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达

  • 从内部断裂到外部反身
    外部反身构成了德里达对索绪尔语音中心主义的独特解构路径。内部断裂是为了找到一个进入逻各斯中心的切入点,而外部反身才构成了德里达解构的目的——重估西方思想基本信条。德里达的解构从语言学起,继而进入文字学,最后汇合整个西方在场形而上学。而其解构原理则在于现代社会的“个体化”及其“自反性”悖谬。在这一维度上,德里达的解构始终面向的是人类未来的语境。关键词:解构;德里达;逻各斯中心;论文字学语言学转向构成了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即语言不再是哲学讨论的工具

    美与时代·下 2023年5期2023-06-28

  • 从解构主义视角分析“ 宠儿 ”身份:复仇者?救赎者?
    。本文旨在借用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从解构主义的角度出发分析莫里森《宠儿》这部作品中,宠儿的身份特征,即宠儿对于塞斯一家来说,究竟是复仇者还是救赎者?解构主义认为每一文本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因为由于文本含义的不断延异及播撒,文本语言意义具有不确定性。并且,作者莫里森独特的写作技巧使其作品的语言意义具有极大的开放性。而这些都与解构主义的思想高度契合。通过对宠儿的身份进行解构分析,读者能够以全新的视角认识宠儿,感受塞斯一家所遭受到的肉体上的痛苦、心理上的苦涩及精

    今古文创 2023年20期2023-06-16

  • 痕迹、真理、礼物 ——读德里达的《马刺:尼采的风格》
    尼采主义思潮,德里达则是其中的重要代表。然而,在德里达早年的文本中,尼采处于一个比较奇特的位置。一方面,德里达重视对尼采思想的研究,并从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角度高度评价了尼采的历史功绩;另一方面,德里达始终没有撰写一部关于尼采的专题化论著,这一局面直到1978 年《马刺:尼采的风格》(Éperons:Les Styles de Nietzsche) 开始才有所改观。《马刺:尼采的风格》是一部写作形式新颖的实验之作,德里达以隐喻式的标题,格言体式的写作策略,

    中国图书评论 2022年12期2022-02-23

  • 解构主义翻译观探析
    介绍了本雅明和德里达提出的解构主义翻译理论思想及他们所做的贡献,从语言学和哲学的角度研究翻译理论,通过文献分析的方法对二者翻译理论的系统研究,有利于帮助译者、读者深入地探究翻译问题和理解文本,从解构主义理论重新认识翻译活动带来的变化与遵循的规律。关键词:解构主义,本雅明,德里达,翻译理论,异延解构主义作为一种新兴的时代思潮起源于60年代中期,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西方翻译理论界的影响日益扩大,解构主义流派的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2021-11-24

  • Post-structuralism and Ethnic Literature Studies: An Interview with Prof. Paul Patton
    文科学院院士,德里达、德勒兹及后结构主义研究国际知名学者。近年来,帕顿教授将后结构主义应用到库切、石黑一雄等族裔作家的文学作品解读中,其精彩的哲学解读为族裔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灵感。在访谈中,帕顿教授首先分享了他在中国教学和做研究的经历及感受,接着对后结构主义理论的兴起、后结构主义的局限性及解构主义在中国的接受进行了评价。之后帕顿教授指出德勒兹哲学与族裔文学研究结合可能的切入点,并从德里达“将临性”的视角对小说《极端希望》做了精彩的后结构主义解读,最后结合具

    外国语文研究 2021年4期2021-11-13

  • 论解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三重维度
    人的真正价值。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的维护体现了马克思批判精神和解放精神所具有的强大时代价值。关键词:德里达;解构主义;批判伦理;三重维度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605(2021)04-0005-09德里达在苏东剧变后自觉转向了马克思主义,并用解构主义研究和解释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将马克思主义看作仍旧在场的“幽灵”,创立了“解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德里达批判了当代发达工业社会存在的经济战争、恐怖主义、宗教冲突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1年4期2021-08-23

  • 主人公命运转向的纽带
    出发,并且借用德里达在其著作《文学行动》中《不合时宜的格言》一文里对《罗密欧与朱丽叶》人物名字的独特见解试图来阐释,罗瑟琳的形象,则她本质上是连接罗密欧与朱丽叶两人由名字所决定的命运走向的桥梁,是帮助罗密欧与朱丽叶两人完成命运转向的重要纽带。关键词:罗密欧与朱丽叶;罗瑟琳;德里达;格言;名字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自出版以来不断地被改编及翻拍,在东西方读者中广为流传。罗密欧与朱丽叶凄美的爱情也一直是四百年来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与热点,关于两人之间爱

