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数

  • 费托蜡热裂解制线性α-烯烃工艺研究
    理想原料[4]。碳数在C6-C30的α-烯烃可用于制备直链高碳醇,是合成表面活性剂、洗涤剂和增塑剂等产品的重要中间体原料[5-7]。中国α-烯烃需求量大,主要依赖进口。因此,LAO的生产备受关注。LAO的生产方法有多种,研究较广泛的有乙烯齐聚法和蜡裂解法[8-10]。Chevron Philllips、BP Amoco、Shell以及Idemitsu等企业采用乙烯齐聚技术生产的α-烯烃占整个α-烯烃生产总量的90%,但该技术被国外垄断,中国乙烯齐聚技术有待

    燃料化学学报 2022年12期2023-01-04

  • 不同碳数分布防护蜡在轿车子午线轮胎胎侧胶中的应用
    。相对分子质量(碳数)越大,活动能力越弱,迁移速度越慢,溶解度越小,蜡膜厚度总体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7-8];异构烷烃含量大,防护蜡结晶的结构紧密、柔韧性好,在同一温度和相对分子质量条件下,异构烷烃迁移速度更慢,更适合长效防护[9-10]。本工作选取4种具有代表性的防护蜡,将其应用于轿车子午线轮胎胎侧胶中,研究不同碳数分布防护蜡对胶料硫化特性、物理性能、耐臭氧老化性能、抗喷霜性能及成品轮胎外观质量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优选防护效果最佳的防护蜡。1 实验

    轮胎工业 2022年1期2022-07-20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喷气燃料烃类碳数分布
    0~300 ℃、碳数分布在C8~C16范围的复杂烃类混合物,主要由饱和烃和芳烃组成,其中饱和烃又包含正构链烷烃、异构链烷烃和环烷烃,芳烃主要为烷基苯等单环芳烃。喷气燃料的主要产品指标包括热值、冰点、闪点和热氧化安定性[2],这些宏观物性本质上是由其烃类组成决定的。链烷烃和环烷烃燃烧热值高,不易生成积炭,是理想的热稳定性组分;正构链烷烃具有较低的结晶点,是理想的低冰点组分;链烷烃和环烷烃具有较好的挥发性,是重要低闪点组分,且链烷烃和环烷烃在高温和氧气的作用下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22年4期2022-07-19

  • 防护蜡碳数分布对轮胎胎侧胶性能的影响
    的相对分子质量(碳数)、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碳数分布)及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占比会影响防护蜡的迁移能力、结晶能力及其与橡胶的粘附作用,从而影响其防护效果[12-14]。本工作主要研究防护蜡碳数分布对轮胎胎侧胶性能的影响。1 实验1.1 主要原材料天然橡胶(NR),RSS1,印度尼西亚产品。顺丁橡胶(BR),牌号9000,中国石化齐鲁石化公司产品。炭黑N330,上海卡博特化工有限公司产品。防护蜡,牌号NG9349,NG3457F,NG9360,汉圣化工(抚顺)有

    橡胶工业 2022年1期2022-07-19

  •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费-托合成油中间馏分的烃类组成及碳数分布
    MR表征其烯烃的碳数分布。徐延勤等[14]用Ag-SiO2作固定相将含烯烃的柴油分离成饱和烃组分、烯烃与芳烃混合组分,并用气相色谱-场电离-飞行时间质谱(GC-FI TOF MS)分析烯烃与芳烃混合组分,得到烯烃碳数分布。然而,费-托合成油中间馏分除了含有大量烯烃外,还含有相当一部分氧化物;对于费-托合成油中氧化物组分,上述SiO2/Ag-SiO2双柱法无法有效分离,从而影响费-托合成油中间馏分组成分析的准确性。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开发了硅胶/银-氧化铝(Si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2年6期2022-06-21

  • 辽河稠油中重组分氮氧化合物的高分辨率质谱表征
    键数(DBE)与碳数相对丰度点图推测分子结构,为制备改质降黏剂提供数据支持。1 实验部分1.1 实验仪器TENSOR 27 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ApexUltra-9.4 T 型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德国Bruker 仪器公司。1.2 油样及试剂以辽河油田脱水稠油为油样进行组分分离,参照文献[13]将稠油分为六个组分:饱和分、芳香分、轻胶质、中胶质、重胶质和沥青质,各组分含量见表1。表1 稠油各组分含量Table 1 The content o

    石油化工 2022年3期2022-03-29

  • GC快速测定费托合成气中永久性气体及C1~C9烯烃、烷烃含量
    峰规律,找出不同碳数的烯烃和烷烃的“组”分界点规律和相同碳数烷烃和烯烃的“组”分界点规律,再将此分界点规律转移至专用的多阀多柱气相色谱仪,建立永久性气体及C1~C9烯烃、烷烃快速分析的定性定量方法[3]。本方法分析时间短、操作简单,检出限和测定范围满足煤基费-托合成油生产过程控制炼厂气各组分测试要求。目前国内煤基费-托合成油装置大多采用此工艺技术,此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易于推广使用。1 实验部分1.1 仪器与材料配置气体进样装置、分流/不分流进样口、EI源

