;平均年龄52.14±3.41 岁;胸段损伤部位19 例,颈段损伤部位14 例。对照组男18 例,女15 例;平均年龄49.77±3.11岁,胸段损伤部位22 例,颈段损伤部位11 例。理疗组男1

    浙江中医杂志 2021年8期2021-09-07

  • 淋巴结清扫总数对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淋巴结清扫总数对胸段食管鳞癌患者食管癌根治术后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心胸外科行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121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02例,女性19例,年龄47~72(58.95±9.52)岁。纳入标准:(1)均经过术前胃镜检查,病理明确为胸段食管鳞癌;(2)均接受食管癌根治术治疗;(3)术后病理资料完整,随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部位癌症患者;(2)

    广西医学 2021年7期2021-06-22

  • 胸段脊柱骨折脱位研究进展
    215006)颈胸段脊柱严格意义上来说指C7~T1,该处骨折脱位发病率约占颈椎损伤的9%,由于该段处于颈椎前凸和胸椎后凸的结合部,应力集中,损伤后稳定性不佳,常伴有脊髓及神经根的刺激或损伤症状。C7~T1处于颈椎生理前凸向胸椎生理后凸的过渡区域,当人体受到纵向的应力时,应力作用于颈胸段,从活动的C7转向相对固定的T1(肋椎关节和关节突关节),很容易造成C7~T1脱位,一旦脱位处于嵌顿状态,很难单纯通过牵引复位。此外,脊髓颈膨大部分位于C4~T1水平,该处椎

    实用骨科杂志 2021年6期2021-01-08

  • ALS患者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 腹直肌与脊旁肌肌电图的比较
    肌肉)、胸髓段(胸段脊旁肌)、腰骶髓段(下肢肌肉)至少有三个节段或以上的神经元所支配肌肉出现肌电异常来明确诊断。资料[2-3]显示,ALS患者颈髓及腰骶髓所支配的四肢肌肉肌电图在自发电位、募集相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延髓支配的胸锁乳突肌及胸髓支配的胸段脊旁肌。通常胸锁乳突肌及胸段脊旁肌肌电图出现异常时,多数患者已至疾病晚期[4]。因延髓、胸髓肌电异常出现较晚,三个节段肌电异常难以达到,故目前存在大量疑诊患者。早期发现延髓及胸髓所支配肌肉肌电异常的证据,成为提高

    安徽医学 2020年1期2020-03-19

  • 脉冲射频联合臭氧治疗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效果观察
    射频联合臭氧治疗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30例。采用脉冲射频治疗对照组,基于此联合臭氧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SQI、VAS评分、不良反应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在PSQI、VAS评分上,两组治疗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且P<0.05。在不良反应上,观察组发生率为6.67%较对照组16.67%显著较低,且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21期2019-12-12

  • 术前MSCT检查对胸段食管癌手术可切除的可行性分析*
    063000)胸段食管癌在临床较为常见,手术根治性切除为其主要治疗方式,但淋巴结转移及肿瘤侵犯邻近器官等情况可影响手术效果,使临床对此类患者的手术治疗存在一定顾虑[1]。因此,明确患者淋巴结转移及周围组织侵犯情况,以评估手术切除是否可行,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患者预后非常重要。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扫描速度快,且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能有效评估恶性肿瘤病灶、淋巴结与周围脏器、血管的关系,现已逐渐应用于恶性肿瘤诊断中[2-3]。基于此,本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10期2019-10-19

  • Ⅲ期胸段食管癌术后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
    单独时期(如Ⅲ期胸段食管癌)术后的具体预后情况进行评估研究[4-7],且关于Ⅲ期胸段食管癌的中位生存时间仍有争议。而临床上Ⅲ期胸段食管癌较前其他各期情况更加复杂,其术后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几率高[8]。因此,我们分析了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224例Ⅲ期胸段食管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Ⅲ期胸段食管癌术后患者的生存情况以及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评估预后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224例

    实用癌症杂志 2019年2期2019-03-05

  •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颈胸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陈 伟 张红星颈胸段脊柱是位于颈椎前凸和胸椎后凸的移行部位,通常为颈7至胸3节段,该部位脊髓位置较高,一旦出现病变则具有较高致残率和病死率,增加社会和家庭负担[1]。由于颈胸段脊柱邻近解剖结构复杂,加上生物力学特殊性,不利于该节段手术显露,影响了术中处理效果、增加了临床手术治疗难度,致使颈胸段脊柱骨折手术被视为入路三大禁区之一,且尚无有效和统一的入路手术治疗标准[2-3]。目前,颈胸段脊柱骨折手术方法日益增多,如单纯颈胸椎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尤以单纯前路手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1期2019-02-14

