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的中专病理学说课设计

2012-11-27 07:49崔新慧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21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学情教材

崔新慧

(甘肃省中医学校,甘肃 兰州 730050)

1 说课的涵义

说课是指授课教师在备课或上课的基础上,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分析教材和课程标准、学情和学法、教法和策略、预设和生成,讲述教学过程及其得与失,然后由听者进行评说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1]。说课由解说和评说两部分组成,重点在解说。说课者要阐明的主要问题是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以及相应的理论依据;评说则是听者针对解说而进行的评议、交流和研讨。说课可以是教师在备课后、上课前对课堂教学设计的阐述,也可以是授课后对一堂课的教学方案设计的分析、介绍及反思。

2 说课的内容和原则

说课的关键不在其形式,而在其内容,即“说什么”。说课的内容可以充分体现说课者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方案,体现说课者对教学要素的理解程度和应用教育教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功底[2]。说课时不必面面俱到,关键是要说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重点要说清楚教学构想和理论依据,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的确立及依据,学情及学法分析与指导,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过程设计的思路及其指导思想,教学反思及改进措施等。

说课作为一种紧密结合教师教学实践的教学研究活动,设计与实施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要求设计科学合理,内容详略得当,话语简练准确,这是保证说课质量的前提和基础。(2)理论性原则。要求灵活运用学科理论、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及心理学理论为课堂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这是说课活动的灵魂。(3)可行性原则。说课的设计必须切实可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及实用价值。其设计是否可行,关键在于是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这是说课活动的核心。(4)灵活性原则。说课的时间一般有限制,因此,应选择重要的方面叙述,不需面面俱到,说课的顺序及形式可因内容而变化,可运用多媒体手段增强说课效果。(5)创造性原则。说课时既要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鲜明的个性特色和学科特色,又要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使说课活动保持“新鲜”,这是说课活动的生命线。

3 “以学生为中心”说课设计的前提性认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指出:“将来的文盲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新形势下的课堂不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探究知识的场所。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不应局限于让学生“学会”,更应着眼于“会学”。因此,现代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是基于教学主体的设计。

教育教学的目标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教育教学的主要对象和服务目标,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3],备课时不光要吃透教材、备好教材,还要备好学生,因为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充分研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年龄结构、心理状况、学习态度、知识水平、已有的学习基础和成就、家庭生活条件等,才能合理确定教学的起落点,因材施教。说课时,力求说清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确定传授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其潜能,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4 设计思路

4.1 课前分析

4.1.1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中专医疗专业二年级学生,年龄15~18岁。该年龄段的学生具有较突出的特点,如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关注自己的外貌和风度,重视自己的能力和成绩,渴求同伴接纳、肯定和喜爱的个性特征。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些特点,抓住学生喜欢彰显个性、兴趣广泛、思维活跃、网络应用能力强等特点。

4.1.2 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的确立(1)教材分析。本节的说课内容是中专《病理学》教材中的“良恶性肿瘤的区别”。在已学习肿瘤概念、特征及对机体影响的基础上,对良、恶性肿瘤特点进行辨析与区别。学好本节课既能加深对肿瘤特征等内容的理解,又为学好常见肿瘤等内容打下基础,在知识结构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是重点内容。

(2)教学目标的确立(见表1)。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统领整个教学设计。因此,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设计,除了知识目标的设计外,更强调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设计。

(3)教学重点与难点(见表2)。

表1 教学目标的确立

表2 教学重点与难点

4.1.3 教学策略的选择 (1)教法选择。本节课的教法采用任务引领—合作探究—师生互动式教学法,以学生对良、恶性肿瘤特点的调查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采用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增加教学容量和直观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展示调查结果,教师提供讨论素材,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最后由师生共同总结、归纳。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层层深入探究问题,活跃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对本节课内容乃至整个学科的兴趣,从而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2)学情分析及学法指导(见表3)。

4.2 教学过程设计

4.2.1 课前准备(见表4)

4.2.2 课堂教学(见表5)

4.3 设计反思

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是通过不断的课堂教学实践和反思来完善的。

4.3.1 设计亮点,今后参考(1)教学不局限于课堂,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和教师的视野;(2)教学不拘泥于形式,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以及Q Q学习群等,丰富了教学内容和交流形式,有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3)学生不再被动接受,其学习积极性被调动,优点被发现,同时提供了展示平台,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4.3.2 “两主和谐”本节课设计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如何做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之间的“两主和谐”,把握好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度”,使他们活泼而不散漫,好动而不盲动,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进一步研究和探索[4]。

表3 学情分析及学法指导

表4 课前准备

表5 课堂教学

4.3.3 扬长避短,分工协作 以小组形式进行的调查、展示结果、总结和汇报活动,应结合学生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以免有的学生无法参与其中。

4.3.4 及时指导,纠正偏误 在学生调查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正,以免调查流于形式或数据出现偏差。

4.3.5 合理设计,把握时间 本节课设计了大量探究、报告、讨论活动,课堂师生互动良好,应在实施中注意对课堂教学时间合理分配,以免影响教学进度。

[1]王蕾.通过说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2]张朝红.说课艺术的思考[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135-137.

[3]糜赛男,管洪云.当前生物学说课的问题及优化说课效果的建议[J].生物学教学,2010(6):26-27.

[4]彭涛.说课理论与中学实践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中心学情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以学生为中心”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辨析判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标准应是教学质量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