    化工管理 2021年35期2021-12-30

  • 渤海稠油界面活性组分的多级分离与分子组成
    x类化合物的平均碳数和DBE及碳数分布Ox≥2类化合物存在于原油各组分中,且相对丰度较高,为了比较改性硅胶柱多级分离得到的φ1-Ⅱ、φ2-Ⅱ及φ2-Ⅰ组分中Ox类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差异和分析Ox类化合物分子结构如何影响原油组分的界面活性,从分子层面上分析Ox类化合物的等效双键(DBE)[1]及碳数分布特征,结果见图7所示(其中化合物的相对丰度用圆点表示,相对丰度越高对应的圆点越大)。图7 φ1-Ⅱ、φ2-Ⅱ及φ2-Ⅰ组分中Ox(2≤x≤4)类化合物的DBE-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5期2021-11-12

  • 催化裂化柴油及其加氢产物中芳烃类型与分子结构的表征
    C的色谱峰面积与碳数分布数据,利用式(1),对化合物进行半定量分析。为考察加氢前后LCO中化合物的变化,利用式(2)计算其转化率(x,%)。(1)(2)式(1)和式(2)中:wn为碳数为n的某一结构化合物的质量分数,%;w为碳数为n的同一不饱和度的所有结构化合物的质量分数,%(碳数分布数据);An为EIC中碳数为n的某一结构化合物的色谱峰面积;A为EIC中碳数为n的同一不饱和度的所有结构化合物色谱峰面积总和;w0与wH分别为化合物在LCO与其加氢产物中的质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21年5期2021-09-04

  • 冷柱头进样气相色谱法分析橡胶防护蜡的碳数分布
    重要的性能指标是碳数分布和正构烷烃/非正构烷烃比例[2]。冷柱头进样[3]是指在无样品分流、无加热汽化的条件下,将样品直接进到色谱柱柱头上的一种进样技术。该技术无加热汽化,避免了样品组分的分解、重排、反应等歧化问题,也不存在针头选择性蒸发和非线性分流的影响,因此定量精确度优于其他进样技术。同时,样品是在程序升温过程中逐渐达到沸点的,可以优化分离效果。该技术更加适合橡胶防护蜡等较难分离的复杂组分样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4-5]。本工作利用冷柱头进样气相色谱法分

    橡胶工业 2021年1期2021-07-23

  • 橡胶防护蜡的静态耐臭氧老化性能研究
    蜡的防护效果与其碳数分布有很大关系[1-4]。本工作利用气相色谱法测试防护蜡的碳数分布;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仪测试防护蜡的热性能;在全钢子午线轮胎胎侧胶基本配方中考察防护蜡的迁移成膜性和静态臭氧防护效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胶料表面防护蜡迁移速度,研究胶料在一定浓度臭氧中的静态耐臭氧老化性能[5-10]。1 实验1.1 主要原材料天然橡胶(NR),20#标准胶,泰国产品;顺丁橡胶(BR),牌号9000,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产品;炭黑N33

    轮胎工业 2021年9期2021-07-20

  • 5A分子筛吸附剂吸附分离正构烷烃的研究
    的简称,通常是指碳数为10~16的正构烷烃混合物。液蜡又可分为轻液蜡和重液蜡,其中,轻液蜡富含10~13碳数正构烷烃,主要用来生产直链烷基苯的中间体单烯烃,它是洗涤剂行业的重要原料;重液蜡富含14~16碳数正构烷烃,主要用于生产石油脂增塑剂、氯化石蜡、高级脂肪醇、美容化妆品、合成石油蛋白等[5-6]。长期以来,正构烷烃都从石油炼制产生的汽油、煤油和柴油馏分中获取,但随着近年来煤制油技术在我国的快速推广应用,费托合成油正在成为正构烷烃的一种重要的优质原料,因

    石油化工 2021年6期2021-07-05

  • 催化裂化汽油重馏分中烯烃结构及其加氢性能对重汽油馏分辛烷值的影响
    究发现汽油中烃类碳数、支链数量等对汽油辛烷值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现有研究表明烯烃的加氢活性也受其碳数、结构等的影响[10-14]。董立霞等[10]研究发现:在全馏分汽油中C5~C6烯烃的加氢活性最高;不同结构烯烃加氢活性方面,正构烯烃的加氢活性明显高于异构烯烃的加氢活性;C5~C7的加氢对全馏分汽油的辛烷值影响最大[9,15]。由此可见,研究不同结构烯烃对汽油辛烷值性质的影响对清洁汽油生产十分重要。采用催化加氢脱硫工艺处理的FCC汽油重馏分,其烯烃主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1年3期2021-03-23

  • 煤直接液化重油胶质和沥青质中杂原子化合物的分子表征
    (环加双键数)和碳数分布。DBE指的是不同分子中所含的环数加双键数之和,通过DBE值可以反映出分子的缩合程度,例如:吡啶类化合物分子中有3个双键和1个环,DBE为4;喹啉类化合物分子中含有5个双键和2个环,DBE为7。随着DBE的增大,分子的缩合程度也逐步升高。通过碳数分布可以反映出烷基侧链长度,相同母核结构下碳数越大,则其烷基侧链越长。由此,将胶质-沥青质混合样品中的N1、N1O1类化合物的DBE和碳数分布相关联,结果示于图3。由图3可以对大多数碱性氮化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21年1期2021-01-27

