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看图书馆职业精神的培育

2013-11-15 17:59
图书馆界 2013年5期
关键词:图书馆员馆员图书馆

芦 硕

(首都图书馆,北京 100021)

1 职业精神的内涵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职业是指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职业精神是在职业活动中逐步形成发展的,反映职业特征的一种心理和素质。职业精神是职业利益和职业责任的高度概括,对具体的职业行为具有指导意义。不同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各种职业组织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职业尊严,通过制定规章制度来宣扬职业精神,规划职业愿景,满足社会对该职业的要求和期许。

2 《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中渗透的职业精神

关于图书馆的职业精神,很多学者都是从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规范两方面进行论述的。2002年中国图书馆学会颁布了《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它借鉴了国外图书馆的经验,阐述了中国图书馆员应具备的道德素质。根据《准则》可将图书馆职业精神概括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开拓创新精神、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尊重文献知识信息、学习精神、合作精神6个方面。

2.1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确立职业观念,履行社会职责”强调了图书馆员的职业观念是由图书馆员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决定的。从古代藏书楼到现代图书馆,图书馆经历了时代变迁,也实现了职能的多元化发展。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背景下,图书馆员要明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涵,以普遍、均等、无差别为原则开展读者服务,通过构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图书馆联盟、农家书屋等形式,丰富民众的文化需求。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图书馆要发挥它的社会教育职能,馆员应最大限度地创造条件,让这座没有围墙的大学带给民众更多的学习机会。馆员还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参与到社会事务中。

2.2 开拓创新精神

“适应时代需求,勇于开拓创新”是图书馆不断发展的基石。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在图书馆五定律中提出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戈曼(Gorman)在图书馆新五定律中提出要尊重过去、开创未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开始质疑图书馆存在的必要性,现代图书馆馆员面对新环境建设数字图书馆,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正是这种紧跟时代、开拓创新精神,对图书馆消亡论做出了积极主动的回应。

2.3 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

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在《苏格兰西部群岛之行》中写道:“书籍是可靠的贮存器,也许一时会被忽视或遗忘,但只要重新打开,就会重新传授其教导。”正是因为有了阅读对象,书籍才被赋予了更加鲜活的意义。图书馆员不仅要学会和书打交道,更要知道如何处理好和读者之间的关系。现代图书馆更是希望通过文明热情的服务,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保障读者权益。在图书馆实际工作中,馆员要克服职业倦怠感,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

2.4 尊重文献、知识、信息

“尊重知识产权,促进信息传播;爱护文献资源,规范职业行为”体现了图书馆员对文献、知识和信息的尊重。在现代图书馆建设中,信息被看做一种资源,信息公平是现代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图书馆一直以保障公民自由获取信息权利为己任,从信息的角度维护着社会的公正、公平。近年来,在网络环境的开放体系中,数字化形态为知识产权的搜集、处理、传播和共享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另一方面数字化形态又给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无穷的隐患。这就要求图书馆馆员在工作中要引导读者合理使用馆藏资源,尊重知识产权,杜绝恶意下载,促进信息的良性传播。

2.5 学习精神

“努力钻研业务,提高专业素养”体现了图书馆员的学习精神,传统图书馆是以文献为服务单元,在网络信息环境中,读者的信息需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图书馆需要用网络化、数字化手段提供更为多元的服务,以满足读者个性化和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图书馆员要根据实际情况,提高专业素养,以最快的时间、最简捷的渠道把信息传达到读者中去。每一个馆员要想在职业活动中不落伍,都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先进理念和技术,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

2.6 合作精神

“发扬团队精神,树立职业形象”体现了图书馆员的内部合作,图书馆正常运行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通力合作。“实践馆际合作,推进资源共享”体现了图书馆行业之间的合作,图书馆联盟以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为目的,为实现图书馆行业之间合作开辟了道路。首都图书馆联盟有效统筹了北京地区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实现了图书通借通还、数字资源共享,建立副本书库和调剂书库,开展讲座、展览和图书交换活动。

“拓展社会协作,共建社会文明”体现了图书馆与社会其他机构之间合作的深远意义,图书馆跨界合作是图书馆战略合作发展的新趋势。图书馆可以与出版社合作,在版权页增加图书馆信息,倡导民众到图书馆借阅图书。此外,图书馆还可以与网络运营商合作,在购书网站、书评网站显示图书馆的藏书信息,读者在图书馆看书也可以知道通过什么途径可以购买这本书,这将对图书馆和网络运营商起到一个双赢的效果。图书馆还可以加强与社区、企事业单位合作,让图书深入到广大民众身边,既方便了读者,也推动了图书馆信息服务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图书馆通过合作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不仅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也改变了馆员长久以来由关注文献而形成的封闭心态,激发了他们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开发信息资源,挖掘自身信息服务潜力的欲望。

3 图书馆职业精神的培育

3.1 建立图书馆行业协会,加强馆员道德建设

图书馆协会是对图书馆行业进行专业化管理和自律的组织,是图书馆职业成为现代专业化职业的标志之一。提升馆员职业精神也可以从图书馆协会的角度来开展,由图书馆协会制定馆员的道德规范、服务规范,倡导图书馆服务理念,制定图书馆服务宣言,进行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建设,构筑馆员的职业道德体系。由图书馆协会牵头举办各种讲座,介绍和图书馆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提高馆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对馆员在工作中的负面情绪展开心理辅导,帮助员工减轻压力,避免消极怠工的现象发生。馆员有了心理压力要学会转移,找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点,把压力转化成工作的动力。图书馆行业协会还可以通过开展学术征文、学术会议等形式探讨新时期馆员的服务标准,研究馆员、读者服务的策略和管理模式,培育馆员的职业精神,实现从传统服务向个性化服务的转型。

