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文学、艺术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2013-08-15 00:53熊晓辉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土家族学报文学

熊晓辉

土家族文学、艺术的早期活动,许多史书都有记载,最早可追溯到殷墟甲骨文。后来,一些史书、地方志等陆续记载土家族先民巴人的文学、艺术活动,如 《后汉书》《晋书》《华阳国志》等。其中,《华阳国志·巴志》曾记载了公元前11世纪,土家族先民巴人参加过武王伐纣,并在武王伐纣时跳 “巴渝舞”的情景。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中,大量记载了古代巴人的艺术活动。土家族土司统治时期,文学、艺术活动丰富多彩,明末清初在容美土司出现了田氏作家群,同时还有不少用汉语记录的文献典籍。土家族居住在湘鄂渝黔边邻的内陆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族源、语言等因素以及社会变迁,使土家族文学、艺术出现了各自特点。就其内容和形式来看,土家族文学、艺术同土家族宗教祭祀、民间习俗、生产劳动、日常生活等都有直接的联系。国外对于土家族文学、艺术的研究始于元代,元代游历西南的威尼斯人马可波罗著有 《东方见闻》,《东方见闻》中有访问西南部分地区沿途土家族风情的记载。19世纪后半叶,美国人威廉·洛克哈林 (W.Lockhart)对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进行了考察,并出版了《中国的苗蛮》。法国人巴克 (Bacok)两次到中国西南地区,写了许多研究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学术论文。20世纪20年代,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博士对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进行调查,写作并出版了 《苗族调查报告》《从人类学上看中国西南》两部著作。真正意义上的土家族研究应该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因为1956年10月,土家族作为一个单一民族才被基本确定下来。1953年,潘光旦的 《湘西北的 “土家”与古代巴人》、王静如的 《关于湘西土家语言的初步意见》、王明瑀的 《湘西土家概况》等研究论文对土家族文学、艺术研究起到奠基的作用。以土家族文学、艺术为研究对象,是20世纪80年代以吉首大学、湖北民族学院等高校为代表的一批从事土家族研究的学者首先做出来的。1997年,湖北民族学院创办了第一本专题研究土家族的学术刊物《土家学刊》;1998年以来,吉首大学出版了 《五溪文化丛书》及7册 《湘鄂渝黔边区研究》,研究领域几乎涉及土家族历史与现状的所有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后,土家族研究引起了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历史学、文艺学、艺术学等学界的极大关注,先后有费孝通、林耀华、潘光旦、宋蜀华、林惠祥、彭继宽、杨昌鑫、田荆贵、彭武一等学者从不同层面论述了西南少数民族文学与艺术,它让我们察觉到了西南地区诸多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的基本特征,有助于推动土家族文学、艺术研究的深入与完善。近20年来,伴随着人们对土家族研究的深入,土家族文学、艺术研究出现了一批新成果,据初步统计,20年来关于土家族文学、艺术的研究论文有1000多篇,著作80多部。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除了对土家族文学、艺术本体进行研究外,还涉及到语言、历史、社会及宗教等研究。当前,土家族文学、艺术研究不论是研究主体、理论方法,还是内容范围、研究成果以及学术影响都具有研究者的多元性、理论方法的多样性和研究内容广泛性的特点,而且呈现出阶段性的面貌特征。

一、土家族文学、艺术研究的阶段特征

(一)启蒙起步阶段 (1950—1977年)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和关注民族问题,多次组织专家、学者到湖南、湖北、四川等省的少数民族地区考察。1951年,楚奇、艺军合编了 《湘西兄弟民族的山歌》(中南人民出版社),其是研究土家族民歌的珍贵资料。1954年,王静如写作了 《关于湘西土家语言的初步意见》、王明瑀写作了 《湘西土家概况》;1956年,潘光旦写了 《访问湘西北 “土家”的报告》《湘西北的 “土家”与古代巴人》等,他们的研究报告揭开了土家族研究的序幕,并为土家族文学、艺术研究奠定了基础。1956年10月,土家族作为一个单一民族被基本确定下来,从客观上拉开了土家族文学、艺术研究的序幕,当时人们就土家族文学、艺术的一些新动态展开了一系列讨论。土家族文学、艺术研究作为当时民族文化发展进程中的新兴文化现象,有关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性质、源流与类别、作品表演与实践等问题的研究中。具体而言,有关其研究状况,主要呈现为:

