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今社会的职业良心

2014-08-15 00:47
长治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爱岗敬业信仰意识

李 娟

(广西民族大学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一、引言

职业良心在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人良心的外在体现。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速率的不断加快,职业良心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得到了大力发展,爱岗敬业、服务社会的良性职业良心呼声得到了进一步弘扬。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社会主义职业良心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背后,一些隐忧和不和谐声音也层出不穷。首先,产品质量问题屡见不鲜。例如,三鹿毒奶粉事件、双汇质量门事件等;其次,行业服务质量低劣现象无法根除。公务员贪污案件、医疗行业乱象丛生等。上述问题的根源是行业从业者事业良心的泯灭。因此,重审职业良心建设显得刻不容缓。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要从培养从业者职业良心的角度入手,不断提升从业者的职业良心水平。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理论概述

职业良心指的是从业者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养成的一种关于自己从事职业的责任、义务意识,是一种强烈、稳定的职业良心情操、职业良心信仰。也是职业良心观念在从业者思想观念中的内涵演变。良好的职业良心是从业者履行职业职责的基础,更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最大化体现的关键[1]74。

职业良心与一般意义上的良心有着迥然不同的特点,它主要包含以下基本特性:

第一,显著的现实性。职业良心是一个微观、抽象的心理学含义,然而它的内容却具有客观现实性。不同的时代,职业良心也有着不同的含义,由职业良心所表达出的职业良心意义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在社会主义新时期,职业良心更多地表现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等高尚的精神层次内容。

第二,特殊的针对性。对于不同的职业,职业良心所表现出的意义也有所不同,每一种职业都有具体的职业良心要求,它从精神层次严格规定了从事该职业的人群应坚守的职业良心底线。例如,教师的职业良心在于执教清廉,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师水平;警察的职业良心在于除暴安良,执法公正,拒绝各种灰色诱惑。从业者若违背了自己的职业良心,便是对职业的一种背叛。

第三,高度的自律性。职业良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维护它,需要依靠从业者的自律和自控。作为职业良心的核心组成部分,职业良心的底线需要从业者完全处于自身的自愿和自觉意识,真正达到自律、自我控制的境界。

三、目前职业良心存在的问题

(一)不能清醒认识职业良心

职业良心是一个内心的行为准则,是任何从事职业的人类都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然而,人的综合素质是不相同的,因此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并不一定会严格按照行业职业良心的规范衡量自我的从业行为。只有职业良心意识较高的人群,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才会严格遵守行业职业良心,并按照职业良心的最高标准严于律己。而职业良心意识不够的人群,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一己之私或一时良心偏差,做出有悖于职业良心的事[2]22。

例如,在5.12汶川地震中发生的“范跑跑”事件,职业良心无法全面平衡的经典案例。在大地震到来时,身为教师,本应在第一时间组织学生有序撤退,并做好学生的安抚和心理教育工作,这既是从事教师职业理应具备的基本职业良心,更是师德职业良心的要求。然而,正在讲课的范美忠却先于学生逃生,完全没有做好一名人民教师应尽的义务。

在我们反思上述案例的同时,也应该从职业良心的角度对“范跑跑”事件进行全面审视:正是因为范美忠没有在危机时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职业良心,所以才产生了其逃跑的事实。

(二)社会压力使职业良心扭曲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社会压力不断的增加,这也使得人们在职业良心和经济利益的选择中,逐步的屈服于经济利益。例如食品安全、医疗、教育等社会问题,人们为了赚更多的金钱,放弃了职业良心,急功近利、唯利是图。

四、关于职业良心观与良心建设的具体思索

在新时期,加强社会主义职业良心观建设,不断提升从业者的职业良心水平对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体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笔者认为,树立职业良心观念,提升职业良心水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杜绝功利思想,培育职业良心

科学的评价标准对职业良心的构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行各业都必须建立明确的评价和审查体系,对职业良心做出客观的要求。此外,在实际的考核过程中,要进一步杜绝功利思想,不能以简单的利益标准去衡量从业者的职业良心水平。然而,现阶段我国很多行业中对从业者职业良心的评价标准都带有明显的功利因素,对职业良心进行衡量时,都没有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3]47。

例如:很多地方政府对领导干部职业水准和政绩的评价往往看重GDP,忽视了其他辅助性指标,从而导致很多地方官员没有职业良心,一味地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突出GDP的效应,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换取GDP的增长。因此,对职业良心的评价不能带有任何的功利思想,对职业良心体系的构建必须建立在科学评价指标的基础上,以职业良心规范为指标,不断引领职业良心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培养从业者高尚的职业良心。

(二)树立良心信仰,培养良心职业意识

良好的职业良心应建立在坚固的信仰观基础上,职业良心理念,也应该是普通从业者理应培养的一种常规意识。在提升职业良心的过程中,应将良好的职业良心理念作为一种常规的职业操守,建立起长效的信仰机制,让从业者将职业与良心当成一种行为规范和准则,不再依靠个人的自觉意识,理应无条件地遵守和执行。

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中,职业与岗位虽有不同,但良心信仰观理应一致。所有从业者都应建立起正确的职业良心信仰观,培养良好的职业良心意识,人人做到爱岗敬业,逐步形成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良好职业风尚,将自己的职业作为信仰来对待,将职业良心作为衡量职业效益的重要指标,通过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的组织管理,培养从业者良好的职业良心,将他们的职业责任感变成一种习惯,以职业信仰和职业意识的理念树立起各行各业从业者正确的职业良心观念。

(三)树立职业良心模范,培养职业良心标兵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的无穷的。树立职业良心模范,培养职业良心标兵对于弘扬社会主义职业价值观有着积极的作用。社会各界应不断宣传职业良心模范的先进事迹,不断为各行各业的从业者传递优秀职业良心操守的正能量[4]34。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各行各业应结合具体的工作任务,按照不同的工作性质和工作职责,塑造一批廉洁奉公、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德才兼备的良心模范与行业标兵,充分借用报纸、网络、新闻等媒体的扩散宣传效应,让他们的事迹传播到各行各业!

例如,我国开展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等活动就是很好的树立职业良心模范,培养职业良心标兵的正向宣传,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了解职业良心模范的优秀事迹,从内心体会到职业良心在从业过程中的重要性,从而更加激发自己在日常过程中的正向职业行为。此外,用了榜样的带动和辐射效应,更多的从业者也有了良好职业良心的标准,在平时的工作中也有了不断前行的指引方向。

五、结论

本文对目前职业良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并提出了强化职业良心水平的切实可行的建议。职业良心是形成正确观发展的核心,因此,培养社会各行业从业者的职业良心,对于加强行风建设,扭转行业不正之风,提升从业者的职业良心水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加强职业良心观建设之路任重而道远!

[1]罗国杰,马博宣,夏伟东.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

[2]费希特.伦理学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张晓峰,张宝琪.论良心的作用[J].攀枝花大学学报,2001,(2):45-49.

[4]张国蓉.培养职业良心提高职业良心水平[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7(12):34-38.

[5]彭古夫.师德宜以良心为底线[J].广东教育,2004,(10):20-26.

猜你喜欢
爱岗敬业信仰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爱岗敬业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策略探析
论信仰
铁的信仰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爱岗敬业成就辉煌