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塞塔

  • 小行星探测回顾
    “石堆”出现。罗塞塔号探测彗星(想象图)欧空局的罗塞塔号飞行器(简称罗塞塔号)于2004年3月2日发射,并分别在2008年9月和2010年7月抵达小行星斯坦斯和卢泰西亚。罗塞塔号发现,斯坦斯是一颗顽火辉石小行星。也就是说,斯坦斯表面物质多为铁含量较少的硅酸盐。斯坦斯在其最长处的长度约为6.6千米,这意味着它可能是一个更大的天体分解后的一部分。罗塞塔号发现,斯坦斯表面有一些撞击坑,而斯坦斯内部可能由岩石构成。由于内部结构弱,斯坦斯未来有可能会分裂。罗塞塔号发

    大自然探索 2022年5期2022-07-11

  • 楚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与它的两位人类使者
    局发射了著名的罗塞塔号探测器与“菲莱号”着陆器前往彗星67P进行近距离探测,我们有幸一睹这颗彗星上嶙峋的峭壁与烂漫的光芒。发现1969年,24岁的格拉西缅科(1937-2016)在苏联阿拉木图天体物理研究所工作。9月11日她使用50 厘米口径马克苏托夫望远镜拍摄了一张科马斯·索拉彗星(编号32P)的照片。10月22日,她的同事,来自基辅国立大学天文台的楚留莫夫(1945- )检查这组照片时发现一颗光斑与彗星32P的理论位置有所偏差,甚至比彗星32P还要明亮

    太空探索 2022年5期2022-05-24

  • 博物馆的正确打开方式
    相机或手机对准罗塞塔石碑。我好不容易挤到前面,看到石碑上密密麻麻的文字,不知道美在何处,认为那些看不懂的碑文本身并没有深刻的意义,只不过是一份无聊的有关税收的文件。了解之后才知道,正是由于罗塞塔石碑上同时存在3种文字(古希腊文字、古埃及文字的世俗体和象形文字),才为破解古埃及文字提供了线索。从此,埃及几千年的神秘历史终于被揭开了。所以,如果你不懂它背后的故事,那只能相当于到此一游。罗塞塔石碑的发现也是很有趣的故事:拿破仑不仅是军事天才,也热爱科学和艺术,他

    党员文摘 2021年5期2021-06-11

  • 科技前沿
    洲空间局公布了罗塞塔号探测器拍摄的一组高分辨率照片,图为其拍摄的一张火星照片。现今距离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已有33年,切尔诺贝利已成为一个野生动物保护区,尽管人们认为几个世纪内人类仍无法在这里居住,但这里已成为动物的天堂。科学家们发现了1亿年前的一种远古小黄蜂的化石,其学名为Supraserphites draculi,该学名来源于布莱姆·斯托克(Bram Stoker)小说中的吸血角色,因為这种小黄蜂长着让人毛骨悚然的锋利牙齿。

    学苑创造·C版 2019年8期2019-08-09

  • 都是一群公知
    1999年拍《罗塞塔》时,他们选了一个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少女饰演底层人家18岁的女儿罗塞塔罗塞塔跟着酗酒的母亲生活在拖车营地,小小年纪不想读书,只想找工作一一其实就是“找钱”,找生存下去的物质条件;找男人,也就是“找感情”,找生存下去的精神依托。电影围绕这两个基本生存条件为主线展开故事。随着故事展开,失业、贫困、苦闷、崩溃、自杀,命運得不到上帝眷恋,生命根本是一个自暴自弃的过程。这个少女真是顽强勇敢,她每天起床唯一可怜的想法就是:活下去。所以,看到罗塞塔

    商周刊 2019年6期2019-07-31

  • 破译古老的罗塞塔石碑
    的石碑。它便是罗塞塔石碑,说出来可能会令你失望的是,这座高约112厘米、宽76厘米的石碑,实际上只是残缺的石碑碎片,看起来毫不起眼,缺乏美感。但是对于许多研究学者而言,它可是破译古埃及象形文字的钥匙,是非常重要的考古文物。历经波折的石碑这块石碑制作于公元前196年,由托勒密埃及王国时代的祭司所做,以作为当时年仅13岁的托勒密五世加冕一周年的纪念。石碑主要阐述了托勒密五世自父亲托勒密四世处袭得的王位之正统性,以及托勒密五世所贡献的许多善行,例如减税,在神庙中

