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枕减轻下肢骨折术后肿胀疼痛的护理观察 *

2024-04-24 13:48蔡冬华陈秀莲朱艳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10期
关键词:药枕患肢下肢

蔡冬华 陈秀莲 朱艳美

(赣州市中医院骨一科,江西 赣州 341000)

骨折是日常生活中的多发病、常见病,尤以下肢骨折较为常见;骨折部位在骨折端本身和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可造成局部软组织损伤,加之手术治疗,亦会带来局部创伤,导致局部软组织出现一系列的炎症反应,最终引起肢体局部肿胀、疼痛[1]。术后患肢肿胀、疼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大大降低其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积极性,不利于功能恢复,影响手术治疗效果[2]。对此,当前临床主要通过直接摇高床尾支架或用普通枕头、棉被、气枕、被褥等物品抬高下肢进行缓解,但效果均不甚理想[3]。

中药药枕是根据患者自身体质以及疾病症状,选用相应的中药填充于枕内,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目前已被应用于失眠、颈椎病、抑郁等疾病的治疗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在下肢骨折中尚无相关报道。本研究采用赣州市中医院名老中医自拟方填充于中药药枕内,探讨其与普通枕头抬高下肢对缓解骨折术后患肢肿胀、疼痛的效果,以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 年6 月—2022 年12 月于赣州市中医院就诊的下肢骨折术后患者60 例分为两组,各30 例。对照组男17 例,女13 例;年龄20~67 岁,平均年龄(45.16±5.18)岁;体质量指数(BMI)19.5~29.1 kg/m2,平均BMI(23.71±1.30)kg/m2;骨折类型:股骨转子间骨折7 例,股骨干骨折9 例,胫腓骨骨折14 例。观察组男18 例,女12 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5.21±5.20)岁;BMI 19.6~29.3 kg/m2,平均BMI(23.69±1.27)kg/m2;骨折类型:股骨转子间骨折6 例,股骨干骨折8 例,胫腓骨骨折16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赣州市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批号:20200530X)。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下肢骨折的诊断标准[4],且经CT、X 线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均行手术治疗,且术后存在肢体肿胀、疼痛;中医辨证为瘀血阻滞证[5],证见刺痛、痛有定处,肢体麻木,肌肤甲错,皮下瘀斑,局部感觉异常,舌质紫黯,脉涩或沉弦;患者知情并签署同意书;具备良好的依从性,可积极配合各项护理操作。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部位骨折者;伴随严重并发症者;合并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心、肝、肾、脑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

1.3 护理方法两组均给予情志护理、饮食护理、指导功能锻炼等中医骨伤科常规护理。

1.3.1 对照组采用普通枕头(规格:75 cm×50 cm×30 cm)抬高患肢。患者取平卧位,护士帮助其将患肢抬高置于普通枕头上。连续干预7 d。

1.3.2 观察组采用填充赣州市中医院名老中医自拟方的中药药枕抬高患肢。将骨碎补、乳香、红花、伸筋草各500 g 用打粉机打成粉末状后,填充于长75 cm、宽50 cm 的枕套内,填充后中药药枕规格为75 cm×50 cm×30 cm。患者取平卧位,护士帮助其将患肢抬高置于中药药枕上。连续干预7 d。

1.4 观察指标(1)肿胀度:于术后1、3、5、7 d 测定患者患肢肿胀度。肿胀度=(伤肢肿胀明显处周径-健侧同部位周径)/健侧同部位周径×100%。(2)疼痛程度:于术后1、3、5、7 d 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分值0~10 分,疼痛程度与评分呈正相关。(3)肿胀消失时间和疼痛缓解时间:肿胀消失时间为患侧与健侧肢体相同位置肢体周径差<1 cm 所用时间。(4)护理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进行评价,共19个条目,按照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分别计1、3、5 分,非常满意≥77 分,满意57~76 分,不满意≤56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肢肿胀度术后1 d,两组肿胀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5、7 d,两组肿胀度均低于术后1 d,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患肢肿胀度比较(±s,%)

表1 两组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患肢肿胀度比较(±s,%)

注:与同组术后1 d比较,1)P<0.05。

术后7 d 7.02±1.361)4.41±0.691)9.374 0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30 30术后1 d 18.12±3.89 17.98±4.01 0.137 0.891术后3 d 15.15±2.841)11.27±2.651)5.471 0术后5 d 11.13±2.261)8.24±1.671)5.633 0

