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

  • 找准“视点”找好“落点”
    制新乐府组诗《石壕吏》的解读,能更好理清其“叙事”的特性。诗歌中利用老妇、军吏和“我”的视点进行叙事情节的呈现,三个视点交织融合,因果鲜明,带来极具震撼人心的艺术魄力。借助此诗及原则推及知人论世外部探析,找准“视点”,找好“落点”,有效深化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关键词:辩体原则 视点 《石壕吏》 杜甫作为杜甫最具代表性的叙事诗歌作品,《石壕吏》是组诗“三吏”“三别”中的典型代表,是杜甫哀民忧国的生动体现,以近乎白描的手法铺陈直叙,娓娓道来,令读者动容,听者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3年1期2023-06-25

  • 杜甫的“苦”与“圣”
    张艺君《石壕吏》作于杜甫46岁之时,即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58年)。这时的诗人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亲身感受安史之乱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全线崩溃,退守河阳,四处抽丁补充兵力,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于是,诗人根据目睹现实写下一组诗,《石壕吏》便是其中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作于诗人49岁,即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此时,已弃官西行的诗人开始了颠簸流离的生活,好不容易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栖身之

    考试与评价 2023年1期2023-05-30

  • 选点聚焦:《石壕吏》片段教学思考
    的叙事技巧。《石壕吏》是三吏三别之一,是杜甫所作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篇叙事诗,通篇虽只有二十四句,但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石壕村的所见所闻,概括了人们因安史之乱所造成的悲惨、苦难的现实。汪灏对《石壕吏》的评价为:“举一家而万事可知,举一村而他村可知,举一陜县而他县可知,举河阳一役而他役可知,勿只作一时一家叙事读过。”[1]1291强调《石壕吏》中讲述的并非一家一户的事,所折射出来的是那个时代的人们所遭遇的现实,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教师在教学《石壕吏》时,可

    中学语文 2022年16期2023-01-11

  • 以分层作业深化阅读教学
    材八年级下册《石壕吏》一课为例进行探究。《石壕吏》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为“三吏三别”之一,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其在艺术上的一大特点是精炼,将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然而,也正是这一特点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了一些障碍。因此,笔者以分层作业设计为抓手,展开本课的教学。1.前置作业彰显学生主体性在阅读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阅读能力。笔者在本课教学中尝试用“主题语导读”的方式落实前置性训练。教师在精读文本、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提炼出文本的

    江苏教育 2022年51期2022-11-20

  • 选点聚焦:《石壕吏》片段教学思考
    军莉摘 要 《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歌,叙述了官吏抓丁,老妇与之斗智斗勇的故事,叙事性较强,集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内容丰富,体式灵活,叙事简练,层次清晰,主题丰富。选点 聚焦不仅能 聚焦教学中重点 的问题,恰当选点 也能 使语文教学激情、激趣。尝试采取“选点 聚焦”的片段教学,聚焦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叙事艺术来共同构成完整的课堂架构。关键词 选点 聚焦 情节梳理 人物形象 叙事艺术叙事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语文教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重要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2年6期2022-07-18

  • 用情境教学唤起“无言”处的课堂活力
    编入了杜甫的《石壕吏》和白居易的《卖炭翁》。两首诗均为古代叙事诗中的经典,在叙事情节、人物刻画、主旨表达等方面,既有相通之处,又各具魅力。教学这类经典叙事诗,难点在于如何透过诗歌所叙之事、所写之人来深度品悟诗人的笔法与情感。若能找准切入点,创设情境进行教学,便能唤起经典叙事诗内在的课堂活力。本文所探讨的课堂活力,是教育活力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表现。它既体现了教育活力的一般特征,又聚焦于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活动的开展等实践层面的内容。以《石壕吏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2年7期2022-07-10