此外,图书馆协会还可以通过法制建设加强行业自律,约束馆员行为。图书馆协会通过协调行业与政府、社会和媒体的关系,维护图书馆行业和图书馆员的合法地位和权益,提升馆员形象,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争取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3.2 完善法制建设,规范馆员职业精神

法制建设是规范职业精神、落实职业活动的重要保证,它是将内在的职业精神要求外化为具体行动的重要手段。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一直没有出台一部权威性的图书馆法,以公共图书馆为例,国内公共图书馆人员结构不合理,图书情报专业人员在图书馆中的比重不足,个别偏远地区图书馆馆舍陈旧,经费保障不足,不能很好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物质上的缺乏也导致馆员缺乏创新意识,不能及时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开展读者服务,阻碍了公共图书馆的发展。

为解决图书馆事业发展不平衡问题,保证图书馆健康稳步发展,图书馆应加强法制建设。法制建设是培育图书馆职业精神、规范图书馆职业活动的重要保证。制度是将内在的职业精神要求外化为具体行动要求的重要手段,制度本身体现了图书馆员的职业要求,有益于落实馆员职业行动,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法制建设是培育职业精神的一剂良药,它有利于馆员自觉遵守,也有利于社会监督,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提升图书馆在社会中的形象地位。

3.3 发挥政府职能,强化公共图书馆内部管理

《公共图书馆宣言》曾明确提出:“建立公共图书馆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责任。必须专门立法维持公共图书馆,并由国家和地方政府财政拨款。”中国图书馆事业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几代图书馆人的不懈努力,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也出台了很多利民惠民措施,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是也要看到,图书馆的整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来看,政府将实现公民获取文化需求的愿望交由图书馆(图书馆员)来实现,这就形成了一个政府与图书馆(图书馆员)的委托—代理关系。在这个关系中,政府是委托人,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对图书馆(图书馆员)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激励;图书馆(图书馆员)是代理人,代替政府执行保障民众文化需求的职能。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关系极有可能导致公共图书馆服务偏离公众需求的轨道。有些馆员可能抱着吃大锅饭的心态,没有积极的工作热情,只关心个人利益得失,不注重读者的权益。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政府应对图书馆事业进行统筹安排和全面规划,运用有效的管理手段,制订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方针、规划和政策,健全基层图书馆设施,倡导图书馆完善普遍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培养图书馆员职业责任感。

政府作为图书馆保障的责任主体,还应为图书馆服务开辟渠道、搭建平台,支持和引导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到图书馆建设中,使图书馆服务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同时,要广泛开展读者满意度调查,建立民意信息反馈机制,通过调查、走访及时掌握图书馆服务状况,对馆员工作中的不当行为给予指正。政府的积极干预与作为既保障了公民的权利,也促使馆员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鼓励馆员运用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维护图书馆形象。

4 结论

从古代藏书楼到现代图书馆,每个时代的图书馆都有其独特的办馆思想,每个时代的图书馆员身上都散发着共有的信仰和信念,这种信仰和信念蕴藏在馆员的思维中,外化为图书馆的具体工作。职业精神是一种凝聚力,它要求图书馆员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团结协作;职业精神是一种影响力,它向广大读者用户宣示了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使命,让民众感受到图书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职业精神是一种吸引力,促使图书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吸引读者用户;职业精神是一种推动力,化解了传统图书馆的生存危机,推动馆员客观地认识图书馆的现状和问题,通过科学定位找到符合实际发展的道路。

图书馆职业精神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亦是特定社会中一支重要的精神力量。未来图书馆将随着服务对象、服务理念的更新而不断改善。职业的失落感与职业精神的淡漠导致了职业倦怠,培育图书馆馆员职业精神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政府支持和制度保障。图书馆员应以职业精神为纲,不断转变服务观念和服务模式,为民众提供学习、文化、休闲场所,维护公民信息公平与共享的权利,称职地承担起社会赋予图书馆的使命。

[1]于良芝.图书馆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吴慰慈,董 焱.图书馆学概论[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

[3](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4](美)尼古拉斯·A.巴斯贝恩.永恒的图书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5]中国图书馆学会编.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M].北京:北京图书馆学会,2003.

[6]马 谦.实力与养成[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

[7]程焕文.图书馆精神[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8]王子舟.图书馆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范并思.图书馆学理论变革:观念与思潮[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10]于良芝.未完成的现代性:读信息时代的图书馆职业精神[J].图书馆杂志,2005(4):3—7,20.

[11]李超平.建立什么样的图书馆职业精神[J].图书馆杂志,2005(5):3—7.

[12]代根兴.一个图书馆管理者视野中的图书馆精神[J].图书馆杂志,2005(6):3—6.

[13]叶晶珠.可操作性:《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试行)》的价值与生命力[J].图书馆杂志,2005(6):5—7.

[14]金 珠.图书馆员的核心能力源于职业精神[J].图书馆杂志,2005(9):6—7.

[15]李 爽.图书馆员核心能力:职业精神与信息能力的结合[J].图书馆杂志,2005(11).

猜你喜欢
图书馆员馆员图书馆
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员服务能力评价研究
信息时代院校图书馆馆员的职业素养
图书馆
关于义务馆员参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建设的思考
浅析信息时代院校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
基于个人发展困境与人力资本视角双维度考量的青年图书馆员培育对策
试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素质构建
去图书馆
关于高职院校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体系构建
论图书馆员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