    雨露风 2021年4期2021-06-28

  • 《V.》中的二元论及其解构
    词:解构主义 德里达 二元对立 品钦托马斯·品钦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家,他的诸多作品无论从内容、思想以及创作技巧上都鲜明地反映着后现代的独有特色。他的处女作《V.》是他的八部长篇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追寻的主题、熵化的世界、科技的焦虑等元素在《V.》之后的小说中一再被重申,对《V.》的恰当理解,是打开品钦其他小说大门的一把重要的钥匙。品钦虽在后现代文学史上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但因其作品风格晦涩、内容驳杂、叙事破碎,对品钦的研究作品数量并不多。即

    文学教育 2021年4期2021-05-08

  • 受困的形象:从幽灵论角度分析蒙古国成吉思汗骑马雕像
    这一理论追溯至德里达以及更广的社会经济背景,运用拉康对“缺失”的精神分析、鲍德里亚“仿真与拟象”理论、德勒兹的“控制社会”理论以及列斐伏尔的“再现的空间”理论来阐释幽灵论。从批判分析角度来看,这座雕像已经被仿象的迭代困住,如同一个没有实质的形象。因此,21世纪的空间表征印证的是已经失去未来演变的消费社会。蒙古国首都社会中高耸的成吉思汗雕像等宏伟塑像即是这种空间表征的体现。关键词:幽灵论、德里达、鲍德里亚、德勒兹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郊外,矗立着一座巨型成吉思

    雕塑 2021年1期2021-03-17

  • 夏皮罗对海德格尔之辩
    间的思考。后来德里达的加入为这场辩论提供了新的视角。故此,基于以上争论和夏皮罗提出的绘画艺术中的个人性和面相学特征,探索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的存在。关键词:夏皮罗;海德格尔;德里达;艺术作品;艺术家1968年,哥伦比亚大学的艺术系教授迈耶·夏皮罗写了一篇名为《作为个人物品的静物画:关于海德格尔和凡·高的札记》的文章,针对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对于凡·高画作的描述与解释,质疑他把凡·高的一幅画作上的鞋子视为“农妇鞋”的合理性。夏皮罗认为海德格尔所解释的

    大观 2021年11期2021-01-12

  • 德里达解构结构主义的语言观
    学批判为核心的德里达从批判索绪尔结构语言学的逻格斯中心主义开始,进而批判结构主义的中心论,其目的還是回到对在场形而上学的批判。德里达对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的质疑后,对其语言学理论进行解构,德里达对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解构体现了他的解构策略,也体现了他最终的哲学目的。关键词:德里达;索绪尔;解构主义;结构主义;语言观二十世纪的西方语言观经历了一次极大的革新,走出语言的逻格斯中心主义和理性主义,对语言本身以及语言与人的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所谓结构主

    北方文学 2020年20期2020-11-23

  •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浅析京华烟云
    性”“流动”。德里达解构主义的兴起不仅意味着翻译理论踏上新的高度,更意味着“译者主体性”这个概念进入世人的视野内。解构主义翻译观的兴起为当代翻译理论的研究、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力量。关键词:德里达  解构主义翻译观  《京华烟云》  林语堂  译者主体性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8(b)-0206-03An Analysis of Moment in Peking from

    科技资讯 2020年23期2020-10-20

  • 解构意义对翻译研究的革新与冲击
    义;翻译意义;德里达【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7-0082-02一、解构意义是翻译过程中的常态吗“解构”非常具有颠覆性,字面上通常解读为“分解结构”,因此引进之初被视为一种“破坏性”的批评方法。解构并非单纯的“拆砖解瓦”,而是必然伴随着“重建”的,即现代解释学是作为解构学派的基础而存在的,因而解构的翻译观主张翻译不可能复制原文的意义。据谢天振在《翻译研究新视野