  • 用情境教学唤起“无言”处的课堂活力 ——以《石壕吏》《卖炭翁》为例
    编入了杜甫的《石壕吏》和白居易的《卖炭翁》。两首诗均为古代叙事诗中的经典,在叙事情节、人物刻画、主旨表达等方面,既有相通之处,又各具魅力。教学这类经典叙事诗,难点在于如何透过诗歌所叙之事、所写之人来深度品悟诗人的笔法与情感。若能找准切入点,创设情境进行教学,便能唤起经典叙事诗内在的课堂活力。本文所探讨的课堂活力,是教育活力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表现。它既体现了教育活力的一般特征,又聚焦于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活动的开展等实践层面的内容。以《石壕吏

    语文天地 2022年7期2022-07-06

  • 解读新乐府《石壕吏》的三个视点
    键词】辨体,《石壕吏》,新乐府,杜甫杜甫名篇《石壕吏》一直是多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长期以来,对其的教学解读比较注重题材内容和思想情感。这就导致作品与情感主题体用相即的诗艺之美容易被忽略。本文尝试从传统中国文学本位的诗词辨体原则着手,本于传统诗词体(情感)用(诗艺)不二的创作观念去探索另一种教学可能。一辨体在明人中讨论很多,即谓“为文必先辨体”“文莫先于辨体”“先严体制”之类。章太炎先生当年曾对比中西,反复斟酌西方文学定义,认为以之移论中国文学易致“削

    语文建设·上 2022年10期2022-05-30

  • 石壕吏》教学设计
    学习他的诗歌《石壕吏》。二、根据学情,确定目标根据同学们在预习中提出的问题:诗题为《石壕吏》,但诗人为什么没有正面描写“石壕吏”?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为:品读诗歌,感悟诗情,赏析写法。三、品讀悟诗情1.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诗歌,说说你读出了什么?预设:老妇一家的苦;官吏的狠毒蛮横……2.品读“妇啼一何苦!你从哪些诗句中读出了老妇一家的“苦”? 请抓住关键字词品读感悟。示例:我从“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这句话读出了老妇人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10期2022-05-24

  • 古代的“走”竟然不是走路
    富利杜甫的《石壕吏》中有这样一句话:“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如果把其中的“走”理解成走路,那就大错特错了。那么,“走”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这得从它最初的字形和意义说起了。“走”的甲骨文字形像一个人摆动双臂、迈开大步奔跑的样子。金文字形在其下增加了一只脚,有的字形还增加了表示行走、道路等意思的“彳”。“走”最初的意思相当于现在的“跑”。汉代刘熙《释名·释姿容》:“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可见,从行进速度来看,“步”“趋”“走”一个比一个快:“步”

    科教新报 2022年18期2022-05-24

  • 叙事学理论下叙事诗的教学设计 ——以《石壕吏》为例
    来看,杜甫的《石壕吏》充满了这种人生的经验和行动,符合叙事诗的基本范式。叙事诗是讲述故事的,在诗学中叙事诗需要故事的视角,即是通过那个角色来讲解的,由此就出现了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两种叙事角度。全知视角中叙述者无处不在,无所不知,对事件的前因后果了如指掌,比如《陌上桑》《木兰诗》等;有限视角即将视角限制在作品中的某一个角色身上,通过该角色对事件进行讲述。有限视角通常以第一人称“我”来进行,并且可以发生视角转换,比如《石壕吏》中由“我”到“妇人”的转换就是此类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1期2022-03-18

  • 试论杜甫名篇“三吏”“三别”及其相关评说*
    的《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合称“三吏”“三别”。(1)萧涤非主编:《杜甫全集校注》(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第1280、1288、1294、1299、1308、1316页。以下引用“三吏”“三别”中的诗句,不再一一注明出处。它们被普遍认为是杜甫的代表作,是照耀诗歌史的名篇。但其在备受赞誉的同时,也伴随着某些指责和争论。仅就现当代论者来说,据我所知,关于“三吏”“三别”的思想内容,郭沫若和萧涤非之间曾有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2期2022-03-18

  •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此,笔者结合《石壕吏》教学中的一些经验,谈谈核心素养下对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些思考。语文是初中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语文教学课改工作不断深入,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证学生语文知识储备量的增加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进行摸索和探究。作为一个从教十几年的初中语文教师,笔者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的

