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乳

  • 生乳农残限量新标准实施
    019版比较,在生乳中,GB 2763-2021增加了23项农药残留限量要求,GB 2763-2019中要求的102項农药残留均保留,并且限量要求未变化。涵盖的生乳中农药残留种类数量由2005版仅规定的7项增至2019版中的102项,在2021版中生乳中农药残留种类数量增加至125项。可见我国生乳中要求的农药残留项目越来越多,对乳中农残控制越来越重视。

    农家致富顾问·上半月 2021年10期2021-11-04

  • 生乳中嗜冷菌生长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嗜冷菌[2]。 生乳中嗜冷菌的来源较广, 菌株类型较多, 其中以假单胞菌、 微球菌和产碱杆菌数量居多[3~4]。 假单胞菌属主要存在于土壤、 淡水、 海水和许多植物体中; 微球菌分布较为广泛, 以空气、 水、 设备及动物体表居多; 产碱杆菌主要存在于水、 饲料及粪便中[5~6]。 在嗜冷菌的污染环节中, 接触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如挤奶工手的卫生、 药浴杯污染、 水清洗乳头污染、运输及储存设备的不清洁及消毒不严格等均容易造成嗜冷菌数量快速增长[7]。生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21年5期2021-09-23

  • 生乳储运条件对品质影响的探究
    奶,行业内也称为生乳生乳新鲜度对牛乳品质极其重要,但由于物流或其他原因,可能导致生乳运输到乳品加工厂后不新鲜了。尤其在夏季高温季节,如果运输时间过长或运输温度过高,生乳中菌落数量增多,甚至容易造成坏奶的情况,增加乳品企业成本,造成经济损失。而奶牛场管理粗放,牛舍不洁,空气污浊,挤奶工具不卫生,奶桶不洁等原因也会增加生乳污染的风险,造成坏奶的情况发生。为了防止坏奶情况频出,必须减少牛乳中的菌数,抑制其生长繁殖,保证牛乳的鲜度。本次试验选取了XD与XN两个牧

    中国乳业 2021年8期2021-09-19

  • 国内外生乳标准现状分析研究
    63000)1 生乳标准安全指标对比分析通常决定生乳标准的主要指标有:感官要求、理化指标、体细胞数、菌落总数、药物残留限量、污染物限量、真菌毒素限量等,本文将分别就上述指标进行对比分析。1.1 感官要求美国7CFR 58.132-141 《生乳质量规范》规定生乳组织状态应为通过肉眼或者可接受的检验程序,外观正常无多余的粗沙粒,不得有任何异常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凝乳状、粘稠、带血或者乳腺炎的条件),气味应该新鲜并且带甜味,不应含有讨厌的味道和其他异臭;而我国G

    兽医导刊 2020年14期2020-12-28

  • 牛奶假单胞菌耐药性获解析
    估科技创新团队在生乳中假单胞杆菌耐药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生乳假单胞杆菌存在多样的抗性决定簇以及获得性耐药基因,为生乳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了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微生物学前沿》上。文章作者、该创新团队博士孟璐介绍,假单胞杆菌是生乳中重要的腐败细菌,能产生热稳定的细胞外肽酶和脂肪酶,造成生乳的腐败。假单胞杆菌具有独特的抗性机制,并具备在环境中长期存活的能力,容易产生耐药性风险,从而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因此有必要对生乳中假单胞杆菌进行耐药性评估。

    医药前沿 2020年29期2020-12-04

  • 生乳的质量安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重点关注的问题,生乳的质量安全更是我国整个乳品行业的关键。牛奶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生乳制食品,并且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与喜爱,合理饮用牛奶可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有力保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想要发挥此功效,必定要确保生乳、乳制品的安全质量。另外由于牛奶生产链较长,且涉及面较广,所以生产过程中定不能有一丝疏忽,因为一旦生产过程中出现纰漏,就会演变成质量安全问题,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因此生乳质量安全尤为重要,需要引起重视。1 影响生乳质量安全因素的分析1.1 个体因素影

    食品安全导刊 2020年21期2020-12-03

  • 影响生乳质量的因素分析与防控措施
    乳业公司1 加强生乳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乳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产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措施,受到了党和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其他行业的食品相比,乳产品生产技术要求高,而且乳品营养价值高,在生产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周边环境、微生物的污染以及抗生素的影响。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要求很高。另外,乳业也是违规违法行为频频出现的行业,比如说三鹿乳业就是因为在乳品当中掺加三聚氰胺而导致众多婴幼儿受害,所以国家应加强乳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乳业是农业