1.土家族文学、艺术的性质、源流、类别及所持有的观念

该类研究以土家族文学、艺术的性质和学者们所持有的观念态度为主要论题,对土家族文学、艺术的概念内涵进行界定,并就土家族文学、艺术的性质问题展开讨论。这一时期,涉及土家族文学、艺术的主要论文及研究报告有: 《湖南龙山土家族初步调查报告》 (严学窘,1952)、《湘西土家概况》 (汪明禹,1954)、 《关于土家问题的调查》 (中央土家问题调查组,1956)、《访问湘西北 “土家”报告》(潘光旦,1956)、《湘西北、鄂西南、川东南的一个兄弟民族——土家》(向达、潘光旦,1957)、《恩施专区土家族情况》(恩施地委统战部,1958)、《湘西土家族民族自治州永顺县凤寨调查报告》(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1958)、《湘西土家族民族自治州龙山草果社调查报告》 (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1959)、[1]《巴蜀史的问题》 (蒙文通,载 《四川大学学报》1959年第5期)、《巴蜀文化初论》(徐中舒,载 《四川大学学报》1960年第1期)等。论著类有:《湘西土司辑略》(谢华,中华书局,1959)、《土家族文艺调查·哭嫁》(武汉大学中文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9)等。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土家族文学、艺术研究处于停滞状态,这一阶段几乎没有研究成果。

2.土家族文学、艺术作品的表演与实践

该类研究主要倾向于土家族文学、艺术作品的表演与实践,主要论文有:《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历史来源和活动情况》(载 《舞蹈丛刊》1958年第4辑)等。论著类有:《文茶灯:民间歌舞》(湖南群众艺术馆,湖南人民出版社,1957)、《锦鸡:土家族民间叙事诗》(田二娃、田茂中,湖南人民出版社,1958)、《四川花灯歌曲:酉阳、秀山部分》(林祖炎,重庆人民出版社,1958)、《婆婆树:土家族民间故事》 (牧笛,湖南人民出版社,1959)、 《土家族传说故事选》(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央民族学院分院中文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9)、 《土家族彩织图集》(中央民族学院分院,湖北人民出版社,1959)《湘西民间舞蹈选》(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歌舞团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59)、《湘西民间歌曲选乐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馆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60)等。1966至1977年间,该类研究处于停顿。

在土家族文学、艺术研究的启蒙起步阶段,土家族族源、变迁、文化发展及生活状况是人们讨论的主要论题,在切入点、关注点、研究取向等方面对土家族文学、艺术进行了不太集中或暗含的讨论和分析。学者们介绍了土家族的基本情况,指出了土家族传统文化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具有原生态性、兼容性、多元性等多种特征。但人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土家族存在认识上的不足,缺乏稳定的学术平台,研究成果质量相对不高。无论怎样,该阶段的研究毕竟从客观上拉开了土家族文学、艺术研究的序幕。

(二)争议质疑阶段 (1978—1989年)

“文革”结束以后,思想逐渐解放,人们把目光又聚焦到土家族文学、艺术的研究上。由于前期的研究基础,在这一阶段,众多学者又开始积极介入研究工作,他们创作学术著作,以《中央民族学院学报》《中南民族学院学报》《江汉考古》《西南师范大学学报》《重庆师范学院学报》《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吉首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为平台,注重资料的整理与收集,加强对土家族文学、艺术基本知识与基本特点研究,并就当时土家族文学、艺术研究的新动态展开了讨论,而且涉及到了土家族文学、艺术的研究论题和取向的多样化问题。其中地方性认同、文学艺术形态与源流、文学艺术特征等都是争议的焦点。

1.土家族文学方面

研究论文有:《湘西土家出土遗物与巴人的关系》(熊传新,载 《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4期)、《古代巴人廪君时期的社会和宗教》(彭武一,载 《吉首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土家语概况》(田德生,载 《民族语文》1982年第4期)《试论湘鄂土家族 “同源异支”》(彭英明,载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3期)等。这些论文对土家族文学进行了探讨,作者们都认为,应该对土家族文学的内涵进行界定,土家族文学研究不要局限于民间故事,应开始全面研究。