  • 煤THF萃取物中含硫化合物形态演化研究
    键数(DBE)和碳数分布信息,获得THF萃取物中含硫化合物分子组成,深化对煤中含硫化合物赋存形态的认识。1 实 验1.1 实验原料与过程1.1.1 实验原料选择晋城无烟煤(JC)、峰峰焦煤(FF)、神府不黏煤(SF)和白石湖褐煤(BSH)4种煤化程度不同的煤作为研究对象。参照GB/T 212—2008对煤样进行工业分析,采用Vario MACRO cube仪器进行煤元素分析,其结果见表1。原煤经过破碎、干燥后,得到粒度0.025 mm~0.075 mm、水

    煤化工 2020年6期2021-01-21

  • 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和规律总结
    H5,剩余主碳链碳数≥5时),依次类推.剩余的碳链用对称轴把碳原子分类(用相同数字表示,虚线表示对称轴,下同).第三步:按剩余碳链的对称性放回被减去部分.第四步:重复第二和第三步,直到不能再减碳为止.2.不饱和碳链异构(烯烃和炔烃)的写法烯烃和炔烃的异构体包括碳链异构和双键或叁键的位置异构,一般分这两步书写分两步书写.现以已烯(C6H12)和已炔(C6H10)为例说明.第一步:先写碳链异构, 用对称轴把C―C键分类,第二步:把标序号的位置变为双键(当某个碳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0年34期2021-01-12

  • 尿素络合法生产液蜡的影响因素考察
    过影响尿素与不同碳数正构烷烃的反应程度以及影响尿素与正构/非正构烷烃的反应程度来影响液蜡产品纯度;溶剂洗涤过程的温度和强度也会对液蜡的纯度和收率产生影响。关  键  词:尿素络合;液蜡;影响因素;规律考察中图分类号:TE6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460(2020)10-2355-06Abstract: Urea complexing method is an important process for the p

    当代化工 2020年10期2020-12-14

  • 煤液化重油芳香分中硫氮化合物的高分辨质谱分析
    单元和烷基侧链的碳数分布。DBE的值越大,说明化合物的缩合程度越高,碳数越大,说明烷基侧链的碳数越高。DBE的值可以根据通式CcHhNnOoSs使用公式计算,通式中O和S的原子数目不会改变DBE的值。(1)式中,c,h,n分别为碳原子数,氢原子数,氮原子数。图3 碱性N1化合物的DBE及碳数分布N1类化合物的DBE分布在4~27,说明煤液化重油中除了含有低缩合的化合物如吡啶、喹啉、吖啶、苯并吖啶等化合物之外,还存在着DBE在15~27的高缩合度的碱性含氮化

    煤炭学报 2020年9期2020-10-14

  • 汽油和机油组分对早燃影响的研究
    比如,在芳烃中含碳数的组分对早燃的影响至今没有论文来证实,而这正是本文的研究方向之一。除了汽油以外,发动机油的品质也对早燃有重要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在气缸内由于汽油液滴和发动机油混合后导致发动机油粘度降低,再通过窜气的作用进入燃烧室,由于发动机油的自燃点变低,在气缸内雾化后提前自燃,从而导致早燃的发生[4]。而有些研究却认为,剥落的固态沉积物是早燃的发生来源。多项研究表明,不同发动机油的粘度、添加剂中金属元素含量等均可能会对早燃产生不同的影响[2,5-6

    汽车与新动力 2020年4期2020-08-25

  • 气相色谱方法测定原油全烃碳数分布
    方法,对原油全烃碳数分布的描述粗糙,不能满足精度要求[2-3]。 所以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气相色谱方法来测定原油全烃碳数分布。文献[4]明确指出:原油组成复杂,目前实验室检测只能确定部分组成的摩尔分数,现有技术还无法准确确定重碳数组成的摩尔分数,导致相态模型使用的原油组成与真实数据存在一定偏差,影响了相态模型的可靠度。目前技术和行业标准[5]缺点是:原油中不能气化的重组分会滞留于进样口,归一法无法计算导致轻组分结果偏大。 原因是不知道滞留在进样口的重组分含量,

    复杂油气藏 2020年1期2020-06-19

  • 润滑油基础油分子结构与黏度指数构效关系研究
    分率以及链烷平均碳数准确性稍差,从而未能提供基础油更为精细的结构信息。现有表征技术的局限性使得对基础油分子结构与黏度指数之间的构效关系理解不够深入,从而制约了高黏度指数基础油的生产。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在总结模型化合物黏度指数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将高分辨质谱与核磁共振表征技术相结合,提出对基础油链状结构长度、环状结构含量和异构程度等进行更为准确表征的结构参数。以实际异构脱蜡基础油为样品,依次考察平均碳数、多环环烷碳分率以及异构程度对黏度指数的影响,并建立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0年6期2020-06-10

  • 沸腾床渣油加氢工艺中氮化物转化规律的研究
    数DBE表示)和碳数分布,其中杂原子化合物类型的含义见表3。表3 杂原子化合物类型及含义2 结果与讨论2.1 沸腾床渣油加氢脱氮效果分析采用STRONG沸腾床渣油加氢工艺,按照表1所示的工艺条件对原料油开展沸腾床加氢转化试验,生成油的性质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原料油经过沸腾床加氢转化试验后,密度(20 ℃)、黏度(80 ℃)、残炭、杂原子含量均大幅度降低,性质得到较大改善。表4 不同条件下减压渣油加氢转化生成油的性质不同工艺条件下原料油的脱氮率和脱硫率见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0年4期2020-04-21