    科学之谜 2019年3期2019-03-28

  • 飞向太空的人类文明 ——罗塞塔和菲菜
    吧。我的名字叫罗塞塔,是欧洲航天局(ESA)制造的一枚彗星探测器。与大部分探测器的起名方式不同,罗塞塔这个名字既不是来源于神话,也与科学家无关。罗塞塔本是埃及的一个海港城市,位于尼罗河三角洲附近。历史上,丰饶的尼罗河三角洲曾经孕育出古埃及文明,罗塞塔闻名于世跟这里也有很大的关系。1799年,这里挖掘出一块大理石石板,这块制作于公元前196年的大理石石板上刻有用圣书体、埃及草书和古希腊文写成的词文,这些词文成了人们研究古埃及象形文字的重要史料,那段光辉的岁月

    百科探秘·航空航天 2018年12期2018-12-29

  • 血雨腥风时
    吴青罗塞塔石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代遗迹之一。1799年,法国拿破仑的军队在埃及发现了它。之后,它被英国人夺走并送往大英博物馆。过去200年来,它一直是大英博物馆里最受瞩目的展品之一。罗塞塔石是一面经过雕刻、十分精致的花岗闪长岩石碑,但它的美学价值应该说是次要的,它的真正意义更多在于碑上的三重铭文。这面石碑上的三段并置的文字内容相同,但分別以埃及象形文字、埃及民间文字和古希腊文雕刻。正因为如此,罗塞塔石为后人破译古埃及象形文字之谜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考古爱好者

    大自然探索 2018年6期2018-06-09

  • 斯蒂芬·霍金的风采
    地令人想起了“罗塞塔碑”及其释读者。罗塞塔碑是法国拿破仑的远征军于1799年在埃及尼罗河三角洲的罗塞塔镇附近发现一块长约1.1米,宽约0.75米的古埃及纪念碑。碑文约撰于公元前2世纪初,共由三部分组成:上部14行用古埃及象形文字刻写、中部32行是古埃及的通俗体文字,下部则是54行希腊文。欧洲的学者能读懂希腊文的版本,但古埃及的语文知识却失传已久。正是通过几代学者对这三种碑文的不懈钻研,人类才终于掌握了释读古埃及文字的钥匙。对于公众理解科学而言,霍金的《时间

    世界科学 2018年5期2018-04-03

  • 达内兄弟电影镜头下的现实主义之光
    芒。2 电影《罗塞塔》的现实主义电影《罗塞塔》是现实主义之光,在欧洲获得了多项大奖。罗塞塔是一位比利时的少女,住在郊区贫民窟破陋的房车里,没有兄弟姐妹,父亲不知所终,母亲严重酒精中毒,为了喝上一口酒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醉生梦死、行尸走肉般地苟延残喘。罗塞塔没有朋友,总是一个人匆忙地走在寒冷的都市、萧瑟的郊区,为了生存而竭尽全力,独立应付着糟糕的母亲和艰难的生活。罗塞塔很普通,没有出众的容貌和身材,没有卓越的头脑和才智。苛刻点说,实在很平庸。无论是行走、工作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3期2018-02-23

  • 人生荒诞的本能忤逆
    质。”[1]《罗塞塔》就是这样一部反映“劫运”的悲剧电影。电影《罗塞塔》通过近乎纪录片的写实镜头,描绘了社会弱者罗塞塔为了生存牺牲尊严、甚至道德的故事。无论是在题材上,还是情节结构、拍摄手法上,达内兄弟都体现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风格,真实地反映日常生活,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和离奇的场景情节,平淡地讲述后工业时期的社会现状和小人物的挣扎、痛苦命运。[2]在影片的一开始,达内兄弟运用纪录片最常使用的手提跟拍方式,观众像观看电视新闻般注意着镜头里罗塞塔的命运变化,这

