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中学”跨越“数字鸿沟”

2001-04-29 00:35孙德路赵卫东
人民教育 2001年8期
关键词:实验班信息化学校

孙德路 赵卫东

2001年1月12日,在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总部与华南师大主办的网络时代的学与教国际会议上,珠海市第六中学的老师向中外专家和同行介绍了班级教育信息化整体改革实验的情况,并展示了学生自己创作的网络课程与资源网页,引起与会代表极大的兴趣。本来限定只有15分钟的发言,由于代表的竞相提问而延长到40分钟。

珠海六中不仅名不见经传,而且两年前还是珠海学生、家长不愿问津的基础薄弱校。他们是如何实现跳跃式发展,闯出了一条网络时代教育改革的新路呢?

选准跳跃式发展的起跑线

珠海六中前身为海岛中学,是珠海市香洲区政府为海岛渔民和郊区居民办的一所完中。区镇办中学,财力不足,学校设备破旧,教师没有一间专用办公室,学生没有一间像样的化学、物理实验室,更谈不,上多功能教室,学校的整体办学条件大大落后于市属中学。学生是渔民子女,分散在十多个岛屿上,班级太小,教师配备不齐。如万山岛六年级一个班才3个学生,东澳岛六年级一个班的学生才5人,有些班级不设英语课,因师资不足,班级太小造成有些课程开不足或开得不规范,教学水平与市区教育不能同步发展。

1998年7月,市政府把海岛中学划归市教委管理,改名为珠海市第六中学,并组建了新的领导班子。

面对学校如此薄弱的底子,校领导班子深感责任重大。他们清醒地意识到:凭着学校的条件与基础,按照常规办学模式发展,想跟上市一中、二中这样的省一级学校是不可能的,必须寻找跳跃式发展的办学新思维与新模式。深思熟虑之后,校领导班子作出决定:紧跟教育信息化的潮流,插,上现代教育技术的翅膀起飞。他们请来了网络教育公司的技术指导,自力更生办起了大屏幕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房,踏上了教育现代化的艰苦征程。在前进中,他们碰到的不仅有技术难题,更多的则是信息技术新环境中的教学难题。于是他们又向华南师大未来教育研究中心的专家们求教,并由此形成了一个共识:中小学搞教育信息化绝不能变成游离于现行教育教学过程之外的一种投资行为和硬件、设施建设,而必须落实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上,培养出能够适应数字化生存环境的新一代教师和学生。基础薄弱学校在教育技术硬件和软件的投资,上是绝对无法同重点中学相比的,但在探索新的学习模式与教学模式方面完全可以同重点中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他们就选准了这个方向:在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中闯出一条跳跃式发展的新路,缩小基础薄弱校师生同重点学校师生之间的数字鸿沟。为此他们决定加入教育部九五重点课题:《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对中小学教育现代化的影响》由华南师大未来教育研究中心桑新民教授主持),开展班级教育信息化整体改革实验,创办两个初中一年级实验班,探索基础薄弱校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跳跃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聚焦三大目标,克服两张皮

选准了起点,就必须确定目标。目前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最大的误区,是信息技术教育与作为学校工作主体的各学科课程和教学体系脱节,成为两张皮;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内容、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评价体系都亟待研究和规范。基于这样的考虑,珠海六中确立了实验的具体目标:

1.创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新模式。

(1)创建新的课程目标模式,把全面提高信息素养作为课程目标,超越仅仅教操作技术的现行模式。

(2)创建新的课程与教学模式,用整合课取代现行单一的操作技术课,用师生共同创建的教学资源库和网站代替目前孤立的教材,用自主学习、协同学习、在研究和创造中学习的新模式代替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3)创建新的教育评价与管理模式,用网络化的过程评价和成就评价取代以往考核知识点的考试模式。

2.创建中小学教育一条龙,教育科研、教改实验、师资培训一体化的基础教育信息化试验基地建设新模式。

(1)创建新的教室模式、学校数字化图书室模式、校园网络中心和资源库建设管理模式、信息化网络化行政、教学管理模式:

