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克蓉,赖 鹏
(1.中山大学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089;2.中山大学 英语培训中心,广东 广州 510275)
语篇也叫话语(discourse),是指一定数量的意义相关的句子为了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而通过一定的衔接手段、按照一定的思维模式结合起来的连贯的语义整体。Halliday&Hasan认为,语篇的连贯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情景连贯,并由此表现出语域的一致性;二是在语篇本体连贯,语篇的各个部分是衔接的。[1]由此看来,衔接是语篇不可或缺的重要属性。不仅如此,Halliday和 Hasan还对语篇衔接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量化。失语症患者的语篇和正常人的语篇具有很大差异。对失语症患者语篇的研究长期以来都是以形式语言学理论为框架,探讨患者在语音、句法和语义等层面的“欠缺”状况。虽然患者在这些微观的某个或多个层面确实可能出现困难,但这些层面的问题通常都被孤立地考察,语义层面也只考究指称意义的使用状况。近年来,功能语言学的运用拓展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视野,对意义进行了新的定义,把语境纳入了意义组织的范畴。这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语言视角,使他们可以考查不同语言使用环境下失语症患者仍然保留的语言技能。[2]研究失语症患者的语篇可以丰富现有的语言学理论,还可以为患者的语言治疗提供依据。[3]如何把语篇衔接的研究成果适当调整,使之适用于失语症语篇,应受到语言工作者的关注。
不同理论对“衔接”(Cohesion)的定义略有不同,基本上都认为它描述的是小句(或句子)之间的关系,即一个小句的某个部分与另一个小句的某个部分存在联系。系统功能语言学把人类活动的经验归结为由动词体现的六大过程,即物质、心理、关系、行为、言语、存在过程。贯穿语篇始终的经验过程的“参与者”,意义关联的多个小句“过程”,小句中间或近义或反义的修饰语都构成了“衔接”。因此,Hasan把“衔接”看作是上下文具备联系的特征[4]。
Halliday和Hasan讨论过“衔接”在语篇中的作用以及衔接手段,认为“衔接”是通过语法或词汇手段实现的语义关系,是经验意义、逻辑意义和人际意义在特定语境中的组织和呈现,也是“语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作用的结果。“衔接”不包括小句内部的结构关系。“衔接”促使语篇内部以及语篇和语境达成一致。[1]后来,他们拓宽了衔接概念的外延,把“衔接”分为结构衔接和非结构衔接。[5]结构衔接是指小句内部的结构关系,包括平行对称结构,主位-述位结构,已知信息-新信息结构。非结构衔接则不包括小句内部的结构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如图1所示。
指称的事物是同一个体时被称为“同指”,常体现在人称代词或指示词的运用,譬如“他”、“那个”。指称的事物是同类事物的不同个体时被称为“同类”,体现在某种功能成分的省略。下面举两个“同类”的例子。
图1 非结构衔接的分类
例1 甲:我的腿一到雨天就疼得厉害。
乙;我的腿也是。
例2 甲:我能借你的字典吗?
乙:可以,那你的去哪儿了?