    电影评介 2016年3期2016-05-14

  • 再见,菲莱!
    科彗星发射了“罗塞塔”号探测器。经过10年漫漫昼夜兼程, “罗塞塔”终于在欧洲中部时间2014年12日9时35分释放了“菲莱”着陆器,13日凌晨,“菲莱”成功登陆彗星“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可惜的是,就在不久前,菲莱主电池的电量耗尽,而且由于它处于阴影区域(一处悬崖下方的凹坑中),无法获取足够的日照,能量渐失,不能再将获得的数据和图像传回地球。目前,科学家已经放弃了重新与菲莱登陆器取得联系的希望。其实,菲莱的命运在着陆时就已有预兆,它当时从目标位置弹出后

    科学24小时 2016年4期2016-04-07

  • 欧洲“罗塞塔”释放“菲莱”成功着陆
    局(ESA)“罗塞塔”(Rosetta)探测器团队最终确认“菲莱”(Philae)着陆器已附着在彗星表面,偏离预定位置“J”点1000多米,着陆器位于悬崖底部位置,光照严重不足,导致包裹的太阳电池片不能提供足够的电量。但“菲莱”若干科学载荷工作正常,在主电池电量消耗至休眠电量前传回了关于67P/楚留莫夫-格拉西门克彗星(以下简称67P彗星)的大量重要数据。目前,“菲莱”已处于休眠状态,尽管其着陆过程颇多曲折,但创造了历史,成为人类首个软着陆于彗星表面进行探

    国际太空 2015年2期2015-12-26

  • 冥王星之约
    ,把登陆彗星的罗塞塔任务列在了榜首。确实,这项由欧空局耗资14亿欧元、历时十年的空间科学任务在“菲莱”成功登陆67P彗星之时,就开启了全新的彗星科学时代。今年,能与罗塞塔任务比肩的要算美国宇航局的冥王星之约。7月14日,“新视野”号探测器如期飞掠冥王星,开始了人类第一次近距离观测冥王星及其众多卫星,并继续探访神秘的柯伊伯带天体的空间科学旅程。从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算起,空间科学不过50多年的历史。美苏冷战是空间科学发展的机遇期,阿波罗登月、

    世界科学 2015年8期2015-12-02

  • 埃克马索,10年“捕”到一颗彗星
    局彗星探测器“罗塞塔”项目负责人,他带领团队实现了人造探测器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彗星软着陆。埃克马索今年45岁,是个意大利人。高中毕业后,他到意大利空军学院当了一名试飞员。刻板的训练让他觉得太枯燥了,但又舍不得放弃与太空飞行的有关知识,1991年,他到享有盛誉的米兰理工大学攻读航空工程专业。说起他与“罗塞塔”的缘分,那还真是不浅。上世纪90年代,他就开始参与“罗塞塔”项目了,并在2006年担任负责人。鲜为人知的是,“罗塞塔”还在他的感情世界里掀起了波澜。一天,

    环球人物 2015年1期2015-09-10

  • 人类探测器的彗星之旅
    4亿欧元打造的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搭载在阿丽亚娜5型火箭上,从法属圭亚那航天中心升空。经过近128个月、约64亿千米的太空飞行,终于追上了它的目标——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晴朗的夜晚,当人们仰望星空,常常会看到一个朦胧模糊的小光点,从不知什么地方冒了出来,不久便伸延出一条长长的、闪亮的“尾巴”,宛若一把笤帚从夜空中飞驰而过,这就是被人们俗称为“扫帚星”的彗星。在科学水平并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对彗星常常抱有神秘感或恐惧感,把它看作不祥之兆。191

    科学24小时 2015年4期2015-09-10

  • 罗塞塔”彗星探测器热控系统分析
    究发展中心)“罗塞塔”彗星探测器热控系统分析吕建伟刘欣杨勇(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发展中心)“罗塞塔”彗星探测计划开始于1993年,是欧洲航天局(ESA)地平线-2000-奠基石(Horizon 2000 cornerstone)计划下的探测任务。“罗塞塔”探测器于2004年3月2日由阿里安-5运载火箭从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场发射升空。在飞行了7.1×109km之后,于2014年进入“楚留莫夫-格拉西门克”(Churyumov- Gerasimenko)

