糙米酵素发酵工艺的中试研究

2014-04-24 13:24牛广财魏文毅王宪青岳丽雅
中国酿造 2014年6期
关键词:氨基丁酸糙米酵素

牛广财,朱 丹,左 锋,魏文毅,王宪青,关 琛,岳丽雅

(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食品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2.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3.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琳代悦源食品有限公司,黑龙江 杜尔伯特 166200)

稻谷经砻谷机脱去颖壳后即可得到糙米,它由米糠层、胚芽和胚乳组成。糙米再加工脱皮即可得到精白米,传统的精白米加工方法造成的食物资源浪费达10%~20%。因此,糙米的营养价值比精白米高[1-3]。此外,糙米中还含有γ-氨基丁酸、谷胱甘肽、γ-谷维醇、米糠纤维、植酸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4]。但糙米外围被一层密度极高的粗纤维组织和糠蜡包裹,其吸水性和膨胀性很差,直接食用时口感粗糙,有一种糠的不愉快气味,蒸煮性、口感和吸收性较差[5-6]。

鉴于此,利用糙米制成糙米酵素,可以改善糙米食用品质,增加糙米的营养价值,提高糙米的保健功能。糙米酵素是在糙米中加入蜂蜜,采用酵母菌发酵而成的。酵母菌通过本身的中间代谢,使底物产生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实现糖类、脂质、蛋白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并为产生新的生理物质提供前体物。因此,用酵母菌将糙米发酵后,其营养价值远远超过了糙米本身,可以产生50多种酵素以及谷胱甘肽和γ-氨基丁酸[7-11],另一方面也使糙米营养物质微细化,改善糙米食用品质[12]。目前,评价糙米酵素功效的指标有γ-氨基丁酸含量、谷胱甘肽含量、淀粉酶活力等[4,7,8,13],前两种实际上是以其重要营养成分的含量为指标,即它们的含量能在一定程度反映出糙米酵素的营养价值。但是糙米酵素的本质是生物酶,而酶活力是酶最重要的一个指标,特别是在糙米发酵过程中,其淀粉酶变化较大。因此,本研究是在以往小试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酵母菌发酵法进行中试试验,用以检验小试试验研究结果的可行性,选用用比色法测定淀粉酶活力,并将其作为考察指标。以期为糙米酵素发酵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糙米粉: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琳代悦源食品有限公司;活性干酵母: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大麦芽:北大荒龙垦麦芽有限公司;蜂蜜、食盐:市购食用级;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标准品(纯度99.99%):美国Sigma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2 仪器与设备

DRP-9082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HD-1360型超净工作台:哈尔滨市东联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LDZX-50KBS型高压蒸汽灭菌器:上海申安医疗器械厂;73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光学仪器有限公司;AR2140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微量移液器:上海热电仪器有限公司;TD5A台式多管架离心机:长沙英泰仪器有限公司;DA-650/2S真空包装机:山东诸城市兴源包装机械厂;838-5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日本日立公司。

1.3 方法

1.3.1 糙米酵素加工工艺流程

糙米粉、酵母活化液、蜂蜜等→混合调配→接种→控温发酵→干燥→糙米酵素

操作说明:以糙米粉质量(10g)为100%,分别添加蜂蜜8%,大麦芽粉1%,食盐1%等辅料,按150%比例加水配制培养基,并于121 ℃灭菌20 min,冷却后,分别在接种量3%~5%,发酵时间2~6 h,发酵温度27~33 ℃的条件下,发酵生产糙米酵素。发酵结束后,在50~55 ℃条件下干燥得产品。

1.3.2 发酵条件优化正交试验

根据以往的单因素试验研究结果,以淀粉酶活力为考察指标,选取接种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等因素,采用L9(33)正交方法进行试验设计[14],优化酵母接种量、发酵时间及温度等工艺参数,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见表1。该优化研究中每次试验原料用量为100 kg,用于确定中试生产的工艺参数。

表1 发酵条件优化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 for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ptimization

1.3.3 检测指标

淀粉酶活力测定采用比色法[15];γ-氨基丁酸含量参照李常钰[16]的比色法测定;氨基酸含量测定采用838-5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方法;微生物检验参照GB 4789.2—2010《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2010《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15—2010《霉菌计数方法》中方法进行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酵条件优化正交试验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淀粉酶活力为考察指标,选取接种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等因素,采用L9(33)正交设计进行试验[14],优化酵母接种量、发酵时间及温度等工艺参数正交试验结果见表2,方差分析见表3。

表2 发酵条件优化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Table 2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 for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ptimization

由表2可知,对各因素的K、k及R的大小进行计算,可以得出,A因素以A2水平最佳;B因素以B3水平最佳;C因素以C2水平最佳。从R值可以判断出各因素对淀粉酶活力指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A(接种量)>B(发酵时间)>C(发酵温度)。故糙米酵素发酵的最佳中试工艺条件为A2B3C2,即接种量4%,发酵时间6 h,发酵温度30 ℃。

表3 正交试验结果方差分析Table 3 Variance analysi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 results

由正交试验方差分析(表3)可知,接种量在糙米酵素发酵过程中对结果有显著性影响(P<0.05),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对试验结果没有显著性影响。