(2)探索和创造基础薄弱校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跳跃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为广东乃至全国基础薄弱校的改造提供新思路与新经验;

(3)探索和创造陆地—海岛中小学一条龙的校校通新模式,扭转目前孤立抓硬件建设和网络建设的校校通误区,并探索解决长期存在的中小学教育严重脱节的难题的新思路遗憾的是,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至今尚未正式起步)。

(4)探索基层学校教育科研和校本培训的新模式,为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科研机构在信息时代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服务闯出一条新路。

不求设备超前,但求功能创新

开展班级教育信息化整体改革实验,学校不能没有校园网和资源库,班级不能没有网络化多媒体学习教室。在专家的建议下,珠海六中转变了教室的概念,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打破一个班专用一个教室的传统做法,取而代之的是两个实验班共用两个教室——一个常规教室和一个网络教室;网络教室不设讲台、黑白)板,计算机的摆设以有利于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原则。

按照网络公司的设计,网络教室设备需要50万元,校园网络按常规设备要35万元。校领导犯难了:学校穷得叮当响,85万元如何筹措?他们只好向市教委主任吕明智求援,吕主任了解详情后,斩钉截铁地说,既然选定了方向就绝不能动摇,再困难也要顶着上,经费问题学校设法筹措,教委会给予追补。何时追补,这是未知数。但信息实验班一定要在暑假建好,不能耽误9月1日开课。于是,学校马上筹措资金:一方面挖家底,停止一切不必要的开支:另一方面尽可能节约基建经费,组织教师自己动手安装、布线,用较少的钱,办较多的事。他们的理念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不求网络设备超前,但求教学功能创新,关键是要创建最有利于学生在局域网络和多种媒体资源环境下个性化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未来教室,每一个座位上必须有放文字图书资料和光盘资料的空间。在教育专家和网络公司技术人员的指导帮助下,学校组织老师自己采购设备、安装网络教室,既保证品牌机到位,又節省了开支,老师暑假苦干20天,没有加班费,也没有一分钱补助,一个与目前流行的网络机房完全不同的新型网络学习环境和校园网资源中心展现在大家面前。学校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第一期工程的总投资比预算的减少了近30万元。

校本培训与任务驱动

刚创建的信息化整体改革实验班首先遇到了师资问题。实验班的语文、数学、政治、地理、历史、美术、音乐、生物、英语各科都要进入多媒体和网络化的教学环境,基础薄弱校的教师能适应吗?一摸底,学校只有两个刚从华南师大、华中师大分配来的电教专业毕业生,还有一个语文教师是电脑发烧友,其他教师都要从头培训,要实施各科信息化教学真是举步维艰。

珠海六中明智地选择了校本培训和以任务驱动培训的方法:先成立学校信息化技术小组,着手全校范围内的教师培训,利用暑假短短的20天进行自主学习,相互培训,拔高培训,结业时本校自行考核挑选,然后分科分类进入信息化教学环境,以任务驱动科任教师上岗,并随时根据任课教师的需求,进行个性化、滚动式的再培训。这样,顺利地选拔培养出信息化实验班第一批教师队伍,启动了网络化学与教的实验。同时,在华南师大未来教育中心专家的策划和指导下,用实验班教师群体小型的校本培训,拉动了全校性的大培训,全校教师在不脱产的情况下,将教学工作和培训工作有机地融为一体,创造出低成本、高效益的校本培训模式。

整合课: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

新型的信息化实验班教室组建好了,信息化教学组于2000年8月中旬正式招生,接着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训练,许多来自海岛的渔民儿女,来自边陲小镇的平民子弟,从来没操作过计算机,看着跳动的荧光屏,显得很惘然。看着一张张幼稚迷惘的脸,实验班的教师认真地从每一个按键、鼠标用法讲起,仅用短短的15天,孩子们紧绷的脸就绽开了自信的笑容。