    国际太空 2015年4期2015-07-07

  • “有味”彗星
    洲空间局利用“罗塞塔”彗星探测器,第一次捕捉到了彗星的味道。在此之前,科学界普遍认为:彗星在飞行过程中,挥发出来的只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无色、无味。但是,“罗塞塔”彗星探测器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罗塞塔”探测器从彗星上收集了一些样本。通过化学分析,科学家果断宣布,其主要成分为氨、甲烷、硫化氢、氰化氢和甲醛。所以,彗星的气味闻起来像是臭鸡蛋、酒精和苦杏仁的气味综合。对于追“星”族来说,这个味道可不芬芳。不过,为了搞清楚这点不芬芳的气味,科学家已经花费了十

    下一代英才 2015年8期2015-05-30

  • 神秘的彗星表面特征是“空穴来风”?
    媒体报道,参与罗塞塔号登陆彗星任务的科学家们发现,彗星67P表面的尘埃似乎有被风吹动的痕迹,这在一个毫无空气的星体上是一个十分惊人的发现。但是这些特征也有可能是彗星核心周围的微粒再次落下产生的痕迹。去年11月,罗塞塔号向彗星67P投下了菲莱号登陆器,但由于降落出现问题使它的太阳能板无法吸收太阳能。科学家们争分夺秒的在菲莱号电池电量耗尽前,进行尽可能多的科学探索。科学家们发现,彗星表面约有17个不同的区域似乎出现了尘埃物质的移动。这些“风痕”在岩石周围能够看

    科学家 2015年4期2015-05-21

  • 彗星是什么味
    的科学家通过“罗塞塔”彗星探测器上的探测器,成功地获取到了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67P/C-G)彗星气体中的一些有趣的化学信息,其中包括氨、甲烷、硫化氢、氰化氢和甲醛等分子,不过它的味道并不怎么让人愉快。他们在其博客中发帖称:“闻到彗星的味道后,你一定会非常后悔。”从彗星上获得这些信息的是“罗塞塔”上一种名为Rosina-DFMS的质量光谱仪,当彗星靠近太阳时,它能分析出彗星气体的特征。负责该质谱仪的首席科学家卡森·阿尔特维格说:“67P/C-G彗

    读者·校园版 2015年1期2015-05-14

  • “菲莱”首次登陆彗星
    12日,欧洲“罗塞塔”探测器向距离地球5.14亿千米的67P/丘尤穆夫-杰拉西门克彗星(简称67P彗星)的彗核投放了所携带的着陆器“菲莱”,使它成为世界首个在彗星着陆的探测器。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陆彗星“近距离”开展研究,它将开启人们对彗星和宇宙的新认知。尽管“菲莱”着陆不十分完美,因而目前面临着一些困难,但从总体讲是基本成功的,并已获得一些重要科学数据,所以其前景还是十分令人期待。如果着陆后的“菲莱”能够解决电源问题,它可以深入探测67P彗星表面和表层

    太空探索 2015年1期2015-01-06

  • 罗塞塔”的故事
    事件呢?我想“罗塞塔”肯定算一个,刘老师就讲讲它的故事吧。首先,罗塞塔是文明古国埃及的一个城市,位于尼罗河的入海口,离金字塔也不是很远。在1799年的时候,法国远征埃及占领了这一地区。7月的一天,一名法军上尉在修城堡(bǎo)挖地基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一块黑色的大石碑,虽然它已残缺不全,但因为上面刻有三段神秘的古老文字,因而引起了高度注意,并被命名为“罗塞塔石碑”。然而过了不久,英国又从法军手里夺走了这件稀世文物,后来,该石碑成为伦敦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隔