  • 探讨颈胸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及后路手术疗效
    11)0 引言颈胸段脊柱骨折主要是在受到直接外力、间接外力的影响下所致,其中以高处坠落致伤因素较为常见,好发于青壮年[1]。据大量临床实践可见,颈胸段脊柱骨折指的是C7-T1段出现骨折,且大部分患者常伴有脊髓神功功能受损,从而导致患者活动受限、出现叩压痛、局部疼痛,甚至面临截瘫等困扰,对其生理上以及心理上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因颈胸段脊柱的解剖结构具有一定复杂性,在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上,对确保手术进展顺利、改善预后就显得颇为重要。鉴于此,在本次研究中,讨论于2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10期2019-01-16

  • 分析全脊椎切除及脊柱稳定性重建治疗颈胸段脊柱肿瘤的疗效
    椎的过渡部位,颈胸段脊柱具有解剖弧度复杂、椎体小的特点,因而手术治疗难度较大。传统椎节切除方式容易造成局部复发,不利于患者康复,此次研究特就颈胸段脊柱肿瘤应用全脊椎切除及脊柱稳定性重建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1.资料与方法1.1 患者一般资料随机选取53例自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间在我院接受颈胸段脊柱肿瘤诊治的患者,21例女性,32例男性,年龄16至69周岁,年龄平均值为(40.2±11.3)岁。全部入选对象均经MRI、CT检查、术后病理诊断获得确

    医药前沿 2018年12期2018-04-20

  • 胸段脊柱疾病的手术治疗策略
    要】目的:探讨颈胸段脊柱疾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7-12采用前路、后路或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的83例颈胸段脊柱疾病。19例骨折、11例椎间盘病变、6例肿瘤、5例结核采用下颈椎低位前方入路手术;11例骨折、6例椎间盘病变、5例肿瘤、3例结核经颈前胸骨柄联合入路手术;6例骨折、3例后凸畸形采用颈胸段后方入路手术;6例骨折、2例结核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结果:本组手术时间80~260min,平均145min;术中出血量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0期2018-01-19

  • 术前放疗并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胸段食管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年6月我院收治的胸段食管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术前放疗并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胸段食管癌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8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胸段食管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平行的原则将这4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观察组2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42~73岁,平均年龄为(52.5±9.1)岁;对照组2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3期2018-01-18

  • 探讨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在胸段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
    用传统开胸手术对胸段食管癌予以治疗,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小切口根治术已经在胸段食管癌的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属于微创手术的范畴,具有切口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4]。鉴于此,本研究以我院所收治的8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施以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及小切口根治手术,比较相应临床治疗效果。现将研究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7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属于胸段

    中国疗养医学 2018年2期2018-01-17

  • 螺旋CT诊断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效果观察
    5)螺旋CT诊断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效果观察张志强(河南省南阳南石医院放射科,河南 南阳 473065)目的探讨螺旋CT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并为今后临床诊断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诊的82例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患者临床资料,研究螺旋CT在其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将82例术前螺旋CT检查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对比,结果显示CT诊断的灵敏度为82.74%,特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2期2017-06-05

  • 优质护理服务在胸段食管破裂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
    )优质护理服务在胸段食管破裂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冀秀兰(山西省大同煤矿同煤集团总医院心胸外科,山西 大同 037003)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胸段食管破裂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胸段食管破裂患者78例作研究对象,并经随机抽签方法分两组,各39例。优质组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死亡率与住院时间。结果优质组患者的死亡率是2.56%,平均住院时间(21.63±6.67)d;对照组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期2017-05-12

  • 右美托咪定对胸段硬膜外麻醉下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分析*
    0)右美托咪定对胸段硬膜外麻醉下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分析*王双琴 许毓光 谭贤辉 付冬林 郭文龙(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湖南 株洲 412000)目的 对右美托咪定对胸段硬膜外麻醉下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胸段硬膜外麻醉下冠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84例随机均分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咪唑安定进行胸段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胸段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7年2期2017-04-20

