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发作儿童转换型癔症84例临床分析

2011-02-09 18:26罗觉纯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11期
关键词:乙脑癔症首例

罗觉纯

江苏盱眙县妇幼保健院 盱眙 211700

癔症是一种神经精神疾病,多发生于成人,儿童则少见。我县某学校儿童因接种乙脑疫苗,集体发作转换型癔症84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4例中男 17例,女 67例;年龄9~14岁,平均12岁;接种至发病2~10h不等。

1.2 临床表现 共同表现为头痛、头晕、呕吐、腹部不适、四肢乏力、麻木,部分患儿有四肢阵发性抖动,不能行走。每天发作数次,发作时间不定,多受家长情绪及暗示影响,众人面前发作时间延长,发作时体格检查:神志均清楚,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1.3 实验室及其他特殊检查 84例中68例查血、尿、粪常规正常,心电图检查26例均正常,脑电图检查25例均正常,有神经精神症状的11例进行脑脊液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9例四肢无力者查血电解质亦正常。

1.4 病因分析 经检查和专家鉴定,该病与接种乙脑疫苗无关,引起这起儿童群体性癔症的病因为:(1)首例发生晕厥对其他接种者有直接的精神影响;(2)部分教师、学生误认为晕厥与接种乙脑疫苗有关,起误导作用;(3)家长过度紧张致群体性癔症流行。

1.5 治疗与结果 确诊后,医护人员一方面对家长及儿童进行宣传教育,共同做其思想工作,给予安慰,解除其恐惧和不安情绪。另一方面,给部分患儿使用语言暗示及适当的镇静药物治疗,大多数患儿均在 2~5d症状消除后出院,最后有6名家长不支持、不合作,纵容、暗示以致6名儿童病程迁延不愈,后转入上级医院与家长隔离,经综合治疗,病情迅速缓解出院,经随访4个月未复发。

2 讨论

我县同期接种乙脑疫苗56000例,除该学校接种226例后有84例出现症状外,其余未出现类似症状。该校发生癔症流行,有以下两种原因:(1)心理因素:该乡位于偏僻山区,多数儿童害怕打针,故在接种疫苗时出现了紧张、恐惧感,当首例接种者出现晕厥时,对一些精神脆弱的儿童产生了较大影响。(2)人为因素:当首例晕厥出现时,人们没有正确指导,反而误认为与接种乙脑疫苗有关,起了误导作用,最终致群体性癔症流行。

本组病例有以下特点:接种乙脑疫苗后集体发病,均为学龄儿童,女学生多,临床表现大致相同,体格检查、各项实验室及脑电图检查均正常,暗示治疗有效,符合儿童群体性癔症诊断。本文女性发病多于男性,占75.6%,可能由于在同龄儿童中女生比男生青春期早,此时情绪多变,易于发生异常心理;并且女生一般较胆小,情感脆弱,心理稳定性差,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在发病年龄上,均为10~14岁的小学生,可能由于学龄儿童情感带有冲动性和易变性,情感调节能力弱,应变能力低,心理稳定性差,故可导致本病。

本病的治疗应强调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并消除周围环境中不良行为的暗示影响,如家长情绪,周围亲朋好友的惊惶忧虑,医务人员的态度、言语及周围环境等,必须强调,儿童群体发病时,隔离治疗至关重要。由于患儿年龄相仿,性格幼稚,兴趣不稳定,容易互相影响。本组病儿开始5~6人同住一个房间,一人发作时可致同病房集体发作。家长若有不良暗示行为,应将家长与病儿隔离,这样可缩短病程,减少发作次数。因此,家长的理解、配合和支持,同时,加强儿童心理卫生教育,消除儿重心理障碍,对本病的治疗十分重要。

猜你喜欢
乙脑癔症首例
世界首例无肌间刺鲫鱼问世
山西首例给未成年人文身被判停止侵害公开道歉
首例猪心移植患者活了2个月
首例成功的猪心移植人体手术已酝酿了一个世纪
针药并用治疗癔症性失声验案1则
一场聚会引发的癔症
夏季突发高热小心患上乙脑
蚊子带来了可怕的乙脑
健康儿童乙脑抗体水平的调查研究
职院学生癔症性晕厥临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