    小雪花·成长指南 2014年12期2014-12-26

  • 趣闻
    彗星的味道随着罗塞塔号对“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彗星的追踪,欧洲航天局的科学家们也探测出了如果你站在彗星上会闻到什么样的气味。此前,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彗星在飞行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只有CO和CO2,因此闻起来不会有什么特殊的气味。自从今年8月份以来,罗塞塔飞船上搭载的罗塞塔离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ROSINA)便一直在利用它的两台质谱仪嗅探“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彗星的“气味”。经分析发现,彗星气体的主要成分为氨、甲烷、硫化氢、氰化氢和甲醛——这

    知识就是力量 2014年12期2014-12-16

  • 罗塞塔”揭秘67P特征:比木炭还黑
    秋凌欧空局的“罗塞塔”号探测器在深空中围绕彗星“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运行期间,已经揭示了这颗彗星的一些令人吃惊的特征。这个探测器携带的仪器并没有勾勒出一幅被冰覆盖的明亮彗星的画面,而是发现,在某些波长内,“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竟然比木炭还要黑。科学家借助“罗塞塔”号上的科学仪器——紫外成像光谱仪(ALICE),至今仍未在它的表面发现任何大块的水冰斑块。美国科罗拉多西南研究所的ALICE首席调查员艾伦·斯特恩说:“这颗彗星表面的不反光程度

    飞碟探索 2014年10期2014-11-20

  • 欧洲“罗塞塔”探测器成功进入彗星轨道
    月6日宣布,“罗塞塔”彗星探测器当天进入“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轨道,成为人类史上首个进入彗星轨道的太空飞行器。法国总统奥朗德称,这是欧洲航天合作实现的一大壮举。欧洲航天局网站当天发表的新闻公报说,“罗塞塔”追赶目标的这一过程耗时长达10年。探测器今天与目标彗星接轨,为人类探索太阳系的进程开启了新篇章。这份新闻公报说,“罗塞塔”探测器和“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目前距离地球4.05亿公里,大约处于木星和火星轨道的中间位置,正以每小时5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23期2014-11-11

  • 罗塞塔破解彗星
    史上最著名的“罗塞塔”石碑,被认为是破解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关键。现如今,“罗塞塔”被欧空局赋予了更加神圣的职责,要借由对彗星的研究,来破解太阳系生成的秘密。2004年3月2日,“罗塞塔”彗星探测器发射升空。2011年6月进入“深度睡眠”,仅剩加热装置和闹钟系统继续工作。由于动力系统不足以将其直接送往彗星,探测器采取借助地球和火星引力的方法,4次调整速度和轨道,迂回抵达目标彗星,这一过程耗时10年。今年1月20日,“罗塞塔”从“冬眠”模式中成功苏醒。在启动科学

    航空知识 2014年9期2014-10-20

  • 罗塞塔为何恋上扫把星
    在20年以下。罗塞塔号所探测的“楚-格”彗星就是一颗木星族彗星。在撞击地球的彗星中,木星族彗星占90%以上,对地球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人类目前实施过空间探测的彗星,除了哈雷彗星以外,全是木星族彗星。由于木星族彗星距离太阳总是不太远,水冰及其他挥发性物质会消耗得很快,所以平均寿命一般不会超过一两千年—一两千年在天文学上简直连一瞬间都算不了!因此我们现在能观察到的木星族彗星,一般都是最近才从太阳系外围被“请”进来的,是“假一赔十”的“新鲜货”。罗塞塔首尝“冰激

    知识就是力量 2014年9期2014-09-16

  • 人类探测器首次到达彗星
    欧洲空间局的“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 6日追赶上一颗名叫“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简称“67P”)的彗星,进入这颗彗星轨道,目前已开始详细测绘彗星表面。不少西方媒体评论称,这是人类太空史上,探测器首次沿这种高速运动物体移动。据英国广播公司6日报道,在经过10年的追逐之后,“罗塞塔”号探测器终于追上“67P”彗星。据悉,欧洲空间局于2004年3月发射“罗塞塔”号探测器,该探测器绕太阳5次,在太阳系行进多达64亿公里,才追赶上“67P”彗星。在一系列跨越

