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2013-08-15 00:50程文质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年19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应用型案例

□文/程文质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河南·巩义)

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课程要突出专业知识的拓展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是理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理财价值观,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适应经济生活的能力。因此,财务管理课程应围绕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开展多个环节的教学改革。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对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长期以来,各高校财务管理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满足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实际操作能力差,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如何改变财务管理教学现状,大胆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与尝试,是亟待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清。应用型教育是一种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的教育模式。目前大学本科教育已逐渐转化为“大众教育”,本科大学生也逐渐成为一般的专业人才。所以,对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教育目标必须调整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指导目标,从而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可到底何为应用型人才?可能有很多人都是一知半解。正是因为对应用型人才概念模糊导致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哪些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我们如何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贯穿到日常教学工作中去?面对这些问题,尚缺乏明确的认识和总结,从根本上制约了财务管理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偏好理论教学,轻视实践课程教学。目前,许多高校财务管理教学还停留在以理论教学为主,不能理论联系实际。部分任课教师在个人职称和科研双重压力下,不愿意改变现有教学模式而在理论教学中插入实践教学,把实践教学工作看作是额外负担。有些高校尚未建立专业的财务管理实验室,且开设财务管理实验课的也少之甚少,大多还处在探索研究阶段。基于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又没有专业的实验室,同时缺乏相关实践教学高水平的教师,加之部分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偏好理论教学,轻视实践课程教学。这些都造成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离,学生对教师纯理论的说教觉得枯燥乏味,因此财务管理教学要上升层次是很困难的。

(三)教学内容重复,课程衔接不合理。财务管理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综合学科,交叉性强,在相关学科的教学计划中都有开设,其中有很多教学内容在不同学科中都会涉及,如货币时间价值在财务管理学、项目投资学、成本会计学中都会讲到,金融市场在财务管理学、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和金融学中也会重复讲授,造成学时紧张。另外,许多高校在课程安排上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会计学中的变动成本法在财务管理决策中用的较多,但时常会遇到没有学过管理会计学就学财务管理学的情况。又如,财务管理学中大量运用了线性规划和概率统计中的理论和方法,但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开设这两门课程。

(四)案例教学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存有局限。为提高财务管理课堂教学效果,很多高校开设有案例教学课程,其被当作提高学生财务管理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许多专任教师在财务管理课堂教学中,大篇幅地穿插案例分析,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但通常案例是事先进行组织和规划好的具有理想状态的事例,相关条件和问题不需学生去分析和确定,只要求学生按照约定的案例环境和条件去解决问题;如果案例篇幅较长,学生容易缺乏对案例背景的现实感性认识,其效果并不显著。因此,案例教学不能很好地培养、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转变教学观念。财务管理教学的目标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知识方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有一定的知识广度和深度,能力上要有一定的操作实践能力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在素质上要有较高的专业和非专业素养。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就需要将其逐渐渗透到本科教学过程中去,建立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教学课程体系,重塑教育教学质量观,使学生在学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与提升,使其具有能自主思考问题、处理日常事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深入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理论研究,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对实践教学要求更高。自1998 年教育部批准设置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以来,对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理论教学研究比较完善,但对实践教学研究尚且不足,这就需要我们财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者深入研究,建立并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体系。再者,要提高财务管理实践教学水平,首先要具有专业化的实践指导老师,实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人员分离制度。高校也要加强对专职实践指导老师的培养,做好培训、进修、研讨工作。同时,还要加强校内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财务管理专业实验室和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等。

(三)改革调整教学内容,进行分模块教学。为避免课程授课重复,建议各课程主讲教师采用集体备课的形式,提前研究确定授课内容,避免课时浪费。对于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期和不同学时数,可进行分模块教学,即分为“基础知识模块”(属必将内容,学时要有保证)、“重点应用模块”(联系理论知识介绍实际应用,学时可适当调整)、“拓展应用模块”(可根据学时不同进行增减)三个模块,有利于在不同课时情况下有效安排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清思路,增强学习效果。在精简课程内容的同时要充分注意财务管理学科发展的成果和动态,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

(四)坚持、定期地开展多媒体教学示范性活动。多媒体教学逐渐成为各高校提高财务管理课堂教学效果的现代教育手段之一。现代教育手段与传统教育手段相比,着重突出“现代”二字,其目的是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和系统思维方法,使教育技术更具有时代特色,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如何让更多教师坚持并定期开展多媒体教学示范性活动很重要。首先,课程所属单位教学主管要将多媒体教学建设与发展列入学期工作日程当中,使多媒体教学质量工作常态化;其次,利用每学期课程结束后将本学期深受学生喜爱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软件予以展示,并开展多媒体教学质量评比活动;第三,加强示范性活动后续培训工作,传授教学中常见问题的处理。多媒体信息量大,如何使学生思维紧跟幻灯片切换速度,要适当补充必要的板书。板书的好处在于过程清晰,节奏与学生的思维基本同步,因此,在关键内容或关键过程上,辅之板书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钱国英,王刚.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10.9.

[2]龚凯松.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2011.2.

[3]李素英,吴永立.对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的思考[J].财会研究,2009.5.

[4]陆富彬.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10.12.

[5]王春英.财会案例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解决方法[J].商业经济,2008.10.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应用型案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