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中心开展高血压风险管理的研究

2014-08-15 00:51曾化英刘灵敏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体检中心受检者人群

曾化英 刘灵敏

大型综合医院体检中心开展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产物,是健康教育工作多向功能的重要体现,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1]。以健康教育为主体的慢性病风险管理,提前介入慢性病的初发阶段,以期逆转、延缓慢性病的进展。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和肿瘤已成为我国人民群众死亡的3 大原因[2],其中高血压是常见病、终生病。在疾病的初发阶段,积极的生活预防对于其逆转有着确定的作用。然而相对应的,该疾病的知晓率低,且初发者多为30~50 岁中青年人,对高血压的危害缺乏警惕,自行改变既有生活方式相当困难,疾病易进展。这是体检中心开展高血压风险管理业务的人群基础。我院体检中心自2014 年1 月开展高血压风险管理以来,在6 个月时间内成功为225 例初发高血压者提供高血压风险管理[3],所有病例均初诊为原发高血压,符合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公布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并排除高血压伴有严重并发症、高脂血症、糖尿病和肝肾疾病者。每单人次的受检者都历经12 周的高血压风险管理,并获得良好的管理成效。现将高血压风险管理操作过程详述如下。

1.准备阶段

1.1 项目论证

1.1.1 此阶段收集过去两年来体检人群的血压记录5000 人次,证实初发高血压者489 人次,占受检人群9.7%左右,高血压的风险管理具备相应的人群基础。

1.1.2 体检初诊高血压489 人次,其中在我院体检中心复检人员105 人次,而这105 人次中对高血压未进行处理,持续高压者达45 人,人群占比达42%。据此,高血压的风险管理有了良好的市场需求,具备可行性。

1.1.3 高血压的患病率与年龄成正比。体检初诊原发性高血压的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成为确诊高血压的几率亦同时增长,对其进行高血压风险管理有其现实合理性。

1.2 人员准备 此阶段安排1 名主检医师,2 名体检护士,进行高血压风险管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高血压疾病知识、健康教育知识、健康管理方法、高血压风险管理实施流程的专门培训。

1.3 资料准备 ①高血压风险管理的宣传单页,用于介绍该项目的适用人群、简要的实施方式,用于向所有体检人员发放,以便于扩大该项目的知晓率。②健康教育书面资料,主要介绍高血压相关知识以及生活预防的各种方法、要点。用于向初诊高血压人员发放。③高血压风险管理卡,作为高血压风险档案的一部分。用于记录每周血压测值,以及风险评分,由其本人随身携带。④高血压风险管理专人档案,是高血压风险管理档案的主要部分,用于记录血压测值,风险评分,主检医师的医嘱,健康教育的内容。⑤周风险管理问卷表,用于了解一周以来受检人生活预防各种措施执行情况,主要包括饮食偏好、生活作息、体重控制、体育锻炼、戒烟限酒等方面。

1.4 政策准备

1.4.1 此阶段进行项目审批,设置收费项目。

1.4.2 确定高血压风险管理的服务时间以及服务模式:①设每周六上午为高血压风险管理服务时间。考虑到受检者可以保持规律的来访,同时集中管理,让同为初诊高血压的人群可以有一定的交流机会,互相鼓劢,加强控压预防的信心。②服务模式采用问卷调查,综合评分,根据评分作出风险等级评估,并据此做出健康指导。力求每一步操作有记录,有回馈,每一个健康建议都有依据,让受检者信服。

2.高血压风险管理的实施

2.1 发现阶段 体检人群初测发现高血压,进行记录。嘱其勿紧张,体检项目完成后,即1 小时后,充分休息状态下复测仍为高血压者,即确定其为高血压风险管理对象。填写高血压风险管理档案,向其发放高血压风险管理卡,健康教育书面资料,预约下次来访时间。各项资料的填写须完善,以便于后期的联系,资料归类。

2.2 高血压风险管理内容

2.2.1 每周六上午为高血压风险管理服务时间以及健康教育时间。每周五下午进行来访前的提醒,以免遗忘。

2.2.2 受检人群到院填写每周风险管理问卷表,根据饮食、休息、烟酒、活动等控制情况进行评分,评价一周以来的生活预防执行情况。

2.2.3 血压的测量:①风险人群每周同一时间,同一部位测量血压,并记录,与前次血压值比较。②教会受检者自行测量血压的方法,使其更方便的自我监测血压的变化。

2.2.4 主检医师根据周风险评分、周血压测值,进行风险分析,评价一周以来该受检人高血压风险控制情况,并据此做出健康指导[4]。

2.2.5 将相应血压测值,风险评分记录于档案,同时记载于受检人携带的风险管理卡上,便于本人保持关注。

2.2.6 不能按计划到院进行测量的受检人,可通过电话回访的方式,获得血压值以及风险评分,并进行电话健康教育。

2.3 总结阶段 以12 周的高血压风险控制资料为一个完整的总结周期。汇总各期血压值波动,风险管理评分。主检医师综合风险管理周期档案资料,对该受检者的高血压风险做出相应判断,分为两种:高血压风险控制有效,高血压风险控制无效。高血压风险控制有效者,谨记相关健康教育知识,继续生活预防。高血压风险控制无效者,携高血压风险管理档案至专科进一步药物治疗。

3.小结

通过12 周的高血压风险管理,225 名初发原发性高血压受检者中,198 名初发高血压者通过风险管理,积极的生活预防,血压能够控制在正常值域,疾病逆转。23 名初发高血压者经过积极的处置,血压控制效果不佳,进一步服药控制。4名参与者中途退出风险管理。高血压风险管理总有效性达88%。全部225 例初发原发性高血压者,都充分获得有关高血压风险管理,疾病预防的知识,健康教育普及率达100%。该高血压风险管理的市场实践基本达到预期效果。

高血压风险管理作为健康管理手段,在高血压的预防、发病的延缓上起着积极且确定的作用。对于体检者,发现问题后可获得有序、可持续参与的解决方案,配合自身积极的作为,将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

同时作为体检中心也有将其进一步成熟完善的内在动力,并为以心脑血管疾病为首的各种慢性病健康干预提供了可以复制的模板,务实不虚谈,有切实的效用。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总结经验,持续进步,把慢性病的管理作为体检事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做到专业化、精细化,为未来的老龄化社会慢性病控制做出应有的贡献。

1 王永红,徐玲,谢微波,等.大型综合医院体检中心开展健康教育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111-112.

2 陆再英,钟南山,谢毅,等.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51.

3 耿伯春,谢秋和,钱雪蕾.体检中心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开展系统性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3):120.

4 谢文娟.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分级管理[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1,9(4):18-20.

猜你喜欢
体检中心受检者人群
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模式在体检中心的应用探析
公共健康体检中心的运营管理探究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健康体检中心实施健康体检护理临床路径对提高体检效率和护理质量的作用评价
医院体检中心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探讨体检受检者采血后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效果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