    陕西教育·教学 2022年2期2022-03-07

  • 叙事学理论下叙事诗的教学设计
    来看,杜甫的《石壕吏》充满了这种人生的经验和行动,符合叙事诗的基本范式。叙事诗是讲述故事的,在诗学中叙事诗需要故事的视角,即是通过那个角色来讲解的,由此就出现了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两种叙事角度。全知视角中叙述者无处不在,无所不知,对事件的前因后果了如指掌,比如《陌上桑》《木兰诗》等;有限视角即将视角限制在作品中的某一个角色身上,通过该角色对事件进行讲述。有限视角通常以第一人称“我”来进行,并且可以发生视角转换,比如《石壕吏》中由“我”到“妇人”的转换就是此类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2年1期2022-02-23

  • 从《大人行》看蒲松龄对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继承与创新
    杜甫;大人行;石壕吏;无家别;背景;继承与创新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志码:A蒲松龄以短篇小说《聊斋志异》著称于世,殊不知他在诗歌创作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只是《聊斋志异》光环闪耀,掩盖了其诗歌的光芒而不为人们熟知。蒲松龄一生作有诗一千余首,其中不乏艺术成就较高的诗作。如《为友人写梦八十韵》,就被与蒲松龄同时代的清代诗坛领袖、刑部尚书王士禛所赞赏。评之曰:“缠绵艳丽,如登临春、结绮,非复人间闺闼。” [1]1587蒲松龄诗作体裁不一,“诸体

    蒲松龄研究 2021年3期2021-12-12

  • 强化思维,挖掘深度
    究选取杜甫的《石壕吏》作为课例对象,展开对古诗阅读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结合《石壕吏》课型特点,研究认为,要想提升学生古诗阅读思维能力,可从四个方面予以展开,即:析“诗言”,培养语言分析能力;掘“矛盾”,培养对比思维能力;味“形象”,培养想象思维能力;联“文外”,培养情感体悟能力。【关键词】《石壕吏》;思辨能力;阅读思维【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

    课外语文·上 2021年9期2021-09-18

  • 读《石壕吏》有感
    君 张小松 《石壕吏》生动刻画出安史之乱带给人民的滔天灾厄。其中老妇所说的“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让我感触颇深。安史之亂时尸横遍野,村中尽是老弱病孺,因战争而妻离子散、家毁人亡的现象历历在目。老百姓的悲惨生活不禁让我想起了之前的叙利亚战争。 中东是世上资源丰富的地带之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让不少人觊觎。而叙利亚就处于这个危险地带,其内部多元的宗教更使其冲突不断,让经济,军事等发展岌岌可危。古人云“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而叙利亚作为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32期2021-09-10

  • 清风无事乱翻书
    得背完杜甫的《石壕吏》时,我的自豪感达到了巅峰,仿佛小小的脑袋里能装得下一部长篇小说。等上学后再看,《石壕吏》虽然只有120字,但其艺术上的特点是“精练”。对糖的热爱,贯穿了我的整个幼年时代。不想吃饭?拌上糖,肯定能吃完。困极了也舍不得放下刚刚得到的巧克力,第二天枕头上糊满巧克力,奶奶还以为是我流了一枕头的鼻血,吓得要带我去医院。可实际上我真正需要去的是口腔医院,因为吃糖太多,妈妈不得不带我去补牙。在去医院的路上,妈妈再也不肯给我买糖了,就拐进新华书店买了

    阅读(中年级) 2021年3期2021-06-01

  • 论《石壕吏》的逻辑特色
    结撰的组诗,《石壕吏》是这组史诗回荡着时代悲歌的经典乐章。当我们从逻辑的视角来欣赏这首名篇时,会发现其鲜明的逻辑特色。其简洁洗练的语言显现了概念的明确性;其通过描写老妪的致词,藏问于答,意在言外,蕴含着推理的严密性;其主题鲜明,层次清晰,前后呼应,高度体现了篇章结构的逻辑性。《石壕吏》鲜明的逻辑特色给予我们重要的启示。【关键词】《石壕吏》  概念  推理  逻辑特色【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4期2021-04-13