    今古文创 2020年27期2020-09-10

  • 幽灵回归与遗产继承: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的解构式阅读
    义的深刻误解,德里达立足“幽灵”的视角重新阅读马克思主义,从后现代主义的解构路径敞开了马克思主义的多维理论空间,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继承者的普遍性。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进行解构式的捍卫,旨在强调马克思主义众多“幽灵”中的解放精神和批判精神,展开它们对于当今世界所应具有的理论指示。基于当代社会的发展境况,德里达明确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现实性”存在,并从共产主义作为将临性的“他者”视角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可能性”存在,从而有效地解答了马克思主义向何处去

    江汉论坛 2020年8期2020-08-31

  • 德里达《友谊政治学》的思想探析
    成为解构主义者德里达谈论“政治”的话题之一。从《友谊政治学》一书的出版到德里达实现“政治学”思想转向的整个过程中,他通过对形而上学的政治观点进行解构与重建,将友爱、朋友、民主等概念作为解构主义策略中的对象,试图打破一个传统政治意义上无敌友的人类时代,正是德里达解构思想的时代特征和理论价值,而这一点也在以往的研究中被忽略。关键词:德里达;政治学;解构策略作为法国最具影响力的解构主义者雅克·德里达,他的思想在当时政治背景的影响下经历了早期和晚期的演变之路。20

    青年生活 2020年30期2020-08-16

  • 《小世界》再审视:在索绪尔和德里达之间
    个介于索绪尔和德里达之间的语言的世界。它是一个封闭的系统,系统的规则具有决定性的支配作用;它是一个延异的世界,但又没有走向最终的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它是一个由语言建构起来的虚构的世界,但这世界毕竟还留有现实的影子。关键词: 《小世界》    索绪尔    德里达引言但凡成功的文学作品,其标题往往耐人寻味。《红楼梦》暗示人生不过是空梦一场,《飘》揭示被命运的洪流裹挟,《围城》比喻婚姻的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说,戴维·洛奇的《小世界》被誉为“西方的《围城》”,这部

    文教资料 2020年14期2020-08-13

  • 通过诗歌重译现象解读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思想
    ,解读以雅克·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主义思想,帮助读者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其思想在翻译领域的影响,并引发译者对自身地位与作用的再思考。关键词:解构主义;德里达;诗歌;译者引言:长期以来,逻各斯中心主义在西方世界一直占据主要地位(杨红,2011:5),以此为基础的翻译观将译者放于第二位或强调译者的隐身,遵循以忠实为主的翻译观。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始,解构主义,又称后结构主义兴起,其反叛结构主义,主张从多角度看問题,冲破固有思维的屏障,颠覆西方哲学传统。这一思想在翻

    青年文学家 2020年17期2020-06-29

  • 中心的缺失:论德里达的增补阐释
    释;公共阐释;德里达;非理性;中心“中心”代表着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终极真理”,在形而上学的语境中,它有一系列同义替换概念,如“存在、本质、本原、真理、实在,以及干脆就叫做逻各斯”等,①是形而上学借助理性建立其理论体系的基础。在阅读和阐释活动中,“中心”或者说意义的确定性是传统理性阐释活动的本源,也是当代非理性阐释试图解构的对象。自尼采起,由理性所界定的中心性、结构性和符合性真理以及这种真理所带来的认知和阐释行为便开始遭到质疑;②这种质疑被海德格尔的诠释学现

    求是学刊 2020年2期2020-05-28

  • 延异与至高:德里达、阿甘本论《在法的门前》
    法的深刻议题,德里达和阿甘本曾先后对其进行阐释。德里达的阐释可视为一个解构主义的文学批评,他揭示出文学与法的双重关系:一方面文学是法,另一方面文学受法制约。文学不断超越旧法,形成新法。阿甘本认为,《在法的门前》体现出主权者的至高禁止的结构,乡下人通过排除而被纳入法律,其最终会沦为神圣人。两人的阐释具有共通的结构:德里达对文学超越性的论述与阿甘本对例外状态的论述具有深层的一致性,两人对法与人之间关系的界定也相互渗透。但同时,两人的阐释又存在着立场和方法论的根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6期2020-04-18

  • 人文之光
    摘要:本文从德里达解构主义批判逻各斯中心的观点来切入分析《哈姆雷特》,德里达的批判逻各斯中心主义是从批判语音中心主义入手的,主要从语言学所指与能指的角度来阐释。而本文主要分析了哈姆雷特剧中原本作为一个逻各斯中心的“复仇”,却不断让位给了其他异延出来的能指因素,被逐步解构。而从哈姆雷特爱情信仰的崩塌、人文理想的瓦解、生死命题的追问、人生意义的求索,可以看出“复仇”异延出来的四个因素作为另一个逻各斯中心也被解构得失去了其本源中心意义。从此角度观之,以质疑、追问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1期2020-04-17