例1中乙重复的是“我的腿”,但这和甲所说的腿并不是同一事物,而是同类事物。例2中乙省略的是名词词组的中心词“字典”。“同延”是指两事物存在上下义或近义、反义等关系。譬如“花”同“茉莉”存在上下义关系,“摇摆”和“晃动”存在近义关系,“女人”和“男人”存在反义关系。另外,“同延”还包括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如“树”与“树干”、“树枝”、“树叶”。
以上三种是成分关系的衔接。这些存在衔接关系的项目都是某个信息的一部分,不同信息的某部分产生联系因而构成衔接。此外,存在衔接关系的项目还可以是某信息整体(通常以“小句”为体现形式)与另一信息整体,这种关系被称作有机关系衔接。有机关系衔接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连词的运用,譬如,“我病了,所以我没去上学”,“所以”连接的是两个信息整体。二是相邻对,如一问一答。三是延续语,如“还有”,“另外”。由于Halliday和Hasan关于衔接的量化分析限于成分关系的衔接,因此,本研究也只囿于成分衔接的分析。
构成成分关系的衔接项目称为衔接扣(cohesive ties)。内容关联的衔接扣可以形成衔接链(cohesive chains)。衔接链有两种类型:同质链(identity chains)和相似链(similarity chains)。同质链中的衔接扣是同指关系,即,构成衔接链的各项指向同一事物或事件。相似链中的衔接扣是同类或同延关系,这意味着构成衔接链的各项是同类事物的不同个体或者具备上下义、部分与整体等关系。兹举例如下:
例3 (1)小王一进办公室
(2)便惊呆了
(3)电脑不翼而飞
(4)打印机不见了
(5)抽屉都扔在地上
(6)办公文稿撒得满桌满地
(7)他突然注意到椅子下的公文包
(8)大步冲过去
“小王”和后文中的“他”是同一人,两者构成了“小王”的同质链。“便惊呆了”和“大步冲过去”的“行为人”也是“小王”,是“小王”的同质链中隐性的衔接扣。“办公室”、“电脑”、“打印机”、“办公文稿”、“公文包”构成相似链,其中,“办公室”与其它衔接扣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抽屉”与“椅子”都是家具的部分,是同类关系,也构成相似链。“办公室”一文的衔接链见图2。
图2 “办公室”一文的衔接链(斜体表示隐性衔接扣)
能够进入这两类衔接链的词汇为“相关标记(Relevant Tokens)”。而仅存在衔接链并不足以促成连贯的语篇。下例[4]可以清楚地说明这一点。
虽然在这个例子中的词都能纳入衔接链,但没有人会认为这是一个连贯语篇。衔接链不能建构连贯的语篇,由此可见一斑。衔接扣只是一些孤立的信息碎片,不是完整的信息。只有信息整体才能对语篇是否成立起关键作用,这就需要考察每条完整信息中的成分之间的关系,看衔接链之间能否相互作用。
当某条衔接链中有至少两个衔接扣和另一条衔接链中的两个衔接扣发生语义关系,就认为这两条衔接链相互作用。这类语义关系包括诸如“行为者-行为过程”和“行为过程-地点”。显然,这一类语义关系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经验意义”一致。下面,把“办公室”一文中相互作用的衔接链摘出,以示说明。
图3 “办公室”一文中相互作用的衔接链
链1和链3是行为者和行为过程的关系,链5和链6是地点和行为过程的关系。
相互作用的衔接链要求同条链中至少两个衔接扣与另一条链中的衔接扣发生语义关系,这其实强调了文本中词汇之间的关系。如果仅仅关注单个的语义关系如“行为者-行为过程”或“修饰词-事物”,就局限于小句范围内通过句法表现的经验意义。只有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句存在着类似的经验结构,体现这些结构的词汇又进入了衔接链,才能跨越句法,提升到由经验结构的类似性体现的语篇连贯。
分析衔接链的相互作用针对的是整个文本,即看全文有多大比例参与了衔接链的相互作用。为此,全文的词汇标记数量需要做统计。能够纳入衔接关系的标记,不论是属于同质链或是属于相似链,都可归于相关标记,其余不能进入任一衔接链的词汇为“边缘标记”(Peripheral Tokens)。衔接链的相互作用只涉及相关标记,和边缘标记无关。参与衔接链的相互作用的标记可称为“中心标记”(Central Tokens)。中心标记和总标记数的百分比就是衡量衔接程度的指标。