  • 多重矛盾构建起的现实主义家国情怀
    中语文教材中《石壕吏》为例,结合历史情境,关联心理学知识,深层研究杜诗中的百味民生和家国情怀。公元758年,郭子仪、李光弼九位节度使平息安史之乱,原本胜利在望,却因内政不合等多种原因,形势逆转,崩溃大败。杜甫此时从洛阳奔赴华州,历经石壕等地,晓行夜宿,眼见耳闻,写成《石壕吏》一诗。《石壕吏》主要叙述吏卒深夜捉人,老翁逃跑后,老妇诉苦不成,自请应役的故事。故事主要出场人物有吏、老妇,次要出场人物有老翁和“我”,未出场人物有“三男”和儿媳,幼孙。按照各自立场,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1年2期2021-02-22

  • 那些年,那个夜晚
    学生能否通过《石壕吏》理解杜甫的伟大精神,取决于教师的启发引导。教学时,通过“那些年,那一晚,发生了什么?”“诗人怎样把一个故事写成了诗?”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并还原场景,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态度。关键词:古诗文教学 《石壕吏》 想象所有的诗,背后都会有一个故事,一份情感,或是诗人的遭遇,或是特殊的感受。否则,就不会有诗的出现。古诗文教学,如果只要求粗通大意,只强调记诵,我们可能永远无法了解诗人的境界,触摸他们的心灵。杜甫投宿石壕村那一夜,经历过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2020年5期2020-12-21

  • 体验式阅读教学下语文课堂的基本特征
    。笔者在教学《石壕吏》时,有如下教学片段:师:老师其实一直有个疑问——这首诗的题目虽然叫“石壕吏”,但通篇写石壕吏的文字很少,写老妇的文字却很多。如果我们将《石壕吏》拍成电视剧,是否仍旧用原来的诗题做剧名?是否将剧名改为“石壕民”或“石壕妇”更合适?生:我觉得为了让剧名贴合内容,应该改名。生:我觉得这个故事是由“石壕吏”而起,不宜换名。……师:好,既然大家意见不一致,那就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诗中写石壕吏的有哪几句。生:“有吏夜捉人”“吏呼一何怒”。师:诗句后

    初中生世界 2020年48期2020-12-18

  • 文本层次和翻译补偿方法的分类及应用 ——以《石壕吏》三种英译本为例
    译补偿方法在《石壕吏》三个英译本中的体现和应用对于文本的不同语言特点和可行的补偿方法,已有众多学者进行过深入的讨论,因此,笔者仅以《石壕吏》的三个不同译本为例,探讨林语堂、许渊冲和路易·艾黎三名译者对于同一文本的不同理解侧重点,以及三种译本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同补偿策略及方法。《石壕吏》一诗描述了石壕吏深夜捉人的情景,反映了“安史之乱”时期百姓生活的艰辛和凄惨以及作者对劳苦大众的悲悯和同情。例如原文:“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写明了作者投宿在石壕村,见证官吏

    现代交际 2020年23期2020-11-30

  • 诗歌教学中的共生浅践 ——以执教《石壕吏》为例
    何来读诗。在《石壕吏》地教学中,我首先让同学们大声地自读课文。然后请同学试读,生读后请其他同学点评,可以说优点,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许多同学能够说出“吏呼一何怒”应该语气重有愤怒的感觉,“妇啼一何苦”应读出无奈和悲伤感觉等较为中肯的评价。通过初读后,部分同学能够初步感知诗文的意思,初步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以读品文,从而才能更好的叙事感知。诗句品读后,教师询问学生这首诗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让同学们梳理概括。学生能够感知到诗歌讲的大概内容,有同学概括:“这首

    长江丛刊 2020年23期2020-11-18

  • 说杜甫《石壕吏
    59)所写的《石壕吏》,最能表达对人民苦难的同情,思想和艺术水平也最高,是最能体现杜甫作为“诗圣”的代表作之一。且录如下: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置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与老翁别。公元七五八年,被唐肃宗任命为左拾遗的杜甫,因得罪唐

