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AVR单片机多功能实验板的设计与制作

2012-04-18 03:22唐红雨
镇江高专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高电平串口端口

唐红雨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江苏 镇江 212003)

MCS-51系列单片机以其优越的性能、成熟的技术及高可靠性、高性价比而成为国内单片机领域的主流之一。ATmel公司设计的高性能AVR单片机打破了传统51的技术瓶颈,提供了更多的外设、更快的速度,在实际应用中也非常广泛。为丰富实验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扩展有提高性的实验资源,设计制作的这款支持MCS-51和AVR的ATmega系列的单片机综合实验板[1]。

1 总体设计

根据单片机实验教学要求,要完成常用单片机的实验,如流水灯实验、数码管显示实验99秒计时、单片机音乐演奏、DS1302时钟、单片机与PC串口通信、红外解码实验、24CXX EEPROM读写、DS18B20温度计、键盘矩阵实验、LCD显示实验、8*8点阵显示字符实验、AD模数转换实验、DA数模转换实验等。同时,单片机I/O口需有引出,接上外围电路后,方可做其它扩展实验用。

本文设计制作的51/AVR单片机综合实验板选用了一些集成度高的芯片,如DS1303时钟芯片、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AT24CXX存储芯片、DAC0832数模转换芯片、ADC0832模数转换芯片、MAX232电平转换芯片等,硬件电路十分简洁,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该实验板还包括蜂鸣器、继电器、8段共阳数码管(8个)、发光二极管(8个)、4*4矩阵键盘(1个)、独立键盘(4个)、1602液晶接口与12864液晶接口、ISP接口、8*8LED点阵、红外接收头等模块。另外,该实验板利用活动IC座可方便更换各个厂家的DIP-40的51单片机,配上本文设计的51-AVR转接座可以直接使用ATmel公司的高档AVR单片机,实验板PCB布局如图1示。

图1 实验板布局图

2 硬件设计

2.1 单片机复位电路设计

本实验板采用最传统的RC上电复位电路。由于51在复位端口高电平时复位、低电平时正常工作,而AVR在复位端口为低电平时复位、高电平时正常工作,所以设计了一个转换开关,拨到AT-51时,实现51单片机的复位功能;拨到ATmega时,实现AVR复位功能。R3,Q0,R2组成一个反相器,Q0的β=70,上电时,

Ib=(5-Vbe)/R2=(5-0.7)/20=0.215mA,Ic=β*Ib=15.05mA,

Q0集电极电压

Vc=5-Ic*R3=0.5V,

此时,三极管临界饱和,随着电容充电相应的Ib↓→Ic↓→Vc↑,当电容充满时,Vc达到最大值5V,所以Vc的这一变化过程正好满足AVR的上电复位时序,而R1上的压降变化符合51的上电复位时序,故配上转换开关K后可实现51-AVR的复位电路的切换的功能。其中E1=10μF,Q0的Vbe恒为约0.7V,可忽略不计,所以可以简化看成10μF的电容E1与R1,R2并联后串联,若R1上的压降为U,系统上电时间为t,则有

解微分方程得

U=5*e-100t。

如果U=1V时51单片机开始工作,则t=16.1ms,其时间远远大于规定的最小复位时间2个时钟周期,而AVR单片机的最小复位脉冲时间仅为1.5μs,显然,经反相器反相后输出的复位信号能满足AVR的复位要求。在电容E两端并联一个复位按键,能方便调试时的手动复位[2]。板复位电路如图2所示。

图2 单片机复位电路

2.2 单片机电源设计

本实验板电源输入方式有2种[1-2]:

1)是通过变压器DC座输入,输入直流电压不能超过12V通过C11,E2滤波后加到7805输入端,7805输出端输出稳定的5V电压可直接供单片机和各模块使用。

2)供电方式是直接取电脑USB口电流,电脑USB口能直接提供稳定的5V电源,经C12,E4滤波后可直接供单片机和各功能电路使用,KEY是电源总开关。单片机电源电路如图3所示。