    食品安全导刊 2020年27期2020-12-03

  • 牛奶假单胞菌耐药性获解析
    估科技创新团队在生乳中假单胞杆菌耐药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生乳假单胞杆菌存在多样的抗性决定簇以及获得性耐药基因,为生乳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了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微生物学前沿(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上。据文章作者孟璐博士介绍,假单胞杆菌是生乳中重要的腐败细菌,能产生热稳定的细胞外肽酶和脂肪酶,造成生乳的腐败。假单胞杆菌具有独特的抗性机制,并具备在环境中长期存活的能力,容易产生耐药性风险,从而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

    中国食品学报 2020年9期2020-01-17

  • 广西南宁兴宁区不同季节水牛和娟姗牛乳中As和Hg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研究
    1]中明确规定了生乳应当进行的六类指标检测,包括感官指标、理化指标、污染物限量、真菌毒素限量、微生物限量、农药残留限量和兽药残留限量。其中污染物限量应当符合GB 2762-2017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2],该标准规定了食品中铅、镉、汞、砷、锡、镍、铬、亚硝酸盐、硝酸盐、苯并[a]芘、N-二甲基亚硝胺、多氯联苯、3-氯-1,2-丙二醇等指标的限量上限。As和Hg作为牛奶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元素,在生乳的安全与质量控制中是非常重要的指标。本试验将使用原子荧光光

    中国乳品工业 2019年11期2020-01-13

  • 乳杆菌属分类学地位变迁后菌种名称英解汉译检索表(三)
    agent).促生乳杆菌属The type species of the genus isLevilactobacillusbreviscomb.nov.;Levilactobacilluswas previously referred to asL.brevisgroup.198.Levilactobacillusbrevis(bre′vis.L.adj.brevisshort).短促生乳杆菌Basonym:Lactobacillusbrevis(Bet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年17期2020-01-07

  • 生乳质量安全现状分析
    刘笑摘要:生乳质量安全是整个乳品行业质量安全的关键。详细介绍生乳质量安全的相关指标,分析影响生乳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保证生乳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以期为乳品生产与管理提供参考,推动乳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关键词:生乳;质量安全;指标;影响因素;措施中图分类号:TS2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9)05-0080-02乳制品的质量安全一直是社会和行业关注的焦点问题。生乳生产位于产业上游,其质量直接关系最终乳制品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9年5期2019-11-05

  • 优质乳工程技术体系核心指标研究
    创新,先后完成了生乳用途分级、乳品绿色低碳加工工艺、牛奶品质评价等重要技术研究,提出了奶业优质绿色发展的核心指标,构建了优质乳工程技术体系。优质生乳核心指标优质生乳(Premium Raw Milk)的质量安全指标首先应该全部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生乳(GB 19301—2010)的规定。在此基础上,优质生乳包括特优级(A+)生乳和优级(A)生乳,核心指标包括脂肪、蛋白质、菌落总数和体细胞数,其限量值应该符合表1的规定。用于脂肪、蛋白质、菌落总数和体细胞数

    中国乳业 2019年6期2019-07-19

  • 发酵型生乳散对母猪生产性能及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迫切需求[1]。生乳散具有补气养血,通经下乳的作用功效,对母猪生产性能的提高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2],但由于生乳散在临床中用量较大且适口性差,对其推广应用有不利影响。发酵型生乳散是结合现代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利用有益微生物(乳酸菌、酵母菌等)的生物转化作用制备的一种新型中药制剂,与普通制剂相比,不但适口性好、给药剂量小,而且在原有药理作用的基础上,还能改善肠道菌群平衡、提高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等[3]。目前,国内关于发酵中药在母猪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还较少,本试验

    中国兽医杂志 2019年10期2019-05-20

  • 我国生乳国家标准主要指标对比
    250100)生乳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乳品的加工品质、营养价值,是乳品质量安全的基础,对乳品的生产发展意义重大。生乳作为乳品的原料,对乳品的安全卫生尤为重要。生乳国家标准是指导生乳规范生产的支柱标准,是保障乳品安全的关键。2010年GB 19301—2010《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生乳》[1]实施后,在消费者和媒体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对我国乳业的发展和乳品安全有重要作用,但是对蛋白质和菌落总数的限量标准也有异议。为此,本文通过对我国4 个主要生乳国家标准各指标进

