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域经济联系与农民工技能培训需求的关联性研究

2012-06-25 10:44柳劲松
湖北社会科学 2012年11期
关键词:市州腹地职业技能

柳劲松

(中南民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一、文献综述

劳动力流动是要素流动的一个重要部分,由于劳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实践者和创造者,因此,劳动力流动往往成为学者们研究经济问题时考虑的重要因素。Ravenstein(1885)认为经济因素是最为重要的原因。[1](p167-227)后来也有不少学者在推拉理论和劳动力流动的二元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将就业率、社会制度、人力资本、距离、人口数量、社交网络和文化历史等作为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2](p139-191);[3](p47-57);[4](p126-142);[5](p29-59)关于劳动力流动对经济产生影响的研究也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认为劳动力流动会对失业率、城市化、收入结构、产业结构等方面产生影响。[6][7][8]

Krugman(1991)认为工资收入、就业、生活费用会影响劳动力流动,劳动力流动也会影响到工资收入、就业、生活费用的变化。[9](p483-499)Pons等(2007)结合西班牙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研究西班牙的劳动力流动规律,研究发现,劳动力工作地点的选择与该区域的市场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10](p289-313)Kancs(2011)认为劳动力的净流入会对经济产生价格指数效应、需求效应、成本效应,在这里,价格指数效应指价格指数增大,需求效应指工资需求降低,成本效应指消费支出增加。另一方面,企业数量增加对经济发展也会产生价格指数效应、需求效应、成本效应。企业数量增加会促使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在不断作用下,就会在各区域城市产生聚集和分散效应,使得一部分城市聚集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而另一部分城市的劳动力就会流失。[11](p191-200)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认为,劳动力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会导致显著的收敛效果,但国外的经验研究表明,有些国家的区域间劳动力迁移缩小了地区差距,而有些国家劳动力迁移反而扩大了地区差距。许召元(2009)指出,区域间的劳动力迁移可能缩小、也可能扩大地区差距,这主要取决于资本的外部性和拥挤效应的相对大小,以及农村和城镇居民的技能差异。[12]何雄浪等(2012)从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两个层面对劳动力空间流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发现:地区间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不同决定了企业与劳动力的转移方向,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与固定成本呈正向变动关系。[13]赵伟、李芬(2007)认为,随着地区经济整合进程的不断深入,高技能劳动力流动所产生的集聚力量远大于低技能劳动力流动,高技能劳动力的地区集聚更倾向于扩大而非缩小地区收入差距,而低技能劳动力流动有助于延缓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14]

研究者大多认为,职业教育及技能培训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相互促进关系,但我国职业教育及技能培训与区域经济之间仍存在不协调、不均衡的问题,要协调区域经济职业教育及技能培训的关系,现有研究大多局限于教育学或区域经济学视角进行理论研究,缺少从其他视角进行的实证研究。

二、湖北省域经济联系的现状分析

经济联系强度与地区间经济社会要素空间交流与联系密切相关,经济联系量是用来衡量区域间经济联系强度大小的指标,既能反映经济中心城市对周围地区的辐射能力,也能反映周围地区对经济中心辐射能力的接受程度。为了计算湖北省域内各市州经济联系量和经济隶属度,本研究主要借鉴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经济联系量和经济联系隶属度计算公式进行计量。其中:公式一:经济联系量分别为武汉市总人口(万人)、工业总产值(亿元),Pi、Vi分别为 i地区总人口(万人)、工业总产值(亿元),Di②本文Di的数据主要源自全国公里里程查询网站(网址为:http://www.jdcsww.com/tools/other/selmile.asp),其他指标数据源自2008——2010年湖北统计年鉴,相关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计算和分析。为i地区中心城市距武汉市中心的距离(公路里程(k m)));公式二:经济联系隶属度即:地区经济联系量/圈域经济联系总量)

表1 湖北省16个市州经济联系量及隶属度纵横向比较 单位:亿元*万人/平方千米

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对经济联系腹地空间划分标准,当隶属度大于9%时,属于紧密腹地;当其大于1.5%小于9%时,属于次紧密腹地;如果大于0.5%小于1.5%属于竞争腹地;而小于0.5%则为边缘腹地。本研究按照经济隶属度的大小将各市州划分为紧密腹地、次紧密腹地、竞争腹地、边缘腹地四个空间层次,其中:连续三年划分为紧密腹地的市有:黄石市、黄冈市、孝感市;连续三年划分为次紧密腹地的市有:宜昌市、襄樊市、荆门市、随州市、天门市、潜江市;恩施州连续三年划分为边缘腹地;十堰市连续三年划分为竞争腹地;鄂州市和仙桃市2008年和2009年为紧密腹地,2010年为次紧密腹地;咸宁市2008年为次紧密腹地,2009和2010年为紧密腹地;荆州市2008年为紧密腹地,2009和2010年为次紧密腹地。

三、湖北各市州农民工培训需求差异及其与经济联系的关联分析

1.湖北各市州农民工培训需求差异分析

本研究首先用Z分数①Z分数(z-score)也叫标准分数(stardard score),是一个分数与平均数的差再除以标准差的过程。用公式表示为:Z=(xμ)/σ。(其中x为某一具体分数,μ为平均数,σ为标准差)。来计量各地市州转移就业农民的培训需求的差异程度,然后对外经济联系量与各市州转移就业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需求Z分数进行相关性分析。下表2—表4的计算结果表明:从2008培训需求差异的总体情况来看(见表2.1中2008培训需求Z分数总计),2008培训需求处在总体平均水平之上由高到低依次为:孝感市、荆州市、黄冈市、咸宁市、襄樊市、恩施自治州、武汉市、宜昌市、十堰市;2008培训需求处在总体平均水平之下的市州,由高到低依次为:随州市、荆门市、黄石市、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鄂州市。