  • 浅析解构主义及其翻译观
    论学派代表人物德里达的主要理论观点,并对解构主义翻译观进行了详细阐释,客观分析了解构主义翻译观的优缺点,从而得出结论,引导译者在解构主义理论学派的指导下进行更丰富的翻译实践,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拓宽自己的翻译视野。关键词:解构主义;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观1引言解构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从法国动荡的社会中兴起的一股后现代主义思潮,它产生于西方文艺批评理论界对结构主义的反叛,以消解为主要特征,系统地消解了结构主义关于结构和意义等重要概念,故称“解构主义”,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10期2020-04-09

  • 德里达前期隐喻思想的存在论维度
    摘 要:隱喻在德里达的著作中不仅体现为一种思想,也体现为一种解构的策略。根据德里达研究专家本宁顿的划分,德里达的隐喻思想分为前期与后期,且德里达主要的思考都集中在前期的重要文本——《白色神话——哲学文本中的隐喻》。梳理德里达前期隐喻思想的存在论维度,既能使我们重新思考“隐喻/概念”间的二元对立模式,也能让我们把握隐喻的存在论问题,即对于人类这种存在而言,隐喻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重要因素。关键词:德里达 隐喻 存在论毫无疑问的是,隐喻问题在德里达的思想中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3期2020-02-28

  •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文学观解读 ——以《在法的前面》为例
    0039)一、德里达的文学观德里达作为解构主义的代表,他的文学观点一直都是围绕反本质主义进行的。德里达在几乎所有的阐释中都认为文学缺乏本质,文学只是一种历史建构,它是虚无的。他常用来形容文学本质的词有两个:一个是 “奇异”(singularity),另一个是 “迷人”(fascinating)[1]。二、《在法的前面》文本的解读德里达《在法的前面》这篇文章是论述捷克人卡夫卡的小说《审判》中的一则寓言《在法的门前》。《在法的门前》只是卡夫卡小说《审判》中的一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1期2020-01-09

  • 近十年来国内德里达研究的三条路径
    读”重点论述了德里达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情况,他认为“解构主义在中国历经了一个从文学批评到哲学认可的 ‘回归’过程”[1](88-94),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很多,如我国学者起初接受的德里达思想是经过美国学者的“再解读”过后的思想,是“美国化”的德里达德里达对美国学者的解读基本持否定态度[2]。而德里达本人的写作风格也是造成这种误读的重要原因,本宁顿就指出“如果德里达的写作无法被纳入哲学的正统序列之中,乃是因为他以一种用隐喻对抗概念的姿态呈现自身。”[3](1

    文教资料 2019年35期2019-12-27

  • 关于德里达解构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探析
    :本文主要通过德里达解构主义理论对实践性设计所产生的指导意义,进而依据接受德里达解构主义理论后展开的对“白局”景观装置设计研究的分析。经过对具有解构主义思想建筑的特质进行介绍,总结出德里达对传统形式进行消解的方式。关键词:解构主义;德里达;哲学;建筑;白局感知;空间塑造;材料表达“结构分解”是后现代主义对“解构”提出的一种批评方法。在马丁海德格尔的著作《存在与时间》中,解构有“分解”“颠覆”“揭示”的意思。当然,“解构”也可以理解为:分解,消解,拆解,揭示

    艺术大观 2019年25期2019-10-12

  • 文艺批评视阈中的德里达及其来路
    摘 要: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的“解构”思想在文学界和文艺批评界先被接受。本文的任务是,寻找德里达在艺术批评史中的定位,追溯其学术研究的历史来路,并勾勒美术史方法论继图像学之后对后结构主义与符号学大致的吸收情况。德里达的“历时性”和“补充”既是起始于胡塞尔现象学的再出发,也是结构主义后期必将遭遇的困境。虽然特殊的历史语境决定了其意义与局限的双重性,但德里达思想的出现适时地回应了一些当代难解的怪状,以及为何今日艺术品的意义愈显模糊。关