  • 兰州市低碳数正构烷烃组分特征及大气化学反应活性分析
    化学性质表明,高碳数正构烷烃存在低活性、低挥发的特征;而低碳数正构烷烃具有沸点低、易挥发、稳定性差等特性,因此对其分析研究相对较少. 鉴于低碳数正构烷烃的特性,以及其在环境中的化学过程和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因此对大气环境中低碳数正构烷烃分析是必要的.近年来,许多学者[12-16]对环境大气颗粒、土壤、水体、植被等载体中的正构烷烃进行分析研究. 对于区域大气环境中正构烷烃的研究:Gelencser等[17]对匈牙利农村大气中正构烷烃(C18~C32)的来源研究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2期2020-03-03

  • 橡胶在季戊四醇酯基础油中溶胀规律的理论模型
    PI)无法解释同碳数正、异构酯对橡胶溶胀的差异,而一维溶解度参数差值Δδ和能量差Ra很少应用于酯类油对橡胶溶胀作用的相关研究中。笔者选用自主合成的一系列单酸季戊四醇酯,系统地进行橡胶在季戊四醇酯基础油中溶胀规律的理论研究,首先计算和测定了现有的4种理论模型参数:Vm、NPI、Δδ、Ra,然后实验验证这4种理论参数的符合性,并探索解释和预测橡胶在季戊四醇酯基础油中溶胀趋势的最佳理论模型。1 实验部分1.1 原料实验选用自主合成的5种正构单酸季戊四醇酯,分别为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9年5期2019-10-19

  • α-烯烃组成对PAO性质影响的研究
    考察不同α-烯烃碳数对聚合产物性质的影响,实验首先选取了1-辛烯、1-癸烯、1-十二烯三种单体烯烃为原料进行聚合反应,聚合实验结果(见表1)。表1 α-烯烃单体对聚合产物性质的影响从表1可以看出,聚合产物的黏度指数和倾点均随着原料碳数的增加而升高,这是由于聚合反应条件相同时,聚合度基本相同,α-烯烃碳链越长,则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聚合产物的黏度指数越大,同时相应的倾点也会越高。α-烯烃碳链越短,聚合度相同的条件下,相对分子质量越小,聚合产物的倾点越低,相应的

    石油化工应用 2019年7期2019-08-13

  • 费-托合成蜡中轻烃组成的气相色谱分析
    馏程分析,得到的碳数分布为C5~C100,对样品中烯烃及醇类等组成无法进行更为详细的分离分析;由于受到色谱柱温上限的制约,石英毛细柱对此类样品也无法直接进样分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中采用气相色谱结合反吹进样技术,分析低于400 ℃馏分的烃类分子组成。研究不同F-T实验条件下,F-T合成蜡轻烃中不同类型烃类的组成及分布规律。1 实验部分F-T合成蜡为C5~C100的超宽馏分,蜡的详细轻烃组成分析涉及到3个部分:(1)低于400 ℃馏分详细烃组成分析:由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9年3期2019-05-21

  • 不同类型重油中碱性氮化合物分子组成及其加氢裂化转化规律
    化合物做DBE对碳数分布图,如图3所示,DBE是等效双键数(Double band equivalence),即分子结构中环烷环数和双键个数之和,DBE=C-H/2+n/2+1。由图3可知,这两种样品中N1类碱性氮化物的组成有很大差别,高温焦油沥青中N1类化合物的碳数主要分布在16~28,DBE主要分布在15~21,相对丰度较高的是二苯并喹啉和三苯并喹啉类化合物,相对丰度最高的是DBE=18,分子式为C23H16N的三苯并喹啉类物质。高温焦油沥青在图3(a

    煤炭学报 2019年4期2019-05-08

  • 饱和烃族组分色谱分析数据在油田的应用
    地化参数包括主峰碳数、奇偶优势(OEP)、∑C21-/∑C22+以及Pr/Ph等,搞清了这些参数在表征岩样中有机质或油样中烃类具有各种不同的作用(见表1)。而且原油色谱特征(后峰型、前峰型、双峰型奇偶优势正烷烃及偶碳优势正烷烃)也对应着不同的沉积环境[3](见表2)。表1 一些地化参数主要用途统计表注:√表示某地化参数反映的地质指标。表2 原油中正烷烃特征与沉积环境的关系2 饱和烃族组分色谱分析数据的测定方法2.1 主要仪器和试剂HP 6890色谱仪,上海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年6期2019-01-17

  • 烃组分对CO2驱最小混相压力的影响
    内实验获得了不同碳数、不同分子结构的烃组分的最小混相压力,利用Hill'S方程来说明碳数、最小混相压力之间关系;结合室内实验数据,建立了考虑烃组分的碳数及族的最小混相压力拟合关联式,并对纯烃组分混合的模拟油最小混相压力进行了评价研究。1 实验部分1.1 实验方法采用界面张力消失法确定MMP,测试仪器选用德国KRUSS公司生产的高温高压表面张力仪DSA100 HP/PDE1700LL(最高测试温度为200℃、最高测试压力为70 MPa)。绘制表面张力与压力关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18年6期2018-12-27