    环球时报 2014-08-072014-08-07

  • 苦追十年——“罗塞塔”同彗星交会
    的欧洲空间局“罗塞塔”探测器与“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67P)彗星相遇,进入彗星研究方面最为激动人心的阶段,期待“罗塞塔”这位率先与彗星“亲密接触”的使者为我们带来的惊喜。另外,印度首个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和美国“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变”探测器即将进入火星轨道,日本 将发射“隼鸟”-2小行星探测器。当这些人类的使者与星星相遇后,会发生什么故事呢?“经过10年5个月又4天,绕太阳五圈、航行64亿千米的长途旅行,我们终于非常高兴地宣布‘我们到了’。”欧空局局

    太空探索 2014年9期2014-05-16

  • 罗塞塔”近探彗星奥秘
    / 谢 懿“罗塞塔”近探彗星奥秘□ 编译 / 谢 懿罗塞塔探测器。版权:ESA/J. Huart。关于“罗塞塔”来自地球的一个使者已进入了环绕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的轨道,在那里它将对彗星进行有史以来最详细的勘查。2013年,天文学家和天文爱好者都热切期待着国际光学监测网彗星(又称艾森彗星、C/2012 S1)的表演。这颗来自遥远奥尔特云的彗星在该年11月末从太阳附近经过,理应绽放出肉眼可见的耀眼光芒。然而,在距离太阳186万千米时,它却发生了

    天文爱好者 2014年12期2014-04-17

  • 彗星,我来了
    及来自古埃及的罗塞塔石碑。没错,这块石碑的名字和罗塞塔太空探测器的名字一模一样,那么,它俩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呢?对欧空局来说,2014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他们计划追寻引力波、探测宇宙深空、登陆彗星(详见本刊2014年第4期《Top 10——2014年值得期待的十大科技突破》)……其中,登陆彗星无疑是最有意思的一项活动。远方的问候2014年1月20日,一艘孤独地在太阳系中穿梭了十年之久的太空船向地球发送了一个深情的问候:“你好,世界!”这艘太空船就是彗

    科学24小时 2014年6期2014-04-17

  • 十年寂寞长旅,“罗塞塔”即将首莅彗星
    年寂寞长旅,“罗塞塔”即将首莅彗星□ 司马杭仁“罗塞塔”飞往彗星2014年1月20日,欧洲最雄心勃勃的和昂贵的太空任务之一——“罗塞塔”彗星探测器从“冬眠”模式中开机,启动其上的科学探测设备、导航设备等,并进行自检和调整,从而恢复工作;接着,开始自行校正,使探测器从休眠时期的缓慢旋转状态稳定下来,并将主天线对准地球方向,使它与地球重启中断了31个月之久的联系。2014年3月28日,欧洲又成功唤醒了“罗塞塔”携带的“冬眠”超过两年半的“菲莱”彗星着陆器。“罗

    天文爱好者 2014年7期2014-04-16

  • 罗塞塔”:彗核探测的先行者
    在,欧空局的“罗塞塔”探测器又从沉睡中醒来,即将抵达目标彗星,并将首次在彗核登陆。首访彗核自1984年至20世纪末,人类已用多个航天器对5颗各具特征的彗星进行了探测、观测和拍摄,并获得了一批重要的数据资料,但共同缺点是没有把彗星物质带回地球,也没有直接着陆彗核进行研究。直到2004年,美国的“星尘”号探测器在距地球约3.9亿千米处,成功实现了与“怀尔德”2号彗星近距离接触,用10个小时穿越了该彗星的彗发,捕获到了彗星尘埃样本并将其带回地球。而正在飞近目标彗

    百科知识 2014年6期2014-03-17

  • 2014年关键词
    益的生存宝典。罗塞塔曲径历经10年有余的飞行,8月6日,“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终于追上了“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并进入其轨道。11月12日,“韭菜”号着陆器从“罗塞塔”上分离,成功登陆彗核,这也是人类历史的第一次。可能是早已被各种科幻作品“预言”,也可能是被时代变化的大步子扯得淡定,觉得“罗塞塔”的消息并没有给我太多惊艳和震撼。但这肯定是我自己的狭隘。当今大行其道的触屏手机以及可穿戴智能设备,放在10年前,对我肯定也是科幻的,但10年前甚至更早