    食品科学 2019年7期2019-05-05

  • 生乳体细胞检测试剂盒方法与现有方法的比较
    状态的有效方法,生乳中体细胞数量高低对乳产品的质量和风味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乳房炎乳(体细胞含量高)中有含量较多的蛋白酶和脂肪酶,会使长保质期的产品提前变质。本试验采用间接测定乳中体细胞数(SCC)来诊断隐性乳房炎的方法。其原理是在表面活性物质和碱性药物作用下,乳中体细胞被破坏,释放出DNA,进一步作用,使乳汁产生沉淀或形成凝胶,将其收集到透明塑料管中,将内容物体积与生乳中体细胞数量(显微镜检测)建立关系,直接通过管壁上的刻度(数量)得出体细胞数量,以体细

    中国乳品工业 2018年6期2018-08-29

  • 鲜奶将有新标准
    业内获悉,我国对生乳的新国标的第一次讨论稿已经发布,开始向社会征求意见。新国标中的一大亮点是实施生乳分级标准,即将原奶中的优质奶源与一般奶源区分开来,最终在市场上形成差异化的奶产品,既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也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行业人士指出,生乳分级制度将鼓励“养好牛、产好奶”的氛围,尤其是改变当前越是规范化大型牧场反而因为管理成本偏高而亏损的状况。此外,此举也能引导牛奶加工企业积极自建优质奶源基地,形成整个乳业链条的良性发展。关注:现行生乳标准不利于中国

    保健与生活 2018年12期2018-07-17

  • 风(行业趋势)
    在未来几年持续。生乳新国标正在制定过程中,鲜奶将分级销售继我国对婴儿配方奶粉实施史上最严检测标准后,生乳新国标近期也正在制定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生乳新国标首次提出将对生乳进行分级,并公布了检测方式。虽然新国标本次能否获得通过仍是未知数,但业内普遍认为,生乳分级制度将鼓励“养好牛、产好奶”,尤其是改变当前越是规范化大型牧场越因为管理成本偏高而亏损的状况。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2018年4期2018-06-26

  • 新国标再审 鲜奶将分级销售
    品安全国家标准 生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巴氏杀菌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复原乳检验方法》4项国家乳业新标准讨论稿对外公布,开始向社会征求意见。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公布的生乳新国标讨论稿显示,在调整理化指标要求之外,首次提出将对生乳进行分级,并公布了检测方式。未来将根据每毫升菌落总数指标将生乳分为优级、良级和合格级三级,实行优质优价,既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也鼓励“养好牛、产好奶”,改变目前“好奶卖不出好价”的状况。业内认为

    中国食品工业 2018年3期2018-06-11

  • 流式细胞仪在生乳质量管控中的应用和认可
    速分析仪来检测其生乳的细菌含量水平,通过对生乳细菌检测中这种技术的引进以及这种技术上的转变对细菌计数结果的影响。如果养殖人员发现细菌总数升高,他们应该怎么办,如何解释细菌数升高的机理。同时也简述了细菌快速分析技术在美国获得NCIMS(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rstate Milk Shipments)/FDA认可的情况。Abstract: From December 1998 Dairy farmers in Ontario,

    价值工程 2018年15期2018-06-02

  • 新国标将对原奶实施分级制度
    相关单位日前公布生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和复原乳鉴定标准四个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讨论稿,首次提出将对生乳质量实施分级制度。业内认为,此举将改变原奶“优质难以优价”的尴尬。目前我国执行的生乳标准是2010年制定的。国内奶牛养殖存在多层次并行的局面,不同运营模式的牛场所供应的奶源品质存在很大差异。但是,由于目前都执行同一国家标准,使得优质奶也无法体现出优质优价。生乳分级优点在于引导加工企业把优质奶源与一般奶源在加工产品时区分开来,加工企业也可将不同等级的奶源加工

    农业知识 2018年19期2018-05-28

  • 生乳分级将出标准“优质奶源”要拿数据说话
    。笔者近日获悉,生乳新国标已公开征求意见,新国标中的一大亮点就是实施生乳分级标准,即将原奶中的优质奶源与一般奶源区分开来,最终在市场上形成差异化的奶产品,既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也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我国执行的生乳标准制定于2010年,一些指标的门槛相对较低。标准修订出台可引导牛奶加工企业积极自建优质奶源基地,形成整个乳业链条的良性发展。不过,在监管层面,如何杜绝奶企产品造假、以次充好等现象发生,也是未来将面对的难题。首次提出生乳分级近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8年13期2018-05-08

  • 生乳国标8年后再修订此前被批指标太低
    属相关单位公布了生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和复原乳鉴定标准四个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讨论稿。这是国家五部委去年公布的《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奶业十三五规划)以来,生乳国标修订工作首次有了明确进展。据悉,区别于历次修订,讨论稿在调整理化指标要求之外,首次提出将对生乳质量进行分级,并对行业讳莫如深的复原乳使用进行了规范,并公布了检测方式。目前国内实施的生乳国家标准制定于2010年,由于对部分关键指标限值规定过低,甚至低于1986年的旧一版生乳

