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颅锁骨发育不全家系基因诊断探讨

2011-02-09 18:26宋丽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11期
关键词:错义杂合家系

高 超 宋丽佳

郑州市儿童医院康复中心一区 郑州 450053

锁骨颅骨发育不全(Cleidocranial dysplasia,CCD)是一种少见的全身性骨发育障碍及骨—牙形成障碍性疾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该病病理上主要表现为膜内成骨障碍,同时也可存在软骨发育障碍,临床上表现为囟门不闭合或闭合延迟、锁骨成骨不良、牙齿发育不全和侏儒等,病变可累及人体所有的膜内化骨和软骨内化骨的骨骼。本研究应用基因检测的方法对两个中国人CCD不全家系进行基因诊断,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受试者来自经过详细的遗传病学调查、临床和放射学检查得到明确诊断的两个CCD家系[1]。家系1中有2名男性受累,先证者1岁6个月,父亲27岁,2例患者身材均较同龄人矮小,头面部比例失调,头大面小,眼距增宽,鼻梁塌陷,双肩在胸前不同程度地靠拢。父亲前囟未闭,身高150 cm,儿子前后囟均增大,前囟4 cm×4 cm,颅缝增宽以矢状缝明显,未出牙,喉软骨发育不全,锁骨短小,双肩下垂,肩关节活动度增大,胸部呈鸡胸。家系2中3名女性和2名男性受累,先证者1岁,前囟未闭,未出牙,锁骨短小,双肩下垂,肩关节活动度大;其母亲25岁,前囟近闭,身材矮小,眼距增宽,鼻梁塌陷,出现多个多生牙。两个家系中的4位健康成员和50位无关健康人作为对照。

1.2 方法

1.2.1 基因组DNA的提取:经受试者知情同意,共收集两个家系4例患者、4位健康成员及50位健康体检人员外周血,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采用小量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快速抽提纯化试剂盒(大连宝生物有限公司),取全血1 mL提取基因组DNA。

1.2.2 PCR扩增:合成7对寡核苷酸引物,对CCD致病基因RUNX2的7个编码外显子及其相邻的内含子序列进行PCR扩增[2]。50μ L反应体系:上下游引物各2 μ L(浓度5 pmol/L),2×Taq PCR MasterMix 25 μ L(0.1U Taq Polymerase/μ l,500μ M dNTP,20 mM Tris-HCL,100 mM 氯化钾,3 Mm氯化镁;北京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模板DNA适量(约100 ng),灭菌超纯水补足体积。由于外显子1的扩增序列中GC含量高,其PCR反应体系中又加了终浓度为6%的二甲基亚砜(DMSO)。反应条件94℃5 min;94℃30 s,55~65℃梯度退火60 s,72℃30 s,循环32次;72℃5 min。

1.2.3 PCR产物纯化及测序:PCR产物经2%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在紫外灯下切取目的DNA条带,纯化回收,纯化后的PCR产物进行双向直接测序。

2 结果

将RUNX2的7个编码外显子的测序结果与正常序列进行比较,发现家系1中父子两个患者外显子1的346处正反向测序均显示T/A杂合双峰,而该家系健康者和正常对照测序中未见这种改变,表明患者发生了c.346T→A的杂合突变。该突变导致 RUNX2第116位氨基酸的密码子TGG被AGG取代,从而使其编码的色氨酸变成精氨酸,即W116R。家系2两个受试患者外显子3正反向测序都在610处显示A/T杂合双峰,即患者出现了c.610A→T的杂合突变,该家系健康成员和正常对照测序结果未见这种改变。此突变导致RUNX2编码的转录因子第204位氨基酸的密码子AAA被UAA取代,从而使其编码的赖氨酸变成终止密码(K204X),致使其后的多肽链翻译终止。也就是说c.346T→A和c.610A→T的杂合突变是引起两个家系患者发病的分子基础。

3 讨论

传统的疾病诊断方法都是以疾病表型改变为依据,但表型改变很多并不是特异的,出现时间也较晚,往往不能及时、及早地明确诊断,失去早期预防和治疗的机会。基因诊断不仅可以帮助确诊现患者,估计预后,更重要的是能诊断症状前患者,给他们的生活方式提出合理建议,检出女性携带者,为她们提供遗传咨询,预测再发风险和提供产前诊断。

CCD的致病基因(CBFA1)编码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是哺乳动物编码转录因子PEBP2/CBF异二聚体α亚单位的三个基因之一[3]。研究发现RUNX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没有骨组织和成骨细胞,这表明该转录因子为成骨细胞分化所必需,在维持正常的骨骼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迄今报道引起CDD患者受累的RUNX2基因突变包括缺失、插入、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及剪接体突变等多种类型,但以发生在“Runt域”的错义突变最常见[4]。在已报道的导致中国人散发和家族性CCD发病的基因突变几乎都是“Runt域”的点突变所致错义突变[5]。本研究鉴定出的引起两个中国人家族性CCD的致病突变也均为“Runt域”的点突变,说明“Runt域”的点突变是中国人RUNX2突变的主要类型,但其中一个为无义突变。

典型CCD一般临床即可诊断,但对于轻症特别是仅有牙齿萌出异常的患者临床诊断困难,检测RUNX2基因可以进行基因诊断;由于本病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手段且外显率高,对于已发现的CCD患者应进行遗传咨询,通过产前诊断发现携带致病基因的胎儿,可以及时终止妊娠。虽然以往报道的RUNX2突变中有几个热点突变,但随着对更多CCD家系的基因检测,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新突变类型,例如本研究两个中国人群无关家系的致病突变均为新突变,因此,对RUNX2基因的所有7个外显子及其侧翼进行测序是比较准确有效的基因诊断方法。

[1] 高超,吴丽,耿香菊,等.先天性颅锁骨发育不全家系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23):54-55.

[2] 高超,吴丽,耿香菊,等.两个新RUNX2基因突变引起家族性锁骨颅骨发育不全[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10,27(2): 140-143.

[3] Ogawa E,Maruyama M,Kag oshima H,et al.PEBP2/PEA2 represents a family of transcription factors homologous to the products of the Drosophila runt gene and the human AM L1 gene[J].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3,90:6 859-6 863.

[4] Kim HJ,Nam SH,Kim HJ,et al.Four novel RUNX2 mutations including a splice donor site result in the cleidocranial dysplasia phenotype[J].J Cell Phy siol,2006,207,114-122.

[5] Xuan D,Li S,Zhang X,et al.Mutations in the RUNX2 gene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cleidocranial dysplasia[J].Ann Clin Lab Sci,2008,38:15-24.

猜你喜欢
错义杂合家系
江南油杉半同胞家系生长及遗传特性评价
Ⅰ型肢根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不明原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UGT1A1基因突变的关系*
GJA8基因错义突变致先天性白内障一家系遗传分析
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统不育系材料选育中常见的育性分离及基因型判断
MKRN3基因与儿童中枢性性早熟
聋人家庭及高危夫妇耳聋基因筛查分析和生育指导
浅析英语文学汉译中杂合现象的成因
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变形归类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