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述评

2014-04-17 03:22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理论课教学管理教学内容

张 玉

(沙洲职业工学院,江苏张家港 215600)

近四年来 (2010-2013),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 (以下简称 “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已然成为高职思政界思考和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中国知网检索,近四年来,有关文献多达236篇。为推动 “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保障、教学评价、教学基地等八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总结研究取得的成果,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对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文献进行分类述评

(一)教学目标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是顺利开展 “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胜利之匙。孙由体指出,要坚持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要按照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1]邱秋云认为,教学目标科学定位,必须把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 “高职思政课”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培养的学生既要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职业素质、法律素质、专业素质。[2]

高职思政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得出了基本一致的结论:要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 “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培养具有鲜明职业性的,具有良好职业理想、职业发展能力、职业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是实践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以及实践教学预期的效果,是整个实践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起到统帅性作用。

(二)教学原则

郑晓云认为,要遵循党委领导、学校统筹, “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践教学相结合,“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校教育系统和社会育人环境相结合,坚持 “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校专业培养目标相结合,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六大原则。[3]对于如何在实践教学体系中贯彻落实教学原则,罗桂全指出,教学原则的执行要体现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即体现于价值取向、课程设计、课堂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中。[4]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指导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贯彻于教学的全过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原则是指导实践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行为准则,既要体现 “高职思政课”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殊之处,又要体现高等教育的共性以及高职教育的个性,还要体现出鲜明的地域性和职业性。教学原则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发挥着指导性作用。

(三)教学内容

构建合理、科学的教学内容,是提高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对此,就如何改革教学内容,学者们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欧勇芬指出,实践教学内容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基本内容具有相对稳定性;二是可变内容具有区域性、针对性、时效性。他对内容的构成做了一些划分,认为心理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职业素质教育诸内容构成了相对完整的 “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体系。[5]罗桂全则认为,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立体化的实践教学内容,要注重在专业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充实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富说服力、生命力和感染力。[6]

实践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与教相互作用、师生互动,有意传递的服务于教学目标的素材与信息,主要包括实践教学标准、教材和课程等。“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不变的是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 《形势与政策》教育部指定的教材中所需要大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与根本原理,可变的内容因地域、时事热点、突发事件、网络热词、热播剧等而有所不同,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选择性,应与时俱进改革充实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是实践教学体系中最具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要素,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具有关键性作用。

(四)教学方法

要实现实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很重要,不解决方法问题,完成任务只是瞎说一顿。由于研究问题的角度和侧重点的差异,加上研究者本身专长的不同,教学方法的研究显得百花齐放,格外引人注目。对于采取哪种方法或者方式甚至是模式进行最有效的实践教学,研究者做出了各自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近期的主要代表有洪瑞华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其主要观点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实践,教师主要提供指导帮助;[7]而郭雁南研究的体验式教学法,则是侧重首先由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讨论制定体验计划并且具体完成任务和展示体验成果,最后师生共同总结评价任务。[8]

实践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法、方式与模式的总称。实践教学方法为提高和增强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提供了强力的外部工具,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扮演催化剂作用。

(五)教学管理

研究者主要分析了教学管理的现状,强调了教学管理的重要性,探索了教学管理有效运行机制。对于教学管理的重要性,黄轩庄强调实践教学管理是实施 “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根本要求和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9]对于如何进行教学管理,周湘莲认为要健全组织管理、强化制度管理、重视运行管理、加强师资经费与物质保障管理、完善考核管理。[10]对于如何创新教学管理,刘小龙指出要从制度化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形式及教学保障条件、特色化教学资源四个方面着力。[11]

“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管理,是为了保证实践教学有计划、有步骤、有条不紊地运转,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分别对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档案等一系列教学要素进行监督、指导和统筹安排。“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管理具有很强的服务性,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起到了调控性作用。

(六)教学保障

对于 “高职思政课”的教学保障研究,研究者主要从现状和具体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就现状而言,王晚英指出,“高职思政课”处于 “弱势”地位,在某种程度上,实践教学的保障制度处于滞后甚至是缺失状态。[14]就具体措施而言,万辉君认为,要构建实践教学的外部保障、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师资保障、载体保障、激励保障、经费保障的全方位的保障机制,确保实践教学的顺利高效的开展。[15]白书锋则建议,要建立健全 “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领导体制和教学指导委员会。[16]