2.2 验证试验

称取同批次糙米粉3份各100 kg,按照优选的中试工艺进行重复性试验,结果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各重复的淀粉酶活力稳定,平均值为442.2 U/g,重复性好,变异系数(coefficientofvariation,CV)8.7%,说明该中试工艺稳定可行。

表4 最佳中试工艺的验证试验结果Table 4 Results of proven experiment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

2.3 产品的氨基酸含量

从表5可知,糙米酵素的天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的含量要明显高于糙米,分别为糙米的1.27、1.22和1.55倍。无论是糙米还是糙米酵素,其中的谷氨酸(Glu)都占主要地位。与糙米相比较,糙米酵素的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EAA)含量增加,特别是其中的限制性氨基酸增加较明显。氨基酸总量(10.99%)显著高于对照(8.94%)。通过酵母菌发酵,不仅使淀粉酶活力升高,还使氨基酸含量不同程度的升高。在发酵过程中,蛋白质水解为低分子肽和氨基酸,这些产物又参与分解代谢或合成新的氨基酸,因此,氨基酸的种类及数量会发生变化[5,17]。

表5 糙米酵素的氨基酸的含量Table 5 Contents of amino acids in brown rice leaven %

2.4 产品质量指标

2.4.1 感官指标

色泽:乳白色、色泽均匀;气味:醇香、有发酵香气、无异味;酸度:酸甜适口;组织形态:状态均匀,80~120目粉状;杂质:无肉眼可见的外来杂质。

2.4.2 理化指标

淀粉酶活力≥442.2 U/g;氨基酸总量≥10%;γ-氨基丁酸含量≥120 mg/100 g。

2.4.3 微生物指标

菌落总数≤10 000 CFU/g;大肠菌群≤90 MPN/g;霉菌≤50 CFU/g;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酒菌):不得检出。

3 结论

正交试验优选出糙米酵素发酵的最佳中试工艺,即每100 kg原料,接种量4%,发酵时间6 h,发酵温度30 ℃。该最佳条件下,产品呈乳白色,气味醇香,酸甜适口,组织状态均匀,淀粉酶活力稳定,平均值为442.2 U/g,产品质量指标合格。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稳定可行,为糙米酵素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糙米酵素是具有很强水溶性的粉末,既可以直接食用,又可以将它与其他食品配合食用。通过发酵工艺提高了糙米的功能特性,使糙米营养物质微细化。今后可将糙米酵素作为食品基料及保健成分应用到传统食品生产中,也可用于开发新型富含糙米酵素的功能性食品。

[1]牛广财,朱 丹,李志江,等.我国糙米酵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酿造,2010,29(1):12-14.

[2]张 强.发芽糙米工艺研究现状与展望[J].粮食加工,2014,39(2):31-34.

[3]汪阿虎,林亲录,吴 跃,等.糙米的应用研究与发展前景[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1,10(2):4-8.

[4]李志江,关 琛,翟爱华,等.糙米酵素发酵工艺对-氨基丁酸和谷胱甘肽含量影响研究[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4,13(1):6-8,11.

[5]张守文,陈殊贤.发芽糙米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最有发展前景的食品配料[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3,23(3):53-58.

[6]刘玉环,阮榕生.生物技术在糙米食品开发中的应用研究[J].食品科学,2008,29(8):640-643.

[7]李志江,牛广财,鹿保鑫,等.糙米酵素淀粉酶合成动力学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0,31(1):119-121.

[8]崔素萍,张洪微,马 萍,等.稻谷及糙米储藏过程中淀粉酶活性的变化[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8,20(4):57-60.

[9]王定昌,赖荣婷.糙米酵素的功能与开发[J].粮油食品科技,2001,9(1):2-3.

[10]陈庶来,杨小明,刘伟民,等.糙米酵素发酵工艺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5,26(7):275-277.

[11]李瑞贞,刘玉环,韩东平,等.糙米主食和糙米休闲食品开发现状[J].食品科学,2008,29(8):676-680.

[12]谢海伟,郭 勇.食用糙米的应用前景和加工技术的探讨[J].现代食品科技,2005,21(2):175-179.

[13]樊秀花,王步江,张爱琳,等.发酵糙米的加工工艺[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33(4):120-122.

[14]李志江,牛广财,鹿保鑫,等.糙米酵素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J].中国酿造,2008,27(22):65-67.

[15]丛峰松.生物化学实验[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16]李常钰.发芽糙米工艺优化及理化特性研究[D].南京:南京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1.

[17]李翠娟,曹晓虹,温焕斌,等.糙米发芽过程中主要生理变化对蛋白质组成的影响[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9,35(7):54-58.

猜你喜欢
氨基丁酸糙米酵素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红曲霉液体发酵合成 γ-氨基丁酸的研究
酵素真的是减肥神药吗?
顶复门原虫γ-氨基丁酸代谢旁路研究进展
真空处理对发芽稻谷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
柠檬酵素
一株高产γ-氨基丁酸乳酸菌的筛选及应用
给宝宝引入糙米的黄金期
麦胚糙米混合粉的挤压制备工艺研究
糙米减肥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