    中国食品工业 2018年2期2018-04-27

  • 风(行业趋势)
    几年持续。04 生乳新国标正在制定过程中,鲜奶将分级销售继我国对婴儿配方奶粉实施史上最严检测标准后,生乳新国标近期也正在制定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生乳新国标首次提出将对生乳进行分级,并公布了检测方式。虽然新国标本次能否获得通过仍是未知数,但业内普遍认为,生乳分级制度将鼓励“养好牛、产好奶”,尤其是改变当前越是规范化大型牧场越因为管理成本偏高而亏损的状况。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2018年4期2018-03-29

  • 河北省21个养牛小区生乳中硫氰酸盐含量及来源分析
    曾规定硫氰酸钠在生乳中可以做为保鲜剂使用。鉴于硫氰酸钠对人体的毒副作用,2008年12月,国家卫生部发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中明确了乳及乳制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包含硫氰酸钠,可能的主要作用是保鲜。但是没有明确本底值和相应检测方法。中国目前还没有生乳中硫氰酸盐的本底限量值标准。为了调查生乳中硫氰酸盐的含量,课题组采集2014~2015年河北省21个养牛小区(牧场)的930个生乳样品,采用分光光度法

    食品与机械 2018年12期2018-03-11

  • 生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检验方法》第一次讨论稿发布
    016年承担了《生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和《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检验方法》4个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制修订任务。在10余年科研积累的基础上,2017年开展了指标验证、夏季极值测定和部分检测方法制定等一系列研究工作,共分析了110余万条数据,召开18次座谈会或研讨会,并在2018年2月20日对外发布第一次讨论稿,正式征求意见。讨论稿主要有三大特征:一是实施生乳分级标准,不同的加工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等级的奶源加工,并为消费者提供基于奶源

    中国乳业 2018年3期2018-01-27

  • 存储条件对生乳质量的影响探究
    00)存储条件对生乳质量的影响探究张建科(河北完达山贝兰德乳业有限公司,邢台 054000)牛奶营养丰富,是微生物的良好培养基。生乳中微生物含量高,不仅会引起牛奶变味,而且很可能造成杀菌不彻底,使商品奶中细菌超标,进而引起乳及其制品腐败变质,不论对消费者的身心健康,还是对企业及产品的市场形象都是危害最大的。本文从菌落总数、酸度和pH的测定以及酒精试验四个方面,探讨了不同存储温度、时间对生乳质量的影响,旨在为优质生乳的存储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在4℃存储条件下

    中国奶牛 2017年11期2017-11-24

  • 碳酸水保藏生牛乳及其去除效果的研究
    添加碳酸水可延缓生乳的酸败,且溶解的CO2浓度越高,抑菌作用越显著;在碳酸水去除实验中,CO2浓度为41.47 mmol/L的生乳在55 ℃、-0.085~-0.095 MPa条件下旋蒸15 min后,其水分含量、CO2含量及热稳定性可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碳酸水不会对生牛乳的理化性质造成影响且易去除,因此,可以采用添加碳酸水的方法延长生牛乳的冷藏保存期。生牛乳,碳酸水,保存,去除效果牛乳富含脂肪、蛋白质、乳糖、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其特殊的营养价值对人类

    食品工业科技 2017年15期2017-09-03

  • 生乳》等4项奶业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全面启动
    生乳》等4项奶业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全面启动由中国农科院牧医所和农业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主持牵头的《食品安全国标标准 生乳》(GB 19301-2010)、《食品安全国标标准 巴氏杀菌乳》(GB 1964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GB 25190-2010)及《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定》等4项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全面启动。国家同时启动这4项标准制修订工作,表明了振兴中国奶业的信心和决心。这4项标准统一交由

    中国食品工业 2017年4期2017-08-22

  • 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在生乳掺杂鉴别方面的应用
    性化学指纹图谱在生乳掺杂鉴别方面的应用□ 周彬彬 杨代明 方宣启 张继红 湖南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生乳掺杂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但该现象屡禁不止,研究生乳掺杂鉴别方法迫在眉睫。本研究利用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技术,通过对待测生乳样本与标准生乳的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的直观形状差异比较、参数信息最大相对标准偏差计算、整体相似度计算的方式,实现对生乳中掺入的蔗糖、动物水解蛋白、过氧化氢、食盐的鉴别,为生乳掺杂鉴别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生乳;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掺