在分析正常人的语篇时,都会预设整个语篇具备衔接,每个句子都完整无缺,语篇整体具备连贯的意义。因而在找寻衔接尤其是成分衔接时,人们会不自觉地认定小句中的每个词汇和词组都是小句衔接的基石,正是这些衔接把整个语篇串成一个连贯的整体。显然,人们在分析语篇时预设了说话人具备这种构建连贯语篇的能力。这种预设用在失语症患者身上则不尽然。首先,患者的起始句的成分可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下文小句也随时可能出现问题。要找出失语症患者的语篇成分之间的衔接,并且对衔接做更加深入细致的分析,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失语症语篇的衔接分析存在一些特殊问题。清晰地界定这些问题比较困难。这些问题可大可小。譬如,说话人使用了代词,但在此之前并未明确地提及对应的某人某物,在后文中也不再提及此人此物,在上下文中也没有线索帮助读者来推断此人此物。在这一情形下,代词虽然具备了衔接的潜势,但却并未真正实现衔接。又如,说话人自始至终地以代词提及某人,却未明白地说明此人的身份。但是,听者可以依据语篇描述的情景、人物的行为等衔接链获取关于此人在语篇中的角色等信息,判断这些代词指代的是同一对象。可见,在这种情形下,被提及人物的最终身份不甚明确,但至少听者可以从代词的使用来获得语篇相关人物的部分信息,代词的使用基本实现了衔接的功能。
失语症患者的“持续言语”也使得衔接分析变得棘手。“持续言语”在失语症研究中备受关注。它是指患者不自主地重复某些词汇、词组、小句甚至小句组合。从表面上看,这些重复或近似重复的内容是一种衔接技巧的运用,实际上,它损害了语篇层面的连贯,是病态的语言现象。即使重复的内容和语篇其它部分的经验意义完全不和谐,所重复的某个词汇也可以组成一条衔接链,但这种衔接链的语篇价值却令人怀疑。
除了“持续言语”现象,失语症患者还可能提供截然相反的信息。从技术层面上看,这些信息可能形成参与互动的衔接链。譬如,有位患者在描述某件衣服时,首先说“衫”,接着又说“是裤”,再说“不对”,是“长袖”,又改口“短袖”。在正常的情况下,可以把这些关于“衣物”的词串成一条衔接链,并且和“是”这一过程动词建立互动。但是,在这位患者的语篇中,“衣物”链中的各词项所传达的意义互为抵触。这些矛盾的词项不仅没有起到“衔接”的效果,反而破坏了语篇的连贯。因此,在分析失语症患者的语篇时,不能够完全照搬常规的衔接分析方法,要做出适宜的修正。
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种现象,失语症患者的语篇还会存在许多其他问题。在分析失语症患者的语篇衔接时,这些问题处理得当才能够保证分析的结果可靠。下面,将从词汇标记、衔接链等方面讨论如何处理常见问题。
由于代词、指示词、省略语的意义都是隐含的,需要借助于上下文才能获得显性的意义,并以词汇项的形式存在。Hasan把这个过程称为“词汇转码(lexical rendering)”。在分析失语症患者的语篇时,同样需要这一过程把词汇和具体的内容即“词汇标记”联系起来。“词汇标记”可以是单音节词,也可以是双音节或多音节词,甚至可以是偏正词组。在词汇转码时,连词、副词通常忽略不计。下面就以一则口头看图说话语篇的开头部分为例,来说明词汇转码。
例5(1)有一日 (2)有一个人(3)就问三毛 (4)她有没有看过这本书(5)三毛说 (6)没看过(7)哪知道 (8)就被他打了一拳(9)不小心 (10)就撞到了(11)后面有张桌子 (12)于是就碰翻了墨水瓶(13)搞得一身都是墨水
这一部分的词汇转码为(1)有/一日 (2)有/一个人 (3)问/三毛(4)她(三毛)/看/书 (5)三毛/说 (6)看(7)知道 (8)他(一个人)/打(9)小心 (10)撞 (11)后面/有/桌子 (12)碰/墨水瓶(13)搞/一身/是/墨水
注意小句(4)的第三人称“她”被转码为“三毛”,小句(8)第三人称“她”被转码为小句(2)中出现的“一个人”,这两个小句中的“她”所具体指代的对象都可以从上下文和插图获取。只要能够找到对应的指代对象,都把第三人称转码并放入其后的括号中。
