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的阶段划分与教育内容研究

2009-12-04 07:50樊铮钰
河南教育·高教 2009年8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大学生研究

樊铮钰

摘要: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是将大学生顺利就业并立业必须掌握的相关知识、理念与能力循序渐进地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中,以培养大学生自我规划、自我设计、自我学习、自主就业(创业)的意识和不断发展的立业能力的专门教育,因此它必须是一项连贯的、全方位的系统工程。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研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人才观念的转变,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愈加明确,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愈加突出。在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到全社会高度重视的今天,高校如何有效地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便成为大学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课题。根据生涯发展理论,结合大学生活和教育的实际,笔者将大学阶段的全程化就业指导分为四个阶段,并针对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赋予不同的教育内容。

一、就业探索期(大一)的就业指导教育内容

一年级为就业探索期。学校应着重从适应大学生活的角度,使大学生认识大学生活的意义、特点,认识专业的特点以及适合的职业,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制定大学4年的奋斗目标,尝试进行职业生涯设计。这个时期的教育主要以课堂讲授的形式开展,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进行人生理想、基础道德与法纪教育。在这一阶段,要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以一种积极主动、健康向上的心态投入到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

2.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在这一阶段,要教育学生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与自己所希望从事的职业之间的关系以及职业对人的要求,从而使他们树立起对自己专业的信心,为将来个人职业生涯的成功作好充分的准备。

3.进行心理教育、学习方法与角色转换教育。在这一阶段,必须引导学生在掌握基础课知识的同时,积极主动地适应新环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加接触社会的机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逐步学会适应新环境。要对每一名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水平调查和个性测试,建立学生个性特征档案。还要对新生进行大学学习方法的教育,使学习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从而促进新生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

二、就业定位期(大二)的就业指导教育内容

二年级为就业定位期。此时的大学生已经普遍适应了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而这一阶段又是他们转入专业学习的准备阶段,公共基础课即将结束,因此就业指导工作就要在就业探索期教育的基础上着重进行人生规划教育,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了解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定向。职业生涯规划是就业指导的重中之重。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对大二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就是要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怎样进行,怎样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地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2.确立初步的职业目标——自我定位。调查表明,大学生对自我的了解程度并不高,因此有必要对他们进行职业技能测试,也就是鼓励他们进行自我定位。大学生可以根据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量表、职业性格、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倾向的自我测定等职业测评,初步了解自己的职业个性、职业素质和职业理想,再根据个人的教育经历、实践经历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分析、预测明天的自己。在大二学生的就业定位期教育中,也要让他们适当地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了解地区、国家以至世界范围内的人才需求趋势。

3.重视职业规划团体辅导——职业咨询。在职业规划团体辅导中,通过轻松活泼的小游戏、现场模拟、就业训练营活动以及教师和同学评价,使学生重新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觉察力、自我调控力、社交能力和领导能力,领悟到职业目标确定的重要性。当面临职业选择或职业困惑时,大学生还可接受就业服务中心提供的免费职业生涯规划服务。

4.初步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定位。职业生涯设计按“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世所需、择己所利”的原则,确定职业方向和目标。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连续过程,包括志向确定、职业生涯目标设定、生涯机会评估、自我评估、职业生涯路线制定、职业选择、行动计划与措施制定、评估与回馈等八个步骤。

三、就业实践期(大三)的就业指导教育内容

三年级为就业实践期。这一时期,大学生已经完全进入专业课学习,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确立了自己的发展方向,明确了自身能力的培养目标,是最初的职业发展规划开始实施的时期。此时,应帮助他们认清专业所适应的工作领域,并与自己的身心特点和能力倾向相对照,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就业思想指导。主要是帮助大学生科学认识和正确对待就业,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科学合理地选定自己的求职目标。因此,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择业标准,确立高尚的求职道德。

2.就业政策指导。就业政策是这一阶段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就业政策是国家制定的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准则的体现,是调控、约束、导向毕业生择业行为的基本依据。毕业生就业有专门的政策规定,因此要通过就业指导课程把有关政策讲透。

3.就业信息指导。学生获得的就业信息越多,求职的视野就越开阔,就业渠道也就越宽;就业信息运用得越好,求职的成功率就越高。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信息指导是就业指导工作不可缺少的内容。

4.就业实习指导。一是帮助大学生缩小职业目标差距,实现职业目标。二是注重引导大学生主动深入社会,使他们通过实习、参观、调查等实践活动了解专业形势,认清专业所涉及的工作领域。三是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向大学生宣传自身综合能力在今后就业和人生道路上的重要作用,使他们感受到就业的压力,具有危机感和紧迫感。

四、就业分化期(大四)的就业指导教育内容

四年级为就业分化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考虑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出路”问题,因此要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提高毕业生的求职能力,切实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让他们能够顺利就业。这个时期是就业教育的关键时期,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求职技巧指导。求职技能与技巧的指导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下,用人单位主要通过自荐、面试、笔试、网申等方式来招录毕业生。因此,要指导大学生掌握求职的方法与技巧,提前作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提高求职的成功率。

2.从业指导。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不仅是帮助大学生选择职业、培养择业能力,还包括培养他们的从业能力,使他们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获得更大的发展。从业指导应以人为本,实现个性化指导,主要包括角色转换与角色认识,要教育大学生安心本职、甘于吃苦,放下架子、虚心学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适应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

3.实践指导。就业指导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增加实践环节的内容。比如,请往届毕业生现身说教,讲述他们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求职体会;组织学生观看就业指导专题片;请用人单位领导到校对学生进行模拟面试;将招聘活动直接搬上课堂,并请人才专家现场点评。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形式,使学生在开阔眼界的同时对择业有一种明确的认识,及时调整和完善自我,为将来适应职业活动作好准备。

参考文献:

[1]陈啸.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J].教育与职业,2006,(3).

[2]刘治军.积极探索高校网络化就业指导模式[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2).

[3]王怀伟,韩艳春.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初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3).

[4]郭江平.就业指导应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3,(8).

[5]姚裕群.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调查与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3).责编:一木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大学生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