    书城 2020年10期2020-10-26

  • 从史实出发,抵文学彼岸
    序是杜甫的诗《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前,白居易的诗《卖炭翁》在后.很显然,杜诗在教学意义上占有重要地位。笔者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通过阅读大量资料,经过分析辨别和思考积淀后,形成了对《石壕吏》的多视角解读。一、对《石壕吏》的史实视角解读杜甫的诗是诗史。“三吏三别”是“诗史”的代表。在杜诗“三吏三别”中,《石壕吏》居首位,它十分真实、艺术地记录了唐朝特定历史时期中的细节。问题一:杜甫当时有在《石壕吏》所叙述的悲剧情节的现场吗?解读:杜甫在现场,并且身处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97期2020-09-10

  • 暮投石壕村
    写下千古名篇《石壕吏》。据当地文史专家考证,《石壕吏》中的情节就发生在崤函古道石壕段。虽然具体村庄已很难确证,但石壕村人普遍认为就是发生在他们村庄,村里人对杜甫怀有特殊的亲切感。往事越千年,崤函古道石壕段的车辙和马蹄印依稀可见,但石壕村却换了人间。沿着岭前一条平整宽阔的道路,记者走进石壕村村民梁建民家。女主人秦青花正忙着张罗晚饭,农家美食摆满了一桌,粉蒸槐花、粉蒸萝卜丝、五香酱牛肉、凉拌豆芽、烙饼、玉米渣粥……兩年前,他们从瓦窑沟半山坡的平房搬进这套易地扶

    文萃报·周二版 2020年22期2020-06-08

  • 体验式阅读教学下语文课堂的基本特征
    。笔者在教学《石壕吏》时,有如下教学片段:师:老师其实一直有个疑问——这首诗的题目虽然叫“石壕吏”,但通篇写石壕吏的文字很少,写老妇的文字却很多。如果我们将《石壕吏》拍成电视剧,是否仍旧用原来的诗题做剧名?是否将剧名改为“石壕民”或“石壕妇”更合适?生:我觉得为了让剧名贴合内容,应该改名。生:我觉得这个故事是由“石壕吏”而起,不宜换名。师:好,既然大家意见不一致,那就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诗中写石壕吏的有哪几句。生:“有吏夜捉人”“吏呼一何怒”。师:诗句后面有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0年12期2020-03-15

  • 重读《石壕吏》:从叙述学的角度来分析
    在阅读杜甫的《石壕吏》时,笔者就注意到一些诗评家从叙事角度分析的典例。如汪灏这样评价《石壕吏》:“举一家而万事可知,举一村而他村可知,举一陜县而他县可知,举河阳一役而他役可知,勿只作一时一家叙事读过。”自现代小说和叙述学理论传入中国之后,学者们看待《石壕吏》的态度又发生了转变,胡适率先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在《论短篇小说》中,胡适谈到:“到了唐朝,韵文散文中都有很妙的短篇小说。韵文中杜甫的《石壕吏》是绝妙的例。”“这首诗写天宝之乱,只写一个过路投宿的客人夜里听

    杜甫研究学刊 2019年1期2019-11-12

  • 杜甫《石壕吏》的现实性意义探索
    小亚摘 要:《石壕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首五言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官吏深夜抓人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的残暴,表达了作者对战乱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情。本文将从诗歌的现实性意义方面进行探索。关键词:安史之乱;忧国忧民;现实性《石壕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首五言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官吏深夜抓人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的残暴,表达了作者对战乱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情。公元759年,杜甫仕途遭遇一场变故,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

    锦绣·上旬刊 2019年8期2019-10-21

  • 挖掘传统篇目中的现代元素
    年轻的教师讲《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评课时,有老师认为,讲授这篇课文,应该改变“官吏和老百姓矛盾对立”的传统观念,可以挖掘传统篇目中的现代元素。因此,本文以挖掘传统篇目中的现代元素为题,浅谈如何从思维的角度评析《石壕吏》。关键词:传统篇目;现代元素;思维;石壕吏上周听了一节示范课,年轻的教师讲的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本中的一篇传统篇目——《石壕吏》。她是这样赏析的:《石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45期2019-09-10