    艺术研究 2019年4期2019-08-27

  • 马克思的幽灵与其批判精神的复活
    摘 要:德里达声称现在这个时代是一个“脱节的时代”,一个断裂的时代,一度想将马克思的思想解构内化为同他自己解构思想一致的同一性。他声称在现实生活中,马克思确实是不在场的,他(马克思)是以一种复数的形式用以不在场的在场影响大家的生活。德里达针对福山的历史终结论,提出必须借助与马克思的批判精神才可以揭露其内在秘密同时给资本主义全球化予以重击。但是经过德里达结构以后的马克思思想以幽灵形式再现,在某种形式上却实实在在背离马克思本意,德里达带给我们的马克思确实一种永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6期2019-07-19

  • 浅析幽灵政治学的正义观
    观是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在其著作《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提出来的。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的解构,实质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辩护,指出前苏联的失败,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德里达的正义观,是以朴素的惩恶扬善观念作基础的,他指出资本主义即便将人权置于相当高的地位,但真正享有人权的仍是少数特权者。在这里,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始终将解放全人类作为毕生事业,主张以被压迫者的暴力革命反对反动统治阶级的暴力镇压,这才是最本质的人权和最彻底的正义。这些都说明,幽灵政治学虽具有解构主义的与生俱

    西部学刊 2019年22期2019-02-06

  • 从“结构”到“解构”
    袁莹摘 要: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与结构主义有着极其特殊的历史渊源。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最终目的是要“消解”掉西方形而上学传统所制造的各种各样的二元对立以及“现代主义”的重要思想基础——“逻各斯中心主义”,也正是在此意义上,德里达被称为“后现代主义者”。在“解构”策略上,德里达继承了海德格尔用“在场—不在场”的差异取代“在场—不在场”二元对立的思想原则,并批判地发展了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差异原则和约定俗成原则。同时,为了达到“解构”的目的,德里达还自撰了一个词——

    西部论丛 2018年8期2018-09-03

  • 悖论中的希望:德里达解构范式下的文学观解析
    学批评领域后,德里达的解构思想快速衍变成为炙手可热的解构主义流派,但在被广泛应用在文本分析的同时,解构也因被过度挪用而失去了它应有的独特性和吊诡性。只有回顾并细致分析德里达自身的文学批评实践,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他在解构范式下对文学的独特见解,即文学不具有文学性本质,而是一种淹没建制的建制。这一文学观体现在文学所蕴含的诸多相互矛盾的特性中:文学与“法”之间的相互僭越与束缚;文学文本的民主性与秘密性,独特性与重复性;以及读者对文本的签名与反签名。然而,文学所

    外国语文研究 2018年4期2018-05-14

  • 鸡蛋与高墙裘
    义文论的解读与德里达的政治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分析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及其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出德里达后结构主义批评文论的鲜明政治立场。关键词: 德里达    解构主义    后结构主义    西方文论一、“兴奋与幻灭”——从伊格尔顿对后结构主义文论的解读谈起众所周知,在当代美学界,伊格尔顿的激进色彩是非常明显的。他的一系列著作如《批评与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等,都往往以一种逆流而上的坚定自信,激进地批驳反对美学与任何理性分析相联系的观念,并把审美与

    文教资料 2018年36期2018-04-22

  • 德里达解构思想刍议
    郑朝阳摘 要:德里达是20世纪的法国哲学家之一。德里达独创了“解构”、“延异”等一系列概念,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解构思想。其解构思想不仅对传统的形而上学,而且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都具有强有力的批判。但它本身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问题,即易使人陷入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泥潭。关键词:德里达;解构;延异中图分类号:B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6 — 0024 — 032004年10月9日,法国著名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在巴黎因病与世

    理论观察 2017年6期2017-07-31

  • 在异延中解读《虚构》
    院摘要:异延是德里达解构思想的灵魂,它认为文本没有终极唯一固定的意义,只有因符号运动差异作为踪迹保留下来时才有意义。这样就赋予了文本多重意义,使得文本呈现出开放的而非封闭的状态,解放人们的思想。马原的《虚构》突破传统小说的牢笼,运用独特的叙事手法使人们游离于故事之外。从德里达的理论来看,《虚构》中人物的身份和行动以及小说的时间都处于异延之中,它们的意义也在异延中不断地流变。关键词:异延;德里达;马原;《虚构》一德里达异延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是索绪尔语言学的价