这一阶段的论著有:《古代的巴蜀》(童恩正,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土家族简史》(吴永章,民族出版社,1983)、《湘西民间文学资料》(湘西自治州群众艺术馆编,1984)、《女儿寨传说:土家族民间故事集》(韩致中,长江文艺出版社,1985)、《土家族民间故事》(刘长贵,重庆出版社,1986)、《土家族民间故事选》(归秀文,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土家族风俗志》(杨昌鑫,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土家花灯词》(张如飞、肖田,四川美术出版社,1989)、《土家族仪式歌漫谈》(金述富、彭荣德,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土家族文学史》(彭继宽、姚纪彭,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2]等。学者认为,土家族文学研究远远超出了单纯的记述目的,而作为地方性文化的表述方式,交织着地方人群的文化认同。土家族文学的主题,就是为了说明民族文化与艺术思维为土家族身份认同提供了手段。

2.土家族艺术方面

土家族音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歌舞上,人们对土家族传统歌舞进行了深入研究。部分学者从不同角度,或宏观或微观地探讨了土家族艺术的发展,并进行了个案调查。音乐研究论文有:《巴渝舞源流考》(董其祥,载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巴渝舞的源与流》(段绪光,载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4期)等。器乐研究较少见。学者在研究中,充分运用了音乐学、历史学、宗教学等知识,对土家族音乐进行了探讨。音乐类论著有: 《鄂西山歌初探》(枫波,长江文艺出版社,1979)、 《土家族情歌集》 (吴恭俭,四川民族出版社,1981)、《秀山花灯:四川民间舞蹈》(四川舞蹈家协会,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土家族民歌》(宋玉鹏,四川民族出版社,1987)、《土家族挤钹牌子》(彭秀槃,四川民族出版社,1987)、《梯玛歌》(彭荣德,岳麓书社,1989)等。

美术类的研究论文有:《记湘西新发现的虎钮錞于》(熊传新,载 《江汉考古》1983年第2期)、《介绍恩施的几枚土司印章》(邓辉,载 《江汉考古》1983年第4期,这段时期美术类的论文几乎都是有关土家族器皿考古方面的,没有发现专题研究土家族民间美术方面的论文。这阶段论著类的成果有:《长阳土家族》(长阳土家族编写组,1984)、《湘西民间纹样集》(天顺新,湖南美术出版社,1986)、《土家族》 (刘孝瑜,民族出版社,1989)等。他们就土家族民间工艺、图案、物件等展开了研究,可以说,这一阶段的美术研究比较薄弱,而且真正有关土家族美术研究的成果少见,也反映出这个阶段人们对土家族美术认识的局限性。

(三)探究认可阶段 (1990—2000年)

在1990至2000年间,国内许多核心学术期刊刊登了大量的有关土家族文学、艺术的论文,这说明了人们对土家族文学、艺术研究正在全面深入,土家族研究要想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就必须以新的方式不断地提示人们去再思考。这一阶段,文化部门开始重视土家族文学、艺术研究,召开了土家族研究研讨会不下十次,客观上推动了理论研究的进程。1990年11月,在湖北长阳召开了首届土家族文化宣传工作会议,成立了 “土家族文化经济发展研究协作会”。研究人员除了活跃在土家族研究领域的本民族学者外,也有部分从事社会科学、艺术学研究的汉子学者,他们成了土家族文学、艺术研究的中坚力量。

1.土家族文学方面

研究论文有:《土家民俗风情的一面镜子——记田泰斗的五峰竹枝词》(曹毅,载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一幅母系氏族社会农耕文化画卷——土家族打 “挖土锣鼓考》(杨昌鑫,载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土家族”撒尔嗬 “的哲理思维初论》(萧洪恩,载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土家族民间文学的产生与发展》(曹毅,载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等,从研究的核心论题而言,这些论文是对土家族文学的本土实践、经验深化和理论反思,是基于土家族文学探究阶段而做出的理论解答。

论著有:《鄂西民间故事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湘西歌谣大观》(刘黎光,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 《历代土家族文人诗选》 (湖南省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岳麓书社,1991)、《中国土家族习俗》(田荆贵,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晚秋堂诗词选》(田兴六,岳麓书社,1992)、《哭嫁歌》(彭继宽、彭勃,岳麓书社,1993)、《鄂西谚语集》(鄂西自治州文化局,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土家族研究》(陈国安,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土家族文化精神》(胡炳章,民族出版社,1999)、 《土家族民间文学》 (曹毅,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鄂西土家族传统情歌》(田发刚,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土家族文化史》(段超,民族出版社,2000)等。十年间,土家族文学研究突出了古籍整理和出版,对抢救、传承土家族文学遗产贡献巨大。