图3 电源电路

2.3 蜂鸣器、继电器设计

本设计中有一个5V继电器,能驱动10A的电流,方便做驱动大电流器件实验,如红外解码遥控家用日光灯实验。D0,D1为续流二极管,防止继电器断开时,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把其它元器件击穿损坏。由于74HC245的I/O口驱动能力有限,故采用2K电阻与9012三极管驱动,继电器引出一组常开和常闭触点,同样也配有一个跳线帽。在下载程序等I/O端口不稳定的情况下,74HC245的输出状态也不定,可能会使继电器不稳定的重复吸合与断开。此时,可以拔掉跳线,断开继电器。具体电路如图4所示。

图4 蜂鸣器、继电器

2.4 12864液晶接口设计

本设计中引入了常用的12864液晶接口,当12864工作在串行状态时分别作为片选、数据、时钟输入端口,分别接单片机的P2.5,P2.6,P2.7口。DB0—DB7为8位数据总线,接单片机P0口。15脚PSB为并行驱动、串行驱动选择端口,在12864上电时,如果PSB输入为高电平,则12864为并行方式驱动,反之,上电时PSB输入为低电平,12864为串行方式驱动。在PSB端口加1个跳线帽可以通过选择接电源或者接地来选择驱动方式。16脚为空脚。17脚为复位引脚,由于12864内部自带复位电路,所以此端口恒定接高电平,使能液晶正常工作。18脚为驱动电压输出端,通过1个10K电阻接背光正引脚。19,20脚为液晶的背光电源,上面加1个跳线帽,可以在实验板电源驱动不足时拔掉跳线。液晶接口电路如图5所示。

图5 12864液晶接口电路

2.5 串行EEPROM设计

本设计采用的EEPROM是AT24C08存储芯片,AT24C08是8位的串行CMOSEEPROM,内部含有1 024字节,支持IIC总线数据传输协议。AT24C08的连接电路非常简单,如图6所示。SCL用于串行时钟的输入,SDA引脚用于串行数据/地址的传输,SCL,SDA分别与扩展I/O口的74HC245芯片相连接。WP为写保护引脚信号,当WP引脚接高电平时,存储芯片的内容都被写保护(只读);当WP引脚接点电平或悬空时,器件则可以进行读写操作。在此,将WP引脚与GND相连,允许芯片读写操作。A0,A1,A2引脚用于器件地址的定义,使用时,根据3个引脚连接高或低电平的情况,确定器件的地址。本实验板上只有一个IIC器件,所以将这3个引脚与GND连接,将器件地址定为0x00。

图6 24C08EEPROM电路

2.6 时钟模块设计

如图7所示,本实验板使用DS1302设计时钟模块。DS1302采用双电源供电。其中VCC1为后备电源,VCC2为主电源。X1和X2是振荡源,外接32.768kHz的晶振。RST是复位/片选引脚,RST输入有2种功能:1)RST接通控制逻辑,允许地址/命令序列送入移位寄存器;2)RST提供中止单字节或多字节数据的传送手段。当RST为高电平时,所有的数据传送被初始化,允许对DS1302进行操作。如果在传送过程中值为低电平,则会中止此次数据传送,I/O引脚变为高阻态。I/O为串行数据输入输出端,是双向的。SCLK是时钟输入端。时钟模块SCLK,RST,I/O分别接单片机的P3.3,P3.4,P3.5口[4]。

图7 DS1302时钟电路

2.7 A/D模块设计

本实验板采用ADC0832来设计模拟量转换模块,ADC0832芯片转换时间仅为32μs,具有双数据输出,可作为数据校验,以减少数据误差,转换速度快且稳定性强。通过DI数据输入端,可以轻易实现通道功能的选择。由于DO端与DI端在通信时未同时有效并且单片机的I/O是双向的,所以电路设计时,可以将DO和DI并联在一根数据线上使用,其数据端口分别接扩展I/O的74HC245芯片。ADC0832有2个模拟量通道,分别接电位器,可以采集电位器的电压,电路如图8所示[3]。

