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双证书”制度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14-05-17 02:55张明菊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双证书资格证书高技能

张明菊,张 郭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重庆 402160)

金融风暴来袭,首先倒下的就是劳动密集产业,劳动就业市场遇到几十年少有的寒冬.但是,在金融风暴的冲击下依然有国内高科技含量的企业保持“东方不败”的雄姿,屹立在国际市场.这应该得益于30年改革开放中国家坚持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的战略.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自然离不开高技能人才,因此培养高技能人才具有战略意义.

1 推行“双证书”制度的意义

“双证书”制度就是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有机结合起来.教高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16号)中明确指出:使有条件的高职院校都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获得“双证书”的人数比例达到80%以上.2014年年初,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中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其中再一次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做到学以致用,使其成为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

1.1 人才市场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用人部门对从业人员素质和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受过专门职业培训、经考核合格的高技能人才最受用人单位的青睐[1].

1.2 相关法规要求

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

1.3 高职院校发展需要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面向基层、面向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双证书”是高技能人才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的体现和证明,特别是技术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是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够直接从事某种职业岗位的凭证[2].

2 推行双证书制度的背景与现状

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都实施了“双证书”制度.据教育部高教司调查,已经有450多所高职院校部分专业或全部专业实施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推广“双证书”制度时,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鉴定资格项目考核内容相互脱节、职业鉴定考核内容存在技术过时、证书项目少、有的费用高、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趋于形式、学生盲目考证、师资水平不足、实践条件差等诸多原因,导致证书含金量不高,过关率低[3].因此“双证书”制度总体来说在高职教育中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双证书制度的实质就是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两大体系相互衔接与沟通,如图1所示.职业院校的教学环境下要并行两个不同的教育目标导向,两个不同的教学主导体系,两个不同的课程设计思路和两个不同的证书考核制度,因此要推行双证书制度,就要对教学结构、方式进行改革转型[4].

改革转型的内容从教学目标导向来看,以前是以学历文凭证书为检验标准,现在按照双证书制度必须转向技能人才培养,实现专业向职业的转型;从教学主导体系来看,其教学内容从以前的专业学科体系转向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从知识结构向职业能力结构的转型;从课程设计思路来看,以前的主要教学方式是专业知识学习,只要成绩达到60分就合格的教学要求转向为做而学,在做中学,从知识灌输向行为引导的教学方式转型,真实能力的证明不在考场,要从结果考试向过程考评转型[5].

图1 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两大体系相互衔接与沟通

3 “双证书”制度的全面推行与实施保障

3.1 软件建设

“软件”建设包括师资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实施“双证书”教学的关键.除了具备良好的理论教学水平外,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且具备相关专业的资格证书.另外,还需聘请相关专业的企业管理、工程师、技术员等参与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了一流的师资队伍,还需要制订适合双证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双证融通”课程体系[6].开设的专业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对应,使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融通,相关职业标准,企业、行业标准可以作为相关专业教学内容的重要参考或基本组成部分,根据专业资格证书对应的技能标准、鉴定标准考试大纲和试题库,合理确定教学内容和鉴定内容.教学团队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编写一套符合双证教育、贴合实际需求的训练手册,以行为目标导向训练法为参照,以实战或模拟项目训练为基础,把教法变成训练方法,行为方式养成只有用行为来引导,先实践后理论,在做中学、在做中练[7].把课堂变成工作现场,使教学训练符合生产实际的要求,充分发挥实训基地和企业的作用.这样就可确保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能够直接参加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实现毕业即上岗,上岗即可用.

3.2 硬件建设

再好的“软件”没有足够的硬件平台做保障都是空话.因此高职院校应打造能够满足职业技能训练要求的实训基地作为实施双证教育的基础.实训基地应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实训的设施设备;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符合就业工种需要,满足实践教学需求、职业岗位训练的需要[8].

3.3 设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

按照国家有关职业鉴定要求和“双证书”制度的需要,与国家相关职业资格鉴定部门沟通,在校内设立相关职业资格鉴定考点,同时加强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强化质量意识,重视过程监控,健全反馈机制,积极进行教学质量评估,为职业技能资格鉴定的教学、管理、实施、考核等工作做好保证,确保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的质与量.

4 结语

“双证书”制度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全面实施“双证书”制度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办学”的重要举措,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操作技能、职业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王海华. 实施高职高专”双证书”教育的几点构想[J]. 高教论坛,2003(6):143-145.

[2]李琦,李民.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探讨[J]. 中国成人教育,2003(9):19.

[3]王榜军,张佩生,齐明,等. 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5):82-84.

[4]王志勇,尚慧文. 高职教育双证书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09(33):146-147.

[5]吴国章,李琴. 推行“双证书”制度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J].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61-65.

[6]王秀林. 实施“双证”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 高等农业教育,2006(11):69-71.

[7]张天华. 高职院校实习基地建设与校企合作探索[J]. 辽宁高职学报,2007(4):60-63.

[8]吴晓,沈亚强,徐洪. 高等院校开展“双证教育”的探讨[J].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23-24.

猜你喜欢
双证书资格证书高技能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对完善查验员资格管理机制的思考
适合我国国情的通航飞行员培养模式的探讨
教师落实“双证书”制度的挑战思路与实施策略
常州高职教育园区 “双证书”制度研究
补齐高技能人才“短板”
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包的应用研究——以安防技术应用二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例
论高职院校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必要性
试论“双证书”课程开发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