    食品安全导刊 2016年27期2017-01-07

  • 生乳中豆浆、米汤掺假鉴别及其定量测定
    410111)生乳中豆浆、米汤掺假鉴别及其定量测定方宣启1杨代明2刘岚松1周彬彬1张 娟2张继红1(1. 湖南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111;2. 湖南省振华食品检测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111)为鉴别生乳掺假,采用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技术,建立基于“溴酸钠+硫酸锰+硫酸+丙酮”稳态体系的不同奶源地的纯生乳及掺入不同量豆浆、米汤的生乳的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利用指纹图谱的直观特征信息能很好地将掺豆浆、米汤的生乳鉴别出来,并能对掺假物的

    食品与机械 2016年11期2016-12-29

  • 中国首个省级“生乳标准”出台 与欧盟同标
    中国首个省级“生乳标准”出台 与欧盟同标黑龙江省奶业协会近日对外公布了《黑龙江省生乳团体标准》,这是中国首个省级“生乳标准”,根据该标准评级的生乳制品,最高评级已与欧盟标准同步,为目前中国最高生乳制品行业标准。据黑龙江省奶业协会秘书长张维银介绍,今年2月到3月期间,黑龙江省奶业协会对全省294家规模化奶牛场进行了抽样调查,并综合对调查样本牧场的原料奶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等进行了排序对标、分析评定。调查结果显示,85%以上牧场的生乳指标超过美国标准,其中6

    中国食品工业 2016年4期2016-02-03

  • 100件生乳中重金属污染物检测情况
    1500100件生乳中重金属污染物检测情况张杰密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101500目的了解北京市郊区县生乳的重金属污染物污染水平。方法对北京市郊区县5个行政辖区内22家奶牛养殖场进行随机采样,按GB/T5009.11.12.17.123-2010第一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检测,按照GB2762-2012进行评价。结果共采集生乳样品100件,检测重金属铅、总汞、总砷和铬4种污染物,未检测出超标样品,样品合格率100%。结论北京市郊县生乳重金属污染物含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9期2015-12-30

  • Soleris检测技术在生乳细菌总数快速测定中的应用
    2010规定,当生乳中细菌总数达到2×106CFU/mL时,牛奶的质量安全就会受到威胁,此时生乳不允许用作原料乳。生乳的细菌总数与乳制品后期生产加工及储存密切相关,细菌总数过多,生乳容易发生酸败,导致保质期缩短、蛋白质热稳定性下降而无法加工或者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更苛刻的条件才能达到灭菌效果,不仅破坏了牛奶的营养成分,还可能由于灭菌不完全带来潜在质量问题。此外,生乳中大量的细菌生长繁殖极易产生耐热性的酶及毒素,它们经超高温处理后仍有残留,容易引起UHT产品在货

    中国乳业 2015年7期2015-12-15

  • 复杂反而安全
    以传统方式制造。生乳长了细菌进行了种种化学变化,形成奶酪,这是奶酪最基本的原理。想想看,空气里有多少种不同细菌,影响细菌和生乳产生作用的变量有多少,怎么可能算得清楚最后形成的奶酪有多少种呢?法国人管不住自己的奶酪,看在美国人眼里,简直不可思议。早在20世纪初期,美国联邦食品药物局就严格规定,所有的市场上贩卖的牛奶,都必须经过高温杀菌的程序。这使得美国人不可能吃到黏黏糊糊、稠嗒嗒的生奶酪,也排除了向法国、荷兰等地产品的进口机会。几十年下来,许多美国人以为奶酪

    中外文摘 2015年14期2015-01-03

  • 综合型传感器阵列对掺杂生乳的识别
    进行甄别的,而对生乳掺杂进行全面检测尚存在困难,且对于层出不穷的掺假技术也无法及时应对。研究表明,任何行为的掺杂必将导致一些与电化学性质相关的指标发生变化,如pH、电导率、钠离子浓度,甚或氨、溶解氧等的变化;另一方面,电化学检测方法所具有的灵敏性高、稳定性好、重现性佳等特点[6-7];因此,电化学方法研究在乳品检测中逐步得到应用[8-11]。但在实践上发现存在着两大误区,一是过分依赖于化学计量学的作用而忽视传感器本身的差异性识别能力,信号庞杂,数据处理困难