2.2 疼痛程度术后1 d,两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5、7 d,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后1 d,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下肢骨折术后患者VA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下肢骨折术后患者VAS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术后1 d比较,1)P<0.05。

术后7d 1.74±0.361)0.81±0.201)12.369 0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30 30术后1 d 5.74±0.84 5.69±0.87 0.227 0.822术后3 d 4.15±0.791)3.24±0.711)4.693 0术后5 d 2.88±0.621)1.91±0.461)6.882 0

2.3 肿胀消失时间和疼痛缓解时间观察组肿胀消失时间和疼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下肢骨折术后患者肿胀消失时间和疼痛缓解时间比较(±s,d)

表3 两组下肢骨折术后患者肿胀消失时间和疼痛缓解时间比较(±s,d)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30 30肿胀消失时间10.30±2.04 7.18±1.29 7.080 0疼痛缓解时间13.05±2.34 9.12±1.57 7.639 0

2.4 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

3 讨论

手术是治疗下肢骨折的主要手段。但在骨折损伤及手术医源性创伤的双重打击下,局部软组织损伤,患者术后多存在肿胀、疼痛的状况,且因畏疼而导致早期无法进行功能锻炼,从而延长创伤及关节功能康复时间[6,7]。因此止痛、消肿是促进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关键。研究[8]表明,在适当范围内保持肢体高于心脏水平,使血液受重力影响回流加快,有利于消退肢体肿胀。故在骨折术后,除常规用药消肿外,抬高患肢已成为骨科护理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临床常采用枕头抬高患肢,从而促进静脉回流,改善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减轻骨折患者术后肿胀、疼痛情况[9]。但当前所使用的枕头中没有药物治疗的功能,临床效果有限。

从中医学角度分析,骨折后机体经脉受损,营血离经,溢于肌肤腠理,阻滞经络,引发肿胀、疼痛,故骨折术后消肿止痛的关键在于活血化瘀[10]。芳香类活血化瘀中药通过透皮吸收,可发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本研究根据骨折治则,在枕头中填入活血化瘀类中药,制作成中药药枕,并用于下肢骨折患者中。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术后3、5、7 d 肿胀度、VAS 评分均低于术后1 d,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肿胀消失时间和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与普通枕头抬高患肢相比,中药药枕对缓解下肢骨折术后患肢肿胀、疼痛效果更佳,更有助于减轻患者症状,促进肿胀消失及疼痛缓解,提高护理满意度。本研究药枕所用中药为骨碎补、乳香、红花、伸筋草,其中骨碎补味辛、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肾强骨、活血续伤之效;乳香味辛、苦,性温,归心、肝、脾经,具有芳香走窜之效,外能透达经络,内能宣通脏腑,可通达气血,凡血瘀气滞之疼痛均可用之;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具有散瘀止痛、活血通经之效;伸筋草味微苦、辛,性温,归肝、脾、肾经,具有舒筋活络、祛风除湿之效。将上述四种活血类中药打成粉末后制作成药枕抬高患肢,其有效成分经透皮吸收,可充分发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效,促进肿胀消退、疼痛缓解。药理学研究[11,12]显示,骨碎补可促进骨对钙的吸收,有利于骨折愈合;乳香具有促进骨折愈合、抗凝血、抗炎等作用;红花可促进骨折部位瘀血肿胀的吸收及消退,恢复骨折断端血运,对骨折愈合有帮助;伸筋草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与血液循环,缓解骨折部位的疼痛、肿胀,加速骨折愈合。中药药枕可在抬高患肢的同时,发挥活血类中药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一举两得,简化护理操作,且不会加重肝肾负担,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更为全面、安全、舒适的护理方法。

本研究采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中药药枕抬高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患肢,有利于静脉血液回流,可改善血液循环,减轻患肢肿胀及疼痛,充分彰显了中医药特色,为临床骨折术后护理提供了一种安全性好、操作简单的消肿止痛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本研究样本量较少,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后期应增加样本的纳入,以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结果。

综上所述,与普通枕头抬高患肢相比,中药药枕抬高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患肢效果更佳,更有助于减轻患肢肿胀、疼痛,促进肿胀消失及疼痛缓解,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药枕患肢下肢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使用药枕要讲究什么?
使用药枕有什么讲究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自制药枕治失眠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做个药枕减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