    北方文学·下旬 2017年6期2017-07-04

  • 雅克·德里达的解构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
    摘 要:雅克·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提出了要对马克思的遗产进行批判地继承,而他对于马克思精神的解读也是从解构这个全新的视角进行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意义上,思考德里达的“解构”才能更全面客观地了解它的内涵。通过比较解构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之间的关系,以马克思主义方法和原则为前提对解构进行批判性继承。关键词:雅克·德里达;解构;马克思主义方法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2-0083-02马克思主

    学理论·下 2017年2期2017-03-17

  • “误读”理论对解构主义的继承与利用
    价值的当是研究德里达思想对他的影响。受益于他与解构主义学派的复杂关系,布鲁姆创造性地建构了自己的诗学“误读”理论,并从三个主要方面继承和发展了解构主义。关键词:哈罗德·布鲁姆;“误读”;德里达;解构主义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1930-)为了缓解前辈作家给后辈作家造成的“影响到焦虑”,颠覆性地提出了“误读”(Misreading)理论。“误读”既不是对文本作出了错误的理解,也不是文学接受领域的“可能导致背离作品原意,甚至把作品误解成一部面

    北方文学·中旬 2016年11期2017-02-09

  • 乔伊斯与德里达
    写等多个方面对德里达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乔伊斯创作思想的接受是德里达解构主义理论形成的重要原因。二人身上相似的“异质”因素,也成为文学与哲学世界争议的焦点。关键词:乔伊斯;德里达;解构中图分类号:I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6-0053-01一、解构书写1966年,随着德里达《人文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和游戏》的发表,“解构”一词得以面世。1967年,德里达又出版了三本书:《论文字学》、《文字与差异》、《语音与现象》。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12期2017-01-11

  • 论范式转换视域下德里达的解构
    构主义的代表,德里达以特有的解构策略对西方文化传统进行质疑和解构,暴露西方文化传统的某些虚幻和偏执之处,体现了后现代所具有的超越风格和积极否定精神,意味着哲学从传统思维范式向后现代思维范式的转型。解构由此成为范式转换的题中之意。[关键词]德里达;解构;范式[中图分类号]B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6)03-0061-04作为解构主义的代表,雅克·德里达以特有的解构策略对西方文化传统进行质疑和解构,暴露西方文化的某些虚幻和偏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3期2016-11-05

  • 浅析德里达的解构翻译思想
    有着重大意义。德里达通过对“延异”、“印迹”、“撒播”等核心概念的阐述,创造性地构建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本文对在解构主义观照下的翻译本质、标准和译者任务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评析。德里达的翻译观颠覆了之前的翻译思想,取得了革命性的影响。关键词: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研究作者简介:牟莹莹(1991-),女,壮族,广西南宁市人,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学。[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1期2016-08-01

  • 德里达解构思想的当代价值
    摘 要]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是解构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解构思想有其丰富的内涵,在今天,解构成为了“分析”、“批判”的同义词。其实,生活中很多人有意无意间都在用着解构思想思考问题。当前,我们所生活的时代进步很快,但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科技使人“边缘化”了,人们越来越感觉自己的思想跟不上科技发展的节奏;资本主义试图使他们的价值观念居于全球的中心地位,变相的以推行“普世价值”来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面对我国一些人们理想信

    理论观察 2016年6期2016-07-04

  • 德里达的文学化哲学书写
    要]隐晦哲学家德里达被认为是极富文学色彩的法国哲学家的最后一人,他与文学的渊源远不限于其对解构主义批评的影响及其少量的文学评论文本。贯穿其一生的文学化哲学书写方式凸显了他与文学的紧密联系,也是造就其隐晦哲学文本的重要原因。德里达的文学化哲学书写方式的形成既与他青少年时期的阅读兴趣与经历有关,也与他与索莱尔斯等作家的交往紧密相连,更是德里达有意为之的结果。德里达的文学化哲学书写主要体现为他对隐喻等文学写作手法的运用。德里达的文学化哲学书写方式不仅获得了让·热

    北方论丛 2016年3期2016-05-30

  • 后现代主义精髓 ——德里达解构主义与比较教育研究
    主义精髓 ——德里达解构主义与比较教育研究张晓东(辽宁何氏医学院 辽宁沈阳 110163)摘 要:20世纪60年代产生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已广泛深入到各个领域,该思潮中解构哲学更是其精髓所在。本文介绍了后现代主义产生的原因以及重点阐述了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并将其与比较教育研究联系在一起,从而探寻德里达解构主义对比较教育研究的深远影响。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德里达 解构主义 比较教育后现代主义是产生于欧美20世纪60年代,并于70、8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文学、建筑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12期2016-03-02