失语症患者语篇的词汇转码面临一个比正常人语篇更加复杂的问题,那就是重复和自我更正出现得更为频繁。对于正常人的语篇而言,如果重复被认为不出于任何语义目的,选择词汇转码时就应该排除重复的词汇,在即席讲话中的残缺结构和自我更正也被认为是编辑工具而排除在词汇转码之外。[4]在Hasan看来,这些现象都和语旨有关,具体而言,它们体现的是说话人和话题的熟悉程度、说话参与者之间的熟悉自在程度、交流的即席特性等。这些因素和语篇整体有关,而不是和个别的信息成分有关。而在失语症患者的语篇中,人们往往很难区分哪个部分是编辑问题,哪个部分是失语症特有问题的体现。实际上,失语症患者的语篇中的重复词语和残缺结构出现得如此之多,如果将它们全部排除在衔接分析之外,所剩下内容的衔接程度可能还逊于原语篇。无论如何,被“剪辑”的语篇和患者原语篇应该会相去甚远。
因此,在计算失语症患者语篇的词汇项数目时会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一方面要展示患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意义,不要把大量重复词汇计入,防止衔接程度被虚假地夸大;另一方面要考虑这些意义生成的病症环境。譬如,患者在出现错语时,通常能够自我意识到错误而一次甚至数次地尝试更正。如果只计入最终正确的词汇项,而把之前不够准确的词汇项都排除不计,那么,失语症患者的语篇中许多有价值的特点也就被丢失了。因此,对于失语症患者的语篇的词汇项统计应当综合权衡利弊,把握适当的分寸。在具体操作时可能会出现3种情况。
1.完全重复。当两个或更多的词汇项重复并置时,只计入一个词汇项。此做法的理据为重复在正常人讲话中也是普遍现象,重复词语并未增加或阻碍基本意义的表达。下面举例说明,计入转码的词汇项以斜体标识。
例6 去晾那个衣服啦,那个衣服
例7 三毛,讲、讲、讲价去
当重复的不是单个词汇项而是整个句子,每个句子都要分别计入词汇项,只有这样才能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保留患者话语的特征。虽然最终决定语篇衔接程度的不是这些转码的词汇项,而是那些能够纳入衔接链的互动的词汇项,但这些重复的词汇项也是患者话语的重要部分,因此至少在词汇转码阶段应该予以考虑。下面举例说明句子重复的词汇转码。
例8 火都烧着那衣服了,是吧?
烧着那衣服了
烧穿个洞了
这个,烧穿个洞
以上四个小句都被纳入了词汇转码。
2.近似重复。近似重复是指相似的句子而不是同样的句子重复出现。这些近似重复是患者尝试提供新信息的结果,而不是偶然性的与基本意义无关的随意填充语,但在某种程度上表明患者词语的单调匮乏。虽然这些近似重复有时像是患者的不自主性的持续言语,但也常让人感到是患者尝试对独立的新信息进行表达,因此,这些近似重复在患者话语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有必要被纳入词汇转码。举例如下:
例9 全身都是
这样就身上都有了呵
身上好多了呵
后两个小句和前面的小句说的都是一回事,仅仅是使用词汇略为不同而已。在词汇转码阶段,将这三个小句都一并纳入,但这些近似重复对衔接程度是否有贡献还值得探讨。
3.自我更正。自我更正虽然有可能对听者理解带来障碍,但考虑到在词汇转码阶段要尽量保留原文,这些受到更正的词汇都作为独立的词汇项得以保留。举例如下:
例10 这样呢,衣服,(不是,这个是)
裤,(不是)长,(不是)长袖,短
袖呢,衣服,都是,都是要好穿。
在此例中,除了一个残缺词“长”,所有的名词项都被纳入了转码。
前文提到,失语症患者的语篇中参与者和地点的指称常含糊不清。常见的指称错误有两类:(1)说话人全篇使用代词“他”或“那里”,然而从未清楚表明所指称的对象。(2)说话人使用的不是代词,但指称很笼统,比如“人”,因而指称对象也从未点明。
在第一类情况中,互指的衔接链虽然存在,但最终所指对象却不甚了了。下面语篇摘自一名患者的看图说话:
例11 2.这个,三毛,世界,那,小孩和个什么呀
3.什么世界(我都不知什么呀)
4.一拳打了他
5.他恼他
6.(不知做什么呀)
7.一拳打去他那里
在这一语篇中,从第4句到第7句的“他”的身份一直比较含糊。该患者似乎习惯把人统称为“他”。在第2句,他提供了漫画中出现的人物与文字等信息。对这段话,熟悉三毛故事的人都会认为被打的“他”一定是三毛,然而直到语篇结束“他”的身份也没有点明。尽管如此,听者也能依据画面比较清楚地断定除了第5句的第一个“他”,“他”指示的都是同一人,因而组成了一条同质链。
在第二类情况中,所使用的词可能意义比较笼统,如“这里”。这类词可能在后文中还会不断出现,听者结合情境也基本可以理解这类词,但词的意义仍然有些问题。在下面例举的一段话中,患者提及主人公感到寒冷与晾衣服这些事,但不能具体指明哪里冷与在哪里晾衣服。