  • 巧设活动促成深度思考,集思广益解透特定诗歌
    生活动。初读《石壕吏》,我们体会到老妪内心的“苦”和石壕吏内心的“怒”。1.请以“老妪,你真苦!”为题,寫一段心里话,分享交流。2.请你以“石壕吏,你为何怒?”为题,写一段心里话,分享交流。(二)教师启发点拨。1.面对第一个问题,思考两点:(1)老妪赴营是被逼无奈还是主动请缨?“请从”“急应”“犹得”可见老妪尽管万般不舍,还是暗地里替下老翁,保全家小。(2)“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是谁在说话,谁在哭泣?许是老妪和家人(儿媳)在艰难道别,相互哭诉悲惨家境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51期2019-01-16

  • 例谈初中语文任务驱动型教学的策略
    ;教学策略;《石壕吏》任务驱动型教学是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在一个个任务的驱动下展开学习活动、掌握学习内容、达成学习目标的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教学的主要步骤为任务设计、任务驱动和任务评价。以下笔者结合《石壕吏》的教学,来谈谈任务驱动型教学中任务驱动的策略。一、體验式驱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从“课程的基本理念”到“课程目标”都十分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体验,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任务驱动型教学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2018年11期2018-12-18

  • 刍议音韵学在中学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
    学;音韵学;《石壕吏》汉语音韵学是研究汉字的历史读音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音韵学通过分析汉字的读音,归纳出汉语各个历史时期的语音系统,包括声母系统、韵母系统和声调系统,然后对各个历史时期的语音系统进行比较,从而探究汉语语音的演变过程及其发展规律。[1]音韵学的学习,由于涉及上千年的语音历史发展演变,古人又缺乏像现代国际音标这样的语音学理论工具,只能通过文字来描述语音,使其一度被冠上“绝学”的大高帽。如古人用音乐的“宫、商、角、徵、羽”来对应“喉、齿、牙、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2018年6期2018-08-13

  • 刍议音韵学在中学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 ——以《石壕吏》为例
    的代表作之一《石壕吏》为例来探讨音韵与诗歌的关系,浅析音韵学在中学语文古诗文教学方面的运用。《石壕吏》在思想情感上明白晓畅又悲壮沉郁,在内容上是一首五言古体诗。没有固定平仄,韵脚随思想内容而转换。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18年18期2018-07-04

  • 寂寞是一种清福
    上门来,或是“石壕吏”之类的东西半夜捉人,其足以使人败兴生气,就更不待言了。这还是外界的感触,如果自己的内心先六根不净,随时都意马心猿,则虽处在最寂寞的境地里,他也是慌成一片,忙成一团,六神无主,暴跳如雷,他永远不得享受寂寞的清福。如此说来,所谓寂寞不即是一种唯心论,一种逃避现实的现象吗?也可以说是。一个高韬隐遁的人,在从前的社会里还可以存在,而且还颇受人敬重,在现在的社会里是绝对的不可能。现在似乎只有两种类型的人了,一是在现实的泥溷中打转的人,一是偶然也

    醒狮国学 2017年11期2017-12-26

  • 石壕吏课堂实录
    上最大灾难片:石壕吏。附剧本本诗运用藏问于答的写作手法,老妇的致辞实际句句在写石壕吏,老妇的答语是在石壕吏的句句紧逼之下说出的,请发挥想象再现当时的情景,石壕吏是如何逼问的,问了什么,逼问时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尽量将细节补写出来。(写在下面空白处)石壕吏剧本补充旁白:(学生齐读)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石壕吏:(大力敲门,气势汹汹)老妪:旁白:(学生齐读)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石壕吏:撒谎可是要杀头的!老妪:旁白:(学生齐