  • 改良颈椎侧位投照法的X线观察
    更加清晰的观察颈胸段影像学的特点。方法:改良颈椎侧位投照法,在常规摆放病人体位后,另病人双手拎一定重量的物体,使双肩部持重下垂。结果:回顾分析1328例X线表现。结论:改良后的颈椎侧位投照法是检测颈胸段疾病新的方法。颈椎椎间隙椎小关节颈椎是脊柱中的重要部位之一。除了骨骼及软组织外,还有神经中枢及血管通过。是大脑发出指令、收集信息及血液运输的路径。它的活动范围比较大,结构复杂多变。据资料记载,颈椎的投照方法有10种[1],经过我们实践,较常用的有7种。存在问

    黑龙江中医药 2016年1期2016-11-21

  • 脊髓内室管膜下瘤与星形细胞瘤的MRI对照研究
    位于颈段5例、颈胸段8例、胸段2例及胸腰段1例,星形细胞瘤位于颈段7例、颈胸段5例、胸段6例及胸腰段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管膜下瘤纵轴长度(88.30±23.47)mm、瘤椎体数目(4.67±1.26)个,星形细胞瘤纵轴长度(55.16±19.56)mm、椎体数目(3.41±1.1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管膜下瘤多呈偏心性生长、水肿不明显或仅轻微水肿、边界清楚、较少囊变,与星形细胞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河北医学 2016年9期2016-11-02

  • 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治疗胸段食管癌的研究
    三野琳巴结清扫在胸段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并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 61例胸段食管癌患者, 住院期间均行食管癌根治术, 术中采取选择性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后随访6~66个月, 统计患者生存率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中共发现淋巴结转移56例(91.8%), 共清扫淋巴结1592枚(26.1枚/例);经病理学证实已发生转移的淋巴结316枚(19.8%)。胸部淋巴结转移51例(83.6%), 其中胸上段18例(72.0%, 18/25), 胸中段2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1期2016-08-19

  • 脊柱颈胸段全脊椎切除术内固定重建的生物力学
    4003)脊柱颈胸段全脊椎切除术内固定重建的生物力学刘 军 (郑州人民医院骨科,河南 郑州 454003)目的 研究脊柱颈胸段行全脊椎切除术后,几种可行的内固定重建方式的各自生物力学特点和优劣。方法 使用新鲜的人体颈胸段脊柱标本8例进行研究。标本未做任何破坏处理的情况下全部进行力学分析,之后按照脊柱肿瘤的解剖分区进行T1椎体的切除,后路使用SUMM IT螺钉枕颈胸钉棒系统进行固定,前路使用钛网和颈椎前路带锁Orion钢板给予内固定。固定方式共分为8种。使用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4期2016-07-11

  • 胸段食管异物临床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异物临床治疗方法,总结相关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胸段食管异物患者19例。保守治疗1例,18例手术患者中2例术中借助内镜定位,经胸部切口行食管异物探查,经口异物取出术。16例患者行经胸食管异物取出术+纵隔、胸腔引流术。结果 1例胸段食管异物保守患者因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2例手术患者因术后纵隔感染、胸腔感染,致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患者顺利康复出院。结论 胸段食物异物临床治疗应综合患者病

    医学信息 2016年6期2016-05-14

  • 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特点
    兴 张树亮 陈椿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特点吴灿兴 张树亮 陈椿目的探究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协和医院胸外科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的294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及转移情况,并分析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特点。结果294例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的患者中,有88例患者有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29.93%;共清扫喉返神经旁淋巴结1 899枚,转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6年1期2016-04-12

  • 胸锁乳突肌及胸段脊旁肌在肌萎缩侧索硬化诊断中的意义
    宝新胸锁乳突肌及胸段脊旁肌在肌萎缩侧索硬化诊断中的意义李秀兰 黄少芳 卢福昌 杜宝新目的探讨胸锁乳突肌及胸段脊旁肌病变对诊断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ALS患者胸锁乳突肌及胸段脊旁肌的针极肌电图特点。结果50例患者共有388块肌肉行针极肌电图检查,315块(81.19%)肌肉呈神经源性损害。胸段脊旁肌活动性损害的比例(71.76%)明显高于胸锁乳突肌(23.21%)(P0.05)。结论在ALS诊断中,胸锁乳突肌及胸段脊旁肌病变均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1期2016-03-08

  • 16例颈胸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分析及后路手术疗效观察
    验交流·16例颈胸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分析及后路手术疗效观察Clinical analysis of cerevical and thoracic spinal fracture and the curative effect of posterior surgery: report of 16 cases杨文明选择颈胸段脊柱骨折患者16例,采用后路颈胸段椎板减压椎弓根或侧块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6~24个月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术后