例12 31.这里晒
32.没晒干净
33.这里就好冻啊
34.这里好冻啊
35.冻得差不多了
36.这里冻了
37.这里晒
从第31句到第37句,说话人始终没有明确指出“这里”是哪里。因此,尽管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衔接,但这段话的经验意义仍然不完整。笼统或存在问题的指称构成的衔接叠加在一起,并不能促进整个语篇的衔接。
在上面的各类情况中,所述及的词汇项都可以被纳入衔接链。因而算作相关标记,但存在问题的衔接链可以加上问号作为标记。当语篇可以带来理解困难时,虽然这些词项进入了衔接链,它们的最终意义以及可能对听者产生的困惑都应该在衔接手段的量化和衔接链的互动考量这一环节进行评述,以解释所得衔接结果的可靠程度。
在衔接分析中,衔接链的有些互动被看作是无效的。这些无效的互动并不一定是疾病原因特有的,而在Hasan[6]的衔接分析中也没有详细评述。它们往往具备如下特征:(1)重复;(2)动词为“是”或“有”,除了动词和直接搭配的名词对象之外不存在其它的互动词项;(3)不同的投射环境——话语或心理投射句,被投射的句子之间不存在互动。由于第三个特征在失语症语篇中很少见,不妨忽略它,简要解释一下前两个特征。
“重复”是指两条互动的衔接链中有两个或更多的词项互动,但这两个句子指的都是同一件事,没有语义区别。举例如下:
例13 27.烘干这衫,怎么样呢
28.火都烧着那衫啰,是吧
29.烧着那衫
在这段话中,第28句和第29句被看作无效的互动,不计入最终衔接程度分析。
动词为“是”或“有”的句子往往是因患者疾病而显现出动词意义不完整,也能导致衔接链无效的互动。举例如下:
例14 10.一看了
11.就是那个……
14.一看
15.就是那个,什么事
同样的,这个互动从意义表达上来说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正是因为这类互动对宏观的语篇意义作用有限,它们不必计入语篇的衔接程度。
总之,在分析失语症患者的语篇时,可以运用Halliday和Hasan的衔接分析方法,还需要针对失语症患者特殊问题做出恰当调整,使常规衔接分析方法能够最大程度地适合失语症患者的语篇。
[1]Halliday,M.A.K.& Hasan,R.Cohesion in English.London:Longmans/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76/2001:23.
[2]Armstrong,E.Language Disorder:A Functional Linguistic Perspective.Clinical Linguistics and Phonetics,2005,19(3).
[3]Armstrong,E,Clinical Applications∥In Halliday,M.A.K.& Webster,J.J.(Ed.).Continuum Companion to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London:Continuum,2009.
[4]Halliday,M.A.K.& Hasan,R.Language,Context and Text: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 Geelong, Vic.:Deakin UniversityPress,1985:70,82.
[5]Hasan,R.Coherence and Cohesive Harmony∥In Flood,J.(Ed.),Understand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Delaware: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1984.
[6]Hasan,R.,Meaning,Context and Text:Fifty Years after Malinowski∥In J.D.Benson & W.Greaves(Eds.),Systemic Perspectives on Discourse,Vol.1.N.J.:Ablex Pub.Corp.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