图8 ADC0832模拟量采集电路

2.8 D/A模块设计

如图9所示,D/A转换模块接口电路还是用74HC573扩展,74HC573数据输入接单片机P0口,输出端接DAC0832的数据输入口,锁存端接单片机P2.2口。为了简化接口,DAC0832的,可以接地,ILE,VREF信号接电源。接单片机P3.6()端口。接单片机的ALE端。

图9 DAC0832数模转换电路

如图9所示,如果把DAC0832当外部数据存储器来操作,ALE信号可以实现DAC0832片选的功能,满足DAC0832的时序。例如,向DAC0832输出数据0x55,只需如下指令:MOV,A,#55H;MOV DPTR,#400H,即P2.2口为高电平,选通锁存器;MOVX@DPTR,A。在最后一条指令执行时,P2口首先送出地址,选通锁存器,然后出现ALE信号,DAC0832被选通,接着信号出现,与此同时P0口送出数据0x55,然后、ALE依次消失,与DAC0832时序完全相符。

2.9 串口通讯模块设计

51单片机有一个全双工的串行通讯口,本设计采用了专用芯片MAX232进行转换,采用了三线制连接串口,即和电脑的9针串口只连接其中的3根线——第5脚的GND,第2脚的RXD,第3脚的TXD。电路如图10所示,MAX232的1,2,3,4,5,6,15,16引脚分别接5个1μF的电解电容,这些电容组成电荷泵电路产生2个电源,即+12V和-12V,供给RS232电平需要。7,8,9,10,11,12,13,14脚构成2个数据通道。我们只用了第二个数据通道,第10脚和单片机的P3.1脚连接,第9脚和单片机的P3.0脚连接,第15脚和单片机的20脚连接。在2根数据线上加2个上拉电阻和LED发光二极管,上拉电阻可以增加单片机P3.0,P3.1的驱动能力,而LED灯可以作为数据通讯指示。串口不仅可以实现通信,而且有些单片机的ISP功能是用串口来实现的,如深圳宏晶STC系列的51单片机、恩智浦的P89V51RD2可以通过串口来对单片机下载程序[5]。

图10 MAX232串口通讯电路

2.10 51/AVR转接板设计

本实验板支持DIP-40封装的AVR单片机,要在51实验板上直接使用ATmega 16的话,必须用1个转接座将ATmega 16的相应管脚与51的管脚对接上。51插座的P0,P1,P2,P3口分别接AVR的PA,PB,PC,PD口,RESET接51的RST,XTAL1,XTAL2也分别接51的XTAL1,XTAL2,其余的管脚如电源、地等分别相连。这样,经转接座转接后的ATmega 16直接插在实验板锁紧座上就能使用了。

3 结论

本文设计了51/AVR单片机综合实验板,该实验板可作为单片机入门用的学习板,设计完成后的实验板具有资源广泛、性价比高、使用方便等特点。该实验板既可以用于目前高校的单片机实验教学,也可以作为课堂教学演示仪器。它符合学生实验与单片机教学器件使用的需要。

[1]张毅刚,彭喜元,姜守达,等.新编MCS-51单片机应用设计[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3-6.

[2]樊明龙,任丽静.单片机原理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6-17,25-28.

[3]邹显圣.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智能抢答器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1,19(13):138-140.

[4]向继文,廖立新.基于AT89S51的电子钟系统设计[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7(2):62-63.

[5]李明,毕万新.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3版[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150-160.

[6]王静.Altium Designer Winter 09电路设计案例教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20-22.

猜你喜欢
高电平串口端口
一种基于FPGA的PWM防错输出控制电路
基于NPORT的地面综合气象观测系统通信测试方法及故障处理
一种有源二端口网络参数计算方法
一种端口故障的解决方案
浅谈AB PLC串口跟RFID传感器的通讯应用
基于EM9000工控板高性能双串口通信模型设计与实现
多按键情况下,单片机端口不足的解决方法
TS-03C全固态PDM中波发射机开关机控制电路原理及故障分析
船舶电子设备串口数据的软件共享方法
数字电子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