这一阶段的土家族文学研究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学者们缺乏对土家族文学研究的团队精神,缺乏组织、合力,对土家族文学发展的研究还很不深入。

2.土家族艺术方面

音乐类研究论文有:《土家族三千年音乐史考》(石峥嵘,载 《音乐研究》1990年第1期)、《土汉音乐混融区的民歌形态特征》(赵翔,载 《黄钟》1995年第1期)等、《贵州土家族傩仪音乐地域性与跨地域性研究》(邓光华,载 《中国音乐学》1997年第3期)、《”巴渝舞 “名称考辨-土家族古代音乐史系列研究之二》(石峥嵘,载 《音乐探索》1999年第1期)、《论土家族音乐之美》(田世高,载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土家族哭嫁歌与其他土家民歌风格之比较》(余咏宇,载 《中国音乐学》2000年第4期、《土家族民歌衬词解密》(蔡元享,载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土家族打喜花鼓》(田世高,载 《中国音乐》2000年第2期)等。他们对土家族音乐艺术的历史、形态、地域、特征等作了充分的探讨,对土家族古代音乐史的一些情况也做了一定的分析,论证了土家族音乐发展兴盛的必然性与合理性。

土家族音乐论著类成果有:《湖南地方戏剧志丛书》(湖南省戏曲研究所,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湘西地方戏音乐》(唐方科,贵州民族出版社,1996)、《鄂西土家族传统情歌》(田发刚,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等。研究者选取土家族戏曲音乐、情歌等为考察对象,属于个案分析的理论研究,这对于土家族音乐本体结构、文化意蕴及保护利用具有参考指导作用。

美术类研究论文有:《土家吊脚楼与楚建筑》(张良皋,载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土家族吊脚楼的源流、构造及功能》(朱世学,载 《民族论坛》1994年第1期)、《土家族工艺文化及其特征》(苏和平,载 《天府新论》2000年第5期)等。作者大部分从土家族工艺、建筑着手,论述土家族民间工艺的产生、源流、形式及特征,同时还研究土家族民间建筑的艺术特色,从而显示土家族民间美术的文化、审美涵义。

美术类论著有:《土家族苗族民俗民间艺术》(秦雨,重庆出版社,1990)、《湘西民居摄影集》(赵振兴,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湘西城镇与风土建筑》(魏挹澧,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等,该类研究以民俗民间艺术、民居与建筑为表现主题,具有民俗文化的特征。

我国于1983年建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制度,一些关于土家族文学、艺术研究的基金项目开始展开,如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巴蜀舞蹈史”(林堃,1992)、“巴蜀傩戏”(于一,1994)、“土家族民间美术的风格特征及表现形式”(辛艺华,1999)等。

(四)深化发展阶段 (2001年至今)

2001年以后,土家族文学、艺术研究积极运用文学、音乐学、美术学、哲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政治学、历史学、宗教学、文化学、统计学等学科成果,进行专题讨论,且呈多元化倾向。这一阶段,学者们的研究更加专业而系统,文学、艺术研究成果遍地开花,成果均具有一定的学术深度。学者们运用新的研究方法,以文化整体观的立场和民族志的方法来进行个案描述和理论分析,采取历时态和共时态相结合的研究思路来组织材料与分析问题。

1.土家族文学方面

文学类研究论文有: 《竹枝词源流考》 (熊笃,载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初淀春情的美妙诗化——重庆土家族情歌探析》(黄洁,载 《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石柱马氏土司文学述论》(彭福荣,载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试论佛教伦理对土家族民间故事的影响》(丁世忠,载 《文艺争鸣》2009年第7期)、《民族情怀与开放情怀——论重庆土家族作家群的小说创作》(王学振,载 《重庆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文学视域下土家族哭嫁民俗》(李若岩,载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当代土家族诗人作品中的民族风格元素》(向笔群,载 《民族文学》2012年第11期)等,仍然从土家族民族文学出发,积极开拓民族文学研究独特的领域,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学研究成果的同时,形成多样化、特有的土家族文学研究环境和研究领域,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