  • 柴油馏分碳数分布的预测研究
    测柴油馏分的详细碳数分布信息,将对石油的分子水平炼制产生重要影响。现有文献已经报道了一些基于常规物性计算来预测柴油馏分的分子组成包括碳数分布组成的方法[5-6],其基本研究思路是预先设定一个虚拟分子库,确定每个虚拟分子的各项物性数据,再利用混合规则来计算柴油馏分的宏观物性,最后通过优化各项宏观物性的损失函数来确定各分子的含量,以这些虚拟分子的组成来表示柴油。这种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首先,虚拟分子的设定不一定准确,而且需要确定大量单体分子的各项物性数据,许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8年12期2018-12-11

  • 应用地化录井技术判别渤海油区原油性质
    C15,正构烷烃碳数在nC1~nC28之间,∑C21-/∑C22+比值较高,谱图呈前端高峰、坡度较陡的特征;中质油以饱和烃类为主,主峰碳nC18~nC20,正构烷烃碳数介于nC10~nC32之间,∑C21-/∑C22+比值小于轻质原油,谱图呈现中部高峰的特征;重质油以异构烃、环烷烃、胶质和沥青质为主,主峰碳nC23~nC25,正构烷烃碳数为nC11~nC33,∑C21-/∑C22+比值要小于中质原油,谱图呈现基线隆起、后端高峰的特征。因此,充分利用热解参数

    复杂油气藏 2018年3期2018-11-01

  • 全二维气相色谱用于航天煤油组成的研究
    ,计算不同烃族和碳数的组成及分布。3 结果与讨论3.1 航天煤油的成分分析图1 航天煤油组分的全二维色谱图Fig.1 GC×GC chromatography of components in rocket kerosene图1为航天煤油的全二维谱图,图中每个亮点表示信噪比大于200的组分峰。从全二维色谱图上可以看到,谱图被明显分割成不同的区带呈现族分离特性,性质相似的化合物呈带状分布,碳数相同的异构体呈线性排列,呈现典型的瓦片效应。在一维方向上,出峰顺序

    宇航计测技术 2018年4期2018-08-30

  • 中东常压渣油及其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馏分中极性化合物的分子表征
    数和环数之和)及碳数分布见图5。从图5中可以看出,随着萃取深度的增加,以吡咯氮为中心官能团的N1类化合物DBE和碳数分布范围都逐渐增大。N1O1类含氮化合物的分布在4个宽馏分中并没有十分明显规律。随着萃取深度增加,各个宽馏分中的N1类化合物的分布规律明显不同。SFEF-1中DBE分布位于9~15,碳数分布在15~40,相对含量最高的是DBE=9和12的小分子N1类化合物。SFEF-2中DBE分布范围9~17,碳数分布范围15~50,和SFEF-1相比,缩合

    分析科学学报 2018年1期2018-05-07

  • 工艺条件对蜡油缓和加氢裂化产品性质的影响
    变化规律,以不同碳数的烷基苯、环烷基苯、三环环烷烃、单环环烷烃及链烷烃的含量随氢分压变化作图,结果见图1~图5。由图1可见:当氢分压从8.0 MPa增加到10.0 MPa时,相同转化率条件下,烷基苯含量降低,且烷基苯类烃的碳数峰值减小,表明提高氢分压,碳数较大且含量较高的烷基苯类烃发生了侧链的断裂反应,从而导致烷基苯碳数峰值减小;当氢分压从10.0 MPa增加到12.0 MPa时,烷基苯类烃含量略有降低;当氢分压提高到13.0 MPa时,烷基苯类烃碳数峰值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8年1期2018-01-18

  • 烃分子在H-FAU分子筛上吸附模拟研究
    ,烃分子吸附能随碳数的增加而增大。烃分子吸附在H-FAU分子筛上,烯烃和芳烃双键碳原子因具有π电子与分子筛B酸中心间形成π-H键,烷烃、环烷烃与B酸中心间有电子诱导作用,烃分子与分子筛骨架间有范德华作用。烃分子碳数的增加会增大分子与分子筛骨架间的范德华作用,不影响烯烃、芳烃与B酸中心间π-H键作用或烷烃、环烷烃与B酸中心间电子诱导作用。不同类型烃分子与分子筛B酸中心间相互作用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直链2-烯烃>芳烃>直链烷烃>环烷烃。吸附能 π-H键 电子诱导作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7年12期2017-12-06

  • 番荔枝内酯类化合物基于耐阿霉素肝癌细胞SMMC—7721/ADR的构效关系研究
    近的四氢呋喃环间碳数越少,作用越强;对于邻双四氢呋喃型番荔枝内酯化合物,链上含有的羟基个数越多,化合物作用可能越强;对于间双四氢呋喃型番荔枝内酯化合物,链上含有的羟基个数越少,化合物作用可能越强;且受试化合物中均是含有3个羟基取代的化合物作用较强;相对构型为苏式的番荔枝内酯的作用比赤式的强,四氢呋喃环为顺式构型的番荔枝内酯的作用比反式的强;在其他基团完全相同的情况下,长链烷基端部与邻近的四氢呋喃环之间的碳数越少,作用越强。[关键词] 番荔枝内酯;多药耐药;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13期2017-07-31

