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藏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措施

2013-03-18 16:21连文斌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9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学校

连文斌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甘肃 合作 747000)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而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并给出衡量是否健康的10项标准,其中3项: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都与心理健康有关。也就是说,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强壮的体魄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并能与其所处的社会及自然环境保持协调的关系。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转变,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1]。在甘南藏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提升藏区教育水平的需要,也是维护藏区社会稳定与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

1 甘南藏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甘南州的基本州情

甘南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属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整体上山大沟深。州内7个县中有4个县属于纯牧区,其余3个县为半农半牧区,多数地区海拔在3000米以上。由于高寒阴湿,缺氧,偏僻,交通不便,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因此这里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得到社会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也没有在学校普遍开展。

1.2 甘南藏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2]。自2004年起,甘南州开始在合作地区部分州直学校培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已经在各县城条件比较好的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部分学校也有了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但在条件比较差的乡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未能普遍而有效地开展,即使在城区条件相对较好、已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部分学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尽管自1999年以来,教育部多次发文安排部署全国中小学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指导各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但广大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却非一朝一夕之功可以奏效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甘南藏区,许多家长认为自己小时候缺吃少穿、忍饥挨饿,吃了很多苦,干了很多活,经常受到家长及教师的批评,还不是心理健健康康的。如今的孩子吃香的喝辣的,出门有车坐,不挨饿,不受冻,回到家有父母关心,能有什么心理问题。如果有问题,只能是被爷爷奶奶宠坏了,变成了“小霸王”,不知道谦让,只知道“吃独食”。甚至一部分教师也认为学校是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无所谓,教师只要教好小升初、初升高及高考课程就完成了教育任务,就对得起学生、对得起家长、对得起社会,心理健康教育与己无关;只有那些什么课也教不好,什么课也不会教的教师才会被派去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好教师学校是不会让他们去做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学校没有关系,社会对学校的认可度主要看升学率,况且心理健康也不是考试内容,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与一般教师关系不大。

第二,缺乏真正能够进行心理疏导、心理救助的专业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专业素养较低。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存在错误认识,许多中小学领导不会有意识地引进教育学或者心理学专业教师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往往会从现有教师中选择部分教学能力不强或者所教课程成绩不太好、甚至无法胜任教学任务的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多数被选去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教师,要么认为自己终于可以松口气、轻松混日子了,要么认为学校领导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不肯定。因而,很少有人能正确对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数人以既不满、又自卑的心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主动性,根本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当做关系国家民族的大事来做,最终导致很多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无法对学生出现的轻微心理问题进行疏导。

第三,把个别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当做其他问题,无法及时给予正确有效的心理疏导。由于很多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正确的从业态度,导致其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匮乏与低下,在学生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时不能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学生摆脱困境,常常依据经验,采取一些简单粗暴的手段,把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当做行为习惯或者恶作剧来处理,最终结果是学生迫于各种压力,暂时有意避免出现使教师不快的行为,但问题并未真正解决,有时还会加重学生的痛苦。

第四,学生中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适应不良型心理问题。这是学生中最常见的一种适应型障碍,尤其是甘南藏区的学生,他们多数人过去过着游牧生活,最近几年才过上定居生活,因此,这部分学生往往难以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这种适应不良严重影响其学习成绩,使其对学习产生厌倦,甚至出现逃学或辍学现象。这些学生表现为害怕学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听不好课,做不好作业;有些学生害怕上学或逃避上学,对学校与教师有恐惧感,一提到学习就萎靡不振;有些学生有矛盾观念和愤怒反应,生活中常常会因为同学的一个小小玩笑而大发雷霆,大打出手。不愿与同学交往,常常成为其他学生活动的旁观者,游离于同龄人群体之外;出现与其年龄段不相符的行为,如逃学、斗殴、说谎、偷窃、抽烟、离家出走等。

(2)网络成瘾型心理问题。由于很多学生离开家庭,过着在学校住宿的生活,缺少父母的关爱,在情感方面容易产生孤独感,周日或者节假日,一部分学生便通过网上聊天等方式获得心理补偿。由于很多藏区学生原来没有或者很少接触网络,一旦在网络中获得心理满足,就很容易沉迷于网上聊天、网络游戏等。网络的匿名性,使聊天可以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不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一部分学生就会过分依赖网络,每次上网时间都会超过预定计划,甚至有些人整夜游荡于虚幻的网络世界中,白天学习时昏昏欲睡,对现实生活毫无兴趣。

(3)抑郁型心理问题。这是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一种以持久的情绪低落状态为特征的心理问题,常伴有焦虑、沮丧、压抑、苦闷、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等。有这类心理问题的学生对生活的兴趣明显减退,不仅对学校、社会中各种新鲜事物不感兴趣,甚至对自己以前感兴趣的事物也不再有任何兴趣;缺乏自信,自我评价过低、妄自菲薄;听课、做作业时,头脑一片空白,有力不从心之感。