从2009培训需求差异的总体情况来看(见表7中2009培训需求Z分数总计)。2009培训需求处在总体平均水平之上的市州,由高到低依次为:咸宁市、孝感市、荆州市、襄樊市、恩施自治州、武汉市、十堰市、黄冈市、宜昌市;2009培训需求处在总体平均水平之下的市州,由高到低依次为:随州市、荆门市、黄石市、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鄂州市。

从2010培训需求差异的总体情况来看(见表5中2008培训需求Z分数总计),2010培训需求处在总体平均水平之上的市州,由高到低依次为:咸宁市、孝感市、荆州市、襄樊市、恩施自治州、十堰市、黄冈市、武汉市、宜昌市、随州市;2010培训需求处在总体平均水平之下的市州,由高到低依次为:荆门市、黄石市、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鄂州市。

表2 2008年各市州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需求均衡发展Z分数表

表3 2009年各市州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需求均衡发展Z分数表

注:(1)Z6(2009培训需求Z分数总计)=Z1(2009外出劳动力总量Z分数)*0.5+Z2(2009转移就业农民的文化程度Z分数)*0.15+Z3(2009转移就业农民的年龄Z分数)*1.5+Z4(2009转移就业农民的工作地点Z分数)*0.1+Z5(2009转移就业农民的从事行业Z分数)*0.1

表4 2010年各市州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需求均衡发展Z分数表

对外经济联系量与各市州转移就业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需求Z分数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2008—2010年相关系数分别为 0.066、0.088、0.387,2008—2010 年相关分析得出的P值,分别为0.815、0.755、0.155均大于0.05,尽管从总体上来看,2008—2010年不同圈层各市州经济联系量与外出务工农民培训需求相关并不显著,尤其是2008年与2009年相关系数仅为0.066、0.088,但2008—2010年不同圈层各市州经济联系量与外出务工农民培训需求相关性仍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且2010年不同圈层各市州经济联系量与外出务工农民培训需求相关系数大幅增加到0.387。

四、研究结论

首先,各市州培训需求状况较为稳定。2008—2009年培训需求处在总体平均水平之上的市州为孝感市、荆州市、黄冈市、咸宁市、襄樊市、恩施自治州、武汉市、宜昌市、十堰市,共9个市州。2010年培训需求处在总体平均水平之上的市州为咸宁市、孝感市、荆州市、襄樊市、恩施自治州、十堰市、黄冈市、武汉市、宜昌市、随州市,共10个市州。总体上看,各市州培训需求波动较小。

其次,培训需求较大的市州占多数。2008—2009年培训需求处在总体平均水平之上的市州共9个,占总样本数的60%。2010年培训需求处在总体平均水平之上的市州为10个,占总样本数的66.7%。数据计算结果反映出大部分市州的培训需求高于平均水平。

再次,从培训需求差异的总体情况来看,2008—2010年孝感市、荆州市、黄冈市、咸宁市、襄樊市、恩施自治州等市州的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需求均在全省处于较高水平,为满足这些市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需求,应提供较充足的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供给,使各市经济发展与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相协调;2008—2010年,除鄂州市、潜江市、仙桃市、天门市等市由于人口较少,培训需求在全省均处于较低水平之外,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需求水平较低的市州还有黄石市、荆门市、随州市等,应积极培育和发展符合当地特点的现代化产业以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带动本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最后,通过对不同圈层各市州经济联系与外出务工农民培训需求的相关分析发现,2008—2010年不同圈层各市州经济联系量与外出务工农民培训需求总体上相关并不显著,但2008—2010年不同圈层各市州经济联系量与外出务工农民培训需求相关性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尤其是2010年不同圈层各市州经济联系量与外出务工农民培训需求相关度增长幅度加大,这主要源于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建设加快,其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的作用开始凸现。

[1]Ravenstein EG.1885.The Laws of Migration[J].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48.

[2]Lewis WA.1954.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J].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 22.

[3]Lee ES.1966.A Theory of Migration[M].Demography 3.

[4]Harris JR and Todaro MP.1970.Migration,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A two-sector Analysis[M].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

[5]Robert E.Lucas,Jr.2004.Life Earnings and Rural-Urban Migration[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12.

[6]袁志刚.中国的乡——城劳动力流动与城镇失业:一个经验研究[J].管理世界,2006,(8).

[7]郭文杰,李泽红.劳动力流动、服务业增长与经济结构转换——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11).

[8]潘越,杜小敏.劳动力流动、工业化进程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非参数可加模型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5).

[9]Krugman P.1991.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3.

[10]Pons,J.,Paluzie,E.,Silvestre,J.and Tirado,D.A.2007.Testing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Migrations and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s in Spain[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47.

[11]Kancs D.2011.The Economic Geography of Labour Migration:Competition,Competitiveness and Development[J].Applied Geography 31.

[12]许召元,李善同.区域间劳动力迁移对地区差距的影响[J].经济学(季刊),2009,(1).

[13]何雄浪,杨继瑞,郑长德.企业异质性、规模报酬与劳动力空间流动——基于新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J].财经研究,2012,(5).

[14]赵伟,李芬.异质性劳动力流动与区域收入差距: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扩展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7,(1).

猜你喜欢
市州腹地职业技能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港口经济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综述
基于SWOT分析法的台州港集装箱运输发展策略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厦门港集装箱集疏运系统现状分析及发展研究
试论市州开放大学与市州电大的联系和区别
“闽越国”腹地的神秘古城——城村汉城
职业技能竞赛国内外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