  • 渤海稠油及其组分中杂原子化合物的负离子电喷雾-高分辨质谱分析
    化合物的DBE-碳数分布图相似。沥青质中富集高缩合度且多杂原子的酸性化合物,如含杂原子N,S的氧化程度高的化合物(N2O1,N1O3,S1O3)及O3类化合物,这些物质具有较高的界面活性,易吸附在界面上促进界面张力降低和增强界面膜强度,从而有利于乳状液稳定存在。N1O1,N1O2,N1O3类化合物,N2O1类化合物可能分别是N1化合物,N2化合物的氧化降解产物;随着氧化降解程度增加,降解产物的极性明显增强。稠油;沥青质;胶质;剩余分;FT-ICR MS;分

    分析测试学报 2017年6期2017-06-29

  • 沙特轻质原油常压渣油中含氮化合物的表征
    立出峰,最高峰为碳数为30、DBE(等效双键数)=10、分子式为C30H44N1的N1类非碱性吡咯类含氮化合物。采用数据处理软件对质谱图进行数据处理,并对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得到鉴定出的19种主要化合物的相对丰度见图2。N1类、N1S1类、O2类这些组成相对简单的化合物,在沙轻常渣中相对含量最高。其中N1类化合物的含量最高,其次是N1S1类和O2类化合物。经研究表明,N1类为以吡咯为中心官能团的化合物;O2类化合物以弱酸性的酚类或者环烷酸的形式存在[18]。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7年5期2017-06-21

  • 电喷雾电离源结合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分析地下水中可溶性有机质分子组成
    键数(DBE)及碳数分布,发现Ox类化合物中存在大量的羧酸结构,推测含氮化合物可能来自于Ox类化合物的衍生反应。实验结果拓宽了对地下水中可溶性有机质的认识,为进一步确定其中杂原子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奠定了基础。地下水;电喷雾电离源结合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ESI FT-ICR MS);可溶性有机质;分子组成地下水是重要的淡水资源,其品质的好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地下水常被用作饮用水,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与安全[1];地下水作为灌溉用水会携带大量

    分析测试学报 2017年5期2017-06-07

  • 石蜡燃料的燃烧性能与其化学组成的关系
    化学组成角度分析碳数分布和正异构烷烃含量对其燃烧性能的影响的相关研究却少有报道,因此有必要开展不同种类石蜡的化学组成和燃烧性能研究,分析其燃烧性能与化学组成之间的关系,为选择燃烧性能优良的石蜡燃料以及石蜡基燃料的配方设计提供重要指导作用。我国的石蜡资源丰富,根据熔点的不同分为不同的牌号,本研究以54#、58#、62#和66#4种粗晶石蜡为研究对象,通过气相色谱分析不同石蜡燃料的化学组成,使用量热仪测试石蜡的燃烧热,并利用高速摄影法测试石蜡在氧气流中的瞬时退

    含能材料 2017年8期2017-05-07

  • 气相色谱-场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测定中间馏分油中链烷烃的形态分布
    异构程度链烷烃的碳数分布表征方法。首先利用GC-FITOF MS技术对不同异构程度的链烷烃进行分离、鉴别,然后建立了中间馏分油沸点范围内正构烷烃、异构烷烃在GC-FITOFMS测定时的相对响应因子算法及不同异构程度链烷烃的碳数分布算法,最后考察此定量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表明,GC-FITOFMS可以将同碳数链烷烃区分为异构程度不同的3部分:多取代基异构烷烃、单取代基异构烷烃和正构烷烃;可利用GC-FI TOF MS对异构程度不同的链烷烃进行定量分析,

    分析化学 2016年3期2016-11-09

  • 减压馏分油(VGO)中噻吩类硫化物的沸点分布
    各类硫化物在不同碳数下的沸点数据,经验公式计算得到的沸点数据与已知的沸点数据基本吻合。采用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测得了大庆、胜利、辽河、塔河4种原油的直馏VGO馏分中噻吩类硫化物的详细碳数和类型分布。结合FT-ICR MS质谱数据和各类硫化物的沸点数据,可以得到硫化物的沸点分布。使用气相色谱-硫化学发光检测器(GC-SCD)对FT-ICR MS所得到的硫化物沸点分布结果进行校正,得到了与实际蒸馏温度相一致的硫化物沸点分布。由于FT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6年3期2016-07-01

  • 石油馏分中酸性物质的组成分析
    2类化合物中有些碳数的物质相对丰度也比较大,碳数分布有两个中心;O1类杂原子化合物的相对丰度仅次于O2类化合物,且大大高出其他类杂原子化合物,O1类化合物中,烷基酚类化合物占绝对优势。减三线酸性化合物的特殊组成将对进一步探究腐蚀机理和寻求解决设备腐蚀的途径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关键词:石油馏分;腐蚀;酸性物质;负离子电喷雾-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组成第一作者:肖丽霞(1991—),女,硕士研究生。联系人:吕涯,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石油产品品质优化

    化工进展 2016年4期2016-05-17

  • 高温气相色谱法测定费-托合成蜡的碳数分布
    定费-托合成蜡的碳数分布池朗珠,李自运,蒋 莹,吕 蝶(亚申科技研发中心有限公司,上海201203)采用柱上进样技术,使用DB-HT-SimDis色谱柱,通过高温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法,对含高碳数产物的费-托合成蜡的碳数分布进行了快速准确的测定。对载气流量、柱箱升温程序、进样量、进样浓度等实验参数进行了考察。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可在60min内准确测定费-托合成蜡C21~C101的碳数分布,所得C21~C74相邻碳数化合物分离度高于1.5,C74~C10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6年4期2016-04-12