文学类论著有:《土家族文化通志新编》(彭英明,民族出版社,2001)、《土家族民间信仰文化》(向柏松,民族出版社,2001)、 《土家族地区竹枝词三百首》 (沈阳,民族出版社,2003)、《民间口传文学的珍贵遗产——重庆土家族民歌》(黄洁,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土家族婚俗与婚礼歌》(陈廷亮、彭南均,民族出版社,2005)、《土家族研究》(贵州土家族研究会,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土家族文学原创丛书》(萧国松,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文化人类学的湘西文本——土家族民族历史文化研究》 (杨选民、杨昌鑫,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等,这段时期,资料整理方面的成果较多,纯文学技术理论研究的较少,可喜的是,不少研究者在民间口传文学、诗词研究等领域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2.土家族艺术方面

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AJD)统计,音乐舞蹈类的研究论文自2001年至今共有1000余篇,主要从研究背景、表现形式、艺术特征、文化阐释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展开论述。土家族民间美术方面的论文有所增加,涉猎的范围在不断拓宽,发表专题论文约计700多篇。基于CALIS联合目录检索,这一阶段有关土家族艺术方面的著作约有60多部。音乐研究类论文有:《土家族歌舞音乐语义特征论》 (田世高,载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竹枝歌的音乐人类学研究——土家族古代音乐史研究》(石峥嵘,载 《中国音乐》2001年第4期)、《土家族廪歌研究》(熊晓辉,载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浅析土家族”三声腔 “民歌》(杨华,载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论土家族打溜子艺术表现特征》(黄晓芳,载 《怀化师专学报》2002年第3期)、《论土家族”打挤钹 “的音乐特征》(王跃辉,载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论土家族”打溜子 “的艺术形态》(楚毅,载《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湘西土家族民歌分类管见》(胡远慧,载 《广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土家族的音乐语言结构》 (田世高,载 《民族艺术研究》2003年第4期)、《黔东土家族”打闹歌 “概述》(文庆容,载 《中国音乐》2003年第3期)、《土家族民歌歌论》(田世高,载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湘西土家族打溜子考析》(潘存奎,载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土家族舞蹈的分类及其艺术特征》(陈廷亮,载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土家族摆手歌舞中的原始文化意向》(陈东,载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鄂西土家族丧葬法事锣鼓乐的结构分析》(齐柏平,载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渝东南土家族民歌中的数字表达研究》(白俊奎,载 《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鄂西土家族 “杂号子”同调式山歌》(陈宇京,载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土家族傩戏唱腔结构形式研究》(熊晓辉,载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土家族摆手舞源流新考》(熊晓辉,载 《怀化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土家族丧葬仪式音乐的模式研究》(齐柏平,载 《黄钟》2006年第3期)、《鄂西南土家族民间歌舞耍耍研究》(刘嵘,载 《中国音乐》2006年第4期)、《土家族傩堂戏的戏剧品格》(熊晓辉,载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土家族摆手舞透析》 (覃燕萍,载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湘西土家族梯玛神歌调查研究综述》 (赵书峰、刘能朴,载 《中国音乐》2007年第1期)、《鄂西南土家族灯歌音乐的形态特征》 (王一芳,载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土家族地区戏曲兴盛的文化艺术背景》 (陈伦旺,载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土家族传统民间舞蹈 “花鼓子”初探》 (胡献锦,载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湘西土家族舞蹈的人文历史背景研究》(熊晓辉,载 《四川戏剧》2008年第1期)、《湘西土家族民歌与鄂西土家族民歌的比较研究》(熊晓辉,记载 《民族音乐》2008年第2期)、《土家族栽秧薅草锣鼓歌的生态生成及其艺术特征》 (熊晓辉,载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土家族毛古斯的保护与研究》(熊晓辉,载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土家族民歌旋法探微》(熊晓辉,载 《民族音乐》2009年第2期)、《土家族毛古斯舞的原始发生》(金娟,载 《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第1期)、《湘西土家族傩戏考略》 (熊晓辉,载《戏曲艺术》2009年第3期)、《土家语梯玛调的艺术特色研究》(陈东,载 《中国音乐》2009年第2期)、《湘西土家族 “九子鞭”的艺术形态》(熊晓辉,载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彭水土家族摆手舞研究》(田阡,载 《四川戏剧》2010年第3期)、《论明清时期土家族竹枝词对对方音乐的影响》(熊晓辉,载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土家族古老乐器“咚咚喹”的艺术形态》(熊晓辉,载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清代改土归流时期汉文化对土家族音乐活动的影响》(熊晓辉,载 《音乐探索》2011年第6期)、《土家族原生型民间音乐现状、特征与价值》(熊晓辉,载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土家族跳丧舞的表现形式与文化特征》(熊晓辉,载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土家族巫祀仪式歌舞的审美文化》(刘志燕,载 《音乐创作》2012年第11期)、《土家族绷绷妥的女性特征》(向华,载 《人民音乐》2012年第12期)等。这一阶段的论文,对土家族音乐历史文化背景、流源、类别、结构及形态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并且从音乐与文化方面对土家族音乐进行了专业的、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音乐论著有:《巴东堂戏》(高源章、邓明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土家族音乐概论》(田世高,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酉阳土家摆手舞》(邹明星,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鄂西土家族器乐文化》(曾焕学,民族出版社,2003)、《土家族哭嫁歌之音乐特征与社会涵义》(余咏宇,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清江流域撒尔嗬》(刘启明、沈阳,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薅草锣鼓》(潘顺福,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中国土家族牛角腔民歌选》(龙泽瑞、向熙勤,2006)、《鄂西土家族器乐文化》(曾焕学,民族出版社,2006)、《鄂西土家族丧葬仪式音乐的文化研究》 (齐柏平,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3]《楚韵巫风之谜:湘鄂渝黔边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研究》(熊晓辉,大众文艺出版社,2007)、《田野中的文化呈现——穿越文化浸洗的廪嘎人歌舞研究》(谭必友,人民出版社,2010)等。这些论著对土家族音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对人们研究、了解土家族音乐起到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美术类研究论文有:《土家族民间工艺的文化内涵》 (田少煦,载 《深圳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艳丽多姿的土家族服饰》(刘发生,载 《新重庆》2004年第4期)、《土家族雕刻艺术研究》(李禧,载 《艺术百家》2007年第5期)、《酉阳土家族阳戏面具的文化意蕴》(袁联波,载《文艺研究》2008年第7期)、 《乌江流域民族墓碑建筑雕刻艺术研究》 (余继平,载 《装饰》2009年第6期)《土家织锦的现代价值及其保护与传承》(田小雨,载 《民族论坛》2008年第12期)、《鄂西土家族织锦的 “图式文化”特征》(李敏,载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民族艺苑中的一朵奇葩——石柱土家族刺绣艺术》 (钱舜,载 《美术大观》2009年第6期)、《独具特色的土家族木雕》(刘佳一,载 《黑河学刊》2011年第12期)、《土家族吊脚楼建筑审美浅析》(黄哲,载 《东南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恩施土家族民居建筑工艺》(董灵文,载《大家》2012年第5期)、《探析湖南土家族民间刺绣图案文化意蕴》(吴玉红,载 《装饰》2012年第3期)等。从研究内容来讲,土家族美术是一个整体文化圈,只对工艺、建筑某几个类别形式进行研究,缺乏整体性的关照,难免会造成以偏概全。