    食品工业科技 2014年6期2014-05-10

  • 乳业生产安全概述(六)
    多数乳品企业是以生乳为主要原料,少数是以乳制品为主要原料。以生乳为主要原料的企业,对奶源基地的依赖性比较强,奶源供应管理是日常生产组织管理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在生产开始前,企业一般具有生乳贮藏、运输、验收、暂存等预处理环节与工序。以生乳为主要原料的乳品企业在产、供、销3 个环节上的协调性也非常高,如在冬季和春季,奶源基地的产奶量大,而乳制品市场销售却趋于淡季;到了夏季和秋季,又正好相反,可见奶源供应量与市场需求量的矛盾非常明显,因此,要求乳品企业既要考虑产品

    中国乳业 2012年2期2012-08-15

  • 我国生乳质量安全问题原因的剖析及对策
    00381)我国生乳质量安全问题原因的剖析及对策孙立新(天津市乳品食品检测中心,天津300381)通过对我国目前生乳行业的调查研究,得出影响我国生乳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为管理和科技两方面因素。通过论述得出解决这两方面问题的对策关键在于采取正确的管理措施,提高生产中的科技水平,加强饲料,饲养,卫生,兽药的规范生产。生乳;质量安全;奶牛饲料;奶牛饲养Abstract:Reasons of quality safety problems of raw milk a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2年9期2012-08-15

  • 对乳制品中农药残留率的分析
    到农药的污染,由生乳进入乳制品。但乳制品加工过程中受热不同,农药残留率也有所不同,现对20种农残经加工处理在乳制品中的残留率进行分析。1、模拟生产条件制备样品根据生产条件进行模拟试验,即在1000ml生乳中加入20种农药标准溶液(混标或单标溶液)后,均质。按以下操作步骤制备乳与乳制品样品:(1)混标生乳均质后取50ml用作测定20种农残。(2)巴氏杀菌乳、酸乳、炼乳:取一定量混标生乳经80℃,10'处理;(3)奶油:取一定量混标生乳经80℃,10'处理,经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年10期2012-05-12

  • 国内外乳品微生物控制要求
    总、比较,重点对生乳的微生物控制要求进行了分析。乳品;微生物;控制0 引 言近期,新实施的乳品标准中相关指标要求,特别是生乳微生物限量要求再一次引发多方争论,本文主要从国内新旧乳品标准的微生物指标、国内外乳品中对微生物指标限量,以及生乳在国内外的微生物限量等3个方面系统的对现有国内外几种主要的乳品微生物控制要求进行对比,以供参考。1 国内新旧乳品标准微生物指标比较表1为国内新旧乳品微生物指标比较。如表1所示,从新旧标准的微生物指标对照来看,GB19301-

    中国乳品工业 2012年4期2012-01-05

  • 生物发光快速测定生乳菌落总数的方法
    生物发光快速测定生乳菌落总数的方法宋子明1,2,孙中锋3,侯彩云1,2,史海莹1,2,金江玉1,2,刘思露3(1.中国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2.教育部北京市共建功能乳品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3.北京润德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176)为消除利用ATP生物发光法测定生乳菌落总数时非细菌ATP对测定结果的干扰,建立了一种样品前处理方法。利用ATP生物发光法对经过前处理的生乳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生乳菌落总数

    中国乳品工业 2012年9期2012-01-04

  • 生乳中次氯酸钠的检测研究
    品安全国家标准 生乳》GB 19301-2010中明确规定,生乳的菌落总数为2×106cfu/mL。但是,我国一部分个体散养户的饲养、榨乳及贮存的卫生条件达不到要求,以致生乳中菌落总数达不到标准要求。个别不法分子为谋取不法利润,向生乳中加入次氯酸钠,以抑制微生物生长,以达到标准的要求。而生乳中次氯酸钠的加入,会破坏牛乳的维生素等部分营养成分,且对人体危害很大。为此,该试验建立了生乳中次氯酸钠的检测方法,旨在控制其不正当使用对消费造成的危害。1 原理次氯酸根

    生命科学仪器 2011年4期2011-09-03

  • 宁夏生乳质量安全现状及对策
    监管缺失已经成为生乳质量安全管理最大的漏洞,技术监测体系不健全已经成为生乳质量安全管理最薄弱的环节,非法添加违禁物质已经成为生乳质量安全管理最大风险的来源。面对这一严峻挑战,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宁夏自治区也相继出台了配套法规,深刻剖析奶业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的问题,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在各级政府、协会、质检机构、企业和奶农的共同努力下,生乳质量安全管理开始步入正轨,乳品企业更加重视奶