  • 胜利稠油催化改质降黏的机理
    质前后的族组成、碳数分布和核磁分析结果显示,改质过程重质组分发生了脱侧链反应,生成轻质产物,并使重质组分转化成为缩合程度更高的胶质沥青质或焦炭。稠油;催化改质;碳数分布;降黏机理随着全球石油消费的迅速增长、常规石油资源日益减少。长远看,作为油田中后期开采的主要对象,稠油资源在能源构成中的重要性将会愈发显著。稠油黏度高、密度大,流动性极差,这是导致其开采、集输和加工都非常困难的主要原因。随着新型特超稠油开采技术的成功应用,稠油的集输和炼制等相关技术的开发变得

    石油化工 2016年10期2016-02-05

  • 烃源岩中单甲基烷烃化合物分析与鉴定①
    组原油样品中检出碳数分布在C15~C34的一系列短链—长链的单甲基烷烃,以3-和4-甲基取代为主,并指出A种属的葡萄藻最有可能是这部分单甲基烷烃的母质来源。Audino等[18]在富含葡萄藻的藻煤饼样品中也检出碳数分布在C23~C31+的系列单甲基烷烃,并通过稳定碳同位素证明了单甲基烷烃来自于A种属的葡萄藻。Thiel等[15]和 Summons 等[16-17]认为单甲基烷烃可能是烷基酸在成岩作用下的产物,直链烷基酸常常在现代真核生物中被检出。此外,Ki

    沉积学报 2015年5期2015-12-02

  • 加氢裂化产品分子组成特点及其随转化深度的变化规律研究
    8~C40的较高碳数范围内;随转化深度的增加,异构烷烃含量大幅度增加,正构烷烃含量整体变化较小,原料中链烷烃的含量及组成直接影响尾油馏分产品BMCI值及低温流动性;在全馏分产品的环烷烃化合物中,C5~C13范围内一环环烷烃含量最高,侧链碳数大于7的一至三环环烷烃更易发生断侧链反应,趋向于转化为侧链碳数更低的环烷烃化合物;芳烃化合物主要分布在小于350 ℃馏分中,主要以烷基苯、茚满及萘满的形式存在,较少以无侧链取代苯的形式存在。加氢裂化 质谱 分子组成 转化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5年4期2015-09-03

  • 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测定柴油烃类分子组成的馏程分布
    类在不同馏程段的碳数分布与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利用所建方法研究了柴油中各种类型烃类平均分子结构随馏程的变化情况,发现柴油不同馏程段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与其芳烃含量和烃类异构化程度有关:芳烃含量越低、烃类异构化程度越高,该馏程段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越高。考察了柴油加氢精制前后烃类分子组成的馏程分布变化情况,柴油经加氢精制后,饱和烃的馏程分布基本不变,只是含量有所增加,芳烃的馏程分布在低馏分段没有变化,在高馏分段含量下降,导致产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高馏分段高于原料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5年1期2015-09-03

  • 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表征馏分油芳烃分子组成的馏程分布
    饱和度越高,平均碳数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越小,侧链碳率越低。该方法开拓了分子水平表征石油及其产品的新思路。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馏分油;芳烃分子组成;馏程分布石油及其产品中的烃类可分为饱和烃与芳烃,芳烃是指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的碳氢化合物,其与油品的加工性能和产品性质密切相关,准确并详细表征石油及其产品中的芳烃组成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油品中芳烃的分析方法主要有质谱法[1-3]、气相色谱法[4-5]、高效液相色谱法[6-7]、紫外分光光度计法[8]、荧光光谱法[

    石油化工 2015年11期2015-02-05

  •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焦化柴油中饱和烃的分子组成
    细的化合物类型和碳数分布及部分单体化合物分子组成。分子组成从根本上决定着柴油的理化性质及加工性能,因此对从深层次上更加全面地认识柴油,以及对优化油品加工工艺、控制柴油产品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主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1,2]、核磁共振波谱法(NMR)[3]、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4,5]、气相色谱/场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GC/FI-TOF MS)[6-8]等分析柴油组成。但是这些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如一维气相色谱峰容量不足,复杂

    色谱 2014年11期2014-12-24

  • 麦秸烟尘中正构脂肪醇和正构烯烃的化学组成
    肪醇具有强烈的偶碳数优势.C9~C32的碳优势指数(CPI)在 43.7~244.0 之间变动,其平均值为 113.6.C8~C32的平均碳链长度(ACL)分布于 26.9~27.9 之间,平均值为 27.4.就单体含量的分布而言,所有品种麦秸中的正构脂肪醇均呈类似的单峰型分布(图 1).C28是主峰碳数,C24(烟农10为C26)次之.表1 麦草及其烟尘中正构脂肪醇的含量(mg/kg)和参数值Table 1 Proxies and contents (m

    中国环境科学 2014年6期2014-05-24

  • 质谱技术研究加氢裂化尾油链烷烃结构组成
    异构烷烃的含量及碳数分布对于优化其作为乙烯原料的性质有重要意义。目前用于表征加氢裂化尾油烃类组成的方法主要为瓦斯油中饱和烃馏分的烃类测定法(SH/T 0659),用此方法只能得到链烷烃总量[4],既不能区分其中正、异构链烷烃各自的含量,又不能分析其碳数分布。分析油品中正构烷烃含量的方法主要有酮苯脱蜡法、超声波尿素络合法、分子筛脱蜡法以及气相色谱法等。其中,利用气相色谱法不但可以定量分析正构烷烃的总量,还可以得到其碳数分布情况,但大多用于柴油、石油蜡等的分析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4年5期2014-05-14