  • 人类的纯洁状态与灾难的替补
    德之世。而按照德里达的“替补逻辑”,纯洁之境不可能是一种过去存在过的状态,而是指向未来的可能性。庄子的描述引导我们去思考:面对德里达所指出的灾难的替补,在何种预备中,至德之境才能在未来的某种状态中出现:一是自因而限;二是无为而化。[关键词]德里达;卢梭;庄子;至德;纯洁状态;灾难;替补无论是儒家学派还是道家学派都非常注重心性修养,其追求的境界乃是庄子所说的“至德之世”下的圣人境界,这一境界中的人处于一种“纯洁状态”。和庄子类似,卢梭相信在文明开化之际(野蛮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2期2016-02-13

  • 德里达对福山历史终结论的反驳
    0875)评德里达对福山历史终结论的反驳曹红(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5)[摘要]自1989年福山发表《历史的终结?》一文以来,国内外学界围绕历史终结论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福山的历史终结论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肯定了普世史的存在;二是现代自然科学和“寻求承认的斗争”支撑起自由民主理念及其制度矗立在历史的终结处;三是讨论了人类固有的优越意识是否构成颠覆自由民主制度的内在因素。德里达从三个角度批判了福山的历史终结论,他首先揭露了历史终

    知与行 2016年5期2016-02-10

  • 试析德里达对传统辩证法的解构
    试析德里达对传统辩证法的解构孟宪清[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100732]关键词:德里达;辩证法;理性主义;思辨收稿日期:2014-11-23作者简介:孟宪清,男,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图分类号:B565.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11(2015)06-0034-04摘要:德里达对传统辩证法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既有肯定的一面,也有否定的一面:肯定的是这种辩证法对西方传统理性主义的批判和超越;否定的是它依然残留的理智主义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6期2015-12-09

  • 德里达对传统翻译观的两个突破
    要: 本文从德里达的意义观和文本理论出发,探讨其解构翻译思想对于传统翻译观念的两个突破。关键词: 德里达 解构 翻译一、翻译不可能但又是必要的德里达关于翻译的可能性问题的观点是,“翻译不可能但又是必要的”,具体来说,翻译在绝对意义上是不可能的,但在现实中又是必不可少的。他对于该观点的论述,体现在《巴别塔之旅》一文中。传统的语言意义观认为每一个符号都代表一个意义,且这个意义是固定的、不变的,由此认为翻译不仅可能,而且完全可行。对于这种传统的翻译观,德里达

    考试周刊 2015年63期2015-09-10

  • 电影《无耻混蛋》的解构主义分析
    法国著名哲学家德里达解构主义理论的理解,对电影《无耻混蛋》在题材、风格与结构方面进行解构,从而从一个新的角度分析影片的主旨与体现方式。【关键词】德里达;解构主义;塔伦蒂诺.昆汀;《无耻混蛋》《无耻混蛋》是于2009年上映的一部以二战为背景的昆汀电影,一如昆汀塔伦蒂诺所导演的其他影片一样,片中充斥着暴力、荒诞与黑色幽默的色彩,且如导演的其他许多作品一样,甫一上映就引发了剧烈的争议。影片虽是一部历史题材电影,但是影片的内容却与真实历史关系不大,并在许多方面对真

    东方教育 2015年6期2015-05-30

  • 德里达展现马克思主义当代性的两个维度
    德里达展现马克思主义当代性的两个维度卢德友(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江苏南京210094)摘要:基于德里达解构的马克思主义观,面向当代世界的批判精神和朝向共产主义的人类解放运动,是马克思主义保持当代性的两个维度。德里达对马克思的思想遗产作出“幽灵”化地隐喻,并以此审视当代资本主义危机,使马克思的批判精神获得解构式表达。在共产主义论题上,德里达则以“将临性”为视角,指出面向未来进行持续不断的现实求索。正是在批判精神与人类解放主题上,德里达的解构理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3期2015-03-23