    知识文库 2017年3期2017-10-20

  • 一堂诗歌课引发的思考
    在跟学生讲解《石壕吏》。《石壕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三吏三别”中的一篇。这首五言古诗通过记叙石壕吏乘夜捉人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当我讲到“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时,一名学生突然说:“这些百姓好可怜啊,就像昨天被城管赶走的小商贩一样。”一时间,教室里议论纷纷。有好几个学生开始窃窃私语,谈论他们看到的城管暴力执法的事。孩子们不自觉地将注意力由课文转向生活,这让我有点措手不及。是继续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回到原先预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年7期2017-09-01

  • 中学生天地语文课开讲啦
    在讲解杜甫的《石壕吏》时,杨老师还强调了质疑精神的运用。杜甫在场吗?为什么石壕吏不捉杜甫?杜甫如何证明自己不用服役?为什么杜甫不阻止捉人?……解决了这些令人疑惑之处,就能更好地体会杜甫的情感。讲座尾声,同学们就诗歌鉴赏与创作上的问题积极提问:“为什么要把‘诗与‘歌连在一起说?”“读诗词真能改变一个人吗?”“诗歌的类别众多,哪一种适合我们高中生现在阅读?”“写诗怎样选择意象?”……杨老师一一作了回答。浙江教育报刊总社副社长、副总编项勇义也参加了这次活动,他表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16年12期2017-01-03

  • 石壕吏》的主旨解读
    学语文教材对《石壕吏》的主旨解读为杜甫既同情老妇一家,又揭露、批判了统治阶级的残暴。杜甫在诗中对老妇,对石壕吏的矛盾思想,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文章认为《石壕吏》的主旨应被归结为作者对老妇一家的同情,对石壕吏差役的批判。【关键词】杜甫 《石壕吏》 主旨人教版中学语文八年级下册收录杜甫叙事诗《石壕吏》,与之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对《石壕吏》的思想倾向解读,认为反映了杜甫当时思想上的矛盾,歌颂了老妇勇于承担苦难,表明了作者希望唐王朝的平叛能取得最后的胜

    教育界·上旬 2016年8期2016-05-14

  • 诗人眼里泪水多
    石壕村:杜甫《石壕吏》中的故事发生地。 ③长生殿:唐都长安城郊的皇家园林,即今西安市临潼区的华清池。清代剧作家洪升据白居易的《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的内容,写成了戏曲《长生殿》。【背景】 袁枚,清代诗人、诗论家。他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嘉三大家”。著作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等著作。 乾隆十七年,袁枚赴陕西候补官缺,路过马嵬驿,写了《马嵬》诗。他从自己与爱妻分别,远赴陕西,实属身不由己,联想到白居易《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15年8期2015-12-23

  • 论杜甫《石壕吏》中的老翁和石壕吏的人物形象
    现实主义名篇《石壕吏》被人们称颂至今,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诗中老翁和石壕吏的两个人物形象,虽然文学研究中对此评价的颇多,但是却始终没有揭示出其真实的形象。本文从《石壕吏》一诗中去分析老翁和石壕吏的人物形象,并借此反映出作者杜甫心理的爱国主义精神。关键词:杜甫;《石壕吏》;老翁;人物形象《石壕吏》是杜甫名师名篇中三吏、三别中的名诗,也是三吏、三别中的重要代表,许多文学研究学者在对诗的思想评价时都会以《石壕吏》作为例举对象,这也说明了它的重要地位。人们对老翁和石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5年9期2015-10-26

  • 三读古诗之我教《石壕吏
    册第五单元的《石壕吏》为例,粗略地谈谈如何教授这一课的。【关键词】朗读 古典诗歌 课堂语文学习离不开诵读,学习诗歌更是将诵读放在了第一位。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诵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我们古典诗歌凝聚了历代诗人的思想精髓,常有“诗言志”的说法。诗人的思想境界、人生态度、情感倾向和审美趣味都直接反映在诗歌中。身为教师,我们应该带领学生走入诗人的情感世界里,借助于诵读,读出作者内心告白,或悲或喜,或怒或哀。因此在教学《石壕吏》时,我安排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4年3期2014-04-02