美术类论著有:《土家族民间美术》(辛艺华、罗彬,湖北美术出版社,2004)、《渝东南土家族民居集》 (孙雁,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图像石艺——武陵土家地域石质文化研究》(向极鼎,湖北美术出版社,2006)、《土家织锦》(田明,学苑出版社,2008)、《湘西土家织锦技艺》(田明,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乌江流域民族民间美术研究与集成》(余继平,重庆出版社,2011)等。成果虽然丰富,而且又有一定深度,但是与学术论文一样,不足以形成对土家族美术的系统认识和全面表达。

这一阶段,有关土家族文学、艺术的科研项目课题积极展开,以 “土家族文学、艺术”为专题的研究项目逐渐增多,如国家社科基金有:“土家族文化资源保护与文化产业构建研究”(彭振坤,2003)、“民间叙事传统与 故事传承研究——湖北长阳都镇湾民间故事传承人”(林继富,2004)、“湘鄂渝黔边区少数民族艺术研究”(熊晓辉,2005)、“土家族工艺美术史”(彭林绪,2007)、“土家族歌师文化研究”(陈宇京,2008)、“土家族审美文化综合研究 ”(杨亭,2010)、“土家族毛古斯舞的调查与研究”(金娟,2011)、“武陵山土家族民间美术传承人口述史研究”(金晖,2012)、“土家族口述史研究”(陈廷亮,2012)等;教育部人文研究项目有:“土家族舞蹈生态学研究”(陈廷亮,2010)、“土家族舞蹈的文化人类学研究”(李开沛,2011)、“语言音乐学视野中的土家族母语音乐艺术及其当代人文价值研究”(陈东,2011)、“明清时期土家族土司音乐文化研究”(熊晓辉,2012)等。