让基础薄弱校的师生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突破以教师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观念与模式的束缚。两个月过去了,实验班的教师制作了大量的课件,但在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这一关键环节上却始终放不开手脚。在专家指导下,他们反复讨论、研究,決定将教师讲授的时间砍掉三分之二,同时探讨整合课的新模式: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学科教学过程中,并将不同学科的学习整合起来。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经过反复尝试,森严的学科知识壁垒终于打破了,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热情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了,一种新的学习模式逐渐形成。

请看一节语文课纪实:

铃……随着上课铃声响起,信息试验班的45位学生怀着兴奋的心情走进了一个特殊的课室:没有黑板,没有讲台,没有粉笔,课桌是人手一台情华同方,草绿的地毯,特别组合机台,以小组整合式分片排列。

同学们,今天是什么日子?

明天将会发生一件什么样的世界盛事?

语文老师轻步在教室的中间,向学生提出了问题。

两周前可能还在海里抓鱼或在田里摸爬滚打的渔民子弟们一个个摸不着头脑:不知道!

老师轻轻地迈步到学生身后说:请你们点开电脑网上邻居里的教师机,里面有五个网址,请同学们仔细浏览,答案就在其中。

一阵啪啪的键盘声过去后,哇!伴着低沉的惊叹声:奥运会明天开幕!课堂一下子熱了起来,随即又鸦雀无声,只见个个双眼直盯着显示屏,食指不停地拨动按键,随着屏幕上展现的异国风光和各种体育设施,几十颗学子的心早已齐~飞到数千公里外的悉尼了。

三分钟后,老师提出了要求:今天我们写一篇短文,主题围绕奥运会,题目可定为《奥运前奏》,着重从网上找到关于介绍奥运起源、发展、历史、规模的资料,特别是本届中国代表团的情况,如中国健儿参加哪些项目,又有哪几个项目不参加,有哪些夺标热门人物或项目,并对自己钟情的项目简介一下。

老师接着提出要求:资料找好后下载到自己的文件夹,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协作选材、编辑,力求每位同学内容不重复,最后以电子文本方式组合,每人写成一篇散文,输入到老师的电脑中,明白了吗?

明白了。

好,Letsgo!

语文老师在教室里背着手,轻步踱来踱去,欣赏着同学们从教学信息资源库里提取信息、交流信息的生动场面,不时与学生小声交流。而后,学生运用多媒体写作方式,设计制作图文并茂的文本,将自己个性化的感受在网络上交流与分……

下课铃声刚停,语文老师夹着装有45篇短文的手提电脑准备走出课室,科代表突然追问:老师,有网上作业吗?

今天抽时间把个人的文章加工成网页链在个人的主页上。

保证完成任务!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回答。

这并非科幻小说里未来世界的课堂,也不是在当今被应试教育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广大教师的幻想,而是珠海六中创办的信息化整体改革实验班里普通的一堂课。

这种教学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理念,它在教室概念、课程与教材概念、学习方式、教学组织形式、作业与考评方式、师生与生生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这里真正落到了实处。

再看一堂整合课例:

学习目标要求以初一语文古诗词为中心点,运用发散思维寻找古诗同数学、英语、政治、生物、地理、历史、音乐、美术等八门学科的联系,然后用多媒体写作方式表达这种内在联系。

在各科教师的配合下,学生各自分组协作,展开讨论、策划,一节课后,每个小组都拿出了方案,开始选材、构思和创作。

诗含数是学生自己创造的一个整合课典型案例。古诗词与数学有什么联系呢?这一课题让学生绞尽脑汁,数学研究小组的四位男同学检索了电子图书馆里1000多首古诗词,终于找到了李白一首《沽酒诗》,发现特意中包含着数理,他们由此编写出一道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并用多媒体形式描绘出每一步解题过程。学生的奇思妙想令人拍案叫绝!

