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高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中的问题探讨

2013-04-01 20:17彭勤革孙春张瑶胡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基地学校建设

彭勤革,孙春,张瑶,胡蕊

(常州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2)

作为高校实践教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实习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的有力保证。近年来在开展与实施过程中遇到了比较多的困难,地方本科高校尤为突出。学生多、经费少、基地缺、效果差等成为普遍现象,如何提高校外实习质量成为众多地方本科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校外实习的必要性

(一)校外实习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需要

地方本科高校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需要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而校外实习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桥梁,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可靠保障,具有其它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1]。

(二)校外实习是高校学生就业能力的有力保障

众所周知,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步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招生规模从90年代末的约100万人迅速扩招至目前的约600万人,各高校都感受到了把学生招进来容易送出去难,高校毕业生就业早已从买方市场转化为卖方市场。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创造学生就业机会成为高校的必然选择,而校外实习基地为用人单位与学生提供了双向选择的舞台[2]。

(三)校外实习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

作为地方本科高校,需要一支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指导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而目前的高校教师基本都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到高校从事教学工作,缺少社会的实践经验与现实锻炼,校外实习有利于教师拓展视野,获取实践机会,增强教学实践能力。

(四)校外实习能拉近高校与社会的距离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高校通常具有知识的优势、人才的优势,企业通常具有技术的优势、市场的优势。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双方通过交流、合作,可互通有无、优势互补,促进产学研建设,实现高校、企业的合作双赢。

二、校外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办学行业背景变化使实习成为企业的自愿行为

在计划经济时代,接纳高校校外实习通常可通过各行业主管部门以行政命令、任务方式予以实施。现在社会向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的概念迅速淡化,不再有专门负责接待学生实习的部门,社会已不再有明确的提供实习条件的义务,提供实习纯粹为企业的自愿行为,企业对接待大学生实习的态度普遍较为消极,这种现象不是高校单方面所能改变的[3]。

(二)学校招生规模过大,企业接收实习有困难

一方面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成倍增长,过去企业只需接待一个班的实习,现在要接待几个班的学生实习,而且以往接纳校外实习的多为国有大中型企业,进入新时期后,这些企业很多已经改制或破产了,数量上减少了,影响了学生实习;另一方面,计划经济时代大中型企业的招待所、培训中心等也不存在了,企业接收与管理高校学生实习的条件发生了变化,接收实习产生了困难。

(三)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接纳实习有风险压力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赛,企业在接纳校外实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提供场地、设备、师资、后勤等条件,增加人力、物力的支出和生产成本,而且大量未经过培训的学生进入企业后,在管理、安全上也面临了很大的风险[4],同时,一些企业担心学生在企业实习中接触新产品及重要技术,造成商业机密的泄密等等[5]。

(四)实习安排不符合学校与企业的各自需求

校外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的接纳往往难以形成规模,尤其是管理类、财经类专业,相同专业大量学生同时到一个单位实习会影响正常的秩序。通常同一岗位只能安排几个学生,这种分散式的实习形式,给学校实习教学与管理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也为确保毕业实习质量带来了新的难题:一方面,校内指导老师不能随时根据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及时指导[6];另一方面,实习单位对实习的工作要求主要基于本单位的业务需求,而这通常又与校外实习的目标不完全吻合。此外,一些专业的校外实习还常常取决于接纳单位自身业务量的维持情况,一些业务有周期性或难以保持增长的单位,甚至都不能保证每年都接纳实习学生[7]。

(五)实习经费不足影响校外实习质量

实习经费投入的不足,是高校实习基地建设的瓶颈。尤其作为地方本科高校,多年来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而经费来源渠道少,标准低,使原本紧张的办学经费捉襟见肘,同时许多学校在教学观念上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投入不足,致使许多学校用于教学实习的经费多年不变,甚至减少,而社会同期物价却在不断上涨[6]。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接收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不会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企业不愿意为高校的校外实习承担额外的食宿、指导、接待等开支。从我们的调研中也发现,有近70%的企业需要收取实习管理费、指导费、食宿费等。而且收取的费用也在逐年提高。因此,学校实习经费投入的不足加上企业的收费使实习基地建设困难重重。