二、土家族文学、艺术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近年来,土家族文学、艺术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应该认真总结与改进。笔者认为,对土家族文学、艺术进行研究,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土家族文学、艺术,促进中国西部最丰富、最具特点的人文资源之一的土家族文学艺术的开发与利用,丰富土家族文化研究的内容与方法,探索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

(一)理论研究方法问题

目前,土家族文学、艺术研究正处于建设发展时期,理论研究方法也在不断改进与完善之中。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土家族文学、艺术研究就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现有的研究对土家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均有涉及,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为:研究主要停留在对土家族文学、艺术静态的描写和平面的比较上,缺乏对土家族文学、艺术研究特征的考察和本体结构特征的考察,忽视了文学、艺术自身发展规律对土家族文学、艺术演变的影响;缺乏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综合研究,从艺术学、音乐学、美术学等角度切入的真正有分量的理论研究还是很单薄;缺乏风格研究和微观研究。从土家族文学、艺术现有的成果来看,风格研究和微观研究很少,这是一个不正常现象;对土家族文学、艺术发展的新特征与社会文化意义关注不够;缺乏对土家族文学、艺术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互动机制研究,这既是现实策略问题,又是理论问题。

土家族文学、艺术研究,应结合文献资料和前人研究的成果,采取实证的研究方法,由纵向探讨土家族文学艺术的源流、发展与变化,再从横向研究土家族文学艺术形态和特征中赋予的文化内涵,研究不同时期土家族文学、艺术的演变情况及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形态、技法和变化特点,加深对土家族文学、艺术的全面研究。

(二)理论研究队伍问题

上世纪80年代以前,从事土家族文学、艺术的研究人员主要为部分高校教师、文化工作者、民族部门的同志及科研爱好者。80年代后,研究队伍有了很大扩展,一些著名专家学者和归国留学生加入了研究队伍。改革开放以后,土家族文学、艺术研究受到各界的关注,再加上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研究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土家族文学、艺术研究队伍建设还不够完善,没有形成梯队,团队精神需待加强。当前,就土家族文学、艺术研究学术队伍及队伍建设等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加强队伍建设,注重人才培养。相关高校应开设专业课程,培养土家族文学、艺术研究的后备人才。专业院校的博士、硕士都应当将土家族文学、艺术纳入到自己的课题研究中;研究队伍应多元化,不仅有专业研究人员,还应吸收热心土家族研究的教授、学生、画家、作曲家、诗人及各行业的优秀人员;举办培训班,分期培训人员;健全研究机构,充分发挥专业研究机构的作用。可采取建立土家族文学、艺术园、坊等形式,实行产、学、研运作;加强研究队伍的合作精神与团队精神,理论研究队伍应与实践者相互沟通,使理论与实践各行其道,为研究工作营造好氛围;加强国际合作,积极与国外研究机构、团队进行互动交流。条件成熟时,可采取强强联合的形式,加强合作。

(三)学科建设问题

纵观土家族文学、艺术研究的历史,研究成果以汇编资料为多,而且质量不高,不健全。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土家族文学、艺术的学科建设。就土家族文学、艺术学科建设而言,笔者认为应该:确立土家族文学、艺术研究的学科体系,凝练研究方向,明确研究目标;建立一些有关土家族文学、艺术研究基地,包括重点学科、实验室、实践实训基地、研究中心等;发挥学术带头人的作用,选好学术带头人,组织一定数量的研究骨干,组成科学、合理的科研梯队;适应学科多元化的需要,处理好学科建设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1]周兴茂.土家学概论 [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年,p11

[2]胡萍、蔡清万.武陵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文献集成 [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p76

[3]彭振坤、黄柏权.土家族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p43

猜你喜欢
土家族学报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土家族情歌
致敬学报40年
土家族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