  • 德里达“好客”与“新国际”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550025)德里达“好客”与“新国际”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易星同(贵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德里达是当代法国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大师之一,同时也是一名坚定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其“好客”、“新国际”思想,在其哲学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德里达“好客”、“新国际”思想,对于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德里达;好客;新国际;当代价值;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尽管有人认为德里达的学说与马克思主义无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4期2015-02-20

  • 德里达对马克思遗产当代解读的特点
    克思的幽灵》是德里达对马克思遗产当代解读的重要文本体现。德里达对马克思遗产的当代解读具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马克思遗产作为“幽灵学”的对象,作为已经过去的遗产,是一种文本性的资源,它是一种“不在场的幽灵的在场”;二是德里达注重揭示马克思主义文本中所存在的异质性因素,以此来论证马克思幽灵的复数形式,反对对马克思的幽灵做一元化的解读,主张多元化地解读;三是德里达还反对先验、大一统的马克思主义,反对元叙事和宏大叙事,主张无底板的差异化主体间关系。关键词:德里达;《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6期2014-08-07

  • 德法之争及其启示
    更多的差异,如德里达深受符号学和结构主义传统影响,强调差异否定同一;而伽达默尔则强调相互理解,在肯定差异的同时并不摒弃同一。他们对理解、解释、书写、文本等都有不同的看法。约翰·卡普托(John D.Caputo)曾把他们之间的差别描述为海德格尔的左翼和右翼的区别。正是二者之间这种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关系使得他们在1981年的巴黎会面引起广泛关注。这本来应该是大陆哲学内的两种思潮——源于德国的阐释学与源于法国的解构论——之间的一场对话,大家也期望它会是两位思想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5期2013-08-15

  • 德里达解构思想的理论形态探析
    释构架的背离。德里达解构思想的理论形态是在对传统社会及其意识形态实然样态的反思、批判中生成和发展的。其中蕴涵了他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现状及其理论形态的剖析,通过对其本然逻辑的追问和对其应然逻辑的探索与建构,进而形成了三大理论形态:一是文本形态批判,其中包括词语的反思、写作理性与方法的批判、解读与阅读的批判等,这种文本批判体现了解构的文学应然批判逻辑;二是思想形态批判,其中包括传统思想批判、思考方法批判,彰显了解构的意识形态应然批判逻辑;三是日常生活形态批判,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2期2013-03-27

  • 雅克·德里达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轨迹
    张传泉雅克·德里达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轨迹张传泉德里达马克思主义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而复杂的历史过程。第一阶段从1967年到1975年,德里达与马克思主义保持着一种外在的、谨慎的关系。第二阶段从1976年到1993年,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从解构走向同构,从怀疑走向肯定。第三阶段从1994年到2004年,德里达坚持马克思主义研究,关注现实问题,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日趋稳定。德里达;马克思主义观;历史轨迹雅克·德里达,当代符号学家、文艺理论家和美学家,解构主义大师,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2期2011-08-15

  • 雅克·德里达的马克思主义观及其形成条件
    主义大师雅克·德里达挺身而出,公开向马克思致敬,并于1993年出版了《马克思的幽灵》一书,系统论述了他的马克思主义观。一、德里达的马克思主义观内涵德里达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德里达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它集中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观两个基本问题的回答上。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问题,首要的就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对于这个问题,德里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回答。第一,马克思主义的发生论。德里达从《共产党宣言》开篇的“一个幽灵”入手,描述了马克思主义来临时的形象,他认为“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3期2011-04-07

  • 雅克·德里达的马克思主义观探析
    100)雅克·德里达的马克思主义观探析张传泉(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250100)德里达的马克思主义观主要表现在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等问题的回答上。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德里达着重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产生,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灵魂,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特征。关于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德里达主要强调了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德里达的马克思主义观对当今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助于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2期2011-03-31

  • 德里达的“解构哲学”
    想家,而雅克·德里达无疑是20世纪下半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在60年代以后掀起了巨大波澜,成为欧美知识界最有争议性的人物,而他的解构理论动摇了整个传统人文科学的基础,也是整个后现代思潮最重要的理论源泉之一。一、德里达对传统的认识德里达既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又是一位重要的文学批评家,为了寻求如何去感受和追寻真理的途径,他不得不面对思想的传达的问题,而思想只有通过语言来表达,这种语言的表达无疑成为德里达研究的中心内容。德里达在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语法学》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2期201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