    环境与生活 2014年12期2014-03-01

  • 10年漫漫“追星”路欧洲“罗塞塔”8月进入目标彗星轨道
    追星”路欧洲“罗塞塔”8月进入目标彗星轨道刘嘉宁(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2014年8月6日,飞行了10年的欧洲航天局(ESA)的“罗塞塔”(Rosetta)彗星探测器成功进入目标彗星—67P/楚留莫夫-格拉西门克彗星(67P/Churyumov-Gerasimenko,以下简称67P彗星)轨道,它还将于11月11日向该彗星表面释放着陆器“菲莱”(Philae),附着其表面开展探测工作。欧洲指挥控制中心于2014年1月20日接收到发自“罗塞塔”的首个信号,

    国际太空 2014年8期2014-02-10

  • 登陆彗星 菲莱谱传奇
    司马杭仁罗塞塔彗星轨道器,经过2个月对67P彗星表面的绘图,探测其引力、质量、形状和大气等,以及挑选着陆地点后,将在今年11月11日,向67P彗星的彗核投放其所携带的世界第一个彗星着陆器菲莱。菲莱着陆后,将在其表面进行考察,对该彗星核以及彗星射出的气体、尘埃进行详细研究,以帮助弄清与太阳系形成和生命起源相关的奥秘,帮助科学家们进一步了解彗星的性质和组成。预计,这项探测任务将于2015年12月结束。人類對彗星的探測歷程至今,人类已开展过两次大规模发射彗星探测

    知识就是力量 2014年10期2014-01-14

  • ESA将唤醒“罗塞塔”彗星探测器
    罗塞塔”彗星探测器据ESA 网站10月15日报道,ESA 的“罗塞塔”彗星探测器目前已经在深空中飞行了近10年,科学家已经准备激活星载设备,设定的唤醒时间为北京时间2014年1月20日10点。“罗塞塔”计划主要是针对彗星进行研究,科学家认为彗星上隐藏着关于太阳系起源的原始信息,可能是地球水资源的最终来源,甚至有研究认为彗星上携带的生命分子在撞击后被激活,高温高压环境也会促使复杂的分子形成,因此对彗星的调查有助于科学家了解太阳系的演变历程。“罗塞塔”彗星探

    航天器工程 2013年6期2013-12-28

  • 罗塞塔石碑——破解埃及象形文字之谜的秘匙
    lanet关于罗塞塔石碑石碑由上至下共刻有同一段诏书的三种语言版本,最上面是古埃及象形文(又称圣书体,代表献给神明的文字),中间是埃及草书(又称为世俗体,是当时埃及平民使用的文字),最下面的是古希腊文(代表统治者的语言,这是因为当时的埃及已臣服于希腊的亚历山大帝国之下,来自希腊的统治者要求统治领地内所有的此类文书都要添加希腊文的译版)。罗塞塔石碑独特的三语对照写法成为解码的关键,因为古希腊文是近代人类可以阅读的文字,利用这关键来比对分析碑上其他两种语言的内

    疯狂英语·中学版 2013年7期2013-08-01

  • 罗塞塔”飞掠“鲁特西亚”小行星
    □ 思 飞“罗塞塔”探测“鲁特西亚”7月10日,欧空局的“罗塞塔”彗星探测器在飞往目标星体的征途中,成功飞掠“鲁特西亚”小行星,并对其进行了拍摄。这是它第二次顺路探测小行星,且具重要科学价值。“罗塞塔”彗星探测器欧空局研制的“罗塞塔”探测器,重约3吨,造价12.5亿美元。它由轨道器和名为“菲莱”的登陆舱两大部分组成。轨道器装备着12台科学仪器,登陆舱携带着9台科学仪器。2004年3月2日,它被“阿里安”5G型运载火箭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开始了

    太空探索 2010年9期201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