  • 何当共剪西窗烛 ——谈谈语文阅读课学生合作学习中的教师介入时机把握
    果。如在学习《石壕吏》一文时,学生合作学习中对石壕吏这一形象进行分析时,很多学生的理解是:从“捉”“怒”中看出石壕吏是凶恶残暴的。这符合大众思维定式。这时有同学提出:石壕吏真的那么凶吗?他毕竟对待的不是敌人啊!何况他们可能还是乡里乡亲。这时课堂气氛又一下子热闹起来,几个同学开始窃窃私语。这时,老师适时介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时有的同学说:这个石壕吏也不是很凶恶,他在老妇人家并没打砸或是抢东西,文中也没有写到听到哭声。还有同学说:他不过是下层的小

    语文学刊 2014年10期2014-03-12

  • 多种形式点活诗词鉴赏课堂
    真》这一课中《石壕吏》《卖炭翁》两首,原本是初中教材上的内容,虽然我的学生初中时用的是苏教版教材,没有学过这两首诗,但是诗歌内容本身不是难点。所以,我在不需讲解的情况下直接要求学生把它改写成剧本形式。在改写剧本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就发现 《石壕吏》这首诗歌按照时空的变化分为三个场次——老妇前致词、夜久泣幽咽和天明别老翁。其中以第一个场次戏份最多,出场人物最多,矛盾最为集中。原诗中的老妇致词在剧本中要通过对话才能表现出来,石壕吏的台词根据老妇的致词得以推测出

    中学语文 2012年1期2012-01-29

  • 石壕吏》文本细读的四个问题
    俞建科 孟兴红一、“出入无完裙”的言外之意这一句在字面上很好理解:“儿媳妇出来进去没有一件完整的裙子”,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的注释:“无完裙:没有完整的衣服。裙:这里泛指衣服。”这是老妇人极言生活之贫困,同时也是在保护儿媳妇——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儿媳妇怎么能出门随军服役呢?凶暴的差吏还是把老婆婆抓走服役去了,而且从语气上看还是老婆婆自请前往——“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实际上是老婆婆被逼无奈的抉择——在儿媳妇和她自己之间,她选择了自己。可是我们不禁

    中学语文 2010年1期2010-08-15

  • 话说公孙龙过关
    联想到杜甫的《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艰苦奋长戟,万古用一夫”。这是很同情的话。不苛求,吏而有同情心,善吏也。“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这是劝抚之言。虔诚,衷恳,亦善吏也。惟那石壕吏,面目分明可憎。“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对老妪咋咋呼呼,吹胡子瞪眼,如恶犬也。盖恶犬之恶,三分其性,七分仗人势耳。而霸者畜恶犬,苛政纵恶吏。看现而今,中国之百姓,似乎已不太惧官了。官们的官气、官威,似乎也都很收敛了。公孙龙若遇

    杂文选刊 2009年7期2009-02-11

  • 《杜甫诗三首》阅读练习
    __,(5)《石壕吏》中表现吏凶妇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石壕吏》中,与白居易《观刈麦》中“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春望》是一首五言律诗,前两联写感时,后两联写恨别,抒发了诗人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怀B.《春望》以一个望字统领前四句的内容。诗人的视线由远而近,由小到大,从山河到草木,再到花鸟,

    21世纪中学生作文·高中教师版 2008年11期2008-11-07

  • 诗文默写检测
    _ 。(杜甫《石壕吏》)7.《春望》中用拟人手法写出诗人睹物伤情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用一个细节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8.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爱莲说》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中学生作文·高中教师版 2008年11期2008-11-07

  • 诗文默写检测
    )8.杜甫在《石壕吏》中用_______!_______!形象的表现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9.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由对美景的描写突然转入深沉的乡情并含蓄的抒发了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10.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用两种视角极力描写山高、水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11.在《登岳阳楼》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12.《三峡》一文中描写“春冬之时”的情景的句子是“

    21世纪中学生作文·高中教师版 2008年10期2008-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