    创伤外科杂志 2016年12期2016-02-09

  • 72例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在胸段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0)72例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在胸段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刁秀军(菏泽市郓城县人民医院普胸外科,山东 菏泽 274700)目的对72例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在胸段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救治的胸段食管癌患者14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72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术前放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常规食管癌根治术,研究组予以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应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1期2015-10-21

  •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螺旋CT诊断价值
    3011)顾 勤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螺旋CT诊断价值江苏省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放射科(江苏 常州 213011)顾 勤目的研究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螺旋CT的临床诊断价值,为今后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与借鉴,提高对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水平。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0例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探讨螺旋CT诊断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结果CT诊断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84.2%,特异性为78.3%,准确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9期2015-07-24

  • 持续胸段硬脊膜外麻醉在颅脑外伤应激性溃疡43例中的应用
    151600持续胸段硬脊膜外麻醉在颅脑外伤应激性溃疡43例中的应用郭东梅黑龙江省青冈县中医院麻醉科,黑龙江 青冈 151600目的:观察持续胸段硬脊膜外麻醉在颅脑外伤应激性溃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颅脑外伤应激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治疗组采用持续胸段硬脊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溃疡愈合程度和愈合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4期2015-06-05

  • 胸段食管癌隆突下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的Logstic回归分析
    丽云 左静 金辉胸段食管癌隆突下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的Logstic回归分析陈勇 王玉栋 吕雅蕾 张西志 关丽云 左静 金辉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癌患者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且行手术的胸段食管癌及贲门癌患者进行随机抽样,剔除贲门癌患者、姑息手术及开胸探查术患者,共收集886例行根治性手术的胸段食管癌患者。分析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 全组患者共556例行隆突下淋巴结清扫,阳性80例,转

    河北医药 2015年23期2015-03-10

  • 胸段食管鳞癌患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瞿伟丰·论著·胸段食管鳞癌患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张卫民,丁小云,崔启辰,瞿伟丰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鳞癌患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且接受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术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108例,以其中完成随访要求的10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3年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生存组(n=76)和死亡组(n=25)。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

    中国全科医学 2015年25期2015-02-24

  • 胸段脊柱原发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现状及进展
    刘晓光 刘忠军颈胸段脊柱 ( cervicothoracic junction,CTJ ) 向上连接颈椎,向下延续胸椎,是脊柱的一个特殊部位,多指 C7~T4[1-3]。CTJ 周围有复杂、重要的组织结构,如大动静脉( 主动脉、腔静脉等 )、重要器官 ( 肺脏、气管、食管、胸导管等 )、神经结构 ( 神经根、喉返神经等 )、骨性结构( 胸骨、锁骨等 );在生物力学上,由前凸的颈椎过渡到后凸的胸椎,造成此处应力集中[4]。CTJ 恶性肿瘤相对少见[5],当肿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5年8期2015-01-21

  • 低位颈前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颈胸段脊柱脊髓损伤的可行性
    融合内固定治疗颈胸段脊柱脊髓损伤的可行性刘明明1程建2华臻3 221000徐州市中医院1 221000徐州市中心医院2 210000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3目的:探讨低位颈前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颈胸段脊柱脊髓损伤的可行性。方法:收治颈胸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20例,实施低位颈前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对术后疗效及恢复情况进行探讨。结果:所有患者恢复良好,无一例患者出现螺钉松动、脱落、钛板断裂等情况,只有1例在术后经过X片检测后发现其钛网位置固定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27期2015-01-05

  •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相关分析
    的治疗情况,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等,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入选病例标准:①经胃镜以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胸段食管癌。②术前检查未见远处转移者。③术前未接受放、化疗等抗肿瘤治疗。④未合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⑤手术摘除淋巴结数量不少于8个。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收入的符合入选标准的胸段食管癌患者共121例,患者均接受手术切除治疗,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男性76例,女性45例。按国际UICC1997年制定的分期标准划分,

    实用癌症杂志 2014年2期2014-11-15

  • CT指导下可切除胸段食管癌个体化手术疗效分析
    CT指导下可切除胸段食管癌个体化手术疗效分析徐明星 李东方 魏旭东 刘宝兴 李进东目的 探讨在CT指导下可切除胸段食管癌进行个体化手术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139例患者治疗组开始对收治的可切除的胸段食管癌患者采用在CT指导下选择不同手术入路、不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个体化手术治疗, 术后根据病理结果指导患者接受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回顾性分析这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 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这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139例患者中上段食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9期2014-09-04