诗言志专题研究小组的七位女同学才思敏捷,还在其他组同学冥思苦寻之际,她们的主页己初具规模了。只见她们分工仔细,有的负责录入,有的负责写感想,有的在配图,有的在配音,做Flash效果,有的在改原有代码,一切都有条不紊。

最顺手的是生物组的诗彩形,他们以花为题材,在网上广采类形名花:既有黄庭坚的春归何处,又有黄巢的蕊寒香冷蝶难来,还有陶渊明的哚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以犹如置身于大自然的美好风光里,如醉如痴。

地理组的诗表域主页在网虫地理老师饶红的指导下,时而爬泰山凌绝顶,上庐山遥看瀑布,时而轻舟已过万重山,大好河山任纵横,好不潇洒。

最醒目的还是美术音乐组,名画、名家书法再配吟唱,效果一流,难怪众多的参观者面对学生的整合课主页无不惊叹:这才叫真正的古诗鉴赏啊!

通过整合课例的制作,开创了一种由学習者亲自参与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新模式,落实了信息化教学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核心思想。让每一个工作小组在评价别的小组工作的过程中全面掌握资源库中的知识,打破了传统分学科、分单元教学中森严的知识璧垒,尤其重要的是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们应用自如的工具。在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中,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激发了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另看一堂数学整合课:

例如初一代数第一章《代数初步知识》,教师把代数式、列代数式、代数式的值这三节内容列为一个学习单元。首先给学生呈现知识导游图:代数式—列代数式—代数式的值,要求掌握:1.为什么要学习用字母表示数?2.用字母表示数应注意哪些问题?3.能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4.能把简单的与数量有关的词语用代数式表示出来。5.知道什么是代数式的值。6.求代数式的值的步骤是什么?指出这些知识在课本第4页至第17页,除了看懂课本外,还要查看学校资源库里的基础教育篇或学校电子图书馆的有关内容,并完成相应练习。第二节课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教师巡堂指导,督促学生做好课堂笔记,查阅学生的问题记录,归纳总结存在的典型问题。第三节课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中所存在的典型问题分组讨论,达成共识。第四节课运用网络整合课的研究、创造性学习模式,在知识的综合应用中巩固提高本周所学习的内容,整理、完善学习网页和多媒体资源库,发现问题并做记录,教师个别辅导。第五节课综合学生学习情况,归纳总结本周学习内容要点,然后布置下周学习内容。

这样,教师利用网络,为学生创设一个用计算机获取概念、进行学习的环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愿望,创造了学科教学中任务驱动的网络自主学习新模式。

教育发展的辩证法:进退的关键是发展

信息化实验班开班前,上至教委、学校领导,下至教师、家长、学生,都存在许多疑虑:基础薄弱校抓了教育信息化建设,会不会影响课程与教学任务的完成?影响听、说、读、写和解题训练?如何处理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家长、学生更关心的是实验班学习成绩与普通班的对比。随着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大量的实验数据的验证,所有人的疑虑都烟消云散:网络实验班全部90位同学期末参加全市统考,各科的合格率都比同级的普通班高出至少10个百分点:优秀率有的达25%,是普通班的一倍多。而他们的信息素养(检索信息、处理信息、创造信息的能力),则远远超过普通班,而且绝不亚于重点中学的学生。他们学会了计算机的操作和运用,制作了学习网页和个人主页,更重要的是他们掌握了如何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和在网上对各学科所需要的信息的搜索和处理。短短一年的实验,他们就开创了一种由学习者亲自参与资源建设的模式,落实了信息技术教育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思想,学生和教师的素质都得到了质的飞跃。

2001年4月9日,来自珠海、澳门、湖南、厦门等地的200多位同行参加了在珠海六中举办的珠海市教育信息化现场会,兴致勃勃地观摩了实验班的现场教学过程,并同学生、家长、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对话,深切地感受到了珠海六中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发生的巨大变化,高度评价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班级整体改革的新模式。生动的事实使人们体悟到:原来的名牌学校条件虽然优越,但如果不能紧紧抓住教育信息化的机遇,或者仅仅满足于做形式主义的表面文章,原有的优势就有可能丧失:而原来的基础薄弱学校若能抓住教育信息化的机遇,从实际出发,选准突破口,就一定能闯出一条跳跃式发展的新路。这就是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辩证法!

猜你喜欢
实验班信息化学校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与天才班的人谈恋爱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超常发挥的“幸运儿”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