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观下的大学英语语法教学

2009-12-04 07:50焦彩丽赵建伟
河南教育·高教 2009年8期
关键词:语法教学建构主义大学英语

焦彩丽 赵建伟

摘要:目前,我国大学英语语法教学普遍存在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教师教学费时费力却收效甚微的问题。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大学英语语法教学,能使学生把学得的词汇、语法知识与实际应用(语境)结合起来,牢固掌握语法知识,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关键词:建构主义;大学英语;语法教学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语法历来都是一门很难教的课程,这除去语法课本身的原因外,教师教学方法陈旧,以讲解语法规则、语法知识为主而忽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是一种重要原因。笔者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分析了大学英语语法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的应对措施。

一、建构主义的内涵

建构主义最早的提出者可追溯到皮亚杰,早在20世纪60年代,他就在发生认识论中提出了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认知建构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1.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在建构主义者看来,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2.建构主义的学习方法观

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在学习过程中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把当前所学内容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知的事物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就要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产生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

3.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不是一无所知地进入学习情境的,因而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简单地对学习者灌输知识,而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中建构新的知识和经验。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化的,每个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建构是不同的,而这种注重对个体的自我发展正是建构主义所重视的。

4.建构主义的教师观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教师是学习者进行意义建构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因此其应把精力重点放在如何教会学生“学”上,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二、建构主义观下大学英语语法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学英语语法教学普遍存在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教师教学费时费力却收效甚微的问题。究其原因,从建构主义视角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师的作用,轻视学生的作用

我国的大学英语语法教学,大部分仍是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讲的多、学生听的多的现象普遍存在。一方面,教师布置什么,学生就做什么,教师不布置,学生就无所适从;学生学习的方法是课堂听听记记,课下读读背背,外加做大量的练习。因而,学生对英语语法学习的理解就是死记硬背。另一方面,教师在备课时面面俱到,生怕遗漏了某些语言知识而造成对学生的失职,英语学习过程变成了单纯的知识传授过程。其结果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受到压抑,自学方法得不到开发,教师的教学也变得缺乏创意。

2.在教学内容上,重视英语语法知识的传授,轻视学生对意义建构能力的培养

语法是一门传授语言章法基础知识的课程。为了培养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讲解一些基本的规则和用法是很有必要的,但必须遵循“实践——理论——实践”的规律。因此,在语法教学中应提倡启发式教学,要把语法变成能帮助指导语言实践的活的知识,而不是让语法成为脱离实践的死条条。

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英语语法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重点掌握语法的核心项目,提高学生在上下文中恰当应用英语语法的能力和应用英语的准确性,使学生对英语语法有比较系统的了解,并能借助语法知识解决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有关问题。但传统的教学法偏重语言知识的传授,使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教科书上,他们对意义建构的能力普遍较差。

3.在教学方法上,重视教师教法的研究,轻视学生学法的研究

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语法课堂,使语法的讲授较之过去的黑板板书更直观,但这只是教学形式上的改进,语法教学的实质并未得到根本改观。一方面,教师对语法的讲授,多数仍在实施“注入式”教学,忽视对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导致语法教学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得以同步进行;另一方面,与教法的改革相比,对学生学法的研究更显得薄弱得多。而语法教学的成功与否,并不在于语法知识传授的多少,而在于学生应用语言能力的强弱。正像当代英语教学专家张正东先生所指出的:“语法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掌握语法,而是为了取得学习目的语的工具。”

三、建构主义观下大学英语语法教学改革的应对措施

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大学英语语法教学,能使学生把学到的词汇、语法知识与实际应用(语境)结合起来,牢固掌握语法知识,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笔者认为,建构主义观下的大学英语语法教学改革可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建构主义充分重视学生主体对意义建构的能力,教师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因此,教师应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同时鼓励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并创立学习共同体,让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大学英语语法教学改革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支教学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都很高的教师队伍。目前,大学英语教师授课任务普遍比较繁重,大多数都是在超负荷工作,很难有进修的机会。因此,要积极采取措施,健全教师管理和培训的体制,合理安排大学英语教师的学术休假和学术进修,更新、优化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知识结构,使大学英语教师业务能力提升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同步进行,使他们自觉成为学习型教师,尽快构建起新的教学模式。

3.加强教法、学法研究,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自主作用

学生在教育教学中,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认识和发展的主体,一切教育的影响作为外部客体的存在,只有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才能内化为主体的素质。因此,教师应注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自主作用。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在教学中应推行建构主义理论所倡导的理念,注重学习理论和学习手段的创新。语言学家指出,语法是音位、词性和句法的知识和规则系统,更是交际的工具。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说过:“一个学习语言的人应该有识别句子是否合乎语法规则的能力和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的能力。”因此,语法必须与词法和句法相结合,必须考虑语境因素,把语言形式的教学和语言功能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许伍霞等.主体教育视野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

责编:晓岚

猜你喜欢
语法教学建构主义大学英语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语法教学误区及教学策略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