    中国乳业 2011年1期2011-08-15

  • 生乳中体细胞超标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郭县奶业协会1 生乳中体细胞的概念体细胞是动物及生物体中最小的功能单位,不同部位、不同种类生物体,所拥有的细胞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性。生乳中的体细胞主要来源有2 个,一是来自乳腺分泌组织中的上皮细胞,也称腺细胞;二是来自与炎症、病毒进行抵抗过程中而死亡的白细胞。目前国际上对生乳中体细胞的含量尚没有统一规定,一般认为产次少的青年牛生乳中,理想的体细胞含量应该控制在4×105CFU/mL以内,产次多、年龄较大的牛的生乳中,体细胞含量应该控制在5×105CFU /

    中国乳业 2011年4期2011-08-15

  • 关于《生乳》新国标之争的几点思考
    机的时刻,围绕《生乳》(GB 19301—2010)新国标中的某些指标的争议却一直没有停止,相关媒体也推波助澜。其结果只能是消费者心吵凉了,国产乳制品的市场吵丢了,洋奶粉价格吵高了,牧场的奶罐子吵空了。一方面,国内乳品企业由于市场份额的缩小,其利润空间、新产品研发以及生存能力也在下降,同时农民杀了牛之后,再想重新启动将需要一个很长过程;另一方面,随着“洋进国退”,一旦洋奶粉垄断国内市场之后,其潜在的风险难以估量。表1 《生鲜乳收购标准》与《生乳》标准细菌总

    中国乳业 2011年12期2011-04-13

  • 乳业新国标亟待与时俱进
    士的爆料令新的《生乳》国家标准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新标准规定:蛋白含量从1986年的2.95%降到了2.80%,菌落总数则从每毫升不超过50 万CFU上调至不超过200 万CFU,均为历史新低,也是国际低标准。“婴幼儿奶粉事件”使得曾经号称可以“强壮中国人”的乳制品反成中国食品安全的“重灾区”。如今,从蛋白质含量的降低到细菌菌落总数的上调,乳业新国标不升反降,成为世界最低,一时舆论哗然。其实,乳业新国标在起草、制定的过程中,就有两派阵营在不断针锋相对,

    中国乳业 2011年7期2011-04-13

  • 乳业生产安全概论(三)
    圈中积累,所以在生乳与乳制品中可发现有残留。考虑到上述原因,所以更多的易分解的有机磷酸酯类农药迅速代替了不易分解的有机氯化合物(多数国家已经禁止使用),且环境和乳制品中有机氯残留已经有稳定的下降趋势。很多国家对乳制品中主要的有机氯残留水平的调查结果已经反映了这一点。在1978年和1994年,西班牙不同地区的UHT乳中有机氯残留水平(总的DDT、六氯苯、林丹、艾氏剂、狄氏剂、七氯/七氯环氧化物)与1974~1981年相比已显著下降(大于50%)。但是仍需要监

    中国乳业 2011年3期2011-04-13

  • 专家解读《生乳》安全标准制定过程及有关指标
    授级高工孟瑾就《生乳》安全标准制定过程和菌落总数指标、蛋白质含量指标等情况进行了解读。《生乳》等乳品安全标准是如何清理整合的,遵循什么原则?据王竹天介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有关规定,2008年年底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开始清理整合乳品安全标准。由卫生部、农业部、国家标准委等部门及相关行业协会组成乳品安全标准清理协调小组,并由各部门推荐近70名专家组建了专家组,制定了专门工作方案,多次召开专题

    中国畜牧业 2011年14期2011-02-10

  • 乳业生产安全概论
    均具有重要意义。生乳是加工乳制品的主要原料,富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多种天然营养成分,也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培养基。从健康的牛乳房刚挤出时,生乳中微生物数量极少,但由于挤乳操作过程中,挤乳环境和挤乳器具的接触,以及乳房疾病等各种因素,均能增加生乳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从而降低生乳的贮藏周期,并影响加工处理的效果和最终成品的安全质量。了解和掌握关于乳的微生物基本知识,对以后乳制品的危害分析具有重要参考意义。1 乳中微生物的种类生乳中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酵母菌

    中国乳业 2011年1期2011-01-18

  • 浅谈如何实现生乳质量安全生产
    晋中市畜牧兽医局生乳的安全是确保乳制品质量安全的基础,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大事,是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的大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贯彻落实《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基本任务,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山西省晋中市正是本着这样一个指导思想,在2008年“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后,认真贯彻落实《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确保了生乳的质量安全。1 提高人的素质,做到以德为本牛奶是人