  • 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毛清华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分析毛清华目的 探讨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8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的不同方式将样本分为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食管癌根治手术,观察组患者接受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手术。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基本情况、淋巴结清除率以及术后情况,并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78.7±42.9)min、总出血量为(417.9±50.7)m

    实用癌症杂志 2014年12期2014-08-08

  • 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在胸段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1733)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在胸段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分析高培洪(四川成都郫县第二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1733)目的 对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在胸段食管癌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讨论。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52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6例,1组进行常规治疗,2组采用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手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手术情况进行调查后,总结出以下结果:1组痊愈的为16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2期2014-03-26

  • 经胸骨上端行颈胸段脊柱前路手术的影像及解剖研究
    李仁虎,陈华江颈胸段主要是指C7~T3,其位于胸廓后部,为颈椎前凸和胸椎后凸的移行处,前有胸骨、锁骨及肋骨等骨性组织阻挡,位置较深;且邻近血管,神经,淋巴管等解剖结构复杂,手术暴露困难,技术要求高,对外科医师具有很大的挑战性。颈胸段前路手术能直接暴露病变椎体,直视下行患椎切除、直接减压,解除脊髓神经的前方压迫,再通过植骨融合可获得良好的脊柱稳定性,且对脊柱后柱结构无破坏,不影响后柱的稳定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颈胸段前路手术人路的提出已有百余年的历史,2

    脊柱外科杂志 2014年2期2014-03-14

  • 探讨分析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在胸段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0探讨分析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在胸段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李嵩岳 陶义鹏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河南 卫辉 453100目的探讨和分析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在胸段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接收的胸段食管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共72例患者,随机将7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式为传统胸段食管癌根治手术,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式为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手术所用的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7期2014-02-18

  • 胸段脊柱骨折的手术治疗
    5000)由于颈胸段骨折处于颈、胸椎体移行处,兼有颈、胸椎的各自特点,手术操作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1]。于是我们将从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固定,或(和)前路减压、肽笼植骨内固定治疗的28例患者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8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6.5岁。其中车祸伤16例,高处坠落伤9例,3例重物砸伤。C6爆裂骨折10例,C6~C7骨折(图1)6例,C7爆裂骨折4例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3年1期2013-08-22

  • 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意义
    00)·论 著·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意义马玉泉,刘 晖,刘 煜,刘 建,曹旭丹(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胸外科,河北邯郸056000)目的了解胸段食管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的转移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1月胸段食管癌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80例患者,30例(37.50%)发生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其中右侧14例(17.50%),左侧11例(13.75%),双侧均转移5例(6.25%)。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8期2013-03-05

  • 96例胸段食管鳞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观察
    3600096例胸段食管鳞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观察岳 志安徽省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安徽 阜阳 236000目的:观察胸段食管鳞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胸腔外科收治的胸段食管癌患者96例进行分析,分析比较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程度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最高,其次是胃小弯淋巴结,贲门旁淋巴结,其余淋巴结转移都比较少;发生癌变解剖位置与淋巴结转移率有明显相关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4期2013-03-04

  • 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在胸段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杨广义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在胸段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分析杨广义目的 探讨分析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在胸段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以及预后等各方面的情况。方法 选取本院在2008年5月到2009年5月收治的6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作为分析对象,然后将他们随机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的胸段食管癌患者30例在手术治疗中进行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的30例胸段食管癌进行传统手术进行治疗,并对手术中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切口的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时间以及胸腔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5期2013-02-02

  • 胸段脊柱前方入路手术的应用解剖
    476100颈胸段脊柱通常指C7~T1两个椎体节段,如果出现颈胸段椎体后凸畸形、各种病因引起椎体破坏,或出现神经根受压等情况需要行前路手术的患者,一般都需要暴露上到C5,下到T3的椎体[1]。 但从人体解剖上观察,C5~T3节段前方有心脏大血管、食管、气管、胸导管和喉返神经等重要结构,手术时容易损伤,以致很难使其充分暴露,成为许多脊柱外科医生较为棘手的问题。 为了摆脱这种恐惧的心理,纠正错误的观点,本次研究对颈胸段脊柱前路手术途径的解剖特点进行了仔细分析

