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学生学习的原动力

2009-09-16 04:44马秀玲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16期
关键词:激励性情绪笔者

马秀玲

笔者曾做过一项调查:央视众多栏目中,你最喜欢哪个栏目?调查结果有60%以上的学生喜爱《非常6+1》。问其原因,学生说,喜欢主持人李咏才喜欢这个栏目的。笔者又问到喜欢李咏哪一点,学生竟异口同声说:“风趣、幽默。”由这项调查笔者联想到,学生也一定喜欢风趣、幽默、朋友式的教师,而不喜欢古板、严肃的说教式的教师。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学生喜欢宽松、快乐、活跃的课堂气氛,喜欢在一种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现在不爱上课的学生呈逐年上升趋势,厌学、逃课、辍学现象时有发生,这就是专家所称的“上学症”。这种症状令教师、学校都非常头痛。其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最直接的原因恐怕还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寓教于乐”,是当前追求和提倡的目标。可是,长期以来,课堂教学过多地关注受教育者对知识和技能的吸纳程度。课堂上,对于教师的苦心孤诣、别出心裁的设计,很少看到学生作出积极回应。学生的学习易受情绪影响,恰当的运用激励手段,尤其是笑容和掌声,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体会到快乐,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带入最佳学习状态。在课堂上,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种表情都可以愉悦学生身心,拉近同学生心灵上的距离。反之,会认为教师不喜欢自己,因而对学习内容感到索然无味,导致一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与此相反,有些优秀教师则非常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命体验和感受,让课堂充溢着欢乐的笑声。笔者曾听过一节语文课,讲得是何其芳的《秋天》。上课开始,主讲教师就从“神七”上天的新闻导入,并把自己的激动心情带给每一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振奋,当学生得知这一重大消息,当“高兴,高兴,真高兴”的齐呼声响彻课堂时,那一时刻,学生的手掌都拍红了,他们为祖国的强大而欢呼、自豪,那一时刻,师生们都沉浸在欢乐之中,连听课的教师也被这热烈而激动的情绪感染了,而学生更是情绪饱满,精神振奋。

这位教师不仅在上课开始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快乐的氛围,而且这一点也贯串了全课。这节课,学生还欣赏到了很多有关秋天的美丽风景:一片片飘飞的落叶、一棵棵饱满的谷穗、一筐筐红红的苹果。看着学生欣喜的表情,笔者敢肯定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画面上,他们都被这美景迷住了。能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和洗礼,从某种程度上,这可以说是学生最大的收获。在欣赏、交谈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学生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并且集中精力,努力发现其中的美,学生已经没有时间说话、做小动作,现在就是赶他出教室,他也绝不会出去。

这节课主讲教师展现出的亮点还有让学生欣赏文中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句子并说出理由,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学生在其中发现了美,体会了美,并被美所陶醉了,让学生身心愉悦,这无疑对学生的快乐学习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发自内心的最原始,也是最持久的动力。

除了以上亮点,这节课上,主讲教师还运用了一些富有激励性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你非常优秀”“你把智慧分给了大家”“你是这节课最受欢迎的人”等等,这些打动人心的、激励性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对于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是多么需要啊!让他快乐,让他感受到教师的认可与鼓励,从而更加努力。

快乐是智慧的化身,是洒向学生的甘露,是学生年轻跳跃的心在学海泛舟的春风,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最原始动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切莫吝啬笑容和鼓励。微笑和鼓励是一种胸怀,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艺术。当提问时,微笑地注视学生,会让他放松紧张的神经,放下包袱,报之以流利的回答。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微笑是一种鼓励。当学生答错题而惴惴不安时,笑容是一种宽容,一种谅解,更是一种期待,一种激励。当后进生有了点滴进步时,适时的鼓励是对最好的奖赏。当学生在课堂上有创意的表现时,发自内心的笑和近乎夸张的鼓励会点燃创新的火花,让学生信心百倍、劲头十足。而所有这些,总是能让学生的心头充满暖意,让他心里快乐。因此聪明的教师总是会想方设法让学生感到快乐,从而引起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进而转化为学习的内部动力,不断增强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信心。

快乐——学生学习的原动力!给学生快乐,让他们快乐起来,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吧!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丰润镇中学)

猜你喜欢
激励性情绪笔者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老师,别走……
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小学习作教学激励性评价的运用策略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