三、提高校外实习质量的路径

(一)建立校企共建合作双赢新机制

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加强学校的对外联系,校企互派人员进行交流,定期召开实习联谊会等[8],利用自身优势,采取为企业提供产品研发与科研合作、人员培训与人才培养等方式,并加强管理,保证校企双方实现长期高效的产、学、研合作,保障校外实习基地的运行[9]。避免“用而不建”,努力构建校企双赢的利益驱动机制,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1)利用实习基地平台,开展技术合作,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双方共同进行新产品的研制、新技术的引进以及设备的技术改造,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这就极大地调动了企业积极性,为高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铺平了道路。

(2)为企业选拔后备人才。企业要发展,就需要高素质的人才。目前在人才供求方面出现了矛盾的局面:一方面是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单位,另一方面是企业找不到理想的人才。如果我们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纽带作用,用人单位就可以通过实习基地考察实习学生,挑选合适的人才;学校则能够根据基地单位提供的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素质教育,保证为实习基地所在的企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10]。

(二)加大经费投入,促进实习条件的改善

充足的经费支持是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的物质保障。没有充足的投入,加强重视就成了一句空话,没有充足的投入,改进管理就缺乏动力来源,也不利于学校与实习基地之间合作的稳定性。近些年来各学校对校外实习的经费投入相对不足,无法保障学生正常的实习,其实习效果也就打了折扣。因此积极扩展经费渠道,保障经费投入的充足、稳定是高校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的关键所在[11]。同时,校外实习要争取就近的原则,这样可以减少交通费、食宿费等许多开支,将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也有利于学校和企业之间进行联系,学校可以及时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监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学校可以在短时间内赶到现场进行解决、沟通,利于学校管理。

(三)优化实习组织模式,适应企业管理需求

学校对校外实习教学安排应充分考虑企业生产与管理的特性与要求,可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单一专业与多专业综合相结合的模式,并调整优化实习安排的周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接纳大量的学生实习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管理,愿意接纳校外实习的单位越来越少,大批量、整班接纳的则更少。首先,针对目前大型企业接纳地方高校学生实习少,中小企业接纳多的状况,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实习开展活动,可集中大量的学生到大型企业实习,将少量的学生分散到中小企业实习,并尽量避免同一专业大量学生到同一单位实习给企业增加实习接待困难及管理上的影响,也要避免管理困难、质量无根本保障的完全分散式的“放羊”式校外实习。其次,调整校外实习学生的组成方式,企业需要的往往是不同专业学生共同实习,针对各专业特点和企业状况,将校外实习多专业化、小组化。

(四)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高校校外实习,受市场经济特性的影响,没有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很难在短时间内有彻底改观。国外经验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定政策是政府部门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也是支持和促进高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发展的最根本、最彻底的方法。不少西方国家将企业接纳实习作为企业的义务,可给予财税的优惠与减免,我国也应该积极参考与借鉴。同时,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地方所属高校“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2〕170号),开展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申报,通过建设校外实践基地,承担高校学生的校外实践教育任务,促进高校和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的建立,推动高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升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就业能力,各高校与企业也应抓住申报契机,积极争取国家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努力改善实习基地条件,提高校外实习质量。

四、结语

高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需要校企合作双赢的机制,需要资金的保障支持,需要优化完善实习模式,还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不能盲目追求数量,而要注重基地质量,加强校外实习基地评估,及时淘汰不满足实习条件的基地。学校应整体优化配置,统筹并集中精力建立若干个实习条件好、管理水平高、可供多专业共用的校外实习基地,使其成为学校可重点依托且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合作伙伴。

[1] 孟祥宾,魏泽.论高校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44-146.

[2] 赖李明.大众化教育时期地方高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机制的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4):25 -26.

[3] 刘俊学.“准就业”:合作教育的多赢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06(6):66-67.

[4] 朱新华.校外实习组织实施方法创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5):170-172.

[5] 易洪雷,薛元,张彩云,等.基于校企合作联盟模式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4):139-142.

[6] 李建楠,刘玉峰,李春晖.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中的困境及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9):152-154.

[7] 陈美球,周丙娟,蔡海生,等.分散式校外毕业实习调控机制的构建[J].中国农业教育,2011(3):40-43.

[8] 张治国,赵志根,郑永红,等.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1):139 -141.

[9] 邱悦颜,徐庆军,田英翠.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培养创新人才[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6):58-59.

[10] 蔡敬民,董强,余国江.高等院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新思考[J].中国大学教育,2009(2):77 -78.

[11] 杨海明,王志跃.新时期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2007(6):87 - 89.

猜你喜欢
基地学校建设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我的基地我的连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