实践教学保障,是为实践教学的有效顺利开展而提供的物质和精神条件的机制,只有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才会有整个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和坚决执行。实践教学保障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提供了制度性作用。

(七)教学评价

对于实践教学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践教学评价的科学涵义、意义、科学进行教学评价的标准与内容、方式与方法上。孙由体把教学评价称之为评价反馈系统,认为其是推动实践教学良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动力之一,教学评价的重点是评学与评教。[12]对于如何科学的教学评价,韩俊香指出,对于评学,要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标准与组成,主要是由学生的考勤成绩和实践成绩组成,评价时做到合理、客观、公正,并且要附有一定的奖惩措施。[13]对于评教,还没有文献专门对此进行研究和讨论。

实践教学评价是依据实践教学目标对实践教学的教学过程以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实践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主要贯彻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全过程。实践教学评价对整个实践教学的运行过程和运行效果进行评价,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起到反馈性作用。

(八)教学基地

教学基地,是增强实践教学效果的主要阵地与重要依托。研究者主要从两个方面出发研究:“高职思政课”教学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学基地建设的途径与措施。李立明指出,基地建设可以促进实践教学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17]林峰认为,基地建设是加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对 “高职思政课”的兴趣,加强认同感的重要手段。[18]袁溧认为,基地建设要遵循前瞻性、针对性、典型性、真实性、教育性原则,尤其是要结合地方特色,依托地方资源,建设实践基地,增强 “高职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19]

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从知到行,从理论到实践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环境。为了更好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可以因地制宜地利用校内的既有资源,开发企业的潜在资源,共享社会的整体资源。

二、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四年来,学界对于 “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由于 “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仍处于发展之中,目前的研究仍然存在诸多不足。

(一)宏观研究过多且类似

在中国知网,以 “主题”为内容检索条件,把检索词①“目标”、“内容”、“原则”、“方法”、“管理”、“保障”、“评价”、“基地”“体系”分别与检索词②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检索词③ “实践教学”进行组合检索,共检索到的相关文献总计236篇。

通过整理阅读文献综合分析得知,目前研究成果有两个特征:第一,研究过于笼统宏观,大多集中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宏观构建,实践教学内容的整体叙述,实践教学方法的全盘罗列,实践教学目标的大局掌控的表述上。第二,部分研究成果思路相像,内容相似,属于重复创作。

(二)微观研究偏少需深入

目前专门针对 “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八个构成要素的微观研究很少,有关实践教学的 “目标”,“原则”、“管理”方面的文献甚至是空白。这些都需要同仁们进一步的实践与探索。

〔1〕〔12〕孙由体 .构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长效机制的新思考 [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 (3):107-110.

〔2〕邱秋云 .工学结合下高职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目标探索 [J].职教论坛,2012,(3):29-30.

〔3〕郑晓云 .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支撑体系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 [J].职业时空,2010,(3):41-43.

〔4〕〔6〕罗桂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构建探究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4):33-34.

〔5〕欧勇芬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建探析 [J].教育与职业,2014,(5):139-140.

〔7〕洪瑞华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96-98.

〔8〕郭雁南 .论体验式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 [J].黑河学刊,2013,(10):153-154.

〔9〕黄轩庄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管理问题探析 [J].高教论坛,2012,(5):63-66.

〔10〕周湘莲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建设 [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 (1):109-111.

〔11〕刘小龙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管理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30):157-159.

〔13〕韩俊香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研究 [J].中国电力教育,2012,(35):101-102.

〔14〕王晚英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保障机制探讨 [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1):142-143.

〔15〕万辉君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保障机制研究 [J].教育与职业,2012,(21):148-149.

〔16〕白书锋 .提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探索与实践 [J].教育与职业,2011, (33):152-153.

〔17〕李立明 .浅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J].教育与职业,2013,(5):126-128.

〔18〕林峰 .试论高职高专 “思政课”实践基地建设 [J].鄂州大学学报,2012,(1):16-17.

〔19〕袁溧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J].宿州学院学报,2011,(11):83-85.

猜你喜欢
理论课教学管理教学内容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