    中国医药导报 2013年16期2013-02-01

  • 胸段前路内固定器械的相关MRI影像解剖学研究
    5027)脊柱颈胸段通常指C7~T4椎节,因其处于颈椎前曲向胸椎后凸的过渡处,是生物力学和解剖学的薄弱区[1]。由于发生于颈胸段的绝大部分病变如肿瘤、感染以及退变性疾病通常导致前方结构破坏,因此,需要直接从前方进行手术减压[3]。受其解剖位置的影响,现国内外还较少有专门符合其解剖特点及生物力学的前路内固定器械,这也限制了颈胸段前路内固定技术的发展。本研究目的在于利用MRI图像对颈胸段的一些影像学数据进行测量,为颈胸段前路内固定器械的研发、手术时的器械选择提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11期2013-01-05

  • 胸段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情况与术后放疗疗效分析
    高[1]。手术是胸段食管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食管癌根治术后25%~45%的患者可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2],是影响术后预后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本科2005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胸段食管癌术后发生淋巴结转移并进行放疗的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观察胸段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术后放疗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05年6月—2009年6月期间收治的65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其中男 38例,女 27例;年龄42~69岁,平均(62.5±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年22期2012-11-06

  • 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颈胸段交接处脊柱损伤
    315040)颈胸段是脊柱交接的部位,颈椎具有良好的活动度,而胸椎相对固定,所以在外力或长期劳损的作用下易出现颈胸段损伤,并且由于颈胸段应力集中,一般的固定方法容易出现松动和断裂,所以有效的固定是治疗颈胸段疾病的重要手段。本院2003年1月~2007年1月应用椎弓根技术治疗颈胸段疾病,术后固定可靠,融合率高,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83例,其中男 54例,女 29例,年龄21~72岁,平均(39.8±5.4)岁。颈胸

    浙江实用医学 2012年3期2012-05-31

  • 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在胸段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癌可以分为颈段和胸段,而胸段也可分为上段、中段、下段食管癌,其中以中段最多,下段次之,上段最少,进行性咽下困难为其最典型的临床症状[2]。传统手术方法创伤较大,并发症较多,现多采用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3]。本实验主要探讨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在胸段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5月—2011年3月以胸段食管癌来我院治疗的患者90例,男74例,女16例,年龄42~71岁,平均年龄(61.3±2.5)岁,病程6~12周

    亚太传统医药 2012年12期2012-05-14

  • 手术治疗食管黏膜隆起性病变376例临床分析
    颈段7例,位于上胸段60例,位于中胸段134例,位于下胸段175例。全部病例均先行食管低张力气钡对比照影、胸部CT检查,发现食管有外压性狭窄,再行内镜检查,明确有食管黏膜隆起性病变。随着超声内镜的引进,151例患者又行超声内镜检查。依病变部位分别行经颈部、左胸或右胸手术治疗,行病灶完整切除362例,其中病灶核出术341例,食管部分切除食管—胃吻合术21例,病灶无法完整切除单纯取病理术8例,无病灶切除6例。2 结果根据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将引起食管黏膜隆起的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5期2010-05-25

  • 胸段食管鳞癌术后CT复查淋巴结转移规律分析
    在我院CT复查的胸段食管鳞癌术后淋巴结转移病例130例,所有病例均在我院胸外科行食管癌根治性切除及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手术,均提供术前CT资料,以便对照。其中男性83例,女性47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4岁,按UICC1987年分段标准,胸上段食管鳞癌25例,中段69例,下段36例。淋巴结转移诊断标准:浅表部位淋巴结(下颈、锁骨上)穿刺、活检确诊,胸部淋巴结短径>15 mm[1-2]或2个以上淋巴结短径>10 mm诊断为转移[3],对于特殊部位如食管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年11期2010-03-02

  • 三种麻醉药物对胸段硬膜外麻醉的镇痛与安全研究
    旋布比卡因用于高胸段硬膜外麻醉的临床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60例ASA1~2级硬膜外麻醉下行乳腺手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三组:A组硬膜外用0.5%左旋布比卡因、B组硬膜外用0.5%罗哌卡因、C组硬膜外用0.5%布比卡因。记录镇痛起效时间、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术中镇痛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B组镇痛起效时间短维持时间长(P【关键词】 左旋布比卡因;胸段;麻醉硬膜外左旋布比卡因是一种新型的长效局麻药,与消旋布比卡因相比具有较低的心脏和神经毒性,已成功用于低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8期2009-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