(4)焦虑型心理问题。个体处于一定的应激状态便会感到焦虑,这是正常的。焦虑型心理问题是指一种无明确对象、无法摆脱的焦虑状态。表现为持续性的紧张、不安;学习、活动时心烦意乱,记忆和思维受阻;交往中易紧张、易激怒;遇事惊慌失措,常常往坏处想等。明知客观上并不存在威胁、危险和失败结局,是主观上过于担忧,而自己却无法控制,惶惶不可终日。同时出现心悸、口干、出汗、脸色苍白以及震颤、发抖、紧张性疼痛和睡眠障碍、梦惊等现象。

(5)恐怖型心理问题。这是指对某些特定的事物、情境,或对人际交往产生异常恐惧并主动回避以消除不安。①社交恐怖。由于很多藏区学生在以前的游牧生活中人际交往机会不多,定居后,在学校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往往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常识,不优雅的行为举止常常使自己成为其他学生取笑的对象,因此产生恐怖心理。出现这些心理问题的学生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心理辅导,久而久之会产生社交恐怖心理。②对学校的特异性恐怖。一部分藏区学生由于本地没有学校,要到城镇中小学住宿学习,这部分学生在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父母亲,心理产生恐惧,同时对学校住宿生活无法很好地适应,学习跟不上,上课无兴趣,久而久之,个别学生便会对学校产生恐怖感,害怕进校门,害怕见到老师和同学,回避学校生活。

2 加强甘南藏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2.1 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严峻性

要切实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先解决广大教师及家长的认识问题,只有当他们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之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落到实处。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2]。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因此,对中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目前,心理问题已经变得非常严峻,已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3]。在新时期,学生由于缺少艰苦生活的磨炼,意志薄弱,经不起生活的打击,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会抱怨生活没意思,甚至产生轻生念头。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2.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健康开展的重要条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并将其纳入当地和学校师资培训计划。通过培训,使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掌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能力。对专业知识和实际能力达不到要求的,不能随意安排做专职心理咨询教师[2]。针对广大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错误认识,出台一些甘南州地方性政策,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方面向取得心理咨询(辅导)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倾斜,通过一些政策吸引年轻有为的青年教师加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行列,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与能力,为甘南州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必要的师资保障。

学校要逐步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班主任和团、队(专职共青团、少先队)干部为主体,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学校应对每位教师提出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使教师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创设和构建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2]。

2.3 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优化育人环境

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学校环境、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多个因素的影响[4]。学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其秉承的教育理念、目标、内容,教育活动的组织方式、内容,教师的素质、敬业精神、教育方式,班风,校园文化等因素综合形成的学校人文环境,对生活于其中的每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学校领导及教师要上下一心,共同营造积极进取、宽松和谐、团结互助的校园文化氛围。

家庭的结构、经济状况,家庭成员的文化背景,家庭的氛围等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部门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通过家长座谈会,或者举办家长学校等方式纠正学生家长的错误观念与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以正确的方式关心孩子的成长,积极主动地营造欢乐祥和的家庭氛围,配合学校做好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社会大环境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不可避免的影响,社会各个要素中,对中小学生影响最大的首推电视、网络与图书。电视节目由于受到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查,多数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电视节目相比,网络则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学生如果在上网过程中选择不当,比如沉溺于网络暴力游戏或色情网站,则对其心理健康有非常大的危害。因此,学校应开设相关的网络行为引导课程或举办专题讲座,引导学生正确选择相关网站或内容,规范自己的上网行为,正确使用网络,形成健康的心理。对于一些内容不健康的图书音像资料,要引导学生坚决抵制,主动拒绝。通过这些措施彻底净化育人环境,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2.4 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学校应建立心理咨询中心与心理辅导站。通过心理测试等方式及时发现存在心理偏差的学生,并进一步对他们进行诊断和鉴别,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其消除心理障碍。有条件的学校可针对学生在认识、情绪、意志、行为、人格、性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障碍进行疏导、调整和矫正,对学生常见的心理疾患进行必要的治疗,帮助其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不断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学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心理健康教育只是这个系统工程中的一个方面,它始终要服从于整体的教育活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渗透在所有学科教学内容中,渗透在各项教育活动中,渗透在班级管理工作与团队活动中。只有这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2)心理问题的产生或者消除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完成,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有耐心、恒心、爱心,不能急躁。心理健康教育有自身独特的规律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只有遵循其规律才能取得实效,否则只能事与愿违。因此,学校所有教师都要学习相关的心理健康常识,通过业余自修、离职进修、参加短期培训班等方式不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学习心理治疗的一些方法,在全校形成人人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好风气。

[1]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643/201001/xxgk_80266.html,2008-12-01.

[2]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25/201001/81958.html,1999-08-13.

[3]徐莹波,袁波.青少年心理健康引人关注[N].桂林日报,2008-10-23(03).

[4]薛峰.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凸显 加大教育力度刻不容缓[N].临汾日报,2011-01-08(A 04).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学校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学校推介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