  • 车用废润滑油中酸性组分的高分辨质谱分析
    化合物的DBE及碳数分布图6为从车用废润滑油中鉴定出的O3类化合物的 DBE(Double bound equivalent)及碳数分布。DBE为分子中环数与双键数的总和,称为等价双键数。对于通式为CcHhNnOoSs的化合物,DBE可由式(3)计算[10]。对于通式为CcH2c+ZX(X为杂原子,如N、O或S等)的化合物,Z称为缺氢指数,也称为缩合度,DBE与Z 的关系如式(4)所示[10]。由图6可知,从车用废润滑油中共检测出223种O3类化合物,其D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3年2期2013-01-07

  • 高效降凝剂的合成与改性
    脂肪醇/脂肪胺的碳数影响降凝剂对原油的降凝和降黏效果。丙烯酸十八酯-马来酸酐-苯乙烯三元共聚物;原油;降凝剂;醇解;胺解我国油田主要盛产高蜡原油[1],石蜡在原油中的结晶给原油的运输和储存带来很大的问题[2]。当温度降到某一值时,原油开始析出微小的石蜡晶粒,继而连成网状结构,把油包在其中,使原油失去流动性,因而降低原油的凝固点以及改善其流动性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3]。原油降凝降黏一般采用加热法、微生物法和使用化学添加剂等方法[4]。在原油中添加

    石油化工 2012年2期2012-11-09

  • 重馏分油烃类碳数分布的气相色谱-场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测定
    3)重馏分油烃类碳数分布的气相色谱-场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测定祝馨怡,刘泽龙,田松柏,刘颖荣(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采用固相萃取技术将重馏分油分离为饱和烃和芳烃组分,并通过气相色谱-场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GC-FI TOF MS)分别进行分析。根据分子离子峰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可实现化合物的定性分析,根据分子离子峰强度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得到重馏分油饱和烃和芳烃的碳数分布信息。与现有的ASTM D 2786和D 3239烃类组成分析方法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2年3期2012-09-01

  • 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过程中烯烃加氢饱和反应动力学研究
    分析结果,对不同碳数、不同结构烯烃进行定量,为探索加氢过程烯烃加氢饱和反应动力学行为提供数据支持。3 结果与讨论3.1 不同碳数烯烃的加氢反应性能以HCN为原料,在反应温度285℃、氢分压1.6MPa、氢油体积比400的条件下,考察体积空速对烯烃加氢饱和反应的影响。按照碳数不同对烯烃进行分类,C6~C10烯烃的加氢饱和率随相对停留时间(1/LHSV)的变化见图1。由图1可见,在选择性加氢脱硫过程中,C6~C10烯烃的加氢饱和率均随相对停留时间的增加(体积空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1年9期2011-01-13

  • 催化裂化柴油和焦化柴油中烯烃类型及分布表征
    油中烯烃的类型及碳数分布信息。2 实 验2.1 试剂和原料正戊烷、苯、二氯甲烷、硝酸银,均为分析纯,北京化工试剂厂产品;硅胶,100~200目,青岛化工厂产品;催化裂化柴油和焦化柴油均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提供。2.2 Ag-SiO2固定相的制备按一定比例分别称取硝酸银和硅胶,硝酸银用一定量蒸馏水溶解后加入到硅胶中,不断搅拌使其混合均匀至黏稠浆液状,再放入干燥箱中活化,在150℃下干燥5h。所制备的Ag-SiO2经特殊方法处理后作为固相萃取的固定相使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1年11期2011-01-13

  • 分子碳数分布对微晶蜡物理性质的影响*
    48039)分子碳数分布对微晶蜡物理性质的影响*沈大建(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荆门分公司,湖北荆门448039)分析了3种微晶蜡样品的常规物性和分子碳分布、正构烃碳分布、异构烃碳分布,发现同样符合70号微晶蜡一级品标准的3个微晶蜡样品在使用性能上的差异是由于分子组成不同导致的。分子分布图峰值向较低碳数分子偏移后,蜡产品的100℃粘度有明显下降。微晶蜡;物理性质;碳原子分布微晶蜡是一种重要的石油产品。与石蜡相比,微晶蜡的馏程和分子碳分布更宽、异构烃含量更高,组

    当代化工 2010年3期2010-11-06

  • 调和柴油性质对低温性能的影响
    构烷烃含量和平均碳数,都是影响降凝剂在调和柴油中感受性的主要因素。当柴油正构烷烃含量小于20%,且平均碳数为18~19时,柴油降凝剂在柴油中的感受性最好。1 实验部分1.1 实验方法介绍1.1.1 柱层析色谱本试验中首先用石油醚做冲洗液,将柴油中的饱和烃分离出来,再用二氯甲烷做冲洗液冲洗柴油中的芳烃。分别除去两个冲洗液中的溶剂,恒重得各组分的质量比。1.1.2 尿素脱蜡在室温下,饱和烃中的正构烷烃以甲醇为活化剂同尿素络合,过滤分离,滤液为异构烷烃和环烷烃的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10年5期201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