    中国乳业 2010年10期2010-08-30

  • 黑龙江按季度发布生乳交易参考价
    政府获悉,为规范生乳价格秩序,从2010年第三季度起,黑龙江省、县两级生乳价格协调委员会将按季度确定区域内生乳交易参考价,并于第四季度开始实施。为防止生乳价格大起大落,黑龙江省物价监督管理局、省畜牧兽医局、省工商局、省质监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生乳购销价格管理的意见》,决定在黑龙江全省实行生乳购销交易参考价和政府指导价相结合的定价机制。按照规定,各县生乳价格协调委员会在物价和畜牧部门对生乳成本调查测算的基础上,根据生产淡旺季和市场变化等情况,按照购销

    中国乳业 2010年7期2010-08-15

  • 黑龙江省第4季度生乳收购价不低于2.94元/kg
    刊辑】经黑龙江省生乳价格协调委员会测算,确定了黑龙江省2010年第4季度生乳交易参考价格。全省第4季度的生乳交易参考价格将继续维持第3季度的价格幅度标准,即中准价格3.27元/kg,上浮不高于15%(即最高3.76元/kg),下浮不超过10%(即最低2.94元/kg)。双城市公正乡的奶农庞文表示,由于生乳收购价格低,2009年他饲养的10头奶牛就赔了6万多元。从7月开始施行生乳政府指导价后,生乳价格由原来的1.80元/kg,提高到2.80元/kg,养殖效益

    中国乳业 2010年10期2010-08-15

  • 农业部抽检生乳质量安全 三聚氰胺等指标合格
    织开展了重点地区生乳质量安全抽检,采取异地突击抽检的方式,抽检了北京、河北、山西、上海、广东等5 省(市)的123 个生乳收购站和237 辆生乳运输车共360 批次生乳样品。所有样品检测三聚氰胺和皮革水解蛋白2 项指标。抽检结果显示,三聚氰胺含量全部符合临时管理限量值规定,未检出皮革水解蛋白,2 项指标抽检合格率均为100%。

    中国乳业 2010年11期2010-08-15

  • 黑龙江省生乳收购价走出洼地 达全国平均价格
    了快速上涨,全省生乳收购平均价格为3.00 元/千克,已达到全国平均价格。大部分奶农因此转亏为盈,奶农的从业信心逐渐恢复,纷纷积极补栏。为防止生乳价格大起大落,维护奶牛养殖企业、养殖户和乳品加工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奶业健康有序发展,黑龙江省已于2010年第3季度开始实行交易参考价和政府指导价相结合的生乳购销价格定价机制。在新的定价机制约束下,主要乳品企业对生乳收购价格进行了调整。目前,黑龙江大部分县(市)的生鲜乳收购价格均已上调,使奶价很快恢复到了正常水平

    中国乳业 2010年11期2010-08-15

  • 生乳》新标准折射出我国奶业低水平生产现状
    尤其是修改后的《生乳安全标准》中蛋白质含量和每毫升牛奶中的菌落总数标准的降低更是备受指责。媒体指责这份标准让“中国原奶质量降到了全世界最低”,在开历史的倒车。致使不少人开始担心,自己今后喝的牛奶,质量会不会下降?菌落标准降低,会不会带来新的食品安全问题?其实,完全不必为《生乳安全标准》中蛋白质含量和每毫升牛奶中的菌落总数标准的降低而担心牛奶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因为生乳和市场上的液态奶、酸奶和奶粉完全是两个概念。生乳是指从符合国家健康标准的健康奶畜乳房中挤出

    兽医导刊 2010年8期2010-04-13

  • 实施《生乳》标准不断提高生乳质量安全水平
    管理办公室1 《生乳》标准简介1.1 基本情况“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给中国奶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奶农倒奶、杀牛,奶站被取缔;消费信心下降,乳品企业销售额下降,中国奶业处于几近崩溃的边缘。当国家民生问题提升到一个高度后,民众对质量安全的要求和意识也逐渐提高,因此,政府投入了大量精力关注质量问题。国务院于2008年10月9日颁布了《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生鲜乳或乳制品应当符合《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要求。基于《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中国乳业 2010年6期2010-04-13

  • 卫生部:三个方面理解《生乳》标准无倒退
    秘书长吴和平)《生乳》等66项《乳品安全国家标准》公布至今已有数月,“《生乳》标准倒退25年”的说法甚嚣尘上!日前,针对此言论,卫生部于2010年7月13日在京召开了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乳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有关情况,希望能够引导媒体和公众正确理解和认识《生乳》标准。定位“安全”,有法可依相比以往,《生乳》标准是否是一种“倒退”?对于这个问题,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副局长陈锐认为,因为同样带有“标准”两个字,导致大众并没有真正认识和理解新标准的

    中国乳业 2010年7期2010-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